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論 頁/行 P181 手抄 頁/行 10 冊 P118-L15~P138-L11 音檔 起訖 76A_1639~76B_2914 |
那麼剛才把這個戒,那個犯不犯,跟業的那個犯不犯,用業的角度,說了一說,這個情況之下,雖然一個是用業一個是用戒,可是他相互之間的關係很清楚很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也只是說開合不同,那麼下面現在呢,我們要說的十二因緣,本來這個十二因緣,在共中士當中,說鈍根嘛,說四諦,利根說十二因緣,利根是自悟或者這樣等等,鈍根也就是聲聞哪,是要聽了佛這個言教、身教以後才能夠契入,關於這些我們不必細說,那這個是我們這裡瞭解的十二因緣,的的確確是說一件事情,從他的因到果之間,最直接的原因,很正確的絲毫無誤的,能夠告訴我們,是整個的過程,因此對我們犯不犯也好,說造的業也好,他整個的過程內涵,有一個更精密準確的認識,所以也可以說深細的觀察,業是成業以及這個業感果的一個精密的過程。 這個我們大概大家一起看《廣論》的181頁,不過在這裡就是在這個戒上面說,你們有一些沒書的,沒書的去拿一下好了,沒關係,或者兩個人合看一本,181頁這個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這一部份是中士道,前面是講四諦,現在這個地方就講十二因緣,說支分差別支分略說幾世圓滿,這個我們都每一個地方都給他一個仔細的說。說支分,那就是十二支,通常十二支我們叫十二緣起、十二有支,因為這個是輪迴在三有當中,整個的一支一支的差別,由於這個十二支組成輪迴三有的整體,那麼現在第一個我們就看那個十二支當中一支跟一支之間的不同,那麼下面把它簡單扼要的歸納起來,所以支分略說,最後從因到果感果的時間,說幾世圓滿,最後此等攝義!也就是說一個結論。 那麼十二緣起!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以及最後老死,看文十二緣起當中的初無明就引俱捨云「無明如非親實等」,這個就是說明無明那一支的行相,是說像什麼?非!這個非本身是個遮止的意思,是個遮止的意思,所以用這個遮止或者我們平常說,遮詮、表詮!這個是念千還是念什麼?詮!詮是吧!就是言字旁一個完全的全,遮詮或者表詮,詮就是說明,要想說明這件事情,正面的來說明叫表詮,然後反面的說明叫遮詮,通常我們容易瞭解是用表詮,但是佛法上面有很多地方都用遮而不用表,它有個原因,因為佛法真正要表明的是什麼?涅槃境界!這個無從表示,他已經說明很明白了,這個本身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你不可能用語言來表達,乃至於不可能用我們的心識去觀察,偏偏我們一個凡夫,能夠有的就是這個,考慮!然後考慮之前先要認識,那必須透過語言文字的解釋,因此從表詮來說的話,我們永遠把握不準,表了半天的話越表越錯,人家說是瞎子摸象,那個主要的是讓你去摸,你摸了半天你摸不到還好,至少還有一個相,那摸到了以後你往往摸到了象鼻子,這個像是圓的這樣,摸到了一個象的耳朵,說它像蒲扇,摸到了什麼大家執的要命,雖然這是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對於這個真正的佛要告訴我們的內涵,這個的確是有它的困難在,因此他都用這個遮,那麼為什麼呢?那麼遮就是為了要遮止我們的煩惱,把那個遮止拿掉了嘿!那剩下來就是它,所以在這一點上來說,還是一樣的,不一定能夠整個的讓你掌握到,可是至少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體會進去,那眼前這個像我們瞭解了,你想辦法把它拿掉嘿!那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容易認識的,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聽聞過程當中,真正得到這個比量智!把握的正確的比量智所用的正確的方法是遮詮,這我們要瞭解的。 至於說在《廣論》上面我們以前說過的,這個遮止的特點,那不妨這裡也細說一下,譬如說我們現在要想解決一個問題,那麼各有各的意見,所以通常來說比如這裡有五十個人,那麼大家有甲乙兩種方案,贊成甲的請舉手十個人,贊成乙的請舉手十五個人,大家說少數服從多數,好了!