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覽 頁/行 P72-L8 ~ P73-L4 手抄 頁/行 6 冊 P199-L4 ~ P217-L4 音檔 起訖 46A_0825~47A_0822 |
請翻開《在家備覽》72頁,昨天已經把「受隨同異」當中「二作」說了一說,那麼這個二無作當中的釋名,已經說過,下面呢,第二支。正辨同異。在72頁上面,瞭解了這個受的時候的無作以及隨,就是後面的隨行,所以法體行相,戒行、戒相部分,在我們受完戒以後,乃至盡形以來,隨境這個時候作跟無作!那麼這個裡邊,就是兩個無作,受無作、隨無作兩個差別,看文第二支正辨同異! 《業疏》云:『今詳二業,初有五同。一名同。俱稱無作故、莫非是業任運而起。 二義同。俱防七非故。 三體同。如上三宗故。 「今詳二業、初有五同。」 這兩個業有五點相同, 「一名同。俱稱無作故、莫非是業任運而起。 」 那麼一段一段解釋噢!第一個名字相同都稱為無作,還有它都是業而且都是任運而起的,它自然起來,所以稱為無作不要在經過作的, 「二義同。俱防七非故。」 它這個內涵都是防止我們的身口七支。 「三體同。如上三宗故。」 實法假名圓教它有詳細的說明。 四敵對同。以受體形期隨非防過為護體故、即名本體有防非能。能實隨行、行起護本、相依持也。隨無作者、對非興治與作齊等。此無作者、非是作俱無作也。謂起對防、即有善行,隨體並生、作用既謝,此善常在、故名此業為隨無作。與非敵對、故與受同。 那麼現在這個隨無作跟那個受無作兩個,第四個敵對相同,它都是對著這個境界能夠防非,可是這個裡邊有一點點不同,那麼這一段等一下看了濟緣的解釋下面再把它念,念完了看了解釋以後再來說明,繼續下去。 五多品同。以受可重發故,無作有強羸。隨心則濃薄、業理亦澆淳也。依《多論》中受一隨多者,以彼宗中不通重故,止約隨行通優劣也。』 現在我們看一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三中,指上三宗者,若實法宗,二並是色,若假名宗,二並非色非心,若後圓教宗,二皆心種。 這個容易瞭解, 四中有二。初明受體。 這個四就是前面的敵對同,這個分二部分,那麼這個二部分一個是受無作一個是隨無作,現在我們看文,初明受體!那就是受無作, 據受無作無防非能,而不能自防,故假隨行。如戈矛雖利,要由持用,方陷前敵,故云相依持也。 這一段文到這裡,我們把前面那個四敵對同看一看,這個敵對同當中分二部分來講,一個受無作,所以現在這裡說「明受體」先說,下面「隨無作」那個回頭再講,這個「受無作」,它本身單獨自己它沒有力量能夠防止罪非,它怎麼防呢?說「要假隨行」。它這個受戒的時候,我們留下來一個善種子,稱這個善種子叫受無作,那麼說它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指什麼呢?就是說對境的時候,它馬上會警策我們自己,警策當下,這個叫做隨行,它叫隨作,真正這個防非的功能在隨作,可是隨作那兒來的?這個隨作是由於受無作,就是受了戒以後,留下來這個善種子,所以單單那個善種子沒辦法防。 那實際上,我們不妨說,那個種子是一個種,那個種沒有力量,對了境以後,現法還有其他的因緣,內心當中馬上有個警策的心生起,所以從它警策的這個作用來說,這不是這個受無作,但是從受無作而生起的,所以在這個地方它先舉個比喻,像那個戈矛,這是武器,這個武器非常利,但是它本身利,雖然利,不管你怎麼弄它,沒辦法真正的破陣殺敵,要什麼呢?要有一個人去拿著它,那麼才能夠「方陷前敵」,現在當對境的時候,這個會警起我們的內心,這個警起當下對境的內心哪,我們稱它為隨作,這個叫做隨行,那麼這個隨行,是由於這個受無作而來的,好像是拿了這個,嘿,當初我發了這個願,現在對著這個境,想起我這個願要這樣,所以拿這個當時警覺的心,以這個心,舉個比喻就像拿著這個戈矛,然後對前面煩惱敵,這個彼此間有它的相互關係,所以說相依持。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正辨同異裡邊「四敵對」,看這個正辨同異當中第二行,「四敵對同,以受體形期」。