廣論頁/行: P240L8~P241LL2

手抄頁/行: #13 P229L1~P245L5

音檔起訖:   103B_0000~103B_2930

廣論時時聽:        

因為大乘特質,是就我們自己內心的心跡來說。但是呢既然大乘是利益有情,而結果你使得人家因為你而那樣,這是更糟糕,這一點我們都應該分辨得很仔細。第三,下面一個:

p. 240 (8)

Speaking disparagingly, etc., to beings who have correctly entered the Mahayana.
【◎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

第三點,對於這個正趣大乘的有情啊,說他的壞話,說他的壞話。那個我們的《寶積經》上面講:「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正趣大乘者,就是趣大乘的行者嘛,你說他的壞話、毀謗他。那麼這個境,這個對象呢?

Some say that the object is those who have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having adopted it through its ritual. Others say it is equally those who have previously developed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do not currently have it. This latter assertion contradicts the Sūtra and is wrong.
【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

(p230) 這個對象是指大乘行者。那麼有的人說這個大乘行者已經受了儀軌,發了心的這個;有的人說先已經發了心,現在雖然不具,換句話說這個宿生是發了心的,這一生雖然沒有,這也算。但是第二點,本論上面說,不,不算。

The Commentary says simply "a bodhisattva" with no further clarification. Even though in other scriptural contexts there are many statements that those with the bodhisattva vows who are learning the trainings are the ones who have correctly entered the Mahayana, I think that here the object has to be understood as any bodhisattva, starting with those who have generated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說明,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

下面就解釋為什麼第二種不算的道理,這個。所以因為在這個《釋論》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別的地方都說得很清楚。這個大乘行者一定是什麼?具足菩薩戒,正在學的。所以應該說是具足發心,像照前面這個儀軌,這樣才算是所對的對象。你誹謗的對象,要是這樣的人。

What is done to these bodhisattvas is to speak disparagingly, with blame, with libel, and so forth.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

做了什麼事情呢?說他壞話。

The assertion that what is said has to be motivated by hatred accords with the Commentary. But even though the Commentary says that the bodhisattvas to whom it is spoken are diligently seeking the teachings, and the words are spoken in order to stop their belief in or wish to practice the Mahalyéna,
【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

(p231) 因為你心裡面討厭他,不歡喜他,瞋恨他,這樣。那麼說些什麼呢?譬如說這個菩薩為了求法,「信解大乘」,要想修學,但是你不歡喜他,然後呢你妨害他,這一種情況之下,或者是毀謗,或者遮止,或者等等。

it seems to be enough if the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hat is said.
【然了義者即可。】

他聽見了,那麼就是。

The Commentary explains that something disparaging is, for example, saying that he or she "has poor character," wherein you do not mention any specific fault;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

說他的是什麼壞話呢?他並沒有明說哪一些。只是說譬如這個人哪,什麼不好啊!任何一個。

blame is, for example, saying "He is not celibate," wherein you are specific;
【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

這是解釋這個。

and a libel is, for example, saying "In this or that way he engaged in sex," making it more specific.
【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

這是容易了解。

The Commentary attaches the term "criticism" to these three. I have already discussed briefly the danger of this great offense arising in us.
(p232) 【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這個的的確確非常容易現行,啊!非常容易現行。我們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說別人的壞話,或者是於見解上頭的差別,或者由於情緒上頭的問題,動不動說別人。而這個犯是容易犯,這個過害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所以菩薩戒上面就告訴我們說四眾過,然後自讚毀他,這一點哪,啊,真是!又如前面告訴我們哪,說你毀呀什麼諸佛的塔廟等等這個罪,比起瞋恚菩薩,那罪還要小;瞋恚菩薩的罪遠來得大呀!所以這一點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

p. 241

Indeed, if bodhisattvas have even a despising thought toward other bodhisattvas, they have to stay in hell for as many eons as the moments of that thought's duration.
【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

我們對一個像上面所說,發了菩提心、修菩薩行的行者,你起一個瞋恨、毀謗的心,那個時候,這個「則此菩薩」,他自己也是個菩薩哦,那普通人更是不得了哦,你看哦!就要「經爾劫恆住地獄」,你這個心有多久,那麼就要經過多少長的劫數住在地獄裡邊。自己已經是菩薩尚且如此哦,何況我們凡夫!啊!所以這一件事情啊,實在是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啊!

