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4月
1
2
3
4
5
7
8
10
11
12
15
16
19
22
26
28
 
 
 
 
 

備覽 頁/行  P69-L12 ~ P72-L7

手抄 頁/行  6 P179-L1 ~ P199-L3

音檔 起訖     46A_0000~46B_0825

受了戒以後,持有無比的功德,但是違了以後有無比的損害,那麼從這個受隨兩者當中,我們就可以深一層的認識它。

繼續,名字瞭解了,然後辨它的同異,

第二節 辨同異

辨同異中分為二項

  1. 一解二作
  2. 二解二無作

辨同異當中分二項,第一個說明二作!就是受作跟隨作,第二個解二無作!受無作隨無作,現在先看

第一項 解二作

解二作中分為二支

  1. 一先釋二名
  2. 二正辨同異

我們翻過來看70頁。

第一支 先釋二名  

▲《業疏》云:『何名二作? 一者受中作戒。如初請師及三法未竟已前、運動方便、名之為作。即此作時、心防過境、名之為戒。 二者隨中作戒。既受戒已、依境起行、為護受故、名之為隨。於境起護、順本受願、名之為作、不作不有、要由作生。正對境持、故名戒也。』 

《濟緣釋》云:『初總徵。 一下列釋二、初釋受作。運動名作、防過名戒。 次釋隨作。起護名作、對持名戒也。』

我們解釋一下,哪兩個作呢?一個受作,一個隨作,下面先解釋那個受作,受中的作戒是什麼?就像從一開始請師等等,一直到三法未竟已前,三法一竟,那個作謝了,三法未竟已前的所有的都是作戒,這個三法也就是三番羯磨,那麼在這個以前的種種的運動、方便、造作等等,這個叫做作,

即此作時、心防過境、名之為戒。

作的時候他的心裡面一定是防過境!防有過失之境,這個叫做作戒,然後「隨中作」。前面是受中作,隨中作呢?受了戒以後就有一個無作願體,這個願體永遠在除非你破,那麼這個只要你這個戒體還在,那麼以後一對著境的話,喔,它就開始有個保護作用,就是沒有保護作用的違犯,也是一個受了戒而來的,所以依境起的種種的行為,這個行為是保護所受的願體,這個叫做隨戒,反過來,犯還是隨。

「於境起護,順本受願」,所以能夠對著這個所對的境起護持,內心不要隨無明而行,矯正過來,這個都是什麼?隨順著這個本來所受的這個願心,那麼這種都是在運作當中,這個不作不會有這種「要由作生」,這個境界都要由作。譬如說境界來了以後,覺得「喔!不可以、不可以!」。這個都是一種造作,「正對境持」,這個正對著境,然後造作順本,所受這個叫做持,這是兩個名字。

第二支 正辨同異

下面正辨同異, 

▲《業疏》云:『就初二作、有五同四異。

這個受作跟隨作有五點相同有四點不同,

一者名同,俱名作戒故。 二義同,俱防非境。 三體同,俱以色心故。 四短同,對別彰時故。 五狹同,唯約善性故。』

現在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五同中,第四云對別彰時者唯局色心運動之頃、不通餘時故。』

這個五同,就是二作當中有五點相同、四點不同,「名同」都叫作戒,一個叫受的作戒跟叫隨的作戒,都叫作戒同,第二個,意義,它的內涵都是能夠防非境,境界出現都能夠防止作錯,第三個「體同」!都是以色心為體,四「短同」,這個無作是常時不絕,作只局限在對境造作的時候,所以說「對別彰時」,個別所對的境界這個時候都是短的,受戒的時候這個作只局限在從請師到三法未竟,這個是受作,隨作呢!當遇見隨有境界的時候,造作不要去犯,這個時候,這個時間都是短。「狹同」,這個作都是對境起護所以都是善心,那麼這一點都是同。異呢!看 

《業疏》續云:『言四異者。

這個受作跟隨作有不同的,哪些不同?

