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6月
 
 
 
 
1
3
6
10
17
20
24
25
27
29
 
 

  

戒法下面,戒體,法體行相,我們看41頁,

第二門戒體

就是說法體行相當中的戒體,宗體篇當中第二部分。我們看這個戒體分四章,一戒體相狀、二受隨同異、三緣境寬狹、四發戒數量。

談到整個的戒法的話,大家有一句話你要始終記得,這個戒法的內涵包括什麼?法、體、行、相。這個法體行相,四樣東西,言有次第,行不先後,隨成一行,四義具足,真正我們要行持的時候,這幾句話始終要記住,戒法、戒體、戒行、戒相,講道理的時候有次第,實際上去做的時候,那這個沒有次第的,一樣東西!同樣的呢,隨便你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個心念,一個行為,不管哪一個,這個裡邊,如果說你按照著佛制去做的話,它那個內容一定是法體行相,四樣東西完全具足,現在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一步一步,始終這個幾句話,始終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都用得上。那麼這個地方特別講戒體。

戒體分四部分,第一戒體,那戒體是什麼行相?狀態是什麼呢?這個也特別的說明一下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那才自己真正去受戒才能夠得的到,事前要認識的也就是這一個,平常我們所觀察得到的都是有形的東西,現在戒體這個東西,它是無形的東西,雖然是無形的卻不離有形,什麼叫雖然是無形卻不離有形呢?這就是緣起之法,這個戒體本身是無形的,但是它生起的當下卻是要對一個境,比如說我們對著這個境,看見了這個,我們心裡面就嗯,好!然後呢?好了下面以後,你就會對著這個,下面就緊跟著來了,這個所以我們就馬上用到理論上面這樣,如果說用佛法來說呢!十二因緣說當那個觸以後受,愛取有是不是都來了?然後這個觸是什麼?根、境、識三事和合叫做觸,當你根對境的時候,這個認識作用生起了,所以這個認識作用本身是個無形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裡狀態,可是這個東西生起來的時候一定是什麼?有它所對的境在裡頭,對吧!所以這個地方所謂講那個相狀就是這樣,那麼在沒有受戒之前,那個心裡的相狀是什麼樣的?受了戒以後心裡面的相狀是什麼樣的?這個我們務必要非常清楚,你能夠清楚你才能夠受、持作的非常好!受也許有的人不太清楚會去受得到的,說不太清楚怎麼會受得到?那他就是個宿生善根,真正有宿生善根的人,他儘管去受了戒了,他還是糊里糊塗,這有這個可能,後面將來我們就說下去的時候,我們會體會得到,可是如果行持的時候,你如果說糊里糊塗,那不靈光!至少要想清淨的話,要想圓滿的話,這是絕對做不到!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所以對這個戒體的相狀第一個他要很清楚。

第二叫受隨同異,什麼叫受?什麼叫隨?受就是受戒說受的時候得到的戒體這個叫做願體,什麼叫隨?所以叫隨行,受了這個戒得了這個戒體以後你跟隨著下面你的行為跟以前就不一樣了,所以叫依體起行,這個裡邊有絕端重要的意義在通常我們說依體起行依體起行講了半天什麼是體呀?不知道!那你怎麼依體?所以說受!受的戒體,隨!根據這個隨行,那這兩個當中是同是異呢?辨別的非常清楚,每一個地方的這個行相心裡相狀告訴我們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我們下面才依照著所見所認識的跑的去做那自然百無一失。

下面呢!叫緣境寬狹,前面已經說過了雖然這個戒體本身或者這個相狀本身是個無形的可是這個無形的一定是所緣之境所對之境然後這個境上面你生起來的,所以它下面告訴我們這個戒體乃至於後面的隨行呀!所緣的境所對的境它那個境的範圍,寬狹就是說大小呀!

第四個發戒數量,那麼這個戒的特徵瞭解了然後它的數量呢?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質還有它的量,量是如何呢?詳細的說明,雖然我們前面多多少少有點認識說喔!這個要期誓受這個量等法界,那為什麼量等法界?如何才能夠真正相等!就是每一個地方它有很完整的說明,所以前面戒法部分,我們只是一個簡單的介紹,讓我們有一個粗粗的認識,有了這個粗粗的認識,然後進到這個地方的話,它內涵細緻的能夠把握得住,就像唸書過程當中,前面是幼稚園,或者小學,現在進入中學、大學了,這個是我們先應該有的基本認識,所以從明天開始就講戒體,如果諸位對這個概念不太清楚的話,我就建議你們回去的時候好好的再溫習一下,如果你們正式對這個興趣的話,正好下個禮拜不講,暫且不講!有一個禮拜的時間,好好的去溫習一下,那再下個禮拜講戒體的時候,大家注意喔!那時候就一點都不能勉強,所以我講那個戒體的時候,我同樣的就很認真、仔細的跟各位來說明這個道理。現在我們看文

