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頁/行: P327LL4~P327LL5

手抄頁/行: #18 P75LL1~P113L5

音檔起訖:   139B_1028~140A_1111

廣論時時聽: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ays: Laziness, indolence, and reliance upon bad friends, Being governed by sleep, no feeling for discernment, No interest in the Sage's most sublime wisdom,
【如云:「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

那不能信解,不能信解,那個時候你最重要的啊,要努力地去深入大乘,前面說的方廣大乘,這樣,這個才是最圓滿究竟的。然後,或者是:

Inquir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lse pride,
【邪慢所覆而輕問。】

我們對自己不懂的,要好好地努力地去學、問,學、問。

(due to attachment to self from feelings of inadequacy)
【心劣自耽以為因。】

就是這一種東西,怯弱,然後自己呀,這個「耽」,耽著,實際上呢耽擱了自己,耽誤了自己啊!所以說這個的的確確不要說人家來害我啊,人家沒有一個人來害我,只有我們自己害自己。人家來害你,只是人家害他自己,千真萬確,人家騙你也好,傷害你也(p95)好,人家只是傷害了他自己。你如果懂得了佛法以後啊,他絕無可能傷害你,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哦!所以我們說修學了佛法,如果這個地方不能深入的話,那自己呀,白白耽誤了一生哪!

Lacking the faith to rely upon learned persons due to attachment to self from feelings of inadequacy, the great poison of false concepts which are wrong views— these are the causes of confusion.
【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

這樣啊!那麼上面屬於自己,然後呢,哦,這個不是自己,就是總共來說,這地方又特別告訴我們,我們真正要修學的,一定要這個─親近有智之士,這個是指人。還有呢指法的話,它這個惡友的「邪妄分別」等等;由於這樣的話,增長我們的愚癡邪見,這個就是愚癡之因啊!那麼反過來怎麼說呢?

p. 327

Therefore, as the 《Compendium of the Perfections》 says: Serve and venerate a guru worthy of trust, and study to achieve wisdom.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真正要對治它的是什麼呢?應該親近這個可親之師。這個可親之師,一定有他的內涵哪,這是我們應該親近的。那對他怎麼辦呢?承事恭敬,承事恭敬,這個很重要!現在我們末法真是說起來可憐,太多地方啊,哎呀,出了家了,因為這個出家人難得,人家總覺得把鳳凰一樣捧你,害了!我們一定要了解,這是為了自己,所以去親近善知識的話,你要至誠恭敬地承事,這個道理在前面說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跑到一個地方去,稍微對(p96)你一點點要求,自己覺得不行,總覺得:唉呀!我是來修行的。好像來修行的話,都是現成坐在那裡,像啊,哦!看著那人家,要跪了把那個紅包送給你。然後呢,人家樣樣安排好了,請你老人家坐在這個地方享受大菜,然後吃完了以後啊,然後舒舒服服坐在沙發裡面念它幾聲佛,然後磕它幾個頭,這就算是修行了。唉!這我看了,我心裡面真是覺得啊……是啊!

這個地方真正看看古來的親近善知識的這種榜樣,你不妨去看看哪,的確受盡千辛萬苦啊,然後遭到這麼喝斥啊!所以經常有人總覺得:「哎呀,這個善知識好像不慈悲嘛!」昨天已經說過啦,正是因為善知識的慈悲才這樣,大家務必要記住啊!我們現在愚癡,唯一的辦法是怎麼辦哪?必定要知道啊!而且在皈依的時候就說了,那麼我們目前如果這個太下劣,愚癡得厲害,你唯一的辦法─至誠恭敬供養三寶,然後呢,把這個功德目的是回向於它。那麼很快,你不能記得住的,記得住了;不了解的,了解了;然後不能深入的,就深入了。

所以親近善知識前面第一個告訴我們如孝子心,不要隨自己自在說:哎呀,我想怎麼樣、我想怎麼樣。現在都是我們這樣:哎呀,我想怎麼樣,跑到你這個廟裡來看看。你這個廟裡啊,先來看看,打聽、打聽,配我胃口舒服那麼來;不舒服,不行。乃至於心裡面(p97)覺得:嗨,我有了錢,啊!我可以出幾十萬來討一個單,什麼都不要做啊!末法之衰是莫甚於此啊!這個說起來,啊,真是!