通過了以後等一下後面又有問題來了,嘿!剛才已經通過了你為什麼還要嘀咕呀?他就說總共五十個人,你現在通過的只有十五個人,就算你反對的加起來的話,我還佔上一半咧!到那時候你拿他莫可奈何了!世間常有這種狀態,那麼他現在就是用這個遮表的方法,這兩者互相對立的,說好了有兩個方案,那麼前面這兩個方案,舉了二次手問題還不能解決,現在更簡單說甲乙兩個方案,贊成甲的請舉手,不舉手的就是乙的,好了結果表決了,你只要數一數那個,如果多!就是通過這個,如果少就是另外那一個,等一下有人說有意見,剛才你沒有舉,那舉是屬於舉的那一個,不舉這個五十個人有沒有遺漏了啦?毫無遺漏!譬如在因明上面辯那個正確的因的時候,特別的強調這一點,那麼這裡我順便一提,所以順便一提有個原因,我總希望我們將來能夠步步深入,在座的極大部分都已經有這個正確的認識,容或有一二個所以特別的再說一下,所以將來我們要想真正深細的學的話,瞭解這個遮詮的特徵,正規的比量的說明它主要的都是遮詮,那個表的話,他是依稀彷彿的怕不完全,再來哄云托月的這麼說一說。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說這個如非親實,這個無明是什麼呢?此亦如說怨敵虛誑!反過來說,非親那麼就是怨敵囉?非實就是虛誑了,但是他說不但是什麼?說這是個遮止!說這個遮止在這個怨敵虛誑當中有什麼狀態?說遮止無親友!那麼就是冤敵,這個是冤敵,這個無諦實那麼就是虛誑,而下面說實及異親實,除了這個親除了這個實以外,所有的通通一概遮掉,因此下面說是說親友實語相違的所對治品,跟它恰恰相反的,要嘛!這個,要嘛!那個,所以這個無明的內涵,這個內涵包含的就是把所有能夠讓我們瞭解這個無明的形象通通包括,這個是第一個,那麼所以他下面這個文字比較容易懂,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跟那個明恰恰相反的,說明所對治的,反正明來了那個無明通通被它對治掉,一定沒有無明,那麼反過來呢!如果說無明在的時候這個明,明!換句話說,另外一個叫智慧,那一定沒有的,那麼這個是他的一個特點,至於說什麼是明?那我們瞭解一下!那麼此中能治!說在這個地方說的這個無明的正對治,這個就是明,這個就是智慧,那這個是什麼呢?謂正明瞭補特伽羅無我之意!這個就是正確要瞭解的,明就是智慧,如理正確絲毫無誤的能夠明瞭,這個明瞭也有它的次第,現在我們這樣的論說,這個叫聞思相應,真正得到的是個比量的,透過這個比量,要正確得到的是現量的,說修相應,那個修相應的現量得到了以後,那就是真正的智慧,這個現起的時候我們說捉賊,然後把它綁起來這個是定,然後慧殺就把它殺了,所以現在聞思相應的我們就認得它,把它捉住,那個就是戒的部分,這個也就是我們正需要去論說從實去學的,學了以後討論而正確的認識它,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再去如理的行持,把它整個的說殺消滅掉,那麼這個是明瞭的內涵,補特伽羅呢!就是數取趣!這個是個專門名詞的翻譯,通常我們說補特伽羅,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說法,世間我們最常用的是個靈魂,實際上佛法當中沒有靈魂這個東西,以佛法來說沒有靈魂,不過我們總說,人死了以後,好像有個靈魂,說那個出竅了。 南山律在家備覽 76B以佛法來說沒有靈魂,不過我們總說,人死了以後好像有個靈魂,說那個出竅了,跑到那裡去,那麼佛法當中就是識的作用,那這個識的作用,它也有各家開合的不同,尤其是小乘的來說,那不管是實法宗以及假名宗,它所承認的識是六識,就是相續這個六識,從這一生到那一生,因為這個有色部分,身體部分,都消失掉了燒成灰,那到下一次哪一個呢?就是指這個東西,那麼這個大乘就有不一樣了,大乘唯識一系說這個不是第六識,唯識一系講什麼?第八阿賴耶識。那我們總也覺得,這個大乘好像都講阿賴耶識,實際上不是噢,中觀一系不講這個的,中觀不是講這個的,中觀也是講那個應成跟自續,這個在這裡就不細講了。這個要講的要扯的很遠,將來如果說我們真的有機會說那個宗派淵源的時候,那個它辨得非常清楚,真正要想深入的話,這個是我們必須認識必須認識的,儘管它只是抉擇那個見,可是見是我們行持進去的根本,所以這裡先不去談它,總之我們現在大概瞭解,他後面也會告訴我們的,它不會有遺漏的。 現在我們看,這個補特伽羅,我們總把它看成是我,實際上這個東西沒有我這個東西在,至於說「我」,也同樣的也有各個宗派不同的爭執,現在我們通常說,這個我叫什麼?是有一個常一的是有一個什麼呀?