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2月
 
 
 
 
1
3
4
6
7
8
11
12
18
22
24
27
 
 
 

第五項先後相生

 

原文:資持云:『若論作戒則無先後,獨茲無作有多解釋,故須辨定。』

淺釋本文標示出無作戒體有先後相生的情形。

《資持記》云:『假若談論作戒體則無先後相生的情形,唯獨茲()無作戒體有很多種解釋,是故必須辨別決定清楚。』

 

原文:事鈔云:『初解云:如牛二角,生則同時。故多論云:初念戒,俱有二敎,第二念中,唯有無敎。』

資持釋云:『初同時解二。上二句舉喻;故下引證:初念倶有,可驗齊生。』

淺釋本文先從《多論》的主張來談,作倶無作與形倶無作是同時生起的。

《行事鈔》云:『最初第一種解釋云:作倶無作跟形倶無作,就如同牛的二角,生的時候則同時生。是故《多論》云:在三羯磨法竟的初念所形成的戒體,是倶有二敎(指:圓滿具足作倶無作及形倶無作);在第二念中,作倶無作隨著作戒體謝落了,唯有無敎(即形倶無作)獨存。』

《資持記》解釋云:『最初主張二種無作同時生起的解釋,可分爲二段來解說。上二句「如牛二角,生則同時」屬於第一段,是舉出牛的二角來比喻說明。故《多論》以下是引證:說明最初一念的時候,二種無作就俱有了,由此可以驗證二種無作是一齊生起的。』

 

原文:△事鈔云:『後解云:前後而起。故善生云:世間之法,有因則有果。如因水鏡,則有面像。故知作戒前生,無作後起。論云作時具作無作者。此是作俱無作,並是戒因。至三法竟,其業滿足,是二戒倶圓,故云具作無作。不妨形倶無作仍後生也。亦是當念竟時,二戒謝後,無作生也。』

資持釋云:『二前後解二,初立義中四,初句標義。故下引證。世間法者,緣構成故。因即作戒,果謂無作。如下喻顯。故下準定。論云下二釋妨。由立前後,違上論文初念俱有,故須釋之。文中分二,初牒妨。此下釋通二,初明作倶齊起。不下示形俱後生。上云仍後,在言未顯,猶恐濫同初念之時,故重遣之,云亦是等。』

作俱無作與形俱無作之區別,參觀前立兩解名項中之表。】

淺釋本文從《善生經》的立場來談,作倶無作是先生,形倶無作是後起的。

《行事鈔》云:『後一種解釋云:二種無作是前後而生起的。是故《善生經》云:世間之一切法,是有因則有果的。譬如因爲有水、鏡子(喩爲作倶無作),則有(能夠)照出的面像(喩爲形倶無作)。由此譬喩故知作倶無作戒體前生,形倶無作後起。

至於前面第一種解釋引《薩婆多論》云:作三羯磨法時,就具有作倶無作及形俱無作者。然而,此是就作倶無作,並且也是發戒的因來談,所以必須至(等到)三法竟,其(受戒者)的業體圓滿具足了,是二戒才算倶有圓滿的相狀,是故彼時才可以云具有作倶無作及形倶無作。因此,不妨說是形倶無作仍然屬於後生也。這種的說法亦是根據受戒者,當()一念竟的時候,作戒體以及作倶無作這二戒謝落之後,形倶無作就生也(獨存)。』

《資持記》解釋云:『第二是主張二種無作是前後生起的解釋,可分二段來解說。最初一段是所建立的義理,文中又可分成四點來說明。初句是標明前後生起的名義;「故善生云」以下,是引《善生經》的文來證明:因爲世間法者,都是因緣和合構造而成就的緣故;經文中所提到的因,即是指作倶無作戒體;果謂(是說)形倶無作也。如因水鏡」以下,是舉出水鏡的譬喻來顯發所立的義理;故下是準確判定所立作倶無作是前生,形倶無作是後起的義理,是絕對沒有錯誤的。

「論云作時」以下是第二段解釋妨難的文。由於建立二種無作是前後生起的義理,違背上面《薩婆多論》在其文中主張初念俱有二種無作,是故必須加以解釋之。文中分二點來解釋,初是牒妨,提出妨難的論文,即「作時具作無作者」這一句。「此是作倶無作」以下乃解釋並疏通《多論》所妨礙的文,是屬於第二點要說明的內容:最初的內容說明在三法竟,作俱無作以及形倶無作一齊生起的情形。「不妨形倶」以下的文,目的在顯示形俱無作後生的義理;但由於上句云仍後生也」,在言語上並未眞正能顯示所要表達的主張,猶恐學者會濫解(誤解)是相同初念之時,所主張二種無作同時生起的情形,是故重新引文來遣之(解釋不是同時生起),所云的引文即「亦是當一念竟時等文也。』

註解

       表:弘一律師小註文中所説的表,請詳見前面第二項「立兩解名」中的第二支「并解名義」。

 


原文:▲資持云:『已前二解,並是古義。若準業疏,即取初解;但不明三時義未盡耳。』【已上皆見事鈔記卷十六】

【此項科文亦稍繁雜。今依古義今解,各錄科表,分列於後,以備對閱。】

古義

淺釋本文先舉出道宣律祖的主張是同時生起的,並且以三時的說法來補充說明。《資持記》云:『已前在前面所說的二種解釋,並是古德從經論中所主張的義理。假若是準(依據)道宣律祖在《業疏》的主張,即是採取初解同時生起。但是古德在初解的內容中,並不說明三時,所以義理未能詳盡耳,這還需要加以解釋。』此外,弘一律師所列的科表,如文可知。在此也可以冠上支、類、端、目,作爲科表的次第。如果在淺釋文中有「支、類、端、目」等字,那是表示分科的意思。