但是這一點情況,我應該反過來說,兩方面來說哦!對我們自己來說是這樣,我們不要要求別人哦!千萬記住,千萬記住!佛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佛有種種的方法來說法,你不管什麼,用哪一種方法引導他,只要能夠進入。是的,對於這種最起碼他沒有基礎條件,你用這個方法是對的。所以剛才說那個,這個條件是要求我們自己,我們不要看別人。所以你們哪,經常要看大經大論,尤其是《法華經》。要注意啊,所以剛才這種條件,特別再說一遍,我們自己問自己說: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想真正向上的人嗎?那麼該走這一條路,該走這一條路。對於那一些人,欸,是,我想辦法去由他,能適應他的,那我還是在適當的情況之下,可以,至少不必去排斥人家,這個理路要很清楚,很明白!

那麼,親近這個善知識幹什麼呢?為什麼要這樣地恭敬承事,捨自自在,而一心一意以善知識的心為呢?「引慧、求多聞」,這個兩個,就是這樣。為了引發我們的智慧,從哪裡?從多聞開始。這個地方說得很清楚哦,最主要的是慧,而慧從多聞開始。現在我們親近了以後,往往覺得:「我覺得這個樣,我覺得那個樣。」請問:你既然覺得這個樣,(p98)覺得那樣的話,你還親近他幹什麼啊?那個是,不是你親近他,你去教他耶!你應該告訴他:「欸,我覺得這個樣,我告訴你這個樣啊!」你現在正說明了你在無知當中啊,你的覺得如此這般,本身都是無始以來的無明啊,這個都是垃圾啊,你把它拿掉都來不及,你還覺得你覺得這個樣、我覺得那個樣的話,你還談什麼佛法?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清楚的。

是,在這個情況之下,是,要鼓勵我們思惟觀察,那個時候你說:「在我現在了解這件事情是這樣的,請問:錯在哪裡啊?」這樣,這個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應有的態度。然後呢,告訴我們了以後,我們勤勤懇懇地把善知識告訴我們的,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淨化我們內心的知見,這樣。這個才是一個重要的原則,重要的原則。

剛才說這種啊,一般性的。還有一類,很有意思的。自己見解特別地這個盛,然後呢,他看見了一點,他不一定真的懂,這種叫增上慢。文字也許懂了,然後呢他自己覺得:欸,這個樣!然後就找種種的根據、理論等等啊,成立他的,排斥那個,這個更是糟糕,更是糟糕!現在我們近代看見的所謂各宗各派往往就是這樣,尤其是研究教的,性宗、相宗等等。所以它本來是必須要的,可是到後來就變成這樣,各人引經據典,然後呢,跟他自己不相應的忽視掉,所以攻擊對方。啊!那又不曉得錯到哪裡去啦!下面,

Once you rely on a learned person, you must study in accord with your capacity,
(p99)【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

這個是我們真正重要的。

for if you do not,
【若不爾者。】

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的話,

you will not produce the wisdom that arises from study and the wisdom that arises from reflection, whereupon you will not know what to meditate upon.
【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

因為我們真正修學過程這必須要的,而必須經過善知識的引導,從他地方聽聞。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總歸要記住,在為什麼……嗯,道前基礎一開始他就說,你要修學佛法的時候啊,先把你內在的過失去掉,去三過,然後呢還要具六想。六想當中第一個是什麼?三過當中第一個是什麼?哪、哪!這個清楚明白,三過當中第一個,你的器不能覆,覆的意思是我不接受別人的,我覺得這個樣,我覺得那個樣!你不接受別人,沒有用。第二個呢,就是雖然你能接受,可是你心裡面有種種你的念頭,然後呢你要求根據你的想法,照你的根據,照你的什麼,那又錯了。儘管你兩樣去除掉了,記不住,都不可以呀!所以這個是過失一定要斷除,何況是我現在是保護自己的習性。實際上呢,也應該這麼(p100)說,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並不了解我們在無明當中,我們的習性都是這個無明習氣,害我們的這個東西。

