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323LL3~P324LL2

手抄頁/行: #18 P28LL2~P47LL2

音檔起訖:   137B_1539~138A_1728

廣論時時聽:        

As the 《Verse Summary of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states, wisdom functions like an eye for the other five perfections—generosity, etc.: When the other perfections are completed by wisdom, They acquire their eye and fulfill their name, just as a painting may be complete except for the eyes, but until the eyes are drawn, no wage is obtained.
【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云:「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

(p29)我們平常說「五度如盲」,五度,「六度如導」,六度就是智慧,說這個智慧就像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的眼睛。喏,下面引那個論上面,說那個時候,你做任何事情,由慧來攝持,欸,就得到了什麼?得到眼睛。就好像我們現在畫一個人一樣,你別的都畫好了,沒眼睛,這算什麼啊!嗯,對不起你沒畫眼睛的話,這張畫,沒有用!畫完了眼睛,這張畫應該有的價值顯出來了。反過來,你說畫一個簡單的輪廓,有一個眼睛,欸,大家一看,看了差不多,當然輪廓沒有是不行的啊!所以我們以前說過那個比喻,這個輪廓本身就像五度,這一樣的,所以你輪廓不要─哦,這個比喻當中,說這個菜當中加的鹽一樣,這個鹽應該加在菜裡吃的,你不能單吃鹽的啊!所以這個彼此間有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一定要方便攝慧、慧攝方便。

How wisdom is necessary for other good qualities i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a special piece of jewelry made of fine gold that becomes even more breathtaking when adorned with a precious emerald.
【於餘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

其他的功德都需要慧來攝持的,譬如說我們有一個最好的金做的莊嚴的東西,做好了以後有個帝青寶─帝青寶就是說寶貝,我們做如意寶啊什麼,最了不起的這種─一放上去,啊!那覺得錦上添花。就像古代的帝王,那個皇冠用金子做的,金子做了以後然後下面嵌一個寶石,啊!金剛鑽,就是這樣。

(p30)Likewise, if the gold ornament of the five perfections from generosity to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is adorned with wisdom, which is able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they become more magnificent,
【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希有。】

我們同樣的道理,前面那個五度啊,能夠由智慧去選擇如理、非理,這樣的寶貝。這個「鈿」是金做的花,實際上那個鈿字還有其他的意義,金字旁那個鈿,金做的花;還有譬如說,我們這個高貴的這個東西上面,一個莊飾的特別的東西,就是這個。以這個鈿寶─以現在有智慧這個鈿寶來莊飾,啊,那更是稀有!你一定要拿這個智慧來攝持、來攝受,那個時候你行的布施等等啊,才真正是如理、非理。

所以我們常常說的「修福不修慧」,雖然你呀福是修了,因為你這個福沒有智慧攝持,結果呢?「畜生戴瓔珞」。唉!那個畜生,那個是戴了瓔珞有什麼用呢?我們人看起來,看得很好,這個道理就是這樣的一個。舉一個簡單的比喻,你把一個小鳥抓在一個籠裡面,然後呢你把這個籠裝飾得非常好,我們人看起來覺得非常好,這個小鳥痛苦不堪,對不對?這個畜生戴了個瓔珞,實際上不是戴給畜生看的,戴給我們人看的呀!那個這個畜生,牠雖然戴了瓔珞啊,叫苦不堪言哪!是不是這個樣?嗯,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啊!所以真正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拿智慧來攝持。

當然這個畜生是什麼心情,我們不知道,我們不妨說,現在呢讓那個奴隸,然後讓(p31)那個奴隸去扮那個帝王相,帝王相。把那個帝王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後叫他這樣、叫他這樣,叫他做傀儡,你說這個奴隸舒服不舒服,開心不開心啊?那我想我們也感受得到,對不對?然後叫你做一個政治傀儡,你在那個地方苦不堪言。不是說站在那個地方人家向你磕頭,人家給你錢,你就快樂的,為什麼?沒有慧攝持,這樣。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是如此。

