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7月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備覽 頁/行  P85-L2 ~ P88-L1

 原文▲資持云:『圓修者,既知受體,當發心時,爲成三聚。故於隨行,隨持一戒,禁惡不起,即攝律儀。用智觀察,即攝善法。無非將護,即攝眾生。因成三行,果獲三佛,由受起隨,從因至果。故業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又云: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綱,餘廣如彼。咨爾後學,微細研詳。且五濁深纒,四蛇未脫。與鬼畜而同處,爲苦惱之交煎,豈得不念清昇,坐守塗炭。縱有修奉,不得其門,徒務勤劬,終無所詣。若乃盡無窮之生死,截無邊之業非,破無始之昏惑,證無上之法身者,唯戒一門最爲要術。諸佛稱歎遍在群經,諸祖弘持盛於前代。當須深信,勿自遲疑。固當以受體爲雙眸,以隨行爲兩足,受隨相副,雖萬行而可成;目足更資,雖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復何言。悲夫!』【見事鈔記卷十六】

淺釋本文說明圓教宗的隨行,是爲了成就菩薩三聚戒,而能證得法報化三身佛。

《資持記》云:『二明圓修者(第二科是說明何者是圓教宗的隨行,初科則講戒體),現在既然已知道圓教宗的受體是指八識田中的善種子,當我們發心受得戒體時,就是爲了完成三聚戒的隨行。是故於持戒的隨行中,隨著所持的任何|戒,能禁止惡法使令不起,這即是攝律儀戒。能應用智慧來觀察諸法無常、苦、無我,即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是屬於作持,攝律儀戒是屬於止持,止作二持無非是將護(要保護)衆生不受傷害,這即攝眾生戒。在持戒的因位上成就了這三聚戒的隨,在招感來生果地上就能感獲法、報、化這三身佛;以上即是說明,由於受體而生起持戒清淨的隨行,是從凡夫所修的因行至成就三乘聖果必修的法門。是故《業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又云:既知此意,當護如命如浮囊。在此只是約略提出三聚戒的大綱,其餘深廣的文義如彼《業疏》圓教宗所示,此處不多作解釋。咨爾後學(咨,音?,歎氣聲。這是指靈芝律師感歎地來策勵有心修學戒律的行者),即使是微細的律法,都必須研究詳細,進而持戒、弘揚戒法,那才能稱爲有心習律弘傳正法者。

並且我們生在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惡世裡,被種種惡因緣所深纏(即纏縛不能解脫的意思),加上四蛇(指: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的色身)還未脫離;自己還與鬼畜(比喩貪、瞋、痴三毒的心念未斷)而同一住處,自然爲苦惱之()交相煎熬。身處在這種苦惱的大苦海裡,豈得不念清昇(那能不思念超脫六道輪迴的痛苦),而甘願坐守塗炭(指:永遠在三界流轉受苦)。縱然已有心要來修學奉行出離之佛道,但是不得其門來歸入道,所以徒務勤劬(劬,辛苦。指:辛苦的修行而沒有正面的效果),終無所詣(詣,1,到達。指:終究是無法到達超越三界苦海的目的地)

若乃(如果)現在想要止盡無窮劫以來之生死輪迴苦,截斷無邊之罪業過非,想要破除無始劫來生死之昏迷煩惱惑,證得諸佛無上之法身理體的行者,唯有修奉戒律這一門是最爲密切的要術。諸佛菩薩稱揚讚歎毘尼功德的言詞普遍在群經諸律論中,歷代的諸祖弘傳律法與奉持淨戒的德行,盛於前代(這是靈芝律祖勉勵的話,希望後繼有人)。學律的行者,應當必須深信,切勿自己生起遲疑(疑惑不決)的心。固當(所以應當)以受體作爲雙眸(眸,n/只,眼睛裡的黑眼珠),以隨行作爲兩足,受體與隨行相副(互相資助),雖說萬行(八萬四千法門),然而終究是可以成就佛道的;好比目與足彼此相互更資(一再地相資助),雖目的地遠在千里,然而必定能至(到達)。自非同道,夫復何言,悲夫!(這是靈芝律祖感傷的話,指出北宋末年時,眞正有心學律並且弘揚的行者,已經很少了!)

