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論 頁/行 P184, P177 手抄 頁/行 10 冊 P138-L12~P163-LL1 音檔 起訖 76B_2914~77B_1330 |
那麼除了這個支分差別以外,這每一支當中,它還有它特別的涵義。那麼特別的涵義呢,這個說根據《集論》上面有一種說法,說第一個無明,使得一切有情不認識事情的真相,它有第一個作用,還有呢,於行作緣,這個是無明的特徵。 南山律在家備覽 77A無明呢,使得一切有情不認識事情的真相,它有第一個作用。還有呢,於行作緣,這個是無明的特徵,所以平常我們說無明緣行,這是說明行,為行作緣現出來這個,那麼為什麼於行作緣?這個裡邊是暗合說,由於我們對於事情的真相不瞭解,所以粗淺的來說明像上面這個可以,繼續你不妨把那個歸類,由於不瞭解所以會起行,所以它更深細一點的分,就分為每一支它有兩個作用,那這兩個作用我在這裡細說一下,無明說過了。 第二個,“行”,行於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這個有個行,就是說你在六趣當中,會這樣、會那樣、會這樣、會那樣,就是這個行的力量,那麼還有呢,於識作緣,說行緣識。 下面呢,什麼是“識”?識者,對於此諸有情所有的業、縛,這個識它會把有情所有的業所有的縛著,說惑,都在這個識種當中它會保持著,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平常我們說,那個各宗的學派談那個識的時候,尤其是唯識一系,那牽涉的這個可以說是達到了最極致的時候,它就說這個阿賴耶識叫做藏識,把所有的東西含藏在裡邊,那麼其他的也是說,那個識的這個相續當中,那個異熟作用能夠把這個業一切的東西保持在這個地方,這個是識的特別的作用。 下面呢,於“名色作緣”,由於識所以名色,關於認識作用,在這裡我們也不妨隨便的說一下,我們往往有的時候莫名其妙想起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往往離開我們非常的遙遠,莫名其妙,當初過去也就過去掉了,我有這種經驗,我想你們也都有這個經驗,眼前的固然,有的時候往往陳年八十代,說到這個地方我就想起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個是好幾十年,到底幾十我記不住,我的印象當中,就是很小,總是十歲上下那種概念,多少時候因為這個時代的改變,一點都沒有影響,你平常要去想,你絕對不可能想的起來。有一次我在鄉下,那鄉下,天上有一個滑翔機走過,那個滑翔那個機聲啊…!這麼一下,我一聽,我自己忽然之間就覺得回憶到什麼?幼年的時候!我就感覺的那個境界,也不是當年的境界,那個當地的什麼地方呢?我在紐約的鄉下,說起來地隔千萬里,我的鄉下是什麼?在中國大陸長江口這個崇明島,這個純純粹粹是當時,識的這個特徵,那麼為什麼要講這段公案呢?你們自己去想,這個識就是有情的業,就是以前你只要有了這樣的造作的,它就留在這個地方,它就停在這個地方,一遇任何一個外緣,它就起來了啊!原來這個識是有情意覆,它的好處也在這裡,它記得一切事情,壞處它也就糟糕在這個地方,那麼這是識。 下面“名色”呢,任持有情的自體,這個名色就是一定要靠這個東西,它就靠這個東西,壞掉了,壞掉了就死掉了,還有於六處作緣,因為這個總體嘛,這個整體的在的話,然後這些就下面來。 “六處”呢,說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使得這個有情,那個自體整個的圓滿,就是靠這個,否則的話一團肉團,所以這個要靠這個六處,使得我們這個自體能夠產生圓滿的功效。 下面又是於觸作緣;下面“觸”呢,令住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我們有情為什麼會流轉在這個境界?就是這個觸!