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別看他現在這地方,一下講他的色法,一下講心法。一下講的非色非心。好像弄的暈頭腦脹,你將來分清楚了以後,你跑到任何情況,一看,喔,曉得。他為什麼分成色法的原因。為什麼分成非色非心的原因。為什麼到後來唯識在哪裡。深淺你都能夠很明白的,看得清楚。這個時候,這個法相,非常清楚了。了解了這個法相的真正目標何在?就是說你起心動念,不管自己,不管別人,來龍去脈,這因果關係,你都知道。知道了,這時才是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真正重要的概念。否則的話,的的確確,你一片模糊,就這樣,哎呀,皈依三寶好,好在哪裡?為什麼好?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樣。這個做為我們真正想深入的人,這個是一個不圓滿的,不圓滿的,所以在這裡隨便一說。 2.1.2.4 顯立正義再下面,第四項,顯立正義。對,這個就來勁了。現在看,這個一部分,也就是,注意,戒體門,這個戒體相狀當中,第四門,這地方是第四項。第一項是“辨體多少”,我們先看看,這個體,那麼這個辨體是多少?兩個,作,無作。為什麼要“立兩解名”。這個前面都辨過了。少了是不行,多了不可以。只有這樣的話,才把這個兩樣東西弄清楚了。好,沒問題,再下面是,“依論出體”,這個講這個體,它有它的根據哦。然後,從實法宗假名宗,一步一步上來,前面,這換句話說,這個上來,相當於說,到那裡我們不妨說,小學說到哪裡,中學接到哪裡,現在呢,最後再上面去,真實的內涵何在?所以第四項,“顯立正義”。顯示這個,為什麼這個地方確立我們南山一宗,這個才是真正我們佛陀他給我們的戒的真正的內涵。弘一大師在這裡加了幾個小字, 是項最為精要。學者宜致力窮研。 這個是最最精要的地方,弘一大師就因為看了這個,所以他本來看的新律家,新律家著作之完整,內涵之豐富,真美不可言。但他最後呢,因為看見這個戒體部分,才發現,啊,這真正最深奧的地方,都在南山一宗。所以他放棄了,儘管他表相上面都美,回過頭來,學,不但學,他還發願,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弘南山一宗。因為這個才是徹底的開權顯實佛的真正的中心思想,全部在裡頭了。可想而知,所以這幾句話,我也特別的,自己策勵,也策勵諸位同道。看下面, 資持云:『上且依論而示、克論體相未甚精詳。至於業疏方陳正義,乃有三宗。』見事鈔記卷十六 資持上面說,上面是全—的依照著《成論》,然後實際上還是把多論,也一步一步的來告訴我們。就是究實克實而論,講的這個體相,都並不精密,也並不周到。一直到什麼地方呢?一直到我們南山道宣律祖,寫的這個,《業疏》是道宣律祖後面,比《行事鈔》後,就是這個業疏,刪繁補缺,這個《隨機羯磨疏》,那個時候,才把戒體的正義,全部的說明。這個時候,又加了一宗了。哪一宗呢?就是立了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實法、假名。那個就是前面一再說的,圓教,就是真正的當宗是圓教。繼續看文, 《業疏》云:『夫戒體者何耶?所謂納聖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納之戒體。然後依體起用、防遏緣非。 今論此法,三宗分別。』 他首先特別把那個體貌綱要提出來。戒體是什麼呢?就是所納的聖法,不是一開頭就說,要講戒的話,要講法體行相嗎?這個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聖人,所告訴我們的。他也說真正的解決一切問題所證得的。可是這個是聖人所說的,現在透過了了解,你能夠如理如量的領納於我們的相續當中,就是身心當中,那麼這個所領納的,身心當中的這個法,叫做戒體。然後得到了這個,依體起用,這個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防遏緣非。能夠防止種種外面不好的事情。現在來研論這個法。從實法、假名,三宗,一一來說明它。 《濟緣釋》云:『初略示體貌。 就是說,戒體是什麼呢? 納是能受心、聖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於業。 以能受的心,然後去受所受的體,兩樣東西相應,這個說心法和合,那個成於業。 攬法為業、為道基本、故名戒體。 然後再攬這個法,這個法是佛說的,經過了心法相應了,變成我們的業體。這個業體是什麼?就是道基。這個道什麼道?