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0月
 
 
1
2
3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0
31
 
 

廣論 頁/行  P181

手抄 頁/行  10 冊 P118-L15~P138-L11

音檔 起訖     76A_1639~76B_2914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別,二、支分略攝, 三、幾世圓滿,四、此等攝義。

 

壬一、支分差別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 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

十二緣起,就是十二有支,依次為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 取、有、生、老死,十二支皆互為因果。認識十二因緣,就能明了有情生死不斷流轉的緣起;了知生死緣於無明,觀察到輪迴純然是苦、是無我之後,將更 能引發求解脫之心。以下一一說明十二支。

第一支,是「無明」。

如《俱舍論》所說:「無明好比『非親友』、『非諦實』等等。」這是說,無明就是「怨敵」、「虛誑」;它不是只遮除「親友」、「諦實」,或是和「親 友」、「諦實」不同者,而是指和「親友」、「諦實」完全相反的違逆品。同樣地,無明不是只遮除「明」,或者明以外的東西,也不是「沒有明」;而是 與明相違的所對治品。因此,此處先定義了無明是明的違品。

 

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 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 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此處所說,能對治「無明」的「明」,是指正確的了解「補特伽羅無我」(一切 眾生本來「無我」) 的真實義理;而和此相違的「無明」,就是指「補特伽羅我執」,也稱為「薩迦耶見」(壞聚見)。 以上主張「無明」的體性即是「薩迦 耶見」,這是法稱論師所承許的。

無著與世親論師兩兄弟的觀點不同,他們認為錯誤的認識有兩種:對真實義理的倒執邪解,與對真實義理的蒙昧無知,無明是指後者。所以他們認為無明不是薩迦耶見。

總之,無論是錯誤執著或不了解真實的義理,都是邪解。然而,不論是持那一 種見解,上述二派都承許,對治「無明」唯一最重要的法門,就是通達無我的智慧。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 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在《集論》中,把無明愚蒙略分為二種:業果愚和真實義愚。業果愚,就是對造業感果的因果道理愚蒙無知 (否定業果),因此在盲目中造作了種種墮惡趣 的業。真實義愚,是不了解空性,不明了無我的真實義,因此雖然能造集往生 善趣的善業,但終究不能趣向解脫。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 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第二支,是「行」。

行,就是業,以造作為義。業又分:能引生惡趣的非福業和引生到善趣的善業二種。後者,又有兩類:能引生欲界善趣 (人、天) 的福業和引生上二界善趣 (色、無色界) 的不動業。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 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 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第三支,是「識」。

雖然經中說到「六識身」(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但此處的「識」, 若依照承許第八阿賴耶識的大乘唯識宗而言,主要指的就是阿賴耶識;若以小乘和不承許阿賴耶識者來說,主要指第六意識。

(「識」可分二: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識是造業當下的那個意識;果位識是感 果時候的意識。)

進一步來說,如果對「造作惡業會得苦苦果報」這一業果法則愚蒙不知 (業果 愚),而由此造作、增長了諸惡業;這個業在造作當下,會於造業者的心識當 中投下一種潛在的影響力 (業習氣),將來是可以引發生死流轉的,這個就是因位識;而在因位識中無以計數的業種子,在將來發展成熟、遇到因緣策發之 後,能於未來世在惡趣結生,這個結生的識,叫果位識。

 

P182L2~P183L1 如是由於~有三種愛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 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同樣地,造善業的眾生雖然會感得善趣,但由於不了解「無我」真實義 (真實 義愚) ,不能了知善趣實為苦性,才會妄執為樂,所以即便造集了許多福業或不動業,這些由業習氣所薰的種子,含藏在第八識 (或第六識),此即為因位 識;等到這個因位識成熟,轉而在欲界、或上二界善趣中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 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第四支,是「名色」。

