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7月
 
 
 
 
 
 
31
 
 
 
 
 
 

 

第三項 依論出體

下面就正式的來告訴我們戒體的這個內涵,這個時候注意噢,“依論”,這兩個字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提示,像這樣的大祖師們,我們現在直接的看大祖師南山道宣律祖,實際上道宣律祖真正的根據是根據什麼?根據的是四分律,根據的是有部律,四分律根據的是《成實論》,有部律根據的是《薩婆多論》,看看那種大祖師們,他要想把這個律上面,換句話,三藏上面的真實內涵說清楚,依什麼?依論。看見沒有?現在我們一般大家有一個概念,說我們學要學經,或者學律,你學論幹什麼?當初我也是這樣想,現在才瞭解,你學一點皮毛,種一點種子,學經學律,再不然的話,你呀,具深遠的善根,這個非常條件夠了,一看像六祖大師,一聽就瞭解了,這個論可以不必學,這兩類人可以不要學,一個是下愚,根本不要學,學也學不通,一個是上智,完全不需要,你本來瞭解了,在中間,我們想一步一步的上去的話,那你要的深細的內涵,都在論當中,所以祖師們不管是印度的,以及我們中國的都是論,那麼我們中國除了論還有什麼?疏鈔註,這個疏鈔註,實際上還是個論呢,現在大家清楚不清楚?這個是我們第一個。

所以哪一個地方都要深細的辨別,否則的話,你很膚淺的種一點善根可以,尤其像戒這種東西是非常嚴密的,是一點都不能錯的,你錯了一點點,對不起,沒有結果,清楚不清楚?所以要行持的第一步,所以我們以後行持的時候不要學論!我當年犯的那個錯誤,現在是越想越苦惱,不過有一個例外,就是現在末法了啊!大家也沒有時間了,好了!你念佛,只要你信得過,牢牢的咬住這個,這個用論的最淺的一部份,不要那些三藏當中大經大論,這個論當中最淺的是什麼?就是祖師們那些告訴我們的話,實際上那個註疏等等,是不是論?論當中又是論當中最淺的,或者是印光大師的文鈔,或者是蕅益大師的要解等等,是與不是?這個標準,我們要不要看得很清楚?那麼你才不會迷糊,否則的話我們往往有一個錯誤。現在看下面,

濟緣云:『此門陳體且依二宗所計,至後正義三宗分別,始是今師正出體相。』

南山律在家備覽 32A

  1. 31卷所示戒的中心意趣? 
  2. 為什麼求事項上的成功即即百分之120的失敗?
  3. 為什麼師父自評為常敗將軍?

正出體相,現在這個地方我們把這個戒體正式的拿出來呈現出來,說且依二宗,這個二宗就是有宗這個是薩婆多,然後假名宗這個是四分律,到後面才是正義,正確的體義,這個是第三宗,這個第三宗就是我們南山祖師的圓教宗,而這個最後的南山祖師的圓教宗才是今師,今師就是說我們真正的師承來源,這個是正出體相,正式的把這個內涵來告訴我們。

今天在這裡我只講一個小時,因為下面等一下還要一個八關齋戒,還有其他的一點零碎的小事情,我昨天精神也不大好,所以我想那個頭後面的神經有一點痛,我上一次曾經一痛往往是一個禮拜,那非常糟糕,所以今天下面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問題,這個零碎的問題也回答一下,說清楚了以後,那等一下就受八關齋戒,所以這個前面,關於我剛才說的這個,前面這個事情,正好還沒有認真深入的時候,關於這個問題我再說一遍,諸位認真深細學戒的,這個上面好好的仔細的思維觀察一下,不僅僅是要想學戒的,說真正要想認真學佛的每一位,這個概念我們應該弄清楚,現在問題是什麼?我先回答一下。

