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5月
 
 
1
2
3
5
6
8
9
10
13
14
17
20
24
26
29
30
31
 
 

備覽 頁/行  P76-L09 ~ P78-L16

手抄 頁/行  6 P273-L5 ~ 7 冊 P12-L8

音檔 起訖     48B_1252~49A_1500

2.4 發戒數量

《南山在家備覽》76頁,發戒數量。今天講這個第四章,那是戒體門當中最後一章發戒數量,戒體的相狀瞭解了,然後受隨同異,那麼從戒體相狀受隨同異,它主要的都是在自己所受的這個體,偏重於自己的心相,那麼現在呢,緣境的寬狹、發戒的數量,就是當我們受了戒以後,然後後面的隨行的時候,這個心境交涉的時候,這個情況這兩點瞭解了,那麼對於整個的戒怎麼樣受、怎麼樣持?它就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然後這樣去行持的話,才可以步步增上,就不會有什麼差池。現在我們看發戒數量那一部份,先看發戒數量分二節,一明境遍一切、二明發戒多少。這個境本來是緣,當我們能緣的心去緣所緣境的時候,這個能緣的心是當體,每一個人就是自己的當體的眼前的一念,可是所緣的境是十方三世無有期限,那麼以前遍法界十方三世無有期限的,隨著無明造生死輪迴之業,現在瞭解了,警策自己,把它整個的反轉回來,作為成佛的根本的基因,現在看那個

2.4.1 明境遍一切

《事鈔》云:『俱捨云:戒從一切眾生得定,分因不定。何以故?不得從一種眾生得故。』

《行事鈔》上面說這個是引俱捨論,那麼在引俱捨論之前有一個事情說一下,通常我們說俱捨論是世親菩薩造的,通常在西方在印度當年稱它為聰明論,就是小乘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就是教理上面各方面說的最究竟圓滿的時候那麼那個時候創立的,以後世親菩薩就進入大乘,也變成功大乘當中一個最了不起的一個祖師,佛以後可以說暢揚佛法一個最了不起的大祖師,那麼現在我們的南山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開權顯實的精神,說出佛陀究竟意趣,為什麼現在還要引這個小乘的論點來證成其事呢?這個道理先在這裡說一下,究實來說,佛無所謂小無所謂大,究竟的目標就是一個,這個目標就是引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方法不同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所以知見好樂種種不同,那麼剛開始的時候,基礎條件比較差,一步一步上來,所以就他的根本意趣來說,是完全絲毫無別,然後由於根性不同,所以採用的方法,所謂方便上面是各有不同,但是既然究竟一樣的,所以有的地方小乘是權宜之計,後來要漸漸的從這個上面改善,有很多小的地方就用的上一直用到大的,一直用這個,譬如說我們在學校裡面唸書,小學、中學、大學,也許念的內容差別很多,可是加減乘除,以及現在寫的橫豎點等等,這個始終沒變,因為深也是它,淺也是它,所以現在凡是引俱捨等等,那個就是說從小乘開始,到大乘究竟意趣,這個特點始終沒有變,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不但是《在家備覽》,乃至於我們,譬如說《大智度論》什麼等等,它引用的範圍很廣,那麼《廣論》也是如此,它都是同一意趣,因此下面引那個祖師的話,這個本身就是確定告訴我們這個內涵,所以得戒,這個戒要怎麼個得法?下面我們先看一個資持的解釋,回過頭來再看俱捨告訴我們的。

《資持釋》云:初總標,

那個就是總的說明,說明什麼?戒一定要從一切眾生得!那麼下面的分跟因可以不定,那麼這一點哪! 

學者多昧,先須略示。

我們學的人對於戒的真正的內涵,極大部分都不太清楚,所以這個地方需要綱要性的來跟大家說一說,

分即是支,謂七支業,因即戒因,謂能受心。

這個是文字的解釋,上面的分、因不定,分是什麼?分是它的部分,組成的成分,那麼現在這個分就是指支,所謂七支業,那麼這個七支業就是殺盜淫妄,那麼殺盜淫是個別的,妄是口業!口業當中除了妄語以外還要離間、惡口、綺語,這個離間有的地方稱為兩舌,加上三支就是七支,通常我們說身三口四!因就是這個去發戒,求戒的因就是能受的心,