資持云:『戒體四章,初二論體,二中兼行,三四屬法,四中有相,一往粗分委如下說』

戒體當中有四章。那麼就是前面說的戒體相狀,受隨同異,緣境寬狹,發戒數量,初二就是那個戒體跟受隨,這個是特別講那個體,第一個戒體的話完全是就是講我們所受的受體,然後呢!受隨的話就是所受的願體跟隨行當中的戒體,二中兼行就是受隨當中有兼那個行持部分,換句話說,我們平常說護戒!護戒那就是說受了以後我們怎麼去行持!就是保護當初所受的這個戒體,這是為什麼說受八關齋戒一天一夜能夠保證中品中生,但是你後面不能破壞它,清楚不清楚?所以你還要保護它,這個是它的原因,就是你得到了好的這個無價之寶以後打破了,打破了就打破了嘛!雖然你得到,你沒有對不對!所以你得到了以後,你不能打破它呀!就是這樣!你可以暫時不用它,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它的那個內涵。

三四,那就是緣境寬狹、發戒數量。這個特別是說法體行相當中的法,四中有相發戒數量當中,除了法以外還有相,相就是說戒相,那麼這個戒相呢!前面已經告訴我們這個戒相有兩種,一個就是所謂戒行,如果這個戒行心裡依法戒行,雖然是個心法,可是一定有它的心裡行相在,另外一個戒相的話呢,就是持犯依法持犯,什麼是叫開?什麼是叫遮?什麼是持?什麼是犯?什麼是輕?什麼是重?乃至於這個持的時候要具幾支!犯的時候要具幾支!那個就是結法為相,現在這個地方的相就是指後面的戒法講那個開遮持犯的那個,在後面的持犯這一門當中會詳細說明它,上面的就是一往粗分就是大概的說明一下,詳細的委細的下面來說明,看那個小字

〈標云戒體而併明戒法戒行戒相者,以示四門互相攝故。〉   

這個地方怕我們忘記開頭已經提醒我們隨成一行四義整足所以特別也提示雖然這個叫做戒體喔!實際上任何一個當中它把其他的也含攝在裡頭,同時這個隨成一行四義整足以外我也把那個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常常連在一起的就是說明讓我們認識這個道理的時候它一定有次第的,開始去實行的時候,對不起!這個沒有次第,那麼拿我們眼前實際上的事情來作比喻的話,造這個房子或者汽車,你在畫藍圖的時候,那是一步一步的來,可是這棟房子造好了以後,對不起,那是全體的,彼此間沒有辦法分的開的,這個是我們必須應該清楚的一個特徵,下面看文

《事鈔》云:『所以別解脫戒,人並受之。及論明識、止可三五。皆由先無通敏、不廣咨詢。致令正受多昏體相、盲夢心中緣成而已。及論得否、渺同河漢。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 《資持釋》云:『盲喻無知、夢喻不實。河漢喻其茫然不知涯際。』

先說一下資持,資持就是說盲就是眼睛瞎了,這個地方是心盲一無所知,夢的話呢,夢是不實在的,河漢的話,茫然不知邊際,好像似是而非的,實際上究竟怎麼樣不瞭解,那麼這個是解釋,那麼現在我們把那個《行事鈔》的這段文看一看,說很多人都受了別解脫戒,但是形式上雖然是受了,你問他內容如何?是不是能夠很清楚明白的認識,對不起,不一定!止可三五,那麼多人受,但是真正瞭解的人啊,只是有限的幾個,為什麼?因為在受戒之前,對於要受的戒法不通達,通敏的話既不瞭解也不清楚,那麼自己既不清楚也不好好的去問,所以他一方面自己也糊塗,再一方面也不好好的去廣參知識,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要好好的多方面去咨詢,使得自己正確的瞭解,如果這件做不到怎麼辦?致令正受多昏體相,匆匆茫茫的說這個有功德這個很好,馬上去受,那麼正式受的時候,究竟受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呀?對它的整個的內容並不正確的瞭解,那麼這種狀態像什麼呢?或者是根本一無所知,或者知道的實際上的虛假不實,所以盲夢,這個在這種狀態當中緣成而已,啊,這只是種點善根種子,真正的及論得否,說到底你正得了戒體以後,渺同河漢,說自己到底得到了沒有,自己也不曉得!既然得不得不知道,那麼你這個隨行的時候為什麼叫隨相呢!隨行倒是完全講的行相啦!這個正得了這個受體以後去行持的時候那就是法相當中這樣去得了戒體了以後,你的行持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什麼是輕?什麼是重?什麼是開?什麼是遮?那個輕重開遮都在戒相當中,所以在隨行的時候,這個持犯之相,那麼這個部分諸門示現那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方法,告訴我們你必定先應該了解說自己得了!得到了然後,才有根據說依體起行呀!如果是你對這個不瞭解的話,體都沒有,那你怎麼個行法呢?就像汽車一樣你,沒有得到汽車,說要開汽車,開些什麼呢?這個是這個意思。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說,準知己身得戒成否,得了不得?如果不得重來,懺悔了再去求,得到了那趕快努力,細辨這個法相,到那時候對境的時候,曉得什麼是犯,什麼是不犯?所以說瞭解了得戒與否!然後是持是犯,才可以照著去修行,能夠照著去修行的話,就能夠離,離就是出離,從這個苦海的深淵當中漸漸遠離,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瞭解對於這個正確的內涵是何等重要!所以這個祖師在一開頭的時候就特別說明,有了這個認識以後,這個是整個講戒體之前最重要部分,給我們一個提示,有了這個提示,下面就根據他所開的四章,一步一步慢慢的來解釋,關於下面的解釋部分,我們明天再講,今天到這裡為止。   