問:說依《無量壽經》說,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若知十方世界弘法度生隨意修戒無不圓滿,則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後再至十方世界度化眾生,於不求生西方而求增上生,兩者是有何區別?就它的內涵來說,我再說一遍這個題目,因為經上面說,到了極樂世界,那麼你可以隨意的到十方世界去化度眾生,這是一類;還有呢,不到極樂世界,我們在這裡學增上生,當然增上生最後也是希望能到十方世界去化度眾生,最後是圓成佛果,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答:如果說你瞭解了以後,那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方法上面、道路上面是不同,可是內涵是一樣。整個的內涵很簡單,幾件事情,就是剛才說的戒,如果說戒來說的話,一定說攝律儀戒,攝律儀最主要的功效是什麼?調伏自己!調伏了自己以後的話呢,攝善法戒!把自己的心力能夠真正的好好的把它迴轉,以前自己的心力,不是單單死喔!死的話停在那裡不動,一直隨著這個境界惡緣,永遠被動的在做奴隸當中,這個大家清楚不清楚?我們如果仔細的想一想的話,那真可憐哪!我們總覺得我們叫我我我,第一個就把那個我做它的奴隸,我們無始劫以來就做我的奴隸,看見這個就跟著它去,看見那個就跟著它去,好的跟上天去,下的跟到地獄裡邊去,永遠在那裡轉,有哪一個人能夠自己把握的準?把握不準!所以這一部份,首先自己要調伏自己的,那麼調伏自己的有種種方法,在這個裡面整個說起來就是什麼呢?戒!

那麼要想修學戒要很特別的環境,然後在這個環境裡邊我們有一個特點,也就是這個末法這個環境不許可的話那怎麼辦呢?對不起,你的目的在這個地方,留在這裡沒有用啊!那給你一個善方便到極樂世界去,這個極樂世界是提供我們一個修學的最善巧的地方,這個是我們真正要瞭解的,就像現在說的只要好好唸書,唸書說如果這裡不好,那麼到別的地方,換一個學校,乃至於換一個地區,乃至於換一個國家,那個真正到極樂世界去的內涵,是我們要瞭解的特徵,這個換一個,跟他跟任何人跟我跟你跟他,自己覺得相應的換一個環境去,去了以後第一件事情還是做這個,這個我們要深深的瞭解。如果不瞭解的話,往往想,嘿!在這裡不行,到了那邊就行了,如果說在這裡不行,到了那邊行的話,如果這樣的話,應該極樂世界這個法門,這個善方便就善得不能再善了。你不要自己修,佛陀就可以代修的,對不對?應該是這樣呀!實際上有這個可能嗎?你們說有這個可能嗎?我們不敢說沒有這個可能囉!但是如果說你拿這個經論,所以這個《廣論》以及印度的很多,如果你仔細的看那個主要的,現在我們翻開來那個三藏當中的律藏,它一定有個論辯,乃至於現在我們祖師的著作有個問答,他為什麼要這個問答呢?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好像是這樣,好像有這樣,《廣論》上面通常遣除邪執,遲鈍雖異,就是說萬一有遺漏的地方,你自己觀察一下,這是我們應該把握的準的。

所以我們法相不瞭解,很容易生起這個誤解,可是法相瞭解了以後,你這個誤解才能消除的掉,現在再重新回過頭來,說假定說你到了那邊去,如果你不經過這個的話,換句話說,佛可以代你修的,如果說佛可以代修的話,其它的經典當中,對不起,這個佛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修是要你自己修的,這句話是不是有矛盾?如果偶然的矛盾,也許有遺漏,你仔細的找的話,所有的大乘經典同樣的一句話,同樣的這樣,那這個矛盾你怎麼解釋?所以論就是廣辯這個法相的,那麼這樣的話,難道它錯了嗎?沒有錯!怎麼講呢?因為到了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它沒有違緣,所以你一定比較穩,有很多人走的很快,但有很多人走的很慢,就算你停在這裡,沒關係,慢慢的你總歸有,剛開始的時候,你自己沒成就之前是可以憑藉著佛的力量,然後你到十方世界,單單這個時候不夠,一步一步的你來,這個是我們要把握的住的原則,所以真正要想利人,那一定是什麼?一定要自己到了這種力量那才夠,所以在這裡說一說,求穩那一定是到極樂世界去,求快的話,不一定!這話怎麼講呢?還是經論上面看,就在《無量壽經》上面,大本經上面說,在極樂世界修百年不如什麼?對不對!這個你們大家都知道,不要說別的經典,就是淨土三經也說得很清楚,這個所有的經典當中,絕沒有一點矛盾,如果矛盾,它這個大小乘就表相上有矛盾,內涵絕沒有矛盾的,是不是這個樣?你們看!

