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318L2~P319LL6

手抄頁/行: #17 P196LL1~P215LL3

音檔起訖:   134B_1846~135A_2253

廣論時時聽:        

(c) Based on the elimination of un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being intent on joyously persevering. After you have thus identified the three conditions unfavorable to joyous perseverance, you attend to their remedies. You generate three powers: the power of aspiration which is the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weakening those as-yet unweakened unfavorable conditions, the power of steadfastness which is the cause of not turning back once you have started, and the power of joy which never wants to discontinue the activity once you have engaged in it. Through the power of relinquishment you become adept at how to joyously persevere. At this point you must develop the power of being intent on joyous perseverance, so I will explain this.
【◎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p197)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釋。】

現在我們了解了,所以我們不能精進哪,由三種因緣障礙我們,跟這個精進相違背的,那麼去對治它,去對治它,對治的方法前面已經告訴我們。那麼然後呢,你真實去學的時候,「未生修持」的時候,要想策發我們的這個精進力,第一個「勝解力」。生起了這個勝解力,要想去做而使得我們不退的,要「堅固力」。而這個堅固力的維持,繼續向上不斷絕的是「歡喜力」。最後還要一個「暫止息力」,才能夠究竟圓滿。那麼對於這一個道理得到了善巧。得到了善巧以後呢,欸,然後怎麼個精進法,怎麼個欣樂法,他下面來說明。運用前面告訴我們這種方法,換句話說,現在工具啊,欸,每一樣工具,這個工具的特質是什麼?就像看病,說藥,藥的特質是什麼?你了解了,怎麼去吃?欸,這個還要有它一番道理,這個道理在下面。

As to how you are to act when you joyously persevere at eliminating what is to be eliminated,
【◎ 第三發動精進斷所斷時,】

在這個科判上面,就「由此身心堪能之理」(編者按:請亦參照科判巳三依上二緣發勤精進)。換句話說,由於前面這個對治了違緣,得到了順緣,那麼然後呢發精進,使得(p198)我們身心都能夠如理如量,要做到我們想做的,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說明。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tates: As a seasoned warrior approaches a sword-fight with an enemy, I shall parry the blows of the afflictions and strongly strike the afflictions, my enemies.
【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

我們真正來精進的時候,就像一個什麼啊?「慣戰」,這個慣戰就不是個初出茅廬了,這個敵人,呵!這個敵人哪,卻是一個有經驗的,有經驗的─這個經驗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煩惱。說實在這個煩惱跟著我們無始劫來,哎呀,這個煩惱啊,這真是一個沙場老將。像這一種人在對陣的時候,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呢,不要被他刺。現在這個敵人什麼?煩惱。所以這個煩惱的劍啊,你不要被它傷害,要避開它。單單避開不行,一味地逃不行,你還要反擊,要反擊它。這個很明白,我們打仗的時候都是一樣,不被他打,要打中他。

For example, when seasoned warriors — the adepts who are accustomed to the activity of fighting battles — enter into a sword fight, etc., with their enemy, they do not put value only on destroying their opponent. Rather, they must accomplish two things—skillfully avoiding the blows of weapons directed at them and destroying their opponent.
【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謂須善避他來擊刺,及返害他。】

說真正的,能征善戰的這種戰士啊,不是一味地專門想傷對方,實際上要做兩件事情。哪兩件事情啊?要善於不讓他打中,避開他對你的進襲;還要進一步,第二件事情啊,要去能夠把他打倒。現在我們修行也是一樣,說:

Likewise, when practitioners battle their afflictions, they must persevere as they become proficient in two things — taking defensive precautions and thus avoiding a wound to their mind, and, on the offensive, destroying the afflictions by applying their remedies.
(p199)【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

要做兩件事情:要善巧地防備,不要來讓那個煩惱來傷我們。因為我們真正的目的要對治它,結果你被煩惱傷,避不開來,你還鬥什麼!進一步呢,單單避不行,還要對治它,把它降伏,乃至於徹底地連根拔除。