所受的這個願體,也就是受無作是盡形壽的,它隨有所對知非,隨著所對的境界,那麼在這個時候它能夠防過,它保護,所以說「本體有防非能」,實際上這個防非能是什麼?「能實隨行」。所以真正能夠產生功效的是在隨行,這個隨行起來了,能夠保護原本根本所受的這個戒體,所以這個叫「相依持」,這是第一個。其次呢,這個解釋就是「隨無作」,現在我們看《濟緣》,就是解釋。72頁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 次明隨中三, 再下去呢,我們看一下隨無作,隨無作分三個,先看《濟緣》的文, 初通示。此下簡濫,謂下顯相。 它分成這三個, 準此對防同時多業,一是本受無作,二即隨中作俱,三即隨行無作,與非敵對。 這個「謂下顯相」是什麼?就是說它對防的時候,當這個對境的時候能防非的這個時候,同一個時候有幾種業,第一個呢,「本受的無作」,這個就是說所謂的受的願體,一對境,這個善種子馬上就策發這個警覺心,那個警覺心一起的話,那個就是「隨中無作」,那個警覺心馬上就說,嗯,不可以作,這個隨中無作,那麼能夠對著這個境界以後,「隨行無作」,這個隨行無作,任何一個行為起來的時候,都有個作俱無作,那麼這個這樣的作用這個跟它敵對,現在我們看這個前面「正辨同異」當中的業疏所說的隨無作噢,就是正辨同異第三行, 隨無作者,對非興治,與作齊等。 那個隨無作是什麼情況呢?對著這個非!(就是「不是」)的這個境界能夠啟發對治作用,這個對治作用,跟當時對治同樣的,當時對治是作,任何一個作完了以後,一定有一個作俱無作,所以對這個境界對治的這個當時的功能是隨作,隨作的當下,任何一個作,一定有一個作俱無作,所以對非興治與作齊等,那麼這個時候有一個無作,但是這個無作。 此無作者、非是作俱無作也。 這裡說現在這個地方的無作是隨無作,不是我們前面說的作俱無作,這個同樣的名字是作俱無作,這裡要弄清楚噢!非是作俱無作!現在這個作俱無作是指我們的受無作。 所以在這裡有一件事情,注意,名字是一個,內容就不一樣,你不辨是非的話,前面受的時候有個受作,受作完了以後,馬上有個作俱無作,後面隨的時候有個隨作,隨作也有個作俱無作,同樣都叫「作俱無作」,但是這個作俱無作跟那個作俱無作不一樣,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說這個地方的「此無作者,非是作俱無作」,大家瞭解不瞭解?如果不瞭解,我舉個例子,你也是人他也是人,就這兩個人來說,一樣的寫法,但是你這個人跟他這個人不一樣,現在懂不懂?是不是這樣呀?清楚不清楚?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要瞭解每一個名字所指的內涵。實際上這個內涵,也就是我們起心動念的情況,你瞭解了以後,然後才瞭解我們怎麼去用?反過來,這樣用瞭解了以後,那麼這個功用所代表的名字,名字所代表的功用瞭解了,你回過頭再去看經教,經教上面告訴我們,我們才弄的清楚,這個是它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有的時候,我們為了避免混淆,或者都在文字上面,就是說你不要去管它了,是!這句話有它的意義,可是萬一你真的完全不管它,到那個時候要你看書讀經,經論上面所說的這些名字,你對它根本分辨不清楚,那個時候你就沒辦法真正深學了,這裡我順便一提,所以現在我們瞭解了,噢!這個隨無作是這麼樣,是這樣的一個。下面看噢! 謂起對防, 說這個就是說明,凡是對著境界產生了作用以後,那個時候這個作用呀! 即有善行隨體並生, 這個善行!換句話說,任何一件事情作完了,就留下一個影響力量,這個是實際上的狀態,在名詞如果我們用的名相呢!任何一件事情,作的時候叫作,作完了以後留下來這個善行,叫作俱無作,那麼作的時候這個是什麼?作的時候前面說一定有幾個,後面《濟緣》裡邊已經解釋的,那個作的時候,對那個時候呀!