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月
 
 
 
1
2
4
5
7
8
9
12
13
27
29
30
 
 
 

業疏續云:『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

作對的就是這樣。反過來,

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

如果作的不對,後面這個,那麼這個文,我也簡單的說一下,由於有了這個本,所受的受體,那麼還熏我們的識藏,這個種子任運的就會起來,所以說故力有常能牽後習,前面那個本熏心就是受體,得到了這個無作戒的戒體,或者叫願體,或者叫受體,下面呢!故力有常!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恆常相續,這個恆常相續的力量能牽後習,牽引後面你的習氣,繼續不斷的增長,換句話說,這個就是種子的意義,這個種子引發後面起功用故,它會有這種作用,那麼作用是什麼?

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

遇見這個境界平常這種境界或者說以前這種境界對著它造罪犯過的現在不了!我受了這個戒了那個時候憶念,就是它這個功能能夠提醒我們記得受了戒了,於是就馬上戰戰競競的操持不犯,所以對這個護持來說叫持,對這個過失來說叫防這是一件事情,你能夠持戒就能夠防非,防非就是持戒,那個是什麼?靠你記得說憶持著所受的體,這個叫

隨心動用還熏本識,

下面兩句非常有意思我只是簡單說一下下面還有詳細說明,說這個隨著你的心,它這個得到了戒體以後心一動它就跟著起來了,隨時隨地隨心動用,當一起來了以後就會能夠產生這個功效,那個功效是什麼?能憶能持能防!以前造罪犯過的這種境界一一都改過來這個是修行,而這個隨境動用能憶能持能防的還熏本識,後面做的時候它這個作用又會熏習,使我們的心體又再一次受熏習,就是這樣

如是展轉是能靜妄源,

就是這樣的展轉增上,因為經過後面的熏,熏了以後這個力量又強,強了以後下面對境的時候那個又現,現了以後又熏展轉增上最後呢!能靜妄源!那個虛妄的根本的淵源通通解決,所以這個靜!不用淨除的淨,用清靜的靜,它有個道理噢!什麼道理這個說一說,苦諦說十六行相,這個十六行相!苦是苦、空、無常、無我,集是因、集、緣、生,滅是滅、靜、妙、離,道是道、如、行、出,這個滅諦是什麼?講滅靜妙離,證得這個滅諦的時候,換句話說,達到這個佛果的時候什麼個狀態呢?滅靜!所有的都徹底的消除掉了,那個時候一切煩惱根本什麼等等他完全沒有,這個煩惱是不寂靜相,現在那些不寂靜相徹底淨除了,剩下來什麼,寂靜之相,這個妄的淵源,都徹底解除了,這個時候靜,對!所以這個是有這樣的意義在裡頭,那麼反過來呢!

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

前面這件事情,修行要勤要精勤努力去做的!做的時候怎麼辦?要精勤努力,思惟觀察,這樣才可以,否則你不努力這樣去做的話,有的時候它並不是故意喲,它無始以來的這個惡習氣在這裡,你稍微放鬆一點,它就來了所以微縱,放縱一點這個妄心就來還熏本心,它同樣的這個熏習的力量在,如果說你不精進的話這個虛妄的習氣又來了,虛妄的習氣還是仍舊熏你這個時候更糟糕更增深重,你不受戒你不會犯戒,受了戒以後罪加一等,固然戒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是事實!可是你犯了戒的話這同樣的非常可怕,所以平常我們說一個比喻說走路走的非常慢,但是萬一跌跟斗不怕,騎腳踏車麻煩,坐車就要出紕漏,飛機這個不能停,一停非死不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你不能夠這個飛機出了毛病了,我天空停一下,飛機跌跟斗的話,那還有命在嗎?這個所以我們要知道,你越向上你這個情況越是嚴重,這是我們必須要瞭解的特徵,所以平常我們一定不從它持犯的可怕的行相來說,從持犯的可怕的行相來說,天下沒有一個人敢走的,那我們是從哪裡去看哪?我們看它這個勝利過患,如果把那個勝利過患看清楚了,天下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誰都願意,因為那個腳不要說你根本走不到,就算你走到的話,那不曉得走到哪一年?坐這個飛機那個戒的話,那個快的程度,完全不能比,是!你要快是要付出努力,可是這個付出來的努力,比之於得到的回報的話,那你會發現這個努力小呀,小的不能再小。那個時候你會打起勇氣來,打起勁來,就算做不到,我將來一定要做,我將來一定要做到,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說現在即使不能做,瞭解了這個,他一定會告訴自己,我將來一定要做,對了!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這一點,然後把這個心種也放下去,不斷的去努力,到什麼時候力量夠了就去。

現在看解釋那個文,下面這個文是很值得我們認真努力的,將來我們一生的修持就在這裡,得到了戒體了,固然要戰戰競競,得不到戒體,現在瞭解了從這個地方做正好。

《濟緣釋》云:『二約隨行以明持犯中二。初明謹奉,二初句躡前受體。

第二個呢,就是“約隨行”來說明持或者犯,受了這個願體以後,真正的這個種子,是不是能夠感果都靠這個地方,分兩部分,第一個呢,初明謹奉,就是很謹慎戰戰競競的奉持,另外一部份呢!黑板上面明慢犯,如果你不謹謹慎慎戰戰競競,然後很輕慢,不管它的話,那就犯,這兩個分別來說,那麼現在第一個先說明謹奉,這個謹奉,我們也可以用恭敬謹慎,最重要的就是精進,這樣去奉持佛留下來的無上無比的聖法,現在已經納為我們的戒體,“初句躡前受體”,第一句又由本種熏心,就是引再把前面所受的受體,前面所說的,就是受到這個本種熏習了這個善種子,故下呢!就是故力有常那一段話,我們看正敘隨行!

