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月
 
 
 
1
2
4
5
7
8
9
12
13
27
29
30
 
 
 

原文: △業疏續云:『欲了妄情,須知妄業。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於本藏識, 成善種子,此戒體也。』

濟緣釋云:『三所受體中三,初約圓義以示體相。前明利根,未受之前,已發大解,此明修證,先須禀戒。文中有三,初句,希求脫離。了猶盡也。妄情之言, 通含見、思、無明等惑。次句,反觀往業。無始慣習,積惡時深,雖達唯心,卒難調制。若非戒法,靜業無由。故云:佛所制戒,如猿著鎖、如馬轡勒、如捉盜賊。截生死流,發定慧力。菩提基本,涅槃初門。所以三乘聖人,並由斯跡。捨此修道,枉費時功;卻步求前,終無所至矣!故下,三如緣納法。又二:初二句,示作業。作法之言,通收始終、方便正受。熏妄心者,假前勝境,發動勝心,此心反妄,即是眞心;以眞熏妄,令妄不起。即如鈔云: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淨心器,必不爲惡,測思明慧,冥會前法。此即能熏,妄爲所熏。此即作熏,猶如燒香,熏諸穢氣也。下三句,正明無作。由熏成業,業圓成種;種有力用,不假施造,任運恆熏,妄種冥伏,妄念不起。此無作熏,猶如香盡,餘氣常存也。初句,示所依處,亦是所熏也。次句,顯能依體,亦即能熏也。善即簡惡。種子是喻。如世縠果,皆有種子,略説十義:從眾緣生、二體性各異、三生性常存、四任運滋長、五含畜根條華葉等物、六雖復含相不可得、七遇時開綻、八子果不差、九展轉相續、十出生倍多。無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種子名通,義須細簡。初約十界:四趣爲惡,餘六是善。次就善中,人天有漏,四聖無漏。三就聖中:三乘是偏是權,唯佛是圓是實。今此戒種,文唯簡惡,若望人天,是無漏種;若望偏權,是圓實種。行者當知本所受體,即是體三佛之種。故薩遮尼犍云:如來功德莊嚴之身,以受戒爲本,持戒爲始。又法華云:佛種從緣起。即斯義也。下句,結示正義所立唯此。問:既發此體,後用受菩薩戒否?若不須受,即應約大判持犯耶。若云須受,則無作業爲重發否。並須細求,不可相濫。』

芝苑云:『天台疏云:不起而已,起則性無作假色。南山云:熏本藏識,成善種子,此爲戒體。天台性之字,即能起因;無作假色,即所發體。南山藏識,即所依處;善種子,即能依體。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所發、能依,即今受之體。若此出體,文據極明。能所歷然,體性不濫。則受納無疑,修持有託。』【見芝苑遺編卷二】

芝苑又云:『經論所説菩薩戒,自分二體:當體體,即是戒體,與今善種不殊。二所依體,心性是也。然則心性,但是戒體所依,實非戒體。』【見芝苑遺編卷一】

 

淺釋本文詳盡地解釋圓教宗所立的戒體,即是八識田中的善種子。其中「善種子」的名稱是通大小乘的教義,《雜心論》云:「調達造逆,滅善種子,入無間獄。」然而小教只談六識,不能窮究發起之本,無法顯示所依之處,所以有部收歸法塵,假名宗以非二來收攝。現在本文圓教宗所說的善種子是基於唯識宗來談,其發起與所依,即是引《楞伽經》海浪的比喩:「浪從海起,還復海中」。此無作戒體「造雖在六,起必因八;造已成種,還依於八。」

《業疏》續云:『修行是欲(想要)了悟斷盡妄情(五住煩惱),就必須先知道持戒能斷絕意業驅使身口面對境時所造作的虛妄業。現在想藉由受戒來斷除煩惱,同時也知道生起煩惱的妄業是唯心所造,是故就依著身口意三業在作羯磨法時所領受的作戒體,還來回熏虛妄的分別心(第六意識)。由於透過回熏妄心的功能,因此當作羯磨法竟的第二念時,清淨的無作業性就於(存在)本藏識(第八識),形成善種子,此就是圓宗所立的無作戒體也。』