 

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翻到42頁,那麼今天講宗體篇當中的第二門戒體,戒體四部分四章當中第一章戒體相狀,那麼戒體的相狀分為兩節,一能領心相二所發業體這一部份,這個上頭這個戒體就是我們最主要的受戒要得到的,平常所謂無作戒體,它那個真正的最重要的功德→體就在這個上頭,佛法我們瞭解所謂緣起之法,空緣起一切法本身都是空性然後都是緣起而成,所以凡是緣起而成一定說有個能所,這個概念我隨便提一下就是你們不時的遇見這種地方瞭解一下,平常我們說不一不異等等很多都是跟佛法的特質就是說明世間的真相,最正確的瞭解就應該瞭解佛法的重心說空緣起這個法,關於這一部份律上面我們是運用的時候不是講那個理論隨便提一下,說一個是能領的心相一個是所發的業體,現在看下去第一能領的心相,看文喔!

《事鈔》云:『戒體者,若已通論明其所發之業體,今就正顯直陳能領之心相』  
《資持釋》云:『初標指彼此,所發即無作,相謂心之相狀。』

“初”就是上面的戒體是什麼?指出這個,所發呢!就是所發的業體,那麼這個業體平常我們稱為無作戒體,“相”就是心裡的行相,這個文字是消文的時候,凡是遇見難解的解釋就是說這個,除了難解的文字以外,它意義難解的它也再順便的解釋,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事鈔,《行事鈔》上面說戒體是什麼呢?就是如果按照著通途常規正規的來說,那就是所發的這個業體,那麼這個業體簡單的說一說,世間一切的現象,有為的所有的內涵,無非是業因感得的業果,通常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把這個業字去掉就變成什麼?因果!或者拿世間的話來說,叫因果報應,那麼這個因呢,有個特別的地方叫業因,果呢,叫業果!為什麼叫作業因業果呢?這個事情從前後生滅,連續來說是因果!因果,因果,可是當體來說就造的時候,造因的時候是造的一個事情,那麼這個事情我們叫它造了業,你作了一件事情,你只要作任何一件事情,這個任何事情就有影響力量會影響未來,所以就當下造的影響力量來說,我們叫它業造的業,就這個業影響未來來說,這是個未來的因,所以叫它因連起來叫作業因,那麼這個業因,如果講那個戒體來說,就是叫作業體,這個業之體本體,所以這個戒體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透過了正確的認識然後,如法的求戒,受戒的時候,那個時候造了這個跟它相應的這個,所謂作了這個戒相應的這個業,這個業體,所策發的這個業體,那麼本來這個戒體是講這個,但是它下面很有意思,“今就正顯”,並不直接談那個業體,而是要說了更正確一點,更明白一點的直稱“能領之心相”,這個能領的心相,不就是業體所領的,所納的這個才是業體,它為什麼這個地方把能領的心相來說呢!這個後面它會說明,這個過程可是這裡我也先說一下,這個純粹是我們眼前能夠感受得到的,我們必須不但是純粹,我們必須要眼前感受得到的,感受到的時候,你去求戒,才知道得了戒與不得戒!得了戒以後,你才曉得是不是依體起用?還是隨順著以前的無明,所以這個很清楚明白的,我們如果不瞭解的話,求了戒回來還是糊理糊塗,那這個是所謂〈緣成而已〉,昨天晚上說盲夢心中緣成而已沒有意思,關於這一方面說一下,就是在任何境界的時候現起,這個境界是對外境而說,然後我們這個能對境的這個心,這是兩樣事情對吧!所以一個是能領納這個境界的自己內心的心識的相狀心識的狀態,一個是我們的心識所緣的這個境界,然後當我們的心識緣那個境界的時候,就產生一個認識的作用,這個認識作用當中,可以細分的話,也可以分知見部分,也可以分這個情緒部分,知見部分這個好講一套道理出來,這個壞有壞的道理,情緒部份呢!好的,你就歡喜它,不好的,你就厭惡它,乃至於說厭惡,所謂瞋方面,好的所謂貪方面,再不然的話,你就說不上來嗯!就是貪瞋癡癡相應的方面,這個是一般狀態,我們是不是都在這裡面?那麼這個一再說過,實際上我們正常狀態都在這個裡邊,如果在這個裡邊的話呢,就註定了這個生死輪迴的有漏的因,那麼有漏當中的又分善惡,如果這個跟善相應的,雖然有漏,那感得人天果報,如果說不但有漏,而且是惡的話,糟糕,還變成三惡道墮落,這個是一般狀態,那麼現在戒呢,就告訴我們這樣才是善的淨的,分開來說善跟淨是兩件事情,如果嚴密一點來說,善就在淨當中,那麼這個前兩天曾經簡單的說過,所以在這個地方,最最主要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呢?最最主要的關鍵不在那個境,而是在我們能對境的這個所緣的能緣的心,對吧!同時呢!這個戒一定是心境相應這個戒是無量無邊,根本你沒辦法整個的來把握的住,這是個無限,可是不管對無限當中的任何一個境界,你能對的這個心,就是在任何情況之下,就是你當下,那麼以前就是你這個心,對一切境而產生染污的這種行為,現在呢不!所以不管是以前染污,或者現在善淨,真正重要的你能夠把握得住,能領的這個心的話,那這個問題就解決,所以在這個地方說,真正要想認識的這個事情哪!它不從這個戒體所納這個業體,而是談能領的心相,現在清楚不清楚?這個概念,然後你仔細一步一步走下去,那我們就瞭解,瞭解了以後,然後呢,怎麼樣的經過練習,有了正確的,一點點一步一步的深入了這個能力了以後呀!然後去受戒,那就對!再看文