一者總別異。受作總斷,發心徧境,

發的心遍一切境,

普願遮防,

普遍緣一切境都要遮止,防非止惡這個,

隨作別斷、以行約境生、境通色心不可緣盡、心所及處方有行生、即名此行號之隨作、以心不兩緣境無頓現故也。 二根條異。受為行本。隨後而生、目為末也。 三懸對異。受始壇場、可即非現、但懸遮約故也。隨作對境起治嚴防、由其觀能不為陵踐故也。 四一多異。受作心因一品定也。隨作多品者、以境有優劣心有濃淡、故隨境對起心輕重。』

這個是四個不同的地方,我們先看一下那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四異、初中。受作總斷由心起願可徧發故。隨作別斷者,由行隨境,不容並為故。境通色心者,色通情非情、心局有情。

這個比較難一點所以一個一個來,我們先看業疏有四個第一個總別不同,什麼叫做總什麼叫做別?總別當然不一樣了,受戒的時候這個作戒是總法,受戒的是什麼?一定是遍緣一切,說我現在受戒了不殺徧緣法界一切要不殺心,所以發心要徧法界之境,小乘不講法界講三千大千世界,總之他所瞭解的所緣的境界普遍沒有一點遺漏這是戒的特徵,所以普徧發願哪,要遮止、要防護,這個是受中之作。

隨作?不是!「別斷」,個別的,為什麼?因為後面的隨行是從境生,受了戒以後對境的時候那時候譬如說以前沒有受戒,一隻蒼蠅飛過來或者要趕走它,一隻蚊子叮著你啪!一下把它打死了,現在受了戒以後這個蚊子來叮了嘿!蚊子你忘記掉了那個心不在,如果你曉得的話蚊子來的時候你最多把它趕走,好一點的時候你會覺得好難得今天來供養供養它,你還會這樣想呢!這個心一定是對境而生,所以說「境通色心,不可緣盡」,這個時候所緣的是個別的,能緣的境固然是曉得說這是蚊蟲就是蚊蟲,能緣的心也是個別的,它不會緣到各方面去心所及處方有行生,一定有它的特定之處所,那個時候這個戒行才會生起,即名此行號之隨作!這個對境防非的行為叫做隨作,這個心一定不能一心二用所以心不兩緣境無頓現!這個境界一定是個別個別的個別現絕對不會法界一切頓現,這個是這兩者一個是總緣一切,一個是別對單獨之境。

第二“根條異”,什麼是根條異呢?「受為行本」。它是根本,「隨後而生,目為末也」!對,沒錯,業是根本,由於根本,所以才長出枝條,所以它本末兩個不一樣,「三懸對異」,那我們要看濟緣的解釋,

三中。懸是受體、對即隨行。可即非現謂未有非也。觀能謂對治力也。陵踐即是毀犯。

這個一個一個我們現在看,這個「懸對異」呢,受是懸法,懸是事先懸在那裡,所以「受始壇場,可即非現,但懸遮約故也」。這個受戒從壇場開始,那個時候我說,我要遍緣法界一切有情受五戒,實際上所要防的可以沒有現起,可以沒有現起。我只是遍緣這個法界,要所有的被殺的這個是境界,然後淫殺盜妄,所有的境界它可能,實際上大部分,可以說根本沒有現起,所以「可即非現」,所以「懸遮約故」,事先—懸是預先準備在那裡要遮止,那麼隨作,那就不是囉!隨作是對境,對著這個境界生起對治作用,非常嚴密的、嚴厲的防非止惡,怎麼樣才能夠產生呢?「由其觀能」,由於是觀察的力量產生能對治的功效,因為這樣才不去造作,不去作那個「陵踐」—犯戒的行為。這兩個不一樣,所以一個是事先懸,事先虛懸在這裡的,一個是真正對境產生的,所以這個懸對異。

最後一多異,這個我們先看一下濟緣最後一行,

四中。受作一定,更無改故,上中下品,義不同時。』

這個「一多異」,看那個文,「受作心因一品定也」!受戒的時候這個心裡決定的,「隨作多品者」;這個受作心因一品定,後面等一下有個說明,受的時候當時你什麼心受?受了就這個樣,它不改變的,隨作不一定,換句話說,你後面對境的時候,由於受作,所以產生後面隨行當中的隨作,這個隨作時間不同,所對的境界不同,所以「以境有優劣,心有濃淡,故隨境對,起心輕重」,那個在隨的時候境有優劣,什麼叫境有優劣?隨便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起殺心也好這個壞的,起貪心也好任何一方面,假定說今天來一條毒蛇跟蚊蟲,跟一隻蒼蠅或者隨便的一條小蟲,這個境是不是有優劣不同?如果隨便一條小蟲,你看見了好像沒看見,如果是蚊蟲的話,說不定你要想辦法趕走它,如果是毒蛇的話,那心情一定完全不一樣,這個是境的優劣。