And the on the 《Magic of Final Peace》 says that no other action apart from slandering another bodhisattva can make a bodhisattva fall into the miserable realms.
【《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譭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

(p233) 另外一個經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修學菩薩行的人,其他的造的業他不會,也不容易墮落;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說毀謗其他的菩薩的話,他就墮落,所以這個毀謗菩薩的這個罪過之大!同樣的道理,這個毀謗大乘經典也是這樣,也是這樣。以前我曾經告訴過你們這一個典型的公案,啊!那個事情的的確確的。所以,以後當這個大乘跟小乘,大家彼此見面的時候,這一點要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說到這裡,我最近遇見這麼一件事情,哎呀,我聽見了非常讚歎。這個泰國派來的,是一個非常精采的,一共三個人,一共三個人。那麼他對這個泰國的這個教法等等有很深切的了解,到台灣來。我直接沒碰見他,我有一個同修碰見他了,他說他遇見一個這個泰國的出家人,一談之下,啊!他對他非常佩服。那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中國話說得很通。他來了以後,嘿,妙咧!他就穿我們中國的衣服,中國的僧服。他來的之前,他們那個上座就跟他說,這個中國就是這樣,你到他那地方就是這樣。一點都沒差,他這個叫作什麼?隨方毘尼。他絕對不會說,啊!那個泰國的戒來得高明!他跑到這個地方,他不,就這樣。然後他就談起了教法的時候,他就這麼說:「論這個……」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說論現在真正持戒的戒相的話,他覺得泰國是比較來得認真一點。這個話就這麼平直,但是內容確確實實,就算聽了以後,我們也不會覺得刺耳。然後他就說:論這個教 (p234) 理的完整的話,現在在西藏──藏密。然後呢中國的特質是什麼?對於禪,真正見到空性的方便善巧的話,也是獨一善巧。

我聽了真讚歎哪!你看,就算他們……我們平常總覺得:啊,他好像條件很不夠啊,實際上啊……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處處地方真正要看看人家的樣!學啊,我們還沒有學通之前,隨便亂開口,隨便從行相上面就加以批評,那真是一個絕大的錯誤,絕大的錯誤!我們這地方呢隨便談一下,隨便地談一下。我為什麼這地方引證這一點呢?就是我們真正的內涵不大容易學到,但是那個外表的的確確的,一看,看見了以後,然後根據我們的個人的喜好,再加上了我們的無明所使,就任意輕加是非,不知不覺當中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禍害。下面我們繼續看經。

The 《Verse Summary of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says: If bodhisattvas who have not received a prediction of their enlightenment have an angry dispute with bodhisattvas who have received a prediction, they must put on the armor of practice again for as many eons as the moments of their coarse, faulty attitude.
【《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

好可怕!沒有得記,沒有得授記的菩薩,如果說以瞋恚心毀謗得授記的,那麼他這種情況之下,他這個毀謗的惡心有多久──就剎那的數目哦,不是時間哦!這個剎那非常短哦!就是一剎那就有這麼長的劫,多少剎那,就要多少劫重新來過,重新來過。他為 (p235) 什麼只說未得記呢?因為真正得記的,他一定得到了淨心相應,他就不會犯這個毛病。而實際上,下面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那些人,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

Thus it says that they must travel along the path, starting over again, for eons commensurate with their angry attitude; they become very far distant from their enlightenment. For this reason stop your anger on all occasions, and if it arises, immediately confess it and strive to restrain yourself.
【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

所以你看看,在只起這麼一點、剎那一起,要經這麼長劫地重來。我們現在已經修學得……不要說長劫啊,叫我們跑到這裡佛學院裡面念書,念它三年,啊,覺得好辛苦哦!就這樣啊!那一生已經很辛苦了,叫你長劫的話……。可是你這樣地積累的努力,你只要起這樣的一個惡念的話,你就會有受這麼嚴重的果報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呀!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這個心裡面,一定想辦法把它防治,如果起來的話,馬上努力地懺除掉,馬上努力懺除掉。

That same text states: Develop mindfulness, thinking, "This state of mind is not constructive," Confess each instance, and restrain yourself from doing it again. Do not rejoice in it; trai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

這個前面的經上面又緊跟著告訴我們:要曉得這種心裡邊不好啊!前面的,懺悔;懺悔了呢防護後面,千萬不要再讓它生起。要努力地、真正如法地去修學。

If you give hatred a chance, the love and compassion you have developed will weaken and it will be hard to develop any new love and compassion, even if you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 Thus, you cut the root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p236) 【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

如果你有瞋,那麼這個慈悲心,先如果有的話就薄弱,因為慈悲跟瞋恚兩樣東西,恰恰是兩個敵體相反的對治。既然真正的大菩提心,最重要的強盛有力的是慈悲,所以你生瞋心的時候,損害了那個慈悲。已經有的嘛,使它減弱;如果已經沒有的話,你長時修習也難生起,所以這個是斷菩提心的根本啊!

