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料簡就是簡別一下,我們由於不同的部派,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怕彼此之間弄不清楚,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說明一下,使我們不會弄錯,不會弄錯!現在我們看,小字也看一下, 料簡中,且舉多宗、成宗對明差別,有六種、一對趣,二漸頓,三延促,四具支,五自誓,六重受。并附列表於文後。 這個料簡當中,只說多宗,就是實法宗,成宗那就是我們的當宗,當宗,假名宗,一個就是根據《薩婆多論》的,一個是根據《成實論》的,根據這兩宗不同的看法來辨別來說明,這個裡邊分六種,六個項目,第一個叫對趣。第二個叫漸頓,第三個延促,四具支,五自誓,六重受。這個下面一個一個來說明它,下面弘一大師還特別作了一個表,讓我們很清楚的看,現在我們一項一項看下去,就會曉得了。那個表在33頁,現在我們先看那個文,這個第一段的文就是對趣,所對的趣,趣就是六趣,我們受戒,哪一趣可受?這兩宗,就是多宗跟有宗,看法不一樣。
《業疏》云:『多論云:龍畜生攝、以業障故無所曉知、無受戒法。雖經中說受八齋法、但得善心功德、不得齋也。 成實云:餘道眾生得戒律儀、經說諸龍亦受一日戒故。善見中、諸龍及神得三歸五戒也。義準多論據無知者、人猶不得、何況鬼畜。如餘得者、謂有知解。』 這個就是《多論》,實法宗,跟成論,《成實論》,假名宗,兩宗對於受五戒有不同的看法,那個實法宗說,只有人可以受,那麼龍不能受,而假名宗呢,其他的也可以受,也可以受,現在我們在這個問題上面加以說一說,我們先看那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雖經等者,即善生中龍受八戒、論家防難以意釋之。齋即八戒,然是成論所據,即如下引。善見神者,即是鬼趣。』 這個文字容易懂,我們回過頭看這個《業疏》,這個實法宗,它說明這個道理就是《薩婆多論》,《薩婆多論》怎麼說?說龍是屬於畜生道的,凡是畜生道的,由於它的業障它不能瞭解,他應有的內涵不瞭解,所以實際上它沒有,不能受戒,也沒有受戒法。雖然經當中有說的,它為什麼要舉這個呢?因為這個論都是菩薩根據經典上面的說明,就是引申,這個論不能違背經上說的,它現在這個論上面說,這個龍不能受,但是經上面說有受法,有受那個八關齋戒的法,那是什麼呢?所以它《薩婆多論》說,可得善心的功德,但是得不到齋戒的功德,這個是《薩婆多論》。《成實論》怎麼說呢?《成實論》說,不是的!它說餘道眾生啊,一樣的得!不但人得,龍也可以,不但龍得,所以其他的諸道的也可以得,得戒律儀,說得很清楚喔!那麼為什麼呢?它就根據說,經上面告訴我們的,說諸龍亦受一日戒故,馬上下面那個善戒,就是善戒律當中,正式的提出這個證明來,這個三藏當中說,諸龍,龍就是畜生道的,及神,那就是鬼道的,一樣的可以得到三歸五戒。 義準多論據無知者、人猶不得、何況鬼畜。如餘得者、謂有知解。 一樣的可以得到三歸五戒,那麼除了說完了這個以後呢,義準多論,就是多論上面為什麼說不能呢?又說這個是說它無知,如果說你無知的話,不要說畜生、鬼得不到,人都得不到,何況是鬼畜呢?那麼為什麼餘道也能得?如果它能夠瞭解,那餘道也得,這個上頭我們要瞭解一個事實,不僅僅是說多論、成論對於畜生、鬼道及餘道能不能得?我們應該瞭解的,就是我們人道當中,如果對這個內涵沒有正確認識的話,對不起,一樣的得不到,對吧?所以瞭解了這一點,大家就可以瞭解,平常我們說,唉呀,戒的功德很大呀!我們去受,趕快去受一下戒,實際上功德,為什麼有功德?如何受法,你如果不瞭解的話,再大的功德,對不起,我們得不到。翻過來32頁,這第二。剛才那個就是所對的六道當中,或者五趣當中,誰得誰不得?第二個就是漸頓(頓漸),什麼是頓呢?就是五戒一次受,什麼是漸呢,就是可以一分一分受。 