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2月
 
 
 
 
1
3
4
6
7
8
11
12
18
22
24
27
 
 
 

第五項 先後相生

這個先後相生,我們看一下文,這個我們容易懂,所以這個我不詳細的說明,我大略的把它說過去。這個也就是前面說前面立那個戒體的時候有一個項目,所發的業體呀,說辨體多少,然後辨了體以後立兩二解名,就是說作無作。然後第三是依論出體,依照著論說作無作,顯立正義,那麼這個顯立正義,到現在為止講完了。講完了以後,第五項先後相生,就是這個作戒跟無作戒生起的次第,最後一個叫無作多少。現在我們看一下,因為當年祖師出世的時候,那個時候的這些大德們,這都是大菩薩,他不像我們含糊籠統,一方面去行持,一方面的確考校,可是去考校的弄不清楚,所以就產生種種不同的說法,因此我們的南山祖師把這個裡邊的抉擇這樣,所以他寫這個文字,對我們現在來說,這個文字並不是很重要的,可是我們要瞭解一下,當初有這種不同的說法,回頭如果說你們諸位只想有個簡單的認識,那我告訴你們,如果將來要真正要深學戒法,看那個南山的三大部,自然會瞭解他為什麼說這個題目。看文

《資持釋》云:『若論作戒則無先後。獨茲無作有多解釋、故須辨定。』

說這個戒不是戒體有二嗎?作戒體跟無作戒體!這個作戒體無所謂先後,單單這個作戒體,作戒的戒體無所謂先後,這個無作戒體就有各家不同的說法,那麼在這個地方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事鈔》云:『初解云。

有一部份是這麼說的,

如牛二角、生則同時。

說這個像牛的兩個角一樣,一生就兩個,角雖然兩個,可是生的是同時。所以

多論云:初一念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唯有無教。

他引證那個《薩婆多論》,這個地方的教就是作,別的地方翻成作,《薩婆多論》上面、《俱舍》上面稱為教無教。

《資持釋》云:『初同時解二、上二句舉喻。

就是舉如牛二角生則同時。

故下引證,

那麼這個容易懂,不去細說。

《事鈔》續云:『後解云:

後解就是另外一個解釋。說這個生起前後的,

前後而起,

他又引證說 

故善生云:世間之法、有因則有果。如因水鏡、則有面像。

就像因為有水有鏡子,我們對著水,就看見自己的面孔,對這鏡子,看見一定有它的因果,則有面像,

故知作戒前生、無作後起。

他有它的說法有它的引證,

論云作時具作無作者。此是作俱無作、並是戒因。至三法竟其業滿足、是二戒俱圓、故云具作無作。不妨形俱無作仍後生也。亦是當一念竟時、二戒謝後、無作生也。』

那麼這個上面解釋。

資持釋云『二前後解二、

這個後解跟前面那個不太一樣,

初立義中四、初句標義。故下引證,世間法者,緣構成故。

那就是前面說引證那個《善生經》上面,一定有它的因果,

因即作戒、果謂無作。如下喻顯。故下準定。

最後正定這個文,我想看這個文我們很彆扭。我們不妨回過頭來,仍舊看事鈔裡邊的因,說第二解呀,他說這個作無作前後的,但是雖然是前後的,別的地方怎麼會同呢?他就說這個作的時候,看這個64頁第1行啊,作戒生起的時候,那個時候作時具作無作,他有一個同時的,同時什麼?就是作的時候有個作戒體跟無作戒體,那麼那個時候的無作戒體是什麼?叫作俱無作。所以他把那個戒體分成三部份,第一個作然後無作,無作分成作俱無作跟形俱無作,現在這個跟作同時的是作俱無作,那這兩個都是戒的因,這個因到什麼?到三法竟,那個三法竟就是說,譬如說我們受五戒、八戒、沙彌戒那個都是三皈依的時候,所以這個三法圓滿的時候,這個業就滿足了,那麼那個時候那個作跟作俱無作兩個圓滿。故云具作無作,然後下面又出現一個東西,不妨形俱無作仍後生也。這個作俱無作跟作都圓滿了以後,那個時候形俱無作後面再生起來。亦是當一念竟時、二戒謝後、無作生也。那是什麼時候呢?當前面這個念謝了,然後後面這個形俱無作生起來,這樣解釋。這是兩種解釋法。那麼我們再看 

《資持》云:『已前二解,並是古義。若準業疏即取初解。但不明三時、義未盡耳。』

說上面這兩種說法都是古代,這就是說唐朝以前,道宣律祖以前那些祖師們所立的意義,現在根據業疏也就是這個道宣律祖他的意思取初解,初解就是說兩個同時的。但是他這個三時裡邊還有一點沒有說清楚的,下面說。上面那個表,你們自己看一下很容易懂,業疏怎麼說呢?

