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覽 頁/行 P82-LL1 ~ P84-L3 手抄 頁/行 7 冊 P35-L7 ~ P59-L5 音檔 起訖 49B_2424~50B_0046 |
所以在整個的宗體篇當中分四大部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到現在為止戒體這一部份說完。那麼有了體依體要起行,所以下面講戒行,前面所受的這個願體,這個願體怎麼樣能夠滿願而感這個果?在行!那行分兩部分,一個約他的心行來說,一個就它的事項來說,現在先約這個心行,那麼事項就是後面的持犯,現在請翻到82頁 第三門 戒行門這個戒行門分為兩章,第一個正明隨行,第二個因示捨戒。分為兩部份,一部份就是有了這個戒了,依體起行,所以正明,那麼下面叫做“因示捨戒”,萬一你做不到怎麼辦呢?把它捨掉,捨戒該怎麼辦?在我們國內這個捨戒並不流行,實際上在泰國、藏地它很流行,在泰國大家結緣,戒有無比的功德,所以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幾乎人人要受戒的,如果說你一生沒有受過一次戒的話,它儘管說啊短期的,如果說沒有受過一次戒的話,覺得你這個不行,現在那個時代已經跟以前不太一樣了,大家都說進步!我始終對進步這兩個字大有懷疑,這就不去談它,所以那個時候道德操守這個標準比較重視的時候,這個泰國人,很有意思,如果說你一生當中沒有受過一次戒的話,找工作不大容易找,然後要想說成家立業,找對象成家也難,立業也難,總覺得你這個人戒都沒受過,這個道德標準有虧,就是這樣呀。 這個是他從正面來看,反面呢,也就是說正因為它有無比的功德,上面已經說過了,如果你犯了以後是非常可怕,所以與其你做不到,種一點種子總是好的,然後這個功德也在,所以你不如回家去吧,那這個藏系就比較重視,他不是說,你去結個緣,他總希望你真的一口氣走上去,但是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的經驗,沒進來之前,是無比的希望,進來了以後才發現,這個事實裡邊還有一個很大一段距離,那時候想想如果力量不夠,回去準備了再來,所以這個地方正明,你要做到該怎麼做?做不到應該怎麼辦?所以分兩科的原因,現在下面就要看“正明隨行”,這裡這一份補充資料大家有沒有帶來?嚴居士又多印了幾份,是不是有人沒帶來的?如果沒帶來,沒關係,我明天再講,這個補充資料對我們非常重要,那我們先看一下83頁, 3.1 正明隨行現在讓我們來說明,瞭解這個受戒以後的這個戒行。 《事鈔》云:『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 喔,受到了戒,那麼領受在自己的相續當中,我們戰戰競競,戰競剔勵的這樣去,而秉之在心有個特點,常而一心,念除諸蓋,否則的話,違則結犯,這個上一次已經發給大家了,這個才是真正的領受在心裡邊的它真正的行相,從這個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似乎很難,是呀!要戰戰競競、一心一意的緣在這個上頭,現在換一個角度去看,你就顯的很容易了,換什麼角度?你為什麼跑來要受戒?從這個角度去追問一下的話,那很容易,而且會人人做的到,追蹤到究竟的話,除了這一途之外呀,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沒有一個人不願意持,為什麼?我們追蹤最後的結果是說為什麼要來?因為覺得這是離苦得樂的一個好方法。 南山律在家備覽 50A為什麼要來?因為覺得這是離苦得樂的一個好方法!最後發現這是唯一的方法,不但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只有得苦離樂,誰願意?天下沒有一個人願意得苦離樂!你除此以外,得到了痛苦,快樂就遠離了,你願意嗎?