四諦當中,苦集滅道。這個滅是我們證的目標。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是什麼?滅諦,要修道。所以這個修道的根本,這個修道的基礎,從這個地方開始。就叫做戒體。 體充正報、心為總主、故云心胸。 因為它這個戒體,整個的領納在我們的正報身心當中,然後這個身心,心是它的最主要的。所以說心胸。在《廣論》上面通常我們叫相續,這個時候唯識法相的名字,這個相續這個名字,建立得非常嚴密。可是對一般普通人,我們往往弄它不清楚。心胸,我們平常人容易了解。下面再解釋, 初受則心為能納,法為所納、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心是容納這個聖法,這個聖法是所納的。 受已則法為能依、心是所依。 受完了以後,這個法是依在我們心上,所以心是被這個法所依的。 依體起用,即隨行也。 依體起用,就是隨行。隨行就是我們後面的隨,照著這個,叫受,受是一個願,隨是得到這個戒體以後,跟隨來的種種行持。所謂的持犯,戒相,行相,那都是指的“隨行”。 今下次標宗別釋。』見業疏記卷十六 上面說經論持法,就是把這三宗,分別一一解釋。說到這地方,這個經上面有一段話,尤其是阿含常常說,是這個佛教誡諸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通常我們也這樣說,三皈依也是這個道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為什麼叫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呢?也就是我們真正三皈依要了解,這個“依”靠你自己,然後以自己的正確的認識,然後一心一意,依止在法,為什麼依止在法呢?經過我們理智思維抉擇以後,辨別了這才是我要的。為什麼你要,因為你要離苦得樂!所以說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再是可以做為我們正依止了。現在這個自依止,法依止,莫餘依止,所依的什麼?戒體,就這個。所以你只要真正的得了戒體,不要破壞它,安住在這上頭的話,任運能夠得到種種的功德。下面就是詳細的說明這件事情。看它的解釋。第一,實法宗, 實法宗 ▲《業疏》云:『如薩婆多二戒同色者。』 這我們已經了解了,《薩婆多論》說,作戒,無作戒,這兩個戒體,都是色聚。 《濟緣釋》云:『薩婆多者以計標宗、雜心俱舍毗曇並同此見。』 那個《雜心》、《俱舍》、《毗曇》,這個都是論,這個都是《薩婆多論》,共同的,觀點相似。也都是實法宗所根據的論點。 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業即戒體能持能損。既是善法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 這個文,要仔細的,仔細地要解釋一下。雖然這是實法宗,現在我們看那個解釋,前面這個文先不去管它。這個地方,就要把後面的濟緣的解釋,每一個對照的來看。業疏說的上面這個四段。 《濟緣釋》云:『初依宗示體中四、 下面,就是依著不同的宗派,第一個《薩婆多論》。不同的宗派,說明他們的戒體,有不同的。現在的薩婆多那個論,所告訴我們,指示的這個戒體。分四部分來說明它。哪四部分?看下面的。業,這個地方不是叫“業”,初。 初至為色敘彼所計。 我們要回過頭去看了,這是什麼呢?這個就是“彼宗明法,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隨具辦業、通判為色”這一段,這個是第一個。第一個,各有繫用。彼宗明法,也就是說,這個實法宗。他說法,每一個法,在《薩婆多論》什麼等等,它每一個法,各有它的繫束,以及它的功用。 各有繫用即三界繫。 這個通常講的,你們看過論的話,一定會說,這個是三界繫,三界不繫,如果是有惡有漏的話,一定是三界所繫。然後呢,哪一個無漏的話,那麼這個是非三界繫,這個就是繫用,所以 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淨四大,所造之業,所感之果皆是色法, 這個是這一宗,《實法宗》所算的,所繫的,認以為的,說欲界就是我們那個四大,地水火風,色界呢,就是色界天,那是清淨四大,造的業也是色,感的果也是色。 無色界非四大造,則無有色, 這個無色界天,對不起,它不是色,所以說不是四大所造,沒有色,那怎麼辦呢? 但無四大造色、不妨彼天亦有果色。 這個很有意思,不妨它呀,說它雖然沒有四大造的色,可是它是什麼?