For, otherwise, while they may use the remedy to stop the activity of one portion of the afflictions, they are either robbed of some aspect of virtue by other afflictions, or else they develop a great fault in their mind so that the harm of the afflictions and the creation of virtue are equal, in which case it will be hard to make further progress in the virtuous practice of applying the remedy.
【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則諸善行極難生故。】

「若不」,假設不這樣的話,雖然對治一分的煩惱了,但是呢你這個防了,那一個煩惱又生起來了,把我們的善法又傷害掉了。乃至於使得我們心當中,生起更大的這個罪惡來,結果兩者當中一對的話,對不起!往往抵銷掉,乃至於反而虧本哪!這樣你要想賺錢,賺那個善法、法財啊,你生不起來,生不起來。就是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我們現在啊說:「哎呀,要懂得嘛,要學教理!」結果學得教理了以後,說不定不小心啊,又為教理所騙。然後我們講說:「哎呀,教理說要修行!」結果啊,又為修行所騙。我想我們的的確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

譬如說我們現在說,修學佛法要出家,哎呀,結果發現,跑到出家這個環境當中,這(p200)個也不理想、那個也不理想!出了家跑到這個道場,欸,這個道場不行;跑換到那個,那個地方又不行;又換,換那個地方,又不行,是弄來弄去,「一生善行是終成過失」。然後這種習慣養成功惡習啊,生生世世在那兒轉,一直在這個習性當中轉,就透不過來。所以我們必定要善巧兩件事情─第一個不要被煩惱來傷害你;進一步在這個情況之下,才來對治煩惱,來對治煩惱。

所以,以我們現在目前來說,譬如說我們在這個地方講戒,或者不要說戒吧,就是我們常住來講規矩。妙咧!這個規矩的特質是幹什麼啊?調伏我們的煩惱的。結果啊,我發現我們大家啊,為了這個規矩,它原意是調伏煩惱的,結果呢?大家抬槓子,爭得個面紅耳赤,你覺得你的規矩對,他覺得他的規矩對。說了半天哪,兩個人吵到閻羅王那裡去,閻羅王眼睛一瞪:「好,下油鍋!」這個是規矩是這樣的嗎?不是欸!不是欸!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這一點,你必定要把握住這個特質是什麼。如果說這一個法,不能真正對治你內心煩惱的話,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都是戲論;反過來真正能對治你煩惱,睡覺也是對的。然後呢,所以為什麼經上面叫「殺無明父」,這個父是─哦!那我們殺父的話是五逆十惡啊,嘿嘿,但是你殺對了!殺的什麼啊?無明父。就是我們生死都是從無明而來的,這是根本,你有本事把它殺掉,對啊!沒有錯啊!這個我們要弄對這一點哪,這個是(p201)最最重要的啊!下面緊跟下去,

To cite an example, some people may think that knowledge is most important for practicing the teaching and make knowledge alone crucial. When they then inquire into the teachings, they dispel by means of study the confusion of ignorance, but meanwhile — because they were not cautious about the other afflictions — their mindstream is utterly ruined by the stain of wrong behavior.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妙咧,就在這個地方你看!就譬如說,先拿我們現實來說吧,我們說修行,修行呀,說你要曉得怎麼修才對呀,你不曉得怎麼修沒有用啊!欸,那麼所以啊,說這個時候要去了解的話,然後呢就廣學經論、廣求善知識。結果啊在這個時候,「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多聞是能夠把我們的無知的這個愚癡是拿掉的,但是啊,對不起哦!你也這個時候不知不覺其他的煩惱跟著來了。

什麼煩惱?我們往往了解了很多以後,自己覺得這個也知道、那個也知道,喔唷,自己的知見比誰都多。哦,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個也不對,就是我對!唉!這個煩惱的根本是「我」欸,結果知道的時候本來是對治煩惱,結果你知道了,把這個我是增長得這個「我慢幢高如天」,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餘煩惱」沒對治,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說,那個時候又被其他的這個煩惱侵染進來了,結果呢「身心極不調柔」。所以我剛才說的那個道理就是這樣,我說我常見的這個情況就是這樣:哎呀,大家講規矩,結果弄(p202)得規矩吵吵鬧鬧吵了半天,假定佛曉得這個立的規矩是這樣的話,唉呀,佛在那裡真要會哭了!反過來呢,又有一種,