事鈔續云:『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 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名為戒體。』

這個先看下面資持解釋

《資持釋》云:『二正示心相三。』

下面緊跟著前面是先說這個戒體是什麼?能領的心相那麼這個能領的心相當中正確的來告訴我們心相分三部份,

『初二句示戒量,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塵沙者喻其多也,二諦者佛所立教也此謂約境顯戒故云等法。』

這個比較長一段一段的說,這個【正示心相】分三段,就是前面的謂【法界塵沙二諦等法】這是一段,那麼這個兩句,這個兩句就是什麼?告訴我們戒的數量,戒的數量,實際上是跟法界相應的,所以是個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十法界的依正,無所不包沒有一點遺漏,塵沙是說它的多,什麼是二諦呢!二諦是佛所立的教,對世間所有的現象佛來說明它的時候只有二諦,真俗二諦,真諦我們通常另外一個叫勝義諦,或者叫第一義諦,那麼這個是什麼?約境說明這個戒,不是剛才說這個緣起之法是心對境嘛!那麼現在先從境那一方面說第一段是指這一個

『以已下二正明心相。初句立誓盡一形壽。 次句通包禮敬陳詞身口二業。 善下明屏絕妄念。 測下明心法相應。測思者成業之本、得戒之因、三品心中隨發何等。明慧者反照心境如理稱教、而非倒想妄緣前境。上明用心。下明合法。由上起心必須遍緣塵沙等境、法從境制量亦普周、心隨法生法廣心遍、心法相應函蓋相稱故云冥會。法猶在境、以心對望故云前法。下云彼法義亦同然。』

這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是上面說的【以己要期施造方便】等等這個我們看一看說以己下那就是以己要期那個這個是第二,解釋那個心相的第二段,第一句呢!這是什麼?【立誓盡一形壽】,通常我們說我某某就是我弟子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五戒或者是少分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滿分優婆塞等等,那個都是自己立的誓,【次句】就是【施造方便】什麼是施造方便呢!就是全部通通包括【禮敬陳詞身口】等等,這個就是造作種種方便,這個就是受戒的時候,先這位戒師告訴我們,然後在那個地方懺悔,一般來說,完整的從請師迎聖懺悔皈依,這個都是在這個裡邊。禮拜呀!觀想呀!陳詞呀!這個主要的就是有形方面來說【身口二業】。

下面說【善淨心器必不為惡】這個是什麼呢!說要【屏絕妄念】,屏絕妄念!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在無明相應的這種妄心妄緣之下,那麼現在我們是不是妄心?是妄心!不過以前的這個妄心是跟無明隨順著生死輪迴而走的,現在那個還是虛妄心當中,可是這個虛妄心是導我們導向出生死正知見方面的,這個妄對治這個妄,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以這個因中說果,這個以果來說因的話呢,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了這個妄心,這個時候叫正知見,就是指這個,那個時候心裡面,不再是浮浮泛泛的,不但貪心,這個掉舉要拿掉,瞋心要拿掉,就是無記相應的這個全部要拿掉,一心一意的專心緣念善淨之法,所以說前面說這個【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為惡】這個非常重要!

【測下】呢!就是【測思明慧冥會前法】,我們看【測下明心法相應】,這個是怎麼樣能使能領的心,跟所緣的境跟它相應,當這個相應的時候,這個戒體就產生了,那麼這個所以能所相應產生這個戒體呀!我用個很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我們現在作任何一件事情隨便哪一件事情那個茶杯裝一杯水,那麼這個茶杯是能納這杯水,這個水是所納,於是這麼一來的話這個功效就產生了,這個水你就拿去喝對吧!或者說我是能飲這個水是我所飲,所有的我們的一切事情你這樣去觀察是不是這樣呀?正式的功效都是這樣的因緣配合成功的,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說這個【測思明慧冥會前法】,也就是指這樣的狀態當中能夠心跟法相應,那麼這個心法相應要怎麼樣呢!不是前面跟貪瞋癡相應的這種妄惡之心而是要明,要跟智慧明呀!就是反對無明,那麼就是說智慧,那麼這個智慧怎麼樣才能產生呢?說測思測是測度思惟,平常我們經過了師長的引導,聞思觀察思惟就是這樣,所以這個時候真正用的時候,所以這個【測思是成業之本】。