它前面,在前面欲界或者色界,造了這個業因以後,現在感得這個無色之果,所以感得的無色之果,它不妨呀,現在沒有四大造的色,但是它有感的果報這個色,這個感果還是以前造的這個時候造出來的,所以說這個也說得通,換句話說,它至少言之成理,清楚不清楚? 但是這一點,我們沒有經過菩薩,你真正去看的話,你還是會非常佩服他,他每一個地方建立的非常嚴密,非常嚴密。這個菩薩,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哎呀,這個好像小乘的,很不簡單喔!當年印度這種大祖師,大論師,比如說《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告訴我們,阿底峽尊者學了大毗婆沙二十年,因為他學通了,所以十八部,沒有一部例外的,都通,在他那個地方,都是他最了不起,乃至於到宗喀巴大師,他也是後來學《俱舍》,《俱舍》實際上也是總括所有小乘的,他也是非常深細,每一部分為什麼這麼判?不是像我們現在了解一點文字,他這個完全是心到什麼情況,為什麼這樣?我這地方隨便一提,否則的話,我們看見這種言之成理,好像他在那裡強辯一樣,不!他在這個期限,到這裡為止,說明這個彼此有它的必然的相關部分。 我這裡舉一個例子,我想大家就了解了。比如說我們現在平常隨便講,我經常講的,我看見那個窗子,深細的看的話,看見那個窗子是,一個是亦色亦心,一個是非色非心,是不是這樣啊?我們大家了解了,可是剛開始來的人,你告訴他,這個非色非心,他弄得暈頭腦脹,窗子就是窗子,你到底在說什麼呀?是不是有這種,千真萬確的事實呀?就是這樣。你心就是你的心,外面東西就是外面東西,他絕對不會管你,外面東西因為你看見了,才會產生的這種功效,他絕對不可能!你跟他說也有理說不清。而後面之所以了解,還必須這個窗子,這個叫做窗子,這個叫門,分得清清楚楚。否則你連窗、門、房都分不清楚,你就跟他說非色非心,那不是更糊塗上面加上糊塗了嗎?所以我們通常,於是我們現在學,覺得這個大乘的,小乘的不要它,連它最基本的東西一片糊塗,然後你越學到後來,於是很容易就弄到後來,就張冠李戴,牽扯不清。這個道宣律祖,在他的著作當中,這地方說的很清楚。所以儘管他到後來引的時候,他每一宗所繫的,到哪裡為止,他還是立得清清楚楚。不過到最後深入的時候,告訴他,他為什麼原因,還有什麼地方不透,然後從不透的地方再引導你,一步一步深入,那麼這個是第一段。 下面呢,前面說,這個就是各有繫用,“戒體所起依身口成”,這個是說明。再下面, 隨具辦業具即身口。 隨具辦業,俱就是身口,這個話怎麼講?就是我們要辦業的時候,不是前面說身嘛,禮拜;口嘛,陳詞;說 能造是色、所起亦色, 這個就是,這一宗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隨具辦業,因為你具,就是身口,造作的時候種種一切都要根據這個呀,所以說, 教與無教,二法同聚 教嘛,這個教就是作,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薩婆多論》上面,有的地方叫教跟無教,或者作跟無作,教與無教都是色法,所以同聚, 故云通判為色。 這就是前面四段當中的第一段,我們不妨到這地方,再回過頭去看第四行, 業疏續云:『彼宗明法各有繫用。 說任何一個法都有繫用,那麼現在我們這裡都是有漏之法,在這地方不外三界所繫。三界呢,欲界固然是色,色界也是色,無色界不妨有果色呀!這個果色還是因當中這樣去造的呀!然後說這個 戒體所起依身口成, 是依身口,隨具,隨著身口而完成這個業體,所以這個不管是教也好,無教也好,或者作無作,這兩個通通判在色聚當中,這是第一段,現在我們仍舊看那個濟緣的解釋。 第八行的下面,繼續看下去。 業即下二句次示色義。 這個“業即下二句”就是剛才《業疏》當中,“業即戒體能持能損”這兩句,這兩句是四段當中的第二段,那為什麼說它是色呢?這個色的意義,所以第二,為什麼說它是色,有什麼樣的意義? 由無教體,持則肥充、犯則羸損、有增損義、故立為色。 說這個由於先作,然後留下無作,這個無作戒體依體起用,所以由於這個無作教體,然後依體起用,你照著這個體去持戒,那麼越來肥充,換句話說,增長了,這個善法增長了,所以叫肥而充,如果說你犯了呢,羸損!就虧了,而這個有增或者是有損,這個是色法,只有色法才是有損減的。現在你持是增,然後犯是減,不是色嗎?所以它是第二點,為什麼判它色的道理。再下面,第三, 既下三明業性。 那就是前面的。既是善法,分成記用感生集業其行在隨, 本報無記,從善惡緣方便轉現, 這個曉得,沒有什麼記別可說的,是從善惡緣方便轉現,都是看外緣善的惡的,然後跟著去做,才顯出是善法,是惡法?戒是什麼? 