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5月
 
 
1
2
3
5
6
8
9
10
13
14
17
20
24
26
29
30
31
 
 

備覽 頁/行  P74-L11 ~ P75-L10

第三章緣境寬狭

 

原文【緣境寬狭中分爲二節,

一列釋

二別簡】

淺釋本章緣境寬狭是講解有關所緣境的問題,文中分爲二節來說明。

列出四種名稱來解釋有關所緣境的問題。

二、各別簡擇所緣境與所感發的戒體有何關係。今初

節列釋

原文▲事鈔云:『就中有四。能緣心:現在相續心中緣。二所緣境:境通三世。如怨家境雖過去,得起惡心斬截死尸;現在怨家子,有可壞義;未來諸境,可以準知。故緣三世而發戒也。三發戒:現在相續心中得。四防非者:但防過去未來非,現在無非可防。』

資持釋云:『本説所緣而分四科者。心隨境起,故先明心。心境相應,即發受體,故三明戒。戒必有用,故後明防。四義相綰,不可孤立故。初能緣心中:現在簡過未,相續簡一念。業疏云:念念雖謝,不無續起,即以此心,爲戒因本。二所緣境中又二,初示境:如下,舉事顯相。如與己爲怨,其怨已死,即過去也;怨或有子,即現在也。孫雖未生,生必爲讎,即未來也。於此三境倶能起害。欲成淨戒,必息惡心,故所緣境遍該三世。三發戒者:問:與上能緣何異?答:前是能緣心,此即所發戒。由彼受體無可表示,還約能緣以彰所發;又前二作戒,後二無作;又三局受體,四落隨行。四防非中:現在無非者,此約對治心行,以論三世。防是預擬,不令起非。對治現前則防未非,纔失正念即落過非,故知現在無有防義。』【見事鈔記卷十六】

濟緣云:『三所發戒中。若論發業,通於未來,且據初得,故局現在。蓋約能緣以彰分齊也。』【見業疏記卷十六】

淺釋本文列出能緣心與所緣境等四點來解釋緣境寬狹的意義。

《行事鈔》云:『就緣境寬狹的文義中,主要有四點要旨:

   一、能緣心:指現在相續一念心中爲能緣的心。

   二、所緣境:所緣的境界是通於三世。如同怨家仇人的境雖然已經過去了(指:怨家已死了),還是得以生起惡心來斬截死尸;對現在怨家的子女,也有可以破壞的義理存在;對於未來諸境(指:怨家的孫子等),是可以準現在所破壞事得知。是故所緣境,是通於三世而發戒也。

   三、發戒:指現在相續一念心中所發得的無作戒體。

   四、防非者:但單能夠防止過去及未來的過非,現在一念並無過非可防止。』

《資持記》解釋云:『本章説明所緣境寬狹,而卻要分四科來解釋者(的道理),在於能緣的心是隨順所緣之境而生起,是故必須先說明能緣心。能緣心與所緣境相應了,即能夠感發受體,是故第三說明發戒的相狀。感發無作戒體之後,必定要有持戒的功用,是故最後說明隨行所具有防非的功能。以上四義相互繫綰(綰,聯絡貫通),不可孤立故(不可單獨說明)

   初、能緣心的文義中:現在,簡別不是過去及未來;相續,簡別不是一,而是念念相續。是故《業疏》云:正受戒時,前念後念雖然謝落了,不無續起(指:念念相續不斷絕),即以此現前一念相續受戒的心,作爲感得無作戒體的因本(根本的主因)。』

   二、所緣境的文義中,又可分二段來解釋:初段明示境界是通三世的。「如怨家境」以下的文,即是舉事例來顯示境界的相狀:譬如與自己爲怨(有怨仇的人)其怨家已死,即過去也;怨家或許有子女還存在,即指現在也;怨家的孫子雖然還未出生,如果生出來必定爲讎家(讎,怨仇),即未來也。於此過去、現在、未來三境倶能生起害人之心。因此欲成就清淨無染的戒體,必須止息三世的惡心,故知發戒的所緣境是普遍該攝三世。

   三、發戒者:問:與上面所談到的能緣心有何差異呢?答:前面是指能緣的心,此處即所發的戒體(形倶無作)。這是由於彼(受戒者)所受得的無作戒體是無可表示(指:戒體是非色非心法沒有辦法以事相來表達),還必須約()能緣的心用以()彰顯所發的無作戒體,究竟是屬於上、中、下那品。又者,前面能緣心與所緣境這二種是屬於作戒的範圍;後面發戒及防非這二種,則是無作所收攝。又第三發戒,是局限受中的無作戒體;第四防非,則落於隨行中的無作戒體。

   四、防非的文中:現在無非可防者(的道理),此是約()現前一念對治過非的心行(指:剎那剎那地生滅),以()討論三世。防,是預擬(指:心中事先已打算要預防),不令生起犯戒的過非。這是因爲對治現前過非的一念,則能夠防止未來所生起的過非;一旦現前一念纔失去正念,即是落入過去的過非,故知現在一念(現前一念、當下一念),無有防止過非的意義。』

《濟緣記》云:『在第三所發戒體的文中,假若是討論所發起的無作業性,那的確是通於未來(指:盡形壽),但這裡是姑且根據最初在三羯磨法第一念所得戒體而言,是故局限現在這一念。蓋約(實在是從)能緣的心,以()彰顯戒體的分明齊限也!(指:有三品戒的分齊)

註解

得起惡心斬截屍尸:《業疏濟緣記》卷十六據《涅槃經》而云:「如人斬截死尸,以是業緣,應墮地獄。亦如伍員鞭屍之類。」(伍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名員,父與兄均爲楚平王所殺。後逃亡至吳國,輔佐吳王夫差爭霸權。曾率領吳國軍隊攻入楚國國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隨國,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詳見《史記》)鞭尸,用鞭打尸首以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