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5月
 
1
2
3
4
28
 
 
 
 

  

上一堂我們講到三十八頁,八關齋戒的部分,那個就是第五項作法當中最後一部分,那麼還有短短的三行,今天把它繼續地把它說完。第三十八頁的第幾行?第十行下面對吧?先念一下這個文:

 

《濟緣》釋《疏》云:「初總示。

 

由下別釋二,初釋自利。戒法唯人得受,故惡趣為戒難。聞思修慧須生善道,值佛聞法具根正信,故八難為聞思障。他下次釋他利。行大道心即菩薩行。方便是二乘權教,一乘即佛道實教。豈唯八戒,一宗立教皆用此意學者宜知。」

 

這個分三段,「初總示」,也就是解釋前面「《業疏》釋云」當中第一段,那《業疏》釋是「二明願中,自他兩利」,就是那個是總示這個兩個。那麼第二段解釋第二段「由下」,就是「由持齋德」,那麼「對治惡趣」等,這個裡邊有兩種說明,所以第一個是自利,第二個是利他。

 

那麼因為談戒法,只有人才能受,那麼前面一步一步地來都檢查過。也許我們說:「欸,那現在不是龍也能夠受嗎?」那個人是所有的人共通的,龍就畢竟有問題。即使說多宗不可以,成宗可以,就算是可以,拿我們現在用我們世間的標準去衡量,那現在因為最主要的這個,佛出世在人間,那我們通常都可以看得見,那個人間真正有龍受的例子,整個的歷史上面是非常少、非常少!所以這個絕端少數的例外,不能以這個標準做為常規,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現在這裡儘管是以成宗,然後開圓教宗,所以開許,但是這種開許的話,只能說非常少的特例。那麼這個不要把它看成理論,這個就是讓我們自己策勵,這個戒法的這樣的殊勝、難得,特別是與《廣論》相應了以後,說我們無量無邊的罪障、惡業,要我們平常以普通的方法來淨除這個罪障,要集聚功德,那不敢說絕無可能,但是是幾乎等於零的無限小這種情況,是唯一的一個辦法--戒,這樣。

 

那持戒的功德,那這個功德同樣做一件善事,可是由於有戒、沒有戒,那完全不能比。在這個基礎上面,假定我們更能夠又了解了這個戒是實際上通為道種,雖然通於下面的人天乘,這是兼濟鈍根,可是它真正的中心是在於利根。那就是說必定要了解出離、世間的可厭,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把它擴大這樣的心胸,變成菩提心,把這個菩提心再去受這個戒的話,那就能夠以少少的功力,能夠淨無邊罪障,積無邊資糧。

 

所以這個基本上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那時候我們才會了解這個戒多麼地可貴!這樣。而這個戒只有人得,人當中八戒那只是一天一夜,也就是說讓大家種個善根象徵性的,所以它真正的中心還是在比丘,出家的大僧。那麼特別的是在這裡我們要從這地方去了解一下,所以說「戒法唯人得受」,所以惡趣那是「戒難」,他在惡趣當中根本不可能的,那麼所以真正要修行要聞思修,那一定要生到善道,然後呢下面是「值佛聞法具根正信」;那是「八難」是聞思的障礙。

 

那這個八難,現在這地方簡單地再說一下。三塗,這根本不可能,太苦!這樣:然後呢實際上就算有偶然的例外,比如說鬼神啦,我們有的時候覺得好像有,這總是像剛才說的龍一樣。那生到天上呢,所以通常我們說長壽天福報太大,那個福報你無法想像的,所以他又不行。四個去掉了。那麼就算的是避開了這個在人間,那麼下面說如果佛不出世,也沒有用。而在我們現在了解的,這個就是一個整個的世間,佛出世的時間非常短、非常短,比起整個的這個人存在的時間來說,那麼佛出世了以後是第五個。第六個呢,雖然佛出世,可是這個地方沒有四眾遊行也沒有用,所以佛出世的時候,我們漢地沒有佛法,這是一個邊地,這第六個。那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們曉得真正佛走了,佛教法傳過來,可是還有菩薩、祖師、法住世,就這個世界上面已經末法了,世界上面根本沒有聽說過佛法的還多得很,所以這個叫邊地懱戾車,這一類第六個。再下面呢,它又能夠避開這一點,可是因為盲聾瘡啞,雖然在這個圈子裡面,眼睛瞎的看不見,耳朵聾了,腦筋很遲鈍,他也不能接受,第七種。所有的這些東西都能夠免除掉了,最後一個是什麼?什麼?信邪,見不正,邪見這樣,這個叫世智聰辯,腦筋很好,非常好,所以世間講的聰明伶俐跟佛法的智慧是不一樣的。