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善色。既不推心造、故云分成記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隨行能生集業。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 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不是判色嗎?這個色本身,比如說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本身是色,這個色本身是無記性,心呢?它下面就說,也不是心也不是色,這個戒體本身,它是這樣的一個色法,那麼這個色法本身,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善惡的功效呢?這一段是解釋這個。說戒是善法,教無教體,二並是善,它並不是心,那麼怎麼樣產生的呢?他就說,心本身不可能是善法,一定是善惡無記,那麼現在這個戒法的善是什麼呢?當初受的這個,受的願,願體本身這個力量本身並不強,這個願體本身並不能感得果報。這個果報是什麼?是靠後面這個隨行,就是得到了這個願體,說這個願體,我們後面稱它為虛願,虛願,要到後面,根據我們的持犯來決定你到底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所以由於後面的持犯,依體起行,那個時候才能生集業,這個集叫做業。為什麼?因為這個造集了以後,會感得將來的果報的,所以能生哪!以後感得果報之業,謂“招生之業、體是集因、故云集業”,這個意思。最後一段話,“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以能起隨生後行故。” 論下四結示體相。願訖即作謝形俱謂無作至於終身。望後隨行得名善記故曰相從。是則由教生無教、無教起隨行、隨行能生集業、集行招來報。』 這一段話,說第四,論下四結示體相,那最後來告訴我們這個,這個論斯戒體,願訖形俱,從發願開始,這個發願就是受,比如說我們現在五戒,“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這個就是願,然後從願,一接觸,所謂三法竟,一直到你這一生命終,所以是願訖。願訖是什麼?作謝。就是作戒的時候,這個作戒通常我們說,三歸三法竟,這個願訖就是從作謝;形俱呢?說“無作至於終身”,我這不是說盡形壽嗎?那盡這一生,到最後,“望後隨行得名善記”,這個當時得到的這個無作戒體,它為什麼說它是善的呢?它因為當時的願是虛願,而是一直要看後面的隨行,隨行哪,造的種種的善惡業,那麼那個時候才是。所以說“相從說為”,前面這個論斯戒體,願訖形俱,相從說為,善性記業,為什麼呢?以能起隨,這個隨就是隨行! 是則由教生無教、無教起隨行、隨行能生集業、集行招來報。』 這個整個的過程,教就是前面的作戒,作戒了以後,生這個無作,無作戒體以後,依體起行,依體起行就是我們的持戒。由於這個隨行,將來能夠集的種種的業,這個業會感果,所以這個叫集業,由於這個集業,另外一個名字叫集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行業果報,由於這個行業,造得將來的果報,那麼為什麼這個行業又稱為集呢?這個就是集諦。你造了這個的將來一定感果報的,所以古人這文字,它用一個字包含的意義很廣,非常廣非常廣,集業那這個一定指什麼?平常我們說業,業,業這樣,在這裡平常我們如果說一向對這個法相有習慣研讀的話,那麼讀到這種文字覺得很美,因為這種文字它非常嚴密,你不能說又做這樣的解釋,又做那樣的解釋。另外一類,假定平常不習慣的話,那看了這個文字是非常彆扭,不曉得它說些什麼?所以前面你們如果從《廣論》上面,一個一個下來的,讀到現在就不會太苦,不會太苦!前面剛才已經念的時候,一個一個字,感生集業,其行在隨。它一個字,就代表一個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有沒有發現?我們平常說了一大堆,一句話,前面那些都是廢話,就是這樣,所以古人的文章,一開頭弘一大師說“《南山》之文古拙”,那非常,古代的方式,說很樸拙,很樸拙這個原因就是這樣,然後它那個意義賾隱,它那個內涵比較深奧,比較深奧,所以一個字包括了這麼多的意義。 這一段就是實法宗所算的,一共這四段文,然後經過下面這樣的解釋。 