那麼談到這個地方,前面我們就瞭解的業本身意樂最重要,是吧!所以業是什麼?思,思已業,而造業的根本就是思心所,由於有了思心所身口跟著相應,那麼這個思心所,如果說世間上面一般的走法,你很聰明,動了半天的腦筋造的業,把我們送下地獄去,佛法當中相反,同樣的需要正確認識,然後你也一樣的要集中心思去思惟觀察,怎麼樣跟正法相應,嘿,結果呢,從墮落一步一步的上昇,乃至於究竟成佛,所以這個測思呀!叫成業的根本,然後現在的業是什麼業呀?得戒體之業。所以這個【得戒之因】,這個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麼在測思過程當中,所以我們觀察思惟,那個時候每個人的認識不一樣,發心也有大小,所以有的發上品心,有的中品心,有的下品心,這個三品心當中,隨便你發哪一等,隨便你發哪一等,雖然前面一再的說,這個上品心得上品戒,它並沒有說中品如何?可是你只要你心裡面真正相應的話,它都能夠得。

【明慧者反照心境如理稱教】,以前我們是糊理糊塗都是隨境而轉根本不瞭解,它為什麼叫反照心境如理稱教呢?看一看平常我們一直說什麼叫正知見?正知見不是說文字上面我認識叫正知見,正知見這是當我們心對境的時候,心對境的時候,然後回過頭來,看看那個內心,這個知見是什麼東西?是善是惡是無記?這個才是真正的正知見哪!所以並不在外面的境相是非好壞,有很可愛的境界現起然後對著這個境平常我看見哎呀!這個非常好!這是貪心相應,反之一個非常惡劣的境現起的時候,對了喔!這個瞋心相應,我們不會覺得我們在貪,我們覺得瞋,我們會覺得什麼?這個是不合理嘛!不合理嘛!當然你就是討厭它,佛法告訴我們,不是在它這個合理不合理,當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以什麼心對它!不合理,我們應該有兩種心理,第一個你很清楚的瞭解,合理應該如何?然後下面一步,你應該發憐憫慈悲心,我應該如何幫忙他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才是我們應有之心,並不說你跟他發脾氣,就算你講了半天道理,你跟他差不了多少!現在如果說你能夠以智慧觀照的話,唉,觀照自己,現在我這個地方跟它不相應,為什麼?你覺得跟他講道理,你發了瞋心了,這個不是,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它不用那些名詞,反照心境,當這個心對境的時後,你回過頭來,馬上看一下你這個起心動念是如理嗎?什麼叫做如理呢?跟這個佛陀告訴我們的教法相稱相應的,所以說反照心境是如理稱教。

反之呢,就是顛倒的【妄緣前境】,錯誤的,對那個前境哪!你根本是錯誤的,完全是跟虛妄浮事的,完全是緣那個,這個錯了!這樣的狀態,這個才是說測思明慧,這樣的測思明慧作對了,然後那個時候心境相應的這個業,叫做戒體,平常心境相應不相應?當然相應,相應的什麼?輪迴生死的業體,註定你輪迴生死,現在同樣的這個業體就不一樣了,這個叫無作戒體,如果說善的,那一定在人天,如果是淨的話,一定能夠超越生死,這個最最主要的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它說【上明用心,下明合法】,上面用心是用什麼?那就是告訴我們測思明慧,合法呢!就是冥會前法。

下面兩句【由上起心必須遍緣塵沙等境,法從境制量亦普周,心隨法生法廣心遍,心法相應涵蓋相稱故云冥會】這個冥會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上面的起心,這個起心不是莫名其妙的,一定要對著境,這樣所以說,上面的起心一定是心對著境,現在那個所對的境是遍緣塵沙,一切境界這個就是戒,它最最珍貴的可貴的地方,善法只對一件事情來說,戒!戒的特徵是什麼?遍該生境遍法界的,所以你受完了戒以後的話為什麼這個功德,在任何情況之下那個戒的功德永遠是無限的,反之作任何善事情不是戒的話,你怎麼大的作善事,對不起,這個功德總歸是有限的,這個真正的差別,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必須應該認識的,所以說這個時候起心哪,那個受戒的時後,這個心念是必須遍緣塵沙一切境界,那麼現在這個法就是戒法呀!這個是從境而制定的,所以它這個戒體之量,也是普遍法界相應,而所以普遍相應的話,因為你這個心隨著這個法而生,現在這個法本身遍緣法界。

最後下面一句話,【心法相應涵蓋】,就像上面有個洞,有個蓋子蓋住,這個完全一樣,說這個函,就是一個管,然後上面有個蓋一樣,完全相應所以叫冥會,就是心跟法完全相應,下面繼續【法猶在境以心對望故云前法】,它每個地方說為什麼叫冥會前法呢?因為那個法本身還在心所對的前面,所以【下云彼法義亦同然】,下面等一下還會談下云彼法相應等等,關於這一個就是第二段,正明心相的第二段,再下面第三段。

以此下三明納體又三、初二名躡上冥會。 於下明法隨心起。法是無情、由心緣故,還即隨心,故三法納體之時,初動於境,次集於空,後入於心、法依心,故名為法體。 領下示體所在若據當分、體是非心、不顯所依、體與心。今言在心乃取圓意、即指藏識為所依處。