註解

從因至果:在《行事鈔資持記》卷十六中,在「從因至果」以下還有二句話,是針對出家眾勉勵的話,在此引出願與見聞者共勉之:「斯實行者出家學本,方契如來設敎本懷。」由此可知,如來制戒的本懷,在於令眾生能成就法、報、化三身佛。

清昇:《釋門歸敬儀》云:「爲善若登清昇,若爪上之土。」故知,清昇是指超出三界,成就三乘聖道的意思。

坐守塗炭:《商書》云:「有夏昏德,民墜塗炭。」註曰:「塗,泥也;炭,火也。」此處比啼,無知的修行者,貪著世間的五欲,卻不知這世間乃是五濁惡世,是苦惱交煎的大火爐。

 

原文▲芝苑云:『毎以兩端,開誘來學:一者、入道須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終。言有始者:即須受戒,專志奉持。令於一切時中,對諸塵境,常憶受體,著衣喫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不可暫忘也。言其終者:謂歸心淨土,決誓往生也。以五濁惡世末法之時,惑業深纏,慣習難斷,自無道力,何由修證?故釋迦出世五十餘年,説無量法,應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因緣雖多,難爲造入。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故諸經論偏贊淨土。佛法滅盡,唯無量壽佛經百年在世。十方勸贊,信不徒然。』【見芝苑遺編卷三】

淺釋本文說明靈芝律祖以持戒與念佛兩種方法,來教導後學如何修行用功辦道。《芝苑遺編》云:『每次我總以持戒與念佛這兩端(兩種修行法門)示誘導前來學佛修道的行者:一者、入道學佛必須有始;二者、期心成佛必須有終。

這裡所言必須有始者(的意思):即是指必須先登壇受戒,感得無作戒體後,就應當專心一志學戒且奉持戒行不毀犯。使令自己於一切時中(即二六時中:晝三時、夜三時。),應用身、口、意三業在相對現前諸塵境(指犯境,如果不犯,換言之是持戒的境界),能恆常憶念自己所感得的受體;所以不論是在著衣喫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間,都不可以暫時忘了所得的戒體也。

所言必須有終者(的意思):謂()要歸心極樂淨土,堅決誓願一定要往生西方也。以(因爲)在五濁惡世末法之時候的衆生,被煩惱惑業所深深纏縛,並且無量劫來的惡性慣習是很難斷除清淨的,自己又無足以修行出離三界的道力,何由修證(那能談論修行證得三乘聖果呢)?是故釋迦如來出世在五十餘年中,演説無量法門,在佛世時的衆生,應該可以度脫的行者,皆悉已度脫了。其中還未度脫者,皆亦已作了得度的因緣(指:講解許多的修行法門);因緣雖多達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對末法衆生而言是難爲造入(難以契入來修證聖果)。唯有念佛的淨土法門是修行的徑路(指:淨土法門是橫出三界,其餘法門是豎出三界;又持名念佛,中國歷代祖師大德尊稱爲徑中徑)。是故在諸多經論中,特別偏重並且贊稱淨土法門的殊勝是其他法門所不及的。因此,釋迦如來慈愍末法衆生,在佛法欲滅盡時,唯一特別留下此《無量壽佛經》一百年在世間,讓有緣的衆生能得遇此經而得以度脫三界生死苦海。所以在《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一致勸勉行者要修持淨土法門以及贊歎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信不徒然(這實在是有它的道理)。』

