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6月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30

備覽 頁/行  P84-L12 ~ P85-L1

 

原文△事鈔續云:『答:受是助緣,未有行功。必須因隨,對境防擬,以此隨行,至得聖果,不親受體。故知:受已後,盡壽已來,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爲體,則明戒行隨相可修。若但有受無隨行者,反爲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無戒可違。是故行者,明須善識,業性灼然,非爲濫述。

資持釋云:『答中二。初對顯親疏二:上二句,明受疏也;必下,明隨親也。以壇場初受,頓起虛願,對境防約,漸修實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故業疏云:故偏就行能起後習,不約虛願來招樂果。然受隨二法義必相須,但望牽生功有強弱。隨雖感果,全自受生;受雖虛願,終爲隨本。是則懸防發行,則受勝隨微,起習招生,則隨強受弱。敎文用與,學者宜知

故下二,別彰行相又三:初成隨之相。受等者,舉始終也。方便者,對治智也;正念者,攝妄緣也。護本受者,隨順義也。入行心者,即示二持成業處也。三善體者,明業性也。則明等者,示必修也。以知感果,功在隨中,則知徒受不持無益矣!若下,明無隨之失。爲戒欺者,功業深重,犯致大罪故。不如不受者,激勵之切,非抑退也。是下,結誥。行者之言,通囑末代也。令善識者,誡精學也。須識敎,敎有開制;二須識行,行有順違;三須識業,業有善惡;四須識果,果有苦樂。必明此四,始可攝修。業性等者,如向所明順持、違犯、善惡、因果,皆如業理,非妄抑揚,令生信故。灼,明也。【已上皆見事鈔記卷十六】

淺釋本文接著回答前文所問,答覆招感來世果報是以隨行爲主因,受體作助緣。

《行事鈔》續云:『答:受體只是招感來生果報的助緣,因爲它未有相對犯境能實行持戒的功能。必須假藉修因中的隨行,在相對現前的犯境生起防擬(指:用心防止外境的侵犯),以此隨行(指:持戒不犯)的功德,至得(達到成就)三乘聖果乃至無上佛果,絕對不親受體(指:不是以受體作爲主因)

是故行者應當知道:旦受戒已後,盡形壽已來,要以方便正念,來保護本來所受的戒體;將所具有的清淨三業流入行蕴這個心識,並且以無貪、無瞋、無癡這三善心作爲隨行的體性,是則以此來說明戒行是隨相(指:不論隨著行、住、坐、臥這四威儀的相狀)都可以修行的。

若但有受體而無隨行的行者(指:不能如法持戒的人),反而爲受戒的功德所欺騙(指:犯戒的業報也是很深重),將來必定流入苦海受苦;爲了避免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戒,那就無戒可違犯了。

故已受、未受、當受戒的行者,應該明白受隨的關係並且必須善於認識所招感的教行業果,它們的業性是灼然可見,非爲濫述(並不是不合理的論述)。』《資持記》解釋云:『在回答的文中可分二科來解答。初科是相對犯境來顯示招感來生果的親疏(主因與助緣),文分二段:第一段的上二句「受是助緣,未有行功」,說明受體是疏緣也;「必須因隨」以下的文,則是說明隨行是親因也。以(因爲)壇場初受戒時,頓起(當時所發)的虛願(指:尙未實現的誓願),當面對犯境時就能防止約束三業,來漸修實行所發斷惡、修善、度衆生誓願。由此可知,隨行即是成就三乘聖人所修的因行,依這種因行就能感得三乘的聖果。是故《業疏》云:是故偏就(以特別強調)隨行能生起以後習性(指:行善法的種子),不約虛願(不說是從受體)來招感來生的樂果。雖然前文談到受隨二法在義理上是必定互相須要資助的,但望(但是從)引招感來生果報的功用來說是有強弱的分別。隨行雖然是招感來生果報的主因,然而隨行完全來自受體才能產生;受體雖然說只是尙未實踐的虛願,但是終究爲隨行的根本。是則(根據這種道理而論),從懸防發行(指:具有預先防止過患,能發起持戒的戒行)來談,受體爲勝因而隨行是微緣;如果是從起習招生(指:生起持戒善種子的習因,而招感來生的樂果)來說,則隨行爲強因而受體是弱緣了。制敎律文的用與(指:所偏重受隨那一方面而論的道理),是每一位學律者宜應知道,才不會產生誤解

「故知:一受已後」以下的文,是第二段是特別用來彰顯隨行的相狀,又可分成三小段來解說:最初是說明成就隨行之相狀。文中的一受等者,舉始終也(指:舉出從開始登壇場以至三法納體完成,受戒以後乃至盡形壽爲終止)方便者,是指犯境現前時所生起的對治智慧也;正念者,是指收攝妄緣的心念也。護本所受者,是說明隨行有順從受體而生的義理也。流入行心者,即明示行蘊是止、作二持(指:善好持戒的隨行)的成業處也(指:成就三乘聖果所造作的所緣境、行門)三善爲體者,是說明這種隨行的業性是純善而不是惡及無記也。則明戒行等者,顯示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都必須修持淨戒也。以此知道能招感來生果報,主要的功用在於隨行中,由此則知徒有受體而不持戒是毫無利益矣!

「若但有受無隨」以下的文,是說明無隨行之過失。文中反爲戒欺者,指出持戒清淨的功德與犯戒不懺淨的業果都是非常深重的;至於會墮入三惡道受苦,那是由於犯致()殺、盜、娌、妄大罪(因爲四根本本重罪是不通作法懺)的緣故。不如不受者,這是道宣律祖激烈勉勵之懇切言語,並非抑退也(指:不是叫人不要受戒乃至已受戒者退戒或者還俗)

「是故行者」以下,是總結上文受隨的關係並且誥誡未來的行者必須明白這種道理。文中行者之言(的意思),是通於囑咐末代的行者也。令善識者,是吿誡行者在五夏內必須專精學習戒律也。學習的內容包括下列四種:

第一必須善於認識敎法,敎法有開制(開是順戒,制是持戒)

第二必須善於認識隨行,隨行有順違(順是持戒,違是犯戒)

第三必須善於認識業性,業性有善惡(善是持戒,惡是犯戒)

四必須善於認識因果,因果有苦樂(苦是犯戒,樂是持戒)

所以必須明白此四種道理,始可攝修(指:才可以稱爲收攝受體來修持清淨隨行的行者)「業性灼然」等者,是指如向(如同前面)所說明的那四種道理,即順持、違犯、善惡、因果,皆如業理(都是依照業性的道理)來宣說,非妄抑揚(並不是可以虛妄來壓抑與讚揚的)。因爲這種業性的道理是分明可令行者生起信心的緣故。灼,分明可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