【以此下三】上面就是【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就是這個行事鈔當中的,我們一步一步來解釋它,以此下三又分為三部份,初二句躡上冥會,哪初二句呢!我們看事鈔的文【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那就是仍舊是跟前面的再說重新敘述前面的,【於下明法隨心起,法是無情,由心緣故,還即隨心,故三法納體之時,初動於境,次集於空後入於心,法依心故名法體,領下示體所在若據當分,體是非心不顯所依體與心異,今言在心乃取圓意,即指藏識為所依處】,這個在這個地方講一下,於下那就是【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這個先說一說,那麼這一段是說什麼呢!說這個法就是戒體這個法隨心而起的,法是無情因為所對的境,那麼儘管這個境當中也有有情因為我們所對的對象,我們所對的對象是什麼?法界塵沙一切的依正二報,它也有有情在裡頭為什麼這個地方說無情呢!實際上你所對的境界,對你來說完全是一樣的,對你來說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特別的說明,就這個法對外面來說的話,不是,這個無情是對我們主要的來說,那麼【由心緣故即還隨心】,說這個境,又是我們的心緣了以後,因此隨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在這裡大家可以馬上體會一下,外面的境界的好壞,這個我們一般看起來,好像是外面的,實際上你仔細的觀察的話,不一定,不一定,你看見那個境界好壞是非,到底是外面的,還是裡邊的?如果你仔細去檢查的話是妙的很,有人說是外面的,有人是說裡面的,如果你瞭解了,說外面說裡面都對,不瞭解了說外面說裡面都不對。

於下明法隨心起。法是無情、由心緣故還即隨心,故三法納體之時,初動於境,次集於空,後入於心、法依心,故名為法體。領下示體所在,若據當分、體是非心、不顯所依、體與心。今言在心乃取圓意、即指藏識為所依處。

不瞭解了,說外面說裡面都不對,那麼現在這個地方非常簡單的,我完全用實際的例子,你可以再運用在任何地方去,當那個境界現起了以後你說是外面的嗎?也可以說外面的,的確外面有個境界在對吧!可是這個境界所有好壞什麼等等啊!是你在判斷它,是不是你在判斷它?所以當這個判斷好壞的時候到底是外面的是裡面的呀!你實在是很難說它,你如果認得了,你說外也得,說裡也得,說這個緣起也得,反正就是這麼一件事情你瞭解了,說不瞭解的話呢!對不起,說裡說外都不行!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儘管是有裡外等等,可最主要的這個樞紐在哪裡?樞紐是在我們的內心的認識,是不是這樣?如果說你今天的心情高興的看見一個不好的東西,你也覺得這個不錯耶!如果你今天不高興,再好的東西你看見了,心裡面就覺得,唉呀,真是很麻煩!這個充分說明這個真正的樞紐,就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真正要認識的,不必去深談,所以它這個地方說心緣,但是生起來的時候,還是隨心,但是這個心為什麼又單單說內不行呢?如果說這個沒有外面的所緣的境的話,請問那個心會不會生的起來?生不起來!所以它一定是緣著外境才生起來的,但是在這個裡邊真正的樞紐在乎你自己,所以當心緣境以後,然後在這個相應以後生起來這個,所以通常我們說根境識三事和合處,如果正規的來說,這個三樣東西是因緣所生,如果說你別別的來說的話,這是個認識作用啊!由於根境相應那麼識就變成根境相應生起來的另外一樣東西,所以這個時候說

“故三法納體之時”這個,所以經過這樣的我們瞭解了以後然後我們去作法,作法的時候初番羯磨二番羯磨三番羯磨,那個三番羯磨第一次我弟子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等等。

第一次呢!“動於境”,這個昨天已經簡單說過了大家還記得!第二次集在空當中第三入於心,那麼簡單再說一下,第一次是緣這個境的時候現在不!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跟什麼相應的?跟無明相應的,所以無明相應的話,那一切都不談,現在都是跟三寶相應的所以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同樣對那個境的時候恰恰相反,所以在一切境界上面就有產生這樣完全不一樣的地方,這是第一次受戒的時候,境上面一切境上面動了。

第二次呢!集到空當中第三次這個戒法就流入心當中,那麼這個戒法“法依心故,名為法體”,喔!這個叫做法體,這個就是前面所說的“與彼妙法相應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領納在心”,再繼續看下去。

“領下示體所在若據當分體是非心”說領納在心說把前面生起這個領納在我們的心內這個叫做戒體,現在這個資持的解釋是什麼意思呢?關於這個戒體部份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有宗它是說色法,成宗說非色非心,現在南山宗那就又說它是一個心法,實際上是不是究竟了呢!不!究竟了不!這個宗喀巴大師利害心要當中有另外的說明,這個以後如果說講菩薩戒的時候我再詳細的說它,那麼這裡到南山宗為止下面會詳細說明的,所以說

“若據當分”,關於這個戒體根據四分一宗,這個四分一宗就是我們的當宗→四分律,那麼這個戒體是非心,前面說這個戒體是從能領的心相來說,而把能領的心相來說明這個戒體,現在反過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從四分律這個眼光去看這個體不是心。所以它說

“不顯所依”,這個所依就是能領的心,而說這個戒體跟心不一樣的,特別要註明一下,而現在說在心是什麼呢?