註解

兩端:靈芝律祖自云:「生宏律範,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

因緣雖多,難爲造入,唯淨土法門是修行徑路:在唐朝道绰大師所撰集的《安樂集》(大正四十七•頁四〜頁廿二)文義中,有一段是説明三界難出,是由於聖道難證,又不修淨土法門的緣故,以下即所節綠的文——『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値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答曰:依大乘聖敎,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爲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J……』(文中的聖道,是指三乘佛法,乃出世聖人所修出離三界之道。因爲全靠自己持戒習定,必須得正定然後發無漏慧,才能斷見思二惑,了脱分段生死,所以説是難以修證的。)

佛法滅盡,唯《無量壽佛經》百年在世:在《佛説法滅盡經》(大正十二•頁一一一九)經文中如是云:「法欲滅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又《無量壽經》卷下(大正十二•頁二七九)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値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十二•頁三一七)亦云:我般泥洹去後,經道留止千歲,千歲後經道斷絶;我皆慈哀,持()留是經法,止住百歲,百歲中竟,乃休止斷絶,在心所願皆可得道。」

上來第一章「正明隨行」講竟。續講第二章「因示捨戒」。

:

第二章因示捨戒

原文▲戒疏云:『汎列經論捨相不同。如雜心説:若捨、命終、斷善、二形生也。善生經:加受惡戒時捨善戒。倶舍論:八戒期心,盡夜分終故捨。且列如此。』

行宗釋云:『雜心四捨,言若捨者,即作法;斷善,即起邪見。善生惡戒,即惡律儀。上五通五、八、十、具。俱舍期心、唯局八戒,義兼五戒。言且列者,示未盡故。』

【斷善即起邪見者:邪見語通,未能的指。考行宗別文云。斷善失戒,四捨之一,即生邪見遠捨三寳。見戒疏記卷五】

淺釋本文大略從經論中舉出六種捨戒的方式。

《戒本疏》云:『汎列(大略地列出)經論中所說到的捨戒相狀有以下幾種不的方式。如《雜心論》説到有四種:即若(如同)作法捨、命終捨(因爲聲聞戒是盡形壽,所以命終就算捨戒了)、斷善捨、二形生也(指受戒前是純一的形體,受戒後才同時具有男女二根,這樣就算是捨戒了。如果受戒前是女根,受戒後轉成男根的情形,則不算捨戒;反之,亦同。)《善生經》則云.加受惡戒(屠獵者即如同受惡律儀戒)時,就自然捨去了如來所制的善戒。《俱舍論》中則說:受八戒時所期的心願(要期誓願)是一日一夜,盡夜分終故捨(指:一旦次日明相出就自然捨戒了)。這裡只是姑且列出如此經論來說明捨戒是有以上六種方式。』

《行宗記》解釋云:『在《雜心論》四種捨戒的方式中,所言若捨者,即是指作法捨;斷善根,即是生起大邪見(指:撥無因果,不信三寶等)。《善生經》中所說的受惡戒,即是指受持惡律儀。以上五種捨戒的相狀都是通於五、八、十及具足戒。至於《俱舍論》所說期心這一種捨戒相狀是唯獨局限在八戒,然而就義理(指《成實論》的主張五戒受戒要期是通長短:半日、一日乃至盡形壽)是可以兼通五戒。文中言且列者,顯示未盡故(指:未能完全列出經論中捨戒的文義,如註解就引出《成實論》及《薩婆多論》,但是都不離這六種捨戒的相狀)。』

註解

加受惡戒時捨善戒:《雜心論》所説的斷善」跟《善生經》所言加受惡戒時捨善戒」是同是異呢?在《戒疏》中有如是云:「生大邪見,正是斷善,與戒相達,惡強善故。依如《成論》、《善生經》説,受惡律儀,即失善戒;如《薩婆多》云,善惡二戒,互受捨得。」因《行宗記》解釋的文很長,在此只節錄引出:「依下,引證。受惡失善者,若《義鈔》中,準《心論》四捨,無惡戒捨,不取上文。