昨天又有一個同修跑得來問我,說《大寶積經》上面前面曾經有兩句話,他說那個持戒啊如果是執著那個戒相的話對不對?對不起,那個持戒根本不清淨。他問我。是,其實這個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他提出問題來很好,表示我們的的確確對於佛法的中心思想不了解。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慧來攝持的話,那做這些東西都是沒有太大意義,沒有太大意義。

說到這裡我也不妨,因為這個問題是對我們眼前比較重要的,不妨再解釋一下。我們大家說很重視戒,可是這個為什麼你持戒而執著這個戒的話,這個戒不清淨?那麼該怎麼辦,該怎麼辦?那你說你不要,那麼不要執持,不要又不行;要嘛執著了又不行,到底怎麼辦?那個問題就來了。不執著這個戒有很多人說:欸,這個不要執著啊,要你自在!所以他覺得要這樣就這樣,我早晨要九點鐘起來嘛,那就幾點鐘起來;晚上正在睡不(p32)著,一夜睡不著鏗鈴匡啷大家鬧一鬧嘛,就鬧一鬧,你何必執著啊!欸,你說這個對嗎?又不可以!那麼反過來說的話,你這樣地持戒了執著嘛,欸,又不對,那怎麼辦?這個裡邊的的確確的。我們不必很深的地方去,這個後面他會告訴我們,後面說你沒有智慧攝持的時候,你處處覺得矛盾,你有了智慧攝持的話,所有的矛盾在以前看起來相矛盾的,到那時候不但不矛盾哪,而且恰恰是相輔相成、互相符順,還沒有這樣還不行咧!

我眼前隨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譬如說我們坐在那個教室裡邊,當然我們要上課的時候啊,欸,一定要造一個房子,否則的話在那地方外面風吹、雨打、太陽曬,那個不行啊!所以你把那個房子造起來,牆壁砌起來。那個把它牆壁砌起來,下面嘛地板,上面天花板,統統蓋起來。這個地方就好像說,我們佛法上面特別不妨說「有」,當然你要圍起來。可是偏偏你圍起來的時候啊,就這個地方還要挖兩個洞,把那個有的東西拿掉。你說這個一個要砌起來,一個要把它挖掉它,這個不一樣嘛!

你說我們造了這個房子,能不能這個把牆、把所有的把它擋得死死的,行不行啊?這個造出來的房子有沒有用啊?如果你在裡邊,把它造起來了以後,然後呢這個變成功你的棺材,死路一條;如果在外面造起來了以後,這個房子對你毫無價值。欸,妙咧!這個地方要挖幾個洞,明明要弄起來的東西,你把它拿掉,所以一個是有,一個是空。所以你不(p33)懂之前的話,覺得兩個,一個有、空相反哪!懂得以後曉得,你要這個房子的配合,還非要把這兩樣東西恰到好處地配合,那個才能夠派上用場。

反過來─不要反過來,另外一點來說,那我曉得要配合了,這個配合還要恰到好處哦!嗯,這個門一定要開在這裡,我說把那個門開在上頭,行不行啊?開在屋頂上,那當然不行,地下挖一個洞也不行啊!欸,它還要有一個恰當的位置,那時候一定要在四邊的牆壁上面。牆壁上面還不一定行啊!那個門一定是開在那個地方,然後呢這邊一個、那邊一個,你不能亂開呀,門是門,窗是窗啊!所以這一切一切,所以你有了智慧的話,你就會了解,平常我們看起來好像很矛盾的事情啊,那個地方恰恰相反,不但不矛盾,而是必須要如此互相配合的,對不對?所以原則說明了一下。

