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269L9~P270L9

手抄頁/行: #15 P52L8~P68LL1

音檔起訖:   114A_2454~114B_2930

廣論時時聽:        

What kind of motivation must be eliminated
【◎ 次當斷除何等意樂中。】

其次,哪一類概念、哪一類心理狀態,這個不對的,應該把它去掉。

1 A motivation that believes in the supremacy of bad views.
【無惡見取意樂者。】

第一個,那是一定要有正知見,正知見。那麼這個相反的就是「惡見取」,這個是就是見煩惱當中的,狹義來說;廣義來說,跟不正知相應的都是。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do not give while thinking, "There is no result from generosity," "Harmful blood offerings are religious," "I am giving as I apply myself to what is good and beneficial," or "Through just the completion of generosity alone I will be free of mundane and supramundane attachments."
【謂念布施全無果報,及念殺害而行惠施以為正法,或計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 (p53) 施圓滿,便證世間出世離欲,莫如是施。】

這種我們了解的,以為布施沒有果報的,這個世間啊不了解因果法則的人,持斷滅見的人那是。還有呢由殺害而行惠施,這個也不可以。本來布施是除了除自己的慳以外,還有要滿人家願,現在你殺害當然不對。雖然布施了,可是你傷害了,這樣的,這個不對,這個正法不相應。乃至於要求種種的吉祥啊等等,那麼這個我們容易了解。或者以為有了布施啊,就可以得到圓滿的世間、出世間的種種離欲等等。這種不正知見,這應該斷除。第二:

2. A motivation that is arrogant.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do not despise the person who asks for something,
【當無高舉意樂者,謂不毀求者。】

是平常我們凡夫總是隨著我慢轉,我能夠有東西送給別人,自己心裡面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高慢之心,把那個高慢之心要拿掉。那麼來求的人也不輕視他,乃至於毀謗他。還有呢,

you do not compete with others,
【不為勝他。】

這個「勝他」也是一種慢的心裡面,憍慢的心理。他好像這樣做了,我要比他做得更好。

and, after you give something, you do not conceitedly think, I am so generous; no one else can do like this.
(p54) 【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謂我能施餘則不爾。】

還有呢,布施了以後啊,心裡不憍慢,自覺得:「啊!我能夠布施,那些人哪,都不行!」這個道理,下面經上面告訴我們,引證這段文。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Obscurations of Karma Sūtra explains that when ordinary beings make gifts, they lose faith in those who are stingy, on account of which they get angry and are reborn in a hell, so it is said that this obstructs generosity.
【《清淨業障經》說:「若諸異生行布施時,於諸慳吝便生不信,他發憤恚而墮地獄,故於布施而為障礙。」】

那麼這段話主要的意思就是說,在平常啊對於世間的一般人來說,假定你布施的時候,而是像前面這些。這個,或者你布施完了以後,你自己覺得:「我行,別人不行。」或者雖然你布施了以後,然後呢這個毀謗別人。所謂毀,毀不是毀謗啦,就是對來向你求東西的時候啊,你給了他,你還呵斥他。譬如說一個年輕人,你說:「那個年輕人好好的啊,這個事情不去做,喏、喏、喏,送給你,你這種人真沒出息!」送完,他雖然受了你,他心裡還在那裡嘀咕,這個不好。還有呢,「勝他」,為看見別人這樣做,他超勝於他。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使得不如你的那些人哪……或者其他的原因,乃至於你送了,別人不送。那麼由於這個理由,使得人家對於這個正法生起不信的念頭,乃至於由此而引發瞋恚之心。

乃至於由此而引發瞋恚之心。這樣的話呢,他就受到害處,乃至於墮地獄。所以這一件事情,是由你布施的時候不如理,也就是高舉意樂而影響到的。你原來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結果因為你不如法,意樂不正,所以呀使得人家反而受了傷害,這個是布施的一種障礙。

p. 269 (13)

When these ordinary persons observe ethical discipline, they speak unflatteringly of those whose ethical discipline is faulty, so they lose faith in many living beings and fall into miserable realms on account of their loss of faith; and when these ordinary people maintain patience and the like, they speak disparagingly of those who do the opposite of these, and so obstruct their own ethical discipline and so forth.
【又說:「守護戒時毀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墮惡趣,住忍等時毀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

那麼除了這個布施以外啊,還有持戒、忍辱等,都是這樣。我們自己持戒,那麼說別人啊不持戒,那個時候,就使得很多人起不信心。這個很多人哪,涵義很廣,比如說,我持戒,那麼另外一個人不持戒,我說他不好。結果說他不好,你可能是對著他說,可能對著旁人而說,乃至告訴別人;那麼如果對著他說,他不持戒,他固然是由於這樣而跟你心 (p56) 裡邊彼此之間有嘀咕,或者你說給別人聽,那別人說了:「喔!原來戒是這樣的。」那麼他就對你是恭敬了,對那個毀戒的人就輕視了。