使得這個心跟那個境相應然後這個識就強烈的生起,那就是觸的功效,於愛作緣!於受作緣!這個不是愛噢!受跟愛這個就是觸的二支。 “受”呢,令諸有情于受用生果流轉,一個於境界流轉,一個受的話要生果,由於這個受用的這個力量,它會引發它下面的這些,這個所以能夠感果就是這個受持那個時候,接受了於是由愛作緣,由於愛下面會增長它。 “愛”呢,引諸有情流轉生死,引發這個流轉的根本就在那個愛當中,所以平常我們說這個真正的切斷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真正的切斷從這個地方的切斷它,那個以後再說。 下面於取作緣,下面“取”呢,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捨,下面於有作緣!就是說取是什麼?這個有情能夠有取捨,那麼真正引發這個有支的這個力量都在這個地方,那麼下面呢!說有的緣。 說“有”,令諸有情後有現前,這個有於生作緣,有了就生這是二個。 “生”支,第一個於?同分諸行本無今有心!這個是假立說,這個?同分換句話說生就是說,在六道當中在任何一道叫?同分,這個裡邊本無今有,它本來沒有生起來了就是這個,這樣。所以叫假立,所以這個假立的話,這個都是虛假的,沒有實在的東西噢!這我們要認識的。 於老死作緣!有了生,對不起,它非要老死不可,“老死”呢,數令有情死淪變異壞少勝故。那個老死的特徵是什麼?那個有情變異變化,換句話說生住異滅當中的異支,下面數令有情壽命變異!一方面變一方面叫你消滅,那個就是老死一支的這個,所以老死一支分二個,老就是在變,死就是滅,它這個分的這個十二有支當中的各支的差別。 那麼再下面呢!叫支分略攝,這個支分略攝我想這裡不細說它,那麼這是我們簡單的來看一看,這個支分略攝叫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我們大概瞭解一下,引跟生,能引支是無明行識,所引支是名色六處,六處也叫六入,觸受,能生支愛取有,所生支生老死,所以一共有四支,那個這個裡邊分出二重因果,這二重因果等一下我細說一下,大家有一個相當的認識。 再下面四相,那個四相也就是它流轉相;我們就看一下184頁,至於說這個支分略攝當中,我們用另外一個分類,就有哪一個嘛!是說惑業苦三者當中,惑是哪幾支?業是哪幾支?苦是哪幾支?那麼惑呢!無明愛取是惑,以及第二支行,以及第四支有,那麼這個是業,其餘的所謂那幾支七支那麼是苦,或者叫報,於是感了果以後,對了這個境又起惑再造業再感果,又輾轉的輪轉,那這個現在就不去細說它。 那麼我們在這裡,再下面看四相,這個四相就對我們比較重要的,現在不要看那個文,看那個文,我們不大容易正確的瞭解,我們看看那個十二因緣流轉圖,這個圖有沒有?那對對對,那個裡邊拿一張出來,我們把那個掛在黑板上面,有一大堆嘛!再不然稍微停一下,這個十二因緣圖看看,我看這張圖我是百看不厭,我但願看看有一天看到了,像這個天道現道大王一樣,看了以後證了這個果了,我正究說起來,我不要看那個證了佛果了,佛他最後證的也就是證了這個果了,你要證小果那麼就證到小果,大果內容也在這個地方,你們拿了這個圖,有的時候背後有這個解釋,這個解釋有問題的噢!雖然主要的我說,可是當初我對這個有很多這個概念,還是不一定清楚,所以現在越到後來越清楚,我自己也特別的說明一下。 首先也拿到這張圖,不妨這張圖的這個故事,跟大家先說一下,這個在佛世的時候,這張圖的公案在佛世的時候,印度有這個小邦林立,那麼這有二個國家,這個都是小邦當中相當有力的,他們兩國互相交好,互相就是送什麼東西,這個國與國之間往往都是這樣大家都要面子,那麼這個大國尤其是要講面子,你送了我那我比你更好,我還要比你更好,我還要更好,一次比一次好一次一次好,送到最後那個國家,比較強盛的國家總是比較佔便宜,他就把所有的最好的東西這樣,喔!不是這樣,這兩國當中也有一個稍微差一點點的那個國家,那麼好像表面上面看稍微差一點國家,把最好的東西送給那個,那個大國!覺得哎呀!這個最好的東西都有了,我還有什麼東西比它更好呢?