彼云:得形俱戒,後雖受惡律儀,必不失戒,非斷善故。故知,斷善惡戒,重輕自別。今取贫,於義不妨。次引《多論》,...論中,但明受惡捨善;受善捨惡,翻對亦同,故云互也。」(詳見《四分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卷五)

此外,弘一律師針對「斷善即起邪見」一詞予與説明,今僅就文中較難理解之處,註解如下:

邪見語通,未能的指:邪見的義理是非常深廣,很難一一明確地列出;凡是撥無因果,達反正理的一切見解,都可以稱爲邪見。

行宗别文:是指《戒本疏行宗記》卷五所云的文:「斷善失戒,四捨之一,即生邪見,遠捨三寶,善惡翻對,相達可知。」這一段文是解釋《戒本疏》所云的文,在此一併列述:「善惡律儀強長障戒者,今善律儀形俱亦強,何故斷善便失戒耶?」

(原文註解,即是回答這難問的文。至於「斷善與失戒」是同是異?請完整地詳閲原出處,再思惟決斷。)

 

原文▲戒疏云:『問:今捨戒者,爲捨已生隨行爲因之業,爲捨初願本受無作體耶?答:已生爲因,不可捨也;得聖無漏,方傾善習。今所捨者,止是本體。更不相續。故雜心云。言捨戒者,戒身種類滅也。』

行宗釋云:『未捨之前,所有隨中持行,名已生善;後未修者,名未生善。今明捨戒,爲捨何者?問中乃約行、願兩審,答文方見已未存亡。答中二。初答因業不失。結業在心,行功不滅,故不可捨。及證初果,無漏智力,達罪福性,漏業方傾(習合作集,謂禁因也)今下,次明無作體失。本體,即無作。不相續者失未生善也。故下,引證。戒身,即受體無作;種類,即相續善行。二皆云滅,證上可知。』

淺釋本文是探討捨戒是指捨去戒體呢?或者另有其他呢?

《戒疏》云:『問:現今所說的捨戒者(的意思),爲(是指)捨去已經生起持戒隨行作爲未來感果正因之善戒業性呢?(還是指)捨去最初登壇場誓願要期所感發本受的無作戒體耶?

答:已經生起持戒隨行作爲成就三乘聖果的業因,是絕對不可捨也;必須等到證得聖無漏(指:初果以上見道的聖人),了知善惡本無自性,是不可得的,方能傾去(指:不執著)持戒的善習(指:善好的隨行業因)

現今所捨者,止是(只是指)去本體(本來所受的無作戒體),一旦沒有了戒體,就更不再相續地生起隨行的業因。是故《雜心論》云:言捨戒者,指戒身(受體)及種類(指:隨已捨受體才能生起的種種隨行業因)都捨滅也。』

《行宗記》解釋云:『在已受得無作戒體的行者未捨戒之前,所有在隨戒中已經有的持戒善行,名爲已生的善習(善因);捨戒之後,未修者(指:不能再生起持戒的隨行),則名爲未生的善習。現今所說明的捨戒,到底是爲捨去何者呢?在難問中的文,乃是約()隨行及願體(無作戒體)來作兩度的審問,必須在回答的文中,方能詳見是捨已生善或者是捨未生善,以及已生善何時存亡的明確答覆。

在回答的文中可分二段:初段是解答已生善因的業性是不失去的道理。因爲持戒隨行所結下善因的業性已深植在心(八識田中),這種已生起的善行功德必定不滅去,是故說不可捨也。及(一直等到)證得初果,無漏的智慧能力能體證通達罪福本無自性的道理後,漏業(指:凡夫持戒是與煩惱相應的,因此所生起的善行功德是有漏的善因業性)方能傾捨。(善習的習,合應改作集,即所謂集因也。)

「今所捨者」以下,是次段說明無作戒體失(捨去)的道理。文中的本體,即指無作戒體;不相續者,是指失去未生善也。《雜心》云」以下,引《雜心論》文來證明。文中的戒身,即指受體無作(無作戒體);種類,即是相續善行(未生起的善行)。以上「戒身」、「種類」這二種《雜心論》皆云滅失(捨去)證上可知(指:這可以作爲《戒疏》所主張的明)。』