《業疏》云:『若準多論,五戒不具分受,則不得戒。縱引經證謂持二三,不言受體。』 這個是多論,根據《薩婆多論》說,這個五戒不能分開來,分開來受,得不到,但是它下面為什麼縱引呢?那個經論上面是說一分一分的,所以它說,縱然你引經上面證明它是,你得到的時候,不是得到的戒體,戒體得不到,就像前面說,你得到的這個善,不是得到個戒,這個是《薩婆多論》說的;《成論》怎麼說呢?《成實論》不是這樣。 《成論》云:有人言,五戒木叉,唯頓無漸,此是如何? 成論前面那一段話就是說,它假設問答,實際上就是說明它的觀點,也可以說駁斥,或者是說引申那個多論,所以說不能漸受的原因,有人言,有個名字,只要有人說,那它就在這個地方解釋一下,說五戒,五戒木叉,五戒因為這是屬於別解脫戒的,只有頓,沒有漸,頓就是一口氣五戒全受,漸呢,一分一分受,這個是怎麼講呢?《成實論》上面回答 論答:隨受一二三皆得律儀,善生所列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滿分是也。準斯明漸,五師受一得戒不疑,如薄俱羅唯受不殺例也。 這個《成實論》上告訴我們,不是的,隨你的分,然後受一分、二分都可以。一二三四五全部可以,這個經上面明明告訴我們,就是一分叫做一分,二分就是兩個,少分就是三個,多分就是四個,滿分就是全受,從這個地方看的話,你這個五種當中隨便受一個,毫無疑問,你一定得到,它不但引經上面這樣,然後馬上還引一個事實,薄俱羅尊者的事情,這個昨天也說過了,大家還記得,薄俱羅尊者在毗婆尸佛的時候受一個不殺戒,九十一劫身體從來沒病過,這裡我們要特別的注意,這個受戒不像我們馬馬虎虎,不是單單那個儀軌,一定要正得戒體,然後後面的隨行的話,非常嚴密的護持,一點不能出差,因為你非常嚴密的護持,所以這個功德,九十一劫能夠得到我們身體的無病,看看這個功德之大,功德之大!那麼從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我們世間人都想都想求福,都想遠禍,用我們世間任何方法忙,要想像佛法這樣的得到這樣大的果報,絕無可能!比如說世間當中,不管你努力多少,有沒有說這樣的,持了一個戒,能夠九十一劫當中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果報,有沒有?世間絕無可能!世間絕無可能!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你也可以從這個地方加強我們的信念,也從這個地方瞭解戒的真正的功德,所以再再的說明,它這個法界之量,內涵就是不一樣!在一般狀態當中,我們並不需要忙著去受戒,但是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有正知見的認識,當你這個正知見越是能夠穩定的建立的話,然後對這個正確的知見,經過的思惟觀察,越能夠確立不疑,然後你去受的話,才真正的這個功德會現出來,要不然我們匆匆忙忙說,這個很有功德,你跑的去,實際上正知見根本沒建立,遇見事情的話,心裡面就動搖了,那不得戒還好,不得戒反正是你本來無戒體可破,得了以後,如果你破的話,那非常麻煩。下面我們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不具分受,謂不受五而受一二。』 所以這個不具分受的意思, 『則不發戒體縱引經者,論家防難、即下善生明分五受。彼謂受時具發五戒、但由隨中持有多少,故有一分少分等。 這個解釋,就是解釋前面《薩婆多論》這一段話,《薩婆多論》就說,五戒不具分受是不得戒,所以說縱引經,因為有人說經上面你說不受這個,你說受一分二分不行。那經上面又為什麼這樣說明呢?它說不是的!經上面所以這樣的,有它的原因的。下面還馬上舉例子告訴我們。說實際的例子在這個地方。 『次成論宗,頓謂具受,漸即分受』 《成實論》當中告訴我們,頓漸的話,頓就是五戒一起受,漸是一分一分受。 