業疏云『今解一時、非先後起。 豈有作絕無作方生。 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 至後剎那、二戒俱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

今解一時、非先後起。說道宣律祖告訴我們這個兩個一時起來,不是先後起來的,為什麼呢?豈有作絕無作方生。哪裡有前面作完了以後無作才生起,這兩個互有關係的,不能說這個完全去掉了,後面才生起來,這個不可能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是這樣。由本登壇願心形限、即因成也。不同的也就是說剛開始受戒的時候你的願心期限是個因成,所以至後剎那、二戒俱滿。故云作時具無作是也。這瞭解。第一念起來,第一念起來了以後呢,說那個時候由作跟無作這個都圓滿,所以這個作的時候,俱有無作,那麼實際上這個無作,它後面這個濟緣的解釋,我在這裡不說它,你們看65頁的那個業疏,第3行。

《業疏》續云:『且約一受三時無作,初因時無作,此與作俱非乖俱體,不妨形俱因成未現。二果時無作有二,一還與作俱,同上明也。

這個看一看,我們這個整個內涵就瞭解,瞭解了你回過頭來再去看解釋,那就不迷糊了。現在我們說受的時候那個看一看,這個無作一共有二個,不同的時候有三種,說一受三時無作。初叫因時無作。這個是因,因的時候已經有了,此與作俱非乖俱體,這個因時這個無作呀,就是作俱無作,同樣的所以非乖,並不乖違。不妨形俱因成未現。那個時候那個形俱的因已經成就了,但是還沒現起來就是。第二叫果時無作有二。這個前面的因時嗎?到第二呢,果時無作,果時無作是還與作俱、同上明也。就是同樣的作的時候,在剛開始的叫因,做圓滿的時候,還是無作,這個叫做什麼呢?這個叫果時無作。再下面,

二是形俱,方為本體,以三法竟示現之時。

前面這兩個一個因時無作一個果時無作這個都是作俱無作,有了這個再下面才是形俱無作,形俱無作方是本體就是我們無作戒的戒體,這個戒體呀三法竟,就是三皈依完了以後才出現。

三果後無作,以通形終。』

這個最後的果後無作是什麼?就是當那個形俱無作完全完了以後,繼續一直連續下去,叫果後無作,他指出立出這個名字,其實不管你立什麼名字內涵是一個。我現在還是用以前用過的比喻,一看你們就瞭解了,譬如說我現在身上這件衣服,你們自己每一個人都有衣服啦。然後這個經線這個緯線,然後把這個經線緯線做起來,是不是作成這個布,對不對?或者直接了當,這件衣服就是經線緯線都可以,當你這個經線放進去的時候,是不是因地當中已經有了這個布了?那我們叫這個什麼?形俱無作嘛。這個作俱的因不妨因成對不對?這個因已經成就了,雖然我這個緯線沒織上去,可是緯線擺在那裡呀,是已經成就了是不是這樣?然後織上去了,織上去了以後,還是這個線可是放進去了以後就不太一樣了。所以這個時候前面叫因成,然後我把這個緯線從上面加進去,這個時候這個變成什麼?變成功兩個同時現起的,同時現起叫果時,這個都是作俱。然後這個做好了以後,繼續用這個布的時候叫什麼?果後。東西是不是一個?就是一個。

你瞭解了就是這個樣,可是因為為什麼要變呢?就是這個也說明了古代的祖師們做學問嚴謹的態度,他絕對不會含含糊糊,說人家說,對對對啊,是是是,他不會。他一定要追根究底弄的清清楚楚,這是它的一個特別的原因,對他自己來說,他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可是要教導後學,他一定要說成圓滿的一套告訴人家瞭解這個內涵,那麼就它的程度來說,麻煩是麻煩,它的程度來說,你說的很深細不行,就像我們這個老師一樣,這個老師哪有不知道,教小學生就告訴他什麼叫業?囉這個,搬搬指頭,老師有不知道這個指頭的嗎?當然知道。可是對這個小學生他還非得這樣去搬哪,清楚不清楚。所以我們要瞭解這個內涵,然後去看他的用心如此,現在這一部份我們瞭解了。瞭解了以後,再看一下這一部份,瞭解了以後,然後我們再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二約三時以示相、初通標。三時者即前多論初二兩念、但初念中取其爾前為因時耳。 初下別列。因時有二、作俱未竟、形俱潛發、二並為因。 二果時者即上二種第一念時皆究竟故。 三果後者即第二念已去、作俱隨謝、止有形俱耳。』

這個三時就是因時、果時,這個因時果時也就是指我們作的時候,然後果後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叫做三時。初通標。一開頭呢,就是整個的約一受三時,那麼三時當中,即前多論初二兩念、就是多論當中初一念第二念,但初念中取其爾前為因時耳。初念當中這個以前叫做因時。初下別列因時有二、這個因時就是作俱未竟、形俱潛發、二並為因。那麼這個是什麼?作俱還沒有究竟,換句話說,我們在壇上面剛開始了一直到最後究竟圓滿之前,這個都是作俱未竟還沒有究竟,那個時候那個形俱呀已經潛發,已經在這個地方了,但是還是因當中還沒有真正顯出果位的用。而果時呢,就是上二種第一念時皆究竟故。這兩個第二種第一念下面已經都究竟,三果後的第二念已去它分成這樣。所以一念二念哪,你硬是死死地把它看成一念的話,這個很難,因為這個一念,到底長短如何呀,我們誰都無法把它很仔細的抉擇出來,但是我們把它看成三個時段,那就很容易,這個時段叫初一念,這個時段叫二念,這個時段叫以後,或者說我們去受的時候也就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叫初一念,然後繼續下去到這件事情做好,再下頭是分成三個時段,那麼這樣一來,你就把那個無作的因果,跟作俱跟形俱就弄的很清楚,這個是作俱、形俱的簡單內涵在這裡簡單的說一下。

這個瞭解了以後呢,再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