If you stop hatred—the unfavorable condition for love and compassion—and cultivate love and compassio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explanation, they then progressively increase and eventually become limitless.
【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

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是相違背的,敵體相違的,如果能夠滅除的話,那麼它,你能修的時候,就很容易地增長,乃至於增長到無量。

Dharmakirti's 《Commentary on the "Compendium of Valid Cognition"》 states: If unharmed by that with which it is incompatible, love naturally comes into the mind. And also: As you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attitudes of compassion and the like, which increase from the seeds of prior, similar experiences, how could these attitudes remain the same?
【《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定說沒有違害品──就是說違害品,這個所以違害的話,跟它相反的──沒有的話,那麼這個心自然而然了。沒有違害的話,它這個就增長了,就成功了。現在慈悲跟那個瞋恚恰恰是相反的,沒有這個瞋恚去違害的話,那個慈悲的心就成長了,就是這樣。就 (p237) 像我們房子裡邊,燈亮了,黑暗就沒有了,然後呢黑暗來了,燈一定沒有,嗯,就是這個。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假定說你任那個違害的這一個心情在這個地方,瞋恚心在這個地方的話,因為這個心念之流啊,這我們現在了解那個等流,對吧!眼前你雖然好像沒有強烈地現起,但是那心念之流一直在這個狀態當中。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這個業的增長、造作的增長。你讓它繼續地漸次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違害的話,那麼它這慈悲就長起來了。反過來,你如果在瞋心發了以後,完了以後,這個瞋心的等流一直下去的話,那個悲心你就生不起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了瞋恚的話,就算你長久學習也難得生起。

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所以現在我們正學的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那個瞋恚之心是萬萬不要發。不要說你有道理,唉,你有道理已經是錯到不曉得哪裡去了!這是這個地方特別說,尤其是見解特別強的人,不要動不動講道理。講了道理真正害的還是害你,還是害你自己。我們學很多見解,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淨化自己的,不幸的是我們學錯了,結果學完了,都是在害自己,這一點我們要特別了解的,特別了解的。嗯,最後一個:

In an absence of sincerity, using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to get the service of others.
【◎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

(p238) 《寶積經》上面就說「以諂曲心,與人從事」,這個文字雖然不同,內心一樣。什麼諂曲心呢?不正直,「非增上心」。增上心就是說你正直的,自己本心就是這個樣的。那麼這個要解釋一下。

The object is any living being other than yourself.
【境者,謂他隨一有情。】

這個上面說的,或者菩薩,或者尊長。現在這個地方不是,任何一個對象,任何一個人。那麼對這個人做什麼事情呢?

What is done to this being? You act with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謂行諂誑。】

行這個不正直的心裡面,他先把那個正直兩個字──「增上」,

Sincerity is explained in 《the Commentary on the Kasyapa Chapter》 to be your ordinary attitude.
【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

就是說,你本來心裡面是這樣的。換句話說,你心裡想這樣想,這樣想嘛就這樣想了。平常我們往往……明明哪,比如說,我隨便現在舉一個例子噢!假定說我不歡喜這個東西,譬如說廚房裡我看見這個東西不歡喜。然後呢我平常我不會說不歡喜,唉!這東西不好啊!沒有營養啊!你那呀什麼呀,說了個半天。實際上呢,它有沒有營養,不知道, (p239) 只因為我不歡喜,就是這種心情。這個好多這種地方,跟你不相應了以後,他就轉彎抹角說了個半天,說出你不歡喜的這個道理來,不好,然後讓人家聽信你,跟著你走,這個就是這種心情。我們心裡面,一天到晚這麼彎彎曲曲地做這種事情。真正修學佛法的人,這種都是什麼?都是垃圾,都是垃圾。而所以這樣就是保護的東西,保護的東西不是見煩惱,就是思煩惱,無明、塵沙更不談,所以塵沙、無明都是這種事情。這個是隨舉,那麼下面又解釋。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are cheating while measuring with a scale and so forth. As Gyalwa-yen-jung says, it is, for instance, like sending somebody to Do-lung in order to get them to go to Rag-ma [a place far past Do-lung], and later asserting that they might as well go on to Rag-ma.
【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後彼自願往惹瑪。】

