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55L7~P256L1

手抄頁/行: #14 P141L1~P152L8

音檔起訖:   109A_0000~109A_2150

廣論時時聽:        

所以我們不能幫助人家,因為這個「我」沒空掉。現在你啊,如果沒有修這個方便的話,「我」一空掉,推動我們的力量就沒有了,「好了、好了!」那就完了!現在你還沒有修的之前,先要幫助別人,所以你心裡面所有的想法都是在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然後進一步去修。結果到那個時候發現哪,前面你沒有修的之前幫助別人的時候:哎呀,我這個東西給了別人哪,我就沒得─苦,我受了苦我就痛苦!到那時候發現原來空的,所以你自己身上的苦的感受空掉了,就是幫助別人那個心,因為這個別人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啊!對不對?所以那個時候,你越證勝義是自然而然那個行持力量是越來越大,那個跟聲聞二乘是恰恰相反的理由就在這裡,了解沒有?那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你們必定要知道的!

所以說發大菩提心的因是有多種,但是最最結實、最最堅固的,就是這個大慈悲,所 (p142) 以初重要,中重要,記得嗎?初重要推動你,中重要呢?然後你去救人去了,欸,到後來的時候啊,它等到你自己證得了空性以後,欸,自己空掉了不怕苦,而要緣的眾生就在這裡。因為你以前修的心,緣的對象是這些苦眾生,所以心緣的對象既然熾然在苦海當中,那你這個大慈悲心啊,越來越熾然、越來越熾然!前面的燒不旺是為什麼?因為你去救人的時候還有一個苦,現在那個苦拿掉了,換句話說那個燒,不能燒旺它那個障礙拿掉了。像那個燒柴火一樣,剛開始燒的時候那個柴火裡面都是水,現在那個燒燒水燒乾掉了。哇,那個火是越來越旺!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幾句話的關鍵哪,非常重要哦!了解嗎?

所以現在我們不必說,哎呀,急著忙啊!就把我們已經知道的這些概念,能夠心裡面能夠經常思惟觀察的話,這個大乘的根性是無有不堅固,無有不生長。又生長、又堅固的話,然後呢,你自然而然要照這條路去走;照這條路去走的話,你不要憂愁!你不要求佛,佛啊要來接引你,非接引你不可!為什麼?很簡單,佛的目的幹什麼?就要接引你們嘛!可是你自己退縮啊,這你沒辦法。所以佛一再說:「我無量劫來,目的無非為這個啊!偏偏你們自己心裡面就這麼縮得想:哎呀,我不行,我不行!」就這樣。哎呀,小根小草固然不可以,中根中草、大根大草都不行,大草大根都不行啊!要什麼?大樹!那我們現在就是這個大樹,你是大樹的話,那佛高興得不得了,他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滋長你 (p143) 嘛!哪有不救你的道理嘛,這個道理很清楚、很明白啊!

所以前面這個告訴我們,說我們皈依的時候外支已成,缺乏的內支,現在我們了解了:噢,所說的內支原來在這裡喔!喏,前後是不是互相呼應的?你越學到後來前面的道理越懂,越懂啊然後你那修的時候越起勁;然後呢你前面因為修了,有了認識了,障礙淨除了,所以自然而然力量是越來越增加。就是這樣啊!現在看,

p. 255 (8)

The bodhisattvas with this skill-in-means know, through the purity of their perfection of wisdom, the elimination of a truly existent observed object,
【此諸善巧方便菩薩般若波羅蜜多遍清淨故,亦能了知息滅所緣。】

嗯,對了!

and yet they do not eliminate the observation of roots of virtue. They do not give rise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fflictions and yet set their attention on the observed objects of the perfections. They discern an observation of emptiness, yet still observe and consider all living beings with great compassion.
【於諸善根不滅所緣,於諸煩惱不生所緣,安立波羅蜜多所緣,亦善觀察空性所緣,於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亦觀所緣。」】

現在分得很清楚了!所以關於上面這一些殊勝的、巧妙的、善的方法,那個修菩薩,善巧了解的那些人,對於這個道理「徧清淨故」,有了智慧、有了正確的認識,普遍地清淨故。那個時候啊,他能夠了解什麼?「息滅所緣」,嗯,哪一些東西他應該息滅的。清淨為什麼清淨啊?息滅了煩惱,跟它不相應的他息滅的,但是呢「於諸善根」你是「不滅 (p144) 所緣」喔!欸,策發他善根那個,他結果不滅喔!所以啊,因為他息滅煩惱所緣,所以在生死當中不為生死所纏;因為他對他善根不滅所緣,所以他儘管息滅了煩惱,卻不會沈空滯寂。因為他由於善根所緣的對象─救一切眾生,這個願力非常熾然,就這個道理嘛!

