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6月
 
 
 
 
1
3
6
10
17
20
24
25
27
29
 
 

第二節所發業體

原文:所發業體中分為六項

一 辨體多少

二 立兩解名

三 依論出體

四 顯立正義

五 先後相生

六 無作多少

 

淺釋:所發業體又可分為六項來討論:

一、辨別受戒時所發的業體究竟有多少種類?

二、爲何只建立兩種戒體的道理並解釋其名稱的意義?

三、依據《成實》及《薩婆多》二部論說出二種戒體的深義。

四、顯示依《四分律》所建立業疏三宗戒體的正宗義理。

、無作戒體先後相生的情形究竟是如何?

六、作的業性到底有多少種類?

 

項辨體多少

原文:▲事鈔云:『問:別脫之戒,可有幾種?答:論體約境,實乃無量。戒本防惡,惡緣多故,發戒亦多。故善生云:眾生無量,戒亦無量等。今以義推,要唯二種,作及無作。二戒通收,無境不盡。』

資持釋云:『答中,初約境示量。今下舉要統收。今正明體,此二爲要,故遍舉之。通收盡者,由此二戒懸防、總發體中含攝故。此收法體,而言境者,欲明遍境之法,皆歸戒故。』【見事鈔記卷十六】

淺釋本文歸納戒體的種類爲作戒體及無作戒體二種。

《行事鈔》云:『問:五、八、十及具足戒,這些別解脫戒之戒體,可有幾種呢?:現在所討論的戒體,如果是約()其所對的境界,實乃(在是)無量無邊,不可勝數的。這是因爲如來制戒的根本是在於防患我們身、口、意三業來造作惡業;又由於造作惡業的所緣境是通於十法界情與非情這麼多的緣故,因此受戒時所感發的戒體亦是多到無量無邊。是故《善生經》云:眾生無量,戒亦無量等。以上是就所緣境界來說明戒體是無量的。現今以義理來推求,戒體主要唯()種:作戒以及無作戒。這二種戒是可以通收十法界情與非情境的戒法,所以說是無境不盡收入了。』

《資持記》釋云:『在回答的文中,最初一段是約所緣的境界來顯示戒體的數量是無量無邊的。今以義推以下的文,是舉出作、無作這二種主要的戒體,能夠統收一切的戒體數量。現今正是爲了說明戒體,是以此二種戒最爲重要,是故道宣律祖偏(特別)舉之來統收一切戒體。文中「二戒通收,無境不盡者」,就是說明作、無作能通收一切戒體的道理,是由於此二戒能夠在受戒的儀式(作戒)懸緣十法界情與非情的境界,來防制三業對未來的境界不再生起造惡的功能,這是從作戒體這一方面來談。至於總發呢?就是指無作戒體在受戒三法羯磨竟的第一剎那(初一念),所生起不再對十法界情與非情境界造惡的行爲。由於在這二種戒體中,都能含攝十法界情與非情境所感發的戒體,故稱名通收。此是就通收法體(戒體)。這裡而言(爲什麼還要談到)境者(境界)呢?這是道宣律祖根據義理欲明白吿訴我們,如來所制遍及十法界情與非情境之戒法,皆可以歸納成爲作、無作這二種戒體的緣故。』

註解

      辨體多少:根據《資持記》的解釋,如果是從《成實論》、《大智度論》等論的敎義來説是不一定的。有的就所受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來説;有的相對身口業七支;或者以身口意三業來總説,有的分遮戒、性戒等等不同的説法。在此是針對受戒的情形而説,所以總歸納爲「作及無作」這二種戒體。

      戒亦無量等:這「等j字,是説明《善生經》中的經文有以下幾句:「眾生無量,戒亦無量;法界無量,戒亦無量。」眾生,即有情;法界,包括依正二報。是故答云:「論體約境,實乃無量」。

上來第一項「辨體多少」講竟。


第二項立兩解名

原文【立兩解名中分爲二支1

一 立兩所以

二 並解名義】

淺釋以下接著是第二項立兩解名,其中分爲二支來解釋:

一、爲何只建立作、無作這兩種戒體所以然的道理?

二、請並且解釋作、無作這兩種戒體的名稱及意義。今初

 

第一支立兩所以

原文事鈔云:『問日:何不立一,及以三種?』

資持釋云:『言不一者,欲顯相須,故約互廢以問。及以三者,業疏作何不三合,謂有作俱無作二法同時,宜應更立一合,次前爲三

淺釋本文提出質疑,爲何戒體不立一種或者立三種呢?