『以前三歸不許互闕,異師別受並判不成,恐謂同彼,故準決之。』 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的這樣的問答呢?因為前面三歸的時候也有人問,三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樣東西,能不能分開來皈依?乃至於說,就算三個同樣的歸的話,從三個不同的師長,從這個師父皈依佛,跑到那地方皈依法,再到那地方皈依僧,這樣都不可以!這個三樣東西,一定要同時在一個師長那邊。既然三歸是這樣的話,而我們現在這個正得戒體的三歸得,那麼同樣的,五戒你不是拆開來不可以嗎?說不!這兩個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就特別的說明,怕人家誤解。下面解釋薄俱羅, 『薄俱羅此翻善容,以彼好容儀故,婆羅門種,天竺國人,昔毗婆尸佛時,曾作窮人,持一訶梨勒果施病比丘,服訖病癒,以此因緣,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樂,今生婆羅門家,其母早亡,後母惡之屢害不死,後求佛出家,得阿羅漢,年一百六十歲,未曾有病。』 下面出它的原因, 『蓋從昔嘗持一不殺戒,故受斯報,準知分受理無所疑。』 持一個不殺戒受這個報,這個地方舉薄俱羅是說明可以分受的,可以分受的,這個地方除了可以分受以外,更告訴我們戒有這樣的無量無邊無比的功德,這個是第二頓漸一對,第三呢,延促,延就是長,促就是短。 《業疏》云:『如多雜二論解云:五戒一受,佛制定故,必須盡形,八戒必一日夜,不可乖也。』 這個就是薩婆多部的說法,就是實法宗,根據這個多論跟雜論,這兩個論上面說,五戒必須要盡形壽,八戒一定是一日一夜。《成實論》怎麼說呢?不一樣! 『如成論中,亦隨日受乃至盡形。』 《成實論》當中不說這樣的,這五戒同樣的可以說,你願意受長就長一點,受短就短一點,不一定要盡形壽。 《濟緣釋》云:『五戒盡形不可促,八戒日夜不可延,故云佛制定也。』 這個我們容易瞭解。 『次引成論,二戒延促任意皆得,故云隨日也。』 這個同樣的,就是說多宗成宗兩個的不同。再下面第四,換句話說,它受這個五戒當中,有的說是四支,有的是七支,四支也就是說,殺盜婬三支,下面不妄語這個四支,七支呢!不妄語也包括了,除了不妄語以外,還包括了口業當中的其他的三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所以多加三支,那麼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有的說受了五戒以後,這個口一支只是不妄語,惡口綺語不在這個範圍,你犯了沒關係。有的說不可以,下面我們看這個文: 事鈔云:『《智論》問:口中四過,何為但有妄語?答:但舉妄語,餘三並攝,又佛法貴實語,故在先攝也。』 我也先解釋一下,《智論》是《大智度論》,因為《大智度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受五戒,雖然這個五戒當中說,只有不妄語戒,實際上不妄語戒,把那個口的四過都包含在裡頭,你一旦受了這個不妄語戒以後的話,這個口過當中的,除了妄語一戒以外,其他的說這個綺語,綺語就是誇大其詞;惡口,惡口就是說出來的話傷人,罵人的話、粗暴的話;兩舌就是搬弄是非;這個也在這個妄語戒當中。所以受的時候,雖然只受五戒,實際上這個內涵是包括這個七支。於是有人問了,那既然是七支的話,那為什麼單單說四樣呢?所以它的回答是,這個妄語實際上是其他的口過通通含攝在裡邊,那麼雖然其他的含攝在裡邊,而這個實語最重要,把那個最重要的提出來,當然我們平常還可舉個例子,比如說四諦,但是四諦的真實的內涵,它有十六個行相,苦,它包括四個項目,集,集諦它又包括四個項目,在這個地方,我們隨便說,集諦的話,因,集,緣,生四項,所以說這個集諦,實際上包括四個項目,那麼為什麼說集諦呢?