然後心的濃淡,就在這裡了,也許是你的心隨著境轉,有的時候你的心情,本身它無關緊要的,同樣的一條小蟲同樣一條毒蛇,毒蛇有的時候你看見了以後喔!心裡面雖然不想殺它,你想辦法趕它,有的時候你不但不想殺它,你會說,哎呀!阿彌陀佛,毒蛇呀!你宿生造了什麼惡業,你心裡一定太毒了,我現在雖然不能救你,我要帶你三皈依,將來我成了佛以後,要幫你解除,同樣所對的境心裡面就是會不一樣,因此那個隨作,那個時候心情哪,「多品」,隨時境界不同,心情不同,就會有改變,所以說「一多異」。

那麼再下面看,70頁最後一行下面一段,那就是解釋這個一多當中,有一部份不太清楚的。

資持云:第四云受一品者。

受什麼一品呢?那麼 

問:多宗可爾,成宗戒得重受,那云一品定耶?答:雖開重受,三品不俱故。

這個就是說它這個薩婆多宗,跟成實宗兩宗不一樣,薩婆多宗說受了戒以後,當時你受了什麼就是什麼,定了不能改的,因為它不通重受,《成實論》通重受,剛開始的心比較差一點,也許只得下品以後再來增上,或者一口氣增到上品,或者增到中品再去增上,就這樣。那麼所以說薩婆多宗可以只有一品。《成實論》不是可以重受嗎?你怎麼說一品定的呢?嘿!它的回答還是一品定,為什麼?它雖然開重受是沒有錯,但是對你受的來說的話,當時你受的哪一品就哪一品,不可能三品同時在,不可能!得了上品就不會是下品,只得下品不會是上中品,那個時候三品當中一定只得一品,後面的增上後面增,當時受的時候你還是一品定的,就是這個意思。 

若爾、無作何以受分三品?答:無作非色心故、雖有三品、增為一體。作是色心、縱增三品、初後各異、故無多品。』

那麼無作為什麼分三品?它就說明了「無作非色心故,雖有三品」,真正來說,後面的增,這樣的來說,色心當中當時一定是固定的,後面的增—增加,慢慢的心不斷的再增上,這樣的這個情況來說,「作是色心,縱增三品」!就作也可以增,但是前面是下,中間可能是中上,或者中間就是上,或者到後面才是上,這個「初後各異」,它一定沒有多品,這個就是說容或有人有這個問難,那麼下面就立個表,這個表自己看一下這個容易懂,那麼這個就是解二作。

第二項 解二無作

解二無作中分為二支

同樣的釋名、辨體。我們現在翻過去72頁,在正式解釋之前,我再重新提醒大家一下,在這裡有很多地方的辨別,容或在座的諸位,有的時候覺得,啊,這個看起來好像很繁雜,對我們初學的人有的時候難免會,可是如果真正要細學的話,這個絕對不能少,如果說我們修行,沒有把所修的內涵正確摸清楚,請問修出來什麼結果?這個話一再的說,我作的事情不瞭解,你匆匆忙忙去作,萬一作錯了是白費工夫,這個絕對不是我們所希望的,何況白費工夫,留下來我們這個習慣,這個業習氣永遠存在,我們現在真正最可怕的,就是我們的習性,這個習性無始以來的積累,這個惡的習性要善法來改善,現在你修善法,一下弄錯了以後,自以為對偏偏錯,這是第一個致命傷,再說這個錯誤的重重的影響你,似是而非更可怕,所以說我們寧願不要走,尤其是禪宗特別說,「寧願千日不悟,不要一日錯路。」這樣豈但是禪宗,因為禪宗的祖師,他們完全是講真修實證,所以這句話變成非常重要,其實所有我們修行人,沒有一個例外,如果說從我們獲得我們的目標,而作種種的行為來說,豈但是修行人,哪有一個例外?你做生意目標什麼?賺錢!既然要賺錢,你必須把你作的內涵,怎麼才能賺錢怎麼不賺錢?要弄清楚!否則你茫茫然去作,作了半天,血本無歸,是不是會這樣呢?天下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前面聽過了以後,才發現原來戒是什麼內涵?對我們何等重要。幾乎絕大部分都是這樣,像我一樣在沒有學之前以為懂,學了以後才發現自己是一無所知,這是第一個。

然後你繼續下去,越到後面,你越會發現前面這些東西,對我們是何等重要!祖師怕我們不懂還多說問難,這個問難在印度當年他不是,他用論辯,用論辯的方式把它抉擇的非常深細,把我們平常想不到的地方都一一抉擇出來,抉擇出來辨別是非絲毫無差,照著這樣的絲毫無差的認識,去行持還要勤加觀察,作的時候,跟自己所瞭解有無差池?隨時去修改這個都是修行的,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層一層的深入目的在此,儘管我在講的時候一下一口氣,像行雲流水說下去,諸位慢慢的去消化的時候,這一本《在家備覽》足夠我們消化幾年,去行持的話,那的的確確是盡未來際,慢慢的越來越深細、越來越深細。這個受用你們到時自然自己知道。現在我們看72頁,