正式說明這個隨行,這個隨行平常我們叫持犯,那個專門名詞前面叫受體,這個受體在前跟隨著後面要照著如理去行持所以叫隨行,那麼前面這個受體我們有的時候稱為虛願,這個願已經發了但是它感果還要靠後面的行持,沒有後面的行持這個願體還不能發生作用,所以有的時候又稱它為虛願,願體受體。

下面呢!我們稱它為隨行、行持,在這裡戒行,換句話說,依體起行的戒行,說故力有常!這個分三部份初句明力,第一句就是故力有常,那麼這個現在我們要認真的仔細的來研習一下,我先把這個文整個的念一遍然後很仔細的說,

故下正敘隨行三:初句明力,言有常者運運不息、生生常住故。次句明能。言後習者有其二別: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後三佛。今明起後且據因論,起下諸句明用,能憶謂時中不忘,能持謂執守不失,能防謂塵緣不侵。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隨心動用。語該始終。熏本識者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展轉有四,一對境差別,二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靜妄源者語通因果、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若下次明慢犯二、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縱即瞥爾念。下二句反上戒熏。 問:熏有幾種。答:初受作戒熏、熏成無作。次則無作熏、熏起隨行。三則隨中作無作熏、還資本體。若論所熏、通熏心識。』

這個文念了一遍,仔細的看,仔細的看整個的修行,我們修行的內涵全部就在這裡了,我們一步一步的來說,看第一行,故下正敘隨行三,第一句也就是前面文說故力有常,怎麼個常法?說運運不息生生常住。也就是你得了受體以後,這個善種子有一種力量,它這個力量前面叫做任運滋長的,這個任運滋長,所以叫運運不息,它永不停息,你睡覺了也是如此,你做不做,記得不記得,它永遠在這個地方存在而且增長。我在這裡舉一個比喻,讓大家來體會這件事情,平常的種子我們先看種在地下,種在地下,你種下去你不去管它,緣對了,這個種子本身正確的種在那個地方,你明天去看看,看不見,到時候就長出來了,是不是這樣呢?至少這個是根據我們觀察,所以直接你要想了當地直接的觀察,觀察不到,可是我們用比量可以推理出來的,可是這畢竟是外側的東西,那我們心理怎麼樣呢?同樣的,也許有的同道不一定得到,在家居士當然更是沒有那沒關係,但是我們那個心理的現象本身絕對體會得到,隨便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這件事情的是非常強盛的強緣,非常強盛的強緣,比如說我們現在一直想求哪一件事情,以現在的來說吧,大家要去唸書,你想盡辦法去唸書,就是這樣,然後前面你要準備的非常充分,到那時候準備好了以後,說到了時候報了名了,要考試了,往往在這考試的前夕會通宵睡不著,然後考的時候,你考的蠻得意,但是不敢肯定,然後你一直盼望那個放榜,等到放榜那一天的話,你就坐在那裡坐立不安,也許是趕到放榜的地方去看,也許是報紙來的時候,儘管你這個時候,也許你在吃飯,可是你心裡面在哪裡呀?是不是老緣著這個對不對?乃至於你忘記掉了,過去了,作夢還作這個,不一定是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想,我們自己遇見的得意不得意,如果這件事情的緣哪!換句話說,這個非常強的話,這種力量是不是非常強呀!這是什麼?就是心裡面。

前面經過前面的這一段,那麼現在這個地方,我們受的就是瞭解了一心去追求,現在我們瞭解追求的,不是世間的這種功名,不是這個!但是佛法當中的就是這樣,佛法當中同樣的,要經過這樣很嚴密的學習,因此我們能夠體會得到,對不對?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力有常呀!就是這個。然後這個力量能夠起功用,能夠對我們後面生起來了,那麼剛才我們這個比如說去考試,想起來了以後,下面準備去唸書了,準備這個,是不是也同樣的有前面這個影響,種子而引發的呢?那麼現在這個戒體亦復如是,你真的一旦得到了以後,它有一個強盛的力量,這是為什麼平常我們皈依的時候,如果說你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我們常常說,去皈依!皈依了以後,就保佑你了,皈依了就好了,好好好找個師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乃至於盡未來際皈依佛,皈依完了以後,腦筋裡面一片模糊,能防些什麼?能持些什麼?大家感覺得好像沒有耶!那是因為我們不瞭解,所以《廣論》上面特別告訴我們皈依,一定要找到皈依之因,大家還記得不記得?你有了這個皈依的真正的原因,然後你一旦找到了你會忘記嗎?就不會忘記了,比如現在來說,這個身體不好,那個病痛苦不堪,而且是必死無疑,不但必死無疑,死的時候是絕端的痛苦,然後到處去遍找名醫,你現在找到了,你會放在這兒忘記呀?

南山律在家備覽 39B

你現在找到了,你會放在這兒忘記呀?別人來吃飯,你心裡想趕快吃過了飯,我不要吃沒關係,可是你不要吃,那別人要吃,那好!你趕快吃,是不是這樣去想這個問題呀?對嘛!我們都是可以用任何一個角度觀察,因此在這裡特別說明大家說,修行而不要聽聞,這個怎麼修呢?你真正瞭解了,把皈依的二心真正把握住了以後,一定會產生的必然結果,世界除了這個,不要再走第二條路,然後在這個地方,你吃飯會不一定有味道,修行你會忘不掉的,現在我們所以得不到這個真正的量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前面這個正確的知見,知見也不認識,認識了以後,並沒有經過熏習把它增長,而還是隨著染污轉,現在我們的現行,還是染污的現行當中,所以這個我們可以用業衡量,也可以用十二因緣來衡量,我們現在的心行,那就非常清楚,目前看到了這裡,至少有一點,我想我們大家共同歡喜的,雖然我們做不到,可是已經理路很清楚了,這個理路,對我們絕端重要的噢!就是平常的時候,為什麼大家很多人這樣,一番好心出家出了家以後,弄弄弄慢慢慢慢的,唉,失望!到最後的話,往往說悔不當初,你瞭解了以後,你會自己感覺的這唯一的希望,就在這裡,就算一世走不進去的話,你自己絕對不會非常苦,這是對我們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這個佛法,對自己的行持也好,對教法的弘傳也好,根本因都在這裡,那我們現在繼續的看。說