此文欲明五八十具四位之戒並遍生境、故舉支心兩相比校。謂戒支受心有盡不盡容可得戒、生境不遍定不發戒。

上面這段文是告訴我們所受的戒,那麼這個戒從它的戒的特徵來分,那麼就是五戒八戒這個是在家,十戒具戒這個是出家,有四位差別,但是不管是哪一位他受戒的時候所緣的對象都是普遍的,並偏生境!所緣的對象都是普遍的不能有一點點遺漏,那麼它下面舉出兩點來互相比較一下,說受戒的戒支!換句話說,你受戒的時候,殺盜淫妄或者四戒,或者加上這個口,另外的七支,乃至於受戒的時候這個心,這個心下面會解釋有下中上,有盡不盡!這個差別一點哪!容或可以得戒,但是你所緣的對象,那個眾生如果不遍的話,確定不能得戒,下面解釋

謂三戒但發四支,

哪三戒?五戒八戒十戒!這個三戒實際上也只有多論俱捨他們這麼說,這個單單發殺盜淫妄,因為

具戒全發七支,

就是說大比丘僧那個一定是要身口七支,

此明七支多少皆是得戒、

這是第一個,

即分不定也。

前面生境要偏但是受戒的時候分!可以不一定,

又若約三善則三心同時、若約三品則隨得一品、此明三心全闕皆可發戒、即因不定也。

那麼這個再說一下,其次呢!再約這個心,心分兩部分,一個三心一個有三品,三心這個就是三善,無貪無瞋無癡,論到這個三善要嘛!不起一起三個同時,到沒有貪的時候一定也沒有瞋也沒有癡,它不會單獨生起,那麼所以若約三善那個三心是同時的,若約三品呢!那個三品就是前面說的下中上,這個在前面24頁曾經說過,這個受戒的時候,只有得到一品,三品絕不能同時,或得下或得中或得上,所以你如果用三品來看,這個心就不管了,所以說此明三心全闕都可以發戒,這個是因不定,分,也可以不定,因,也可以不定,

獨眾生境不可不盡、故云定也。

惟獨所緣的眾生之境這個絕對不能有一點遺漏,所以故云定也!那就是說上面俱捨裡告訴我們,戒從一切眾生得,定!這個確定要如此,那下面分跟因呢!就是不一定,那麼

何下徵釋定義。不得從一種者言必須遍也。』

何下!就是為什麼原因呢?徵釋定義不得從一種者!言必須偏也!這個很容易懂。

下面有個表,那個表就是分說什麼叫分?什麼叫因?那麼這個一看就很清楚了,殺盜淫那是身三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口四支,那麼下面說五八十戒從四分得,那些就是不殺不淫不妄,但是後面實際上成實等等跟那個大乘戒的話雖然說的是說妄,下面兩舌惡口也包含在裡頭,這個前面後面都有說明這裡不說,具戒從一切分就是從七分得,這個是分差別,因呢,或有三善或有三品,三善就是無貪無瞋無癡,從一切因得─三心同時─以三善心必不相離故,那麼三品呢,上中下─不從一切因得─一品心定─以三品發心不俱故,它三品當中不可能同時俱的一定只有一品,因不定!那麼這個表一看就很明白。

五八十戒從四分得 
具戒從一切分(七分)得
分不定
妄言
兩舌
惡口
綺語

約三善心 無貪心 從一切因得─三心同時─以三善心必不相離故 因不定
無瞋心
無癡心
約三品發心 上品發心 不從一切因得─一品心定─以三品發心不俱故
中品發心
下品發心

是表依上段記文及下段鈔記文而立、對閱可知。繼續看,

事鈔續云:『分不定者。有人從一切分得戒、謂受比丘戒。有人從四分得、謂受所餘諸戒、即五八十戒也。

這個文很容易懂就不說它了,

因不定者有二義。

這個因不定有二個,

若立無貪瞋癡為戒生因、從一切得、以不相離故。

這個上面已經說過了這個也很容易懂,

若立,

如果得戒的時候以,或者是以這個三善以這個為得戒因,或者以下面這個

上中下三品意為戒生因

那麼這個有一點差別,

則不從一切得。』

這個是解釋上面的文,那麼這個文是事鈔裡面的。下面還有一個說明用資持來解釋,請翻到78頁。 

《資持釋》云:『二別釋二、初釋不定二、初分不定中。一切謂七分也。俱舍即有部計、謂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戒故、餘三四支以非具故。

上面第一個是總標,現在個別的來解釋,初釋不定二!初釋不定當中有二部分,哪二不定?一個是分不定,一個是因不定,現在我們看初分不定中一切謂七分也,俱捨即有部計,謂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戒故,餘三四支以非具故!這個剛才說明了,現在看文重說一下,說這個俱捨是論,這個是實法宗所根據的,實法宗說薩婆多,那個是最主要的,然後像雜心俱捨,這個都是它們根據的重要的論點,那幾部論所計的都是說,比丘戒才有上面所說的七支,那個是具戒,那個比丘包括大僧兩種,其餘三個那麼這三個就是五八再加上出家的十戒沙彌,沙彌也包括二眾,實際上還有三眾式叉摩那,這個只有四支,這個四支就是殺盜淫妄,這個不具,但是呢,下面看囉!