它有多業生起,一個本受無作,那就是我們的願體,由於本受無作,所以對境的時候就有一個馬上對治的功效,那個就是隨中的作業,那就是這裡的對防,對防完了以後呢,有一個「善行,隨體並生」,那就是隨行無作。再看 作用既謝, 當這個整個的對治作用呀,已經過去了, 此善常在。 那個留下來這個善,這個就是我們的功德永遠在,所以 故名此業為隨無作。與非敵對,故與受同。 那個時候我們叫這個善業,這個善淨之業,稱它為隨無作,這個隨無作跟非敵對的,跟那個我們不需要的錯誤的敵對的,所以它跟受同,這個受就是受無作,那麼這個是敵對同,這個現在這個地方停一下,從這個辨同異當中,前面這個說明我們更能夠正確瞭解,所謂戒它產生的功效,一步一步的一直說,先受這個叫做願心,可是這個願心是虛願,這個虛願不是說瞎說一套,說完了以後,不去認真去作的,不是!是說我雖然受了這個願,但是還沒有對境去隨行的時候,這個願本身還沒有真正產生應有的功效,這個是虛願,這個虛是這樣的道理,經過後面對境的時候,然後去對治,經過了這個對治,那麼使得原來受的願圓滿,那麼這個戒的功德,才是真正的究竟,因此我們瞭解這個道理以後,對我們來說,受戒固然是絕端重要,因為你不受得不到這個願體,但是後面的隨行是一樣的重要,否則等於白受,前面這個願擱在那裡,你沒有內容去把它滿足,不但如此,反而不如不受,因為你將來對境的時候,不持就是犯,中間沒有說卡在中間,又不算持又不算犯,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後面將來還要說,這個叫做止犯,那個東西反而有罪,所以這裡呀!它兩個的辨別有它非常深厚意趣在,好!那這個是敵對同,敵對同下面呢!五多品同!我們看《濟緣》的解釋,72頁最後一行, 五中二, 這個多品當中分二部分,哪二部分?那麼就是因為這個《多論》跟《成論》不一樣的,《多論》那個是實法宗,《成論》是假名宗,成論是我們當宗所以現在。 初準成論明同二、初明受體。 這個受體多品的,說 本受許重增、一體有三品。謂初受是下、次增為中、復增為上。若但一增則有二品、若本不增亦止一品。 這個根據《成論》,這個戒可以重受,所以有多品,那麼所以說,明受體本受允許重增。那麼這個「一體有三品」,如果你初受的時候為下品,那第二次增的時候變成中品,最後一次增增為上品,這是分三次來增,但是還有一個,「若但一增則有二品」,如果你初受的時候,或者下品,或者中品,一增就增為上品的話,那你只有二品—第一次是下品第二次一增增為上品了,一次;或者你第一次受的時候受了一個中品,第二次一增增為上品了;就上品,這個二次!還有呢,「本不增」,本來你一開始受了個上品了,好了就是這樣的一品,所以它的確可以分成好幾種。 隨下明隨行,如前隨過約心各分三品,故云濃薄。 那麼「隨」下呢,這個是下面跟上面,上面是講受體的多少,現在講隨體,隨無作體,隨下明隨行,如前隨過約心,各分三品,故云濃薄。 南山律在家備覽 47A各分三品故云濃薄。業理即無作也。 那麼像前面就像我們前面那,在辨那個作兩種名字的時候,也是這樣。現在這裡同樣的隨當中也是如此。這個說對境的時候,那個心各個不同,所以有的時候心比較濃,有的時候心比較薄。那麼這個義理呢也是一樣,所以受有三品,隨由於心對境的時候,有的比較強一點,有的比較弱一點。所以結果呢,這個業由於心的強弱業也有強弱。那麼這個業就是說,隨無作,所以它也有多品。這個是《成論》上面所說的。 依下次引多論顯異。 但是下面根據《薩婆多論》實法宗所記的,跟上面《成實論》所記的不一樣。下面看文: 彼不立重受。 因為《薩婆多論》當中不准許重受。一次受了就受了一品,就是這樣。但是下面為什麼在這地方還要—— 仍自難曰、若爾、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對隨行、不論受體是也。』 因為戒當中的確有說“羸、不羸”,換句話說羸就是弱,他有問說,戒,弱、不弱?那明顯的說所受的戒有強弱囉,所以《薩婆多論》說,這個話佛講的,所以他沒辦法說不是。所以說他這個裡邊說的羸不羸是從隨行來說,不是講受體。