是啊,所以他下面說,「於諸煩惱不生所緣」哪,他曉得這個不對的,把它息掉!「安立波羅蜜多所緣」,對於這個我們要修的這些東西啊,他就能夠善巧地安立。也能夠善巧地觀察空性,還有呢,對一切有情大悲,也善巧地觀、緣。所以那個時候他心裡面哪,始終所觀、所緣的善法,結果呢對善法是越來越熾然、越來越猛。所以菩薩的智慧火能燒一切,的的確確地,就靠什麼?就靠這個呀,就靠這個!

所以,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雖然沒有很深入地了解許多─空性等等,也談不到。但是拿我們現在的,同樣地,你以正知見不是叫你閉上眼睛不看呀!那是什麼?喏,你善巧地了解了以後,看你該看的一面。喔,平常這個境界引發你貪的,你曉得,哎呀,這個是原來是大怨家;引發你瞋的,你了解是大怨家,但是這個怨家不在外面這個,而是在你裡面的瞋心。嗯!原來這個才是啊!所以他外面來,引發我的瞋心是成就我的忍辱,我要真正息滅的是內心這個境相。同樣地,去掉貪的是,不是外面那個狀態,而是內心的這個境相,這個我們分得非常清楚。所以下面說,

You must distinguish between explanations of how there is no observed object and explanations of how there is an observed object.
(p145) 【此中別說無緣有緣,當善分別,】

前面說得很清楚,哪一個是不要去緣它的,哪一個是應該緣的,那兩個分別得很清楚,我們應該善巧分別。

Accordingly, while you must loosen the bonds of the afflictions and the conceptions of signs of true existence, you must be firmly bound by the rope of ethical training, and, while you need to eradicate both kinds of misdeeds [deeds that are wrong by nature and deeds that are wrong by prohibition], you must not eradicate virtuous activities.
【如是煩惱及執相縛當須緩放,學處之索則當緊束,當壞二罪,不當滅壞諸善所作。】

所以這個煩惱跟執著這一種縛著,這一種東西的話,我們要慢慢地放掉它、放掉它。它這個不是一口氣,欸,不是的!你了解這個道理,就在事相上面慢慢地練習,否則你懂得了道理沒有用。所以真正地懂得了道理以後,這個境界啊,同樣地不但對你不損害,反而有幫助你。反過來,你如果沒有這個境界來幫助,你懂得了道理也是空話。如果說睡覺,睡在那裡就能解決煩惱的話,哇,那天下的人都是佛了!而修行不應該是輪到我們,就是那種豬啊,吃飽了睡在那裡,一天到晚睡,啊,牠那個煩惱一點都沒有啊!哪有這樣的事情,當然沒有啊!

所以你懂得了道理,境界上現起的時候,欸,好、好、好!以前碰見這個情況,你就瞋心現起來了,現在一來,他引發我─不是他欸,而是我內心當中不如理的這種分別啊!現在呢這個時候你只要把它拿掉,關於這個,前面都講過了。所以你在這地方認得了 (p146) 以後,那麼你要想淨化這個靠什麼呀?靠正確的認識,所以呢「學處之索則當束緊」啊!反過來,你該學的,欸,努力!因為你要滅煩惱,唯有的什麼?靠你學嘛!現在我們覺得很難哪,覺得啊,該放的不放,不該放的放掉了─覺得難啊,唉呀,那不要去學了!這個恰恰相反。學處之索就放掉了,放掉了結果呢?為什麼?為煩惱所縛。他為什麼不能學?就是在煩惱當中嘛!前面一再講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要了解。

你能夠這樣如理去做的話,「當壞二罪」,這是你應該對治的,你也能夠破壞。哪一個呢?這有兩種,說性罪呀、遮罪呀,通常我們說。學了這個戒以後,戒告訴我們不要作的,這個叫遮罪;本性是罪的,這一種。「不當壞滅諸善所作」啊!應該好的事情,千萬不可以啊!所以前面是告訴我們,好像不要分別,你安住在這裡什麼都不要作了。它不是的!它這地方分得很清楚,絕對要這樣,廣學六度當中。說:

Being bound by ethical training and being bound by conceiving signs of true existence are not the same, and loosening the safeguarding of vows and loosening the chain of the conception of self are not the same either.
【學處繫縛與執相縛二事非一,護律緩放與我執縛緩放,二亦不同,】