所以它下面緊跟著具六想,第一個就告訴我們,我們無始以來在長夜無明當中,你的起心動念都是不相應的。要得小乘,乃至於說「得阿羅漢已,乃能信汝意」,這個很明白啊!所以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的話,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知見去衡量。這個知見本身最好的東西,拿著這個作為工具,去辨別如理、非理,而那個事情要善知識。那麼,親近了這個善知識以後,怎麼從他聽聞;要聽聞就要去掉這個過失,具足這一種條件。你有了聞的根據,然後呢,這個去思。聞思的關鍵剛才已經簡單說過,你如果不照著這個次第做的話,那這個兩個都生不起來。那既然這個沒有的話,請問你修什麼?請問你修什麼?你根本沒有辦法修,所以你不知道怎麼修啊!

拿我們現在簡單事來說一下,譬如說我們現在啊,就是總覺得修好像兩個腿一盤。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修的時候,是,要盤腿,剛開始盤腿最好,當然你行住坐臥都是。可是那時候盤腿的,你的觀念一心一意把思所成慧,那個時候擺在這個念頭上面的,提持住它了,嗯,緣想它,或者是止,或者是觀。那前面一定有它的聞思相應的基礎在這裡的。結果你沒有這個東西,兩個腿一盤的話,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哎呀!為什麼打(p101)坐的時候不是昏沉哪,它就是散亂哪!你前面根本沒有,你叫它怎麼不昏沉,怎麼不散亂?所以,你修些什麼嘛!乃至於不要說打坐,那個拜佛、念佛無一不是如此,你修些什麼嘛!你前面那個基礎根本沒有,你說忙著去燒飯,空鍋子叭哇哇亂燒一通,欸,這是燒些什麼嘛你在這裡,都是忙這些事情啊!所以這件事情我們要了解啊!那麼你能夠如法去做了,那就好了。

And if you do study, you will produce the wisdom that arises from reflection by thinking over the meaning of what you have studied,
【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

欸,你現在呢從善知識那裡能夠得到了,能夠多聞的話,於是因為你有了根據,根據這個思惟觀察,能生思慧。因為你有了思惟觀察的力量,

and from this you will gain vast wisdom that arises from meditation.
【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這個樣地一步一步來的,這樣地一步一步來的。

Again the glorious Aryasura says: Little study is like blindness—you do not know how to meditate. Without study, what could there be to reflect upon? Therefore, from the cause of making an effort to study you meditate in accord with reflection and thereby gain vast wisdom.
【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脩生廣慧。」】

說寡聞的人,沒有聞的人,就像這個生盲,天生來的瞎子一樣。我們就是天生來的瞎(p102)子,什麼瞎子啊?無明長夜當中。大幸而得到了人身,具有這個能思惟觀察的能力,卻用來造種種的惡業,這個是最大的損失啊,莫過於此啊!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唉!最寶貝的東西,就在這個上面,害自己,把自己送到地獄裡面去,這個好可惜呀!因為他沒有多聞,所以他腦筋裡想的自然是忙世間那套東西呀!唉呀!這個也是,唉呀!那個也是、這個又是。哦,跑世間是忙得個不得了,佛法上頭的呢?對不起,你叫他……因為你沒有內容在嘛!等到他這一些事情忙完了以後,他在那裡,唉呀,無聊得很啊!嗯,怎麼辦呢?無聊得很再想辦法去玩哪,不在那兒睡覺,就出去玩哪,就這個狀態。他沒有內容讓他去做嘛,這是他次第嘛!