《濟緣記》解釋云:『第三是說明所受的戒體,文中可分成三段來解釋。最初一段即是指本文全部的內容,是約(就著)教宗的義理以()明示戒體的相狀。在前文說明利根的人,在未受戒之前就已經發大解(指:了知境緣本是心作),而在佛法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上,此處(本文)則是說明在修證之前,還是先須稟受戒法(在此是指悟後起修)。在第一段的文中,一共有三小段:最初小段是指「欲了妄情」這一句,目的是爲了希求脫離五住煩惱的繫縛。了,猶()斷盡的意思也。妄情之言(的意義),通含(包含)見、思、無明等惑(即五住煩惱)

次句「須知妄業」則是第二小段反觀往昔所造的諸惡業。由於無始以來的憒習(指:造惡的習性),所積惡業的時間已經很深遠(很久了)。現在雖然解悟通達(明白)一切的妄業都是唯心所造,然而卒(終究、最後)還是難以調制這一念妄心,使妄心不再造作妄業。由此得知,凡夫衆生若非(如果沒有)透過戒法來調伏,想要清靜()妄業無由是處(是絕對不可能)。是故在諸經律云:佛所制戒的功能,如同猿猴著上了鎖(猿,喩妄心;鎖,指戒法)、如同野馬套上了轡勒(馬,喩妄心:轡勒,指戒法)、如同以戒法繩索來捉住煩惱的盜賊。藉著持戒清淨的殊勝功用,才能截斷生死流轉的業因,發起定慧的功力,來斷除煩惱達到解脫生死。由此可知嚴持淨戒,就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與根本,也是通達寂靜涅槃的初門(指:首要的關鍵)。所以想要成就三乘聖人的果位,並由斯跡(指:都必須遵行「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條修行的道路)。如果捨去此修行的道路,就會枉費時功(白費時間與心力);這種情形也就如同卻步(停住腳步),反而想求前進的意思,終究是無所至矣(不能到達目的地)

「故作法受」以下的文,是屬於第三小段,說明如緣納法(指:受戒時如實緣念十法界情與非情境,依此來領納如來所制的戒法,成爲所受的戒體)。又可分爲二部分來說明:最初的二句「故作法受,還熏妄心」,是顯示作業(指:登壇受戒到感發無作業體之前的整個過程)。作法之言(作法這一句的意思),是通收受戒作羯磨法的始(登壇)(三法竟最初一念)過程中,身禮拜、口乞戒、意觀想所造的種種方便色,到最後正式受得作戒體,並且依此作戒體來還熏妄心。至於這裡所說的熏妄心者(的意思),是說明受戒者在受戒時,假藉現前三寶的殊勝境界,而能夠發動(發起)勝心(上品心)此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上品,正是相反過去的妄心,這即是眞心(清淨無染的心念);並且以此眞心來熏習虛妄分別心,使令妄心不能生起(指:登壇受戒到感發無作戒體這段時間)。這即如同在《行事鈔》中所云:以(因爲)自己發心受戒所立下的要誓與期限,於是就施造種種的方便色(即受戒儀式的三業造作),在歷經善淨心器(改善妄心成爲清淨的心念)的懺悔功用,發起必定不再爲惡的誓願;在懺悔發願之後,憑著測思(透過思心所)所具有清淨分明的智慧來觀想,再藉由觀想十法界情與非情的發戒境界,來冥會(領納)現前多如塵沙般的戒法。此即是以能熏的眞心,將虛妄的分別心作爲所熏的對象。《行事鈔》所說的此文(這段文意),即相同《業疏》所說「故作法受,還熏妄心」這二句的意思;而這二句也可以用一個譬喩來解釋,猶如(就好像)燒名貴的香(香,喩眞心),能夠熏除諸多污穢的氣味也(諸穢氣,喩妄心以及所造的煩惱惡業)