想來想去想不到那正好佛在世,有一個大臣就說嘿!你何不去問問佛呢?這樣嘿!對對對!那麼後來就問一個佛弟子,那麼後來佛就給他這張圖再好不過,因為世間再好的輪迴生死呀!這張圖出生死輪迴的,那麼就供養啊!這個大王聽了很歡喜,然後就很恭敬的畫了這張圖,就捲起來包裝的非常考究,送到對方那個國家去。 那個國家看見這是送來的時候,有一個大臣而且還有一個和尚陪著來,尤其是這個慎重的這麼莊敬的送的來,他總覺得啊!這次送來的東西一定很好,他也真是覺得收了最好的東西,那對方到底什麼東西?他無法想像!那不管了拆開來看,他心裡面滿懷著希望,結果拆開來看,拆拆拆拆了半天,始終是包裝非常考究,裡邊東西還是找不到,他心裡越想啊!這個大概是個無價之寶吧!啊!這個摩尼寶珠呀!也許東西很小那麼所以外面這麼精緻的包裝,最後拆開來一看那張圖,打開來一看就是我們眼前那個,啊,這麼恐怖的一個大閻羅王,咬這個人群,心裡面是楞在那個地方,那麼他因為不認識,所以下面那個大臣就嗯!很多人都不認識,就有人起了個惡念,平常的時候這個國王我們總不如他,他會不會是對我們這種輕視呀?譏諷我們故意,啊,這一下想不到旁邊的人小小的一說,他就做了個非理作意。對呀,他越想越怒覺得,唉!這個人以為他強,所以瞧不起我,我要跟他打仗啊!就是這樣是怒不可言,他眼看著這個情勢很嚴重,幸好這個國家有個智臣,等到他事情過了以後,他當時看見大家說議論紛紛,他也不好開口,回去他自己想想,這個事情不應該嘛!不應該嘛!就算對方對我們這樣,我們要弄清楚。結果那個智臣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就跟國王說,以我的觀點不一定,因為他是個智臣,所以國王很多事情都要諮詢他,幸好這麼一諮詢啊,這個國王得救了,否則的話不但得不到救,還要打仗下地獄,他就問:你何不先去問問對方送來那個侍臣?於是就問那位侍臣,侍臣就說:我們國王對於這個非常恭敬,非常慎重,而且特別派一位和尚,究竟到底怎麼樣?我也弄不清楚,你問問這位和尚吧!啊,好好把那位和尚找來,那和尚就把那個因緣說一下,就是十二因緣,那個國王一聽,哎呀,歡喜的不得了,然後就照著這個和尚所說的這個緣念,然後大徹大悟了,證了緣覺果,這個是一段故事。 我但願我們看了這張圖也證緣覺果,不過這個但願,就是對急於解決自了的,學佛的人不要馬上證果,瞭解這個道理漸漸的深入證佛果,有說尤其是小乘!說佛在證果的那個時候,真正覺悟的也就是流轉生死的這個還滅,就是這樣!至少從小乘來看,佛最後覺悟的也就是這個內涵。 現在我們看這張圖從外到內分成好幾圈,外頭這個大圈子這個就是輪迴,這個輪迴整個的在裡邊,跳不出這個閻羅王,你看這個閻羅王好可怕,正在那個利牙這個可怕啊!把他吃進去一口一口吃進去,永遠在這個地方不但吃兩隻腳兩隻手,整個的在他的懷抱裡邊,雖然還沒有吃雖然還沒有死,總跳不出最後難免一死就是這個,可是這個裡邊外面有一個佛,右上角左上角都有一個佛,都有一個佛菩薩,那麼這個佛菩薩右邊這個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這個有個月,有的地方有個日月兩個,這個是傳承的不同,說你看呀!這個世間本來就是清淨的,然後清涼明白的,指給我們眾生看,至於說那個左上角那個到底是誰?這個我的老師也沒有明說,我也不敢,不過以我現在的揣度去說的話,應該是白度母!度母有個特徵,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悲力化身,因為要救眾生,覺得眾生這麼救不起來,他這個悲心是掉了眼淚,然後化成度母!每一個度母都有他特別的,白度母是專門給人間長壽健康種種好的,所以這個真正要給我們的,換句話說,這個代表什麼呢?主要的代表悲智二量!這個是真正幫助我們從閻羅王的掌握當中,透脫出來的這樣的一個力量。那麼這個圈子裡邊,分成最外面一圈,這個就是十二有支,在這個十二有支裡邊是六道,六道在裡邊的話,那就是這個中有,中有一般黑黑的,那是墮落的中有,所以這個墮落的中有身黑黑的,那個都是向下的,一般白的明亮的,那個就是向上的。