若準成宗、四戒並發七支、即皆從一切得定也。

若準成宗!如果準《成實論》,那就是假名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宗的四分律。

南山律在家備覽 49A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宗的四分律是我們的當宗,這個當宗怎麼說呀?四戒並發七支!不管是五戒八戒在家戒也好乃至於出家通通都是七支,即皆從一切得定也,

今依彼引、宗計須知。

現在所引的是彼!那個彼呀!就是以自己來望,從自己來看說是它,現在我所引的是它這個實法一宗,譬如說兩宗所計的有差別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那麼上面解釋分不定,第二解釋因不定,

二因不定中二、先明三善。一切者三心俱時也。若起三毒則有單具、若起三善必不相離故。次明三品。不從一切者三心不俱故。』

它說這個因不定呀!因為我們受戒得戒的時候有兩種,一個起這個三善心來說戒生起的因,一個起這個三品,所以起三品的時候這個三心可以不管這個意思,那現在解釋一下這個三心!要嘛!不生,一生生一個,三個同時,而三毒那就不了,有單具,有貪的時候沒有瞋,有瞋的時候沒有貪,這個三個彼此不具一或者具二等等,次明三品不從一切者三心不俱故!另外說三品,三品的話一定是不從一切,因為這個三品心一定只有一品心,所以這個三品心一定不會同時在的,那麼這個就是解釋上面,這個戒一切無不是遍該生境,這個在前面戒法當中已經說明了,現在我們瞭解了戒體,乃至於得了戒體這個時候更應該非常清楚,有了這個正確的瞭解將來去行持的時候才能夠如法如體起行,以這個隨行來護戒體滿所發之願,這個才能夠得到最究竟圓滿的果。

事鈔續云:『若不從一切眾生得。戒則無也。何以故。由遍眾生起善方得、異此不得。 云何如此。惡意不死故。』

囉!來了就是這個,我們先看一下,下面資持的解釋,回過頭來再解釋這個文,

《資持釋》云:『二釋定中。比前分因不從一切 皆發得戒、緣境反之、故云若不從等。 何下釋無戒所以。 云下轉釋不得之意死息也。』

那麼現在其次解釋定是怎麼說法?比前分因不從一切皆發得戒,緣境反之故云若不從等!說前面我們兩項比較的時候分跟因可以不定,但是這個所緣的這個境,那個是跟前面所說的完全不一樣,所以較彼前面的分因不必從一切都可以得到戒,但是對所緣的境呢!就不一樣了,反過來必須要從一切,如果說不從一切的話那不能得戒,那我們看上面那個事鈔,若不從一切眾生得戒則無也!就是這個由於前面這個一比較所以曉得了,真正的戒分可以不定,因可以不定,乃至於到後面的話像五戒當中我只受一個五戒,這個成實所計,只受一個五戒當中的殺戒,只受一分二分然後等等都可以,這個是分不定,然後因不定也瞭解了,所以有下品,然後再增上中品上品,但是一定要遍緣法界,下面就解釋“何下釋無戒所以?”那為什麼說不遍得不到?它說明為什麼呢!由於這個遍眾生起善方得,要遍該生境!這個是戒的特徵,沒有什麼理由,就是這個樣,再下面才解釋云下,最後一句話,“轉釋不得之意死時息也”。最後一句話說為什麼不能得?這個時候注意噢!惡意不死故!這個是戒的基本精神,戒的真正最重要的地方,戒是幹什麼?是戒絕你的內心這個惡意,所以在這個大乘的經論當中都告訴我們,說這個六波羅蜜密不是從所對的對象去看的,而是從自己能緣的這個心相來說,假定說你覺得這個嘿!我要去戒那個例外的話,那個時候你內心上面本身並不圓滿,有了漏洞所以這個叫做惡意不死,那麼下面這個惡意不死呢!有一個解釋,看完了解釋我們再回過來看看這個是我們必須深加論究的一點,看這個文很容易瞭解實際上意義非常深遠等一下再說。

事鈔續云:『若人不作五種分別,得木叉戒。

這個上面說不這樣去分別那麼可以得到,反過來說你做了這種分別就得不到?那這個怎麼樣的五種分別呢?

一於某眾生我離殺等。

說我對某些眾生我不殺,還有一些眾生對不起這個例外,那個不行!

