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2 假名宗
這個假名宗下面的,以及它的圓教宗,我都有這個寫好的科判表,請你們看黑板上面,在黑板上面,它有一個甲一,甲一下面AB,那是因為我在自己的筆記上面,原來寫這個AB,後來我想不要用AB,AB對我們來說不太好,所以我就把那個拿掉,註解呢,我怕我看了我的這個註書,說的時候對不起來,所以你們曉得這個AB兩個字可以不要用的。那我們現在《南山在家備覽》的本子,到哪一個部份,我會一步一步地,仔細的點出來,然後根據這個科判,我們就可以很精確的把握的準,祖師告訴我們的內涵是什麼?
先看文,《南山在家備覽》52頁第7行,
《業疏》云:『二依成實當宗分作與無作位體別者。』 《濟緣釋》云:『言當宗者對前非正學宗故位體別者,對前二種體同故。』
現在第二個,實法宗是第一個,第二個依《成實論》,這個就是我們四分當宗,那麼這個四分律把作戒體跟無作戒體,這兩個體位不同,這兩個體位不同,所以它下面濟緣解釋“言當宗者對前非正學宗故位體別者”,體位別是什麼意思呢?對前面這個實法宗《薩婆多論》作戒體跟無作戒體兩者當中,它都是一樣的色法,現在當宗不是!這是第一句話,那麼這個在這個標題上面叫做標示,看噢,假名一宗分兩部分一個標示、標宗,指出來我這一宗的特點,那麼這一宗就是四分當宗,這個裡邊又有一個說明,就是跟前面的實法宗不一樣之處,第二個,下面是正式,這個正確的,如理如量的來解釋,自己四分一宗所依的論據是《成實論》,看文
業疏續云:『由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故勝前計。
這個要仔細講,所以我臨到文字的都先解釋一下,說由於這一宗當中,它是分通大乘,就它的本分來說,這是小乘的,但是它的內涵來說,是通達到大乘,所以叫分是部分,不是正說,所以它叫過份小乘教,對小乘來說是已經過了小乘份的,所以對大乘來說是分通的大乘,那麼這一宗討論問題的時候怎麼辦呢?講這個業。佛法整個的都講的業,前面說這個業都是色法,現在已經注意到,對不起,這個業不僅僅是色法,業主要的是由心所引發的,這樣,所以說故勝前計呀!這比前面這一宗所計的、所瞭解的,要超勝。再看下去文,
分心成色、色是依報、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相從明體。
那麼因為業由心起,而且下面說,這個樣樣都是心,分心成色,其實這個色本身哪裡來的?還是從這個上面出來的,這個分心成色,已經漸漸的進入大乘的唯識的意趣裡邊去了,所以我們以大乘的唯識教,說到什麼?識是什麼?唯識裡邊說,這個是我們八識的相分,實際上唯識裡邊還是有問題,這我們現在暫且不說它,至少南山道宣律祖,完全以唯識的概念來解釋,那麼在這裡,我稍微要加幾句話進去,真正進入大乘當中,又有唯識中觀之辯,這個辯論,辯論的也立很長的時候,從印度到中國、西藏、日本、韓國都牽涉在這個裡頭,你從文字的意理上面去看的話,那不曉得牽扯多少,可是就它的內涵來說的話,實際上深細的宗要部分,不會差的太遠太遠,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說,其實真正通中觀的,這唯識決定通,如果你從唯識認真去走的話,將來走到那個中觀部分,也差不了太多,要不然我們彌勒菩薩怎麼可能成佛?這個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佛懸記的將來真正的弘傳大乘教法的有兩個大祖師,一個是龍樹菩薩,龍樹的弟子提婆,一個是無著菩薩,無著的弟子世親,兩個,一個是性宗一個是相宗,說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先把唯識的意義把握的準,諸位當中容或對中觀有特別好感,暫時我們不要提,你們真正有興趣,我可以告訴你匯通之處何在?你瞭解了這個匯通,一點都不難,而且不會有什麼矛盾,這個我是簡單的說一下,所以它說這個分心成色,那麼這個色是依報,然後心是正因,這個色本身跟心之間,還有互相依賴的依正的必然關係,而戒本身,也在那個依正的互相交涉當中,所以這個東西是不一不異,分不開的,就是這樣。那麼所以說“故明作戒”,這個作戒是什麼?色心為體!在這種情況之下,前面說作戒是色,這個前面就是實法一宗,現在的作戒的戒體是色心為體,而這個體當中,它又說“兼緣顯正相從明體”,這個體包括了兩樣東西,就是依正,我們不是前面說,戒,什麼叫戒?當我們的根識對境的時候,根識是正,所對的境是依,然後在這個上面談戒,戒體也從這個地方說,是不是離不開這兩樣東西?這個時候比前面所計的,就來的深遠而正確,說看見這個東西,好的就去貪,看見不好的,你就瞋,所以現在曉得不可以,然後攝心為戒,不要為貪所使,不要為瞋所使,把正念提起來,那是不癡,這是戒的中心,就是這樣,那麼在開始受戒的時候也是一樣,遍緣十方法界,這一定是色心為體,這個裡邊要把這個依的緣跟正的心,兩個所以相從明體,這兩樣東西互相配合,來說明這個作戒戒體。這個文字大家瞭解了。再看下去,
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無作後發、異於前緣、故強目之非色心耳。』
由於前面的作戒起來了以後,那個作戒一定要假色心,就是前面說的,然後作留下來這個無作,留下來這個無作,那麼這前面說過了,作戒先起來,然後作戒起來的時候,有個作俱無作跟著起來,然後跟著起來那個形俱無作,後面又跟著起來,當最後作戒結束的時候,那麼這個作俱無作也跟著結束,作俱無作跟著結束,這個形俱無作就現起來了,而且盡形壽,就是這樣。現在這個地方的無作後發,那個就是行俱無作,那個就是我們現在所受的戒體,這個戒體叫無作戒體,它永遠在這地方,然後一緣這個境的時候,這個無作戒體就有一個防非止惡的功能,那麼這個無作戒體是作戒生起以後才發的,所以無作後發,這個它形成的條件,跟那個作戒不一樣,所以異於前緣,這個跟前面不一樣,你不能說它色心,但是你又不能說它不是色心,那個弄不清楚,所以叫強號二非,非色非心,實際上那個強立,勉強立這個名字,這個裡邊是個大學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學問,在這個南山祖師這個行事鈔,這個《羯磨疏》裡邊有很長的說明,我看了是無比的感動,以後諸位真正有機會深入,這一部份要好好的深學,那麼這個是《業疏》先把中心點示出來,下面的濟緣記,濟緣記就把這個內涵再仔細的一一說明。下面說,
《濟緣釋》云:『初由宗通示中二、初敘宗勝。
換句話說,這個是最前面的是什麼呢?說科判上面叫依宗通示,依著本宗來整體的說明它,這個裡邊分兩部分,哪兩部分呢?甲初敘宗勝,乙是示體相,第一部份,先敘說本宗殊勝之處,那麼這個哪個呢?就是我前面說過了,此宗分通大乘等等,現在看那個文,分下示體相,初敘宗勝就是前面的分通大乘,分下示體相,那麼﹝敘宗勝﹞這個科判上面就有一句話,文字呢!就是前面我們念過的﹝由此宗中分通大乘業由心起故勝前計﹞,這四句話,就是說明本宗超勝前面實法一宗之處。下面呢,示體相,示體相當中,也就是分下→分心成色等。
現在我們看這個,示體相當中又說明兩樣東西,一個作體,就是作戒之體,第二個,無作戒體。這個科判瞭解了,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的文,《南山在家備覽》52頁這個文,
分下示體相二、初明作體。
初明作體,就是明作戒體,也就是分心成色這個一部份,
分心成色,若論成法,則內外色報,率由心造、若約成業,則身口動作皆但是心。
到這裡,先停一下,我解釋一下。若論成法,這個法本身,就整個萬法,在我們戒當中就是講我們的戒法,若論整個的萬法,什麼?都是心所成的,心所成的,不過有不同的,說內外之報,內外之報,外是什麼?內是什麼?這兩個不一樣,這個這地方不談,說外的話,山河大地,內,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如果論成業的話呢,那個就是到我們自己身心上頭了,身心上頭就是身口動作等等,都是心,色是什麼?色是依報,下面
色是依報等者,若內外相望則國土為依,四生為正、若因果相望,則色報為依心識為正。
就是前面這兩句話,分心成色,色是依報,心是正報。下面看,兼緣呢!