《行事鈔》云:『有人問日:爲何戒體不單獨只建立一種,或者及以(增至)三種,卻一定只能建立兩種,這是什麼道理呢?』

《資持記》解釋云:『這裡之所以言不立一者(不立一種戒體的道理),是欲

(爲了)顯出作與無作二種戒體是互相須要依賴才能共存。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故意約()互相廢除其中一種以()問難的。

另外,問到及以三者這個問題,道宣律祖在《業疏》中寫作何不立三合(爲何不再建立第三種)呢?提出這問題的人是謂(),在最初登壇受戒後,就有作戒體俱()無作戒f一法同時生起的情形,所以宜應更立作倶無作一合二種),次前(連同前面)二種便成爲三種戒體。』

註解

立兩所以:是指前面第一項「辨體多少」既然是根據受戒時所建立作、無作這兩種戒種,接著就應該舉出根據來加以説明。

 

原文△事鈔續云:『答:若單立作,作休謝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須無作,長時防非。若單立無作,則起無所從,不可孤發,要賴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

資持釋云:『初答不立一中,先明作須無作。作休不防者,以作短故。不可常作者,心或餘用故。次若單下,明無作須作。二下,結示。』

淺釋本文先解答如果只分別建立一種戒體的缺點。

《行事鈔》續云:『答:假若只是單立作戒體,一旦作戒體休止謝落以往(之後),就不能防止未來的過非了;又作戒不可能常時間來造作納體的觀想,因爲心思總是會攀緣其他的境界。是故必須建立無作戒體,才能長時間來防非止惡。同樣的情形,假若單立無作戒體,而沒有作戒體,則起無所從(指:無作戒體的發起就無所根據),這是因爲無作戒體是不可能孤獨發起,必須要賴作戒體才能生起。作與無作這二法在受戒時是必須相互憑藉,所以不得只單立一種戒體。』

《資持記》解釋云:『最初先回答不立一種戒體的文中,是先說明作戒體必須要有無作戒體相助的道理。作休不防者,以(因爲)作戒體存在時間很短,一旦休止之後,就不能防患未來過失的緣故。不可常作者,是說明在三皈受戒時,戒子必須念念相續來觀想,但大多數的戒子心或者有餘用(攀緣雜念)的緣故,所以防非的時間很短暫(只限在登壇受戒那段時間)。其次,若單立無作以下一段文,是說明無作戒體必須依賴作戒體才能生起的道理。二法以下這二句,明確地結示不能只立一種戒體。』

原文△事鈔續云:『何爲不三?但由體相,道理相違:一作無作別;二心非心別。性不可合,但得立二。若就所防,隨境無量。』

資持釋云:『次答不立三中:作無作別者,動靜異故;心非心別者,體相違故。若下釋疑:以不許立三,恐謂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釋之。顯上且據能防,故唯二也。』【已上皆見事鈔卷十六】

淺釋本文其次解釋不可建立第三種戒體是有二點理由。

《行事鈔》續云:『旣然前文談到不可以廢除其中任何一種,又何爲(爲何)不建立第三種作倶無作戒體呢?但由(只是因爲)作倶無作的戒體相狀跟戒體能成立的道理是相違背的。違背的理由有二點:

一、作戒是動態的,必須透過身業禮拜、口業乞戒的有表色;無作戒體則屬於靜態的意業相狀,爲無表色,是有所區別。

二、作戒是以色心二法爲體,無作戒體則以非色非心爲體,兩者是有所差別的。

由此可知,作與無作性質不同,是不可合成作倶無作這第三種的戒體,所以但得立作戒以及無作戒這二種。然而,若就所防的境界爲感發戒體境而言,則隨境所得的戒體就無量無邊了。』

《資持記》解釋云:『其次在回答不得建立第三種戒體的文中:作無作別者,

說明作是動,無作是靜,兩者在性質上有異故。又,心非心別者,說明作與無作戒體,兩者在體相上是互相違背,不能合爲一體的緣故。

若就所防以下這二句,是用來解釋有人會質疑••以(因爲)不許建立第三戒體,恐怕會謂()戒法唯獨局限作、無作此二種而已,是故特別舉出戒體所防境界有無量來解釋之依此。依此來顯示上面所談的,只是姑且根據能防過非的整體來說,故唯有作、無作這二種戒體也。』

上來第一支「立兩所以」講竟。以下講第二支「並解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