二於某分我持。

這個某分就是定,這個局於哪幾個,這個後面等一下來解釋,

三於某處能持。

說那些地方可以換一個地方就不行了,

四某時能持。

這一個時間可以換一個時間不行了,

五某緣不持,除鬥戰事。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這個也除外,這個如果這樣的話也不行,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像前面這種情況你得到的是善不是戒,在戒跟善之間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一個絕大的絕大的差別,善是局部的侷限於眼前所對的,戒一定是遍緣法界沒有一點遺漏的,這是兩個最主要的,還有呢!戒還要一個其他的理由就是說佛所遮止的制定的,那這些我們要瞭解它的特點,佛所制定的這是特別指別解脫或者攝律儀戒。

《資持釋》云:五種分別者,謂初受時發心斷惡,於此五事有能不能,故生取捨。

這個五種分別,就是對於這個五樣事情,在剛剛受戒的時候,受戒的目的是斷一切惡,可是那個時候,你心裡已經曉得這個可以,這個不可以,那既然這樣的話你這個惡心就不死,既然惡心不死的話,那得到的不是戒是善,那麼下面解釋

初簡生類有能不能,

這個也說過了,簡別有的眾生可以有的眾生不行

二簡戒支,彼宗五八局數定故,若受一二但得善行,成論不爾,分滿皆得。

那麼上面這個五種是實法宗所計的,所以它上面說實法宗所計的五戒八戒都是全部,不能說分開來受,分開來受,得到的是善不是戒,但是四分《成實論》並不是

三謂國土郡縣,

說這裡我可以,換一個地方不行。

四即年月日時,五戒盡壽以論,八戒日夜中說,彼部時定。成宗二戒盡形半日,隨機長短。

這個也是兩宗不同,

五中自釋,除鬥戰者謂遇此緣不能持故。

這個第五,受戒的自己就說了遇見這個因緣我就不能持戒了

如下通結。準知戒善遍不遍異耳。』

下面呢,就是整個的來結論,說從這個地方,看戒善遍不遍異耳!這裡就曉得了戒一定遍,善不遍,那麼在這裡最主要的就是剛才說為什麼不得呢?惡意不死!反過來如果你說攝善法戒的話,你那個善心就不圓漏了一點點,如果攝眾生的話呢!這個渡生就不盡,這個因就是這樣,這裡並不是叫你現在受了戒以後一下都斷盡,佛不會這樣,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只要受了戒這個強緣先受,受了以後還要藉這個強緣所以一定要在僧寶僧團當中,及種種的師長等等這個都是要很大的外緣助成,使得這個受的圓滿之因呀!慢慢慢慢的經過這個最佳的外緣的助成,才能夠滿所受的願,在沒有滿之前這個願叫虛願,滿了以後那個時候就是佛果,假定你對這個不清楚,或者只是一部份,那麼得到這個果,就是聲聞緣覺之果,這裡邊有這樣的差別,但是這個因本身,那絕對不能有一點漏洞,這個因有了漏,那將來果就一定不圓,這個是特別說明,那麼下面最後三行,在這個地方再說一下,再把這個道理整個來講一講,這個境遍一切的道理非常重要。

《業疏》云:『夫論戒者,普遍生境俱無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豈隨分學,望成大善,義不可也。』 《資持釋》云:『大慈即佛行,群行首者即發趣義,分學者謂持少分而不遍境,大善即上大慈行首。』

那這個解釋有了以後,我們回過頭來看《業疏》上面,說論戒,我們要真正的抉擇觀察這個戒的內涵,它一定是普遍生境,對這個所有的,沒有一點的害心,這樣來方成就這個大慈行,這個是佛的,就是我們真正要求的這個果位,這個是群行之首,一切從根本開始,因地當中就要這樣,所以叫發趣義,剛才特別說,並不是說叫我們做到,但是我們必須一開頭的時候,這個因是絲毫無欠,這個戒上面有這樣的,所以通常平常,也就是我們在這裡瞭解了這個大乘珍貴呀,平常的時候一定會產生這個,嗯,對,我不做誰做?我一定要做圓滿它,這種概念是越來越清楚了,假定你開頭的時候,心裡面先是隨分學,這個心情放在這個因,心情打了折扣了,那麼這個因既然這樣的話,然後你有了這個因,所以這個因就是體呀,依體起行!根據你這樣的發心,你這個心是永遠,這個因就是這樣,就像說麥的種子要想長出稻來絕不可能,對不對,清楚不清楚?弄的不好一點,這個雜草要想長出佳果,怎麼可能呢?所以換句話說,這裡真正重要的話,說隨分學,要想望成大善,這個是絕不可能,絕不可能!於是下面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