因為這個裡邊最主要,同樣的在這裡邊也是一樣,這個口過包括四個項目,這是說在這個口的過失當中,四個項目當中,最重要的那個提出來,這個就是《大智度論》上告訴我們的,在這一點上面,同樣的成宗跟多宗不一樣,下面我們看: 《資持釋》云:『若據有部但發四支,成宗具七,與論頗同,故引示之。』 同樣的,有部那就是根據《薩婆多論》,《薩婆多論》說只發四支,成宗就是當宗,也就是四分律,它根據的是《成實論》,這個雖然說戒相的時候只說妄語,實際上包括了口過的其他三支,所以總共七支,那個說法跟《智度論》很相應,所以現在引《大智度論》,那麼回答當中 『答中,上二句正答舉一,又下轉釋舉妄,恐云何不於餘三中趣舉一耶?故引釋之。』 這個回答,就是說為什麼單舉妄語呢?它就告訴我們說,正答舉一的原因,說單舉妄語,其他的三個都含攝在裡頭了,既然含攝了,為什麼這個隨便哪一個呢!它就解釋一下就是這個意思, 芝苑云:『彼五八十,唯發四支,比丘方具。此宗七眾七支齊禁。』 芝苑是另外一本書,裡邊說,彼,就是《薩婆多論》實法宗怎麼說?《薩婆多論》說五戒八關齋戒,乃至於十戒,十戒就是沙彌戒,這個沙彌戒說受的時候只說四支,只有妄語,除了這個妄語,惡口綺語以及兩舌不包括在裡頭,只有比丘包括在裡頭的,那麼此宗呢?此宗,換句話說,我們就四分當宗,正當我們現在這一宗,它怎麼說?七眾!這個七眾就包括前面的五八十具,這個七眾通通包括在裡頭,七支齊禁,通通都禁止的,這個就是第四,關於這個五戒到底幾支?這個的兩宗不同,再下面 五 自誓, 《業疏》云:『如律文中皆自誓受者,多論文云。聽五眾受,兩俱得也。』 這個就是說,能不能自誓受?下面就告訴我們說,律文當中都有自誓的,多論當中說,一定要從五眾那邊去受,這兩個都可以,自誓也可以從五眾,受也可以,五眾是哪五眾呢?沙彌,沙彌尼,正學女,比丘,比丘尼這個叫五眾,換句話說,根據薩婆多實法宗,你受五戒、八關齋戒,一定要到出家眾前面去受,那麼《成實論》呢,不,它可以自誓受!但是自誓有一個條件,下面就告訴我們說。本律智論皆聽自誓,本律的話,就是《成實論》四分律,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可以聽許自誓受,那麼多論俱捨呢,就是《薩婆多論》,就是實法宗的,根據《俱捨論》說,一定要從五眾那地方去受,所以本律跟智論,雖然說可以自誓,也可以從他,但是真正自誓要什麼條件呢?準下八戒無師故開,你必定是沒有五眾的地方,那才可以聽許自誓受,這個我們應該瞭解的,如果說像現在這地方,很方便,到處都是法師,你自誓受這個沒有用,你不敬法,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乃至於有的人說,他好像這個法師,嗯,心目當中,不管,這個佛告訴我們,他只要穿了這件衣服,我們尊重那件衣服,尊重佛制,這個不要去管它!你還是到他那地方向他去受,然後呢,我們跑到別的地方,鄉下這個地方,在我們瞭解當中說沒有,以及我們沒辦法很遠,比如以前交通不發達的地方,要跑的去幾十里路,那你這個不行!那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可以自誓,乃至於有很多地方,它那個距離時限等等,都有規定,多遠,那你可以自誓,如果說在這個方圓多少沒有了,那你可以自誓。下面繼續 業疏又云:『約此問答,從他受也。律中云,世尊,我今皈依佛法僧,盡形不殺,乃至不飲酒。此令自誓。八戒既開。此應得也。觀時進否。義非抑塞。接俗之化,隨機而舉可也』 《濟緣釋》云:『初指上從他,律下次明自誓,成論八戒亦通自誓,文如後引。』 這個上面,自誓問答當中是說要從他受,實際上這個律當中,有一個說,世尊我今皈依佛法僧,盡形不殺,乃至不飲酒,這是叫我們自誓,就是這樣,這個是叫八關齋戒,說八關齋戒,既然開許了,其他的也可以,這個是在什麼情況之下呢?