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7月
 
 
 
 
 
 
31
 
 
 
 
 
 

第三項依論出體

原文▲濟緣云:『此門陳體,且依二宗所計,至後正義三宗分別,始是今師正出體相。』【見業疏記卷十五】

 

淺釋本項諸文是從《成實論》及《薩婆多》來解釋作及無作這二種戒體的意義,但因爲戒體的道理是非常微細且深奧,必須用許多言詞從多方面來解釋,本項還算只是略說而已。

《濟緣記》云:『此戒體門所陳述作、無作二種戒體的深義,在此處姑且是依據成實及薩婆多二宗所計(的主張),並非戒體最究竟的意義。要至()後面第四項顯立正義中,業疏三宗所分別圓教宗的戒體義,始是今師(道宣律祖)眞正所要指出的戒體相狀。』

 

原文事鈔云:『二論不同。今依本宗,約成論以釋。』

資持釋云:『二論即指多成。然今鈔中,依宗明體,指略多宗。恐後學至文壅滯,故須略示。業疏廣列六位分別,今但撮要引而示之:

   初明二戒,並是有爲,非三無爲。由假緣構造,四相所爲故。(此有爲無爲分别。三無爲者,虛空、擇滅、非擇滅也。四相即生、住、異、滅。)

   二、諸有法總爲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二戒並色,非餘二聚。(此有爲中三聚分别)

   三、色有十一,總括爲三:一可見有對色(即色塵也)、二不可見有對色(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即法塵少分,法塵有二。一心法,謂諸心數法。二非心法,過去色法,無作即此色所收。)今作戒者,身作即初色,口作即第二色中聲塵。身口無作並第三色。(此色聚中三色分别)

   四、色中又有二,一本報色,謂四大也。二方便色,謂運動造作。作戒非本報,是方便。無作非二色。(此身口色中二色分别)

   五、作戒是善色聲,非惡無記。無作,戒體是善,可知。(此方便中三性分别)

六、作業始終皆得爲戒,不同餘善。無作當體是戒,非此所論。((此就善中,唯約作戒始終分别)。已上六位,顯示彼宗,二戒俱色。作色,即是色聲兩塵,無作色者,法入中攝,名爲假色。』【見事鈔記卷十六】

 

淺釋本文主要內容在於說明《薩婆多論》的戒體觀。

《行事鈔》云:『《成實》及《薩婆多》二論主張的戒體,在意義上有所不同的。今依本宗(四分假名宗)的立場,約(是採取)《成實論》的主張以()解釋戒體的意義。』

《資持記》解釋云:『二論,即指《薩婆多論》及《成實論》。然而,今《行事鈔》中,是依四分假名宗來說明戒體的意義,所以在此先指出已經省略薩婆多宗的主張。但現在我(指:靈芝律祖)恐怕後學會有至文(在遇到文義)艱溋難懂,而產生壅滯(指:許多問題擠在一起不能突破,導致停滯不進)不能貫通的情形,是故必須先引《業疏》大略來提示說明《多論》的戒體觀。

《在業疏》中所引用的《薩婆多論》,是很廣泛地列出有爲等六位來分別解釋戒體的意義,今在此但(只是)撮要(採取要點)引出而來指示說明之(之,指作、無作二種戒體)

最初說明《多論》主張作、無作這二種戒體並(完全)是有爲法,而非三種的無爲法;這是由於戒體必須假藉因緣來構造,並且是具有生、住、異、滅四相所爲的緣故。(此即是第一,先從有爲無爲法來分別說明。三無爲者,虛空、擇滅、非擇滅也。四相,即生、住、異、滅。)

第二:諸(一切的)有爲法,總合起來可分爲三聚:一、色聚;二、心聚;

三、非色非心聚。作、無作這二種戒體並屬於色聚,而非其餘二聚。(此是從有爲法中的三聚來分別。)

第三:在色聚之中,色一共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十一種,總括起來可分爲三類:一、可見有對色,(即色塵也);二、不可見有對色,(就是五根和聲香味觸這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此即屬於法塵的少分。法塵有二種:一、心法,也就是所謂諸心數法(即心所法);二、非心法,即過去色

(指無表色),無作戒體即此色所收攝。今此處所說的作戒者(),正當受戒時,身業禮拜的動作即是初色(可見有對色);口業乞戒的動作即第二不可見有對色中的聲塵;至於身口的二種無作戒體,並都是屬於第三不可見無對色。(此是就

色聚中的三色來分別。)

第四:三色中又有二種分別,一、本報色,即所謂身體這個四大也;二、方便色,就是所謂身口二業的運動造作(禮拜乞戒等動作)。作戒體非本報色,而是屬於方便色;無作戒體旣非本報色,亦非方便色,二色倶非。(此從身口色中的二色來分別。)

第五:作戒體是屬於善色、善聲,並非惡性及無記性;無作,戒體的業性本身就是善,應該可以了知。(此是就方便色中的三性來分別。)

第六: 作業(作戒)體從始至終旣是善法,在受戒得戒時也皆得以稱爲戒善,是不同於其餘的善(指•.未受戒前所行的十善業等);而無作戒體當體就是戒善,並非此處所要討論的。(此就善性中唯約作戒體的始終是善法,在受戒時才可稱爲戒善來分別。)

()上六位,正顯示彼薩婆多宗所主張作、無作這二種戒體俱是屬於色法。作戒體所屬的色法,即是善色、善聲這兩塵;無作戒體所屬的色者(),是指法入中攝(即過去色),是故名爲假色(是跟前五塵所具有實礙的色相對比較來說,所以稱爲過去假色。)

 

註解

三無爲:這是就是小乘俱舍宗而言,若依大乘唯識宗的主張則有虛空無爲、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不動無爲、想受滅無爲、眞如無爲,這六種無爲法。而這六種無爲法,是揀别不同於有爲法。文中「虛空無爲」的意思,是從比喩來得知,説明無爲法的體性是如同虛空,不假藉任何造作。以下五種無爲,都通於這種比喻。但「虛空」的比喩是有大小的不同,如《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又云:「清淨法身,猶如虛空。」這些經文的虛空比喩,則是直指「法界性空」,即《大乘起信論》所説:「如實空鏡,以體絶妄杂,故如虛空。」這正是指大乘法性眞空,也就是「一心」的别稱啊!此處的虛空,義通大小二乘。以下的五種無爲法,有興趣者,請自行檢閲有關唯識宗的相關資料。

四相:實法宗主張戒體的生起,是假眾緣和合構造而成的,既然是屬有爲法,所以就有生、住、異、滅的四相—經過三羯磨法受完之後,戒體生起來了,故名爲「生」;得到戒體之後,有持戒止惡行善的功用,這就是「住」;持戒戒體清淨,犯戒戒體就有染污,這種能改變的相狀,稱爲「異」;捨戒還俗的因緣成就了,戒體就失去了,這稱作「滅」。

三聚:聚,會合;會集;把相同的法會集在一起,就稱爲「聚」。這裡是指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即心不相應行法)是屬於相同一類的法聚集,並不是指以修行的根機所判的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這三聚。

五根:根,有扶塵根及勝義根。這裡所説不可見有對色,乃是指勝義的五根,因爲扶塵根是借著五根的外形,對境產生可見有對色的功用;而勝義五根,則具有發識取境的作用,不須假借扶塵根來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