下三句「於本藏識,成善種子,此戒體也」,是正式說明無作戒體的相狀。經由作戒體熏除妄心而成爲清淨的業性,這種無作業性圓滿後,隨即成爲八識田中的善法種子。而且這善法種子有它的功能力用,是不須要假藉色法、心法等來施設造作,就能夠任運自然地恆常生起熏習的功能力用;透過這種熏習的力用,使得過去虛妄的種子冥然(自然地)降伏,也使得犯戒以及違害衆生的妄念不再生起了。此正是無作戒體(八識田中的善種子)念念熏習三業不再起犯戒的功能,也可以用燒香的譬喩來說明,猶如所燒的香已經燒盡了(指:作戒體()在登壇受戒三法竟的第二念就謝落了),但是燒香後所餘留的香氣還是常存也(指:無作戒體(香氣)第二念獨存,盡形壽(聲聞戒)乃至盡未來際(菩薩戒)常存不失)

初句「於本藏識」,是明示善種子所依的處所在第八識;又第八識是屬於無覆無記的,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等義,所以能恆常地接受內外境種種的熏習,所以是善種子所熏習的處所也。

次句「成善種子」,是顯現能依止藏識的無作戒體之所以稱爲善種子,亦即是針對所具有能熏習第八識(藏識)的功能力用來說也。又爲什麼要將無作戒體稱作善種子呢?因爲善,即是簡別不是惡及無記;種子,則是譬喻。就如同世間的五穀、核果等,皆有種子;至於種子具有那些意義呢?在此略説一共是有十義(這正是指出無作戒體也是具有這十種意義)——

一、從眾緣生:世間種子需要借假陽光、水分、土壤等因緣,才能生長;無作戒體也必須從十師、三衣缽具、無諸遮難等因緣,才能生起。

體性各異:世間種子的體性各有不同;無作戒體也有因受戒者所發的心而有上、中、下三品戒體的差異

生性常存:世間種子的生長性質(生長功能)能夠常存;無作戒體則是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常存受戒者的八識田中

任運滋長:世間種子能任運自然地滋養增長使令成熟;無作戒體則能夠任運地熏習妄心使令清淨

含畜根條華葉等物:世間種子一旦生長之後,就可以包含畜藏根、枝條、華、葉子等外物;無作戒體生成之後,就含攝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外在行爲

雖復含畜相不可得:世間種子雖然能含藏根條華葉,但是在尙未生長出來之前的相狀是不可見到的;無作戒體雖然含攝三業所作的行爲,但是在沒有將持戒或者犯戒的行爲表現在外相上,一般凡夫衆生也是無法得知的

遇時開綻(綻,花開叫綻):世間種子在種植之後,遇到時節合宜就會開花;無作戒體所熏習的妄心,在遇境逢緣時就能夠嚴持淨戒而不犯,開出解脫的花來

子果不差世間種子是優良品種,則生長出來的果實必然是優良的,絲毫不會有所差錯;無作戒體如果是屬於發上品心所感得的上品戒體,那自然就能成就無上佛果

九、展轉相續世間種子所生出的果實是展轉相續,一粒接一粒繼續地長大成熟;無作戒體所熏習的妄心爲因,妄心展轉成爲淨心的果,於是在念念熏習下,清淨的心()就相續不斷絕

十、出生倍多:世間種子所結成的果實也有它的種子,就從這一顆種子出生更多的種子;無作戒體熏習妄心,這妄心清淨後隨即回熏還未清淨的妄心,於是就從這清淨的無作戒體*將所有的妄心全部熏習成淨心了。(此處所說的妄心是指八萬四千煩惱)。一旦達到這種純淨無染的境界,那也就是成佛了

作戒體因爲具足此十種意義,是故以種子來作比喩焉()。然而種子的名稱是通於善惡(世間種子則有優劣的品種),所以在義理上必須詳細來簡別並且選擇最良善的。應該如何簡擇呢

最初約()十法界來選擇: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四趣爲惡,其餘人天、四聖這六界是善。

其次就六善中來選擇:人天乘是屬於有漏的善,四聖才是無漏的善。

三就四聖中來選擇:乘的聖賢中,聲聞、緣覺是偏,薩是權,唯獨佛所成就的善才是圓是實(圓滿眞實的善種子)

