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3月
 
 
 
 
1
3
4
6
7
8
11
12
18
22
24
27
29
31
 

上來戒體中第一章戒體相狀竟,戒體相狀,也就是戒體門當中,四條當中的第一條,第一個戒體相狀,第二個受隨同異,第三緣境寬狹,第四發戒數量。實際上諸位都有這張表,是吧,你們可以自己列,也可以用發給大家的那個。

這個戒體相狀分兩部分,戒體一定是能領的心,跟心所發的業,重新這個內涵,我們再回頭仔細的想一下,看一看,看一看將來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幫助。關於能領的心相跟所發的業,這兩點在《南山在家備覽》上面62頁,不是62頁,前面曾經說過,「當體體」跟「所依體」。我一下記不住了,因為我上面沒有標明頁數。這個當體體,就是所發的業體,所依體就是能領的心相,這兩者之間,前面說過叫不一不異,我們往往在這個上面會混淆不清,所以我重新溫習的時候,以後請你們大家注意一下,譬如說前面說能熏所熏,能發所發,這個裡面都牽涉到能領的心相,跟所發的業體,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念頭上面,我看見一樣東西,我作一件事情,那麼這個是我,不一定是這個身體,實際上這個我,就是說我這個心緣念的,透過眼睛變成看,透過我的耳朵變成聽,透過我的嘴巴說,實際上同時透過我的腦筋去想,那麼那個時候一定是什麼?是我的心,通常我們說能領的心相,這個地方不是能領是所造業的心體,這個心相,然後看這樣東西,是不是這樣呀?這個時候,所看的這個所產生的結果,那就是這個地方相當於所發的業體,這個跟你能看的這個心,跟所看的結果,彼此間不能說是一個,不能說是兩個,說是一個的話,你能看的心是你所看出來的東西,這個是你嗎?當然不是你。但是所看的東西,確實是從你的心裡面去認識它的,對不對?所以它又不能說是一,不能說是異,如果說大家概念很清楚了,那這個下面學下去很容易。如果不清楚,再回頭溫習一下,說能領心相,跟所發業體之間差別何在?這對我們將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乃至於到後面的整個的因緣生法,都必須從這個角度去認識它。

第二節 所發業體

所發的業體,一共有六項

  1. 辨體多少
  2. 立兩解名
  3. 依論出體
  4. 顯立正異
  5. 先後相生
  6. 無作多少

它第一個為什麼「辨體多少」?這個辨體多少,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在,就是先看我們現在所發的業體整個的內涵,如果說就平常你沒有細辨,那麼這個戒是一定以心對境而論的,能緣的心是一個,可是所緣的境是無量無邊,然後你要討論無量無邊的事情,你能夠說的清楚嗎?永遠也說不清楚,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戒的內涵,有一個很明確的範圍,在這個範圍當中,你才能夠去觀察討論,可是這個範圍,能不能有遺漏?不能有遺漏!一有遺漏,對不起,你討論了半天,遺漏的地方那怎麼可以!

譬如我現在常常舉一個比喻,我現在要淨除這個地方的毒,那個毒的範圍你沒有弄清楚,如果你以為淨除乾淨了,餘毒還在,譬如說我們說這個毒會害人的,乃至會殺死人,你把它弄乾淨,結果你把碗裡的弄乾淨了,飯碗裡的弄乾淨,菜碗裡沒弄乾淨,你以為弄乾淨了,結果用那個菜碗,一口吃下去,就把你毒死掉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我們所立的戒的內涵,很明確的把它的範圍確立,不能一點漏,但是也不能多,多了以後,你這個累贅毫無意思呀!這個辨體多少的話,目的在此,所以我們重新溫習一下,這個辨體多少當中,這個題目上面兩句話,你看哪!43頁12行,