我想沒有一個人願意!所以在這個地方,他為什麼一再告訴我們哪,我們勝解,這個業如果不瞭解,戒持不好。更進一步說,你業瞭解了以後,那個時候才人人修學佛法,那個時候你才瞭解,喔,原來是要賺無比的功德法財,所以眼前一點小小的努力,這太值得太值得了。所以並不是急著叫我們馬上去行,而是要我們好好努力的去解,那麼這個解的時候呢,萬一你還沒解好之前,出了毛病怎麼辦呢?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要不能離師,因為這個宿生的善根種子,靠著師長身邊,靠著師長身邊,對不起,你要犯罪犯不出來,既然你有這個善根而進來了,當然你願意跟在那裡,然後客觀環境就保護著你非常好,所以這個僧團有這麼無比的價值,所以我一直感覺到,現在我們末法修行,真正苦的呀,還是自己不認識,這樣。先不談別的,說修行人,大家覺得啊!好了!我要去修行了,所以關起門來一個人做,這個時候你怎麼修行法?有一些人,宿生真正有善根,他可以關得起來,宿生沒有善根的人,對不起,你一離師,完了!什麼都不談,也沒有這個認識,這樣。你認識都沒有,你靠什麼去修行?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必須要這個條件,現在大家清楚不清楚?這個因果必然的關係就這麼嚴密,絲毫無差。然後這個《廣論》上面完全講這個道理,現在到戒論上面,這個道理是一一具體的實行兌現了。 那現在我們看,受了戒要秉之在心!但是這句話容易呀!怎麼才能做到呢?下面, 必須廣修方便,檢察身口威儀之行,克志專崇,高慕前聖,持心後起,義順於前,名為戒行。』 就是這麼幾句話,所以這幾句話大有內容,我們看資持的解釋,一方面解釋資持,一方面回過頭來瞭解,現在行事鈔上面這段文, 《資持釋》云:初躡前科!必下示行相。 第一個就是戒行是什麼呢?就是把前面這個再說一遍。必下,示行相!這個上面說必須廣修方便,正告訴我們隨行應具的內涵,這個內涵一定有它的行相, 方便有二,即教行也。 它上面怎麼告訴我們哪?我們必須廣修方便,平常我們總說方便方便!現在這個方便裡邊有二樣東西,一個是教一個是行,教是什麼? 教謂律藏,必依師學,行謂對治,唯在己修。 這兩句話,那麼教行這兩樣東西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教是因瞭解了這個道理,然後照著瞭解的去做是果,照著去做是因,然後感得的聖位是果,彼此有它必然的因果關係,整個佛告訴我們的內涵不出二樣東西,在俱捨上面稱為教證二量,我們中國一般的祖師把這二量開出來,有很多地方實際上印度也是教行果,有了這個教然後作為因去行,有這個因作為因證這個果,這之間始終是重重因果關係,或者我們講教理行果,或者教信解行證,教理正屬於開我們的起我們的信,信了以後進去的時候生我們的解,生了解以後然後根據去行,行了以後證得這個果,簡單的來說這個都是方便,就是這二樣東西教行兩樣東西,那麼現在這個地方講戒的時候教是律藏,這個律藏現在我們已經瞭解了,這個律藏裡邊說起來是律藏,能離得開論藏嗎?能離得開經藏嗎?經告訴你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你真正去行的時候你必須依律,要去依律真實的內涵要清楚的話必須依論,所以我們從律來看叫做律藏,這個律藏的真正的內涵是包含了三藏,就像我們通常說三寶三寶,你看起來是分開的,實際上就它的內涵是一個,現在我們同樣的這個戒!隨成一行是四義整足,妙咧!是言有次第行不前後,從你認識去看一定有它的次第,但是做完成的時候,任何一件事情是絕對少不了任何一樣事情。 所以現在我們認識這個啊!方便原來有這樣的內涵噢!而且要廣修不是簡簡單單噢!於是下面瞭解了這個教是指這個,可是這個東西呀!必依師學!對!沒有師沒有,所以離師無法離法無成,經論上一再告訴我們,《華嚴》說的非常清楚,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譬如前面一路上的過來我們大家瞭解了,大家都有個感覺啊!