兼緣即依報之色、顯正即正因之心、此明二法不相捨離故曰相從。
就是前面說,故明作戒色心為體是則兼緣顯正相從明體,就是說依報之色是緣,然後顯正是正因之心這是正,而此明二法不相捨離故曰相從,說明這個兩法並不離開,所以叫相從,那麼這個文字,念完了以後我們解釋一下,不要依這個文字,依這個文字去念,好像很彆扭的樣子,現在我們把剛才的文字來消化一下,說法是包括所有的萬法,這個萬法是依報,山河大地等等,正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身心,這樣,這個方面用法來講,如果講業來說的話,那就完全從我們的身心的相續上面來說,那麼這個依報來說,雖然有正依之分,這個正依不能離開的,不能離開的,固然在我們的感覺當中,說你這個正報,必須依那個依報,那個依報跟你的正報有什麼關係?如果用世間的眼光去看,是沒有錯,你死掉了,這個依報還在呀!好像沒有關係,實際上我們佛法來說,瞭解並不是,所以依正兩個互相安立的,互相安立的,如果說你消失掉了,不在這個地方,對不起,這個對你來說無所謂依,無所謂正,這個所謂依的話,因為你那個正報所安立的依,正報所依之處,當你到別的地方,你處處對的是另外一個法,這個法跟你了不相關,這清楚不清楚?
所以這個依正二個是對立的,它是這樣的不相捨離.然後呢,若業!就是對你的心法來說的話,那麼這個是同樣的,那就是你的正報緣那個依報,彼此之間所顯出來的,然後顯出來這個業當中,有一個為主的是心,有一個是次的,助成功這個業的是次要的,這個緣,所以叫兼緣顯正,對不對?你談任何一個業的話,必定少不了這個,造任何一個業,我幫你,我害你,是不是必須要這兩個條件?就是這樣的情況,怎麼個幫法,怎麼個害法?我把錢送給你,就是這樣,就是如此而已,我把你的東西拿過來,這個裡邊一定是有這樣的關係。那麼這個文字上叫“兼緣顯正”,做壞事如此,現在好事,好事亦復如是,所以任何一個業,它必定這樣的,必定這樣的,現在因為本宗它把這個內涵看得很清楚,然後在這個地方,說超勝於前,超勝於前。
那麼這個瞭解了,再看那個文,
由下次辨無作。反作為名,不由色心造作,故異前緣。法體雖有而非色心,無由名狀,且用二非以目其體,故云強也。』
由下次辦無作,前面是作戒,作戒是這樣來的,由下,就是前面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然後假了這個色心,作起來了,這個無作後發,看這個文,“由下次辨無作,反作為名”,第一個,為什麼叫無作呢?作這個要動身口等等,要種種造作的,造作完了以後它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或者說造作是種業,這個留下來這個熏習的業習氣,或者業體,這個叫做無作,所以跟這個作恰恰相反,但是它由它而來,所以叫無作,這個是“不由色心造作故異前緣”!你作完了以後只要這個相續還在,它繼續的還在,不要經過造作,所以說異於前面這種條件,跟前緣不相一樣,前面的種種因緣,跟這個形成的因緣不一樣,“法體雖有而非色心”,那麼這個無作戒的戒體,這個法體是有的,但是卻是不是非色非心,無由名狀,你沒辦法說明它呀!且用二非以目其體故云強也,詮淺我們用個二非,叫非色非心,來給它個名目吧。所以叫強號二非,強號二非,這個就是我們南山道宣律祖他的說明。這是第一個。
下面,其次再看下去,叫“約義考體”,我們先看黑板上面,科判,正示第二個約義考體,先把這個作戒體,無作戒體,它的來由,名目以及為什麼安立的?已經大致說明,所以叫通示,然後進一步,從那個內涵上面來真正的細究、來考察它這個戒體,所以叫約義考體。
南山律在家備覽
35A
所以叫約義考體,我們看文,52頁倒數第二行,
業疏續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強號非二。』
這個先文字解釋一下,文字解釋了,下面濟緣解釋的再仔細的說明這個內涵,說現在我們來考察一下,深細的抉擇一下它內涵,說深細的抉擇這個業體,換句話說,這個戒體,本由心生,它本來就是由心而生,一切萬法都是心,還有呢,造完了以後,妙了,“還熏本心,有能有用”,那麼這個情況,我們可以用眼前的隨便的一個事實來說明它,隨便一個事實來說明它,當眼前我們或者用唯識義,或者就很平常的一個情況之下,隨便你看見一個東西,哦,你看見我們牆上面掛了這種,這個應該是多少羅漢,對吧!這個都是大阿羅漢,喔,一看,當你看見了這個畫了,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普通一般看見了,這個在牆上的畫,現在我們瞭解了,我們看見什麼?我們心去緣這個,是不是?所以當我們覺得這是羅漢也好,這是佛也好,或者世間不相干的這些,我們現在覺得不好,是不是由於我們內心當中所策發的,最主要的力量是不是這個?可是這雖然內心所發,也藉外緣,主要的是心,看完了以後,下面什麼叫“還熏本心”?是,你心裡面看,看完了以後,你就想,嘿,這個好像很莊嚴,也許你這是從世間藝術的觀點去看,批判它的好壞,或者你看了以後,羅漢,啊,這個世間的聖人,大阿羅漢,那是讚嘆不已!是不是同樣的,由於第一個由心生,然後你緊跟著這個情況之下,你下面這個種種的這個意念就出來了,是不是這樣?這個意念出來是什麼?“還熏本心”,於是你這樣想的話,就是這張畫,真好!它哪裡來的,我也想辦法去找一張,是不是“還熏本心”哪?你就想辦法去,種種後面的緊跟著,留在那裡,雖然看完了,過一下,你想到了那裡,嘿,對呀,我什麼時候看見有這麼一張畫,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一個瞭解。任何人都有,或者你站在佛法上的立場去看,一看那個大阿羅漢,啊,這是聖者,真了不起呀!然後呢,就啟發你的好樂心,假定你看上面畫的是,比如說善財童子,或者是龍女以後,你覺得這兩位真了不起,我要跟他學,我要發這個心。是!前面是你看見了是由心生,然後還熏本心,策發你的一步一步的深入,是不是這個樣呀?熏你本心的力量是由於前面作看一下而來的?是內在這種力量,放在這裡,也許你過去了,過去了以後,不在眼前,可是一但你碰見這個境界,你就想起來了,不在眼前這個影響力量,這是什麼?叫業體!如果是戒的話,這就是無作戒體,這個現在我們看這張圖,這個影響力量不在眼前,就是這個業種子,或者是個隨眠,然後這個業種子將來遇見別的緣,看見了以後,啊,對、對、對,我那裡看見了,我一直想要,現在對了,就是這個,我要買它一張,這個時候這個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就會策發我們照著當初留下來的影響力去做,現在我們受戒呢,由於這樣的發了一個願心以後,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看不出,所以叫無作,不再作了,可是一遇到緣,它就有防惡止非的這個力量,從這上面我們就瞭解了,說還熏本心,說有能有用呀,它後面會詳細解釋。
下面看“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強號非二”,這個心的行相,諸心所行的這個道,就是說心所走的這條道路,也就是說這個心的行相,很深微,我們不大容易看得見,所以說冥昧,看不清楚那怎麼辦呢?“止可名通”,這個名,也可以說是名字,也可以名相,這個名字是什麼?就是我們依心意所緣的,我們只可以去理會它,這個理會的觀念的話就是一種名相,在這地方,名就是心所緣的這些概念,這可以用我們的概念去辨別它,故約色心,所以從色從心兩方面,從根就體把它的體性去找,找了半天,各以五義求之不得,你前面已經說過了,如果是色,色應該具足這幾個條件,對不起,它沒有,應該是心,心應該具足這個條件,它也沒有,所以各以五義求之不得,對不起,也不能說是色,也不能說是心,那怎麼辦呢?不曉得怎麼辦,“不知何目,強號二非”,叫非色非心。這個我只是先把這段文解釋一下,真正的內涵要看下面噢!