註解

行願兩審:道宣律祖主張捨戒是捨去無作戒體(即願體),以及隨順無作戒體所生起持戒的戒行(即未生善)。因此就施設問答來解説,這就是行願兩審:今捨戒者,爲捨已生隨行爲因之業?爲捨初願本受無作體耶?」產生的原因。

 

原文▲戒疏云:『作法捨中,具緣有五:初是住自性者。二所對人境如多論云:若無出家人,隨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三有捨心。四心境相當,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五一説便成

行宗釋云:『初云住自性者,即具本受體也。』

淺釋本文說明作法捨戒必須具足五緣。

《戒疏》云:『在作法捨戒的條件中,必須具足的因緣有以下五點:

初、是住自性者:』

二、所對人境:如《多論》云:想捨戒時,假若身邊無出家人,隨得(隨著所

遇到的)白衣或外道,只要彼此相解者(了解所說捨戒的言語)就成就了捨戒。

、要具有八種捨心:

四、心境相當: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

五、一説便成。

 

宗記解釋云:『初云住自性者,即指具有本受體也(指:登壇受戒所感得的無作戒體)。』

註解

在註解本文之前,必須先作如下的説明:如果讀"者對照《戒本疏行宗記》卷六,有關捨戒這一科的内容,將發覺弘一律師省略不少文義,畢竟這是提供在家眾能夠閲讀律藏的《在家備覽》,但對於出家眾,尤其是上二眾,就顯得不能眞正來明瞭有關捨戒的眞義。期盼以下的註解,對於有心習律的行者有正面的利益。

作法捨中:捨戒這一科是針對具足戒而言,所以在作法捨中可分爲漸與頓。即《戒本疏》云:「如律,我作沙彌、五戒等,是漸也;我作白衣、外道等,爲頓也。」

具緣有五:《戒本疏》云:「明捨有五。」《行宗記》解釋云:「戒假緣成,還從緣謝;受捨各五,栢反可尋。」

住自性者:《戒本疏》云:「初、體是比丘,住自性者。」

所對人境:《行宗記》解釋云:「二、明所對,開敎從缓,不必本眾。」

有捨心:《戒本疏》云:「三有捨心:謂有欣厭心、作捨心、決定心、住自性心、久思心、歡喜心、自有心、寂靜心,反上八心,則不成捨。」《行宗記》釋云:「三中,八心,註云:意欲在家念父母等;又云:不樂梵行厭比丘法;即欣俗厭道。作捨心,謂欲棄捨也。決定者,非進退也。住自性者,自知是比丘,非狂亂也。久思者,非朝夕也。歡喜者,無所悔也。自有,非他逼也。寂靜者,心專一也。」

如律,中邊不領,前人不解,並不成捨:這一段話,是道宣律祖用來解釋《四分律藏》卷一,所談到不名捨戒的相狀。今將律文引出如後,讀者詳閲後即可知「心境相當J的文義:『云何名爲不捨戒?顚狂捨戒、顚狂人前捨戒;心亂捨戒、心亂人前捨戒;痛惱捨戒、痛惱人前捨戒;啞捨戒、聾捨戒、啞聾捨戒,啞人前捨戒、聾人前捨戒、啞聾人前捨戒;中國人邊地人前捨戒,邊地人中國人前捨戒;不靜靜想捨戒,靜作不靜想捨戒;戲笑捨戒;若天、若龍、若夜又、若餓鬼、若睡眠人、若死人、若無知人;若自不語,若語前人不解。如是等不名捨戒。』