自己做的了主的,真的是這樣嗎?也不一定,這裡這個就不去細說他了,這個是各個不同的宗派,然後說安立這個內涵有它的差別,有它的差別,在此我們不細說它,只是我們能夠簡單扼要,但是把握住那個宗要的認識說:對治無明的這個「明」。是明些什麼呢?明瞭我們現在說,補特伽羅沒有我這個東西,於此相違!於是跟它相反的話,那就是說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在這個補特伽羅數取趣當中,明明不是「我」,就起個執著,這個執著就是薩迦耶這個叫「壞聚見」,薩迦耶見叫壞聚見,那麼什麼叫壞聚見?就是實際上我們逗起來這個東西呀!我們叫做「五取蘊」,這個五取蘊是五樣東西逗在一塊兒呀!可是這個五取蘊我們把它覺得這是有一個我在,實際上這個五取蘊真的是我嗎?不!它是五樣東西聚起來的,不但是五樣東西聚起來的,而且是壞的,它「無常」的!所以叫壞聚,不但是五樣東西聚集在一塊兒,而且「壞」,壞在生滅生滅當中破壞的,那麼我們對它又不認識,有個錯誤的執著這個東西,覺得是個我,所以在這個補特伽羅上面執著有一個我,那麼這個執著的見解,叫做「我執薩迦耶見」,這個就是前面說的能知明相違品。不過這種說法是什麼? 此乃法稱論師所許。 法稱論師所許的,法稱論師就是印度大乘發展了以後,一位很了不起的大菩薩,通常我們說南閻浮提六莊嚴當中,陳那、法稱兩位菩薩,這個六莊嚴代表主要的三個特別的不同的淵源,第一個性宗說龍樹、提婆那兩位菩薩,那也就是這個說西天的祖師當中,我們說傳法的祖師當中十四十五祖是吧!十四祖十五祖龍樹提婆,達摩是什麼?二十八祖,那對沒錯!這是龍樹提婆這是二位,下面呢!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是代表相宗的,陳那法稱兩位大菩薩那是什麼?因明的大師,那個好了不起、好了不起!實際上這也是相宗當中的一部份,但是對佛法上面的貢獻,那是無與倫比的,他們六位都有他們特別的,這個是法稱菩薩,所以說這個的話,因為他們在這個佛教上面的樹立,都有他不可磨滅,必須要的如此的這個理由。因此這各宗各派我們就嘿!不管你怎麼說,我毫無遺漏的要解釋清楚。 至於說這個無著論師兄弟,那就是無著世親兩位,那怎麼說呢? 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 說蒙昧!什麼叫蒙昧?弄不清楚就是這個弄不清楚!弄不清楚這個薩迦耶見上面,因為弄不清楚,所以呀不是!這個補特伽羅說弄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於是起了一個,就是這樣,但是這兩者當中,雖然有差別,好在什麼? 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能對治的,同許為覺無我慧!覺也就是明的另外一個,能夠正確的瞭解明白,沒有我這個東西,這個就是無明,那麼這個無明當中,又開出二支來,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 哪二種?業果愚、真實義愚!什麼叫業果愚?從業感果!拿我們普通來說因果關係,有他的必定的因果關係,世間這個都不認識,那麼現在有很多也會講因果,所以站在每一個立場上來說喔!他們也是講佛法,那是一個最大的誤解,至於說印度的很多外道也是講因果的,不過他那個講講講了半天,到究竟到某一個程度的話,沒有因果了,所以表面看起來我們覺得是因果,實際上講講講到後來就沒有因果了,我們往往有很多佛弟子不清楚這個,所以說嘿!他也是講因果,實際上這是個絕大的誤解,那這種概念在此不細辯它,對一般大部分來說我們也不妨說啊!它就是!關於這個概念剛才說的,在這個宗派的嚴密的抉擇的時候,它會分的很清楚告訴我們深細的內涵。下面真實義愚,那真實義的話,那就是性空緣起的性空那一部份, 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初就是業果,因為他不瞭解業果,瞭解了業果了說喔!造了個善業能夠得到好報,然後呢!人人都希望好的哪有希望惡的,所以他瞭解了他自然不造惡,因為不瞭解愚的話就是不瞭解所以任意妄為,因此墮落惡趣,那麼後面真實義愚呢!他雖然曉得說有因果,能夠在人天道當中但是始終透脫不來,透脫不出所以招集往樂趣行,還在六趣當中,總此二者稱為無明。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 行!