《濟緣釋》云:『二約義考體中二、初正示體相二、初正示業體。
《濟緣》解釋,現在這個解釋裡邊,約義來考體,前面已經把那個體性簡單說明,現在我們從它的內涵意義來考察,抉擇作、無作之體,這個裡邊分二,第一個,我們看黑板上面,甲正示體相,乙是問答釋疑,第一個,正式的來說明戒體的內涵相狀,這裡又分兩部分,第一個叫正示業體,就告訴我們,這個業體是什麼?第二個叫推本所示,還是推本所生?是推本所立?應該是推本所立。一步一步真正的深究,推求它立這個根本,從哪裡?現在我們看這個文,52頁,最後一行,約義考體當中說正示體相,正示體相,當中第一個正示業體,這個正示業體說
上二句推發生之始,
哪上二句呢?“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這兩句話,
言由心者即第六識意思所造,
那這個是意識所造的,這樣,
下二句示生已之功,
下二句呢,“還熏本心,有能有用”,這個由心所造,第六意識生完了以後,它有什麼樣的一個作用,有什麼樣的一個功效呢?下面說,
六復熏六故云還熏,
剛才我們這個比喻當中說過,
發體之心故云本心,
這個就是發那個作、無作之體。這樣,這是本心,那麼平常我們看見任何東西,就是緣著無明,現在呢,我們重新回想一下,受戒的時候是什麼心?三皈依的時候是什麼心?所以前面這一部份這個《廣論》上面這個業是絕端重要,假定這個業的部分你不瞭解,你去受戒的話,宿生有善根,這一次含含糊糊,你還是可以得的到的,還是有它的功效,可是要想真正非常明確的話,你就不靈光了,就是這樣,現在我們在這個從頭再溫習一下,我們無始以來在什麼狀態當中?無明當中。而且這個無明是由不得你自己的,這個無明最深細部分,產生的種種的叫隨眠,一對境,它自然就生起來了,所以無明行識,然後這個識的種子,就形成我們的隨眠,然後再對境的時候,愛取有,根本就增長起來了,永遠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因此由於造了這個生死輪迴之業的有漏業,你就沒辦法跳出來,感到無比的痛苦,現在我要修學佛法,那麼第一步進去的話,戒,戒必須要正知見,正確認得這個情況,認得說你這個痛苦的原因在哪裡?那,只要你對境跟著它轉,對不起,那這個痛苦,你就根本沒辦法把它解決,所以我們現在那個五蘊的身心,就是這麼來的,就這樣。所以認識了這個以後,一定從因地上面下手,把它淨化,徹底的消除,以前不瞭解,隨順著無明走,現在瞭解了,隨著正知見走,那這個叫作法,這個法哪來的?佛告訴我們的。所以佛是法的淵是源、根,佛告訴我們的法,可是這個法我們怎麼得到的?跟眼前的僧,將來修持也靠他,所以皈依三寶正皈依的是皈依法,也可以正皈依皈依法,也可以正皈依皈依佛,也可以正皈依皈依僧,三個,三者是一而三、是三而一。
現在瞭解了這一點以後,說那現在不可以再做了,所以一心一意的去從尋求開始,古人說萬里尋師等等,現在我們開始從哪一步?從請師開始,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然後獻花,那就是延供,然後皈依,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皈依佛二足聖尊,皈依法離欲聖尊,皈依僧眾中聖尊,就是這樣。這個實際上就是這個狀態,那個就是說推其始法,這個是我們的心,當我們緣境的時候,一定是心緣境,以前緣這個,現在是緣這個,所以面對著這個佛、僧,心裡面的緣念,所瞭解的這個法,從此以後再改過來,如來至正等正覺是我世尊,這是我一心一意的依靠著他,照著去做,這個就是法身之根本。
那麼這個大僧是現在受?不是!因為佛在世的時候,師資,師就是老師,是佛陀,資就是弟子,那兩者的緣都非常殊勝,所以說,佛說善來比丘當下鬚髮自落,就成功了。再不然的話,三皈也可以,到後來兩個條件都不行,而這個僧寶本身是支持佛法的重心,所以非要強緣不能建立起來,所以一定要一個僧團之體,白示羯磨,那個白示羯磨,它也是這樣,下面一白,然後下面的羯磨,大家,喔,這個部分我不細講,但是內涵我也告訴你們,換句話說,真正受戒的這個大僧,他要內容具足夠量的大僧,他每一個要具足條件,然後說,現在大家同意不同意這樣?所以每一個人,他是用他的這個自己清淨的戒體,然後集中的授權給他,那個時候才能夠把諸佛真正的戒法,說大家三番沒問題,三番羯磨的最後一剎那,沒問題了,那麼受戒的,得戒,這麼樣的莊重法!這樣,它真正的內涵,我們要瞭解的,這個前面就是由心而生的真正的過程,這個是發生之始,那麼每一個人運用的,都是運用他那個意識,所以他這個心識,而且非常強盛的,這個是所以為什麼,假定我們受戒的時候,不管兩方面,腦筋裡面是一片模糊,那你可能不可能得到這個戒?根本不相應,所以緣成而已啊!它也有功效喔,前面說過了,你至少種了一個善根種子也不壞呀!所以不要笑它,這佛法不可思議的威力,但是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我們曉得得體之時,就像前面告訴我們三法竟,知,曉得你得體的時候,這個是無比珍貴的,這個是它真正的內涵。
那麼生起了以後,示生已之功,以後你一旦內心生起了以後,說六復熏六,這個我前面曾經說過,怕這裡有很多人不太清楚,我重新提一遍,這個戒體究竟如何?雖然有很多同道得了,可是我想可能有一些沒有得,尤其在家居士更談不到,那麼這裡這個戒體是業體,這個戒的業是我們容或沒得到,可是業體是人人都有,否則我們不是凡夫,不但是凡夫,就是任何一個人,十法界沒有一個沒有的,這個是聖法界他是不可思議,我們凡夫的是有漏業,所以這個業體一定有,那麼我們從這個上面來說一個事實比喻,大家就很清楚明白了,有很多業不感果的,很弱,有很多業感果的,比較強,什麼是不感果的?比如說剛才馬路上走過來,前面看見一個人走過去了,你有沒有看見?看見了。看見了以後,有人問你:剛才你有沒有看見一個人?嘿,對對對我看見了,一點印象都沒有,是不是這樣?這個就是不感果的業,不感果的業。還有一種情況的話,因為為什麼,跟你這個人沒什麼相關,換句話說,對這個人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沒有強盛的好惡之欲。好惡的這種情況,壞的貪瞋,好的善法欲等等,這樣勤精進這個力量,假定現在曾經發生過這件事情,有一個人跟你吵一架、打一架,然後變成生死冤家,在這個地方如何呀?碰見這個事情,雖然過去了,人家勸或者什麼等等,拉開了以後,你心心念念記在這個地方,隨時有一個影子,一看見,唉,你覺得,這個傢伙,這個傢伙,或者是你就去找他,或者你要防他,我想這個大家都有這個認識,都有這個經驗,是與不是?
這個說明什麼?六復熏六!然後在這個內心當中,就會生起非常深刻的影響,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不提起來,也許忙別的事情,根本忘得乾乾淨淨,但這個影響力量,永遠潛在這裡,只要相應的緣一現起,這個概念就馬上現起來了,你們隨便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經驗的,所以這個叫業體,就留下在這個地方,這個是它的特點。戒體呢,為什麼你說別的業體要緣現起才可以,戒體呢?戒體有一個根本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個得戒的時候,一定是遍緣法界沒有一個例外,雖然我緣不到法界的一切境相,可是內心當中就這麼說:我對一切都是這個樣!所以當那個發體的時候,發那個戒體的時候,你內心當中,不管任何境界來,我遍緣法界,或者說你當時就能夠緣到法界,在任何情況之下,我一定不再造以前隨順著無明這種業體來走,無明的業習氣來走,一定要照著佛告訴我們的正法,把它矯正過來,這樣,留下來了以後,向後你心要嘛不去緣,緣,請問這個心離得開法界嗎?離不開!所以這個戒體本身,絕對不能說哪一個不殺?那個蚊蟲可以不殺,蟑螂不行,這個人可以,那個人不行,如果有一點遺漏,對不起,這個不是戒,戒的特徵在這裡,因此當你得到的這個戒體以後,這個戒體,它同樣的潛伏在裡頭,可是當你對任何境的時候,請問這個境,能不能離的開這個法界?就離不開!離不開法界的話,它那個功效就在那裡,它一定在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它一定是,說,以前的,不相應的這種作風,到此為止,一定正確的現起來,所以這個戒體的真正功效在這裡呀!