南山律在家備覽 34A一共總共四段文,然後經過下面這樣的解釋,這部分我建議你們回過頭去,還是可以值得看一看,至少這個《濟緣釋》的四段,跟上面的四段,一部一部分對一下,這種辨白的方式非常好,前面每一個地方一個段落,每一個地方一個段落,一個小段,中間一個空格,有了這個,然後我們去看,就看得很清楚。那麼繼續下去, 業疏續云:『如律明業,天眼所見,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所造行,如實知之。以斯文證,正明業體,是色法也。』 它這個業疏繼續地說,前面的實法宗說它是色,它有證明,說律上面講業的時候,這個業我們看不見,說天眼可以看得見,善法惡法,將來去的時候是善趣惡趣,隨他所造的,都能夠如實曉得它,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所以現在還有這種,有一種特別的照相機,可以拍出來,有的人身上的光線是紫的,有的人紅的,有的人金黃色、白的、黑的,不曉得你們聽說過沒有?那個就可以看的出來宿生的業,像這一類,天眼都可以看得清楚,看得清清楚楚,我們還透過這個,這樣!以斯文證,從這個律上面說得很清楚,正明業體,這個業體就是無作戒體,那是色法。濟緣解釋, 《濟緣釋》云:『二引律顯正中二,初引文,以下次取證。 它引律上面來說明,說實法宗,那我這個所以說它是色法的原因,分二段,以下次取證,就是上面以斯文證等等, 若此明色、乃佛本懷。諸論爭分、未窮斯意。況弘論者、罔測可知。』 下面這句話很有意思,說它是取證,只要像這樣的說明這個色,就是前面如律所明,天眼所見的色法,這是佛的本懷,但是佛的本懷在這個地方,大家是不是真的瞭解呢?不一定!所以“諸論爭分”,由於個人的程度深淺不同,所以他觀察,然後使討論時候程度上面顯出差別來,於是產生爭論。實際上原因是未窮斯意,並沒有瞭解佛的本懷,加上弘論的人罔測可知,並不是正確的瞭解,而是自己不清楚的推度,產生了種種爭論。在這個佛的本懷,如果說諸位認真研閱過《華嚴》、《法華》,那就很清楚了,這個《華嚴》、《法華》上面,特別是《法華》,它雖然不很深細的說明整個成佛的內涵,可是直接了當地交代清楚,佛為了達到他的目標“接引眾生”,可是眾生根性不一樣,他必須這樣的,從不同的角度來漸次接引,這個就是佛的本懷,然後他說色,那個是天眼所見,實際上,我們現在判的色,是用我們的所言所對,差別就來了,你們看下面就可以看得出來。 業疏續云:『如上引色,或約諸塵,此從緣說,或約無對,此從對說。 這兩個我先說一下,下面還有解釋的,平常我們或者是講塵,或者講對,這個都是講色,色一定有這種。那什麼叫緣呢?什麼叫做塵?是我們用我們的六識六根去緣境的時候,六識所緣,眼識所緣的是色塵,耳識所緣的是聲塵,是不是這樣?然後意識所緣的是法塵,然後根呢?或者是眼根所對的,對的是什麼?對的是色法當中的色,耳根所對的是聲,是不是這樣?色法是可見是有對,聲是不可見有對,這個是或者是從什麼緣或者約對,這都有它的特別的相關的這種心法相應的時候的狀態,說明這件事情,這個所以緣、對呀,彼此簡單的關係說一下,免得等一下翻過去了以後,這樣再回過頭來麻煩。 雖多引明用顯業色,然此色體與中陰同,微細難知,唯天眼見。見有相貌善惡歷然,豈約塵對用通色性。 好有意思,它就說明了,這前面說引了,說明了這個是業,這個業是色法,實際上這個律上面,佛告訴我們的這個色是什麼?這個色的本體像中陰一樣的,非常的細微,不是我們瞭解的,這是天眼所見的,天眼是看見有它的相貌,不但有相貌,善惡歷然,一點都不差,哪裡是像我們的欲界,塵或者對,這兩個概念當中來判別它,說這個是色法,不一樣!清楚不清楚?這個地方最後就說明它,原來這個實法宗,它是不夠清楚的原因,所以它下面就說, 諸師橫判分別所由,考其業量意言如此。』 以前那個諸位律師、法師、論師,他來判決這個事情的時候是這樣的,“橫判”,判別的不夠清楚,就是到這地方為止,沒有把那個整個縱橫之間的關係都弄清楚,如果你真正的細細的考校他所說的這個業體的內涵的話,那就是這樣,那麼下面的解釋,前面這個瞭解了,這個解釋就是解釋前面的名相,那就比較容易了,那我們這個名相也把它看一下。 《濟緣釋》云:『三斥前諸說中三, 那麼它最後,這個解釋就是,上面這段,業疏續云:如上引色或約諸塵此從緣說…等等,就是引這一段話。換句話說,現在最後,剛才前面說的那個,換句話說,就是斥破,斥破!就是 初牒前所立,或約諸塵謂無作假色判歸法入,即是法塵,此對作戒色聲二塵,故云此從緣說,緣即作戒,或約無對謂無作體是不可見無對,即翻作戒二種有對,故云此從對說。雖下次斥其不達,仍舉中陰例顯業色,無色天報類亦同之,如來由此說業為色,諸師不曉,立義強分,故云豈約塵對等。諸下三結其妄判,即上六位分別。』 好!這個解釋到這地方為止。我想我還是簡單的從兩個方向去說一下,那麼大家清楚了。現在我們這地方不是顯立這個正義嗎?