第二支,行就是業,那個就是我們造作,凡是造作了以後就有一個力量,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那麼這個我想我們不必細說它。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 第三個識,識經說六識身,經上面告訴我們的六識身,就眼耳鼻舌身以及意,意!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呢,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則為意識,那麼為什麼經下面又要說這個話呢?那也就是印度當年很多的大論師,這個論師從小乘開始一直到大乘,唯識中觀各宗派詮釋不同,那沒關係,不管你詮釋的是什麼,只要你認為這個那麼就是這個,所以這個地方主要的告訴我們, 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薰,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 那這個識裡邊又有二支,因位識跟果位識,這個我們要分別一下,這個因位識果位識對於下面很重要,說如果我們對這個不瞭解的話那怎麼辦呢?那麼就是說起不善業感得的苦果,造了善業就感得樂果,這個是習氣所熏的,這個識是因位識,這是個種子是個識種子,那麼下面呢! 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 由於這個種子,將來還有其他的因緣,它會從這一生到下一生,那個結生的這個識種,那個就是果位識。從這個地方我們也看說,剛才不是談到阿賴耶識嗎?儘管前面不管是經上面,論上面說提到,或者有的是接受阿賴耶識,有的不接受,可是在一般我們國內中國,或者整個漢系的教理當中,大部分通常概念都是說阿賴耶識,那麼阿賴耶識有個什麼特徵呢?這個八識規矩誦當中叫-去後來先做主翁!大家還記得不濟得這個?如果不記得哪一個人在黑板上寫一寫,去!最後,來!最先,什麼叫最後?就是人死了你看他動都不動了,這個還沒有走,這個走掉了這個人叫真正死掉了,就是這樣!還有呢!來先!它來的時候最先來,在那個入胎的時候,結生相中一下進去,它就來了,那個時候什麼都談不到,凝滑!那個胎裡邊如果這樣的話,對!就是去後來先做主翁,實際上這個東西什麼?換句話說,這個就是一個果位識,這個就是個果位識,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前面講的識是什麼?就是講這個!那麼由於這個慢慢的增長,變成其他的什麼等等, 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那個跟前面一樣,從這個心都是因位識還有個果位識,前面也就是說由於業果愚不瞭解的向下的,這個地方又真實義愚不瞭解,不管你哪一個那這個識有二個位,一個是因位識,一個是果位識。 那麼關於因位識果位識,我為了容易瞭解起見,在這個地方舉一個比喻來說一說,平常這個地方談那個因位識果位識,是說從這一生到那一生去,我們雖然人人都經驗過無量次,但是都忘的乾乾淨淨,前一世記不住,未來世還沒有碰到,這樣!對它很不容易瞭解,但是這個相續一再的進行當中,前一世到這一世,雖然是沒有,可是這一生當中我們繼續的這一個概念很清楚,那麼只要把這個積累總結起來,也就是這一世到下一世的,所以我們不妨把眼前的這一念來說一說,這個就比較容易認識。 這個識!就是說由於前面的行,造了業以後在這個業熏的一種習氣,這個業熏的習氣通常都是什麼?就是中觀所說的,我們也可以用唯識所詮,造了以後什麼兩個什麼總現相熏低昂時等,那個都沒關係,我順便一提總之一句話,造任何一個業!造了以後它一定留下來一個心裡的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這個地方叫做識,就是個認識作用,所以現在舉的什麼比喻呢?就是說我們隨便一件事情,為了容易瞭解起見,就說今天我們在這裡有一樣東西,吃的東西然後你看見了,大家說或這你隨便看過去嘿!看過去你根本不曉得,有人說:今天我們有一樣什麼吃的新鮮的東西呀!然後你有眼睛看見又有耳朵聽見,腦筋想:今天那樣吃的東西新的呀?什麼東西?他就告訴你:芒果!或者這是榴槤,隨便那個沒關係,你自己去想那個時候你是不是腦筋當中有一個新的東西留下來了?留下來了以後這個認識作用這是個認識作用,你心裡面有影響就是放在這個地方,這個叫做什麼?因位識!什麼叫果位識?