“取圓意”,就是圓教的意思,這個圓教也就是道宣律祖依唯識,法華涅槃開權顯實來說明這個意思,這個能依的或者是能領的這個心就是我們的藏識,這是它所依之處,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要簡單的說一下,為什麼歷代的祖師都用論作為根據呢?這個論就是詳細說明這個經,這個叫做戒體,它剩下來就不談了,但是你要仔細的深入的去研閱的話,這個戒體到底是什麼個內涵呢!在這種狀態當中依個人的深淺程度的不一樣,就有的人說色法,有的人說非色非心,非色非心就是四分宗,我們的道宣律祖又說是個心法,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所立論的根據是什麼?各有它的根據,各有它的觀點,所以當談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如果說它引那個《薩婆多論》的那就是實法宗,如果是引成實論的那就是四分的當宗,如果是以唯識法華涅槃的,那我們這裡所謂圓教宗。

唯識怎麼講呢?唯識說萬法唯識,一切法它本來是識,只是把它說成四分,這個這裡唯識的詳細情況我們不談,一般來說就是見分跟相分,見分就是我們能領的心來說能見的心,然後這個心所對的形相的話,那就是相分,所以既然這樣的話,這個戒體本身也就是這個識所變現的,這個是唯識上的說法,那麼在這個地方豈不是有的人說那中觀怎麼講呢!我想今天我只是簡單的也說一說,說宗喀巴大師他說這個戒體它還是色法,不過這個色法跟薩婆多有宗說的色法不一樣,有宗說的叫實在的實,實法,那麼宗喀巴大師判的是法識所攝的緣起→假色,那麼這個中觀談一切現象都是性空緣起,所以所有的一切現象,一切的法都是依緣而立,這個是因果必然關係。凡是依緣而立的一切的形相,自然有它的作用,那麼在這個時候就說明你只要瞭解,比如我們拿一個實際上很簡單的比喻來說大家就瞭解了,那個水就是二分的氫一分的氧,所以這個水成就的緣是什麼?氫,二氧,當然還有實際上其他東西了,比如說這張桌子,那麼桌子是木頭人工油漆等等,就是它成就的這個所依的條件,那麼這個成就了以後,就有它的作用存在,當我們要想瞭解它的作用,以及瞭解它的內涵的時候,你就不妨把那個緣,或者是依,所依的緣來說明,或者是依它所顯的功用來說明它,那麼在這個所依的緣當中,最主要的,以及最強盛的力量是什麼?就是心境當中心比較主要,所以同樣的在這個儘管中觀、唯識不一樣,可是你一樣的可以用中觀來解釋,那如果從能領的心相認識這個戒體的話,不管它是唯識或者中觀你認識是一樣的產生的功效是一樣的,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就是這一個。

這個地方也簡單的這麼跟大家說一說,回過頭來,再把《行事鈔》上那一段話重新再看一下,因為這個是比較重要,說這個戒體是什麼呢?就是法界塵沙二諦等法,這是外面的境,這個境也是以自己要期,就是所立的誓願,透過了種種的方便種種的方法,那個方便是什麼樣的呢!那個方便是要淨化自己的身心,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謂使得自己從染污的淨化了以後成為一個法器,不能有一點點不相應的惡,所以,

“必不為惡”,那麼怎麼做到的呢!是觀察思惟使正知現起,能夠使這個正知見跟前面的境相應,那個時候內心當中這個生起一個,由於這個觀察思惟,這個心對了境對境的當下,以自己的正知見觀察思惟,生起了這樣的一個當時造的這個業體啊!這個業體領納在心當中,所以說