次句明能。言後習者有其二別、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後三佛。

次句明能,第二句它這個力量能引一切後習起功用,這個後習有兩種,一者習因徹至未來,二者習果即後三佛,這兩句怎麼講?這個地方每一句話,現在說一說,現在得了這個善法的種子,換句話,說這種習氣,這個習氣有一種力量,能夠展轉引發後面的,那麼對後面的引發有兩個,一個習因。這個習因,叫做徹至未來,嘿!有意思!一個習果!習果即後三佛,先說佛果比較容易,這個力量,你不斷的讓它增長增長,到最後成佛,為什麼叫三佛?羅漢只感得一個,成佛的時候,一定是法報化三身,所以這個地方的習果成佛的話,一定是,換句話說,這個是圓滿種子感得的這個佛,一定是法報化三身圓滿的這個是習果,那麼習因呢!妙咧!就徹至未來!盡未來際,永遠在這個地方,這個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我從不同的角度,跟大家說一說,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家聽說過的對吧!這個是佛根本不一樣的地方,然後這個十八不共法如果我們是多多少少學過的話,記得有十八樣東西通常一般情況大家只曉得這個佛有十八不共法,這裡我們也不細談,那麼這個最主要的前面這個身口意三業不是這樣,這個裡邊有幾項,這個從第六開始第七,它有一個叫欲無減、精進無減大家有沒有印象?無滅還是無減這個我記不住,如果你們要想仔細去瞭解的話查一下這個佛學字典,叫無減或者叫無滅,它那個欲就是好樂之心善法欲,這個佛的十八不共法當中有幾樣東西叫做欲無減,精進無減,慧然後解脫,解脫知見它永遠不會減,永遠存在在任運當中,所以我們平常覺得,啊,這一點好樂心過去了,以後個好樂心就沒有了,然後呢!不要說這個好樂心,貪這個貪心就是作惡法,那個貪慾之心也不會永遠存在的,現在我們要把這個貪的好樂之心轉成善第一個,然後這個善的善法欲一直增長增長增長,增長到什麼程度呢?增長到無減,永遠不消失,那就是佛,欲!有了欲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對不對?有了這個認識信仰了,然後引起好樂心,有了好樂心就是去精進,有了精進就感得善法的果報,所以說欲無滅,下面是精進無減,精進下面是念無減,念無減後面是智慧,然後解脫解脫知見等等,這個佛是達到這樣的,換句話說,他一直努力向上向上向上,到後來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達到最後無限大,到了無限大永遠以無限大的速度永遠維持下去這個就是佛,這個才是佛,我這次來的時候大家說要隨念三寶經,我也帶來了我也留下一本今天也放在這個地方你們如果說沒有的話可以請去,不過如果說請的人很多,那原則上面總是先前面的這個出家的同道們噢!這個隨念三寶經,隨念佛寶的時候,第一句話如來是福等流善根無盡,我天天念這個第一句話是福德的等流大河永遠無窮無盡的,然後這個等流有兩個,一個是等流因、一個等流果。這隨念三寶經上面告訴我們,這個等流是說的什麼?假等流!實際上真等流是造作等流,造作等流就是我們現在那個習因,所以你有了這個展轉增上增上增上一直增上增上增到後來的話,這個習性一直到成佛,成了佛是不是到此為止呀?徹至未來!所以變成佛的十八不共法,而且他永遠以無限大的速度向前,既然以無限大的速度向前的話,還會不會可能產生任何一點點細微的,產生惡法的因緣有沒有?沒有了嘛!這個就是佛耶!因為他有這樣的一個特徵在,所以遇見任何緣的話,眾生是感得佛的福德果報的等流的眾,一切展轉的在這兒!我們世間也在做好事,做的好事會感得異熟,感得異熟就完了,世尊不!感得這個異熟果報就永遠不盡的等流,這個都是從這個地方開出來的,所以這一句話,你不要隨便看噢,他一直習因徹至未來什麼?這個就是我們如果你回想前面說,業當中有一個叫等流因果,在這裡看見了沒有?然後到十二因緣當中說,前面是無明行識,後面被愛取來滋潤,現在從這個地方開始的話,不再是無明是正知見,拿什麼?拿善法欲勤精進來滋潤,這個習因!習果呢?慢慢的生生增上,生生增上,剛開始還在人天當中修行,也許是娑婆世界,也許極樂世界,將來呢,進入大地菩薩,地地增上,到最後佛果就是這個,這個靠什麼?靠現在把這個東西提在心念上面,使它展轉增上,就是這麼兩句話。

今明起後且據因論,

那就是講這個,實際上這個因只要做到了,果就得,《法華經》上面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妙就妙在什麼?因就在果中,果就在因中即因即果,本來這個東西就是這樣,

起下諸句明用,能憶謂時中不忘,能持謂執守不失,能防謂塵緣不侵。

然後它的功用是什麼?能憶能持能防!由於這個力量比較強,強的話這個念在,念在的話憶念在,因為記得了,所以始終憶念,實際上這個,始終憶念還是要靠我們精進努力噢!所以隨行要靠我們的持,不能犯噢!然後因為你記得,能護持,能持謂執守而不使它失去。能防呢?那個時候就能夠防止這個塵緣不侵,所以這個三樣事情,

由憶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無前無後。

這是我們現在要瞭解的,從一般沒有深刻瞭解的這個眼光去看,說持戒是件很苦的事情,在我們的習性來說也的確是,可是你瞭解了正知見然後去看的時候,這個持戒不是一件苦事情,那還是用世間的眼光去看,我常舉的比喻,現在賺錢是快樂是痛苦的呀?賺錢不是件快樂的事情耶!上班也好,作老闆也好,夏天弄的滿頭是汗,哪一個都是這樣耶!但是人人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因為這是樂因,賺很多錢進來啊!雖然錢本身也並不快樂,錢哪裡是快樂的!錢放在那裡看看,你的快樂何在?錢不快樂耶!用錢的時候才快樂,是不是這樣呀?所以這些都是快樂之因,我們就已經樂此不疲了,那麼為什麼?因為我認識瞭解這個樣,所以說真正修行,要得正知見,你瞭解了這樣去做,有這樣無窮無盡的快樂的話,這個持戒雖然苦,你會不會嫌它苦?就像我們現在賺錢叫你說唉!這個賺錢苦事情,你少賺一點,嘿,對不起!禮拜六我不上班,我去加班為什麼?看在錢面上這是快樂的呀!對與不對?所以真正重要的,往往我們現在忙著修行,我以前也忙這個事情現在覺得唉!這個錯到極點!真正要忙修行要忙知見,等到你這個知見,真正忙起來了以後,無有不修行者,否則的話,你去修行的話,說實在宿生有大善根例外,所以例外的原因,因為他那個知見本來已經建立了,還是靠那個知見跟那個知見建立的習性,要不然的話,很難很難,尤其是很多已經有了經驗,你們可以體會一下,不要說像我剛開始接觸佛法已經三十年出頭,出家以來也二十幾年不談,在座的三年五年的多的很,你們看剛開始一番好心,有心而來,學到後來學到什麼?苦不堪言!大家說忙著要去修,修了半天,苦不堪言,原因何在?至少現在我所瞭解的找到了,你對這個修行,沒有把握住重點忙著去修,這個是真正的原因,所以佛告訴我們,你真正要修一定要透過什麼?所以在學本論之前,再仔細的把弘一大師告訴我們的“正知見第一”呀!現在這裡就指出這個來,反過來說,我們今天得到了這個以後,你這個正知見越堅固,真正的修行越保險越安全,你看得很清楚,你要東西都在這裡邊,你捨得不忙這個嗎?所以不管你是從上中下哪一個方面來看,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所以這一段話,本身就告訴我們,你有了這個要