所以平常的時候,如果正得戒體了以後,平常也許是,你沒強盛的心情,可以,還是照以前,在無記當中,否則境界來的時候,你一定察覺的,嘿!不行!這個警覺心會來,有的時候這個煩惱非常熾盛,儘管還是會跟著煩惱去,後來你覺得不可以,去懺悔,這個都是得到了這個真正無作戒體的一個特殊的景象,這個概念我們應該清楚明白,重說一遍,得到了這個無作戒體以後,必然的,緣一切境,應該有這種狀態,所以在這裡為什麼我們前面要去懺悔,懺悔真的意趣,就是把那個心力就提起來,心力提起來,我緣一切境,以前怎麼錯的,根本沒有正確瞭解佛法,不照著佛法去作,所以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沒有一點例外的都懺悔。那麼懺悔完了以後,夠不夠?不夠!懺悔完了以後,從現在開始,我是正確的,從現在開始盡形壽,如果菩薩戒的盡未來際,皈依佛法僧,這兩個是連在一塊兒的,對不對?這個是它真正的重心,大僧這個力量還不夠,所以一定要在那個壇上面,這個有設施在上面,非常莊嚴的,你就一心的緣念,這個諸佛菩薩,然後這個三寶整個的現起,所以三寶現起,然後有這樣的十個大僧,如果比丘尼的還不止,然後把這樣的內涵,來傳到我們身心上頭。
乃至於我們為什麼觀想,說法界一切之法動了,現在這裡可以瞭解了,所以你遍緣法界,以前都是無明的,現在把它整個的反過來,動不動?這個翻天覆地的這樣動呀!這個動是這樣動的,現在清楚不清楚?不是說,我遍緣法界,這個戒法動了,戒法動到底什麼樣子呀?大家誰都看不見呀!可是當你的心法瞭解了,說以前都在無明當中,現在是依照著佛法,就是這個動嘛!那個動一定是心緣著這個法,在這個地方動,對不對?所以它前面說“兼緣顯正”,就在這個上面說的,所以前幾天為什麼講論的時候,我把那個窗子一再說一再說,現在大家瞭解不瞭解?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特別的意義說,否則我們看了窗子,窗子就是個窗子,你還談它幹什麼?這個裡邊還有問題喔,窗子是外頭的色,然後你這個窗子看成是心,心看了以後,產生了這個,這真正重要的在這裡,大家清楚不清楚?對不對?以前講叫做業,現在講的話就是什麼?叫戒呀!
那我們清楚了,所以說第一番羯磨的時候,動了,動了以後呢,然後第二番羯磨的雲集,換句話說,現在這個時候,十方三世諸佛為主的這個三寶,集在這個地方,把這個正確的方法,從你身心上面,把那個種子種下來,這樣,我現在不再做那個,是這樣的作法了,集起來這個正法,到最後你的身心上面,外面還是外面,可是你內心當中不再跟以前一樣了,不是由無明的那個業種在那裡輾轉的走,而是什麼?三寶的無上的這個戒法的種子,於是在這個上面,你把這個戒法的種子,滿這個願,到究竟滿願-佛,所以這個五分法身的根本的種子,基礎從哪裡開始?戒!對不對?現在大家瞭解不瞭解?請問如果這個不懂的話,五分法身,戒為基礎,戒在哪裡呀?這個才是真正的重心,所以我跟大家說,這個戒相容易懂,你看看,再難也可以看得懂,這一部份,說實在的,沒有人講就是不瞭解,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容或你戒相作的不圓滿,可是對這個境的時候,你覺得,嘿,今天我已經是皈依了三寶了,今天我受了戒了,這個不可以!整個的改過來,因此這個持戒,一定不是說你不對,我不對,這個就算你戒相作的再好的話,你這個戒是有垢的,這個持戒一定是看自己內心當中,是不是作的好不好!然後這個正知見做好了,這個威儀完全弄的非常好,那個時候的戒相是這樣弄的,不是我們現在學了戒相,你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然後一天到晚聽見了就,對,哪一個傢伙不靈光,我現在曉得這個對,要告訴他,請問這個是戒嗎?這個不是佛制戒真正的原意,現在我們清楚了,瞭解不瞭解?
然後下面你這個根本把握住了,一步一步繞下去,現在這個地方,對不起,這還是假名宗喔,我講那個道理是圓教宗當中的,所以這樣說,我要說明一個強號二非,這個祖師為什麼要這樣說,它後面會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看53頁第一行,
六復熏六故云還熏、發體之心故云本心。
而那個是根本的,
若論始起、則心為能生、體是所生。若約熏習,則體為能熏、心為所熏。
若論始起,從它的開始起則心為能生,剛才已經說過了,就是我們是從心開始生的,體是所生,就是我們的心體,對著這個境,然後於是瞭解了正確的概念,所以心是能生,然後生起這個戒體這個法體,這個法體就是心的正確的認識,這正知見,不管正知見也好,強烈的業體也好,這個都是什麼?都是一個業種子,這個業種子在戒上面叫做戒體,就是這樣。如果你說我要成佛,換句話說,這個就是菩提心的種子,可是這個菩提心的種子,如果不經過戒一步一步的改善的話,它永遠不能增長,所以這菩提心的種子,跟那個戒本身,都有這樣的交互的關係在,我要成佛你沒有行持不能成佛,你要持戒,持了半天戒,為什麼要持戒?你要解脫這個無明,這個無明的究竟解脫就是成佛,所以不管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角度不同,立的名詞也不同,行相是不同,可是內涵就是這個樣,所以說“若論始起,心是能生,體是所生”。若約熏習,那麼生起來了以後,下面的熏習呢,“則體是能薰、心是所熏”,實際上這個後面能熏跟所熏之間,後面還有一個,能生的,生起來是戒體,後面的熏習,後面叫隨行,這個在以後再講。
這兩個當中還是有差別的,所以每一個部分我們先把它弄清楚,如果這個不懂的話,淨明法師會幫你忙,會幫你們忙,那麼在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有人很羨慕,說唉呀,為什麼淨明法師懂這麼多,我可以告訴你,他是淨律寺第一屆的高材生,弄到現在多少年了,在這個地方,他最早的時候就,他們第一班,能夠受我們的道海長老、果清法師,那兩位是我最佩服的兩位,持戒持的很精嚴,他這個戒相等等,都那個時候已經學的很清楚很明白,然後他那個時候在淨律寺的時候,最早的時候也是一樣,條件夠,向來什麼事情都不做的,看不慣!我就這個事情不是戒,因為他條件夠呀!那只好莫奈何,他說說有道理呀!這是他的善根,以後我第一次講那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個夏天,就是圓通寺跟淨律寺各半,他也是最早相應的,啊,一聽他就歡喜的不得了,我還記得,他平常的時候,這個班上有幾個腦筋比較好的,然後提這個問題,提的問題都是非常的尖銳,我當初去講的時候,比現在要比較尖銳一點,問題中心,這個錯在哪裡?所以他們聽的人也是覺得,哎唷,這個法師怎麼一開口,跟平常不太一樣的!有很多人聽了就模模糊糊,有很多人聽了以後,覺得馬上去反彈、反感,可是他們有幾個人,提出來的問題,我一看覺得非常尖銳,他也就是其中之一,正因為很尖銳,所以他張大耳朵去聽,有一天忽然之間,他非常感動,下了課跑得來就頂禮,他說我學了佛,第一次真正的打動我的心,原來這個是這個樣的,從那個時候開始,以後經過多少時候,一直在摸索,實際上真正的,不要說深入的瞭解,他如何我不知道,我都談不到,可是至少淺近的地方一個輪廓。
南山律在家備覽
35B
我都談不到,可是至少淺近的地方一個輪廓把握住了,這還是什麼?後來我們又把《華嚴》從頭至尾念一遍,《法華》又好好的念了好幾遍,最近我們又重念了一遍,那時候才感覺到,啊,這個南山道宣律祖說,以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真正意趣在哪裡。才真正能夠建立的起來。回過頭來看看《廣論》,曉得它的宗旨何在?看看戒,曉得它的宗旨何在?所以他我說能夠幫助你們,就是說都是我們自己以前錯誤的經驗,至少這個指出來,的確他說一說,勝讀十年書,這個我可以肯定,自己你摸索,摸的苦不堪言,以前我共同研閱的同學也好,教過的學生當中也好,不乏這樣腦筋很好的人,他當初聽完了,半天以後覺得聽得迷糊,沒關係,我回頭自己去看書,好在有錄音帶,只要這樣的情況,走到最後都走不通,就是走不通,這個像《廣論》上面告訴我們很清楚,就算你有善根,你要把它摸透的話,要經過非常長的時間,如果你沒有善根,對不起,長時間也沒有用,佛法就是這樣,所以為什麼長時間摸得通,因為你已經有了善根種子,這句話你們,我呀,不妨說姑妄言之,你們姑妄聽之,但願你們好好的去揣摩,所以這個話我不多說,重點是說,在這一部份如果不瞭解的話,下午淨明法師來跟你們研討的時候,你們就在這上面好好的想辦法把它摸清楚,沒關係,一下摸不清楚的話,下面還有一個月,慢慢的去摸,這一部份摸清楚了,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後面的事情我保證你這個樣,那個戒相,你別看現在是難學呀,這個戒相比起那個戒體來的話,啊,那太容易了。現在我們繼續看那個文,
若約熏習、則體為能熏、心為所熏。
這個是說熏習呀,體是能薰,心是所熏,那麼這一部份,剛才說,是後面隨行當中去講,不過我們在這裡,已經以剛才的公案,互相說能所之間,
心與業體互為能所,
心與業體互為能所的,就是這兩樣,這個互為能所當中,實際上是增長,就是增長自己的福德,增長自己的智慧,智慧,這個知見是越來越正確,然後以這個知見去行種種的事情,這個事情的本身,就是我們的功德增長了。然後這個叫做什麼?福,二足尊,一個是智慧尊,圓滿,一個是福德圓滿,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一直在互熏當中,所以後面我們的整個行持,戒、定、慧,都離不開這個,所以叫互為能所,
有能有用,
才有它的功效,有它的功能,有它的作用,哪個呢!