這個文看了好像早就懂了,一聽!裡邊還有這些噢!這個發現的,對不起,就是自己沒有發現的,所以在這裡我一直深深感覺到我只是一個留聲機,不是我能告訴你的,我今天所以在你們聽起來覺得我很懂,那是因為我老師告訴我,這個懂的不是懂的我,如果要我在裡邊都是錯的,對的東西都是師長一一真正的通常我們說傳承師門的珍貴在此,那麼這樣追溯上去推到誰呀?佛陀他老人家!戒也就是他給我們的,行還是他告訴我們的所以必須要這個,可是瞭解了這個道理不去做的話,對不起!這個道理永遠是他的,行持要靠你自己為什麼?要對治你的煩惱呀!本來就是告訴你怎麼對治煩惱呀!你本來要來是幹什麼?要解決你的問題,現在瞭解這個問題的根本在煩惱,對治煩惱方法要他來告訴你,行持對治還是靠自己,所以這個地方對治在自己了。 由本興心,稟教期行以為受體; 現在就說本來是怎麼樣啟發你的?噢!由於這個信心,這個信心有一長串噢!這個信心一定從知苦,然後找到苦因,苦因要斷,由於知苦要沒滅,所以這個時候沒滅然後要去修道,所以這個由本興心就包括了苦集滅道的整個的內涵就說在裡頭了,然後在道當中開始去走的時候,才曉得下腳的第一步在戒!所以“稟教”,根據著領會了聖人告訴我們這個教法,於是我們真正要去行,這個領受在我們的相續上面這個受體,得到了這個受體呢, 今還如體而學而修。 對!現在由於這個那正式要開始去學去修, 文明檢察似偏約行, 上面這個文上面,必須廣修方便,就告訴我們檢察身口威儀之行這個話,這個文上面是說明要檢點,要檢查,好像偏重在行,但是下面看噢! 然離過對治非學不立, 是呀!行是沒有錯行是行些什麼?對治我們的煩惱!煩惱對治了然後苦因消失,苦因消失苦果就不集,這個才是我們所以要想對治非學不立,對治些什麼?這個就要學!如何對治?就要學!對治的對不對?是要學!是不是在在處處無非要學?所以非學不立, 廣修之語,理必兼含。 真正的廣修一定是兼含這個內涵在裡頭,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楚了原來這個內容是這樣呀!所以下面 檢察即心,心即行體; 真正檢查那就是從內心功夫檢點警策,這個就是真正的行就是從這個地方這是心體,然後這個心體當中起的用的話,心體當中又開為受想思識體,然後真正行的時候這個心所,這個地方沒有說,下面等一下會講的, 準業疏具三:能憶、能垢、能防, 這個行的時候,準之上面這個業疏說,能憶能持能防, 一心三用、無非順受、方成隨行。 這個要有這樣的幾個功效,那麼這個無非是順著所受的願體,這樣才能夠真正成就我們現在隨行就是這個戒行, 此謂能察、身口威儀即所察。 那麼上面這個心是能察檢查這個身口威儀對是不對? 此二句須明成就二持、遠離兩犯。 這個就說明成就我們的二持!止持作持,遠離哪二犯?止犯作犯!到後面那個止作,持犯當中還有詳細的說明,不過現在那裡從總論,下面那個詳細的說明就持犯的話那就是別的細細,真正要行持的時候我們還要講, 而云身口,且據粗非、 上面這個而云身口是粗的地方, 約準今宗義通三業。 如果說根據現在那個本宗,那麼這個一定是從三業各方面來說, 上云檢察,正示修行、下云慕聖,明其標志。 上面不是說,廣修方便檢察身口威儀之行嗎?那麼下云高慕前聖!那就是它所標心所期望的,說為什麼我們要來持戒?或者你從皈依來說,唉呀!要皈依佛陀,或者真正的皈依,還是我目標在離苦得樂,囉!離苦得樂的究竟狀態就是佛陀,現在要靠他來教,然後將來證得他的榜樣,得到他那樣究竟的結果,所以這個正是我們所仰慕的所期望的。 克,猶定也。崇,重也。前聖,通目三乘已成道者。 崇重也!前聖通目三乘已成道者!這不一定成佛,還有其他真正證果的聖者都算。 持下結示名義,持心即行,後起順前,示隨行義。』 前面就說持心後起,現在那個持戒的心是後面起來的,所以要這樣持?他順於前面所受的體所以這個叫戒行,前面叫戒體現在叫戒行。 《事鈔》云:然則受是要期思願,隨是稱願修行。 說這個受是前面這個願體,為什麼叫思願?