隨心動用,語該始終。

起心動念這個話,隨心動用是什麼?隨心動用,就是還熏本心,這句話,是!前面之所以能作是因為你得到了戒體認真去做這隨行,可是你隨行過程當中的話它又會熏習,因為又會熏習於是使得你本受之體又來增長,增長的話它這個生起的力量又強,又強於是你隨心越強,隨心越強的熏下去,使你原來受的受體越增長,所以這個這樣的還熏本心,這樣的展轉增上,換句話說,我們從修行下去,第一步到增上生,到最後成佛為止,永遠在這個展轉當中,一直到了什麼程度呢?到了佛最高程度,無窮無盡的永遠繼續下去,所以這個話,整個的修行都在這裡,這個要靠什麼?要靠精進。不過在這個地方提一件事情,剛才說理論上面說修行不是苦事,實際上,修行的確是個苦事,但是你進一步來說,假定你修出味道來的話,修行不是苦事,這也是事實,比如說我們現在說做事情,做事情的確,除了已經做到這種事業狂的人,他全部精神除了這個以外,也沒有別的了,但是世間的確有很多這種,比如說發明家愛迪生,你叫他作別的實在沒興趣,他一天到晚鑽在這個裡邊,比如運動的人,他那個運動迷,每一個人有他好樂的地方,說起這個運動對了!我就想起來了,不管是現在打棒球也好,打橄欖球也好,網球也好,那個是不是很辛苦的事情?可是這個運動迷,他絕對不覺得辛苦,你今天有了這個,叫他不上場的話,他實在手腳都在那兒發癢,他痛苦無比是不是這樣?他上去的話他覺得很痛快,我但願諸位有這個經驗,那我們不一定說打籃球了,我們有我們的經驗,嘿!的的確確的,前面你覺得是苦的,到那時候覺得快樂,所以我常舉的比喻像辣椒,剛開始一嚐辣的要命,等到你嗜好了辣椒,今天一餐沒有辣椒吃的話,覺得今天這個實在是沒有味道,是不是這樣呀?

所以《入菩薩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有一句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它說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生,你遇見困難千萬不要退,那應該怎麼辦?應該觀察這個困難,是你必須的?還是不必要的?不必要何必,必須的,不要退,去努力修習,等到你修力的結果出來了以後,不要怕,下面兩句,“先聞名生畏,後無此不樂”,以前你一聽見就害怕了,到後來一聽見,不要說碰到沒有它不歡喜,這個都是經過你修習,像辣椒一樣,以前一聽見這個辣椒你就害怕,喔,辣椒!等到後來,對不起,沒有辣椒,那今天這一餐飯吃下去,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個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說到這裡,這個精進哪,成辦精進的勝緣四力,記得不記得?我在這裡簡單的說一下,如果說你們要看的話,反正大家都帶著《廣論》這個加強印象,《廣論》的313頁,發精進有四個力量,我們剛才不是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生嗎?不要忙著修,你先要認識為什麼修?曉得了為什麼要修,要曉得如何修法?修的過程當中告訴我們精進,得精進要得精進的勝緣,這個勝緣辦起來,然後你去修的話,保證不退,就是這個四個方法,它說第一個發勝解力,第二個發堅固力,第三個發歡喜力,第四個暫止息力,這個簡單的說一下,什麼是勝解?看那個文,就是313頁,第二積集順緣,第一行的最後,

『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

這個就是勝解,勝解需要靠什麼?還要下面就說這個根本哪,恆修異熟果,換句話說,你對這個業果的道理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停這個正確的認識,不斷的加強,不斷的加強,思惟觀察,最後產生決定的勝解,勝解有個特徵,這個法相上面有,就是說當這個見地現起的時候,絕對沒有其他的外力能夠轉動你,你看得很清楚,眼前的一切快樂,都從這個地方出來的,這個叫勝解,因為你瞭解了一切的好事情,都從這個地方來的,於是你認真的好樂心就生起來了。

所以前面剛才念的句子當中就是這樣,我們所以修行的不得力的話原因是什麼?就是對這個,得到這個勝解的這個佛法捨棄掉了,所以感到如此困乏是為什麼?由於棄捨了對佛法的瞭解,這個佛法的瞭解在建立正知見,所以佛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啊!一切善的根本什麼,勝解!而這個勝解的根本,前面說,業,對了嘛,而這個勝解的根本是異熟果,異熟果就是業果的道理,你瞭解了這個以後,然後加強得到了勝解,任何眼前唉!你覺得很疲倦,你覺得這個是痛苦,痛苦的根本為什麼?噢!這個!你馬上要去掉它,要去掉它,你那個精進心就生起來了,你要求快樂快樂的因果在哪裡?在這裡!啊!你這個精進心就生起來了,所以這些都是修行,所以真正要想修行得精進,不是我趕快去造一個關房,趕快去閉關,我趕快去拜個師父,趕快出家趕快剃頭,不是這個,怎麼樣找到一個善知識,引發我們正確的認識?怎麼樣把這個正確的認識,變成勝解?這個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說到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如法如理的僧團,這個僧團真正美的地方,就是從根本上面建立這個。那麼下面呢,發堅固力,這個不是馬上去做喔!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要去做了,告訴你:你要嘛不做,做了千萬不要中途退卻,不要改變。這是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兩樣東西,第一個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一番熱心來了,趕快去修行,乃至於趕快出家趕快閉關,等到真正進來了以後,大家才覺得苦不堪言,就是這樣這個情況,都是在這個裡邊產生的。