向上的人天道,所以白的那一半是包括三善道,黑的那一半是包括三惡道,實際上那個中有身哪,中有身真的現起的時候,如果那個中有是向下的,那個就是墮落的,所以平常我們說,喔,這個人走的時候從哪裡先冷?尤其是這個器世間形成功了整個的。那麼最後呢,一隻禽豬蛇都是!那個都是表示貪瞋癡這三樣東西,那麼這個裡邊主要的內涵,就是總共的十二有支的這個內涵。那麼怎麼樣的四相呢?我想這樣吧!現在已經一小時了,這個留到明天再講,好! 現在把十二有支在這裡我們講一講。這個十二有支,它是正確的說明了,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流轉的這個一個正確的完整的次第,完整的次第!通常在生死流轉當中,任何一個果,它需要經過所謂三世二重關係,這個三世有的時候在二世當中可以圓滿,但是它必須要經過二重因果關係,那麼這個要想說明不大容易,所以我現在一開頭先從一重因果關係瞭解了,我們怎麼從這一生到下一生,這個整個的過程以後,然後再把前面所說的就是這個一重的關係,仔細的觀察,那個就能夠瞭解為什麼?就是這個一重當中,實際上是必須有二重因果關係。十二有支的每一支的特徵大概已經瞭解了,這個十二有支第一個是從無明開始,那麼無明這個概念,由於祖師各個學派的不同,這個學派實際上也就是認識的程度的深淺,並不是說各說各的,那個深的就是把它說的深一點,淺的說的淺一點這是一種,還有一種呢?他為了說明詮釋這個理由起見,他只要能夠說的夠清楚了,那就在這個上面安立,所以雖然各個宗派當中所安立的種種名言有所不同,但是那個內涵沒有什麼多大的出入,這個我們要瞭解的。所以我們通常說,中國人叫這個東西叫成這樣,外國人另外一個名詞,名詞可以不同、內涵無二無別,所以以後遇見這種地方,我們應該用這種態度認識。 那現在我們正講這個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的內涵。第一個從無明開始,這個無明有一種說法,說這個薩迦耶見當體就是無明,換句話說,在這個數取趣上面,五取蘊上頭我們並不認識他的真相,然後執這是有一個我,說我執薩迦耶見;那麼有一類說法呢,說由於無明,這個是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對於真實義愚蒙不瞭解,由於不瞭解所以事情就看不清楚,這個比喻說天黑黑的,因為這樣的關係,看地上的一條繩看不清楚,把它看成蛇,那麼這個都沒關係,反正這是由於不瞭解這個真實義,於是說妄執有我,然後於是這個我把它錯誤的認識,妄執種種苦樂,因為尋求所謂樂,然後要減掉痛苦這些,所以造種種的行業,造種種的行業所以這個無明行。 造了業以後,然後這個在每一個人,造業者的心識上面就留下來一種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通常我們稱它為識種子,為什麼稱它為種子?因為那個種子,譬如說像樹木任何一樣東西,長出來了,那積了種子,那個種子現在看不出什麼,可是遇見緣,它就會能夠增長,現在我們那個作了任何一件事情,心裡狀態亦復如是。我們隨便作任何一件事情,今天看見一個人,然後跟他說幾句話,看過了我就想起這件事情,不管是這個貪瞋癡,任何狀態都留下這麼一個影響力量,可是留下來的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通常就是留下來了,它不一定是馬上會生起效應,那麼這個時候它怎麼樣才能夠生起效應? 也不妨從這個種子這個比喻上面說,積累了這個種子以後,那個種子如果你收藏在這個地方,那麼它始終維持這個種子位,一旦如果遇種種其他的生長的因緣,那麼這個種子的生長的因緣,通常我們說擺在土裡邊,實際上這個不一定擺在土裡,這個遇水以及陽光是最主要的,不過我就看見他們專門培植人,泡在那個水裡邊,然後那個水裡邊加點肥料,曬曬太陽,它也長出來了,所以最主要的是拿我們世間來說,水土陽光肥料,那個比喻只是說明,這個種子還要其他的因緣,而助長它生長。 