 

那我們現在一樣一樣能夠避開,那是何等地不容易。不過我們不要說我們現在都具足了,我們只是有這個條件,如果這個條件能夠增上好好地利用的話,那我們這個人身才真正地活對了。這個條件如果到了我們手上,不能好好地善用的話,那等於是無價之寶放在你手上,我們去跑得去換糖吃,那是最最可惜、最最可惜的。等一下這堂課,如果後面還有時間,我願意把這個題目專門講一下,如果沒有時間那以後再說。

 

那第三段「他下」,就是正對著上面這個「他惡攝取己善惠人」那一段,那麼是利他行。這個利他行是專門指「大道心」,就是「菩薩行」。因為上面說「不從他方便」,那麼現在這個上面取其他的方便就是指二乘,二乘是「權教」;那麼佛真正出世,祂要告訴我們的是些什麼?這個叫「實教」。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條件不夠,祂是用的權宜之計,所以叫權教。那下面最後的結論說,豈但是八戒,只有「一宗」,整個的就是圓教宗。圓教宗整個的它那個建立的基礎都是用這個意思,就是開權顯實,這是由於我們次第,根據我們根器相應而一步一步帶上來,這一點我們「學者宜知」,我們是應該了解的。好,那麼這個前面作法也講完了,最後一項,

 

 

第六項料簡

 

跟上面一樣的,最後把它來抉擇一下。那麼,這個裡面一共分四個,

料簡中分為四支

一對簡多宗

二遲受開成

三獨受離過

四斷惡攝淨

 

那麼就是這個「簡」是互相地來比較,抉擇一下,那麼現在這裡特別以《薩婆多》這個比之於《成實》兩個,所以叫本宗是以《成實》立的,所以針對著多宗來比較一下。那麼第二個「遲受開成」,是說對這個不同的宗派當中,對於受八關齋戒的時間,那應該什麼時候?通常情況之下是應該事先受,那個過午嘛,那個今天早晨去受,那麼齋是最後的中午。那麼在有一種情況下,我前面沒辦法受,然後呢下午了以後再受,這可以,那開許的,在什麼原則之下。那第三個「獨受離過」,那正受的時候,《戒經》上面有說獨受是什麼原因。最後一段「斷惡攝淨」,那這個到文字再解釋。看文,

 

第一支對簡多宗

《業疏》云:「《多論》云:受八戒人,在七眾中何眾所攝。雖蕪終身戒而有日夜戒,應名優婆塞。若得名者又無終身戒,若言非者又有日夜戒。止得為中間人也。即七眾之外更有木又八戒也。」

 

那麼它現在說這個跟薩婆多部來比較,這個第一項叫簡眾,就是說這個七眾當中,那個八戒那屬於哪一類?還是自己別列一類?那首先的引有宗《薩婆多論》說:受八關齋戒的人,在七眾當中到底屬於哪一類呢?就說你雖然沒有終身戒,可是有日夜戒,那因此如果有日夜戒,那應該算是優婆塞。下面說假定說算優婆塞嘛,優婆塞應該是終身戒,那到底算什麼呢?所以說他不是嘛,他卻有,可是時間也不對。所以它最後一段說,只能算是中間人,七眾以外還要立一個,那個是他們有宗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來。

 

《濟緣》釋云:「初標問。

 

剛才我們看過曉得。「雖下」那就是第二段,

 

雖下答通。彼宗五戒定須盡形,名終身戒。八戒唯一日夜,故名日夜戒。

這個文很容易懂。再下面,

 

若下

 

就是上面《業疏》第二仃的最後「若得名者」等等。

 

轉難。

 

說轉過來說,應該是名優婆塞,可是轉過來又說,又問難,說他得嘛可是又不對,說他不得嘛又不對,那怎麼辦呢?

 

止下重釋。

 

「止下」就是最後,也就是說《薩婆多論》是不承認他在七眾當中,要必須七眾以外再專門立一個。所以「重釋」是,

 

望非終身不當與名,望有日夜不可無名,

 

從前者看,是不應該給他優婆塞戒這個名字,但是有至少有一天一夜,所以也不能說沒有。

 

在可否之間故云中間人也。五十具戒位通七眾並須盡形,所以日夜不在其數。

 

那為什麼不算日夜呢?它下面,就是說這個都是有宗的說法,有宗不管是五戒、十戒等等,在七眾當中統統都盡形受的,那他現在這個一日一夜的只是日夜,

 

所以既然不能跟這個盡形相應,所以不算。那最後,

 

若爾,受八戒者究竟何名?答:如受法云淨行優婆塞,豈非名耶。

 