所以第二個要發堅固力,發了堅固力第三個發歡喜力,然後你照著去做的話,你的歡喜就來了,它自己本身就是修行噢!到那時候就是欲罷不能,剛才我們說打籃球的人有!對我們修行的人就沒有,如果你照著去做的話,對不起,你這個修行才有,修行的這種歡喜的話,沒有東西可以比擬的,所以我們現在說“捨”,啊,這個捨講講容易,真正捨的話,不要說頭目腦髓捨不掉,叫我捨十塊錢,真正莫名其妙,要我捨的話,這我還不大願意,噢!這個有很大功德噢!那是!我十萬塊錢也得捨,今天如果忘記掉,這個乞丐來的話,嗯,這個真是討厭!是不是這樣呀?大家想想看。真正的內心並不是在捨上面,而是在功德上面,看見功德還在勝解上頭耶!而菩薩捨頭目腦髓,他那個快樂的心情,你們看這個大藏論(?)上面,跟《入中論》上面都說:這個菩薩捨頭目腦髓,有一個是捨者,一個是受者,得到這個地方應該很快樂,但是它說這個捨的人,比起得到的人快樂,不曉得超過多少萬倍,這個此因能比不能見,這個情況,除非你現證你絕對沒辦法瞭解,但是你可以從理智去推斷,曉得我們現在這樣學下去,儘管我們沒得到,我的的確確可以瞭解,換句話說,他克服了自己的煩惱以後,得到的這個是歡喜的,這個要經過前面的。

所以我們要去修行,覺得是件苦事原因何在?沒有得到正知見,也沒有對法瞭解,瞭解了以後,還要繼續的思惟觀察產生勝解,產生勝解了以後,行法的時候,還要得到善巧方便,有了這個善巧方便,行持的時候才堅固,你堅固的去做的時候,克服了這些煩惱,歡喜生起來了,歡喜生起來,下面有一句話很妙,暫止息!得到了歡喜,千萬不要一口氣繼續下去噢!停一下,這個是對我們有絕對的價值,所以真正的修行呀!這是法寶。

說到這裡,我自己也有個經驗以前,我說我剛出家,沒有多久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時候,民國55年在台北報恩小築那時候,跟印順老法師,印導師,他就說某人哪,這本書蠻好的,你看一看。我曾經在《廣論》當中,這個講《廣論》當中說過,然後看了以後,這本天書就是不懂,但是有一點點地方看懂啊,看了很歡喜。放掉了,以後人家告訴我,這個看書,不要隨隨便便翻,尤其是這個上面多多少少看懂一點哪!所以我第一次什麼時候我已經忘記掉了,第一次看的時候,從頭至尾,咬緊牙關六百多卷一一看下來,到後面都是看到,幾乎像螞蟻,密密麻麻在紙上面一行一行爬,我自己覺得總算爬到底了,覺得精疲力盡,這個感覺沒有一點點勝解,也沒有一點點快樂,完全談不到。可是裡邊有一些,看懂了很歡喜,以後我不時的去翻開,嘿!覺得這個對!很有意思!那個時候忙的什麼呢?忙的去修,先去修的是念佛,念出一點光景來了,後來覺得這個並不那麼難嘛!再說除了這個念佛不太難,我以後真的有因緣,再告訴你們這個境界,然後覺得這個一心不亂,也不是個難事情呀!但是你念得到了一點點境界以後,要嘛!你不生活,到了極樂世界,那還好,偏偏我暫時還沒有去,我念到的時候佛也沒接我去,還留在這個地方,我這個不是真正的一心不亂噢,但是相似的前方便。將來你們人人都可以得到的,除非有障礙,有障礙那沒辦法可想。然後下來的時候,遇見事情的話,遇見緣還打失,當時我也不管了,後來仔細的看了一下,覺得不行,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如果遇緣打失的話,說不定你還墮落,想想不靈光,怎麼辦呢?那麼幸好有個老師的關係呀,也教我學一點教,我也學一點禪,於是下面這本書就派上用場了,不時去翻開它,於是我就開始學一點坐,這個也不是禪噢!反正學到哪裡都有一點點味道出來了,那時候第毛病在哪裡呢?沒有味道的時候是苦不堪言,要嘛!咬緊牙關像螞蟻這樣一個一個爬下來,要嘛!摸到一點味道的時候,平常到了九點鐘的時候睡了,那時候在蘭若仁法師,要求很嚴格到了九點鐘,不准不睡,可是我總是把那個光弄的很小,弄的晚一點,第二天我再起得來就好了,於是到換了一個地方去的時候,那往往一弄就是個半夜,結果第二天弄的精疲力盡,就爬不起來了,尤其這個打坐以後,我始終抱著這本書,以後看見這本書上,嘿,前面說的清清楚楚,不曉得你們有沒有注意修那個地方,就告訴你,前面不要急急忙忙的進來,你應該把你修的內涵有個正確的認識,認識了以後還要安排,安排好了以後,要照著不要增不要減,好的時候不要減,惰的時候不要增,但是看是看過了印象就是不深,等到自己去做的時候,好的時候就是增,壞的時候就是減,有一次我翻到這個地方,嘿,那個不是很清楚嗎?咬緊牙關這樣去做,能做到不減,咬緊牙關的不減,不減慢慢慢慢的味道來了,味道來了以後,我也記起來這個大師告訴我們,好的時候不要增哪!所以我到那時候放下來,實在是捨不得,無論如何把它放掉它,結果一放放掉了以後,這一下美味出來了,放掉了以後,我心裡面就滴掛著,要趕快要回去,下面所有做的事情,你都沒味道,要回去那時候才曉得,噢,道理在此!所以那時候我才信得過,儘管你自己可以摸的出來,你要經過極大劬勞,我一算,我從一開始碰到這本書也是55年開始,到看懂這句話,只是這一句噢,前後花了多少年呀?十一年!我告訴你們只看懂了一句話,所以以後曉得,以後遇見老師以後,老師開口告訴我們,修行幾個重要的關鍵,一開口就告訴我了,那個時候我才信的過,你真正的說,遇不見那個教法,根本沒有可能,你摸過無量阿僧祇劫,還在門外轉,如果說你有了善根,可以摸的出來,可是摸的出來,跟有一個善知識告訴你的話,這個差別絕對還不是說三十年、五十年,這個也許我是個鈍根噢,諸位例外。不過我自己錯誤的經驗可以告訴你們,所以說到這裡,我們現在講修行,說修行而不要真正的教授,說要找教授而不要善知識,那就是我們真正佛法末法的根本的原因。