能謂發起後行、用即防遏緣非。
是這個作,而發起無作,這個無作,就發起後面的隨行,然後這個幹什麼呢?就是能夠防止,能夠遮惡,種種不如理的這種事情,這個就是戒的功效。所以前面呢,怎麼生,生了以後它的功效,這一部份瞭解了,這個是正示業體、生已之功。
心道下推本所立。
下面呢,推本所立。就是看那個科判,正示戒體當中,第二個“推本所立”,這個科判,看53頁,第三行,中間心道下,心道下,就是前面“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約色心窮出體性”,那一段話,說推本所立,然後追本窮源,從哪裡建立起來的?說
心無形貌,故曰冥昧,但有名字,故曰止可名通。
就是這樣,所以在唯識上面講,我們那個業種子有兩種,有一種叫名言種子,一個叫業種子,也許在座的諸位,沒有學過,那沒關係,我這說明一下,什麼叫名言種子?就是我們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拿不出來,看不見,但是它可以用名字來表達它,這個名言,換句話說,名句等等,是表達一個意思,表達一個概念,所以這個地方所謂的名字,名言等等,那就是這個概念,這可以你思惟去體會它,這個是它
本唯心造、
這個都是我們心所造的,
心冥色顯,所以兼之。
心本身看不見的,然後這個色,那是明顯的,而造業的時候,這兩樣東西同時具足的,所以這兩樣東西是兼,
欲彰業體,是彼所造故云窮出體性。
而這個業體本身是兼兩樣東西,主是心,助緣是體,是外面的這個色,我們先不必以唯識來說這個心色都是心法,至少眼前我們看得見的,心法是裡邊的,色法是外面的,但是這兩樣東西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了要窮出,真正的追根究底,它這個體性,
即此乃是示體之處。
那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說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戒體從哪裡?從這地方!實際上這個地方指出來什麼?原來從心,那麼為什麼它不直接了當的說心呢?下面說
恐亂宗旨,不欲指破,學者思之!
這個很有意思。什麼話呢?要曉得《成實論》假名一宗,它都是小乘教,小乘教真正講的話,都是就眼前的境界來說,所以這個假名宗叫過分小乘教,已經過了份了,真正論心的話,這是大乘裡邊的事情,這樣,所以說如果在小乘當中就說大乘的東西的話,你這一宗不對呀,就像你是小學,今天跑得來講中學裡的東西的話,對不起,把那個小學的東西亂掉了。所以叫恐亂宗,每一宗有它的中心的志趣,所以它雖然點醒了,這個點醒,叫做分通大乘,但是不能指破,清楚不清楚?因為不能指破它,告訴你“學者思之”,好了,你們自己去動腦筋吧,今天我把它指破掉了,這是罪過罪過!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清楚不清楚?它下面也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
如前色心各有五義,無作並無,故號非二。
因為這個祖師不想指破它,但是的的確確你前面這個不對,所以他一定要用色用心兩個,如果你說色,色也不對,說心,心也不對,明明不對,怎麼辦呢?所以前面那個不對,因此超過了這個小乘,然後暗暗指出來,怎麼向上?“分通大乘”,這個是祖師苦心哪,真了不起呀!所以他說“故號二非”,這個地方再特別說二非,
此明小教不可直示、
此明小教,就是這個告訴我們這個小乘教,還不能直接了當告訴它,
且附權意,別彰異名,故云強目。
所以附它那個權意,這個權是開權顯實的意思,另外不再用以前原始的這個名字,所以別彰異名,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強目。下面還有一個問答,其實這個問答本來在業疏上面是安在下一段的,現在弘一大師把它擺在這一段當中,這有個道理,如果安在下一段,那麼後面你們這些人就不能聽,這樣,同時這本也不叫《南山在家備覽》,專門出家人學的,可是實際上,他安在這一段是絕對沒問題,因為不管在家出家,那個戒體根本都完全是一個,如果說大家只想受那個戒,得到人天果報,那不要說這個五戒八戒,說實在的,出家戒弄的不好的話,照樣得人天果報,如果要真正的認真的深細的話,不要說出家可以成佛,五戒一樣的直通佛道,所以這個戒體本身,深細的抉擇,主要原因在此。既然弘一大師把它立在這裡,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說一下。
問:兩云強目,是何教意?
說前面說強目,強號二非,又說強目二非,那是什麼原因?是何教意?
答:若據本教,翻作為名,今取通意,識達體貌,即知二非附權而立,故云強耳。』
若據本教就是本宗,這個無作就是反過來,“今取通意”,就是分通大乘,那這個時候我們要識達體貌,要真正認識它本體的根本面貌,這個時候我們就了解,說它色不對,說它心不對,而是偏偏小教你沒辦法直接了當地告訴它,所以附權而立,這個是權宜之計,所以叫非色非心,在這個權宜,如果大家能夠記得《法華經。方便品》這段話,那大家就很清楚了,方便品,然後下面比如「藥草喻品」、「化城喻品」等等,那個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佛陀要引導我們,那不對怎麼辦呢?或者是立個化城哪,或者用種種其他的方便,這個意趣在此。
說到這「不可直示」,我就想起一件事情來,玄奘大師《西域記》上面還曾經記出來,這個印度當年,說這個大小之分,實在是非常嚴重,有很多地方,盛弘小乘之處,往往這個地方大乘的寺院沒有,如果這個地方大小二乘共有的話,尤其是那個小乘教的那些地方,如果看見年紀大的人,所謂大乘的行者,說不定跑得去命都送掉,小乘做得去,或者強迫你跟著他,這個這麼來的,至少我們這個地方沒有這種情況,所以當初我就總覺得,唉呀,這個大家為什麼要你是我非,我是你非?想到我們,反過來說,我們還算是好的很耶!這個人的固執就是這個樣,你說在這種狀態當中,祖師如果瞭解了這一點,如果說他把那個大乘直接指出來的話,馬上引起喧然大波,吵得天翻地覆。所以我們從這地方瞭解,那小乘「不可直示」根本意趣。
如果現在你們有機會到泰國去看看,你多多少少還看得見,泰國現在是個小國,如果泰國是個大國的話,對不起,我們去了,照樣把他捉起來,這個學了佛法的人就不會傷害你,但是一定會對你有一個不太有利的行為,我想可以肯定的。所以當年最開始的時候,據我以前聽說,他根本不接受,你們說你們這個是北傳的,你們是佛說,他根本不接受,以後呢,現在這個世界的趨勢,就是西方的物質文化來的鼎盛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到西方去,泰國人也到了美國,我們中國人也到了美國,大家在那個地方就拉拉手,啊,大家都是。我們當然完全接受他,我們到他的寺院裡邊去,情況就不太一樣。
就我的經驗,我也不妨告訴你們,最早去是,他們是比我們去的早,可是真正的影響力量,那個的確是,華僑的影響力量,那的確真了不起!現在當然我們台灣的經濟發展非常快,三十年、四十年以前談不到,可是這個老的華僑真的力量非常強,所以他們南傳的寺院去了以後,很難真正的弄得很好,他們都是國家支持的,以這個華盛頓的來說,華盛頓我去的時候有一個錫蘭的,錫蘭這個寺院裡面錫蘭人不多,就算來的話力量不強,他們的政府給他們有津貼,然後緬甸、泰國,那個泰國更是,泰國最主要的大使館全力支持他們,反正他們用的錢,吃的東西,法會什麼等等,那個大使一定出席,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員,他們是這樣的方式在那邊去,那麼中國去,不是一樣,那個老的人哪,十之八九都是信佛,儘管不一定懂得佛法是什麼?儘管他們這樣,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可是你去正規廟去的話,他一定來拜拜,所以這個力量也比較盛,因此我們剛去的時候,如果他們來,來了以後他們沒地方,那沒關係我們很歡喜,不管你泰國的、緬甸的,哪個來了都是住在我們那裡,所以他來,他們在華盛頓,我們在紐約,來我們就接待他,以後我們去了以後,他覺得,禮尚往來,雖然我們覺得這個出家人,當然住到寺院裡面去呀!去的時候他們也誠心誠意的接待你。可這個習慣上面,他不知不覺當中,他就把你看成在家人,這看待就來了。