現在呢,我們心識當中由於無明行識,這個識種子需要遇到什麼樣的緣呢?那麼我們從十二有支當中,就可以來看這件事情,前面無明行識三支,那麼這個到三支為止,留下來這個識叫做因位識,它這個識種子,只是因位當中,還沒感果,什麼情況之下感果?我們可以一口氣就跳到這個,我看噢,第八支,愛支。那麼這個潛在的力量,你也可以種種不同的比喻,或者說種子,或者我們不妨說,譬如說感染那個細菌,感染了細菌以後,那它不一定馬上會,這個細菌會生起現行或者生病,有的潛伏在這理會潛伏很久,譬如以前來說這個,好像現在是科學發達沒什麼,我們那個時候小的時候,肺結核還是蠻嚴重的,所以這個小孩子都跑到那個醫院裡面,那個衛生所去接種卡介苗,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接種。那麼試驗一下,說你感染過沒有?很多人感染!感染了,但是他並沒有生肺病,意思是說:它那個種子雖然在這裡,可是並沒有其他的因緣助成它,但是它有潛在的力量,萬一助成它增長的話,它那個病相就會顯出來了。 現在我們輪迴生死當中,這個識種子,要什麼樣的因緣才能夠助成它?那個就是第八支的“愛支”。然後透過了這個愛取的滋潤,那個愛是什麼狀態?在這裡要說一下,我們的愛總是說,這個執取,實際上這個“愛”,它是整個的就是一種無明,強烈的無明的一種行相,所以這個包括貪瞋癡三樣東西,所以說對於可意境,好的東西要不離愛,要歡喜執取它,這個就是貪,對於不可意不好的東西,乖離愛,那就是排拒它,乖離愛這個也叫愛,所以這個是瞋的一個名字,另外一種呢,癡,那是總共說起來,都是由於不瞭解真相而產生的,所以這個愛支,實際上那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我們不一定是說有執取,那麼這個我也來說一個,用一個實際上的實例來說明他,透過這個實例,大家可以觀察的很清楚,譬如說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上課,來了一個人,來了一個人哪,這個人有二種可能,一種可能呢,說這是一個朋友,這是以前很久不見的朋友,可是我們還是要上課!那你等一下等一下,這個那個時候這個朋友的出現。包括二件事情,第一個以前的因緣跟他結識了以後,然後就停在那裡,大家分手了,所以這個以前接受的因緣是什麼?就相當於前面無明行識這個種子。 南山律在家備覽 77B就相當於前面無明行識這個種子,可是那個時候到此為止,大家因為其他的因緣叉開了,或者沒有繼續下去,那麼今天遇見了啊!很高興,於是下面這件事情如果這個並不是很重要的話,我們就一定很高興的跟這個朋友繼續的談論呀!或者什麼等等,談的好的話說不定嘿!大家就譬如世間來說,那我們就合夥做個生意吧!假定我們出家來說的話大家這樣那好極了,他也修行你也修行,那麼一起我們到這個地方來,或者兩個結伴參訪什麼等等,下面就會引發這樣的事情。 那麼這個愛!就是說可意境不離愛,下面也許來的這個人很討厭就是這樣,以前看見這個人反正專門來找麻煩,那麼現在又遇見了,這個跟前面一個是不離要想獲得,一個是乖離相反,但是內心當中的力量是一樣的,對他有一種愛執,後者的愛執!愛執它心心唸唸想辦法要排斥,所以我們就想嘿!這個傢伙怎麼樣把它支使開把它弄開?或者我不要去見到他!儘管你沒見到這個人可是心裡面鬧些什麼鬼呀?就心裡面老在這個上面盤,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愛支,還有這個愛支我們不要誤解,有的時候跟人家吵了架以後,儘管被人家勸開了,心裡什麼狀態?一天到晚緣在這個上面!所以這個乖離愛!就是你希望離開這個人,可是心裡面老纏在這個上面,就是這樣人家怎麼勸,勸開了以後你越想越氣越想越氣,一個人自己在那兒說越想越氣,這什麼狀態?愛支! 然後不但是愛支,取支!那麼取是什麼行相?由於你前面這個不管是可意的貪不可意的瞋,這是一個心念向它的愛執,下面又想著嘿!好的東西那我要想獲得它,所以這個取當中叫欲取,什麼我與取呀!