十八不共法:

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己捨、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智慧知未來世無礙、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業疏續云:『由有本種熏心, 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 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還熏本妄、更增深重。』

那就是我們真正佛法末法的根本的原因,末法是對外頭的,對我們自己最大的損害還是我們自己,那麼這裡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去看也扯的太遠了,說這個講這個展轉熏是這樣精進上頭,當我們由於這樣的認識了以後,這個修行不是件苦事情,所以它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怎麼樣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照著去行持,於是這樣的一步一步的來,前面都是什麼?法,然後你去做的時候,體,得到了體以後,然後依體起行,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這個這樣的展轉,所以這個話很容易懂,這個內容還有這麼一些在,再看文,

熏本識者,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展轉有四、一對境差別,二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

“此隨行中熏,通作無作”,它說無作熏作,作再熏無作,無作再熏作,這樣的展轉就是這樣,那麼這個作跟無作,到後面受的時候有作無作,隨的時候還有作無作,這個到以後再來解釋。這個展轉有四,第一個對境的差別,二呢,起心前後;三來報相續;四入位階差,什麼是對境的差別?這個各種境界就是這樣熏,這麼展轉,而這個對外境來說,起心來說感的報,入位,善惡這是兩個差別,然後善當中也有差別,惡當中惡這裡不談了,起心每一個地方細講,這個地方不必去細講,

靜妄源者,語通因果,

因是漸漸的靜,最後的究竟靜,

準下修顯圓證三身,則究竟永盡,故云靜也。

現在出來了,從下面這個地方說,從圓證三身來看,就是究竟永盡,究竟永盡就是證得究竟的滅諦,所以講這個滅諦!滅諦應該具足的行相應該是叫滅靜妙離,所以它用那個靜的意義在這裡,前面是持,下面呢,犯!犯是怎麼個犯法呢?現在我們同樣看

若下次明慢犯。二、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縱即瞥爾念。

若下次明慢犯!持要謹慎、要恭敬,要戰戰競競,如果你不謹慎,如果不恭敬,馬馬虎虎,對不起,那就來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仔細的觀察一下,說實在的,有心犯的人不多,但是無心犯的人是再再難免,原因在哪裡?就是不瞭解恭敬!不瞭解謹慎!還有不瞭解要努力的去學!說我要即刻去修行,這個是我們最重要的致命傷,所以犯戒四因當中,大家還記得不記得?有一個說不恭敬,有一個說慢,這是兩個的開合不一樣,在《廣論》上面犯戒的四因→無知、放逸、不恭敬、煩惱盛。在《瑜伽師地論》上面,說四個稍微不一樣,無知是一樣的,放逸是一樣的,第三個是煩惱盛,第四個它不叫不恭敬,叫做輕慢!其實輕慢,也就是不恭敬,所以平常我們真正戒,絕對要恭敬,在這裡一開始,我們講的時候,就特別講那個“敬”字的重要,“敬”“信”兩個字不能離開的,恭敬所以你就戰戰競競的謹慎,現在我們慢,唉呀,沒關係啦!然後自己很大意、很隨便的,這個都是說我們造成功犯罪的根本原因。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性,已經極大部分狀態,它這個習性就是這樣,不是故意要去慢,不是故意要的,就是這種無始以來的這個惡習氣,這是無明相應的癡相應的,就是這種狀態,也並沒有特別為了這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話,這個很難上的去,這裡我特別說一說,那麼這個慢犯分兩部分,上二句就是若不勤察微縱妄心,這個上面三用是什麼?能憶能持能防!微縱即瞥爾念!說假定你不精勤思惟觀察你稍微放縱一點的話,那個就是說才瞥爾一念一起來對不起馬上就出來了,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

下二句反上戒熏。

上面它這個是隨心動用,是還熏本識,是好的,現在微縱了妄心,它也一樣的還熏本妄,前面這個熏是熏善,現在來熏妄,熏妄,結果呢,更增深重,受了戒以後,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罪加一等,這個罪非常可怕噢!所以前面一再的說,白衣你很少說墮落到下地獄去的,可是出家人弄的不好的話,要想避開這個很難很難,這個原因就在這裡,所以大家只看見這個出家的功德,沒看到它的過患,因此在本律當中很多地方,在一般普通人,他就想盡辦法說出家功德,出家功德,等到你臨出家的時候,他就告訴你,這件事情不簡單囉,要警惕你一下,前面是引你進來,真正引你進來要做的時候,要警策你,這是我們要知道的,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一個原因,關於這裡這個問題,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在這裡也停下來,也仔細還要檢測一下。

這個戒是我們南山律祖,南山律祖在戒疏上面,《羯磨疏》上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幾句話,說佛所以制戒,它前面一句話,佛制定這個戒律有幾件事情,我把它念一遍給你們聽聽。諸位出家的同道們,如果要的話,其實在家居士有心也可以看一下,在《業疏》卷一第5頁上頭,嚴居士今天下午我想拿來你去做幾個拷貝,在憶念輪當中「謂毗尼立法,慇勤囑累。」毗尼就是戒,立那個法殷勤作累,囑是叮囑,不斷的盯囑叫做累,還要慇勤的囑累,這是第二句話,「制令憶念,不使遺忘」,這個佛制的戒當中特別的告訴我們,你一定要牢牢記住不要忘記,那麼它下面怎麼說?「所以常爾一心」,這個學戒一定要常爾一心,「違皆制犯」,你這個心一念忘失掉了,對不起,你一念忘失的時候,你就犯了,所以這個《遺教經》當中特別告訴我們,原因在這裡,所以它最後兩句話,「故知常勤觀察,始號持奉」,所以曉得常是恆常,恆常要怎麼辦?勤是精進的,勤精進的去思惟觀察,那個才算是真正的如教奉持,它下面律祖又說了幾句話,這個幾句話,這裡暫時不提它,那麼同樣的真正說起來修行,哪個地方都是需要這個,這個是個重要的條件。