然後像最近我們也念說,引什麼經我忘記掉了,好像《三摩地王經》,還是什麼經,那沒關係,它就說到正法絕壞的時候,哪怕你只持一個學處,那個時候你所產生的功德,超過以前的俱胝倍,俱胝倍是多少?一千萬倍,是不是這樣?所以你如果要正規的自己去修持的話,必須還要經過先第一個淨化自己,不要被境轉,不被境轉只是說不被它動,你自己活動的能力沒有,下面緊跟著饒益有情,你自己才能夠產生主動積極的力量,有了這個積極的力量幫助一切眾生,結果幫了半天,把你幫成佛耶!沒有別的,這個它的特點就在這裡,就是這樣所以這個佛只有你自己做耶!佛幫了半天你,幫了你祂成了佛耶,不是你成佛,這個我們要瞭解,所以我們當中也有人談這個阿彌陀佛,祂的願這麼廣,度這麼多人,這個最了不起,我們到那邊去,那是阿彌陀佛偉大,不是我偉大耶!所以我常覺得,我發現阿彌陀佛偉大,我要學祂,那你要跟祂一樣偉大,這我之所以一直說這個話,現在這個世界就怕你不念佛,但是我下面更說,要學阿彌陀佛念佛,那我們這個世界就有救了,這個根本的意趣就在這裡,你把握住這一點那就對,所以一個就是這個方面去說,那個就是那個方面去說。

那麼反過來又問題來了,說啊,在這裡快,那我要求快!對不起!它快是要什麼條件快得起來?萬一你留在這個地方,對不起,你被煩惱所使的話,結果你不是在這裡持一個學處喔!你在地獄裡面油鍋裡面打滾噢!那個快了半天,快了沒有?不但沒有快!他去了以後,至少還是去了,你沒有去啊!所以你必須兩方面去衡量,當你看見它的缺點的時候,你還要看它的長處,當你看它的長處的時候,還要看它的缺點,那麼正確的並不是看它的長短,認識這個以後,回去衡量自己的心行,說我現在什麼狀態?我想走什麼?我能走什麼?以及我該走什麼?這個把它看清楚了以後,應該下決定的時候,現在前面不是我們正下決定的時候,這一點清楚不清楚?並不是說馬上改過來,不要!你還是走你的,至少對我來說,我現在的認識是這個樣,這個觀念的的確確,你非要把《法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後才比較好,如果你對《法華》的概念認識了,回過頭去對我剛才這兩句話,你就很清楚。

今天早晨有一位在家居士,我們進來了以後,他說,向淨明法師請法,說淨明法師,你什麼時候給我們講這個,這個主要的淨明法師就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以前剛開始《廣論》,就念《廣論》,後來念了《廣論》把它跟戒擺在一塊兒,現在念了《廣論》跟《法華》、《華嚴》擺在一塊兒就是這樣,對我來說,我始終還不是真的行的時候,但是很穩!因為你在前面弄的不好的話,這馬上出毛病喔!所以我戰戰兢兢,這個戒是最佳的憑藉,然後自己深細的觀察抉擇,到最後決定了以後,那就像宗喀巴大師告訴我們的,實際上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我們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最佳之路,你一開頭畫出來了以後,一口氣走到底,這個是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慢慢慢慢的走,比如說也許你說一口氣走到底,從這裡飛機直接飛到那裡,也許你坐公路車,也許你坐火車都沒關係,我只是說,如果坐火車,那應該怎麼經過幾個步驟,如果坐公車,應該經過幾個步驟,你不要說先到了燕巢再說,然後到了燕巢以後,到了岡山,再問那你就麻煩了,對不對清楚不清楚?我《廣論》當中特別的說,挖馬路挖馬路就是這個,如果你這樣弄的話,對不起,這個挖馬路是非挖不可,而且挖起來真可憐喔!現在這個挖馬路的話,最多它幾十年也就算了,我們這個馬路一挖下去的話,阿僧祇劫來算的,你們學的越深這個概念越清楚,學的不深你對我這句話不會瞭解,往往還會產生誤解,這個我首先告訴你。

第二問:備覽略篇的宗體篇在比較別解脫戒,定共、道共戒中謂禪無漏戒不以慈心得,從智得,那麼禪定與世間就外道所共,而禪定未必有觀,上說所謂從智得,當如何解釋?