Other people may think that disciplining the mind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and thus emphasize meditation. Casting away caution about the enemy, confusion, they neither study nor learn the teachings, so they become greatly confused about engaging in what is to be adopted and rejecting what is to be cast aside under the rules of the vows they have taken and are thus continually overcome by infractions.
【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又念,說:我想調伏這個身心要多聞,單單修,能夠不能防止這個愚癡的敵人?這愚癡什麼啊?就是你不知道怎麼修呀!

不知道怎麼修呀!假定你說:「哦,我現在看了前面這種情況,說,啊!有眼前太多這種情況,那就是,都是這樣的:唉,講道、學的人哪,因為他學了半天,不曉得怎麼修;然後講修的人哪……」這種都是好人哦!看見說,他本來學了以後要講修的,結果學了以後反而這樣的話,那沒有意思,我就不要學了!他發心倒是正確的,可是不幸的話,你不學,你怎麼曉得修法?修些什麼?唉!那個時候啊─愚癡,所以他不聞、不學。既然也不聽聞、不好好地學,就自己所受的律儀等等也不了解,起心動念固然不一定對,然後呢,這個動身發語更是糟糕。這怎麼辦、這怎麼辦?所以兩樣東西啊,都要努力防止。下面的比喻:

p. 319

If in battle your sword were to fall from your hand, you would without hesitation immediately retrieve it out of fear for your life. Likewise, when you battle the afflictions and lose the weapon of mindfulness (which does not forget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of engaging in what is to be adopted and rejecting what is to be cast aside), you must immediately reapply mindfulness out of fear of falling into miserable realms.
【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

(p206)嗯,這個比喻就像我們打仗的時候,真正打仗的時候,當然你拿了個劍跟人家鬥,那個唯一的那個時候,就是你手上這個利劍哦!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利劍是什麼,你們知道不知道?正知見─正念、正知,就這個!正念、正知這個最重要的,你有唯此拿著這個東西才對。那麼打仗的時候,就是你手上面這個利劍,手上那個利劍。哦,萬一不小心手上那個利劍,一旦失掉了以後,對不起,你只有被他殺。所以呀,必定要一掉下去馬上撿起來,絕對不能掉在那裡、站在那裡!站在那裡,對不起,你就被傷了。

所以我們跟煩惱鬥的時候啊「若失明記」,就是很清楚、明白地記住這個正念。這個念些什麼?下面的「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什麼是該作的─取,什麼是不該作的─是捨;該取的向前,該捨的停止。這個心裡邊所應該的,叫「所緣的行相」,這個靠什麼?正念。因為一旦失去了以後,對不起,你就跟著雜染邪念轉;跟著雜染邪念轉的話,就造了惡業、惡因,一定墮落。所以啊一定要「無間」的,這個無間哪,中間絕不能一刻的停止。

這是所以為什麼念佛的人哪,必定要追頂聲聲,不要讓那個邪念進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參禪的人哪,他在沒有開悟之前,一定要看,說那個一念不在,「暫時不在,猶如死人」,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持戒的更是如此,持戒的更是如此!一定是這(p207)個正知見,正念、正見一定要依止著。而且這個依止的方法─無間,哪一念掉掉了,哪一念就不對。你別以為現在我們在這裡好像沒有作壞事,這是無記當中,這個無記本身就是錯的。當然無記有兩種,有一種是叫有覆、無覆。譬如說我覺得現在這個時候,心裡面說「坐得是規規矩矩、站得正正確確」,這個是無覆無記,對的!這個跟正念相應的。然後你塌下來了以後,覺得:「哎呀,現在這個很舒服!」這個是有覆無記,這已經錯了,持戒不可以這樣的,這是我們務必要知道。