這個取就是說你所嚮往的東西,你就想獲得執取它,那麼反過來呢!討厭的東西的話取什麼取呢?就是剛才心裡面你想乖離排斥它,如我所欲的心心唸唸掛在上面執取這個概念,實際上是被這個煩惱執取我們不知道,這個都是取支,那我們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愛執相應的,進一步要採取行動的行為,那個這種心念就是所謂取支,愛取二支,由是使得前面或者是這個朋友,或者是令我討厭的這個冤家嘿!這些就產生了現在下面的這個行為,那麼這個行為下面的話就有結果產生了,那麼至於說我們生死輪迴當中呢!亦復如是亦復如是!我們一生遇見的事情都是在這樣的各式各樣的這樣的狀態。 現在我們就說一生吧!一天到晚忙這個,忙完了以後到最後臨終了,這個生命只是結束了,那下面這個情況怎麼樣呢?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很有意思,剛開始譬如一點小病看病大家覺得看病沒關係,我不妨仍舊舉一個例子來說,這種舉的例子是比較淺顯使大家容易瞭解的,如果你不瞭解也可以從這個例子當中,想你自己相應的,那我現在舉的例子是什麼呢?譬如說一個做生意人,我們雖然不是作生意人,也許不是作生意人可是這個概念我想我們用的上,他一天到晚在這個錢上面盤算,我們不一定做生意也是這樣噢!那個公務人員或者做什麼也好,世間都是名利大家要想盤算這個東西,平常白天整天忙他也不覺得,覺得是應該的,假定有一天生了病了,照理說順便休息一下,哎呀!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如果說病更重的話,一般世間人他真正主要關心的是什麼?真正關心的就是他一生經營的那個事業是放不下,這個世間的人來說等一下兒子媳婦還沒娶,女兒還沒嫁,等到兒子取了媳婦女兒嫁了還要忙孫子,他永遠忙不完的,只會關心這個關心那個,我想這種事情我們人人都會注意到,那麼這種心念!乃至於到最後快死的時候他也會在這個上面,在這個上面! 那麼最後呢!到生命漸漸消失掉了以後,由於前面所以這個經論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集業之理呀!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要瞭解的正確一點,我想你們看《廣論》174頁,我看是不是174頁,就是為什麼會集業的呢?177頁最後,死後成辦中有之理這一段,那他這個死後這個中有起來了,那些還沒有到,由於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實際上這個我愛已生這個就是無明行,然後無始樂著的戲論的熏習就是愛取,然後善不善業的熏習,這個就是有支的力量,那麼現在這個地方主要的是說什麼呢?就是他臨終的時候他那個心念,他就會心心唸唸掛記在這個上頭,掛記在這個上頭,掛記在這個上頭以後然後呢!慢慢慢慢的所以這個死心,前面我們不是說死心,什麼叫死心?就是初念現起的時候!他這個繫念在什麼都忘記掉了,那個時候他一心就執著這個上頭,執著在這個上頭,然後如果他執著在上頭的話,那麼這個說他將來下一生到哪裡去?他就是這個現起!所以他一生的業的總集帳,最後由於這種執取的力量就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東西,所以這個情況也就是什麼?就是由於他乃至於臨終他仍舊少不了,前面這個心識當中留下來這種東西,這種愛支的力量一直在進行當中,一直在進行當中。 如果我們自己觀察一下自己,雖然我們沒有死,然後平常的時候就是無關緊要,碰見一點重要的時候最重的是什麼?愛執!地震來了馬上逃出去,為什麼要這樣?這個愛執呀!假定有一點時間的話喔!我趕快值錢的東西包起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人人都能夠體會得到的,所以這個時候當任何時候遇見的前面這個,這個潛在的力量呀!