觀時進否,義非抑塞,這個一定要看當時的條件,當時的情形,不是死死的,一定行一定不行!所以我們不能一定說一定可以自誓受!一定不可以自誓受!這裡我們要鑑別,因為這個原則上面,這是接引世間,世俗上面那些人,所以要看世俗上那個機,決定怎麼做法。這第五,自誓。再下面, 六 重受 《業疏》云:『若準多論,不得重受。依成實四分,俱開重受。故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受五戒,即其證也。』 這個重受,前面已經曾經說過,前面12頁,在講戒法的時候,重受通塞,就是你重受,能不能允許?還是不允許?它已經很詳細的辨別,在這裡正受的時候,他又說明一下,又說明一下,根據實法宗《薩婆多論》,它總是比較嚴格一點。形式規定得很嚴密,根據《成實論》,它慢慢的從單單的形式,進到瞭解它精神的內涵,不再局限那個形式,但是並不是否定這個形式,說他這樣做的精神內涵何在?這是兩個不同的,所以說《薩婆多論》是不許重受的,一次受,受完就受完了。那麼《成實論》可以重受,前面已經說過,下面它馬上舉一個公案,說末利夫人,末利夫人就是波斯匿王的太太,捨衛國那個大王,這個我們曉得的,末利夫人是個非常有名的,當時護持佛教的一個大護法,她重受,一次二次的再重受,事實的驗證。下面, 《濟緣釋》云:『多宗五戒其必盡形,故但一受,義無重加。』 它就說明多宗要盡形壽的,既然盡形壽的話,一受就再沒有重加,這是實法宗的說法,成宗呢,四分律並不如此, 『成宗不爾,任時長短隨受隨增,二三重受,事本見律。』 它說《成實論》並不是這樣,說你可以受一分二分,那你受了一分,覺得可以,再受!受二分再加這樣,所以它隨分可以增,所以一次二次的可以重受。那麼在律本當中,有很詳細的說明,這個六點。這六點下面就是把它很簡單的立一個表,一是對趣,二是頓漸,三是延促,四是具支,五自誓,六重受。這個表一看,就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很容易瞭解。
不過到這地方,關於第七項,我有一個簡單的說明,讓大家瞭解一下。這個說明對我們很重要的。它那個“料簡”,很有意思。它兩個不同的重要的宗派的觀點,同樣的立出來,同樣的立出來!它祖師立出來以後,不加說祖師的意見,它並沒有說明,這個對我們有個絕大的啟示,絕重要、絕重要的啟示。這個啟示裡邊有很深遠的意義在裡頭,我只是就我們現在日常能夠用得上、見得到的說一說。這第一個呢,就是真正的祖師,或者通常我們說古人,他開口非常謹慎、非常嚴密,而且必有根據,必然有根據,不像我們現在平常的時候,就是依文解義,然後未會先會,自己的想法就去這樣,這是它很不同的地方,很不同的地方,而且他那個根據,都是有根據的,說《薩婆多論》,什麼論,因為這些論都是菩薩所造,造這個論的人都是自己有成就的人,而除了他自己有成就以外,佛本身也懸記,佛本身也很明白的懸記,說將來我這個教法,會分多少部;雖然分了多少部,就像金子一樣,斷了幾根杖,從那個杖看起來好像不是完整的一根杖,但是就它金子來說,每一個都是金子,那為什麼分開呢?因為眾生不同的根性,有很多人就偏向於這種,有很多人就偏向於這樣,所以個人不同的根性,當然由於基不同,所以用的法也不一樣。就像我們平常說,病不同,藥當然有差別,你只要用對了你相應的那一部份藥,治好了病,這個是真正重要的,這個是它的一個特點,所以他本身就是把世尊的教法,他希望能夠更圓滿的一一拿出來,然後讓我們自己去選,這個是第一個,我們重要的、應該認識的,其次行持呢,那隨個人自己的份,他自己行持隨個人份以外,他弘揚的也特別的,雖然弘揚的拿本律來說,南山祖師他弘的是四分一宗,所根據的,應該是說當宗來說是《成實論》,但是他還用唯識,法華涅槃的意思,開權顯實,乃至於《成實論》本身,它又更深遠的來解釋它,而形成了我們現在中國說南山一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