《事鈔》云:『問:別脫之戒可有幾種?答:論體約境,實乃無量。

無量無邊,但是以作無作是收無不盡!嘿,妙極了!它以這兩樣東西能夠統括全部,收攬,這樣的話毫不餘遺。

南山律在家備覽 45B

它以這兩樣東西能夠統括全部,收攬,這樣的話,毫無餘遺。那麼下面「立兩解名」,為什麼?這個有個原因的,下面立兩所以的話,就說明這兩者當中,「兩法相藉」,含攝無盡,文字上面就說這個話。說這個作完了以後,一定留下一個無作,還有一定要靠這個無作才滿這個作。所以真正的要圓滿你的願,要靠無作,但這個無作呀,非要假借這個作才能够安立,所以這兩者當中有它的這個內涵。喔,那麼前面告訴我們,由這兩樣東西可以含攝無遺,怎麼含攝法呢?在這個下面的解釋當中,你就很清楚了。

瞭解了這個,然後呢,來正式的討論這個戒體。討論戒體的時候,由於各宗所計不同,所以依照著各宗所根據的論點,「依論出體」。這個依論出體,一方面是說明各宗各派它的內涵,而更重要的,說明那個佛出世的究竟意趣是在這裡,但是由於眾生根性不同,所以一定要照著這個次序層層深入,所以這樣一來的話,不但不會產生各宗各派的「你是我非」的互相對立,而正因為如此,說明了佛出世的真正善巧方便,必須依照著深淺程度的不同而層層深入,這麼一來,尤其對我們,瞭解了這個,要想真正深入,你必須要這樣,你自己修行必須步步上升,其次你要想究竟圓滿,我們必須要幫助一切人,那麼對不起,幫助那些人是借用這一部份,小的小學,中的中學,大的大學,所以這個依論出體是這樣。

那麼以前祖師豎立的前面,所謂第三是依論出體,都是說明前面實法假名二宗,現在祖師根據法華涅槃,開權顯實,這個最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整個的南山的精華就在這裡,我想大家還很清楚的記得,我們尤其高興的已經看那個文,大家說看了人人懂,以後等到自己研閱了,才曉得這個裡邊是其美無窮,那個時候才知道,看了這個才真正《廣論》上面的瞭解了。反過來有了這個,使《廣論》上真正的意義才徹底的顯發。同樣的《法華》《涅槃》的真精神到這裡整個的出現,所以它彼此間經律論三者,也是互相相輔相成,你就不能少,少掉了就是弄不好。

那麼下面有了這個「顯立正義」以後,然後「先後相生」,這個先後相生就是正解釋「立兩解名」,前面是解了名字了,解了名字以後,但是真正這個功效怎麼來的?哪哪哪!要經過這樣的,而這個先後相生在後面行持的時候,還要詳細的說明它,還要詳細的說明它,否則的話,前面所說的願變成虛願,這個願所以能夠成滿的話,必須要後面的隨行,這裡我們稱它為戒,叫做受戒的戒體,或者叫做願體,後面叫隨行又叫戒行,在別的地方名字不同內涵一個,我舉個比喻先發出離心,出離心!後來呢!再修出離行這是二乘,大乘呢!先發菩提心後修菩薩行,然後因圓果滿是不是這樣?那麼發的心是什麼?願體嘛!修的行是什麼?隨行嘛!這兩者正因為你發了心,所以才跟著後面的行來,而你前面的心如果沒有後面的行,對不起,這個是虛的,彼此間有這樣的互相憑藉的關係,這個先後相生,先點出這個道理來,所以在這個表上面我就說了幾句話,

﹝並是作與無作相藉而立,作因無作,作是因無作是為果,戒功勢力互為因果﹞

這樣的戒的功效,所以這個戒是我們說,五分法身的根本,也就是三無漏學從這裡說起的,「無作多少」就是標取大綱,這個說明業相,我們從戒從相上面,然後從業從心上面,兩樣東西正反交合整個的瞭解業體,所發的業體,就是這樣說清楚了。

第二章  受隨同異

戒體的相狀弄清楚了以後,下面第二,那就是我們現在的68頁,叫「受隨同異」。這個名字什麼叫做受隨同異?一個「受」就是受的戒體,「隨」呢,後面由此而來的跟來的叫隨行,或者叫戒行,那這兩個當中有什麼差別?這裡我們看文 

受隨同異中分二節

  1. 一釋兩名
  2. 二辨同異

    釋兩名,解釋兩個名字,辨同異,辨別差別何在?

第一節 釋兩名

《業疏》云:『問曰:何名受隨?』

這個直接了當地問,說:

▲《業疏》續云:『答曰,言受戒者,

回答,先解釋受,後來再解釋隨戒,什麼叫受戒?