當時遇緣的這個愛執的愛取兩個力量,然後到下面產生的什麼?叫中有!你最後走的時候以什麼心態?那就把在這個上頭!所以他最後臨終的時候,最後就牢牢地執取這個東西,最後這個中有現起來了,就是最後死的時候,就是這個執著使他產生這個力量,就是這個“有”,他的有的這個力量,那麼這個有→中有,等到這個“中有”現起的時候,剛開始他還是這個力量,可是等到一旦“中有”現起來了以後,這個“中有”有個特點,這個“中有”就是心識一種特別的狀態,這個“中有”的力量非常的強非常的強,他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擋的住他的,這個完全是他的業,所以所看見的東西無願弗缺,所聽見的東西亦復如是,這個中有身出現的時候,佛,佛沒辦法擋住他這樣,所以這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是佛的業你是你的業,佛也沒辦法擋的住你,那個中有出現的時候呀!不久他就曉得自己死了,那個時候一旦曉得死,因為這個潛在的力量,他就有非常強烈的這種慾望又存在,他又存在,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他就是自己仍舊是這個念頭,這個求生之欲,那個時候特別的強。 說到這裡,稍微停一下,我忽然想起一個小事情來,我們在學校裡邊念物理化學的時候,這個化學上頭,譬如說原來水,不管任何東西分解的時候,那個時候氫氧,這個叫做氫生氧,那個氫生氧的力量非常強,不曉得你們還記得不記得?如果你們想想,不曉得這是中學還是?中學講的還是什麼時候?我的印象是高中多多少少講一點,如果大學裡邊的話,那會講的更詳細,不過這個大學理工,理專門講這個,工多多少少,農大概是,其他的講不講我不知道,我忽然想起的這個世間法,實際上這個真正的業力,還是人的心業力,當這個執取的力量,從老的地方離開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會產生強有力的,因為一向很強而有力這個執著作用,所以一旦離開了以後,他唯一的就想再去執取,那個中有身也就是這種狀態,也就是這種狀態,那麼到哪裡去?這個就看他的緣了!那麼這個緣就是一生造的業,如果這個時候現起的中有身,如果是善道的,這個中有身所見的那個樣子,以他的心情是比較平和歡喜而且向上,通常經論上面這麼告訴我們,生天的中有一直向上,如果是人道的中有這樣的橫走,地獄的中有向下,然後人或者天這個中有,雖然人是這樣的走的,可是他看見白的,當然這個裡邊也看他的福德因緣啦,那麼如果說三惡道的話,就看見的霧霧的,就像裡面有霧一樣,如果今天正好有霧呢,如果我們放眼去看,如果我們現在向外中有上看見的,那就嚴重了,三惡道的名堂,三惡道的名堂。 所以這個地方也停一下,說有的時候,平常我們修行了以後,淨罪積資過程當中,說固然懺罪的時候你有淨罪相,平常我們夜裡的夢境哪,也可以印的出來,現在造的業大概是什麼相應?如果說你平常作的夢,這個不是偶然一次噢!經常性的夢,如果夢裡邊老是蠻看見很多人蠻歡喜的,或者很美妙的什麼,那個這個人的業也通常都是善的,如果說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如果死的話,那個人應該在人天當中,再不然,夢境當中呀,常常這個住的很荒涼,我們看看好像一片黃沙那樣的話,乃至於很可怕恐怖的話,那是惡道,所以這個墮落!這個畜生那個中有的話,他會看見很多動物,是畜生出現,墮落惡鬼的話呢,那個就是很茫茫然,什麼都沒有,很滄涼的味道,墮落地獄的話,那就會很極度的這種恐懼,或者想很冷,要想找地方去曬太陽之類,或者很熱,要找清涼的地方去,那個他要想去的那個心情,就是他將來去的地方-寒冰地獄?還是去的這個火燒地獄?那個是中有身上面,他那個時候都現出來了,那麼他總有一個很強烈的追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