現在我們進一步剛才談的持戒,那麼這個戒,假定說你不了解的時候,你講戒好像就在戒上面。現在我進一步,你為什麼要持戒啊?哦,對呀,我們為什麼要持戒啊?跑得來修學佛法。沒錯,這個佛法不管你是自求解脫也好,乃至於究竟圓滿解決一切眾生而發大菩提心也好,目的是共同的,兩個字─解脫,只是說解脫的量小、大不同。所以就這一點來說,大小乘是完全一樣的。那麼,誰綁住你啊?煩惱,現在了解了。痛苦啊!但是痛苦的根本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是業,業的主導者是惑。那麼惑的恰恰相反,正對治是(p34)什麼?明,明是對治無明的,所以那個時候你要來對治它。所以當我們得到了智慧以後的話,問題都解決。可是你要得到智慧,要有得到智慧的方便,換句話說,要有這樣的因,才感得這樣的果。那麼這個因,這個方便是什麼?一定前面那個戒、定、慧,對了。如果你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去走上來的話,就對!

所以說,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一步你要持戒,千真萬確。為什麼呀?那麼我們退一步來說,是既然如此,說我現在了解了。啊!那麼我為什麼了解呢?以前對事實的真相為什麼不懂呢?就是說我沒有辨別的能力,而這個辨別能力卻是要有人來教導的。世間,要世間人教導,然後呢出世,要出世的教導,這個我們大家都了解。所以教導我們出世間的是佛陀,所以在還沒有跟他學得相應之前,我們是渾身錯誤,無始無明所惑的凡夫。我們一切的認識,一切的行為,從知見開始、到行為開始,都在錯的當中,你只有依靠他,聽他的。目的不是為了他,目的還是為了我自己,因為他知道的。就像我們念書一樣,欸,我們付了學費跑到學校裡面,不是為老師,為自己;聽老師的話,不是為老師,為自己,這個很正確、很簡單的事情。那麼既然如此,所以他就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對你有好處,這樣做沒有好處,所以我們要持戒。

可是我們持戒的目的幹什麼?反過來想,要想持戒的目的是要得到這個,因為得到(p35)這個,所以跟這個老師學;因為跟老師學,所以要做這個、做這個、做那……而做這個目的的究竟意義是什麼?解脫一切煩惱。找到了,最後,對吧!一步一步推究。這個煩惱的最終究、最究竟圓滿的是什麼相啊?就是不了解世間真相而又起的執著,這個執著分兩部分:人我執、法我執。你學了半天以後,你如果說根本問題不能解決,忙了半天你執著的話,請問你學的什麼?你不是完全學錯了?欸,但是呢,的確學上去是要那個方法,所以擇善固執,是不是?所以它你了解了這個,一點都不矛盾。

所以《金剛經》上面很多地方都告訴我們那個比喻啊!說:現在我們在這個生死苦海當中,或者此岸哪,那個是恐怖無比啊!要渡過這個輪迴生死大海到彼岸去,需要這個方便舟。然後呢你必定要─在你沒有去的之前,是戰戰兢兢要造那個舟,划那個船渡過去,那不能讓它一點漏洞。所以這個持戒的時候啊,是浮囊喻。欸,那個羅剎來跟你要那個浮囊,整個固然不可以,半個也不可以,乃至說一個小洞,不可以!因為那個浮囊有了一個洞漏了氣了,你就送了命了,那個執持非常厲害。可是等到你一旦過了岸,請問:你那個船是扛在肩膀上啊?當然不會!你到了那邊的話,你不會坐在船上:「好了,好了,我到了!」你到了沒有,你還在苦海當中!你一定捨舟而去。請問:那時候你還能執嗎?所以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你了解它有它必然次第。

所以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你了解它有它必然次第。要我們不了解這個次第以後:啊,那不要執著!所以實際上呢,不要執著又害了一個什麼毛病呢?我完全在此岸,在生死苦海當中,然後呢根本沒動都沒動,說不要執著,連船也不要了,還自己覺得還不執著。結果啊,對不起,注定你就在永遠在這兒轉。

所以他這個每一個地方有一個每一地方,那麼辨別這些事情、了解這種事情,都靠什麼?智慧。這是順便一說,對不對?所以這個五度,不要說世間法,是,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了,這個如理、非理,還要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東西是真正稀有啊!布施雖然使你得到好的福報,可是這個福報弄得不好的話,象身戴瓔珞,這個不好受;做了奴隸呀,就扮那個帝王相,這個也不需要。所以外表是繡花枕頭固然好看,這裡面真實內容是更為稀有啊!欸,要把這兩個東西配合。繼續:

p. 324


because wisdom makes them much purer.
(p40)【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