答:對!從表面去看這位同學不錯很有心能夠文字上面的深細,這個我很讚嘆,剛開始的自然現象不要說我們看過了,那個經論上面怎麼說就以為我們懂了,就要在沒有問題的地方去找問題,這個第一步非常正確,然後你才發現這個裡邊實際上我們觀察不夠,所以我下面的解釋會說明他觀察不夠,可是實際上比起一般人來已經強人一等,普通人就是這麼看過至少對我來說我剛開始就是這樣,慢慢的才看出有問題,有了問題才把它解決問題,這個是過程,實際上我們說這個別解脫戒它這個上面說用慈心得,好像定道不用慈心得在我們的別解脫戒當中是不是真的慈心得?不一定喔!還是不一定!在我們的別解脫戒當中不一定慈心得,可是你從佛陀的眼光去看的話,這個別解脫一定是慈心得,這個瞭解不瞭解?佛陀的眼光剛才說過了,祂希望你成佛,如果說你要成佛的話,沒有慈心不可能,為了達到這個究竟的意趣,所以你現在下腳的第一步那是別解脫律儀,所以它的根本意趣一定在這個上頭,可是對我們普通來說的話,你問我到底怎麼得?哎唷!這個五戒很有功德,為求這個功德而去,我沒有想到要幫忙別人而去,我想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內涵,這個是由於我們自己錯誤的見解,或者是未會先會這樣,這個地方順便說一說。

其次說定、道兩個是用智得,他說按世間外道也有定,禪定未必有觀慧,這個智慧有兩種,有一種智慧是世間的觀察等等的智慧叫世間智,還有一種叫無漏慧,這個無漏慧一定從人、法兩個二無我當中去說的,所以說我們平常把這個同樣的智,知見的智智慧的智不要誤會,這兩者當中有共同之處,你真正要得定的話沒有這個智得不到,你不認識現在這個心相的散亂,不瞭解這個心相的是非好壞,你根本不可能得,有很多人說他怎麼好像得到了是宿生已經修過,宿生如果沒有修過不可能,這我們要瞭解這一點,在凡夫的心裡相你根本不瞭解你的心裡什麼狀態,你一片無明當中你怎麼可能認識它,我們現在不要說得定,說世間任何一樣事情沒有人告訴你你從來沒有看見過你會認識嗎?你說會不會認識?有可能嗎?或者你親眼看見或者告訴,最好的看見了還要深細的解釋,越是深細的內涵越是需要這個條件是不是這樣?現在那個心裡面很細微的狀態你看得見看不見哪!根本看不見!所以說沒有這個條件說明了以後,去揣摩你還是不行!所以這個真正要得定的話,我們從文字上面去看的話好像是這個樣,實際上對不起你必須要去觀察它,不過這個觀察我們不要誤會喔!總覺得定慧雙運,不是!定慧雙運有它非常嚴密的內涵,現在我們是最膚淺的,這個《廣論》當中,慢慢的每一個地方都告訴我們,你多多少少有一種觀照,《廣論》上面也不叫定慧雙運,叫念知,知!要知些什麼?念!念些什麼?知是知道,你現在這個心裡行相是什麼狀態?對錯,錯了,是粗猛以及如何改過來,對了,然後對的似是而非,以及漸漸深入,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都需要正確的認識。

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錯的改,對的把它增長,請問沒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你能做到嗎?我們現在隨便做一件好小的小事情,燒飯,是!你要一點水,要一點米,要一點火,然後這個水、米、火兜在一塊兒行嗎?如果水米兜在一塊兒,火熄掉了,是不是這個樣呢!或者燒焦掉了,或者燒成一壺稀飯,就是這個樣呀!你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行!這個就是說,它關於真正得定的時候,說這個智是指什麼?比如說小止觀那你可以去看,一定要這個內心嘿!說我們說看它止息長短,止息什麼?這個是不是都在正確的認識當中呀?然後無漏的部分,對不起,那個無漏的部分,佛門當中有一個專門名詞,叫智慧,平常我們講的話,這個智慧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一種是佛法當中不共的智慧,剛才得定的那個,這個智慧普通一般的那是共世間的。

第三問:有人說觀想,或觀像易著魔,是否有此說詞?