就是這樣。你故意說:「啊,帶你到這個地方去啊!」這樣。然後他自己願意了,那就去了。

Asanga's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says that both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arise because of attachment to goods and services and are similarly included in the category of either attachment or ignorance. He says that deceit is to pretend that you have a good quality that you do not have, and misrepresentation is hiding your fault. Hiding means using some method to conceal a fault.
【《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這種情形,就是這個例子啊,實際上就像我們剛才說的,你實際上你心裡上想的是想這件事情,但是你嘴巴上面說的時候,故意兜一個圈子轉彎抹角,然後呢讓他最後 (p240) 在這個你的暗示當中,走上你所希望要說的這件事情上面,就是這種心理狀態,就是這種心理狀態。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下面就告訴我們,「貪著利養增上」,嗯,就這樣。所以一個是貪,一個是癡,兩樣東西都在這個裡頭。

然後他又解釋一下,說「誑」啊,「詐現不實功德」,欺詐,是不實在的。這個單單那個文字啊我們不一定很清楚,所以我譬如剛才說的,唉,雖然你呀不歡喜這個東西,你不明說不歡喜;然後你說:哎呀,這個東西有什麼不好啊,有什麼不好啊,什麼營養啊,或者什麼。其實到底營養不營養啊?不一定。究實說來,尤其是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修學佛法的人什麼最營養啊?跟法相應,最簡單不過。你最好把那種東西放得乾乾淨淨,這個是最營養的東西,對吧?喏、喏、喏、喏,就是這樣。實際上你現在把世法上的,就算真的世法上就營養都不對,何況世法上面不一定有真的營養,你還說那些東西呀!這是我們要真實了解的,這一點啊!

「諂」者謂矯詐,就是「隱真實過惡」,你把你真實的罪過掩蓋起來,掩蓋起來。就像剛才說,其實是你心裡面貪著這樣東西,然後呢你掩蓋起來,假說另外的一樣東西,「啊,是這樣、這樣。」然後呢讓他改變過來,就是這個,就是這種心理,這個叫諂誑。那麼這個是四黑法,這個是四黑法。

(p241) 現在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個四個黑法的內容,我們重新再看一下。實際上呢尤其是這個裡面,我們把一點一點不妨來仔細地、仔細地談一下它那個原則,不一定講那個文字。這個我們學菩提心,菩提心的直譯的話叫什麼?覺,而且這個覺是最圓滿、最大的覺。那說明了我們現在什麼?我們現在不覺,或者叫無明。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必須依靠自己的尊長。這個尊長當中,或者是親教師,或者是阿闍黎,或者是其餘的尊長。那麼你所以能夠得到的,能夠改善的,一切一切無非都是靠了這個力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呀唯一的辦法就是處處地方,要從這個地方他學習了解自己的過錯,然後呢內心改過來。

再反過來說,對換義來說,所以作為我們的尊長,不管是親教、阿闍黎,乃至於其餘的尊長,他們對我們唯一的功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出我們這個。結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隱瞞欺誑,請問這個什麼狀態?請問這個是什麼狀態?眼前騙過了容易,但是這個心裡邊,既然你在這樣的話,那表示了,很明白地表示我們的心理的什麼狀態。這個心種留在這個地方的話,對不起,慢慢地發酵,像毒一樣。你別看那個毒蛇咬一口,讓它去的話,對不起,流到心臟你就完了!

現在我們要靠著這樣的這種指導慢慢、慢慢、慢慢地改善,必須要剷除罪障,集聚資糧。是啊,所以要剷除罪障,一定要懂得正知見,正知見從這地方來的,你把它一下 (p242) 齊腰斬斷,當然這個不行。然後呢集聚資糧。所以他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尊重等等,都是這個樣。凡是福田,譬如父母什麼等等,那個是增長你功德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瞋了,欺誑心的話,完了!你集聚功德,然後淨除罪障那個路,就被你一下完全切掉了。世間小小的都不可以,何況是這樣。所以這一點哪,的的確確、的的確確,這個妄語這個事情,實在是啊,說它小吧很小,說它嚴重是嚴重得不得了,因為它很容易犯哪,很容易犯,小小的地方。