這個清淨是什麼?無漏的,究竟圓滿的。所以叫「漏」,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染污。現在呢,「清淨」是無染,因為無染叫不漏,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報身報土。

It is similar to the way that the mental consciousness, by distinguishing the merits and faults in the objects of the five sensory faculties (the visual faculty, etc.), causes you to engage in what is to be adopted or reject what is to be cast aside.
【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在我們身體上也是一樣,那個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它有這個對這個直覺的感覺,但是呢裡邊的仔細的分別,徹底的了解,進止、取捨等等卻是意識,那麼這個智慧對於這個五度亦復如是。

This is what the glorious Aryasūra's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says: The merits of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are more powerful with wisdom as their lord. Just as an array of fine gold jewelry shines more brightly when inset with jewels. It is this wisdom that renders vast. The capacity for virtue in the purpose of each one, just as the mind's additional power clearly displays, the respective objects of the sensory faculties.
【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這個偈子就說明上面這個道理一樣。

Similarly, wisdom is also crucial for other faculties such as faith and so on. When wisdom is present as lord, your generosity, faith, etc. understand well the merit of virtue and the faults of stinginess and so forth, so you become skilled at eliminating the afflictions and increasing good qualities.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

(p41)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當中,所謂三十七道品,第一個四念處,這個本身就是智慧。有了這個智慧,然後呢根據著這個的一步步的行持。下面說的五根、五力,這個五根、五力當中,信、進、念、定、慧這五根當中,最主要的是慧。如果你有這個慧來攝持,以這個為主,而行那個前面的這樣幾樣東西─信、進、念、定的話,你樣樣都能成就。同樣地,六度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些東西也是以慧為主。所以說你有這個為主的話,「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施」是六度當中,指前面五度,「信」是指五根當中前面四根,善巧地了知。你對這個了知,然後呢如理行持,進一步啊,你才能夠通達。由於通達而行持,能夠淨化一切煩惱,增長所有一切功德。所有的這個了解、認識、行持種種方便都在這裡。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tates: Among the various faculties of faith and so on, wisdom is chief, as the mind is to the sensory faculties. With wisdom as lord, you know what is a fault and what merit, so you are skilled in the method of eliminating afflictions.
【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下面這個偈,相當於經當中的「重頌」一樣,重新把這個道理說一遍。

Bodhisattvas depend on wisdom to purify the other five perfections—generosity, etc. Even when they give their flesh to someone who asks for it, they are unaffected by such thoughts as pride, discouragement, etc. It is as though they were taking a cutting from a medicinal plant. This is because their wisdom makes reality manifest.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

(p42)從我們前面這麼一步一步上來,乃至於到最後登地了,乃至於到成佛了,這個過程當中,要行種種殊勝難行苦行,譬如說施身肉等等。這個我們看起來,哎喲,這麼難哪!欸,但是菩薩做起來並不難,這個指大地菩薩,就像什麼?就像從那個藥樹上面取藥一樣,欸,你取藥,這個藥樹動都沒動。所以在菩薩來說,布施這些事情的話,「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什麼是慢?什麼是怯?這個我們現在布施的時候,欸,就有兩種心情。如果這是我們有的、能布施的,送給別人了總覺得:欸,好像送給你,啊,這個窮人,「嗯,這個人!」乃至於有人說:「如果有人來,我先教訓他一頓。」那個時候啊,這個是裡邊是慢心,嗯,表示這個人不行啊!就這樣。反過來,如果他一開口說要你一百萬,哎喲,這個就怯了,這不是慢就是怯。