那麼最後這個答,這個答那就是《成實論》,就是我們現在圓教。那受了八戒到底什麼名呢?所以它的回答就看那個受的詞吧,那個受詞的論上面、經上面都有,它很清楚說「淨行優婆塞」,那不是已經指出來嗎?所以他是優婆塞,不過這個優婆塞跟五戒有一點不一樣,只是如此而已。

 

上據多宗,五八局時,故在七眾之外。若取成宗,通收俗眾,非七外矣。」

 

最後結論就出來了。根據這個多宗,那麼五戒、八戒都是一定有時限的,所以不能列在七眾當中。現在如果據《成實》那要來算的話,那麼他是可以通收在俗眾當中,不在七眾以外,那是第一個。

 

第二個呢,就是受的頓漸,是一項一項來,還是一起受?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事鈔》云:「《成實》云:亦得隨受一一一三,及日月長短並成。」

 

那就同樣地兩宗對比。多宗,這個五戒必須要頓受,那麼《成實》,這個對《成實論》呢,那就是我們現在宗的《四分》,它同樣地可以說受一分、二分、多分、滿分,這個是最主要的;同時再兼帶著時間,日月長短都成。

 

那麼再下面,下面是專門指時間的。

 

《羯麿》註云:「《多論》云:若受八戒,應言一日一夜,莫使與終身戒相亂。成實》云:五戒八戒隨日月長短,或一年一月乃至半日半夜,重受減受並得。」

 

這個都已經前面說過,所以文字一念,我想大概很清楚。

 

《業疏》釋云:「一日夜者以五種三歸文相叢雜,故須簡定,義無混亂。故準多宗必一日夜,不通過減。《成實》隨力多少者接俗之教不可約之,如上說也。」

 

那這個《業疏》來解釋,那麼所以這個文字跟上面一樣,我們比較一下那就滿清楚。最後,

 

《濟緣》釋《疏》云:「初出彼宗之局。次準《成論》,二戒並通時日多少。」

 

那就是先講這個「彼宗」,就是薩婆多部有宗,它是侷限必須如此的,那就是一定要一天一夜,此是八戒是不能多不能少,五戒是一定要終身,那都是侷限。「次」,其次呢,準《成實論》,現在我們《四分》一宗,那不管五戒也好、八戒也好,都可以隨緣時間,長短都可以。

 

那最後下面一個,就是關於自誓,就是受戒的時候,是不是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之下,可是自己在佛前發誓來受呢?看文,

 

 

《羯磨》註云:「論中,令五眾授之。《成實》云: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業疏》釋云:「《多論》五眾通授者皆是弘法之人。《成》《智》二論開自受者非謂常途,故彼文云:若無人時得心念受,明緣開也。」

 

那這個《業疏》來解釋上面的《羯磨》註,《羯磨》註當中的第一個「論中,令五眾授之」,那是特別的指《薩婆多論》,這個五眾,那就是比丘、比丘尼,還有呢沙彌、沙彌尼,中間還有一個式叉摩那,所以五眾。那個都一定要弘法的人,所以一定要別人授。至於說《成實論》跟這個《大智度論》呢,可以開許自己受,但是這個不是通途常規,一般的正常狀態還是要跟人家受,所以它特別地說:沒有真正可以授戒的這個出家眾的時候,那個時候才可以心念……自己,那是講開緣,這我們要了解。那下面最後,

 

《濟緣》釋《疏》云:「《多論》定從他受。彼云:夫受齋法必從他受,於何人邊受,五眾邊受。

 

那就是根據在哪裡,指出來。再下面,

 

《成》《智》二論並開自受。文約無師,義兼緣礙。」

 

那麼下面呢,就是《四分律》的《成實論》跟大乘的《大智度論》,這兩個論都開許可以自受。那麼這個自受的文,是特別講沒有能授戒的這個五眾在的時候,這是文,可是從它的內涵去看呢,還有「緣礙」。那譬如說雖然附近有,可是今天有一個特別的因緣,那我不能去什麼等等,這樣。假定說現在我們生了病了這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的話,那支持著我很想受,那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勉強就跪在佛前,乃至於不跪也可以,或者你有特別的事情,被侷限在那裡不能動,那你覺得你很想受,那這個就可以。那麼這個是料簡當中的第一支。那麼下面,

 

 

第二支遲受開成

 

《羯麿》註云:「《俱舍論》云:若先作恋於齋日受者,雖食克亦得。」《業疏》擇云:「由覷他目緣不超犯戒心故。」

 