創發要期、緣集成具、納法在心、名之為受。即此受體能防非義、故名為戒。謂壇場起願、許欲攝持。未有行也。』

這個是說明,看一下下面《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釋受名中三、初釋受義。要期是心。緣集即境。納法在心即心境相應。 即下次示戒義。 謂下結斷分齊。』

這個我們來看一看,這回答當中分成三部份,那麼第一部份解釋那個受戒是什麼意義?這個受戒的意義我們看噢!什麼叫受戒?就是創發開創啟發了這個願心,然後去受戒的時候說喔!我要盡形壽乃至於我要盡未來際發菩提心是盡未來際的,比丘以下那個是盡形壽的這個都是要期,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都是要期,發了這個心然後決定要這樣去作,還要一個條件,緣集成具!種種因緣集合,然後成就我們所受的這個戒,那麼這個時候所受的是什麼?「納法在心」。以前我們是瞭解,這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聖法,透過我自己的瞭解而發心要期去受,還要外面從和尚、阿闍黎,種種其他的因緣集合成以後,那麼使得我們把聖人所說的法,領納在我們的身心上面,變成我們的戒體,這個叫做受,這是第一個,第一部份解釋這個受。

下面說「即此受體,能防非義」,這個所受的這個願體呀,它有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就是禁戒,說「啊!不可以!現在你受了戒了,這個事情不可以做!」,這個就是禁戒的意義,那麼下面就是說,到現在為止,所受的戒內涵如何呢?「謂壇場起願」,願體已經有了,這個願體的功效是什麼?許願將來要照著這個去做,但是真正的行還沒有,所以它下面「結斷分齊」,說你現在這個期限到此為止,所以這個就是受戒的內涵,那下面的行在下頭在隨當中。

再下面繼續看下去,下面,在P.69,

《業疏》續云:『既作願已。盡形已來、隨有戒境、皆即警察護持無妄毀失。 與願心齊。 因此所行、故名隨戒。 受局淨法、兼染不成。隨通持犯、皆依受故。』 《濟緣釋》云『釋隨名中四、初敘戒義。警察即能防、護持即能持、無妄即能憶。 與下次示隨義。 因下合名。 受下雙判通局。』

下面繼續下去,就是說明這個隨戒這個道理,說這個地方一共分四部分來說明它,第一個說境界的戒,我們看文,

「既作願已」,就是前面作,這個就是受戒的時候,這個作戒,那麼經過了前面幾個作,然後得到了無作的願體,得到了無作的願體以後,這個願體的所要之期是盡形壽的,所以只要盡形,只要這個形未盡之前,在隨所對的境界,這個境界以前,沒有受戒的時候,都是隨無明而轉,現在受了戒,曉得了,喔,這個現在不可以,這個前面已經說過,由於所體會佛的教法,那麼這個隨境界呀,這個無作戒體,就會有一種功效,嗯,馬上會來警策你,我說這個,嗯,是心裡的表示一種警策的現象,以前這個境界現起,一定是隨妄而轉,現在這個境界現起的話,隨著這個無作戒的戒體,禁戒起來,所以說都變成一個警惕,這個警惕要靠什麼?要靠覺察。當我們馬上,嗯,一警覺心起來了,察覺到,於是護持保護它,不會隨著妄緣而損壞,我們的戒體,也可以說不再造惡,不再造惡,那就是修善,那這第一個。這個就是講那個戒的特徵。

至於說能憶能防能持,這個前面「顯立正義」當中已經詳細說明了,這個上面來說的這個心情,與第二句「與願心齊」,這個情況呀,只要你有這個願,它這種警策的心,嘿,永遠跟著在,所以說與願心齊。但是卻不是當初的願心,所以它下面第三「因此所行,故名隨戒」,那這個時候的行為,是跟著前面這個所受的願體而來的,它也是戒,但是跟著願心而來所以叫「隨戒」,這個是受隨兩個當中不同之處。