“以此要期之心與彼妙法相應”,那個時候與彼法上面有彼緣起之義,我實際上舉個比喻來說,當我們對著任何一個境界,然後這個境界現起的時候,現在我修學了佛法瞭解了佛法,透過了思惟觀察說我現在要這樣做了,要這樣做了那麼這種狀態當中,所以要這樣做這個是什麼?一定是由於外面的境以及內邊的心所以現在要這樣做,現在要這樣做的觀念或者這個影響力量,那麼這個是什麼?是由於外境而生起的,所以它說於彼法上有緣起之義,就是這個外面這個外境呀!是引發我們現在內心當中生起這樣的一個概念的因緣,所以說這個一切法界相應的一切外境上面有一個緣起之義,那麼現在這種有生起來的這個叫做戒體,這個戒體領納在心當中,這個文字的解釋到這個地方為止。現在把那個文字拿掉,直接了當地說一下,回頭你再去想一下這個問題,馬上就解決了,境、心相對,然後一般狀態,貪瞋癡現在不是!是!不可以!很正確的認識它,在認識過程當中曉得這是貪的,這是瞋的不可以,然後完全以另外一種方式在這個時候內心當中留下一個影響力量,以及不這樣做以前同樣有一個影響力量,是不是大家都感受得到?以前的影響力量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癡相應的這種,當這個境界現起了以後好了過去了,事情雖然過去了下一次你再碰到的時候,嘿,你馬上覺得,嗯,這個,如果說碰見這個,你跟它相應的,引發你歡喜的貪的,你覺得,唉,這個好人,那我歡喜他這樣,也許大家一起呀,嘿,好高興今天一起看一場電影,喝一場酒,是不是這樣呢?再不然的話,這個傢伙,真是莫名其妙的,你心裡面就覺得對他起反感,乃至於跟他口角吵架,是!還有一種呢,也就過去掉了,這是一般狀態,所以對那個境界一定會產生這三種反應,這三種反應是什麼?業體。是不是會繼續的,第一次由於見了,所以第二次再來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就立刻翻起來這個認識,這就是以前的業體,現在受戒呢,噢,不了!所以當第二次這個境界再現起來的時候,立刻感覺到,唉,我現在受了戒了,我以前看見這種情況呀,貪瞋癡相應,現在不了!不了!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當你受戒的時候你自己內心上面透過了這樣的前面所說的種種的方便,所以說如果說諸位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先去慢慢的練習自己的內心,對境的時候,能夠想辦法控制它、修改它,然後正式的對著一個戒師,這個戒師很重要噢,如果這個戒師本身的條件高的話,你的條件比較差一點可以,反過來他如果差一點,你條件高一樣的可以得的到,然後你內心當中,就產生了這樣的一種影響力量,這種影響力量留下來了使得你以後一對境,你立刻感覺到,唉,我現在是受了戒的人,這個內心當中如果時刻遇見境況,都會生起這個,那這個是什麼?就是得到這個無作戒體的功效,這個前面就說過了,儘管我們沒有得到這個戒相應的無作戒體,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什麼?都有這個跟無始生死以來無明相應的業體,這個是人人都有,修就是把它修改改變成善淨的,就是如此而已這麼一來大家對這個清楚了吧!好!繼續下去。

資持云:『問:何不直示無作、而明心相者?』

那麼它又問一下,它這個問答也詳細的說,它說你前面說了半天,既然這個無作戒體本身是這樣的,是跟心相關卻不是這個心當下,那你為什麼不直接了當地,就把那個無作說而要說這個心相呢?所以它這個問答的話,凡是所有的這種地方的問答,都是有關深細的部分,那麼祖師怕我們不了解說一個問答在這個裡邊讓我們更正確的認識,所以回答

『答:能領之心,發體正要,獨茲曲示,餘並無文。若乃考得法之元由,決所受之成否。苟迷此旨,餘復何言。或無記妄緣,或汎爾餘善。一生罔象,畢世遲疑無戒滿洲,聖言有旨。故茲提示,義不徒然。』

這個就是對我們一個最好的警策策勵,它回答說,所以不直接說這個無作,而談這個能領的心相的話有個原因,因為真正的策發啟發這個戒體,主要的正確的中心在哪裡?在能領的心上面!在能領的心上面!你有了這個能領的心,你才能夠得到這個戒體,如果這個不瞭解的話,根本不談,像前面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是不是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瞭解了,所以說

“獨茲曲示”,就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所緣的境它也不談,乃至於這個無作戒體也不談,單單這個而一再委曲婉轉的告訴我們,啊!其他的不談!這是它的原因!

下面“若乃考得法之元由”,如果你正式的考較推究得到這個戒體,這一個法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嗯!必須從能領的心相上面,那麼這個瞭解了以後,你才曉得啊,我得到與否?才能夠決定,才能夠抉擇所受的這個,今天來受戒受到了沒有?如果這個不瞭解的話,那對不起,其他的還談什麼呢!所以呀,依體起行,你現在體沒有,你還談什麼呢?所以說如果不瞭解的話,其他的根本不談了,那麼沒有的話怎麼辦呢?

“或無記妄緣”,根本在無記心當中,那個心當中就在那兒隨便的緣一切,緣了半天沒有什麼結果,最多不過什麼,

“泛爾餘善”,或者呢!就是作一點好事,這個就是種點善種子,你不能說它一點沒有喔,但是這種泛泛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生罔象”呀!

“畢世遲疑”這一生都在這莫名其妙當中,並沒有正確的跟它相應,所以一生畢世遲疑,所以遇見境界情況的話,到那時候你心裡想到底怎麼辦呢?理論上面說要這樣做到那時候,境界對起的時候,我們往往這個事情想唉!佛告訴我們這樣做心裡想想唉!這個好像做不到,這是我們通常有的狀態,實際上就是你對那個正確的狀態,事前既不瞭解,受戒的時候也沒正得,所以前面說一生罔像是畢世遲疑,結果產生了什麼?大部分,極大部分,極大部分,這個都沒有真正得到這個戒體。

“滿洲”是滿閻浮提洲,因為這個佛法正傳是傳在閻浮提,實際上應該廣泛的包括東勝神州,西牛貨洲,北俱蘆洲沒有的,儘管是到處前面不是說嗎?受這個很多很多,但是真正得到的話,那只是三個五個而已,極大部分人是什麼?

“無戒滿洲”,這個佛呀!特別的告訴我們呀,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出來說一說,它並不是隨隨便便的,所以有一句話,

“故茲提示義不徒然”,這一段的問答,就特別的告訴我們這件事情的重要,那麼這個戒體部分,能領的心相,簡單的說明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