你說:「那這樣的不要休息了。」要啊!休息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哪,吃飯的時候該怎麼吃,睡覺的時候該怎麼。說睡下來了,是,我心裡還是保持得清清楚楚,為了發勤精進所以躺下來,這個正念沒有動啊!然後呢身放鬆,心可以放鬆,這個念卻是安住在正念上頭啊!所以他每一個地方,有非常善巧、正確的、明白的指導。這是所以為什麼他二十四小時當中,你只要得到了這個東西,醒的時候固然增長功德,睡覺也在增長功德呀!所以念佛固然可以去,持戒更穩哪!為什麼?那就是這樣嘛!你的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不在增長那個善淨的業,哪有不去的道理!就是這樣欸,那持戒是根基,都能夠這麼好欸!這就是說,欸,這個依止這個正念要無間的。所以說,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s: If you drop your sword in battle, out of fear, you quickly pick it up. Likewise, if I lose my weapon of mindfulness, in fear of hell, I quickly retrieve it.
【如云:「臨陣劍失落,畏佈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

(p208)下面這個說,很容易。啊!說打仗的時候,一旦掉掉了這個寶劍的話,喔唷,趕快撿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正念的這個劍也是一樣啊,一掉掉了,對不起,三惡道。不一定是現在,但是你只要沒有跳出生死輪迴,那遲早問題!而這個遲早啊,我們了解了無常的話,哎呀,那的確是,下面一口氣不來,就不曉得哪裡去了!

The protector Nāgārjuna [in his 《Friendly Letter》] also taught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mindfulness: O lord, the Sugata declared mindfulness of the body to be the one path to follow. Hold fast to it and guard it. When mindfulness declines, all virtues perish.
【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

所以下面說,哎呀,這個佛親口最正確地告訴我們哪,這個我們不管一切法,三乘的共道,這個什麼?念─正念,這個「身」就是它念的本體。你在這個時候,要勤勤懇懇地守護到,這個一旦這個正念不在的話,那麼其他的一切法都失壞了。下面一句話重要哦!

Furthermore, regarding the object to which mindfulness attends, mindfulness apprehends an object that wisdom has fully discerned; mindfulness does not distinguish its object on its own.
【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

這個念的境啊,為什麼叫作正念哪?一定是先拿智慧來辨別、抉擇,然後呢安住在這個經過正念辨別、抉擇的這個念頭上面,不要把它掉掉。所以說,以你智慧來抉擇,然後呢保持下去的這個力量叫正念。因為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力量曉得對、錯;對的是取,(p209)錯的是捨,所以究實說來,一定是正知、正念。這個怎麼樣善巧運用正知、正念,前面曾經簡單地提示,在後面會有詳細說明,會有詳細說明。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319頁請翻開。我們繼續下去。現在照著這個次第我們了解,重新注意一下。說修學佛法最重要的─精進,「資糧善中進第一」。有了這個,那麼所有的其他的一切的跟著來。如果沒有的話,所謂要修學佛法,始終是戲論,始終戲論。談戲論還好,一個不小心就滑下去,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那麼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發精進的方便,先是精進的殊勝的利益,不精進的過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推動我們去學。進一步是告訴我們,怎麼策發這個精進的方便,那個時候才談得到精進的內容。

正式精進的時候呢,又說明精進的特質是什麼,用這個東西對治的內容是什麼。對治就是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為什麼是凡夫?為什麼在生死苦海當中?毛病在哪裡?要針對著這個毛病,把那個病根把它拿掉它。那麼這個有兩個原因:一個說前面已經說明了,所謂精進的違緣,那麼這兩個當中又分成三部分。然後呢,順緣就是現在我們講這個。有了這個精進的順緣以後,用它來修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兩件事情。第一個,不單單是說我們向前衝,我們還要防止被煩惱來襲擊。這個觀念非常重要!然後這個觀念一定要拿(p210)來,把它所指的心理的行相什麼,認得清清楚楚。