顯立正義不是第一個是實法宗嗎?這個實法宗,前面在46頁的時候,從依論出體一開頭的時候,它就說,本宗,四分一宗,那個是依《成實論》,把薩婆多的很多都略掉了,為了後面弄得清楚,所以《薩婆多論》當中怎麼說的?分六位來大概地說明一下,一路上面這麼過來,過來以後在這個地方,所以講實法宗的時候,第一個在51頁上面,第一支實法宗,這個是什麼?先敘說,先重新把實法宗所立為色的原因,以及它的理由。它的原因,它的理由,一一的把它說明,這是第一個。其次說明了以後,它說引的證據,這引的證據,就是剛才前面說的“如律明業,天眼所見,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所造行,如實知之”。哪,這樣,這就是引它的證明,然後證明下面,那時候就開始了,隱約的就說明說,這個色是佛的本懷,這什麼狀態?為什麼說它色?最後就說明說,那些前面所以這樣判別的原因,沒有真正的窮研聖義,“窮”,就是深深的到這個裡邊研習佛的根本意思,只是從表相上面看了,然後粗粗的把它說明,就它的真正的深厚的內涵來說,並不是這個樣子,由於這個說明,所以進一步,那麼進一步是怎麼說的呢?進一步,就到這個假名宗,假名宗怎麼講法?於是就更進一步,就不是色法,這樣,那不是色法怎麼辦呢?它下面又說,說心,以及非色非心,的這個理由出來了,。關於這一部份,我想今天就講到這裡。 在這裡大家回過頭去看的時候,會蠻辛苦的,會蠻辛苦的,所以我建議你們,今天下午,你們不妨回頭再好好地看一下,如果文字上面不瞭解的,最好的,大家再,第一個你先這個文字再對讀,當然這裡我特別說明,諸位年紀大的,或者有很多,可以不必深細的去研閱它,有志於學的,最好在這裡馬上看一下,否則講過了以後,你看的時候會糊里糊塗。休息幾分鐘,不要立刻看,休息幾分鐘,你再認認真真的把前面,至少這個文的對讀,前後我剛才告訴你的這個辦法,你這個前後的文的對讀,或者立出來,於是你曉得這句的文字怎麼解釋,這樣,到這地方就停在這裡,然後繼續的再下去,把這個三宗,每一個放在這個地方,最後你一連貫,噢,就很清楚的,這個實法宗,所以判這樣,是到什麼為止;然後假名宗,強名二非,到什麼情況之下,已經破了前面,換句話說,把前面引導你再走上來,但是後面還沒究竟的地方,何處?到哪裡為止?最後圓教宗支,所以這引下來,這個它主要的理由。 還有這個幾張表,你們不曉得有沒有?你們都有是吧?這個表,平常你們讀的時候,把它對一下,這個對一下,這個下面是我自己當初弄的註的註解,你們自己如果說需要的話,我建議你們盡可能的在這個上面多寫下去,如果單單看那個,那個是別人的,對你來說,是別人的,你寫下來了以後,你才能真的消化,有很多人也許根本不需要,或者是更簡練,有很多這個還不夠,那是完全隨個人個人的,所以你能夠先把它廣、博,然後瞭解了以後,再回過頭來閱,提綱契領地,隨便講到哪裡,或者一個字,或者一個句,你就很清楚明白,瞭解它主要的內涵,由於這個瞭解了,然後你再去看書也好,研閱也好,一看,曉得它這個說的什麼?今天就到這裡。 有幾個問題,本來我們這次講的戒體,這是整個的南山一宗的精華,等到你們真正的瞭解南山一宗的精華以後,下面會緊跟著,令我們自己感覺到非常幸運,可以說是無比幸運跟驚訝的,整個的佛法,最殊勝的精華部分,開始發心力行這個戒,戒的真正的最重要的精華中心在這裡。所以本來最早開始講這個《南山律在家備覽》是在南普陀,那個時候因為主力是放在《廣論》,《廣論》沒有學好,這個戒真正的話,表相可以,內涵很難學的好,我想在座的大家慢慢的多少有點體會了!為什麼他們學的好呢?他們比如說學戒的時候,實法宗薩婆多,這個大毗婆沙,前面弄清楚了,專門弄戒的那一部份,它那個論,一論幾百卷,那我們現在簡直沒辦法這麼去摸,我們摸了半天,本身還是最前面那一部份,《四分》《成實論》,《成實論》好像30卷,還是多少卷,我記不住,因為我也沒有真正研究,看過《成實論》,只是隨便翻過,一翻,迷迷糊糊,所以它並不是沒有論,這論我們在國內根本沒傳過,所以這也沒有真正的學好,乃至於你仔細看,道宣律祖,當時傳到中國來那些祖師們,那都是有多少的心血灌注在這個裡邊! 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個我們的道宣律祖有個感慨,他一開頭說,在那個《行事鈔》上面,他就說了,說我們正令傳教,正令,就是我們漢地通常我們就說震旦震旦,經過多少時候呢?經過九代,經過九代!他就說“正令傳教是九代聞知,出類拔萃”,換句話說,那都是很了不起的人,自說而已,喔,看看他的知見很深,可是正規的內涵,還並沒有把握的準。原因何在呢?就是那個時候經論等等都不完整,以這個戒法傳到我們中國來,最早漢朝就來了,可是那個時候,剃個頭,如此而已,那麼最早傳戒是到什麼時候呢?