要曉得這個佛經上面告訴我們很清楚,是對我們自己來說,策勵我們自己,可是對旁人來說的話,我們並沒有責斥旁人的理由。這個是一個特別,所以內明總說,處處地方來淨化自己的。現在你自己持戒,毀犯別人,這個本身錯了,而同時因為毀犯了別人,而隨著我們現在目前這個狀態,常有的,那些信佛的居士們來了以後!自己很認真的持,然後呢自己說,他不一定是自己讚歎啦!但是他自己會毀謗,說別人不持戒的。那居士聽了喔!原來這樣的。他就對這個不持戒的人,生起輕毀之心,因為生起輕毀之心的話,對他的信心受了損害。因為有這樣的關係的話,乃至由此而遠離佛法,這樣。

經上面告訴我們很清楚、很明白,說末法的時候,他被了這件衣服,哪怕會犯種種戒律,你還是不能輕視他。本來他並不了解,那麼而是你持戒的人說了這個話,他了解了去隨便地毀謗不信的話,他會墮惡趣。這個持戒是這樣,忍辱也是這樣。不過在這裡要說一下啊!我們出家的同修不要以為人家不能罵我,那天經地義的。這個那是人家的事情喔! (p57) 我們穿了這身衣服的話,那一定要持啊!你如果做不好的話,非墮落不可啊!處處地方記住,處處地方記住:佛法講內明,每一點,每一個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啊,自己來反省觀照,怎麼淨化自己,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內涵。

所以不管站在哪一個立場上來說,我們必定要分別得清楚。要不然這個地方從在家人那邊,說他不應該毀謗出家人;那麼然後呢,自己犯了戒,還自己覺得好像你不可以責備我,好像天經地義的樣子。那他下一層地獄,你就要下十八層地獄;他這樣下十八層地獄,你就得下三十六層地獄,不得了啦!喔,這個事情我們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那麼反過來說,在家人的話,也千千萬萬不要這樣說:啊!那個出了家應該怎麼樣的,應該怎麼樣的。不!那是他個人的事情,這件衣服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他毀戒犯戒,那是他的事情,你能夠恭敬的話,你就得到無比的這個功德。

這個僅僅就你自修來說,到現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們說要行菩薩道,要幫助別人,那個時候更進一步,正因為看見這種不相應可憐的眾生,你種種方式怎麼樣去同情、憐憫幫助他。你看見他做錯了,不但不責備,你還得反過來反省,說:我的目的幹什麼?就要救他們出來,現在那些人做錯了,那不是我的責任嗎?這個才是我們這地方應該有的特質。 (p58) 所以我們必定要在任何一個地方,把握住這個原則。所以說當我們一啟發了大菩提心、行大乘行的話,你在世間就找不到一個惡人,你在內心上面就生不起一點貪瞋等煩惱相,它就有這麼好處。這個道理是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們學習大乘的行者在這地方啊,應該特別認識的一點。那麼下面同樣的呢,對忍辱的時候也是一樣。像凡是這種東西的話,那都是對這個持戒的這個障礙。

p. 270

Hence you should do as the Praise of Infinite Qualities says:
【故當如《無量功德讚》說而行。】

那應該怎麼作呢?應該像下面。

At the times when you were learned and very intelligent you did not praise yourself;
【如云:「汝聞慧大時,未嘗自讚歎。】

那個「夫」字錯了,「未」,未嘗,沒有。

You extolled and revered other persons who had few good qualities. When you maintained a mass of good qualities, you seized on even a small fault in your own behavior.
【餘少德眾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時,取自微惡行。」】

說:不錯,你現在啊能夠如理如法地跟善知識修學佛法,是,這個叫「聞慧大時」。這個地方啊,它慧上面加一個聞慧,要曉得到現在這地方,我們所學的是什麼?發了願心,然後受戒行心,那個是資糧位上的行者。那個資糧位上的行者相應的慧,這是聞慧, (p59) 那個聞慧如果不大的話還做不到,所以那個地方的慧的特質。假定你真的有智慧,那個智慧雖然是最起碼聞的,如果說你有思、修相應的話,那自己就不會自己讚歎,那個很清楚,那種煩惱都會對治掉了。