現今所談此無作戒體的善種子,雖然在文中唯獨簡除四惡趣,但是若望(相對)人天乘而言,無作戒體則是無漏的善種子;若望(相對)權的三乘來說,無作戒體則是圓實的善種子。因此,未受戒、已受戒,當受戒的行者,應當知道本(自己)所受的無作戒體,即是一體三佛(內容詳見以下諸文所解說)之因種。是《薩遮尼犍經》云:如來無量功德莊嚴之身,是以受戒爲根本,以持戒爲開始。又《法華經》云:佛種(成佛)是從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生起。由這二部經得知,即斯一體三佛(在此簡單地解釋,是指以無作戒體爲因,而成就了法身、報身、化身三佛爲果)的意義也。

下句「此戒體也」,是結示正義所立唯此(是總結說明業疏三宗所建立最究竟的戒體義,乃是指圓教宗所主張無作戒體,即是八識田中的善種子)

問:既發此體(指:圓教宗所說的戒體具足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衆生戒,是相同於菩薩的三聚淨戒),以後還用(還必)受菩薩戒否?若不須受,那麼之前所受的五、八、十、具等聲聞戒,即應該約()乘的菩薩戒來判持犯耶?若云須受,則受聲聞戒所發的無作業體(專指圓教宗所談的無作戒體)在受菩薩戒時,爲(是不是屬於)重發否?關於受與不須再受以及菩薩戒的無作戒體是不是重發這些問題並須(都必須)詳細推求,絕對不可以大、小乘(指:聲聞、菩薩戒)互相混濫不清。

至於要怎樣來分辨圓教宗所談的無作戒體跟菩薩戒的無作戒體呢?靈芝律祖在《芝苑遺編》解釋云:『天台智者大師在其所的《梵網菩薩戒經義疏》中云:菩薩戒的無作戒體如果不起而已(不生起便罷),一旦生起,則一定是從心性發起的無作假色。南山道宣律祖在《業疏》圓教宗中所云:在受聲聞戒三法竟的第一念所得的作戒體,能夠熏習妄心成爲清淨的無作業性而存在本藏識(第八識),形成善種子,此就稱爲圓教宗所立的無作戒體。天台大師所說的無作假色跟南山律祖所談的無作業性,都是指相同的無作戒體,並不是因爲受菩薩戒或者受聲聞戒而有所不同。(這是從所受的戒體而言)

現在再從能所的功用來說,兩者之間還是沒有差異的。天台大師所說性之()一字,即是能生起無作假色的因;無作假色,即是指所發的無作戒體。而南山律祖所談的藏識,即是無作業性所依止的處所;善種子(無作業性),即是指能依止藏識(第八識)的無作戒體。天台大師所說的能起因跟南山律祖所談所依處,兩者其實都是在談論受戒者本有之心性;又天台大師所說所發體跟南山律祖所談能依-是現今戒子所受之無作戒體。現在若是根據天台大師及南山律祖在此處所說出的無作戒體(指:由心性生出無作戒體,隨即無作戒體就依止在心性中)來判決受菩薩戒及聲聞戒(指:圓教宗)所得的無作戒體是完全相同的,由以上所引的文(指:疏文所示的證據),是極爲清楚分明了。文中所說能所(指:能起所依、所發能依;也就是說:能起與所依都是指心性,所發與能依則是指無作戒體)的功能力用是歷然分明的;所談的無作戒體以及心性,兩者也是不會互相混濫的。行者如果能夠瞭解以上所談論的義理,則對受聲聞戒所領納的無作戒體的究竟義,自然就無疑(不再生起懷疑跟菩薩戒是同還是不同)了,在修持上就有可靠的依託了。』《芝苑遺編》又云:『在諸多經論所説菩薩戒的戒體,又可以從自身中細分成爲二種體:第種當體的體,即是指無作戒體(無作假色),與今圓教宗所談八識田中的善種子不殊(相同)第二所依的體,即心性是也。然則(然而)心性(第八識),但是(只不過是)無作戒體所依的處所,事實上並非戒體。』

註解

妄情:指五住煩惱,即一切煩惱的總稱,包括了根本的煩惱,以及從根本煩惱所生起的枝末煩惱,能使令眾生住於三界内不得解脱,故稱爲五住煩惱。今列簡表如下,至於詳細内容可自行檢閲佛學辭典。

 

轡勒:轡,馬韁繩;勒,馬的絡頭帶。

穀:稻、麥、粟、梁和稷等總稱五穀,是養活世人的主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