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前面哪,從前面的基礎下士、中士─這個下士當中的業這個道理,這個如果不清楚,後面都不清楚;有了業以後,進一步了解煩惱的行相是什麼,這個特別重要,這一切佛法的根本。這兩樣東西,如果你不了解這個業的特質的話,那怎麼講都是空話;儘管你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你並不了解,喏,這個業在你身心上面的發生的現象。當我們面對一切環境的時候,為什麼心裡會這樣、為什麼會那樣。這個種種,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業,一個是煩惱─惑,換句話說。你認得它了,就是正知見,由此導向智慧,整個的佛法,就在這裡說的。

現在我們以精進來對治煩惱的時候,它最主要的就是什麼呢?要把這個正念提起來。但是這個正念本身,所謂「正」是什麼?正確無誤的;這個「念」本身哪,就是你維持著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所以這是兩樣東西。你防止的力量是這個「念」,可是這個念要「正」那麼才行!所以那個「正」是靠什麼呢?靠知見。所以他……昨天說到第三行,說「念境先以慧別」,要以智慧來辨別,說哪一個對、哪一個錯。然後呢,錯的去掉、對的提起,要把這個對的這概念,維持在念頭上面不鬆懈,這個叫作正念。所以他特別告訴我們,這個念本身,它並沒有能力選擇是非。繼續下去,今天。

Question: What does wisdom discern? Reply: In general wisdom discerns everything to be adopted and everything to be cast aside as explained in scripture; in particular, it discerns what is to be adopted and what is to be cast aside according to the vows that you have taken.
(p211)【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喏!那麼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了,是的,那個念哪,先要智慧來分別得清清楚楚。那麼現在這個智慧是分別什麼呢?換句話說,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要了解,佛一切的經論當中告訴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什麼是該作的,進;什麼是不該作的,應該止,應該止。那麼,而這個裡邊,特別是自己所受的戒─律儀就是戒,那麼該作的要作,不該作的要捨。這個裡邊特質要把握住,戒的基本的精神始終是正知見。你有了這個正知見以後……平常我們說正知見、正知見,好像我們懂得一點道理,不是哦!真正的正見,戒體本身就是這個東西,說這個你確實見到了,然後呢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一種心種,起心動念之間,自然而然這種力量會生起來了,就是這樣。

所以將來關於這個道理,講到《在家備覽》,這個三宗抉擇戒體的時候,那個時候會說明它,說明它。所以歷來我們中國的大祖師,所以選擇南山一宗的,它根本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根本在這個地方。所以這一點哪,以後慢慢地再來談。總之這地方我們要了解,那個正知見不是說,「啊!我會講啊,看見那個書上面去說一下。」不是,這是引導我們正知見的必須要的前方便步驟。你必定要把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內涵就是我們身心上頭現行的這種狀態,哪一個是跟煩惱相應的,如何是正確的佛法,然後(p212)怎麼樣把它轉化它,這個你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你有了這個內心的這種力量以後,那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欸,隨時警覺、警惕,這一點這個地方說明一下。

Therefore, once you apply mindfulness and vigilance to these, you will complete your practice;
【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

下面就說明了,假定你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經過正確無誤的如理聽聞,如理思惟,得到決定勝解,然後呢這個正念把持得住─這個正念當中包括了正念、正知。那麼你一切時處,以這個東西提持住,以這個為根本,發之於身口的行為,這個法圓滿了,這個法圓滿了!假定是沒有這個特點的話呢,

you will not be successful by just applying mindfulness and vigilance within the narrow confines of attention to an object of meditation.
【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

假定說你沒有這個,你只是說,啊,你的心哪,安住在這個上面,那沒有什麼用處。這個心安住在上面,換句話說,儘管你不散亂,自己覺得很好,對不起,這個不相應,這個不相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個「定」這個東西啊,它是共外道的。但是定這個東西,是一個最好的、必要的工具,必要的工具,修學佛法必須要定這個工具,這個善巧方便。所以說共外道的,就我們前面說是叫共因,它的不共因不在這個正念,不在(p213)那個定上頭,不在那個定上頭。你要想得到解脫生死的這個不共之因是智慧;要想策發大菩提,救度法界一切有情,它的不共因,是悲智雙運的這個特質。你要把這兩樣東西圓滿的話,一定要……不要說圓滿,要想真實地能夠深入的話,一定要加上這個定的不共因。