到三國的曹魏的時候才有,這個年代我已經記不住了,那個時候來的第一個叫…,這個名字記不住了,寧願不去說它。那個時候第一個來傳,那個時候傳的,宗是用四分一宗,傳來了以後,那個廣律沒有來,那個廣律沒有來。那廣律到什麼時候來?廣律一直到東晉的末年,這個南北朝,姚秦鳩磨羅什大師來了以後,這個年代我還有印象,弘始二年開始翻譯《十誦律》,翻了三年,《十誦》翻完了沒有幾年就翻《四分律》,這個廣律那個時候才開始有,所以中國最開始,最開始真正的傳戒,換句話說,戒體真正傳進來,那個是曹魏時代,那是公元220年前後,大概是,記不住了。等到姚秦的那個時候,又過了大概總有一百多年,可是道宣律祖怎麼講?這個「宗骨多差」,換句話說,這個骨架嘛,是四分的骨架,肉是《十誦律》,《十誦律》是有部的,這兩個東西配不起來,兩東西配不起來,這東西是一個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情。 雖然四分律很快就來,一直到後來,什麼時候呢?一直到後來南北朝的北魏,這個北魏,就相當於我們中國南朝的北齊,那個時候有一個法充律師,然後考那個受體,發現這個四分一宗之勝,於是才開始初初傳那個四分律,又經過了好幾代到初唐,隋末唐初,道宣律祖經過了抉擇,道宣律祖出來的時候,已經公元六百年,你看經過多少年,整整的經過近四百年,三百多年的時間,這樣啊,所以他說前面這些東西都沒辦法真正的把重心抉擇出來,實際上是不是到了道宣律祖抉擇出來了就行了?不!當初南方本身,還是絕大部分都是盛傳這個《十誦律》,一直到中唐以後,慢慢慢慢的四分律才遍傳,所以到了宋朝,全國才真正的把握住全部的重心,可是不幸把握住重心,好了,宋朝很快的就,這個戒法,換句話說,湮沒掉了,那南宋以後,乃至於這個整個的律的最重要的精華,六大部也失傳了。六大部整個失傳,又到民國初年才從日本請回來的。所以我們要感覺到何等幸運,當初儘管我以這個特別的因緣接觸,但是始終也沒摸懂,這我以前曾經跟大家說過了,以後一直等到對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有正確的認識,再回過頭去,那才瞭解它精要何在?但是真正的細辨還辨不清楚。 所以後來我在南普陀,想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來,可是因為在我們國內始終沒有好好的認真的學過,自己事情也很忙,《在家備覽》部分始終沒辦法講,以後就是北部的很多在家居士,很熱心的一再的請,我就到佛陀教育基金委員會的華藏講堂去講。前面的30卷,就是在那邊講的,那個時候心裡一面覺得有一點遺憾,因為真正的最重要的部分,這個像普通的在家人,你跟他講,你沒辦法真正的,他們就是有耐心的聽,我講起來總覺得很遺憾,後來有個因緣,想不到最後到這裡悟光經舍講,我是感受的無比的歡喜,無比的讚嘆!而且真的要講的部分,就是這個最重要的“宗體部分”,這個是整個律藏的精華。平常我們通常說,佛的五分法身是以戒,這是第一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那麼為什麼戒是五分法身的基礎呢?如果說你不瞭解南山祖師對這個戒體真正的抉擇的話,你只是說,反正佛講的,就這樣,你真正學完了以後,那你就曉得,為什麼原因。它這個原原本本、完完全全說得清清楚楚,瞭解了以後,你起心動念你就很清楚,那我這一念是什麼?是生死輪迴的根本,還是佛陀五分法身的基礎?這樣,你認得清清楚楚,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才說這樣錯了,要修改,修行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的,這是這樣呀!所以平常我們最可惜、最遺憾的,修行人人要,修行的根據呢?大家不知道。這個是它比較對我們來說,前面是個缺陷,現在也可以說,非常慶幸之處。 本來我想前面也簡單的交代一下,交代的原因呢,因為在這裡,大部分在座的同道們,對這個論本身並不清楚,前面已經由於大家的好樂,跟宿生的善根,發現了這個,本來我們說簡單的學一下,現在要認真的學。所以回過頭來,重新再把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認真的去研討,時間不夠,時間總覺得不夠,所以我也想前面的簡單扼要的講一講,講完了以後,有幾個人提出問題來,我一聽那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要找個仔細一點講,仔細一點講。