那《俱舍論》說,假定說我今天先準備說喔今天,那個就是這個受戒的那個

之前,先內心當中已經準備今天要受戒,可是因為因緣不具足,所以哪怕已經吃

過午飯了,還可以。所以下面的解釋是因為有一些因緣,因為特別有一些因緣,

那我們哪不能一下去受,可是他心理上已經有這個準備,所以他在真正那一天,

雖然形式上面沒受,可是他已經內心上面已經照著去做,所以說「不起犯戒心

故」,因為真正的最重要的是心,那個所以開許那個遲受的原因。下面,

 

《業疏》云:「若將欲受,難事不得。待難解已,受者亦成。」

 

由於這樣的因緣,他就說明這個。

 

《濟緣》擇云:「如王賊繫閉等緣,心通事礙,中後開成。」

 

這解釋了,譬如由於這些,當然這是舉一個例子,那我們自己了解了,那我們可以隨自己的緣,所以心裡面通,心裡面是想要去受的,但是要從事,形式上面卻是有障礙,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那麼已經過了中,然後呢這個時候可以開許來受,就是叫「遲受開成」。

 

 

第三支獨受離過

 

《事鈔》云:「《善生》:受八戒不得多,唯獨受。」

 

那個善生就是《善生經》,《優婆塞戒經》上面特別說,受八戒應該一個人。

 

《資持》釋云:「《善生》不得多者恐人參混,心不專一。泛論歸戒,獨受為佳,則心不他緣,法無通濫。今多眾受,於理雖通,終成非便。」

 

那《善生經》上面所以要讓我們一個人受,不要很多人,因為人在一起大家混雜。這我們可以看得見,人來了以後啊,通常是他跑到廟裡來,是,是有人是非常虔誠,-心來拜佛,可是極大部分人到了廟裡來,看見這個人也招呼一下,看見那個人也看一看,所以結果來了以後呢,心大家就混雜了,這個是它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不但是如此,而且「歸戒」,皈依乃至於三皈,乃至於其他的,最好是一個人「獨受」,那這樣的話,其他的因緣就沒有因緣來夾雜。現在呢開許「多眾受」,可是在真正的如理來說,那還是不好。那因此我們了解了這個以後呢,雖然人多,現在我們通常都是多眾,就是一個人雖然有,反而變得比較少,那我們內心當中怎麼去來觀察,然後呢來攝持自己,這個是相當重要的。再下面最後一支:

 

 

 

第四支斷惡攝淨

 

實際上所有的歸戒的真正的意趣就在這裡,就是希望指出我們為什麼要來皈依,為什麼要受戒的根本原因;既然了解了就要照著去做的話,你一定要想辦法,把那惡慢慢慢慢地去把它斷除,然後呢一心二蒽啊,然後呢把善、淨慢慢地來攝持、來提升。

 

《業疏》云:「《善生》云:若諸貴人噹勅作惡。若欲受齋,先遮斷已,後方成就。若不遮者,則不成也。

 

那經上面,《善生經》上也告訴我們,那有很多人,這個貴人常常教勅人家做,要做什麼一些壞事這樣。那麼這個時候在受戒的時候,真正要受戒的時候,事先要把這個把它遮斷,不管你是教人的、被教的,內心當中要把這個遮斷,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這個遮止了,內心當中再去受,那這個就對了。假如你內心當中這個不遮止的話,那不行。

 

《成實》云:有人依官舊法,或為強力令害眾生,謂廡罪者亦得殺罪,以緣具故。」

 

那《成實論》上面有這麼一個說法,有的人「依官舊法」,也就是以前古代的,譬如說我是政府裡的一個公務人員,那麼命令今天要執法,執法要去譬如說要去捉人、要去傷人,乃至於假如我是儈子手的話要去殺人,說我這個是被人家僱的,那不是我有心去,那所以因此你沒有罪。說這個不對,這樣。乃至於說或人逼著要去做的,說不是我自己有心做的,人家人逼我的,我還是做了壞事了,說這個是沒罪的;但實際上不是,說「亦得殺罪」,因為殺的緣你具了。那這些很多事情是我們要了解,那到後面,自作、教他這個裡邊就慢慢地詳細地談。

 

《濟緣》繹云:「初引《善生》明成否。貴人即王大臣。噹勅作惡謂行殺戮鞭捶等事。次引《成論》以遮疑。依官舊法如宰官秉政依國典刑,或為官所使刑戮於人,癡人多謂自無有罪。」

 

那就是這個意思,做很大的大官下個命令,然後呢要去做什麼事情,譬如說現在下命令要戰爭,他雖然殺完了他自己沒去做,可是這個東西在,那是非常嚴重的,大的、小的、自己。所以愈在上位的人他隨便做一個決定,然後呢這個命令下去,影響無窮無盡!這是我們非常,應該在這地方應該非常注意了解的一個特點。那再下面一段,