一説便成:一説,是指捨戒的言語,在《四分律藏》卷一如是記載:『云何捨戒?若比丘不樂修梵行,欲得還家厭比丘法,常懷惭愧貪樂在家,貪樂優婆塞法,或念沙彌法,或樂外道法,樂外道弟子法,樂作沙門非釋子法。便作如是語:我捨佛、捨法、捨比丘僧、捨和尚、捨同和尚、捨阿闇黎、捨同阿闍黎,捨諸梵行、捨戒、捨律、捨學事;受居家法,我作淨人,我作優婆塞,我作沙彌,我作外道,我作外道弟子,我作非沙門非釋種子。若復作如是語:我止不須佛,佛於我何益,離於佛所;如是乃至學事亦如是。若復作餘語:毁佛法僧,乃至學事;便讚歎家業,乃至非沙門非釋子。以如是語了了説,是名捨戒。』又《戒本疏》解釋,爲何一説便成就捨戒的道理,一共有四義,今即將疏文引出如下:『多云:受捨相對,理宜相準,何故難易不同者?答:相達對故。一、求增上法,如上高山,多緣多力;捨戒退道,如高墜下,故不須多。二不生前惱:若制緣多,便言佛多緣惱,受須多人,捨何須也。三、受如入海採寶;捨如失財,王賊水火,須臾蕩盡。四、受容預心;捨對境情逼,喜帶戒行非,一語開成捨,尚不依行,況多緣也。』

原文▲戒疏云:『所以開者:凡夫退位,知何不爲,帶戒犯非,業則難拔;故開捨戒,往來無障。即是大聖,善達機緣,任物垂敎,號法王也。』

行宗釋云:『初敘機劣。內凡已上,不羸不捨,已前皆容有退,故云退位,即外凡也。故下,顯開意。往謂開捨;來謂再受。善惡兩通,故云無障。即下,結歎權巧。王者,得其自在;於法自在,故稱法王。』【已上皆見戒疏記卷六】【上來宗體篇中第三門戒行竟】

淺釋本文說明佛陀爲何開許捨戒的意義。

《戒疏》云:『如來所以開許不樂修梵行的弟子,可以捨戒還俗者(的道)是因爲薄地凡夫都有退失修證菩提果位的可能;一旦退失了道心,知何不爲(指:還能知道什麼是不該做的行爲嗎)?如果這時候沒有捨戒而帶戒犯了過非(此處是專指犯四根本重罪,不通作法懺),所招感地獄受苦的業果則難以拔除。

是故如來慈憫開許捨戒這一法,使令弟子往來佛門修道無障礙。這即是大聖佛陀善於了達時機與因緣,任物垂敎(指:權巧方便地給與衆生得度苦海的教法。垂教,指上位對下位的教導),是故號法王也。』

《行宗記》解釋云:『最初是敘述凡夫衆生的根機劣。修行已達到內凡位已上的行者,他的戒體是不羸弱也不會捨戒的;但是在其內凡位已前的行者,皆容易有退失修道的菩提心,是故云退位,即是指剛剛聞教起信的外凡行者也。

故開捨戒」以下的文,是顯示法王開許捨戒的意義。文中的往,謂(是說)開許捨戒;來,謂(是說)捨戒還家後又想出家修梵行,是可以再來稟受大戒。善惡兩通(善,指受戒;惡,指捨戒。受捨兩法皆可實行)故云無障也。

「即是大聖」以下,是結論讚歎佛陀具足權巧方便教化衆生的智慧。文中王者(的意思),是指王於本國能得其自在;因爲佛陀於法得其自在,故稱爲法王。』上來已將宗體篇中的第三門戒行講竟。接下來是講解第四門「戒相」。

註解

故開捨戒,往來無障:關於這二句的内在含意,也就是説佛陀開許捨戒再來受戒的究竟意義,在《戒本疏行宗記》卷六有進一步的解説,今引出如下,願同道多思量:《戒本疏》云:『《增一》云:僧伽摩比丘,七反降魔,後更受戒,得成羅漢。自今捨戒,聽齊七反,若過非法。《十誦》云:尼若捨戒,轉爲男者,亦得出家。』《行宗記》釋云:『初引比丘開限,降魔不免破戒,故先捨之;極齊七反,已外不開,開中制也。次引《十誦》明尼不開,轉根方得,反知不轉,即障出家。又《伽論》中,尼捨再受,即成賊住,是也。』