最後一個簡別,「受局淨法,兼染不成」,這個受戒的時候,這個願體一定局限在淨法當中,所以受戒的時候,你胡思亂想,還緣這個惡法等等,那一定得不到這個戒,不要說惡念不可以,無記心在都不可以,何況是惡念呢!所以它一定局限在這個淨法當中才能得到,但是隨戒不一樣,「隨通持犯」,這個隨戒呀,善心淨法固然是,惡心也是,善心叫做持,惡心叫做犯,這兩個。

再下去,這個再下去,書上有一點錯,「《業疏》云」應該是「《業疏》續云」,這個下面的三角形一個是黑的,這個不應該是黑的,空的。凡是繼續的,連續的把這個三大部上的文抄下來的話,那麼就是這一段的《業疏》續云,跟前面那個中間不間斷的,如果不間斷的,通常上面有這個記號的三角形,空的,然後用的文字叫,《業疏》續云,否則的話,像現在這個印在書本上面那個黑的,表示不是連續的,可是意義相關的,實際上這一段話,不但意義相關,跟著前面而來的,所以請你們改一下,那個就是69頁第4行,第二段那個三角形,應該是白的三角形,空的。然後《業疏》云,加個《業疏》續云。我們看文,

△《業疏》續云:『問:願行相依、猶如輪翅。持可順受、犯豈名隨。 答:隨有兩種、持犯乃異、俱從受後而生。行兼善惡、皆由受故、相從目之為隨戒也。』 
《濟緣釋》云:『問中:難前隨中通犯。車輪鳥翅兩不可虧、可喻願行必須相副。 答中。順違雖異,同望本受,俱名隨戒。』

先看那個《濟緣》的文字,這個問就是來問難,說隨當中通犯,受的時候只局於善法淨法,那麼這個隨,怎麼可以持犯皆通?那麼它下面說舉個名字車輪跟鳥翅,車子的輪子一個輪子不行,鳥的翅膀,一個翅膀飛不起來,所以這個比喻說,這個所受的願體,跟後面來的隨行,必須要相輔助的,所以受既然是局在淨法,那麼這個隨也應該局在淨法呀。這個隨怎麼可以持犯兩通呢?因此它有個答,說違順是不一樣,但是現在這個兩通,並不是望違順而望本受,就是你本來受了,這樣作叫做持,那樣作叫做犯,如果你不受戒的話,既沒有持也沒有犯,所以這個持犯是從本受這個角度去看的,這兩者之間,還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這個解釋。

現在我們再來看,業疏,問,這個願跟行相依,就像車的輪、鳥的翅膀,那這可以順受,那個犯,怎麼可以叫做隨?所以它回答了,說:是沒有錯,對你的戒來說,要成你的願,那的確是要順的,可是現在受了這個戒以後,既然靠後面的行來輔助,所以這個行跟前面的受,是這樣的互相輔助,你們順了你們所受的本願,這個叫做持,對了!反過來呢,你如果說不順,作錯了犯,這樣的意思,所以是不管持也好犯也好,儘管從持犯兩個角度去看,兩個是相反的,可是這個持也好,犯也好,從受這個角度去看是一樣的,你受了以後,下面的行為怎麼跟前面的受相應?這個意思!說這個行的時候,或者順就是善,或者逆就是惡,都是從受來,所以由於這樣的關係,彼此間「相從目之為隨戒」!

那麼再繼續下去,繼續下去業疏云,那個就是不是《業疏》續云,那就中間斷掉一部份,那麼這個中間業疏上面,下面如果繼續說的話還有幾句話,幾句話我就在黑板上面抄的那四個,這個就是南山祖師《隨機羯磨疏》上面告訴我們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隨有四種:一者專精不犯隨,此隨順本受;二者犯已能悔隨,此隨分違受,以初篇犯懺,不復本故也;三者無心護持隨,此隨無行用,雖於境未犯,有違學教故;四者能犯無悔隨,此隨全缺行,雖與受相違,因受有犯故。是以受後行,無問持與犯,通名說隨戒;莫不依受生,相從持犯戒。」

這個在《南山在家備覽》沒列出來,那麼現在我在這個地方列一下,真正想學戒的,這裡應該檢查一下,我是走哪一個?如果你正規的來看的話,任何人都只有走前兩者,絕不應該走後,如果要走後的話,你根本就不要再受嘛!你來受它幹什麼呢?既然來受了,當然希望它專精不犯,可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非常強盛難免要犯,那這個時候該怎麼辦?所以正規的來說,前者兩個,後面那個瞭解了以後,那我們曉得該怎麼辦!那這一部份也不細說了。