 

《業疏》云:「若已受齋。鞭打眾生,雖即日不行,待明當作,皆齋不淨。以要言之,若身口作非威儀事,即名不淨。若心起貪瞋害覺,雖不破齋,若不修六念等,亦名不淨。」

 

那這個上面分三段文,我們看一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初身口犯。待明噹作即要期業。

 

那就解釋上面的第一段,就是說我已經受了齋了,可是本來今天要去執行一件什麼事情,說今天已經了齋了所以不要做,等到明天再做。這個時候雖然你形式上面沒做,但是不對,這樣。或者反過來,你心裡面雖然覺得我沒有想害人,就上面講的這個,我受命令於人,心裡雖然沒有,可是身口行了,也不對。那說第一段是講這個。「若下」呢,就是解釋上面第二段。

 

若心下二明意犯。違情故瞋,惱他為害。上二皆作犯。

 

上面一段就是心起瞋惱,這個這些等等,雖然這個形式沒有破,可是你這個齋不清淨,就是內心當中有這個三毒在。那最後「若」,那應該怎麼辦呢?他最後「若不修六念等」,

 

若不下三明止犯。

 

那我們真正要防止的什麼?

 

以受戒者當須逐日念佛法僧及天戒施故。」

 

在我們真正受戒的那一天,我們內心當中二祖要這樣去做,要念「六念」這樣,這個叫做止犯。這文字很容易懂,實際上面我們真正要去實行,非常難非常難!特別最後那個止犯,我們說:「我們並沒有想去害人哪!」這樣。不管是我們現在出家也好、沒出家也好,好像我心裡想沒害人,所以我覺得我就不要去念那個六念。你說這樣算不算持戒?我想大家會回答:不算。「欸,可是我沒犯哪?」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

 

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個事實,由於在這裡不是用我們的概念去衡準,這如果我們用我們的概念去衡準的話,不用學法。說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依文解義、三世佛怨。所以我們說所以佛是一切智人,所以我們要認真去學,因為我們在無記當中,無記當中並沒有明確的善業或者惡業,可是潛在裡邊這個是什麼業啊?什麼業啊?有覆無記業。這個有覆無記業像什麼東西一樣呢?像那個毒蛇牠現在乖乖地睡在那裡一樣,牠一旦抬起頭來醒過來的話,-定傷人,這樣。或者我們說得更,對我們來說印象更深一點,我們現在把那個毒已經吞下去了,可是那個毒它作用不在胃裡產生,要到腸子吸收了以後才產生,所以毒吞下去了然後呢腸子還沒有吸收以前,欸,你覺得我並沒有痛啊,沒有死啊!你覺得安全不安全?這個才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或者說已經被毒蛇咬了這樣,可是我咬在什麼地方呢?咬在一隻腳趾上面,咬在手指上面,我們絕對不會說:「喔唷,這個還沒有死嘛!」平常我們很清楚明白,一碰到,馬上把那個地方綁起來,不讓那個血再流過去,這大家的常識都有的。所以這種有覆無記的狀態當中,那實際上它一定是隨時一對境,馬上這個隨眠種子就起來了,所以你如果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正對治的話,它這個煩惱、業絕對不能、絕對不會自己消掉的。那我們現在覺得:「好像還沒什麼事情啊。」真正有事情來得及嗎?絕對來不及。那怎麼辦呢?正好趁沒有什麼事情的時候,那時候全部精紳放著來那去正對治,因為你全部精砷正對治產生效應,有事情的擋得住。我們現在沒有什麼事情的時候悠悠泛泛,大家覺得:「唉呀,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樣,大家忙這些事情。等到你放下的時候,通常情況是這樣,兩腳一直,你不放也得放,那時候來不及了,這個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

 

所以哪怕是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那麼是既然受了,我們一定要趁那個暇滿的人身,就是說我們現在可以掌握得住這個人身,這個人身要拿它幹什麼的?論上面一再告訴我們的:假定我們得到這個人身以後,忙世間的事情的話,跟畜生一樣。這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最最可貴的就是人,比天還要珍貴,只有人有機會修行,解決生死輪迴!至於說為世間的這些忙碌的事情,這個等於是「但念水草」——不過畜生那個水草就直接地咬一口吃下去就行了——我們現在花了好大的腦筋,變得各式各樣的花樣,那是不是騙自己?