所以《薩婆多論》說,受體是不能重發,雖然戒經上面等等說羸不羸,那是指隨行,因此呢,上面說這個受隨同異,第5條說多品同,那個《薩婆多論》不,《薩婆多論》說有差別,這個說,受無作只有一品,隨無作有多品,所以受隨當中不是多品同的,異的有差別的,這個就是這一段話。把兩個論統統擺這裡比較一下,那麼這個清楚明白啦!同時清楚明白了,有一點在這裡再說一遍,我要說的話以前曾經說過,以後有因緣還要跟大家說。實際上呢這是我一直警惕我自己,我但願在座的每一位同道好好的警惕,你看,這個祖師呀,現在我們引用的是南山祖師,南山祖師已經運用了圓教宗開權顯實,換句話說,以究竟意趣來說,這兩宗都不圓滿。盡管兩宗都不圓滿,可是重要的地方,各宗有各宗不同的說法,他一一把它很清楚明白交代出來,說,多宗-實法宗他這樣算法的;中間根據成實-假名宗,這樣說法的;現在這裡圓教宗這樣說法的;所以他絕對尊重各家各派,不會像我們一樣的話,我們不要說聽懂,那就聽不懂,聽見了一點,自己很自足,就這個,你這個不對,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缺陷。這個缺陷,對我們有絕端的障礙在,第一個,萬一你弄不通,這樣去說、這樣去行的話,這個本身就是最嚴重的犯了,一個謗法障,一個愚痴障,這個對我們,再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事情。就算你做對了,做對了以後你這個是很偏的,你把最圓滿的也排斥在外頭,這又是我們絕大的一個大障礙,這個務必要清楚。所以在這地方同樣論戒,各宗各派不一樣的,他一樣的尊重,放在這裡交代的清清楚楚。我們不想學,罷了,真正要想學那一定要如此。而這句話要更深一層說,我們不想脫苦,罷了,反正你造了還是你受,自己下地獄去,再不然的話呢,至少跳不出生死輪回。可是我們真心想跳出生死輪回的話,這種業就得非常注意,所以佛處處告訴我們,我對不同的根性說不同的法,然後菩薩注釋沒有一個例外的,他非常小心謹慎,把各宗各派重要的說法都列在這裡。這個告訴我們,我們要認真行持的時候就要採取這個態度。因此,凡是遇見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那至少有一個辦法是我們絕對正確的,我們非常慚愧,說現在我不了解,根據我有限的了解,暫時這裡,然後作了,戰戰兢兢的再深入要想求正確的認識,去印證,這個是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啟示,也是告訴我們的一點。那麼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資持云『四敵對同。由有本體方起防護、即名本體能防非也。 下面再引資持記上,上面這個業疏是引濟緣記的,他現在用資持記,資持記,那個是釋行事鈔的。它說,敵對同當中,由於本體才能夠對境的時候起防護,所以間接來說,還是說本體能防非,剛才我們不是說,戈矛雖然利,要由人來拿,可是真正破敵的時候,雖然人來拿,卻是憑借這個戈矛,是不是這樣?所以你也可以說單獨它不行也可以說靠了它才解決這個問題。如果這個內涵你了解了,那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懂得。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最後, 五中受體有三品、隨體亦三也。以業隨心發、受隨二戒各具三心、故使無作各有三品。』 那麼說多品同的,受體有三品,就是說受的戒體,受無作,有上中下三品。那麼隨體呢,隨無作也有上中下三品,業隨心發,那麼你的心強弱不等,濃厚不等,所以分上中下,那麼所發的業也是,受也好,隨也好,這兩個戒當中,都有這個軟心,中等,強心,所以它產生的業,所謂的無作,也一樣的有三品,那麼正辨同異當中的同,了解了。 下面異!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它的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