因為這是思心所當中,隨正是跟前面所說的願相稱相應的,然後對境一一去修改修造, 譬如築營宮宅,先立院牆周匝,即謂壇場受體也,後便隨處營構盡於一生,謂受後隨行。』 舉個比喻我們造任何東西,先把周圍弄好了,然後後面一一把它隨處努力,或者我們說造好的房子了,怎麼裡邊慢慢的去把它裝飾,然後在這個裡邊一生去受用它,將來永遠去受用。 《資持釋》云:初對體辨行中二。 那麼這個解釋就是分二部份來說,對戒體來說分二部份,一個約法下面約喻,先說明這個道理後面用比喻來說明瞭解所說的道理, 前約法明,要期即盡形斷惡決絕之誓。 這個很容易清楚, 思即緣境,周遍慈愍之心。 上面不是思願嗎?這個思願是要期的, 合此二心,混為一願,即受體也。 這個就是兩樣東西,要期以及這個思願盡形我要這樣去做,二樣東西那麼這個是願就是受的體, 稱願者合上要思、即隨順義。 稱願呢!合上要思即隨順義!說隨你上面所要的來做於是這個稱願哪!來起下面的修行,這個是約法來說明這個道理,下面舉個比喻來瞭解上面所說的這個法當中的道理, 譬下次約喻顯,初營宮宅喻求聖道,下喻受隨可知,營構謂造立屋宇。』 這個很容易,先把所受的標戒弄好了提起來慢慢的去做。 事鈔續云:『若但有受無隨、直是空願之院、不免寒露之弊。 這是第一個,假定有了受沒有隨的話那是一個空願,這個空願的那個比喻當中像這個房子一樣,這個房子四周的圍牆立了裡邊對不起房子沒有蓋那也沒有用,所以不如不免寒露,下面還有解釋寒露等等都有它的特別的內涵,反過來 若但有隨無受、此行或隨生死、又是局狹不周、譬如無院屋宇、不免怨賊之穿窬也。 反過來那麼重視在行了不要去受了,這個時候你這個行只是個善,因為你沒有那個願體,所以你這個行或隨生死,再說又是局狹不周,就像那個房子外面沒有保護,對不起,你在的時候作的時候有,一個不小心,怨賊,尤其是煩惱的怨賊,又不靈光,所以 必須受隨相資、方有所至。』 這二樣東西都要,這是目足並運,那麼這樣才真正能夠達到我們所要去的地方,至於這個相資,也就是說譬如大菩提心先發願心,然後願心,以後後發行心,發行心的時候,先求菩薩戒後行菩薩行,前面先求出離戒,後求出離行,這個完全是一樣先從發心後面才立行。 《資持釋》云:『二互顯相須中二、初敘互闕又二、先明闕隨。寒露者喻無善蓋覆。弊謂困死、喻沈惡道。若下明闕受。隨生死者但是世善、非道基故。又局狹者緣境不遍、惡心存故。穿窬謂穿壁、窬牆也。由無外院、其間房室容彼穿窬。此明無受防約、雖修善行、還為塵擾、喪失善根。如賊穿窬、盜竊財寶也。 必下次示相須。』 其次來說明相須,這二樣東西要互相依靠,其實這個在前面戒體當中已經說過,現在既然講戒行的話,更是特別的說一說,“初敘互闕又二,先明闕隨”,說受了,得到了,可是後面隨戒,如過不行,那麼怎麼辦呢?難免寒露,寒露就是沒有善來覆蓋,弊謂困死,這個困死是指什麼?或者沉淪惡道等等,雖然你受了得到了願體了,如果後面不去行的話,對不起,還是會沉淪,若下明闕受!那麼後面隨的境,你很認真的去做,可是沒有得到受體怎麼辦呢?隨生死者但是世善!這個現在瞭解了都是世間的善,不是道的基礎,這是第一個而且有局有狹,緣境不遍,惡心還存在,穿窬謂穿壁,這個窬就是個牆,那麼由於或者是外面沒有,人家很容易跑得來,跑到你這個裡邊來,把你的房子弄破了,把你裡邊的東西偷走了,此明無受防約,雖修善行還為塵擾,喪失善根如賊穿窬盜竊財寶也!那個地方就是說明,如果我們單單行善,而不去受願的話,那麼有這樣的缺陷,這個行就是作對了,只是個善行,而且因為你沒有願心的防,所以對境的時候,如果心強有善行,如果心弱並沒有願體,對境警策自心的這個力量沒有,所以隨著強的外緣,跟它去掉了,這個是它真正的特點,所以必下次示相須!那是上面最後一句話,告訴我們必須受隨相資,方有所至! 那面這個問答稍微等一下,我說我們這份參考資料,請大家現在這份參考資料拿出來,我們在這裡看一看,這一份參考資料,我上一次曾經跟大家簡單的說過,現在講到這裡真正重要的地方再說一說,它這個上面告訴我們現在的行需要兩樣東西→教行!教要依師,實際上這個地方依的師是幹什麼呢?