第一支 先釋二名 

《業疏》云:『何名受無作耶?即是行者願於惑業斷相續意。

第一句話,

無始妄習隨念難隔,故對強緣希求業援,自發言誠是其因也,三法之期,動發戒業,業成志意是其緣也,即此緣業是行願本,名受無作 隨無作者!剎那已後,隨境對防,名作戒,作息業成,即名此業為隨無作。』

這是兩個名字,我們先看一下解釋。

《濟緣釋》云:『初受無作三,

受無作分三,

初徵,即下次釋又二,初敘開悟,故下次明納法,仍分因緣、二法和合乃成受體。三法期者即法就也,即下三結名體。次明隨無作中,剎那後者示分齊也。隨業依作,故重舉作以明無作。』

現在我們看先受無作,這個受無作分三部份,先徵!徵就是徵問,什麼叫做受無作?那麼現在來回答它,回答的時候分二部分,第一個就是即是行者願於惑業斷相續意,由於這樣的願然後說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無始的妄習,這個我們前面都說過了,由於無始以來的妄業,這個妄業就是習氣,所以就妄習,這個妄習隨著而來感得苦果,現在我們感到無比的痛苦,要想脫除這個痛苦,所以追尋這個根源找到惑業,因此我們對於我們這個惑業要想斷除,這個是我們的發心,但是雖然發了這個心,叫「隨念難隔」,雖然我們曉得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癡,但是偏偏要貪瞋癡,說這個要修戒定慧,就偏偏修不起來,這是我們人人感覺得到的,那怎麼辦?嘿!它有一個方法,叫對強緣希求業援,現在我們自己主力辦不到,憑藉外面一個很強盛的,幫助我們的力量叫強緣,希望來幫助我們,幫助我們來作成我們這個抵抗惡勢力的這個善業,所以叫希求業緣,希望外面這個強盛的三寶的力量作為外緣,作為我們善業的支援,這個意思。所以現在自己從內心,發出至誠的,說我弟子某某從今日盡形壽皈依佛等等,這個是因,然後對著這個三寶發這個願,「三法之期,動發戒業」!

這個三法就是初番、二番、三番羯磨。然後呢,這個三番羯磨,怎麼動法,以前說過了,大家想一想,為什麼說初番羯磨法界戒法動了?為什麼法界的戒法云集在頂上?如何凝聚到身心?它都有它的非常深厚的內涵,乃至於三聚淨戒怎麼一念圓成?這個前面都說過了,說這個叫「三法之期,動發戒業」,這個業成了,成是成什麼?領納在心當中變成我們的一種志意,就是非常堅強的意志力量,這個是一種助成之緣,那麼由於自己的因,跟外面助成的緣,就造成這個業,這個業是行願的根本,現在我們後面這個行為,這個根本或者是願本,這個根本叫做無作,通常我們所說的得到的戒體就是指這個。

那麼下面「隨無作」,什麼是「隨無作」?「剎那已後」,換句話說,得到了無作戒體以後,「隨境對防」,這個無作戒體雖然得到了,可是這個是總懸在那裡的,懸防的,由於這個無作戒體的存在,所以對境的時候,嘿,自然而然會策勵我們,內心有防治的力量,那麼那個時候對著境界,它開始產生這個功效,這個功效警策自己的內心,使身口造作都跟所受願體相應,這個作戒,那麼這個時候作戒就是隨作,隨作作完了以後,那個時候有一個善業,這個跟戒相應的,這個業留下來所以「作息業成,即名此業為隨無作」,作了任何一件事情以後,它一定留下一個無作的力量。

南山律在家備覽 46B

作了任何一件事情以後,它一定留下一個無作的力量,那就是前面「辨體多少」當中大家還記得吧!「作俱無作」,作任何一件事情一定具有無作,那麼現在這個作是隨作,這個隨作留下來就是隨無作,真正滿這個願的就是這個隨無作,所以能夠產生這個隨無作就是靠這個隨作,所以產生這個隨作是靠這個願無作,這個願無作靠這個願作。願現在改一個名字叫「受」作,由受作產生受無作,由受無作產生隨作,由隨作而產生隨無作。