不過這裡我要特別說明一下,特別說明,就是說,眼前這樣講的話,為了真正想深入的人,那麼其次大部分人的話,你們心裡應該有這樣的念頭,這一生我由於障礙未除,由於善根資糧未具,所以不懂,於是自己應該感到慚愧懺悔,所以對於現在認真的修學,要隨喜、要讚嘆、懺悔,那麼這樣一來的話,就算你不懂,最佳的正因種進去了,對你有絕對的好處。這一世不行,下一世一定行,娑婆世界不行,到了極樂世界你很快的,因為這個就是自己的業習氣,你覺得最歡喜的那個心就來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先點醒一下。 昨天有人問,說以前這個他們沒來聽的,是不是可以聽?絕對可以!就是不懂,我特別的心情,怎麼告訴你們,你們以這個讚嘆隨喜的心情去聽,就算不懂,將來這個力量會非常強,有一天障礙消除了,你很快就懂了,很快的順著次序,就步步的上去。因此關於前面,昨天我要略講的那一部份,今天重新再把綱要提一下,你有了這個前面的,說實法宗它為什麼這樣說的?一個簡單的概念。下面講的假名宗的話,我們就要很認真的講,假名宗真正瞭解了,那個圓教宗的意義,你才能完全的顯發出來,所以在懂得南山道宣律祖為什麼以法華涅槃,乃至於根據唯識義,開權顯實,抉擇的這麼的精到,讓後代的所有的一代一代大師,乃至於弘一大師,一旦看見了以後,他把以前前面的總改過來,而且發願生生世世,專門學,專門弘,這個意義就在這裡,我們重新翻到46頁,依論出體那一部份。 南山律在家備覽 34B46頁,依論出體那一部份,三宗。三宗當中第一宗,第一宗因為昨天已經講過了,我只是說把它那個,第一宗分三部分,再來說一下,這個第一宗,前面那一部份說依論出體,那就是簡單的把實法宗它做為判為色法的這個大概的內涵告訴我們,下面說,我看看在哪個地方?下面實法宗依論出體,實法宗是假名宗,這個大概說明,你們瞭解一個大概就可以。再下面,昨天我們講的最主要的在50頁上面,顯立正義,這個顯立正義,這個就是真正最精要部分,真正最精要部分,就是說第一支先說實法宗,這個實法宗,從三部份去說它,從三部分,第一個呢,依宗,依實法宗,示體說明實法宗所講的戒體,它的內涵,它的特質、行相、功效等等,那就是都是色法,這個戒分作戒無作戒,它這個戒體都是色法,它為什麼判為色法?那麼這個理由,昨天已經簡單的說一下。 那麼判完了以後,第二個呢,說引律顯證,它為什麼判為色法的道理說完了以後,它而且引律上面佛說的話來證成它,我判為色法的根據,前面是說的理論,現在是我的根據以及印證。這個根據印證的話,就是因為律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說天眼所見什麼等等,那麼這個律出在哪一個地方呢?是出在那個持戒簡圖,換句話說,這個說明這個戒的意趣當中,佛出世整個經過,然後怎麼樣制戒的,好是引證那個,實際上這個上面引證的,所看見的善色、惡色等等,這個是佛的天眼所見,佛的天眼所見,而真正我們講律,那不能用天眼的,所以這個律當中曾經有一段公案,有一天,有一次到了怖薩的時候要說戒,通常怖薩之前要先除來懺悔,清淨了以後,才可以出來說戒的,不懺悔清淨不可以,那麼就有二個人,犯了戒沒有出來說戒,那麼佛曉得,沒有懺悔乾淨,不說戒,到了初夜,到了中夜,到了後夜他還不說,大家都奇怪了,今天到了怖薩日佛怎麼還不說戒呀?目見連尊者就用天眼一看,啊,原來有二個破戒比丘,他用神通把那二個破戒比丘,就把他們遞出去了,佛就訶斥他,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就這樣。我想這段公案,很多出家的同修都曉得,佛就訶斥他,所以真正的這個律,都是用我們世間的眼光來去看的,就這樣。 從這個裡邊來說明,最後51頁上面說,斥破,就是說那實法宗以為根據是如此,實際上它這個真正的內涵並不是,並不是。所以最後在所以最後在52頁上面,道宣律祖說 諸師橫判分別所由、考其業量意言如此。』 那個實法宗,以及除了那個祖師以弘那一宗的那一些歷代的大德們,他這個判斷這樣判斷的,所以這個橫,也可以說集其其中的一部份,實際上就不順整個的道理,不順它的理路,所以也可以說它判錯了,那麼真正的內涵是如此,所以我們最主要的把這個實法一宗,它所成立的這個戒體的內涵,這個地方把握住,那麼這個文字方面容或有一點不大清楚,你們可以慢慢慢慢的,同道當中仔細的問一下,萬一不懂了,然後跑到這地方來提出這個問題來,那我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來專門把精要部分,這個上面說一說。前面有了這個大概的認識,今天我們看5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