欸,菩薩不!完全沒有這個心情。不要說錢,任何東西,他不管任何一樣東西,身肉手足等等,他沒有一點……內心當中安住在上面,了不相動,是如如不動。那麼這一個是什麼呢?就是對這個智慧的攝持,由於有智慧所攝持而行。當你現證了以後,那個時候現證的真實的內容是什麼?無我真實慧。所以乃至於我們一向執著的這個─我,以及我所代表的五蘊,他了解它本身是空,安住在這空上面。所以當你去拿的時候,就像空當中,就譬如說我們常常說的,你火來著燒,風來吹,儘管你火光燭天,風大得不得了,而這個(p43)空本身哪,始終了不相干,就這個意思啊!都是靠什麼?智慧。

With the wisdom that sees the troubles of both cyclic existence and the peace of nirvāṇa , they accomplish ethical discipline for the sake of others' welfare, so they practice pure ethical discipline. Through wisdom they know the faults of impatience and the merits of patience, and they then discipline their minds so they are not overpowered by suffering and others' misperceptions of them. With wisdom they understand well everything at which they joyously persevere, so their perseverance brings great success on the path. And through wisdom based on reasoning they accomplish the supreme delight and bliss of the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is fixed upon the meaning of reality.
【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下面繼續說,於是由於有了智慧,如理了解了過失與功德,是處與非處,那個時候我們才辨別得出來,說生死涅槃當中差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這個,所以呀顛倒!明明是苦的事情啊,說為作為樂的,因為這樣的啊,大家在名利上面爭得個頭破血流。無始以來一直忙這個,結果不但自己沒有好處,反而把自己害得苦不堪言哪!這個都要靠慧來認識。

我了解認識了以後進一步,喔,現在不忙它了,為利益他,為利益他而廣學六度。那麼學六度的時候啊,你也必須要以慧,那麼你能夠布施,你能夠持戒,那麼這個持戒的能不能清淨要靠它。還有呢?進一步忍辱,因為你有智慧的了解呀,所以你能夠了解這個忍辱,這個前面我們都已經說過了。所以呀,「由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那個時(p44)候我們不會為外面的種種境界,不管是有情,所以我們能夠耐怨害;或者是無情的法,那個時候我們能夠安受苦;而更重要─諦察法,對法的特質了解了,那個時候可以調伏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能夠受種種這個難行之苦。在濟度一切眾生,而那個眾生是種種非理邪惡,而不會退轉,不會退轉,所以這個「邪行」不會影響你。然後呢你去做種種的艱苦,也不會使你退轉。這些東西它不會呀,把你原來的志趣把它壓伏。所以這個也靠智慧,才能夠無動無轉而不能損害、搶奪你的真正的願心、行心。同時有智慧善巧了解呀,應該行精進,以及怎麼樣行精進,以及了解了由這個精進,而在所學的道路上面哪,真正地昇進。乃至於再下面,說學「真實靜慮」的時候也是如此。這個真實的靜慮,換句話說定哪,也要依止慧,如理地告訴我們怎麼去做才能引發,才能引發。

雖然這個地方定,智慧一度並沒有正確地深入地說明,可是我想我們大部分都普普通通都了解一點。我舉一個最平常的,也是大家最了解的,《小止觀》,譬如數息大家曉得。那《小止觀》上面就告訴我們,修學這個定的十個方便當中,說正修的方便,前面是準備,譬如說要什麼「訶欲」啦、「具緣」啦等等。那麼正修的方便當中啊,它有五樣東西,我想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再說一下:第一個欲、精進、念、巧慧、一心。樣樣東西都是這樣,欲是第一,欲是什麼?善法欲,這我們了解的,沒有這個善法欲的話,做什麼(p45)事情都做不成。世間呢?貪欲,跟無明相應的,沒有這個貪欲的心策勵你的話,你坐在那裡,嗯,對這沒興趣;那麼修學佛法要善法欲。然後呢有這個善法欲以後要勤精進。勤精進了以後,然後呢,進一步的話那怎麼辦呢?要念,而這個東西呀也要智慧。等到有了這個東西更進一步的話還要巧慧,你善巧地了解怎麼,那時候才能夠安住、得到。所以五度當中任何哪一個要想得到圓滿的、清淨的,這個東西一定要什麼?以智慧為依。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tates: Once bodhisattvas have opened the clear eye of wisdom, even when they give their own flesh without a thought. They never feel high or low about it, as if they were cutting a medicinal plant.
【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