答:反正如果沒有人善巧的引導你,做什麼事情都會做出毛病來,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如果有人善巧的引導的話,再難的事情也做的成功,平常我們所以強調這句話,它是有個原因的,一般人都是什麼?都是好大喜功,或者自己看見那個經論上面的說法,或者聽見人家一點皮毛,自己總覺得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未會先會!條件不俱足去做,毛病就出來了,然後在這心裡用功夫的時候,你不瞭解這個心相的話,容易出毛病,這個是事實我們不要混為一談,正式嚴密細辯法相的時候,它有它非常嚴密嚴密的次第,這個是關於他這幾個問題,這一類問題我都非常歡迎,平常的時候我們隨時隨地,如果知道了以後,這個地方總要弄的很清楚,但千萬避免一點斷章取義,這個斷章取義產生最大的流弊是什麼?損法!我們不要說謗法這都是無義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偏好,不知不覺當中就關在自己執著的地方,就是這樣,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如果想自己瞭解這種唯恐少,然後在自己偏執要想找證據的話這種唯恐多,然後找到這個了找到那個了,這個執著越來越嚴重,對自己沒幫助對法有損害,所以像這些問題也基於這兩個理由,你怎麼去辨別,好!我想這堂課,我們就到這個地方為止。

迴向完了以後,休息一下,再去舉行八關齋戒,不過那個八關齋戒的法本上面,有一個小地方,我要跟大家說一下,它說持了八關齋戒,有很多東西,比如說果汁、汽水、糖呀!都可以吃,那麼它說豆漿、牛奶不可以吃,我們往往會誤解,那因為它簡單的法本,它沒有弄的很清楚,如果嚴密的來說的話,照著律上面的規矩,儘管你受了八關齋戒,如果你有病,它有開緣,照著開緣去做,那麼哪一些是可開?哪一些是不可開?所以凡是你正受了八關齋戒,認真的來說,最好在寺院當中,萬一你覺得不對,你就去問一下比較好,這是我覺得對我們比較好的,如果說你結結緣,那沒關係!在這裡我想諸位都是有心之士,這個如何開合部分我在這裡不細講,回頭以後真的有機會的時候再說,我為什麼特別說呢?因為這個豆漿牛奶,跟上面有幾樣東西頗有相似之處,如果說你豆漿牛奶不可以吃的話,上面有幾樣東西也不可以吃,反過來,如果那個的話一樣,果汁,假定這麼說啦,這個果汁很多人大家都瞭解說,打一點西瓜汁,對不起,這個西瓜汁打完了以後,有一些問題,蘋果汁,芒果汁,木瓜汁,這個跟那個豆漿、牛奶都差不多,那個米漿,這一下很多地方我們都容易產生,為什麼米漿可吃?為什麼豆漿不可吃呢?很多地方就產生混淆不清的地方,這個開還有兩部分,有一部份就是律的法相上面,它偏重的,就像有部那完全注重那個事項,然後這個成實,乃至於現在這個南山的話,都很注重心裡面,那麼這個到真正講開合的時候,我想大概也只能說,真正重要的地方就跟大家說一下,所以原則上面,如果你們持八關齋戒,僅可能的下午這種,你不要說噢!今天我持了八關齋戒,這個也可以吃,然後豆漿喝它幾大碗,這個你不要來,寧願不要,豆漿沒有了那糖水,持了八關齋戒,下午就是白開水,不過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平常下午吃貫茶的,這個倒不是,這個就是平常當中就是水喝嘛!這個我這地方特別的說一說。