 

所以我剛出家的時候,就經常聽這個師長們提起這件事情,當時我也不太懂,還覺得滿好玩,他們講些什麼呢?那就是說假定說我們人只是忙這個的話,好像經論上面說跟畜生差不了多少;實際上他覺得不是,遠不如畜生。我想怎麼會呢?他說:你看畜生要去吃,吃水草,牠咬一口那個草,吃完了肚子裡攪一攪,行,牠完全不要花多少心血努力。人呢?我們自以為文明,要花好多時間這樣,然後呢你變得各式各樣的花樣,產生的效應是什麼?一樣,把它吃進去。

 

所以依我們傳統的習慣來說,聽起來好像這個話好像有一點刺耳,實際上你認真去想一想,諸位,你們想想是不是這樣?好像這個味道不太一樣,可是喉嚨裡面才短短的幾秒鐘乃至於幾分鐘,下去了以後,要不了幾分鐘。所以我們觀想食的時候,那吐出來你再吃吃看,你絕對不願意,到明天早晨臭得你自己都無法忍受。昭!可是我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把我們以前多少時候積累的這個人身,就忙在這件事情上頭,更因為為了要想把這個轉變得更配味口一點,做了很多壞事,結果所產生的效應跟畜生一樣!花那麼多時間已經划不來,還要造很多惡業,讓我們下墮落三惡道,乃至於永遠在輪迥當中。

 

當初聽過了,覺得這個奇奇怪怪的滿好玩,等到過了多少年以後細細想,就對。我現在問題是什麼呢?我們常常理論懂了以後,不會認真去思惟,所以經論上面一直告訴我們要好好地如理思惟啊!我們得到了這個暇滿人身,偏偏把思惟的這個能力用在非理這種事情上頭,這個才是我們最最可惜的、最最可惜的事情。好,那麼到這裡為止,就關於戒法那一部分,當中的歸戒儀軌最後一部分講完,也就是等於前面那個法體行相當中戒法告一段落。

 

 

那下面還有幾分鐘,我就剛才說的把這個八難當中,特別的有一個重要的信,不是,剛才說什麼?邪見是吧?對,那就是前面一樣一樣東西非常難得到,可是很不幸一一避開了以後,卻是見解不正,由於這錯誤的見解。那麼請問我現在在座的各位,真正要對治邪見的正對治是什麼?什麼?對,智慧。通常我們叫正見,或者叫智慧,或者叫正見。所以這個正見就是智慧,惡邪見的正對治,這兩個是敵體相反的。當你真正正見現起來的時候,它那個邪見一定站不住腳,所以因為這個事實放在這裡,如果你見到那個正確的事實,那它一定破掉。可是我們現在平常的人,這個表相可以看得見,稍微深一點、廣一點就看不見了。

 

那麼請問這個正見怎麼得到?現在我們當然有它的層次,可是真正趣入正見,從哪裡趣入這個最重要啊!正信這對我們來說,最最重要、最最重要的關鍵!所以整個的佛法在它提綱要的時候,它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我們常常記住,「信為能入」,這個你必須要有正確的正信,這是真正能夠趣入之門。夠不夠?不夠。其他有很多,世間有很多其他的宗教,他們是很講究信,乃至於說你只要信就可以了,所以往往有很多宗教信徒啊,他有一種宗教情操,變成功盲目的熱狂的這種狀態。佛法來說這個不夠的,它也不鼓勵這種盲目的熱狂,需要信來趣入,但是他真正趣入了以後,要達到目的,也就是說所以我們要進來的這個目標,一定要智慧,這樣。因此這個正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那麼到底我們所謂正信,那信些什麼呢?為什麼要信呢?怎麼個信法呢?在這一點上面,我們在座的諸位理論大概都清楚,可是我們千千萬萬不要把那個理論就停在理論上頭。所以我們總記得這個「信」這個特徵是什麼?信一定有幾個,信心所緣、信心的本質,諸如此類。所以信所緣的是於三寶四諦,就是「實德能,淨心為性」,這樣;所以由於這樣的淨心,「信為欲依」,他那個善法欲就會生起,這個善法欲生起的話,「欲為勤依」,它就會策勵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做。所以為什麼我們要把那個信的行相在這裡提出來,否則我們說我們都相信了,絕對不能說:「欸,不行,你這個不算、不對。」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大有問題!我們拿世間的標準去看那個信,夠了;拿佛法的標準來衡準,不夠,往往還差得很遠。

 