有一次在美國的泰僑,僑民慢慢地多起來了,可是最多的還在紐約,所以他後來在紐約也成立了一個泰國的寺院,那一年好像是衛塞節,衛塞節就是佛陀的四月十五日,這個很熱鬧,很熱鬧,他們沒地方,怎麼辦呢?就借美國佛教會的大覺寺,我們當然無條件的,你們只要有活動,我們不分彼此。啊,很高興,他們位置安好了以後,大家請法師坐上去,一坐發現,對不起,這個主人沒地方坐,我們所以因為這樣,他們就臨時安排一個,以後我們曉得了,你們要做,沒關係你們做,我們今天有事情出去請講,留一個人看看廟,有個弄的久了以後,他也不好意思了,他就說好好,來來坐,坐的時候,最後坐一個位置,我們也很識相,沒關係,你們為主,主客,雖然我們是主人,當然你們今天來了以後,這樣,大家相安無事。說到這個,我很輕鬆的告訴你們,小教不可直示,這個自然形勢,不過現在我們真的有機會瞭解這個大乘佛法以後,大家注意啊,這個心胸,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經上面告訴我們,對這佛的真正的意趣,我們不可能瞭解,我們只有說,自己以很慚愧的心情,啊,佛的深遠的意趣,非我所了,因此我只能現在從這個方面努力,這樣你步步上去的話,至少這個障礙不會生起,在《廣論》上面一開頭有兩句話,大家記得不記得?我們現在所以不能深學的原因何在?障重未除!第一個。對不對?第二個呢,善根資糧未具,還沒集,現在我們已經障礙很重,然後你再加深你的障礙的話,你學到哪一年呀?所以這個祖師們常常說,這樣你弄下去的話,學到驢年也沒你的份,這樣,當時我覺得驢年,我也不懂,怎麼會有驢年呢!那個十二生肖當中有沒有驢年哪?沒有驢年。我背一下,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怎麼沒個驢年呢。後來我才曉得,原來根本沒你的份,意思是說,雖然是個笑話,但是對我們笑中有痛,我們就算沒辦法積聚資糧,沒辦法懺除業障,至少這個障不要再加深,所以《廣論》真正好的地方就告訴我們,我們不要停在這裡,我們慚愧,現在要發願,我好好的懺除業障,我一定要學。你能夠以這個心,然後自己精進推我們上去了,然後淨除罪障,罪障淨除了,還要積聚資糧,到這個時候,你慢慢慢慢地遇緣你就行。這個到這地方為止,同時還有你們將來,比如說你們願意互相研討,那個時候都是研討複習的最好的,你隨時隨地可以,比如說,每一個人他學的,他所念的,互相他所見的,經論上面固然可以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你處處地方可以用得上業的概念、戒的概念,就是這樣,然後這個三藏都用活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沒有一個不是,這個才是真正的正知見,這個真正才是三無漏學的戒開始。
這個說到這個地方,也就是,「正示戒體」當中「推本所立」,這個說清楚了,這一部份是“約義考體”的甲,下面“約義考體”的乙,第二個,問答釋疑,我黑板上面寫那個甲乙等等,這個可以隨便立的,科判當中,一二三四等等,隨便你們自己寫,沒關係,如果有因緣,我想諸位同學哪一個發發心,寫一個表,寫了一個表以後印一下,以後大家可以對讀,下面重要的地方,我都會立出這個表來,次要的那就不要了。
看文,《南山在家備覽》53頁第7行,問答譴疑那個,
業疏續云:『問: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何得說為形終戒謝?
這是個問答,這個問答很有意思、很有意思,我們仔細看一下,那麼前面解釋了以後說,依正,依來說,現在我們曉得,原來一切都是我們的心識作用,以前無明,現在以三寶正知見熏的這個本識藏,因為以前無明,所以輪迴生死,現在正知見,熏這個戒體,同樣的都是一種業性業種,這個種子能為後習,它有一種功能,影響後面的這個力量,影響後面這個習氣,何得說為形終戒謝?怎麼說到形終了,這個戒就謝了呢?如果說你說依照唯識,那麼這個唯識的宗旨是盡未來際的,你怎麼受了這個戒以後,盡形壽,到這一次就完了呢?對呀,其實這個問答應該在後頭的,他提到這裡,它有個原因,我們現在先看那個答以後再來說它。
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願約盡形,形終戒謝,行隨願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隨心無絕。
那麼它這個回答,這個種子是由心識當中的這個特別的思所生起的,這個心識本身是王,心王,然後這個心王當中,有種種“心所”的作用,心所作用當中最強盛的三樣東西,哪個呢?受、想、思。所以我們偏約作用來說,受想行,心所配合這個心王的識,這個是心法,加上最後一個色,開出五蘊來,現在那個種子本身是由這個心的思所生,不過這個生的時候,怎麼呢?剛開始你就立個願,要期之願,這個願也就是你的願心,換句話說,也就是思,這個業體,說我是盡形壽,而這個願本身,本來你是說盡形的,所以既然這個願本身是盡形的,那麼這個形體終結的時候,這個戒也到此為止,所以形終戒謝。不過這裡“行”,這個行就是隨行,這個隨行就是後面持戒的戒行,這個戒行怎麼辦呢?戒行是由於發了這個願,這個願我們叫做無作戒體,通常又稱它為虛願,發了這個願以後,為什麼是虛願呢?它要經過後面的隨行,才能夠滿所發的願,所以後面這個隨行,就是行,這個行是跟著願而起來的,雖然跟著願而起來的,可是它所產生的功效,“功用超前”,超過前面的願,前面的願是虛的,是由於後面的隨行,才能夠把前面的願能夠滿足,所以叫功用超前,這個功一旦建立起了以後,於是叫“隨心無絕”,這個功也是由心生起的,這是後面的相續永遠的生滅生滅,那麼以前的生滅,永遠在無明行識當中,然後愛取有當中,現在這個生滅呢,根據什麼?根據那個戒體,換句話說,正知見,要持戒,還是不斷的生滅生滅,都是由心生,而這個只要心在,它永遠隨心無絕,這個隨心無絕就是它的一個種子,換句話,這是說明種子那是永遠不絕,可是這個戒會謝的,實際上下面還要說明,這個都是前面勉強說明的理由之一。再看
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
所以真正對這個願的圓滿,發了願以後,這個願體的圓滿,要從後面行持來說的,所以叫偏,偏重了這個行持,同時由於這個行持繼續下去,所以習氣輾轉增上,而不是單單看開始在壇場上面的這個虛願,單單壇場上面的虛願,沒有後來的行持的話,它不能感得將來的樂果,所以“不約虛願來招樂果”,這後面真正一切好好的這樂果,要靠後面的隨行而來的。這個裡邊沒有說明一個事實,這是為了解釋它的問答,實際上這個事實是什麼呢?就是請問那個行哪來的?這個行一定是跟著願來的,這樣,所以這個由願而起行,這個行感果,你分開來看是願、行、果,合起來看,這三樣東西分得開分不開呀?分不開。或者我說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吧,這個因果,所有的因果,沒有一個例外的,這因果一定有它的前後相,否則不叫因果,還有這個因果,一定有它的同時相,否則不叫因果,還有這個因果一定有它的矛盾相,否則不叫因果。這個矛盾相,這裡暫且不說它,前後相跟同時相,我在這裡說一說。現在大家看看我這件衣服,然後這個叫做布,先叫布吧,這個布先有個經線、後有個緯線,對不對?是不是經線最先放,經線那一條條紗放在這地方,然後這個在前面,這個緯線把它加上去,是不是後來加上去的,加了緯線,是不是成就布?布成功了。經在前、緯在後,當這個緯在後的這個布就是它的果,這個裡邊有它的前後相,而且還有它的,必然有它的同時相,經線安在這裡,緯線後來加上去的,是不是前後相?