所以我們第一步現在應該什麼?「精勤求多聞」,你能夠這樣的次第來了以後,那麼聞、思,由思而生廣慧。譬如說我們現在前面已經聞過了,假定這聞過的道理我們能思的話,那我們現在進步遠比現在大。現在呢,我們聽見了,因為大家聽見,認真地聽,而且多多少少在思。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已經感受得到,欸,的的確確雖然我們開始到現在只有三個多月,大家已經有了進步了,有了改善了,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實嗎?所以這種地方啊,都應該處處地方拿這個來策勵我們,警惕我們哪!

The venerable Maitreya also says in the Sublime Continuum The conceptualizations of the three spheres Are asserted to be cognitive obscurations, While conceptualizations such as stinginess and the like Are asserted to be afflictive obscurations. Solely wisdom is the cause Of their elimination, nothing else, So wisdom is supreme. Study is its basis, So study is supreme.
【慈尊亦云:「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p103)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

哦!上面告訴我們,所知障跟煩惱障,不管這兩樣東西,一個呢是這個知見上面,一個是情緒上面,也可以說,這樣。那麼這個兩樣東西呀,只有一個辦法來斷除它─慧,沒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斷掉。那麼要得到慧的話,從哪裡開始?聞。所以你要得到如此果,一定要下這樣的圓滿的因,正確無誤而且圓滿。那麼現在這個圓滿的正確的因,正確的因什麼啊?聞哪!所以,這個聞是真正殊勝智慧之本,所以聞是第一。

And Śāntideva’s Compendium of the Trainings in Verse says: Be forbearing and then study; Stay in a forest, and then Persevere at meditative equipoise.
【《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

上頭也告訴我們,《集菩薩學論》,就是說我們真正應該修學的人,要忍種種的苦,精勤努力地幹什麼?求這個多聞哪!其次啊,然後了解了以後,那個時候,「林藪」就是阿蘭若處,好好自己遠離群眾,精勤地修定慧。

His auto-commentary [《Compendium of Trainings》] to this says: With impatience, you become disheartened and cannot forbear, so your perseverance at study, etc., declines.
【自釋中云:「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

如果對於求法,親近善知識,那麼不能忍得住,又要禁止,自己覺得:唉呀,這樣麻煩啊!這樣的話,那就沒有用,「退失聞等」,「退失聞等」。所以我們看那個佛陀因地(p104)當中故事,說為了求一偈捨身的故事。我們倒不一定說要我們去學他馬上捨身,實際上學他馬上捨身也不可能,我們往往看了以後,把自己先嚇退了。但是你如果善巧學的話,了解怎麼學法的話,你就曉得:啊!儘管眼前我們因地當中是做不到,眼前馬上果位上面開始行為是做不到,但是你因地當中心裡面說:「哎!我要這樣做,看見佛是這樣做的,那我也要這樣做。」然後你有了這個因以後,然後呢,從我們當下一念當中說:哪!這是前面所說的那些,都是我們目前真正可以做得到,而且必須應該做的,必須應該做的!

必須應該做的!

p. 327 (6)

And without study, you do not know the means for either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or for clearing away the afflictions. Therefore, without becoming disheartened, study.
【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

假定你沒有多聞的話,你不了解,所以修定什麼修法,你也不知道,所謂「淨惑」,那是智慧啦!定縛、慧斷,那麼怎麼樣把那個無明煩惱的種子斷,你也不知道。一切一切都在根本因,正確的是親近如理的善知識去如理正聞,所以我們應該求多聞。而求多聞要不知厭足,所以前面一開頭時候就告訴我們要學什麼?要不知厭足的常啼佛子,以及善財童子等等,一個是《大般若經》當中的常啼菩薩,一個是《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那這是我們應該學的。

And the 《Questions of Narayana Formula》 also says: Just so, child of good lineage, if you study, wisdom will come. If you are possessed of wisdom, the afflictions will be stilled. Once you have no afflictions, demons do not have a chance with you.
【《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

(p108)處處地方說這個,又引一個經,你有了多聞嘛,就從這個地方為因,能如理地生起智慧之果;有了智慧,這個因就能滅除煩惱,沒有煩惱魔不得便。好了!你的問題都解決了,問題都解決了!都在這個上頭啊!