就是他這個認識作用會感果的,我們在生活當中可能發生很多這種事情,是不是這樣?那麼下一次如果你再遇見了,再遇見了!那麼什麼情況是遇見了?他有不同的情況譬如說我隨便說一下,或者看見或者聽見了那麼曉得嗯!腦筋當中有一樣東西,那麼這個留下來的東西,剛才我們說芒果榴槤,為了使我們印象更深刻一點我們舉榴槤,因位芒果這裡常見的,大家都認識它也談不到,那個榴槤很多人不認識,什麼叫榴槤?說一下!弄的迷迷糊糊的啊!反正有這麼一件事情,很好吃!所以人家稱它為水果之王泰國來的就是這樣,好!過去了,過去了它有沒有生起現行?生起現行叫做結果了,沒有生起現行這個留在腦筋當中,我們腦筋當中有個印象,那麼這個腦筋當中留下來這個認識的影響叫因位識,過了一些時候跑到別的地方去,又聽人家談起那個水果,你心裡想唉呀!對呀!這個水果是需要的,那一天好像總有個什麼因緣哪!觸發你,觸發你了以後你就想:這個水果之王!這倒沒嚐過耶!到底什麼味道?也許你主動的也許是外面被動的,這個都沒關係,然後你就想啊!你越想或者越聽,到那時候聽的時候剛開始聽的時候覺得嘿!這個蠻有勁,我吃過很多水果這個水果我倒沒嚐過呀!而且這個是水果之王呀!剛想的時候只是引發一點興趣,後來由於其他的因緣於是越弄使得你讒延欲滴,於是你就想辦法去獲得,所以前面這個因位識還需要經過後面這麼一來,那麼那個時候你是不是就去想辦法去獲得這樣東西了?於是嘿!滿你的願,這個時候這個第二次再來的時候,那個識又現起的時候,能夠使得前一次留在我們心識當中這個認識作用呀!生起現行,生起現行另外一個名字感果,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這二個位次,前面這個階段的叫做因位識,後面的呢!果位識,雖然是同樣的識,可是這因果二者當中有他的差別,後面這是一個很絕端重要的概念,先提一下。再下面名色!看文,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名色”,簡單一點說,二樣東西,就是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有情,真正那個身心要二樣東西,一個物質部分,一個心裡部分,就是這個,那麼這個物質部分呢,叫“色”,看得見的;那心裡部分呢,這個看不見,所以叫非色四蘊,那麼用名字來說明它,就是這樣,這個名色就是這個。 那麼下面六處呢!六處也就是說色身!眼耳鼻舌身意,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 這個名色慢慢的增者以後,識入胎的第一剎那叫名色,進去了以後,慢慢的增長,那個時候眼!眼處,耳鼻舌身以及意,這個叫做六處,那麼下面我們也不妨把那個文簡單的看一看, 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 這個注意!胎生卵生,這些它都有的,漸次一步一步增長,化生沒有!一旦集了,立刻六根全俱,六處全俱,那麼 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 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也是一樣慢慢的增長,它只是不住在胎當中,實際上這個卵的,住在卵當中這個也是一樣,現在我們瞭解,所以濕生的話,這也是一種卵,不過他那個卵跟卵生的不一樣,卵生好像外面有個殼,對吧?濕生沒有這個殼在這個水裡邊,大概的情況亦是如此, 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這個說名色本身生的自體,生的根本就從這個地方來的,然後這個根本上面,慢慢的增長的變成差別,不過前面這個,後面的每一支都俱足前支的噢!並不是說到了無明,到了行,那一支的話,前面無明沒有了,只有行,不是!這個無明到了行的話,行那個裡邊現出來的行的行相,它一定有無明,然後到後面識的時候,顯出來識的行相,一定有前面的無明行,那麼每一支後面都是如此,就是這樣!所以對我們的身體來說,我們身體的那個總相,這個叫名色,所以通常我們說色心、色心,然後它的個別的行相來說,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等等,所以一個是身體的總相-自己!一個是差別,那個就是受用的本質成就。那麼再下面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 就是這個,觸的話呢!