所以先看信以後,它的業用是什麼?就是具了這個正信以後,它具有什麼樣的功效?「信為欲依」,假定你是正信的,你一定會覺得:「對,我要這個!」就有一種策勵你要向這個方向去獲得你所信的這個東西,這種力量在。因為有這種力量,「欲為勤依」,所以你就會推動,讓你自己朝這個方向去走!我們現在大家都信心有,有沒有這種欲的力量?好像不太夠,這樣。仔細去檢查的話,我們這個欲往往是欲世間五欲,很多小事情無關緊要的我們就是捨不掉,理論上面說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要祈求的,我們就是提不起。如果這樣去想的話,那個信不正、不淨,所以不能說它沒有,是有問題的、雜染的。雜染還勉強可以,乃至於連它信的基本的基礎不能建立的話,那是有問題的,這樣。

 

所以我們一定要對所信的對象,為什麼要信他?信了以後,當我們了解了為什麼要信他,而這個內涵真正把握住的話,那個有產生種功效,「淨心為性」,這個力量使得我們內心當中會淨化,淨化什麼?淨化對這種五欲錯誤的認知,以及錯誤認知留下來這習性,它有淨化的力量。所以一方面它推動我們正確的欲望朝這個方向去爭取、去努力,一方面呢這種錯誤的認知跟錯誤認知所形成的習氣,這個障礙靠著這個正信會漸漸地淨除。所以這個障礙不淨除,這個力量如果不能正常產生的話,是,我們這個信心並沒有錯,倒並不是假的,但是力量始終不夠。

 

所以我們為什麼平常對這個三皈依一開頭非常重視,到底要皈依些什麼?喔三寶。祂到底有什麼功德要讓你要皈依?不但是有功德讓你皈依,為什麼原因你也好好地要去皈依祂?所以關於這個三寶的「實、德、能」,那個「實」,真實的實,我這個國語唸得不太清楚,應該ㄕˊ是吧?實,就是對虛假,那麼請問這個虛假是指什麼而言?真實指什麼而言?我們能清楚了解嗎?「德」,德指什麼東西?「能」,能又是指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幾次,現在倒不妨說,祂現在講的實到底指什麼?現在不去細談,在座也不必回答我,可是如果你知道的請舉手,說:「我曉得這個實是什麼。」很確定的,請舉手!好,放下。那下面有很多人迷迷糊糊不太確定的請舉手,乃至於不了解的請舉手!我們的同學當中,大部分同學對這個概念,好,放下。大部分同學都不太清楚。哪一位剛才舉手的隨便提一下,「實」是指什麼?沒關係,隨便哪一位,好,某某你講。(法師回答:弟子所知道實的內涵是指諦實的實,那如果……就是二諦或者是四諦。)對!這個答案對!

 

它一定講諦實,單單這個不夠。那麼實就是諦實嘛,實在嘛!這個字典上查一查,我們念了幾十年書當然知道,這不夠啊,如果這樣的是不夠。一定講一個內涵——二諦、四諦,這我們要非常確定地了解這一點。實際上呢二諦跟四諦之間好像兩樣東西,通常我們說大乘講二諦,小乘講四諦,不是!就是把它講得詳細一點——四諦,把它講得深入一點——二諦,這樣。二諦講什麼?空有二諦,或者真俗二諦;那麼四諦講什麼?苦集滅道,說「此是苦,汝應知」,佛出世的時候說的四聖諦。而且這種諦實的狀態,也只有出世的聖人才了解,才能說得出來。

 

 

因此真正我們現在要信的三寶,為什麼?只有三寶,佛才能夠親自看見、才能證得;而所留下來的這個法寶,就是我們真正需要的;那要想得到這個法寶,僧寶是真正弘傳的,以及我們實際上去實踐的時候,必須要的那個引導的一些同行,這個才是。所以有了這個諦以後,那自然那個德就有了,那依法去行持,德。那麼這個德指什麼?那依法行持有功德,那就是三寶——佛、法、僧。能,那就是這個它有一種功能,真正能夠讓我們認清楚以後,如法實踐、離苦得樂,轉過患為功德的真正的這個功能。我們不是要離苦得樂嗎?對。你要離苦得樂,小是要正確的方法嗎?對。要正確的方法去實踐,還是需要很多內外的助緣嗎?對,那就不外這個,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信念,正信所信之處。

 

現在我們講相信相信,你相信什麼啊?一片模糊,喔相信佛,你拜拜佛,祂來救我啊?我們會不會否定這個?會不會否定,你們說?你們說有兩種,我們人家隨便說,說否定的請舉手!說不否定的請舉手!那很好,我們不能否定它,但是我們不能、不必肯定他,因為剛開始過來,他必須從這個上面來走,剛開始一定這個樣,本來嘛種一個善根。可是注意喔,剛才我們八關齋戒最後告訴我們,受一天的八戒以後,要修那個六念法門,也就是說你念念,六念就是說:佛、法、僧、施、戒、天。

 