南山律在家備覽
36A
經線安在這裡,緯線後頭加上去的,是不是前後相?還有它的同時相,請問這個布在這個地方的經線跟緯線,是不是同時的?經線是因為緯線而現出來的,緯線是因為經線而現出來的,是不是這樣?你把緯線拿掉了,請問這個成不成布?把經線拿掉了成不成布?我們不要以為緯線加上去,這個經線沒有了。你緯線加上了,經線拿掉了以後,這個是布還是紗?這個緯線加上去了,經線拿掉了,對不起,從這面去看,還是這樣的紗,對不對?是不是還有它的因果,必然有它的同時相。但是它那個同時相,也有它的前後相!對不對?經先放、緯後放,所以它這個經在前,緯在後,當布現起的時候,經緯之間有沒有前後?有沒有前後?同時在那個地方,隨便少掉一個,對不起,這個就不行,是不是這樣?這個前後就不能同時,同時將不能前後,但是它偏偏又同時,還必定要有前後,有前後還必定要同時,這個矛盾就說不通了,這個緣起之相是法爾如是,我現在說,好像這個地方變花樣這樣,不是!你們慢慢,希望能夠深學,如果真正要瞭解後面的這個緣起法相,中觀的意義,從這個地方,很多地方這樣去觀察,否則的話,經論上面說不一不異,它總是反正不一不異,我們弄到後來的話,變成功詭辯。不是喔,它那個不一不異,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你真正去看的話,就很清楚明白的,就是這個樣,什麼叫隨緣不變,什麼叫不變隨緣?你弄不清楚,總是說,啊,圓融無礙!弄到後來的話,大混沌一團,不曉得弄成什麼樣!實際上佛法當中的圓融無礙,有它非常嚴密的建立的次第,所以這「圓融是不礙行佈,行佈不礙圓融」,這個叫無礙,現在我們這個大雜會,醬油鹽糖放在一塊兒,不分是非,這個叫圓融,這個就是所以我們現在這個教法混亂,一無是處的根本原因,這個就要大家很理智去抉擇。
那麼我現在在這個地方隨便說“偏就行”,於是我們這個地方,往往會說,好像這個願不要了,我是從這點上面,這個願絕對重要。實際上,當後面有行的時候,願也在裡頭,同時這個願,如果不損害的話,這個正因為它不損害,一定有行,換句話,這個行就是說明這個不損害,一直在,所以不要損害它,一直在,這個行一定有,就像剛才我說那個布一樣,只要這個布在,不損害,對不起,這個經緯線永遠在,然後那個前後相、同時相永遠在,至於說這個裡邊深厚的意趣,那等到後面講毗婆捨那的時候,這個是《廣論》上的東西,我們就會分辨得非常清楚,分辨了這個清楚以後,你回過頭再看業的話,那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時候,現在我們用十二因緣去看業,已經比前面共下士部分去看業,清楚得太多了,有了這個業的概念,回過頭來看戒,戒就很清楚了,有了這個戒以後,然後有機會深細的學定慧,那個時候毗婆捨那就用上了,先是聞思,後來修正,都從這個上面,這個東西彼此有它的這樣的輾轉相關、必不可少的原因在,我只是隨分隨力的多多少少說一說。
這個文清楚了,下面那個濟緣的解釋就比較容易了,還有這個濟緣的解釋在這裡,已經省略掉了一大堆,這個業疏上面有一大部分,這個地方都沒有,因為真正要細說的話,那牽涉的又很廣,所以像道宣律祖也好,元照律師也好,那這種都是一個是大成就者,還有當時學的人都是深細的心,認真地學,所以將來如果你們諸位在這裡學的話,藏經,這個真正要派上用場了,還要很多,比如說戒方面的,至少這個六大部是必備,到那時候好好地自己看,這個是後話。現在我們看文
《濟緣釋》云:二問答釋疑當中,此問所來,由後圓教決此二非以為識種。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由於後面的圓教來抉擇二非,為什麼圓教要抉擇二非?因為前面這裡說的不痛不癢的,說前面這個不對,說用各以五義求之不得,說不對,就立個二非,到底什麼樣呢?還是不清楚。所以要認真深細去找,那麼要得到後面的這個,圓滿的教法當中就告訴我了,說這個原來這個二非是那些大祖師大菩薩引導小乘,小乘剛開始進來,成熟,它一步一步上來的時候,叫他你不要停在這裡喔!所以從小乘超過叫過分,引導他到大乘叫做分通,那個時候強立的是二非,現在從這個向上,進一步進到的原來的這個圓滿的教法當中,告訴我們這是我們心裡邊的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唯識上面叫做識種,中觀當中叫做業習氣,順便我把中觀的概念也放在這裡頭,以後真的有因緣的話,你不會為唯識、中觀兩個又搞得暈頭腦漲,所以一談到識種,你用中觀的時候,原來這個叫業習氣,這個名字完全,內涵就是這個,再下面,看
識既常存,
這個我們講到,這一段把它講完,現在這個識體,既然常存,
種則無滅,
這個種永遠不會滅呀,
即違今宗命終失義。
識既然滅的話,這個身體可以死掉,這個識永遠不滅的話,這個戒應該不失呀!所以這一宗當中說,命終戒謝,這不是不對了嗎?所以
故探取後文為難、以彰前後無違。
特別的說明,那並不相違背,這個違背不違背,我前面簡單已經說過,願是這個樣的,但是真正滿願是在後面的行,就是這樣,實際上這個裡邊,除了這個以外,到後面還有解釋,後面這個解釋,因為《在家備覽》上面沒有摘出來,所以我先說一下,就是這個種子本身是不失去的,可是這個種子要生起現行,還要個條件,這個種子現行,一定還要對這個境,我們平常說對這個境,實際上不但要對這個境,種子生起現行,還要意根,對不對?這個種子生現行,一定要這個種子依所依之根,然後依了這個根,對所緣之境,那麼所緣的境的話,眼睛還要空名什麼等等,這個就是《八識規矩誦》當中的內涵,我們這裡不細談,現在我受這個戒的時候,是不是這個心種子要依一個根?這個身根,這一生這個身根消失掉了,到下一世依的這個身根,還是不是前一世的了?不是。既然不是,這個種子所依的根不是,對不起,這個效果就生不起來,這個瞭解不瞭解?
所以任何一個,我先簡單地說一下,我們現在心識的種識,依眼根看見的是顏色部分,依耳根聽見的是聲音部分,這個對不對?依身根是得到的是感覺部分,比如說我現在搖一個鈴,一搖,嘿,你看見了。你看見的那一部份是什麼?看見的不是聲音喔,看見的是有柄的一個東西,是不是?所以這個種子一定是眼根產生的功效,只能如此,它那個搖的聲音,對不起,沒有耳根,聽得見聽不見?聽不見的,然後這個鈴本身是軟的、硬的、甜的、還是鹹的?對不起,這個東西要兩樣東西,一個要手來摸摸看,還要一個舌頭嚐嚐看,至於這個是香的臭的?還要靠鼻子去聞聞看,是不是這樣呀?現在我這個戒的種子依這個根,現在換了一個根,對不起,能不能生起前一生這樣的?能不能生?生不起來!這個有它的理由在的喔,所以儘管圓教都有它的內涵,何況你這一生就是說盡形壽,本來你要在這個地方這個清楚不清楚?這以前我所以說,以前雖然講了,以前那一部份都沒講,反正剛開始隨便講,這一次我把真正的中心都說出來了,這個《在家備覽》上面沒有說,所以凡是別解脫戒,這個戒一定是這一生,儘管識種子留於未來,不過這個有不同,如果你前生持過戒的話,這一生又碰到了,嘿!你這個心很容易就發起來,很容易就受戒,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你有了這個種子了,哪怕到後代這一個戒師本來不一定清淨,但是如果你識種非常強的話,一遇緣你馬上就現起來了,這個對我們有絕大的價值噢!尤其是末法的時候這個概念是絕端的重要,現在我們要想求這個真正圓滿的這個戒師是可能有一點問題,再說,比如說像蕅益大師、弘一大師都這麼說唉呀!說這個南宋以後,這個戒法都斷掉了,當初我一聽的時候,就覺得很失望,後來看看那個四分宗以後,又看見能海大師,所以我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能海大師就不主張說這個不對!我當時想,他憑什麼能夠提出來說不對呀!說蕅益大師說弘一大師的不對,後來我曉得了每一位釋義大師所看見的面,都有他看見的面,蕅益大師對不對?當然對!弘一大師對不對?當然對!能海大師對不對?也當然對!為什麼?就他們那些人來說戒法是不圓滿,從那個種子你從那一面來說這個千真萬確,只要現在這個行相還在,只要這個行相還在,如果你能夠瞭解了這個能夠認真去修請問如果宿生沒有善根種子你可能不可能?這個很清楚對不對!就不可能!所以在這個地方有各式各樣的人有太多的人比如說有很多人想盡辦法勸他就沒有用,那有的人一碰到他就種種辦法擋不住,這我想我們大家很清楚比如說在這裡悟光法師,他以他的條件怎麼可能出家?根本也沒有人勸他,他就跑的去看那個地藏菩薩經一看這樣啊!整天的就哭,這什麼因緣?這說明這宿生所以你瞭解這個義理以後你很清楚,有很多人一碰到就很相應了,這是宿生的緣非常深哪!清楚不清楚我在這裡真正要說明的就是這一個,所以到那個時候你不要說唉呀!現在不行!現在不行如果你不知道這是糊塗,知道了你怎麼辦呢!正因為不行我不救誰救?然後宿生如果說你夠了你跑到這地方把他看成佛你一定證得戒體,如果說你不夠認真的去努力的話,這一個佛釋迦世尊容或沒希望,你趕快到極樂世界,下一次來的時候,你很快你就有成就,下一次不要等到彌勒下生喔,到極樂世界,你再來的時候,你這個願力就可以又把那個教法帶起來,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平常我們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你瞭解的開權顯實的意趣,所以平常說實在講戒,你問我能不能講戒?我坦白告訴你不能講,這個戒相我不清楚呀!所以我隨時隨地,碰見問題的話,對不起!淨明法師,麻煩你回去找找看,我跑到哪裡就把那個東西搬到哪裡,如果不太清楚這是事實,這樣的話,我怎麼能說戒呢!但是這個中心問題在這裡,現在你們瞭解不瞭解?這個是它的一個絕端重要的一個問題