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會啊自己讚歎自己的。原因是下面:「餘少德眾生」,那其他比較差的人,每一個人都很重視被恭敬,這樣,這世間人人行相如此。所以我們跟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話,千萬要自卑謙下,這樣,恭敬別人不要自高。所以啊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自己努力去修行啊!「自住功德時」,要不把自己的功德沾沾自喜。沾沾自喜是得少為足,拿出來誇耀別人更是錯了啦,所以要取自己的「微惡行」,這樣。

真正說起來呢,我們到了這個階段,如果說真實地、如理地能夠走上去的時候,他心目當中具足的一個心相是什麼?大菩提心,一心仰望無上菩提。因為有了這個心,所以行那個布施。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那個行持是有功德,可是比起他的目標來的話,事實上卻是差得天差地遠。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說你把握住這個根本目標的話,它自然而然不會出問題。那個時候自己看看嘛!你自己看起來還是覺得:唉呀,差了個一大截啊!雖然現在發了個心啊,那個資糧位剛剛離開凡夫一步兩步,離開那佛地還差得很遠、很遠啊!所以他教我們一切時處,不要離開這個皈依跟菩提心,就有這樣的一個特點在。

(p60) 雖然理論是如此,但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積習很重,所以剛開始初發業者,自然難免仍舊被這個惑業現行,在處處地方來影響我們。那麼,那個時候就告訴我們,你自己是有功德,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啊來自高驕人,而是處處地方拿壞的地方拿出來。那麼我也聽見我的善知識常常比喻給我聽:你要曉得,你現在這樣去做是幹什麼呢?我們哪,也是賺什麼?法財。世間的人哪,賺世間有漏三世怨之財,我們現在增長要賺的是無漏的佛法如理之財。那個時候啊,同樣地跟世間一樣,在這個五濁惡世就相當於在這個貧民窟裡面,你居然賺了錢哪!那個時候這個錢哪,萬萬不能露。喔唷!在這個地方,錢財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能露,你要外面也是裝著一副窮酸相,那個很安全。要不然的話,這個會出毛病,這是千真萬確的,千真萬確的。這個障礙啊,如果說你不善巧地這樣做,就都來了。

所以呀,最近我們晚上那個溫習這個「謙德」之益,這個「效」(編者按:《了凡四訓》中篇名,作〈謙德之效〉)。對我們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我也是希望大家把這一部分哪,像《四訓》上面的故事作為我們的輔助,都好好地看一看,好好地看一看,你會處處體會。然後呢,從這一事實,從世間的淺近的這種狀態,這個故事裡邊,以及他所以能夠完成這個他的立命、改過、積德原因何在。把這個原因運用在我們現在所講的這個道理上面的話,你馬上相應了。現在我們講一個非常深刻圓滿的道理,但是下腳的起步 (p61) 卻是跟普通一樣,因為我們還是個凡夫啊。不同的呢,他同樣的起步,他的目標卻是很近、很短,我們同樣的起步,目標卻是很高很遠。它有這樣的一個好處在。那麼我們繼續下去,第三個是:

3. A motivation for support.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do not give with the hope of getting praise or fame.
【當無依止意樂者,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

他這個地方前面告訴我們依止,換句話說,我們要依止正確的意樂,而不應該依止這個不相應的這種意樂。內心好樂,這個志趣所在。望了名,望了什麼,這些內心不應該的,都應該斷除,再下面:

4. A motivation of discouragement.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when you give after becoming joyful even before the act of giving, you are filled with faith and then have no regret after giving;
【當無怯弱意樂者,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

布施的時候,心裡邊要這樣,怯弱不可以。反過來,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堅強,應該堅強,這個始終是最重要的!那麼這個心裡邊分三個層次,布施的時候,前面「歡喜」。平常我們有一點好東西擺在那地方,自己捨不得,要捨給人家,哎呀,心裡面就先已經縮起來了,縮起來了,皺起來了,皺起來了,那這個不要。「哎呀,現在有這個因緣好啊!」喔,很歡喜地送給別人,這樣。那麼這個歡喜呢,一定是跟正法相應的,這種歡喜啊這是所謂法喜,這個在布施之前。布施的時候呢?「心淨」,這個淨是――注意喔! (p62) 那個是如理如法地,布施的時候如理如法地,像前面所說的,送給別人,那是不……。布施以後呢?心裡面還「無悔」,不但無悔,而且繼續地很歡喜,這個布施才正確。否則的話,我們到那個時候,哎喲,心裡面覺得:哎呀,怎麼懊悔起來了,覺得自己送給人家,自己沒有了,等等。

and even when you hear about a bodhisattvas vast acts of generosity, you are not discouraged but intensify your enthusiasm without belittling yourself.
【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增長勇悍。】