喏,這個地方辨別得清楚吧?我們哪,「學處」跟這個「執相」,換句話說執著跟這個,這個兩樣東西的綁不一樣喔,不一樣喔!這個兩件事情不是一樣喔!現在我們像在海當中啊,把我們人家拉起來一樣,人家拉個救命圈套在我們身上,要牢牢地綁住身上, (p147) 然後呢靠這個救命圈爬上來。是!拉得你也許很緊、很痛,你這個東西千萬不要放掉它,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學處要綁得越緊越好。然後呢,煩惱的話,漸漸地要把它拿掉它。這兩件事情喔,要分得很清楚!在我們心理上面的,眼前不了解的心理行相,一樣地,說:哎呀!忙不過來、透不過氣來。可是你要知道,你透不過氣來,忙不過來是忙什麼?忙修學佛法,咬緊牙關不要放;忙世俗煩惱的事情啊,再好的事情趕快丟!這兩個東西,說所以「律」,反過來呢,要把這個放掉的東西也是一樣:「護律」,我們要認真保護律,這個不要緩;對我執,「我」的這個東西,煩惱執著要慢慢地放。

剛才我們說到,持戒或者護律緩放,就是說,對這個持律的放鬆,以及我執的放鬆啊,這兩個不同的,這要辨別得清楚啊!我們不要混為一談,這兩者當中一定要辨別得清楚。不要該放的沒有放,不該放的放,所以這兩者當中的話,差別要弄清楚!現在緊跟著告訴我們,

You achieve omniscience from a number of causes, each of which is insufficient by itself.
【一切種智由多因成,僅一一因非為完足。】

真正要成無上佛道─一切種智,要有很多原因。這個單單一部分,不具足的一因哪,絕對不夠的!

So know that the following sort of person is a teacher of nonvirtue who blocks the door to the two collections: someone who says, "Hundreds of birds are driven out with a single stone from a slingshot," and who attains a fortunate life of leisure and should then take advantage of it in many ways, but rather does not train in anything other than one specific aspect of the path.
(p148) 【獲妙暇身,本當從其種種門中而取堅實。】

現在我們得到了這個美妙的暇滿人身,我們真正重要的,主要在哪裡啊?從各方面去取堅實啊!這是一開頭我們要知道的。現在我們很難得地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忙這個不相干的事情是太可惜啊、太可惜啊!

所以剛才我一開始的時候,就特別說明。大家常常說:「哎呀,現在末法啦,不行啦!」記住哦,末法啦我們居然還能得到暇滿的人身啊!反過來說,得到了暇滿的人身,末法當中這個暇滿的人身比什麼時候都可貴啊!就像你考學校考了個最末一名一樣啊,居然你最後一名被你考上了,那時候你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別的事情是千萬不可以再忙啊!如果說你得到了暇滿的人身,尤其是出了家了,還忙不相應的事情的話,那太對不起自己呀!然後要是救人的話,不從這個地方救起的話,那都是開玩笑,你唯一的得到了可以救人的工具,然後還去忙世俗的事情的話,那叫救人嗎?這一點我們務必要知道啊!所以不管是自利、利他呀,這地方要了解,得到了這個是什麼是堅,什麼是實的,這分得很清楚,分得很清楚、分得很清楚!

所以古德們固然是如此,現在的人,我們看看現在的人─虛雲老和尚,第一個例 (p149) 子;印光大師也是一個例子。不管是哪一個,虛雲老和尚,他自己父親是做官吧!然後呢,兩房只有這麼一個寶貝的兒子,欸,他就不管了,跑出去。實際上,真的是這個自利、利他呀!印光大師雖然沒有說他這樣,他有一個哥哥,對不起,他抓回來,他又把他逃走掉了,對不對?那弘一大師中年出家,這樣的才華,然後家裡人不管怎麼去找他,對不起,他一出了家,家裡的人哪,在任何情況下就是不理!這第一個跳了出去,你當他死掉了,就是這樣。我們就要下這個決心,要下這個決心不是什麼亂來啊,你先要了解,怎麼樣才是真正地對你自己有利,怎麼樣才是真正地幫人家忙。

這個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看得遠大,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看遠大地方看了以後,眼前這裡小事情擋不住你。要不然的話,我們總歸為眼前的那個小小的利益,只看見眼前的,大的害處就不看見了。所以世間東西都是什麼?糖衣毒藥,吃進去是甜的呀,但是呢把你毒死了。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知道,得到了暇滿人身應該忙些什麼。那麼現在當然從下士、中士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的目標是忙什麼?一切智智,圓滿佛因。所以要學種種方便善巧,而不是隨便學一樣東西可以的。不是說叫我們樣樣做,我們只有兩個手,只有兩個眼睛,做是確實眼前該做的,是了解應該了解,這個始終分別得也很分別得很清楚哦!