那我們現在看業疏,《在家備覽》的文,

《業疏》云:『問:無作名者,可是戒收,隨作乃是後時緣護,但應名善,何得名戒?答:戒是警心始終緣具。願行成就、方名圓德。 要從始心及終行副皆符戒禁。順成受故。不名獨善、由境周統也。』 《濟緣釋》云『問中。意以受作可名為戒、隨作但名為善。此難受作不專戒名。 答中二、初通示戒義。始終之言通收二作及二無作、無非警心。該周法界、不容少闕、故號圓德。 要下正通來問。始心謂受作、及終行副即隨作。順受故名戒、境周故非善。』

那這個一個一個解釋一下,為什麼有這段問答呢?這個它的問答是說,戒是前面的這個受戒才叫戒,受戒也就是指作無作,那麼後面現在這些隨戒,隨戒也叫是作無作,後面這個隨著來的這個,好像意思說,這個不必或者不應該,擺在戒當中,所以它說隨作是隨著後面的行為,乃至後面的緣護!遇著因緣去保護這是一種善,實際上這個戒本身是盡未來際,後面緣護的話隨境而發,這個境,惡境界來了,你防止它,惡境過去了,這個也就消失掉了,這樣!好像隨什麼緣而發,那麼好像是一般普通的善,怎麼稱它為戒呢?這個就是問意在此。

現在回答,戒的特徵是什麼?戒有幾個,戒是「警心」,單單那個戒是警策那個心,可是現在所受的這個戒不僅僅是警策,有它的一個從始至終的圓滿的意義,這個警戒心呀!必定要有它的來龍去脈,到究竟因圓果滿,所以說「始終緣具,願行成就」!為什麼現在有這個警戒心的?因為你前面有這個願,有了這個願才有現在這個警戒心,否則的話好端端的,你為什麼要去警戒?所以它說現在來看這是一個警戒心,可是所以有這個警戒心的話還要有這樣的因緣,從前面的始然後有現在的行,所以這個前面的願為始,現在的行!為這個願的終,實際上終是局一件事情,盡未來際,一直在這個裡邊,那這樣的話,「方名圓德」!這個功德才圓滿。

這個裡邊要經過種種的方便善巧,「要從始心及終行副」!從我們一開始的時候,那個一開始的時候,從有形象的地方來看,那個是我們受戒的時候,更進一步看當我們一開始聽見佛法的時候,乃至於聽見了佛法,譬如諸位在家居士,在那邊認真的研習,如果更遠推的話,說不定我們可以推到無量劫以前,跑到廟裡邊看見一個佛像,聽見一聲佛,就是那個時候已經把那個種子種下去了,然後以後慢慢慢慢的,由於不同的種種的假借因緣方便而再增長,所以這個始心是這樣,這裡我們還是從它的形象來看,一定是從受戒的時候開始,受了戒以後,那這個虛願,那麼現在對境的時候,正是滿願的時候,這個滿前面所受的叫終行。這個所滿願的行,要跟前面所發的願相符,所以「皆符禁戒」,能夠「順成受故」!這個是從前面一路跟著來的,所以還是前面這個境界的內涵,所以「不名獨善」,這兩個分不開,「由境周統」,囉,這個戒不是從境界上面去講嗎?前面對境而發,現在對境而持,所以說由境周統,那麼這個就是解釋這兩個名字。

這名字瞭解了以後,在這裡我們應該自己來由此認識一下,真正受戒要想把那個戒的功德圓滿,必須要憑藉後面的隨行,然後這個隨行真正的究竟的要認識的話就是後面那個戒相,所以這個戒相是非常重要,但是後面所以有隨行所以有戒相是由於前面的願體,所以前面沒有這個願體的話,後面沒有用,就算是有,那個是善,不是戒,這個善跟戒之間的內涵天地懸殊,這是我們要瞭解的,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這個戒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我趕快去受,受完了以後,如果不隨的話,不如不受戒。不受固然得不到功德,但不會受害,受了戒以後,持有無比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