 

那現在我們講信,正好是信就是信這個幾樣東西:佛、法、僧,那麼「施、戒、天」就是佛指出來的法。那個法當中我們真正趣入的地方來說,布施,先要積這個方便,積這個方便以後慢慢地能夠得到很多要義;那真正行持是戒,然後呢照著這樣去做的話,我們僧會。那為什麼講天呢?因為一般世間人都耽著這個五欲,這樣,都耽著這個五欲,真正的修行最大的困難就是這裡。所以當我們有了這個信念以後,就告訴他這個世間是無常啊,這也沒什麼好爭、好執著的啊,你好好地去修行。就是在《菩提道次第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的目的一定要移轉到這一生的名聞利養到下一世,是不是有沒有這個目的?下一世當然要希望提升哪,所以不但提升,就把我們所緣的從現世轉到未來,而且從現在提升到上頭,這個天是有這樣的意義這樣內涵,如果你如法去思惟,一定產生這個效果。可是這個天是我們目標,由於這個天到最後升到第一義天,也就是通常我們說「先得增上生,決定勝後起」,它這個修道的次第就在這樣。

 

既然八關齋戒一天一夜是對一個在家人學的出家戒的話,是不是全部精神放在這裡?所以他必須念念去思。那我們現在出了家,因緣這麼具足,那我們糊里糊塗地一天到晚在有覆無記當中,那不是浪費我們人身嗎?

 

所以我覺得我在這裡,去年我就一直說要學戒、預習戒,總算不錯,各位同學的努力,那這是三寶護法的加持,我們現在都漸漸地具足了這個內涵。將來我們真正走下去的話,真正重要的是——學戒!那學戒的,了解了理論以後,那真正的使得我們前面的那個膚淺的信心變成功真實的信心,那曉得這個信心所緣的對象就是這些。那時候我們真正的,如果這些東西,如果在我們腦筋當中經常去思惟觀察的話,就是修六念法門。所以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說:「啊我們用功了!」那跑到大殿去拜佛,這就叫用功,不是啊!真正用功,眼前這個階段是持戒,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部分我們必須要是專門這樣去做的,那這個時候我們一定有一點時間,去放在這個環境當中,專持一心地皈依,乃至於提持念力。

 

所以剛才講那個信的時候,我們現在重新想一下,現在我們信,能夠趣入的信,那麼這個信的對象是什麼?所以說信,這個是真實的,這樣;直這樣去做,它有功德,這個功德幹什麼呢?有了這樣真實的能力,使得我們能夠把我們的惡業淨除,轉化過來,能夠得到這樣的功效,這個叫實,這個叫德,這個叫能。

 

那當然同樣的道理,如果是你不能有這個東西讓我們緣,了解了提升的話,你只有一條路,什麼路?永遠沈淪苦海。眼前即使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痛苫,可是這個就像那個毒還沒有真正到攻心的時候,如此而已。這點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到這個地方正好有這個因緣,讓我們把前面所說的,把那個八難當中的最後那個邪見,到這個裡面引申出來那個信,這一點對我們同學來說,要常常啊放在心上面,提持這個念頭。

 

那麼最後有一點時間重新說一下,那個二諦這個道理就今天不講,四諦簡單地說一下。就是我們現在看得見世間的一切叫做「苦諦」,苦諦跟苦不是一樣的,苦——是我們一種感受,苦諦——是一個世間事實的真實的相狀,這個一定要透過正確的教授,如理的思惟,我們才真正地能夠領會得到。眼前領會的是一個比量,這個比量非常重要,比量值,就是說我們不斷地去把我們學的道理,去在境界上面去思惟觀察,然後呢依理成立。而且這個理不是空洞的啊,我們可以這個理論運用在我們生活上當中所有一切事情上面去仔細觀念,那時候才真正感覺到世間所有東西啊是真實的`是苦的。為什麼原因呢?它一定有它的原因,所以叫集諦。那能不能消除呢?能。消除的結果是什麼?滅諦,這個才是我們要的。好,那你要達到這樣消除的結果,應該怎麼辦呢?道諦,這個正確地走的路。

 

當這個了解了以後,那我們自然而然會利用我們能夠得到的機會,那個時候我們就談到這個八難。啊!我們現在不被八難所限,而且得到修行當中種種條件,這樣,那我們自己覺得非常地慶幸,非常地策勵!當我們這種力量來的話,信本來是欲依,欲是勤依,我們具有種種的條件,把內心當中也有這種強大的推動力量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得到我們應該期望的這目標。那今天這個就到這裡為止,那麼所以下一個禮拜開始,我們就把那個《金光明》的懺法,會很認真地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