對於自己是如此,然後對於別人呢,聽見這個諸佛在因地當中行菩薩行的時候,那種了不起的偉大的布施啊,那個時候自己覺得:「唉呀!這個大菩薩境界啊,我可不行啊!」千萬不要生起這種心理。這個心裡面一生哪,注定你只有向後退。因為你看見別人害怕,既然害怕的話,輪到你自己的話,你絕對闖不過去,闖不過去!那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增長勇悍」――勇,那個勇氣跟前面那個怯弱恰恰相反;悍是強悍,很強大的力量。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回想一下,這個《了凡四訓》後面所附的,那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的那一個公案。他就說,自己有力量可行時儘量去做,萬一力量不夠怎麼辦?一定要使得這個施心圓滿。比如他今天要我來幫忙幾萬塊錢,偏偏我是一個窮光蛋,心裡 (p63) 面沒有……。平常我們說我沒有,我沒辦法;那時候想:「唉呀,我怎麼這沒有,我總要想辦法幫忙他,我總要想辦法幫忙他。」乃至於我自己沒辦法,給他怎麼打算,給他怎麼弄。就算你沒有實際上的行動,心裡也是這樣。然後我想:「我什麼有了,就要想;乃至於,好,我變賣了財物,想辦法去幫忙他。」儘管你沒有行為,可是你心裡面要這樣,要這樣。所以現在我們常常聽見有一句話,「唉呀,這個善門難開啊!」這句話。這句話對眼前世俗上來說,那是千真萬確的,啊,你開了那個善門啊,大家都來有求於你。但是呢,對行菩薩道的時候,這個話不應該這樣說。怎麼應該呢?哎喲!善門易開,而且其樂無窮,其利無比!就這樣,要用這種心思來策勵自己。

5. A motivation in which you turn your back on someone.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give out of an even-minded compassion that is impartial toward enemy, friend, and ordinary persons.
【當無背棄意樂者,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

對於你布施的這個心意啊,一視平等,不可以說:啊!這個人跟你親,你就施;這個人跟你怨,你不施;你必定要施某一些人,另外那一些人,跟你無關緊要的,所謂中庸,就是沒有關係的,你不施。那個就是啊,只限在你的朋黨――黨就是同,共同的,就是朋友,圈子裡的――那就是違背了你自己的意思,以及背棄了來求者,這個不相應。你布施只有一個原因――大菩提心。為什麼?要救人家。所以不在乎人家跟你親、怨、中 (p64) 庸,而是你自己的悲心,這個是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下面:

6. A motivation of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do not give to others out of the hope that they will help you, but because you see that these beings are bereft of happiness, burned by the flames of craving, without the power to relieve their sufferings, and naturally miserable.
【當無望報意樂者,謂非望他報恩而施,觀諸眾生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無除苦力本性苦故。】

你布施,不希望得到什麼果報。我們真的不希望得到果報嗎?希望的。得什麼?無上菩提之果。這個無上菩提之果,拿我們凡夫來說,好像有一樣東西,實際上是歸無所得。那不過在我們凡夫的時候,我們不是這樣說,我們不是這樣說的,就是我們把那個要求的目標放得最高最遠,這個東西才是究竟圓滿的,就這樣。為了這個,所以才去行那個布施,不是像世間的這種。那麼這種情況你去布施的時候,一定基於這個悲心:唉呀,說那個眾生是都在痛苦當中啊,為貪欲之火所燒,沒有力量去淨除自己,所以你幫忙他。所以這個布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全部在裡頭。

7. A motivation of expecting fruition. Lacking this means that you do not hope for the fruition of an excellent body and resources in future lives, but give because you see that all composite things are without substance but can contribute to unexcelled enlightenment. This does not stop you from expecting these results in the short term, but stops you from taking the mere body and resources of cyclic existence to be your goal. 【當無希望異熟意樂者,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無上菩提有勝利故,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

再下面呢,就是我布施的時候,並不希望得到異熟果報――說這一世我好好地努力,下一世生天,然後呢得什麼個大圓滿,這個。注意!這個地方啊,他下面有解釋說, (p65) 「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不是要下一世,說下一世就是異熟的,異熟的身、財圓滿。因為這個所有這些東西都不實在的。我們要的什麼?只求無上菩提,這個才是真正的殊勝利益,這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利益。這個注意喔!這個前面曾經說過,前面曾經說過,我們真正要求的是現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那個現前增上生,我們還是要的。那麼這個地方說他不希望,注意,這個不希望是什麼?那我們布施的目的是為了無上菩提,所以這個現前增上生,要,但是呢,我們目的不在這現前增上生,這現前增上生還是個工具。他現在這裡所破的,就是你目的不在獲得無上菩提果,而只是求這個,這樣。所以他這個地方所破的是,只是布施以後,希望得到三界之內這個異熟的殊勝之身,所以說唯破這個,這個才是他所破的,這個我們要分別得很清楚。