《南山律在家備覽》46頁依論出體,就是戒體門戒體相狀所發業體第三項,現在我們看第5行,第5行是照著三家所計,所謂薩婆多→實法宗,成實→假名宗,然後我們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用唯識義→圓教宗。現在第一個,前面先把實法宗說的戒體,依照著《薩婆多論》的說法,先大家瞭解一下,那麼這個裡邊律祖,所以把三家一家一家都立在這裡,它有個原因,這個律祖,就是我們的道宣律祖,他特別在三大部當中,說歷來看見各宗各派的說法,律祖當年他自己自述,只要那個地方有講律的地方他都去,只要有講都去。所以這種古人好學的精神,以他這樣的天縱之才,只要人家講的,不管是大小,不管是什麼十誦也好,什麼也好,他都去,每一個地方都去。然後仔細的綜合各家,最後他發現很多地方,就是不能辨別的清楚宗派不同,於是那一宗裡邊這種說法用到那一宗去,那一宗的說法用到別宗去所以體相雜亂,這個對我們也許不太清楚,那麼這裡我也不妨說一個很簡單的比喻跟大家看一看,比如說我們現在這個地方這裡聚,在這個講堂,或者別的,都是寺院裡邊,因為講堂裡邊,都是安排著這個講座,然後桌椅跟那個課堂裡邊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把課堂裡邊的那個大沙發搬到講堂裡來,這個非牛非馬之感,我想你們很瞭解這一點,但是我們平常一般往往說這個,這個融通呀,這樣,然後在這個地方會弄的叫人家,認真的去說起來的話,往往會辨別不出它的是非好惡,於是隨個人的所好,這個取捨之間是漫無標準。

南山律在家備覽 32B

這個取捨之間是漫無標準,實際上每家它有非常嚴密的建立,它那一宗那一派那個所看得這個角度、層面,所以儘管現在以我們圓教宗來說,說有宗不究竟,乃至於中間有什麼樣,它的確在它的基礎部分建立的非常嚴密,一步一步上來,那麼至於什麼原因,它這個裡邊都大概告訴我們,它所以這樣建立的狀態,所以在這裡諸位,也就是在家居士不一定很認真的瞭解它,但是諸位出家的同修而真正的有志於把佛法真正的建立起來,這個就要仔細的好好的研習一下,尤其是說佛法要想真正的撐持起來,這個戒法它是最主要的基礎,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很認真的深入。現在我們看第5行。

《事鈔》云:『二論不同今依本宗約成論以釋。』

那麼正式的依論出體的時候,它說由於這個實法宗跟假名宗,兩宗所根據不同,實法宗所根據的是《薩婆多論》,假名宗就是本宗,我們四分一宗是根據《成實論》,那麼現在律祖是依《成實論》,這個就是我們當宗就是本宗來解釋,但是下面看噢,《資持釋》云那就是元照律師來解釋、來說明,疏通這個《行事鈔》的,

資持釋云:『二論即指多成,

就是剛才說的這兩部論,

然今鈔中依宗明體指略多宗,恐後學至文壅滯,故須略示,業疏廣列六位分別,今但撮要引而示之。

說現在《行事鈔》當中依著四分一宗來說明戒體都是以《成實論》,這個《薩婆多論》它比較略略的大略的說一說,很多地方都略過去了,恐怕後學,就是我們後面來的人,沒有弄清楚,一旦進入這個裡邊的時候,“至文”,看那個文的時候弄不清楚,“壅滯”就是擠在那裡,弄不清楚了,所以現在必須要簡略的說一說。這個《業疏》就是《四分律刪繁補闕隨機羯磨疏》,或者通常我們就說《羯磨疏》,或者《刪補羯磨疏》,那麼這個叫《業疏》,它很詳細的廣泛的用這樣的六位來分別它,現在只是把它那個重要的地方引出來說一說,哪六位?看下面  

初明二戒並是有為,非三無為,由假緣構造四相所為故。

現在這個地方就是先說這個薩婆多,《薩婆多論》上面,它們那個實法宗那個六位,怎麼判別的?它們都是說戒兩種體呀,作體、無作體都是色法,那麼它現在用六點來說明為什麼是色法?說這兩個戒都是有為不是無為,那麼有為無為,下面說有為,生住異滅四相所為的,現在我們這個戒本身是假緣構造,就是說要動身口要怎麼樣?這個都是說種種的緣而造作而成的,決定有它這個生住異滅的這樣的四相,這個是有為法,所以不是無為,然後這個有為當中有什麼呢?