Scripture and reasoning establish the following: Those who wish to properly practice the teaching need a broad study of the stainless scriptures and their commentaries,
【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

現在又來說,所以這一個,這個聖道最最殊勝的根本哦,這個像命一樣的,什麼?能夠抉擇法。前面說業果是聖道的根本,現在這地方又說這個「擇法慧」是根本,兩個有沒有衝突啊?沒有衝突。這個智慧的內容告訴我們什麼?如是因感如是果嘛!所以從行相上面,正因為你有智慧,是必然是了解說智慧了解的對象是什麼。就是說智慧是我們能辨別的這個能力,所辨別的事相,那是如是因感如是果呀!這兩樣東西,那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對吧!就是這樣。所以你能夠這樣的話,那就對了。

然後業啊,因為業的因感業的果,所以由這個上面說世間沒有常相,世間沒有定相,世間一切沒有自性。所以從一切的事情,從業來感的果,所以也同樣了說明它的自性空。所以你真正有智慧的話,一件事情就說圓滿了,而靠什麼?靠智慧。所以前面的、後面的,正是層層深入,從事相上面說到根本上面,佛法的整個的重心,最殊勝的根本是這個─擇法慧,所謂智慧。這個智慧對於這個(p109)法能夠簡別,能夠抉擇是、非。而

the unexcelled cause that gives rise to the wisdom which thoroughly distinguishes phenomena, which is the sacred life-force of the path.
【慧無上因,】

這個智慧的最重要的因在哪裡?那麼現在看。前面是愚癡之因哦!現在這個是無上之因哦!

【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

必定要靠這個,要靠什麼?「經論」,上面說「無垢」兩個字哦!這兩個字很重要、很重要,要求多聞。這個僅僅就自利方面來說,你自己必須如此。這個所以這樣說的話,因為我們有一個基本認識、了解,說這皈依的外支已成,你只要這一點做對的話,你一定會確定會找善知識;而且只有找到善知識,這個才會得到這一個。所以你就自己方面來說,真正重要的,你一定要在經論上面勤求多聞。然後呢,多聞夠不夠?不!還要「以諸教理善為成立」。所以本論之真正殊勝的地方,它不是告訴你一個道理就算了,一定要非常善巧地抉擇、辨別它為什麼要這樣。

平常我們現在難得的,哎呀,唸了一部經,是啊,《金剛經》、《彌陀經》、《楞嚴經》、《法華經》,哎呀!自己覺得好了。然後呢,是,有的人也這麼說:「一經通,經(p110)經通。」這個道理錯不錯?這個道理不錯的,可是我們都是誤解掉了。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誤解的。他這個「一經通」教你怎麼通法?以我們的通是如何通啊?我們的通啊,就把這文字唸通,然後呢這個老師告訴你這個道理啊怎麼講,你也會這麼如此這般地講一遍,這個耳朵進來,然後嘴巴裡面出去,講得一字不漏,然後文字上編排得很好,覺得通了。通了嗎?

所以六祖大師說得很清楚啊,「說通即心通,如日處虛空」。欸,講通,那個要什麼?心裡跟它通啊!那個時候就像日處在虛空,為什麼?日是光明,沒有一點遮障的、無比的,什麼黑暗都破除掉了,這樣的情況啊!不是我們現在我聽見了以後,然後執著得要命,然後說唯識的嘛,說我這個最好,啊,你這個不對;說中觀的嘛,又說我這個最好;這小乘的嘛,說大乘非佛說;大乘嘛,又說這個小乘又不行,大家吵得個天翻地覆。啊!錯啦,錯啦!所以我們必定要拿以無垢的經論哦,第一個勤求多聞,還要以種種的教理啊,極善巧地把它建立起來。