到了這個隨無作是不是停在那裡?不!由於這個隨無作所以加強了這個願心,然後這個加強的願心呀!對境了以後這個懸防的力量越來越強,記得不記得?前面「展轉相資,能靜妄源」﹝P.56﹞這個話記得不記得?所以這個修行本身就是這樣的輾轉,平常我們輾轉是惡業增盛,現在的輾轉是善淨之業增盛,所以任何作一件事情如果說你不隨著戒那一定增長染,如果說你對治的染一定增長淨,這個裡邊並沒有中間那一條路在,也許我們覺得好像平常的時候沒有這樣的狀態,那是什麼?染!輕微的染只是你不覺得而已,反過來真正的無記呀!無覆無記是輕微的淨,有覆的是輕微的染,這個裡邊一定只有染淨兩樣東西,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那麼再下面 

第二支 正辨同異 

在正說這個之前,有一樣事情我也問問大家,說這個禪宗有一句話「悟後起修」,大家聽說過沒有?聽說過對不對?禪宗叫悟後起修,現在我們受戒的時候怎麼樣呀?嘿,「先受願體,後起隨行」,請問這個跟悟後起修是同是別?大家想想看是同是別?答案先告訴你,“亦同亦別”。你也可以說同也可以說別,它一定前面先有了一個正確的這樣的一個強有力的影響力量,如果說對開悟來說這個叫做見嗯!先開悟了,然後我們對持戒來說先得到了這個戒體了,對不對?當初先有了這個認識,然後拿這個認識時時擺在心目當中一對境馬上這個功效生起,一個在戒上面來說,一個在知見上面來說,所以一個是對律來說一個是對禪來說,這個是別,但是對用功修行來說這個是共同的。

所以佛門當中另外一句話叫做「見道然後修道」,是不是這樣?對呀!然後這個見道然後修道也有它的別、同兩個面貌,同!整個的佛法都是這個你現在見道了然後照著所見的去修,別的話呢!這個見道修道有個專門的所局限,所局限的譬如說我們講菩薩初地才見道,下面後面的十地,地地增上,這個叫修道,如果說小果的話,見道屬於預流果,後面再上面,證得羅漢果叫修道。

整體來說,現在聞的階段聽聞些什麼?聽聞了以後照著去作,那聽懂了以後,把我聽懂的去行持這個就是修,然後思惟的時候,把我思惟觀察得到的照著去修,所以思惟所得到的得到的正知見,根據這個正知見的行,現在戒就是聞思相應的正見,然後這個正見有它行持的標準,這個都是佛告訴我們的,單單從那個知見來說,這個屬於化教,從它的行持的正質來說,這個是制教,無非都是修行經過必然的次第。

所以我這個地方提出這個問題來的話,我們瞭解說,戒,往往我們看這是律宗的事情,實際上不是,現在我們瞭解,戒是整個修行必不可少的基礎,不過由於根性不同,所以做法稍有差別。乃至於淨土,淨土我們說只要到了極樂世界就行了,是不是真的到了極樂世界呀?從每一個意義上面看,沒有錯,到了極樂世界,你不會退了,可是到了極樂世界,你是不是阿彌陀佛呀?不是耶!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然後慢慢的那個退緣沒有了,然後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上去,到究竟成佛。從這一點上面去看,跟「見然後修」彼此間是不是有共同之處?整個的內涵來說也是一樣,所以不管三藏十二部,哪一個經律論,以及攝宗也好,釋宗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整個的內涵,彼此間有這樣的一個因果必然的關係。所以在這個地方講那個釋二名的時候,順便把這些東西給大家概念說一說。

那個時間馬上到,我想這個「正辨同異」,同樣的這個裡邊,有它的幾個同,有它的幾個異,這個也是五同四異,這個五同四異,跟前面這個五同四異名字相同,那個內涵你們先看一下,看完了以後,明天在講的時候,那個內涵就比較清楚。然後「受」、「隨」這兩者,如果我們真正的瞭解它的內涵以後,那個時候修行就對了,否則我們往往說「這個戒很有功德,趕快去受吧!」就算你得到了—虛願,如果隨的時候不好好認真的話,反而受害,當然就究竟意趣來說,這個佛法就這麼了不起,受了害還是比不受害的人來的有效、來得好,是!你受了戒,破了一定墮落,可是墮落了以後,將來出來一定成就。不受戒的人,對不起,沒有這個份,但是這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的,哪有說受了戒以後,先到地獄去受完了苦才成就的,有這樣的傻事呀?做不到是莫可奈何!所以在這個地方受、隨兩個當中,就充分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們有了這個概念以後,然後去求戒的話,那就對,我們就不會只看見它好好好!莫名其妙就去做了,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