名色是指五蘊,其中「名」是指受、想、行、識四種非色法的蘊,也就是心和 心所;「色」是指色蘊。以「色」來說,如果受生在無色界,就只有色種子而沒有實際的色蘊;除此之外在其餘的色界、欲界都是有色蘊的,例如胎生在第一階段的羯羅藍位(受精卵)就形成色蘊。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 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 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第五支,是「六處」。

六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最初在識進入精血,結生的一剎 那,成為羯羅藍(受精卵),之後由於業力的推動,諸根將隨著名(受想行識)而 繼續地增長,逐漸形成眼、耳、鼻、舌四處;身、意二處早在羯羅藍位就有 了。如果是化生,在結生的那一剎那就具有六根,而不會有漸次長成的過程。 至於卵生和濕生,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過程都一樣。以上是《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上面講的。由於結生的因緣,當名色一形成,就完成了新蘊身的本體;而六處一形成,則是完成了蘊身的支分(差別),使得這個身體成為能受用 者。至於無色界並沒有色蘊的實體,所以只有意根,沒有其他五根。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 「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第六支,是「觸」。

觸,就是「六根」去接觸到「境界」而生起「六識」,因此,「根、境、識」 三者和合就會生起觸。境界有三種:可意、不可意、或中庸三者。雖然說「由 六處為緣而生觸」,但這只是一種省略的說法,其實也包含了六境和六識。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第七支,是「受」。

所謂受,是指當「觸」取到了「可意、非可意、中庸」三種境之後,會產生苦、 樂、捨三種受。也就是說,在境界現前時,以六根、六識取境為因緣,受便隨即產生;而且取可意境會生樂受,取不可意境會生苦受,取中庸境就生起不苦 不樂的捨受,毫不紊亂。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 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第八支,是「愛」。

愛,是一種樂著、貪著。有了受之後,心緣於樂受會自然發起不離愛,亦即對 於樂受想擁有、不想失去的一種貪著;反過來,心緣於苦惱時也自然發起乖離 愛,亦即對苦受想要排斥、欲求脫離、避免。「由受緣生愛」是說,只有在與 無明和合(相應)時,由觸緣所生的受才會產生愛;如果沒有無明和合進來,即 使有種種受,也終究不生起愛。由於如此,「觸」是根境識和合之後,對境界 的一種反應,因此是境界受用;「受」是由觸所引生的苦、樂、捨三種受,然 後與三毒相應,即能感生未來生死流轉之果,所以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 如果,圓滿了觸與受這二支,就是所謂的受用圓滿。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分別有欲愛、色愛、有愛。(有愛,是指在無色界還 是能引發後有。)

 

P183L2~P184L1 取者,~二重因果。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諸餘 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禁戒取、我語取。

第九支,是「取」。

當貪「愛」的力量不斷增強,進而發展成一心求取的欲望,就是「取」支;取的體性,即是對四種境起四種欲求貪著。 ()愛欲耽著在色聲等五欲外塵 上,是為「欲取」。()愛欲耽著在除薩迦耶見之外的其餘惡見上(如邊見、邪 見),是「見取」。()愛欲耽著在和惡見相屬的惡戒、惡禁上,是「戒禁取」。 ()愛欲耽著在薩迦耶見上,則是「我語取」。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 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第十支,是「有」。

「有」,是說過去造業時在因位識所熏染的業習氣,或者說一種習慣,經過愛 支、取支的數數潤發,產生引生後有的強大勢力。雖然眼前它還沒有感果,但為了顯示這個業因的力量將來一定會感生後有,所以在因位上假立一個果的名稱,稱作「有」。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第十一支,是「生」。

「生」,是指識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最初結生的第一剎那,也就是四有中 的生有。以胎生為例,中陰身見到父母行房而生起愛、取之後,隨著「有」的勢力趣入精血結生的剎那,叫做「生」。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第十二支,是「老死」。

有了生之後,就必定會有老死。老死中的「老」,是指受生之後,五取蘊剎那剎那地成熟,並轉為衰老的過程。「死」,是指生命走到盡頭,最終是同分諸蘊的分離、息滅與棄捨。因此,死是老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