所以像《海龍王經》上面等等都告訴我們說,後面你容或很多地方行持不夠圓滿,但是正知見本身絕對須要,乃至於現在後代,先是參禪,禪宗後來是淨土,他好像表面上面完全不大講究,那麼中心課題都在這個上面,那麼現在我們每一位真正想出家,好好學的,就從這個地方→正知見,從這個戒體,然後呢,好好把準懺悔,一步一步,最後把這個戒相能夠學圓滿,行持的真正圓滿,那還要一段時候,可是戒相的理路弄清楚,這是我們絕對可以做的到的,這個就是它前面告訴我們,命終捨不捨的意義,當然實際上那個捨是有四捨噢!就是四捨,這個要說既然要說的圓滿,就是說命終是一捨,還有三個捨戒的原因,大家記一記,第一個就是破了根本戒,戒體壞掉了,或者是生邪見,斷善根,這個兩個這個戒體根本破掉了,還有呢,捨戒!說,唉呀,這個不行!你只要對一個任何一個出家眾,或者乃至於說一個在家人的話,喔,我捨戒,這是第二類。第三類呢,二形生,二形生本來男是男、女是女,這個一個人身上有兩個,叫做黃門二形生,這個三者當中,任何一種,加上死,這個四個捨戒,這個四個起來,自然這個戒就消失掉了,這個就是我詳細的把這個問難當中的真正的宗要,這個文沒有說,可是在這裡我就把它的真正的重心說出來。下面把這個文念一下,
初四句牒後圓教文也,此是者指上二非也,下二句正難,且舉命終,義通四捨。
那這個就是前面說,問:如正義論熏本識藏,此是種子能為後習,何得說為形終戒謝。這個四句這是問,
答中三、初二句總標,
說哪二句呢?答種由思生,要期是願,它下面解釋
思即緣境之心,願為剋期之誓,願約下二別釋、初釋下句。願有始終、故有要期謝。行下次釋上句。思無限齊、故種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願後故曰超前。
那麼再下願約盡形形終戒謝等等,二別釋個別的解釋,初釋下句願有始終故有要期,謝行下次釋上句,思無限齊故種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願後故曰超前,前面這個解釋的很清楚的話你這個一對呀!就很清楚了,
故下三雙結。
故就是最後一段,前面括弧裡的業疏裡邊的→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這四句這個故,這個是雙結,結什麼?
上二句結上種存、下二句結上願謝。
上二句結種存,這個種子永遠存在的,下二句呢!結上面這個願謝就是這個戒本身會謝掉的,現在我把我剛才告訴你們的這個戒謝而這個種子存哪!更深遠的涵義都在這個地方說的很清楚,最後一句話,
問此中後習與前實法集業何異?
實法宗也講到的集業,現在的後習也是將來的業習氣那麼有什麼差別?
答:彼明業為集因,此示種能熏習委如下說。
這個是律上面的,就是實法宗所講的這個集業,就是苦集滅道當中集諦所攝的業,就是說你造了這個業,一定會感果的,所以這個叫集業,現在我們這裡講的是什麼?講的是“現在的種子能夠熏後面的業習氣的”,這兩個不一樣,所以前面所集的是色法,我們這裡根據圓滿的教法,這是一個熏種,包含了前面所有的,今天就到這裡為止。
這一部份如果不太清楚的話,那麼好好的大家再辨別一下,如果說後面有一些同道還沒有來,那這些都要聽,這是這一次的精華所在,如果這一次聽不到,後面來聽的隨喜隨喜可以,這個精華就完全失去了,至於說前面這個準備,這個一個月的準備,這也可以說,沒有這一個月的準備,今天我不會講,講了也沒有用,我也浪費,大家也聽的莫名其妙,不曉得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是實在的根本,所以我說第一次我來,大家結結緣是下限,那這個今天不講,上限就是你真正的《廣論》瞭解了以後,瞭解了《廣論》,那個時候我就要說上限,那麼就是今天的宗要,下面還有圓教還在下頭,到這個地方已經夠我們感覺的美,所以你真正的瞭解了戒以後,哪有不學戒的事情?然後你瞭解了這個以後,你知道那個學戒哪有不往生的理由,這個才是我覺得我們末法的時候感覺的真可惜呀,真可惜!叫冤枉!現在我們也不叫冤枉,自己讚嘆隨喜,讚嘆隨喜歡喜,請大家合掌迴向。
第一個它說前面48頁,倒數第5行,它說五心是報法,這句話不必翻,其實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哪來的?就是我們宿生造了這個業的果,報得的,就是這麼簡單,任何一個佛法當中叫做法,這個身體也是報得的,這個心也是報得的,我們造了這個人的善因報得這樣的人的身報得人的心,所以同樣的心這個畜生的心跟人的心不一樣對不對?瞭解了這個就曉得它,另外一個問題呢!《南山在家備覽》31頁
今多蔬菜、不節晚食。此雖非齋、猶勝葷血。又有飲水周時為清齋者、此乃邪術。一切眾生、仰食而住、但勿過中、是佛正教。』
這個是八關齋戒,是八關齋戒當中的是吧?那個是註解當中的,31頁第8行是持齋是八關齋戒,它下面有一個小註,你們可以不必看文,小註當中說,現在真正的八關齋戒的話,對不起,晚上一定要節制的,可是現在有很多晚上還要吃,不過雖然吃吃蔬菜,比起葷腥還是比較好一點,要嘛!不持八關齋戒,所以持八關齋戒,我那一次說了,不要說,持了八關齋戒,下午這個冰糖也可以吃,有很多鼓勵他這是一個巧方便,這倒不錯!但是我們要嘛!不立這個戒法,要立戒法要說的很清楚,說你們結結緣然後怕肚子餓怕營養不夠,好了你晚上就吃一下吧!有勉強的開緣在什麼情況說明了,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當然有的時候是老法師們慈悲,這是好立意不錯,可是我們現在人往往又不善學,嘿,總覺得這個某人立的,這個老法師大家跟著去做了,教法由此混亂,這一點我在這個地方的說明,但是這個我們不做為外面的,外面往往出去的時候大家跟你會爭,這不大好,以我來說比如說大家都沒話說,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說他這裡聽見那樣的,你那裡聽見那樣的,大家就引起爭論對吧!你們清楚不清楚?這個真正的佛法,這個都不可以。
再下面另外一種呢,周時飲水!整天不吃飯叫清齋,這個是邪門,佛法當中沒有這件事情,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佛說的很清楚,所以欲界眾生一定段食,只要有節制的飲食,所以一定正確的規定戒法上面,如果說你自己覺得行頭陀行,那麼一天那個好,可是真正的出家正規的狀態來說吃二餐,我們是很讚嘆頭陀行,但我絕不主張一餐,這個有它的原因,如果你吃一餐,像迦葉尊者這樣,腿一盤餓的瘦瘦的也沒關係,現在我們雖然吃了二餐,然後把以前三餐之量都把它吃進去了,這個!這個都不一定好,清楚不清楚?這是我隨便談起來我們曉得,尤其是瞭解了以後,瞭解我們真正將來的做法的範圍從哪裡開始?正知見開始。今天到這個地方為止。
請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53頁,今天繼續下去,講圓教宗,第三支就是戒體門當中,這個戒體相狀所發業體,裡邊第四項,顯立正義所立的三支當中的最後,也最究竟圓滿的那一支,現在看文。黑板上有一個科表,現在這個科表呢,就是在《南山在家備覽》58到59頁,是怕大家翻來翻去看不清楚,所以我請嚴居士在黑板上再寫一下。講過去看那個表就很容易,或者自己看這個書本上面。主要的是58.59那個小字,是弘一大師所立出來的是一樣,現在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