【二諸有為法總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二戒並色非餘二聚。】

第二個在有為法當中,總共分成色、心、非色心三聚,現在這一宗,是實法宗,當中說作戒體跟無作戒體都是色法,從它這個分類,我這裡說一下,實際上它那個分類非常嚴密,第一個為什麼要有為無為呢?就是說整個的宇宙的萬法,如果總分的話,不外有為無為,這麼一來肯定的不在無為當中在有為,那麼有為當中,它不外乎三種,色法、心法、非色心,所以這個裡邊又是屬於色法也肯定了,那個色法當中呢,下面又看第三  

【三色有十一,總括為三。】

那麼哪三種呢?

【一可見有對色(即色塵也),二不可見對色(有對色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

這個色法一共有十一類,色法的十一類是哪十一類?就是五根、五塵、法處所攝色,這個大家瞭解,五根無塵十樣法處所攝的色,這個色法當中這個十一樣,通通包含在裡頭了,這個十一類有另外一種分法,就是可見有對色,那個就是顏色,紅的黃的長的方的,我們眼睛看得見,又可以看見,又眼根所對,不可見有對呢,就是五根四塵,聽是聽得見的,看是看不見的,聲音耳根所對,嚐嚐味道色根所對看不見,還有不可見無對色,

【即法塵少分法。二非心法、過去色法、無作即此色所收。】

叫法塵的少分,什麼是法塵呢?就是你意根所對的,這個意根所對的法塵,這個也是色法,但是這個又看不見,又沒有什麼東西,因為意本身不是我們現在說這個所對,那麼這個是識這個裡邊,現在呢, 

【今作戒者,身作即初色,口作即第二色中聲塵,身口無作並第三色。此色聚中三色分別。】

這一宗所聚的是這個作戒體,那個是色法,是為什麼呢?作戒是動身口,說禮拜呀,種種的屈身請,那麼口呢!跑的去師是授我們跟著去念,這個叫身口這個叫作戒,所以身口無作呢!並第三色,那麼做完了以後下了以後然後下面留下了色聚當中的這樣,第三!說由於這個作留下來的這個都是第三類色。 

【四色中又有二,一本報色位四大也,二方便色謂運動造作,作戒非本報是方便,無作非二色。】

這個裡邊,然後進一步又說,色當中分兩種,一個是本報色,換句話說,四大,這個是這樣,這個是看得清楚這個身體,什麼叫方便造作?比如說我走路,走路這個,它不是四大,確是由於我們的那個身體,運用這個四大所做的動作,可是你可以看得見,清清楚楚的,所以這個作戒非本報是方便,

【此身口色中二色分別,】

那個作戒不是本報,本報就是我們的身口,身口就是身口,不是我們的作戒,然後運用這個身口等等,這樣的作戒之體,所以是方便,無作非二色!也不是這兩樣。

【五作戒是善色聲,非惡無記,無作戒體是善可知。】

作戒是什麼?是善的色塵跟聲塵,身動作是色,口成言是聲,這個都是善的,不是惡不是無記,無作戒體是善可知,就是這個善惡分別,就是這樣。

【此方便中三性分別 六作業始終皆得為戒,不同餘善,無作妝體是戒,非此所論。】

說這個作戒所做的所有的一切,從始至終都得為戒,比如說剛開始進去禮拜啦,祈請啦!那當然都是善法,這個善法屬於戒的,不是其他的善法,那麼無作當體本來就是。

【此就善中唯約作戒始終分別。已上六位、顯示彼宗二戒俱色作,色即是色聲兩塵、無作色者法入中攝名為假色。』】

這個說明比較簡單,以上是從初到第六,它一層一層的去深細的觀察抉擇,所以那個實法宗說二戒,就是作戒無作戒,這個戒體都是色法,那麼作戒是什麼?是色聲二塵,無作是法處所攝之色,這是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