(p150) 【若說一石驚飛百鳥,修道一分不修餘者,當知是遮二資糧門不善惡友。】

有的人就說啊:「你做了一樣,樣樣有了。就等於說一個石頭一丟,一百隻鳥統統驚飛掉了;現在你同樣地修這個道啊,這個修了一分其他的不要修啦!」這也是一個大錯誤,這兩個譬喻不相應的。如果說你這種概念去看的話,那個是一個什麼?是「不善惡友」。我們現在真正要修的是福智兩種資糧,這個要廣學多聞,居然說你只要這個是什麼都不要的話,那個是惡友。所以惡友、善友前面已經一再地說明了,一再說明了,真正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這個。

說到這裡這個一個證明,證明完了以後啊,我們不妨現在引佛經上面的一些公案。佛經上面譬如說,捨身為鴿前面、捨身餵虎,大家都曉得這個公案的。所以佛出世了以後在《金光明》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一天,佛帶了一些人到一個地方去,然後呢停下來,然後呢叫這個舍利弗尊者大家安住。然後呢他指那個地,那個地就裂開放光,然後加持這個地就裂開涌出一個寶塔。涌出那個寶塔,佛就繞著這個寶塔,對它禮敬。在當年這個圍繞、繞塔那是最恭敬的禮,佛成了佛了,居然對那個塔這麼恭敬地圍繞,大家非常驚訝,說:「佛陀啊,你老人家怎麼禮這個?」他說:「這個裡邊有大因緣。」最後叫舍利弗尊者說:「你把那個塔開開來看,裡邊有舍利。」一看!所謂舍利就是遺骨啦,遺下來的骨 (p151) 頭,那個地方雪白的骨頭。那麼這個舍利弗就說:「這個應有什麼大因緣。」「一點都沒有錯。哪!就是這個菩薩當年精勤修學,然後呢他現在證了果,證了果嘛就是我。」當年修學的因緣,就是捨身餵虎的那段因緣。

假定說,佛陀說他不要修波羅蜜多,只要在定當中這樣想想的話,他那個在因地當中,應該做錯了。就算做錯了,他證了果以後,他一定指出給人家說:「欸,那我因地當中做錯了,你們不要做這種傻事啊!」他不會這樣說,一再地讚歎:「我之所以能夠成就,為什麼?就因為這樣。當年哪,」說有哪一些人一同發心的,「可是我因為這樣地精進勇猛廣行六度,所以我超越那些人多少劫早證果。」說得很清楚啊!他那個超越多少劫早證果,不是坐在那裡不動啊!而是說廣行六度,這麼捨身,難行能行啊!所以我們的的確確要多看經教,那個時候才能夠真正地會通。要不然很容易誤解的,說:「啊,那個分別都沒有用啦!你只要那個到那時候大徹大悟了,然後在空當中啊,那就好了,就完囉!」錯了!在哪一個階段非修這個不可,那是千真萬確的,沒有這個是不成就,但是單單靠這個也不成功。

所以《大智度論》上面,引那個經上面有這麼一段。那個《賢愚因緣經》上面也有啊!那就是說一個大愚人,不是《賢愚因緣經》,《雜譬喻經》,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反 (p152) 正經、論上面都引這段公案。說有一個鄉下的人啊,跑到城裡面,有一次啊去吃,哎呀,這個味道非常好吃。欸?奇怪,同樣東西為什麼它這麼好吃,我這麼不好吃?城裡人這麼告訴他:「我這裡面沒有什麼特別,鹽!」「喔,原來這個鹽這麼好吃啊,什麼是鹽哪?」那個城裡的人,就拿給他鹽看一看。他想:哎呀,這個鹽這麼好吃啊!別的不要了,抓了一把鹽就吃,一吃啊,哈!又苦又鹹;現在我們就這個樣的。你把那個鹽加那個菜裡的話,哇!那好得很。這說明什麼了,就是智慧所攝的方便,妙極了!但是你現在說,啊!那個方便─那個菜就不要了,單吃鹽,那就完了!所以前面啊,為什麼我這麼詳細地跟大家說,這兩者當中的關係一定要弄清楚。繼續下去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