去學!這個最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否則的話,你依了師不學你跟著他幹什麼?現在末法的時候就有這種現象,但是客觀環境也不允許,所以有很多有善根的人說喔!現在出了家自己去修行去了,這是大有善根之人,實際上,譬如我們萊谷老和尚都是,他靠了個師父出了家,下面都是靠自己的,可是這種都是再來人噢!我們虛雲老和尚都是再來人也是,我們一般人不行,我們一般人,非得好好的跟著師長去做,否則的話,你非出毛病不可,所以正規狀態當中,那個就要好好的依師,因此戒律上面明文規定五夏!這個五夏是指利根噢!你通了如果不行要十夏,再不然叫盡壽依止。 從前面一步一步來,我們都瞭解了對不對?然後這個地方就是特別告訴我們就是說,現在那個補充資料是資持濟行事鈔上面的,行事鈔上面第27卷,叫作持犯方規,換句話說,你受了以後去持戒,持的不好就犯了,那怎麼樣才能夠真正作的好?這個方規,兩個字意思就是這樣,根據那個行事鈔上面,它就告訴我們這個律,真正講的內涵就是兩件事情,持,再不然就是犯,所以它說持犯之相呀!攝生,說持犯真正的行相很深奧噢!不是即學之士,你沒辦法真正透出它的內涵,所以他告訴我們,但是我們現在的情況怎麼辦?它前面有幾句話,我沒有給你們,我可以念一念,它說: 新學後進教網未益始,故學子普知始末! 現在我們很多後來的那些人,剛剛開始發了個心但是真正那個教理呀!這個教理的內涵是非常的廣泛,像網一樣那個內涵根本弄不清楚,你不時的偶然的跑的去學一學對不起!那根本不曉得它的根本在哪裡?我深深就有這個經驗,弘一大師也在說,他剛開始去看的時候,得前遺後,簡直找不到頭,我想很多在座的同道們,後面的人先不談,可是後面的人,你不妨說你在學校裡唸書的這個經驗,大家都瞭解,自己去看唉呀!看了半天,乃至於在佛學院念了半天,念的時候好像正對著這個念得很起勁,回來一頭霧水,要去用更談不到,我想這是人人有的經驗,所以這個情況歷來皆然,南山祖師也告訴我們哪!新學後進教網未益始故學子!換句話說,還到不通的地方去學,如果能夠不學的話,那更是不曉得頭尾在什麼地方?所以它說 「若覈持犯,何由可識」 如果說要考試,談怎麼是持怎麼是犯?實在沒辦法認識,所以它在這個地方,把整個的行事鈔細說,說完了以後,它前面又告訴我們叫做隨戒攝相,不同的戒一條一條來解釋,雖然解釋了,可是對不起,隨著這個相是有了,就它的義理來說,總的來說,大家還不清楚,所以“隨戒釋相”完了以後,它下面再從這個地方,又叫一個持犯方規,持犯方規,是從它的總義總論這麼瞭解了以後,從這個地方瞭解了以後呀,那麼你就清楚了。那麼真正說的是說什麼呢?就是說我們持也好,犯也好,說來說去兩件事情,心、境。就是這樣,實際上犯就是心對境由無明所使造業,現在瞭解了心對境有正知見策勵善法欲去造然後就持,如果這二樣東西你明白了清楚了,那這個一切的戒律呀!它說瞭如指掌,因此現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這個持犯方規,這個持犯方規當中就開出來所謂持犯名字、戒即體狀!那個都是後面在持犯篇當中。 七雜料簡中分五。一以不學無知歷位分別。二方便趣果分別。三具緣成犯分別。四境想分別。五雜相分別。初不學無知者。其相微隱初且敘結。然後例開。言其犯相者。謂受戒已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忘。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若由來不學。事法無知。觸便違犯者。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既略敘結。須配位法。今立兩箇九句。為持犯方軌。且據一事以通餘戒。先就止持。明有無輕重罪之分齊。初明可學事。作九句分三品。上品一句識事識犯。中品四句。初識事疑犯。二識事不識犯。三識犯疑事。四識犯不識事。下品四句。初疑事疑犯。二疑事不識犯。