那麼也許我們聽見了這兩句話,心裡覺得那怎麼行?不要怕這個不要怕,它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方便善巧在,所以這個僧團,真正好是好在哪裡?這個如理如法的僧團,就算是你這個念頭沒提起來,這個外面引發你所謂的這個緣也在這裡,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戒體以後,除非破壞它,否則它任運增長,就算增長的時候,慢一點,這個緣本身也永遠在扶持著你。所以現在我們像前面,大家學論、學律、學經,然後去思惟、討論、觀察,一切時處沒有別的,就是增長這個。所以我們前面說十二因緣當中,二世三世圓滿,或者宿生已經種了善根,或者宿生的善種子沒有,從這一生種,只要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現在以正知見,勤精進,繼續不斷的去引發它,這個就是二世圓滿的典型的例子,然後要想圓滿的話,這個不是靠我們一個人,所以這個僧團絕端重要,下一世再來,或者到極樂世界,還是那一堆人,或者在娑婆世界也是那些人,這個整個的概念都在這裡。

因此我們往往,我們的修行說,我想一個人去修,沒錯!你一心一意只想念佛,其實只想念佛的,像印光大師,我始終覺得很讚嘆他,也不必出家,否則的話,瞭解了以後,以戒為基礎,何況在團體當中也念呀,這個有一個絕大的好處,念去了再來救人也方便,萬一念不去,在這個地方也絕對保險,這個是它很特別的,何況你認真的持戒的話,一天的八關齋戒都可以保證中品生,何況是我們的具戒!這是它的很多意趣,那麼尤其我們現在瞭解了,他真正爬不上去的就是得不到正知見,現在這個團體當中,就整個的培植這個東西,把你錯誤的知見消除,正知見是增上,豈不是嗎?所以這個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正反兩個方向。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的犯,我們並不是故意犯,但是由於不瞭解這種情況,這是我們正常狀態,因此在我出了家以後,常常遇見這種事情,有一次在這裡人家說,唉呀,好像到這個前面大概在家人,不曉得要做些什麼事情,就說,你們出家人不慈悲,以前我也有這個概念,人家要說這個出家人不慈悲,我就沒辦法回答。對了,我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正因為我出了家,曉得這個真正的內涵,所以我真正的慈悲還做不到咧,至少我講起慈悲,我就告訴你,你就該怎麼做。為什麼原因?因為我瞭解了,我要學慈悲,你這樣做的話,非害你不可,我明看你下地獄,我能不警告你嗎?現在你們懂不懂?

關於這些事情,你正確的瞭解了以後,就不會為世間一般的這種莫名其妙的所動,否則的話,他說要讓你跟他這個非法的行為,這個叫做慈悲,這個慈悲這樣講的嗎?這個完全是世間無知的溺愛,這不是佛法裡邊的慈悲,這個順便一提,雖然跟這個無關緊要,但是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見的錯誤之一,那麼下面持犯兩者當中,瞭解了以後,又一個問!這個都是裡邊的一個自設的問答,使我們更清楚更明白,熏有幾種?看文,

問:熏有幾種?答:初受作熏,熏成無作。

說它的回答,我們在剛剛開始受的時候,怎麼辦呢?先前面那個作戒,換句話說,從請師迎聖懺悔等等,這個都是造作,這個叫做作戒,這個作戒來熏成無作,這個就是我們留下來的善種子,或者叫做無作戒體,然後有這個無作戒體以後,所以它就說,故力有常能牽後習起功用故,是不是?這個是什麼?就是

次則無作熏、熏起隨行。

次則無作熏,就是這個無作戒體,留在這邊它有一種力量,熏習隨行,由於這個力量,生起我們後面的隨行,可是這個熏要什麼?要很強盛的力量才行噢!

三則隨中作無作熏,

下面這個隨就是後面的隨行,現在我們這裡換一個名詞,就是依體起行的戒行,這個戒行後面我們的【持犯篇】當中所討論的,為什麼叫它持犯?因為你做對了是持,萬一作錯了這個犯喔!這是把它的勝利,殊勝的利益,跟它的過患說清楚了,然後我們曉得怎麼辦,在後面隨行當中,作無作,這樣互相展轉熏,

還資本體,

這個熏的力量,回過頭來還滋長,增長本受之體,本受的也就是我們的無作,然後受了這個無作,無作再熏作,作再熏無作這樣最後一句話,

若論所熏,通熏心識。』

這些東西真正的都是什麼?都是熏那個心識實際上,也就是這個心是受熏生起的功用,這個功用,我們稱它為展轉的這樣,那麼這個文字是這樣,內涵在這裡再簡單的說明一下,那麼對於整個持犯瞭解了,是!剛才我們前面舉的例子戒也好世間的任何一法也好,我們平常或者有個習慣或者有個認識,那麼習慣呢,比如通常說修行來說,這個人有善根,嘿!一碰到他自己覺得很歡喜,來了,世間亦復如是,說不上來到那時候就去做了。知見呢,由於瞭解了好壞去做然後真正去做的時候,做了任何一件事情我們內心當中有個影響力量留下來,這個戒上面來說這個叫做無作戒體,然後由於留下這個影響力量,如果這個力量非常強盛的話,這個力量就會繼續的引發你,不斷的去牽引後面的行為→牽引後習!當你開始去做的時候,它後面又展轉增長,所以說一切的事情,沒有一個例外的,修修修,都是不斷的修習修習修習。

所以我們剛才舉的很多例子說,這個人打籃球,說這個人做什麼,說那個人幹什麼?我們每一個人想我們自己習慣的,所喜好的不外兩種,有一種碰到了比較容易喜好,這個都是宿生已經有了,還有一種,這一生積累起來的,積累起來的這段時候,說不上來,然後慢慢的養成習慣。還有一些習慣,很有意思,無所謂好不好,比如說早晨起來了,天天早晨就這個樣,然後養成習慣,有一天忽然之間沒有的話,你會感覺得,若有所失之感,在這個東西現起的時候,你會覺得沒有什麼,一旦失去的時候,你就覺得若有所失,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這樣?人人都是如此,換句話說,這就是習性的力量,這個習性的力量就會這麼重。