所以譬如說我們中國古代的祖師,建立那個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種種次第,以及本論,都有它特質必須要的條件。你如果能夠這樣把握、認識了以後,那就自然而然哪,把佛的聖教圓滿地建立起來。所以性宗、相宗之間,一定也是啊彼此間互(p111)相相輔相成,絕無矛盾之處。而現在我們這種毛病啊,都會避免掉了。反過頭來也告訴我們,我們學的時候,千千萬萬不要先入為主。就是我們無始以來執著就是這個樣,你碰到哪裡沾到哪裡,一聽見一個,哦!覺得對了,然後呢自然而然你覺得這個就對了,排斥其他的,那是對我們是一個莫大的大障礙。

然後往往還是看見人家不好啊─不是不好,看見……因為自己有自以為對的事,這個心情,好學的人往往找種種根據成立自己,「喏!我這個對,你看我這個地方找到根據了,我這個對;那地方找到根據了。」是這樣嗎?不要說你讀通了三藏十二部教典不一定行啊,何況實際上我們哪─這個話不應該這樣說的哦!實際上我們真正讀的很少的經典。就算你讀通三藏十二部教典也不行,為什麼?佛說得很清楚,說完了,他……大家還記得這個公案吧!佛在世的時候啊,地上面挑了一點土,「阿難啊,你看哪!我爪上的土多啊?還是地上的土多啊?」這爪上的土怎麼可以跟地上的土比啊?佛說:「我未說的像大地土,說的就這麼一點點。」喏!佛世的。

然後呢龍樹菩薩也是一樣,跑到龍宮一看,「啊!這麼多!」又是一個。然後本論的這個師承阿底峽尊者,他當年在印度這個好了不起啊,他幾乎學遍五印的所有東西。欸!最後那個空行母,換句話說就是那個淨土世界的,那個已證聖果的人帶著去,說:「哎(p112)呀!你現在學得怎麼樣?」他自己覺得:嗨!這個三藏十二部沒有一個不通的。然後那個菩薩就帶他去:「這個你看見過嗎?」「沒有。」「那個看見過嗎?」「沒有。」「那個看見過嗎?」「沒有。」結果一看,都沒有看見過,「哦!好、好、好、好!」就是如此了。這好清楚、好明白的一個事實。固然也許要說:啊,也許這個故事都是什麼,好像他在作夢當中,不相信。結果他到了西藏,到桑耶寺的時候有這一段公案,他跑到桑耶寺一看,「哎呀!原來我以前這些東西都沒看見過。」好明白擺在這裡!

請問大家如何?你們如何我不知道,你問我的話,今天我坐在這裡,講得你們還讓你們覺得服服貼貼的,我看過幾本啊?哎呀!這麼一點點,說老實話,三藏十二部我實在是碰都沒碰到。儘管有很多翻,我說起來我說:喔唷!這個《華嚴》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我都看過;哦,《阿含》、《大般若》。對不起!看過了什麼?螞蟻在紙上爬,當時看的時候就看了,看了莫名其妙啊,這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居然懂得了這一點點,乃至於聽人家講了以後,就執著得要命,「欸!就是這個。」

所以他這地方告訴我們,要無垢經論勤學,其次呢,「以諸教理善為成立」啊!要想這樣做的話,第一個要把我們心裡面這一種執著要拿掉。所以現在不忙著去學很多啊,現在第一個要認得我心裡的障礙,勤加懺悔呀!你能夠把這個拿掉了以後,你自然而然有機會能(p113)夠深入。要不然你還沒有動,這個障礙已經先在這個地方,然後呢無始以來的習氣自然而然就忙著去找。找了半天啊,你這個諍論資料是越來越多,然後開起口來,一開口啊,就跟人家吵了個半天。啊!這和佛法不相應。不跟人家吵,當然另外有好的情況的話,一說法─喔唷!說得非常動聽,啊!更是覺得了不起,那是更害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