像這個地方,現在以後除了特別重要,我不詳細說了,因為前面說得很清楚,本論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他每一個重要的關鍵的地方啊,他都會分辨得非常仔細。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能力,或者是說不經過這種薰陶的話,往往是非莫辨,是非莫辨。這往往差不多,總想差不多,世間你尚且做不好,何況是要求圓滿無上菩提。一點點,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一點大家要了解的。

所以以後在這個概念上面,如果已經有這個能力,固然應該慶幸增長;沒有這個能 (p66) 力,在這個地方要特別自己策發自己說:唉呀,我好幸運喔!跑到這裡來,現在居然了解認識了,可以從這地方層層深入。這個同樣地,不要跑到那地方先……因為自己不相應就怯弱,哎呀,說「這個真麻煩啊!」你退怯了。那這一點,這種心理對學佛是完全不相應,完全不相應。我們常常記住:事情真正的難易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你對這件事情的本身的心理狀態。再容易的事情,你心裡面先已經畏縮了,「唉啊!」那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在這個地方我再特別提醒一下。下面,我們繼續下去。

Besides these, you should give without the motivation of wrong livelihood
【復次當無邪命意樂。】

下面說,不要這種邪命,什麼是邪命呢?

in which you think, If I make this gift, the ruler, etc., will recognize me as a generous person, and I will get some respect."
【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

喔!這種是邪命。哎呀,自己布施啦!那麼這個國王或者上面的人曉得:哎呀,這個人,啊!能夠布施,然後敬重、恭敬他。這個不要,這個都錯的。

Do not give from fear of becoming poor,
【不應慮貧而不行施。】

還有呢,說送給別人我自己沒有啦!不要去想。

or with the motivation to deceive someone who asks for something. Give something when you are free from distraction and feelings of dislike or anger.
(p67) 【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

對於來求的人哪,心裡面不要欺誑他。對於求的人啊,不要不喜、不要忿恚、不要散亂。這個欺誑、不喜、忿恚,那我們要了解。什麼「心行散亂」,這個什麼意思?在這一點哪,在我們眼前不大容易體會得到。要注意喲,這個地方是什麼?已經是受了菩薩戒,行菩薩道的行者,所以他那個時候心理狀態只有一樣東西――緣大菩提心,對不對?這個是必須要的。平常的時候我們現在的心裡呢,浮浮泛泛,一直在那個散亂心當中,所以他說好像布施心不散亂,「心行散亂」的這一個,兩個標準不一樣,這我們要了解。所以他一心一意呀,做這個事情。下面:

Make gifts when you are not dispirited due to the various wrong actions of the one who asks for something. Even when you see the faults of someone who has deceived you, etc., do not give with the motivation to proclaim these faults to others.
【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誑等過,無宣布心。】.

喏!這一點哪,這一點的的確確是菩薩真了不起!不要說像前面所講,乞的人我們不能輕慢他,乃至於往往說他不是,就是那個來乞的人自己本身種種欺詐什麼等等啊,那沒關係,那是他的事情。我總是以非常歡喜的,大菩提心相應的大慈悲心,去布施幫助他,以大菩提心相應的恭敬心去布施他。為什麼要恭敬啊?他成就我的布施功德,他是我成佛的資糧。你恭敬佛,你怎麼能不恭敬他呢?前面說得很清楚啊!所以他如何,他的事情, (p68) 這個是這個地方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就算看見他欺詐,嗯,我們不去管他,他來,我總是幫他忙。那麼下面這兩句話,看: 。

Finally, give in the belief, from which others cannot dissuade you, that each individual act of giving will give rise to an individual result.
【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你布施的時候,個別個別不同的方式的布施,你就生不同個別個別的果報。你拿這個手給他一塊錢,將來你從他手上就還得你送他的錢;你拿這樣的心理做這個行為,將來你圓滿你的意樂也是什麼;對象什麼等等,你分得清清楚楚。所以現在呢,一方面身口行施,意樂呀,也跟菩提心相應的行施。所以當這樣的行施獲得果報的時候,你受用的是什麼?外面是報身報土,裡邊是法身圓滿、報身圓滿。嗯!就是這樣。所以,關於這個概念如果弄清楚了以後啊,那你就不為被他所動,所以「深忍而施是不為他動」啊!

前面告訴我們教我們這樣不要做、那樣不要做,喔喲,現在在我們看起來,這個事情真難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