三不識事疑犯。四不識事不識犯。次解釋中上言。不識者犯謂不犯。迷輕謂重。疑中亦爾。疑有疑無。疑輕疑重也。上品俱識故。無不學無知罪。中品帶識故。於罪於事。生疑不識。故有八罪。各有不學無知。下品四句。十六罪也。此中二十四罪。有六波逸提十八吉羅(以無知故得重也。餘有疑不學者。皆吉羅也)。並不犯根本名為止持。上品俱識故名上品止持。中品罪少名中品止持。下品極多故名下品。皆止於一事。次對不可學事。以明止持九句。緣事緣罪各三心。初有三句。一識事識犯。二識事疑犯。三識事不識犯。二疑事識犯。疑事疑犯。疑事不識犯。三不識事。識犯不識事。疑犯不識事。不識犯。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疑及不識。句別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亦望不犯根本名止持。但事是可學。以想疑妄生。雖緣不了。聖不制犯。問如殺盜等。人非人想。有主無主想。律結無罪。亦有制犯者何。答或緣罪境。人非人故便結心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 現在呢,在這個我今天給大家的補充資料,就學!特別是「雜料簡」當中,特別有一點,請大家注意噢,說「一以不學無知歷位分別」,說我們平常很容易犯的這個毛病,這個不學無知,那個諸位在家同道們很抱歉,有一部份是可以,可是我怕有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發出來的,戒的有的時候這個篇聚的內涵名字,乃至於這種名字,對你們聽都不一定合適,所以諸位將來有意出家,將來都會聽的到,所以今天以恭敬仰朢之心聽,種一點善根也是好的。前面先看, 「不學無知者,其相微隱。初且敘結。然後例開。言其犯相者。謂受戒已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忘,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若由來不學,事法無知,觸便違犯者。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既略敘結。須配位法。」 說不學無知,很難懂,現在我們就看一看,言其犯相,什麼是犯相?瞭解了犯相,那你就能夠不犯了,謂受戒以來!那是說假定你受了戒以後,勤學三藏,喔!很勤勤懇懇努力,儘管說律藏,可是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三藏,現在我們瞭解了,對不起,三藏要嘛不學,要學的話,那三藏非全通不可。那時候「於境迷妄,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你受了戒以後認真的去努力,可是儘管努力,或者是不瞭解,是還迷,或者雖然瞭解了,現在對境的時候忘掉了,那個時候就看了,那個時候還要看噢!「若由來不學」,現在來了,這是我們通常犯的,從一開始受戒以來就不學,「事法無知」。事也不知道,法也不知道,「觸便違犯」,碰到就犯。「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 南山律在家備覽 50B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既略敘結。須配位法。 佛言:隨所作結根本。更增無知罪!我們罪加一等呀!所以不要說戒很有功德噢!有功德是沒有錯可是你受完了戒回來就要很努力噢!現在我們通常回來了以後,就根本不學對事對法無知,根本罪是結,還要加一個無知罪,不學無知之罪,那個就可怕了,那就非常可怕、非常可怕,所以任何一條犯了是非常可怕,可是有它的開緣,後面就敘說這些,敘說這些當中,我也不想一一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