因為他這個慧眼開了,那個時候啊,乃至於自己的身上的肉,欸,取的時候,猶像樹上面摘一個果子一樣,摘個藥果一樣─嗯!沒有什麼,動都不動。

And also: Intelligent ones do not practice ethical discipline for their own. They see the flaws in the prison of cyclic existence, and aspire to release the entire world from it.So of course they do not practice it for mundane aims.
【又云:「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

除了布施以外,下面更進一步的這些事情都是這樣。由於我們智慧呀,所以見到這個三有的一切好處,啊!真像牢獄一樣啊,那看得清清楚楚。也同樣地由於這個智慧呀,所以對這個知見能夠加深,產生殊勝的見解─勝解,這勝解就是欲。有了這個欲的話,策發你呀,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有了這個勤,勤就是精進,有了精進的話,一切的善法都生起來了。那個時候啊,我們要求的超越世間得到了。所以在大乘佛法(p46)當中,持戒那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呀!這個樣樣東西都是為了別人,何況現在三有,那根本不為它所動,不為它所騙,這都是以智慧的力量才能夠這樣如理得到。

現在我們繼續下去,繼續下去。上面說,菩薩你開了智慧眼以後啊,乃至於身體送給人家,肉送給人家,都像這個樹上面採藥一樣。就是樹本身它毫無痛苦、毫無感覺,卻是能夠把病治好,現在亦復如是,亦復如是。現在呢不要說你這個外面的金錢啦、名利呀樣樣捨,乃至於把頭目腦髓捨啊,對你是一點沒痛苦。不但沒痛苦啊,卻把眾生的病都能解救好;眾生的病都解救好了,我們也解救好了。這個都靠什麼?都靠這個智慧。實際上呢,我們的目的也在這個上頭,所以真正主要的─智慧。不過這個地方特別注意喲,這個智慧用在哪裡呀?用在你布施、持戒上面。所以這個比喻本身,說實在地你深入地觀察、了解。我們不要說:哎呀,要學智慧了,別的也不要了;反過來,學別的,智慧又不要了。那麼現在這些東西都要靠智慧來辨別。下面是「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這已經說過了。

And also: Injury done to the wise is not harmful Because they possess the good quality of patience, Like the best of very tame elephants who are patient with many different tasks. Perseverance by itself ends in exhaustion; If aided by its ally, wisdom, it achieves great purposes.
【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

(p47)下面進一步又說。這個第一個括弧裡說的是布施,然後呢是持戒,現在說忍辱。你有了這個智慧的話,那這個你能夠忍種種的怨害等等,就像已經調伏的大象王。這個象力量大得不得了,在印度的確這個象王能做一切,乃至於打仗。打仗的取勝往往就決定在這個大象,你一旦調伏了以後,牠什麼事情都不怕。那麼下面是精進,精進這個也要靠智慧。如果說你沒有智慧的話,你這個「墮苦」沒有用。所以單單勤苦啊,對不起,忙了半天沒有多大用場。不要說我們現在,印度的外道這個苦啊遠比我們來得厲害,說炙火、吊這個,教吊在個樹上面餓,乃至於像學牛狗戒吃糞等等,我們做得到嗎?我們做不到,但是這樣做沒有用。一定要什麼?有智慧攝持那才可以。有智慧攝持了以後,你就能夠有大利益了!

And also: How could the supreme delight and bliss of such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be established in the minds of crude people who rely upon reasoning that has led them to a wrong path that is polluted by the great fault of accumulated errors?
【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那個是止,靜慮就是止。由於走上錯誤啦─認識錯誤,種種、造了種種的罪惡過患,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可能得定的,那麼這也要智慧。下面除了說這個五度一一說明以外,下面又另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