由於這個六處然後生出這個六處的六根,對境是說根對境以及這個認識作用,這三樣東西碰在一塊兒產生,這個產生的什麼?就是說可意的不可意的中庸,所以這個叫做觸。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由前面那個觸!就是根境識!這個三觸了以後順生三受,對於可意起的樂受,對於不可意起的苦受,對於中庸境起的捨受,那麼這個是三受。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 這個樂受不離,希望不離開,或者我們說執取,那麼苦惱的事情乖離愛,希望那個離開,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喜歡貪也叫愛,瞋也叫愛,在這一支當中瞋為什麼愛?乖離愛嘛。你討厭希望排斥它, 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 這個有個特別的解釋,前面那個因為這個十二有支,一定是前一支引發後一支,前一支引發後一支,說由受的因緣,所以生那個下面愛那一支,可是這個生一定要什麼?跟無明和合緣觸才能夠生愛, 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將來真正談修行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為什麼破了無明,雖然有受不會生愛,不會生愛,那麼就沒有業,那時以後再說, 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 那麼前面說這個受用,名色六處兩樣東西,自體生差別成就,那個能受用的這個體成就了,觸的話呢!根對境所受用的碰到了,然後再下面受的話,那就是整個的生,受用生起,對於異熟的受用,所以從我們說受用受用,這個受用需要能受用者之體,那個是名色跟六處,以及所受用的境,然後以及在這個裡邊產生這個受用的認識作用,這個叫三識和合處,說這樣的這個情況之下,那麼這個受用就圓滿。那麼當然前面說的乖離愛、不離愛,跟捨受相應,也同樣的就是說,無所謂離,無所謂不離,的這樣癡相應的這種狀態。下面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 那個取就是愛的一種執取,比較強盛的那麼它也有,哪四種?於四種境起四欲貪, 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這個取就四種,欲!這個對於欲界的種種,見取!是見解,戒禁取我語取,那麼我語取是專門的,這個就是我們十使當中,這個十使當中的哪個呢?這個我語取就是薩迦耶見這個取,戒禁取呢!那這個就是十使當中禁戒取,然後見取!其餘的這個利使,欲取呢!就是個鈍使,主要的就是這樣一妄分別。 有!那麼愛取以後就有了,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 這個有,就是一旦到了這個位次的話,它一定會感生後面的後有,下一世會來結生的,實際上還沒有到下一世,這是因位當中所以他說 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有!實際上到有支,那個時候它還沒有現起,可是到他那一支一定會現起,這個有的所以叫因位,這是用假立果名。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生嘛!就是胎卵濕化當中最初結,那麼一旦結了生以後,老死,那跟著就來了,那一定逃不了,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老就是變化然後這個死,平常我們有為相都是生住異滅,或者生老病死,這個生住異滅,也有各派的不一樣,通常有一些宗派當中,不立為四相立三相,住相不立,因為住相很容易引發人家的誤解,這個無常相,如果真的有住的話,就沒有無常相了,究實說來的話,它並沒有一個住相,這是我們人的誤解當中的,還有呢,由我們人的粗淺來看,是造了房子詴!這棟房子三百年,好像住了個三百年,所以從粗淺來看的話,立四相,細的來看的話,住相沒有,從他這個地方就生老死,生就是從生,然後呢,老就是異,死就是滅,這是一切的有為相,現在的有情的有為相,也同樣是生老死最後二支,那是有情身上現出來的。這個是十二有支的支分差別,這個支分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