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來,以前在家的時候,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幹什麼?看報紙!在看報紙時並不覺得,嘿,偶然有一次,什麼因緣,也許這個送報的人出了問題,也許什麼其他的因緣,報紙沒有,到那時候去看,怎麼今天報紙還沒來?然後你老去望,有的時候報紙不來了還去買一份,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哪?就會這樣,當這個報紙在的時候你不覺得什麼,或者乃至於飲食,你不妨自己去想,我們往往到新的地方,去新做一件事情,大家講,隨便啦,沒什麼關係啦!然後你就隨便一做了,一做第二天就這樣,第三天慢慢的就變成這樣了,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你好好的去觀察,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極大部分事情就是這樣來,所以像世間的這種事情,本來無關緊要,反正隨便一放就算了,現在去修行,對我們絕端的重要,我們居然碰巧,隨便碰到哪裡就算哪裡,你說能夠修出什麼結果來呀?這就是我們的致命傷呀!而且養成這種惡習,你自己不曉得的,完全不知道就陷在這個裡邊,比如說以我自己來說,由於自己多多少少學得了一點,這個都是自己的師門,以及三寶的無比的威力恩德,使得我得到了一點,所以我就把那個痛苦的經驗告訴人家,就發現太多的人,跟我有這種共同的錯誤的認識,唉,他一心仰望跑的來求我,我自己曉得,我哪談的到真正的什麼善知識,乃至於普通的師都不夠,不過在這個裡邊,我也有自己最大的感受,這個感受非常深非常深,跟我比較靠近的很多同道們,常常在那兒說:某人哪,或者說,師父呀,我有錯,請你告訴我呀!但是我就是開不了口,我不妨告訴你們這個話,我倒不是我不願意說自己的習行就是這麼嚴重,真正開口對人家不一定有幫忙,我就想起了我當年一出家的也是,看見歡喜,我就希望找到自己的錯,弄到後來,人家總是說:某人你很好,你很好,人家就很少說我錯,我就想為什麼人家不願意告訴我?我當時總覺得人家不願意告訴我,等到我自己慢慢的慢慢的深入了,經過了二十年的經驗以後,發現不是人家不告訴我,都是我拒絕掉了,都被我拒絕掉了,你們自己去觀察下面,我沒辦法再細說下去,你們好好的細細的去觀察這件事情,你們觀察會了你們會一生受用不盡,一生會受用不盡,所以以後我常常念一首詩,這個在常憶念頌當中摘出來的幾句話,我不妨把它念一遍,

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

我有一段時候天天念,我每念到這個時候,自己就禁不住痛哭流涕,所以現在這個惡習還在,念到那個時候,我就禁不住自己唉!自己覺得我們人哪,自己的過錯積的像山一樣看不見,然後最好幫忙我們解決的是師長,不幸的是自己的看不見。師過秋毫因明察,哪怕這個秋毫是最細微的地方,你也看得清清楚楚,法不相應是由此!你所以跟法不相應就在這裡,唯一的一個辦法,勤加懺悔常憶念!這個剛開始我看見好歡喜,我就天天念,痛哭流涕,到後來哭儘管哭,實際上並沒有懺悔,啊不行!這樣的念,也沒有用?我們毛病就這個。以後我就記得這個二十多年以前,那時候我剛出家沒多久,自己很用功,本來是念佛,因為仁法師的關係,我就偶然也看一點經教,看見一點經教以後,我就看見那個好的話,我就把它摘下來,先摘在這個上面,可是摘在上面沒有用,我就把它寫,寫了覺得沒有用,我就把它寫在牆上面,那個屋裡面貼了很多,平常各也各忙各的,有一次偶然仁法師跑進來,看見了牆上,他瞪大了眼睛,望一望,他瞪大眼睛望一望,他是有意思的,來告訴我一下,我也覺得心裡面大概覺得很得意,仁法師應該讚嘆吧!其實不是。過了有一次,他就告訴我了,你寫的滿牆有什麼用?要貼,貼在你心裡的!你貼的滿牆都是,我想難道把這個法寫在上面,警策自己還沒有用,他就告訴我要貼在心裡,我慢慢的懂,你要自己警策自己才有用,否則的話,對不起,真的貼的一牆都是,貼完了以後,事情就交給它了,這個修行是牆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這個習慣,就不知不覺會這樣。

我那個時候記下來的一個最深刻的印象,到現在還沒真正用上,什麼呢?就是《大智度論》上面告訴我們的精進五相,不曉得你們有沒有人看過《大智度論》?如果看過曉得,我那時候也是這樣把一百多卷的《大智度論》,也是螞蟻爬到底,不過看見過幾句比較美的話,精進呐《大智度論》告訴我們別的東西,修行可以暫時偏重,精進一度是貫徹始終,剛才我們念過,實際上你真正要修行,不管哪一個法,離開了精進,根本不可能,那麼它說精進五相,這個精進有五種行相,這個五相我把它念一下,

(於事必能,啓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惓,所作究竟,以此五事為精進相。)——《大智度論》卷十六

第一個啓發無難。啟呀,啟是啟動的啟,就是我們平常「敬啟者」那個啟,發是發動的發,發心的心。無難,第一個就“啟發無難”。然後第二個叫“於事必能”!發了以後,你要去做這件事情,做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對你要做的這件事情,一定要貫徹始終。換句話說,這個能有很多的內涵!以後我才知道我並不瞭解,所以雖然記得這幾句話,沒派上用場,這個真實的瞭解一直學到了論、戒以後才真正的懂得這句話的意思。下面呢,“心無怯弱”,心並沒有怯弱這兩個,怯跟弱有它不太一樣的內涵,下面“志意堅強”,這個堅強跟怯弱,彼此間稍有不同,最後“所作究竟”!做事情一定做圓滿,大,大究竟,小,小究竟,這個跟《廣論》上面頗有相似之處。那凡是這些事情都是閒話,可是這些閒話對我們,告訴我們,怎麼樣去修學佛法?很重要尤其是,現在我們幸運了得到了這樣的最完整的圓滿的教法,乃至於正得了戒體以後,我們該如何的去尊重,該如何的照著這樣的去做,那麼今天所講的部分,也就是“第二約隨行以名持犯”。

這個再下面,明天要講的所受之體當中,“舉因果以細勸”!這個58頁上面,黑板上面是根據58頁上面所寫的,實際上這個《在家備覽》上面也有,不過這個到了明天,實際上我抄給你,你重寫一下,上面那一部份拿掉,這個去掉,那一部份應該“舉因果以細勸”部分,分成三個項目,哪三個項目呢?第一個先「總說」,第二個再分三聚來說明它,這個分這三聚,就是我們現在黑板上,也就是說《南山在家備覽》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那個部份不動。最後一個是「問答釋疑」,分成這樣的三部份,如果你記得,明天就寫在上頭,然後照著這個三段,明天把這個文一段一段消下去,那可以更清楚更清楚,今天我們就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