内凡:指將要進入聖位的修行者。小乘以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爲内凡—乘則以初住已上之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爲内凡。

外凡:指能使五種過失停止的五停心觀,即聲聞乘行者在最初入道時所修的五種觀法。「不淨觀對治貪欲;二、慈患觀對治瞋恚;三、因緣觀對治愚痴;四、數息觀對治散亂;五、界分别觀對治我執(大乘敎法則指念佛觀對治業障)。以及别相念處(指修四念處觀時,各别分開來作觀)、總相念處(即修四念處時,每作一觀,即併作其餘三觀;如觀身不淨時,併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

王者,得其自在:這是説明「王」具足自在神通德力。如《中阿含經》卷十一•〈王相應品〉云:『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爲七。』(法王七寶,即七覺支寶。)

於法自在,故稱法王:文出《法華經》•〈譬喻品〉:「我爲法王,於法自在,安隱眾生,故現於世。」又〈信解品〉云:「諸佛於法,得最自在,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及其志力,隨所堪任,以無量喩,而爲説法。……於一乘道,隨宜説三。」

 

第四門戒相

原文▲事鈔云:『戒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美德光顯,故名戒相。』

資持釋云:『初即承前。隨下,正示。問:事鈔隨戒釋相篇中以戒本爲相,與此異者。答:此約行明,彼就法辨。然行必循法,法必軌行。文云動則稱法,豈不明乎!【見事鈔記卷三】

【戒相有二義:一約行爲相。二以法爲相。《事鈔》標宗顯德篇中,約行爲相,即此略文也。《事鈔》隨戒釋相篇中,以法爲相,即今編《持犯篇》所引據也。上來宗體篇中第四門戒相竟。上來第一宗體篇竟】

淺釋戒相一門在宗體篇中只是從戒行的相貌來略談,不深入地講,而留在「持犯篇」從戒法爲相,再詳盡解說,所以本門一切從簡。

《行事鈔》云:『戒相者(的意義),如果從戒行這方面來說是指三千八萬威儀細行成就了。槪略的解釋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隨著行者身、口、意三業所施設造作的行爲,動則稱法(指:不論是在行住坐臥、語默動靜,所有的舉動都能符合戒法),如此嚴淨毘尼的美德就光顯在外,故名戒相。』

《資持記》解釋云:『最初二句「戒相者,威儀行成」,即是承續前面所談的戒行門。「隨所施造」以下四句,是正式顯示從戒行的相貌來談戒相的意義。問:在《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中是以戒本(即指戒法)作爲戒相,與此文所談有異(指:不同的理由是什麼)答:此文是約()戒行來槪略說明戒相,彼釋相篇則是就戒法來詳釋辨明戒相。然而,戒行是必須遵循戒法所示的開遮持犯,戒法也必然能夠軌範戒行使令持戒清淨。因此在《行事鈔》文中所云「動則稱法」這一句的意義,豈不明白說出戒相是可從戒行及戒法這二方面來解釋乎()丨』在文末弘一律師針對「戒相」有二義所作的解釋,想必大家看得懂,在此不再說明。並且向大家道歉,因爲我講得不好,如果有講不圓滿的地方,敬請各位多多見諒。就這樣好了,最後將講戒功德迴向:我等與衆生,同生極樂國,皆共成佛道。

註解

威儀行成:這是針對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而言。但在《行事鈔》卷五,則引《大智度論》如是云:「若但説名字,則二百五十;毘尼中,略説則八萬四千,廣説無量無邊。故出家人有無量無邊律儀,在家人不具尸波羅蜜;出家者,即具戒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