那麼第二個呢,這個我們不認真地去說它。第二個文上沒有講,可是平常我們呢有幾種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說也許我們自己不了解,只是他的作法跟我們不太一樣,所以申述我的意見;也許由於自己的特別的理由,然後去使他追悔。總之像這種事情的話,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人,無非是要利益別人,要幫助別人去增長善法。他現在明明在增長善法當中,你讓他疑悔,斷人向善,跟你的目標如何?當然完全違背,當然完全違背,這樣。當然完全違背。如果把這個心理的行相以及這個業增長的話,自然你造的業慢慢地、慢慢地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增長,這一世容或現在這個心相續滿強烈地繼續下去,到了下一世,完了!

所以第三那個毀謗,那個東西是最可怕,前面後面在太多太多地方說這件事情。這個 (p243) 所以那個三藏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這麼一段公案。那個有一個叫無垢友,我想是不是叫無垢友?如果名字記錯的話,我下一堂要告訴你們的,哦,上次曾經好像跟你們說過的。當這個我們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還親眼看見那個無垢友尊者下地獄的,下阿鼻地獄的那個坑,現在還在那裡,這樣。無垢友是當年印度的一個小乘的大論師,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博通三藏。

有的地方大、小乘是互相融的,有的地方小乘跟大乘之間,彼此之間鬧得很厲害,鬧得很厲害。那麼那個時候,他,這個世親菩薩已經涅槃了,涅槃了。那世親菩薩在世的時候有曾經,後來……他早年本來學小乘的啦,後來改學大乘。改學大乘以後,曾經有人批評他,有人批評他,但是他世親菩薩並沒有跟他兩個人來談。當初那個世親菩薩的弟子就說:「欸,有人,某人批評你,你假如說不跟他兩個人談的話,你顯出來好像我們不如他呀!」世親菩薩怎麼說啊?「欸,這是非曲直,昭然如日月!何必跟他辯,不要跟他辯,讓他去好了。」那弟子大家心裡覺得他明明錯了,欸,那世親菩薩也不管他,就這樣。所以他也沒有機會能夠跟世親菩薩辯,那麼這個事情是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公案。

後來呢他們也都走了,走了以後,後來就是無垢友尊者。無垢友尊者他學小乘的,經過那個跟世親菩薩辯那個不曉得叫什麼,眾賢論師,還不曉得什麼,我名字也記不住了。 (p244) 他有一個塔在那裡,他看見了以後啊,他就對這個眾賢論師非常推崇、非常讚歎!說:「你呀真是在我們這個教下是了不起的大德,當年你能夠弘揚我們本宗的宗旨,可惜的是你沒有機會跟那個某人(某人就是指的世親菩薩啦)……。這我現在雖然位忝末學(他很客氣,換句話說,我是末學),總算能夠跟上你呀,今天也學了這個,了解了這個,我一心一意地志願要把世親(他輕視那個世親菩薩大乘的)要滅其名,把他所有講的這個論述,要徹底地把它毀除!」就這樣。在那個塔前面讚歎,然後呢說這樣的話。

他話沒有說完,他那個舌頭就伸出來,啊!一直伸出來就縮不進去了,然後呢就七孔流血。他那個時候就感覺得恐怖了,他因為,凡是這種人,他未嘗沒有接觸過,只是呢他的偏見所在。所以他那個時候懊悔呀,啊!他自己覺得不對了,這樣。然後那個地也就裂開,陷入地中,那麼就這樣完了。後來有一個羅漢經過那個地方,看見那個洞,一看,啊,說那個人啊,他以他的神通看見進入阿鼻地獄,那個地方就立了一個這個塔,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這個塔還在。所以這個《大唐西域記》上面,還記載這段公案。

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平常要注意的。不管是大乘的法也好,大乘的行者也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正在學這個大乘的行者的話,這一點千萬注意!平常因為我們平常慢心、憍心,總是看別人總是覺得總是不對;這也是事實啊,要找別人的缺點是很容易的,就這 (p245) 樣。我們也不知不覺當中,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所以最好的話,你能夠隨時反省自己的話,當你自己看見了自己的缺點的話,哇!你的眼睛一天到晚,說眼睛生到這裡誰都不敢看哪,那就事情就好辦了,那事情就好辦了,這樣。那麼關於那個諂曲的事情呢,那我們就不必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