「念」這個是什麼呢?念是定的前方便,一定要先有念,然後更進一步的話,念力現起以後下面再到定,這個觀念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眼前呢我只說一個大概,等到再下面特別講奢摩他的時候,換句話說講止的時候啊,那個的行相抉擇得非常細微。等到關於奢摩他那一部分了解了,眼前不管他是外道也好、內道也好,乃至於禪宗,這些概念你都很清楚、很明白。

不過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哦!現在這個地方的話,所謂我們修學佛法的不共的特質在哪裡,你要把握得住。所以平常我們很多人說:「哎呀,我心很亂哪,然後呢要學學定啊!」對不起,如果是你沒有把握住中心的話,上面說得很清楚,對於真正跳出生死這件事情啊,毫無意思,毫無意思!就算你在長劫安住在這個定當中─對於我們世間人來說,不錯,喔唷,這個八萬四千大劫啊,大得不得了─你真正的見到實相的人來說啊,這個無常相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多大,那始終都在虛妄顛倒當中,這個「長劫」跟「剎那」沒有什麼差別的。這個根本的因我們一定要認得。下面,

What is more, when warriors are in a battle, they strive from the beginning not to lose their sword; when by chance they do drop it, they pick it up immediately. These two actions rest on a fear of being killed that is not mere words.
(p214)【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

下面說,這個比喻前面說過,現在再深一層地運用。譬如說我們在這個軍陣當中跟敵人戰爭,那個時候,一定要努力地把手裡邊這個武器,這個寶劍哪,擺在手上面,絕對不可以掉掉。萬一不小心掉了,馬上絕不可以停留,「無間」是,不是說等一下,不可以的,馬上拿起來!為什麼呀?因為你手上那個武器一掉掉了話,那對方那個敵人來,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那個手,你能擋得過他那根寶劍嗎?那麼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你沒有武器對他的話,你只有被他所殺。這個打仗的時候,那是硬碰硬的,不是我們在那兒紙上談兵哦,這不是空話喲!那麼所以打仗是如此,我們現在修道呢也是一樣的,我們修道所對的對手是誰啊?煩惱敵。我們用的武器是什麼呢?智慧劍。所以說,

Likewise, those who cultivate the path are afraid to lose the mindfulness that does not forget what is to be adopted and what eliminated; even if they do lose it, they immediately reapply it. These two actions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ir minds of a real terror of falling into miserable realms as a result of the pollution of infractions and faults that occur when mindfulness lapses.
【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

嗯,下面就告訴我們了,我們現在真正想修行的人哪,也害怕說把這個正念忘失掉、掉落了。這個正念是什麼啊?哪!說得很清楚:「明記取捨」,這個正念是告訴你,什麼是該作的,什麼是不該作的這個正念。換句話說,這個念就是把那個正知提在這個念頭(p215)上面,不要忘失,不要忘失,這樣。「設有所失」,那個時候不是提這個念頭,而是拿那個念頭提起那個如理的正知,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念本身哪,就像一個有力的手一樣。那麼所提的東西是什麼?那個是智慧劍。這個要很清楚,要很明白的。因為我們曉得萬一那個時候,你那個智慧劍─破除煩惱的這個武器,一旦掉掉了以後,對不起,你那個時候就擋不住煩惱。既然擋不住煩惱的話,你被煩惱所侵哪,然後呢就為罪染,罪惡所染著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墮落,所以我們才害怕,說:「欸,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呀!」

這個概念用同樣的道理,你如果說真的對於這個煩惱侵犯你了以後,然後被煩惱所轉造惡業,然後一定集惡果─墮落,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你才會心裡面說,喔唷,心心念念:「哦,不、不、不、不、不!」假定這個空話的話,嘴巴上面講的時候,你根本不在乎,所以他告訴我們「非虛言故」,那個不是空話。要想產生實在的、正確的認識的話,喏,下面又來了,他一再提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