註解

三時:第一時指因時,即始登壇後;第二時指果時,即三法竟第一剎那(即初一念);第三時指果後時,即第二剎那(第二念)

 

原文:▲業疏云:『今解時,非先後起。豈有作絕,無作方生。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至後剎那,二戒倶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

濟緣釋云:『示今解中二,初約同時以通前三,初取前師。豈下斥後師。由下申所以二,初敘始生,願心形限,即形俱也。至下次明成就。後剎那,即三法竟第念也。二戒滿足,即作戒與形倶無作也。』

淺釋本文再按著前文來說明宣祖主張一一種戒體同時生起的道理。

《業疏》云:『現今我(道宣律祖)所採取的解釋,是第一種同時生起的主張,並非先後生起的後一種解釋。所根據的道理在於:豈有(那有)作戒體與作倶無作這二種戒體謝絕了(指:要到三法竟第二念),形倶無作方能生起的道理。由於本來(最初)登壇受戒的時候,所發的願心是以盡形壽作爲奉持戒法的期限,那即是形倶無作的因已經生成,只不過還沒有現起也(指:潛發),直至(一直到)後面三法竟的第一剎那,作倶無作與形倶無作這二種戒體俱(都已經)圓滿。故云:在受戒作法時,就已經同時具足作倶與形倶這二種無作戒體是也。』

《濟緣記》解釋云:『在顯示今解這一支的文中,是可分成二類來解釋:初類是約(採取)同時生起的主張,並以義理來會通前面的初解,文又分三端來說明:初端「今解一時,非先後起」,即採取前師的主張。豈下是第二端的文,是呵斥後師的解釋有偏差。由下屬於第三端的文,是申明所以採取同時生起的道理,又可分成二目來解說:最初敘述始生(指:在何時開始生成),也就是文中所說的願心形限時,即形俱無作開始生成也。至後剎那以下的文,其次說明何時才圓滿成就,也就是文中所說的後剎那時,即是指三法竟第念也;至於二戒滿足,即是指作倶無作的戒體與形俱無作的戒體,在第一念時都已經圓滿具足也。』

 

原文:△業疏續云:『且約一受三時無作。初因時無作。此與作俱非乖倶體,不妨形俱因成未現。二果時無作有二。一還與作俱,同上明也。二是形俱,方爲本體,以三法竟示現之時。三果後無作。以通形終。』

濟緣釋云:『二約三時以示相,初通標。三時者,即前多論初二兩念,但初念中取其爾前,爲因時耳。初下別列。因時有二,作俱未竟,形倶潛發,二並爲因。二果時者,即上二種,第念時,皆究竟故。三果後者,即第二念已去,作俱隨謝,止有形俱耳。』【已上皆見業疏記卷十六】

今解

 

淺釋本文繼續探討宣祖主張二種戒體同時生起的道理,還必須具備「一受三時」的深義,才可以圓滿來解釋無作戒體生起的道理。

《業疏》續云:『在今解(指:道宣律祖的解釋)這一支中,除了前文已經說明採取同時生起的道理外,本文並且約(一受,是指從一開始受戒到結束整個過程),是可以分成三個時段來談無作戒體的生起、圓滿、謝落、獨存等相狀,使令採取同時生起的道理能更加圓滿。

、因時無作:此時作戒體與作倶無作戒體都是非乖俱體(指:生起但還沒有究竟圓滿),所以不妨礙形俱無作戒體在因時生成,只不過還未現起罷了。

果時無作有二種情形:第種是指還與作俱,同上明也(詳見前文所舉:至後剎那,二戒倶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第二種是指形俱無作,方爲本體(才是我們受戒所要納受的戒體),以三法竟第一剎那作爲圓滿示現之時。

果後無作:即是指以形倶無作獨存在八識田中,時間則是通盡形壽,終其一生永存的(指:只要不具足捨戒的因緣)

《濟緣記》解釋云:『在今解這一支的第二類,是約受戒的三時以()顯示戒體生起的相狀:最初一句「且約一受三時無作」,是通標(總括地標明所要解釋的文義)。句中三時者,即是道宣律祖採取前面《薩婆多論》初、二兩念的主張(詳見本項第二條原文中所舉:初一念戒,倶有二教;第二念中,唯有無教),但是在初念中取其爾前(爾前,指受戒登壇後到三法竟第一念前)的時間,來作爲因時耳(罷了)

因時以下的文,是各別列出三時戒體所生起乃至獨存等相狀。在第一因時有二種相狀:作俱無作生起,但是尙未究竟圓滿;形俱無作也透過受戒者所發的願心作爲因行而生成,但是果地還沒呈現出來,只是潛發而已,這二種戒體並爲因(都是屬於因行)

第二果時者,即是指上面二種戒體,在三法竟第一念時,皆究竟故(指:都已經究竟圓滿地示現出來了)

第三果後者,即是指三法竟第二念已去(以後),作倶無作隨著作戒體謝落了,止有(只留下)俱無作獨存耳,一直到命終(指:四種捨戒之一,戒體就失去了)。』

此外,弘一律師所列的科表,亦可依支、類、端、目作爲表的次第來配合解說本文的內容。

上來第五項「先後相生」講解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