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34-L2~P38-LL5

手抄 頁/行  補充教材 ~P22

音檔 起訖     新版 19_0000~19_3933

第三節八戒

原文:八戒中分爲六項

一釋名 二功益 三簡人 四懺悔 五作法 六料簡

淺釋八戒是佛陀慈悲爲礙於現實環境不允許出家修行的在家人,能學習出家的

修道生活而設的戒法。爲讓能了解八戒中的內容,本節共分爲六項來說明

一、解釋八關齋戒的名稱意義。

二、說明受持八戒的功德與利益。                           

「簡別受戒的人有沒有遮難。

四、強調受八戒前必須先行懺悔。

五、有關傳授八戒的作法儀式。

六、從多方面的資料來簡別八戒的相關事宜。

 

 

項 釋名

原文:▲業疏云:『云戒云齋云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則能治之業。言八齋者,齋謂齊也,齊其心。或言清也,靜攝其慮,如世閑室,亦號齋也。言關齋者,即禁閉非逸,靜定身心也。』

濟緣釋云:『初總示三名:或處單稱,或處連呼云八關齋戒,並如經律呼召不同。息緣離過,善法內增,故云攝淨歸心也。言下別釋三,初釋戒義,所防是過,能治即行。次釋齋義有二:齊取專注,心無差別;清取離過,絕諸雜想,世中齋館,亦取閑靜之意。三釋關義,從喻爲名,如世門關,防奸止寇,即禁閉義也。』【見業疏記卷十】

淺釋本文首先解釋八戒的三種名稱及意義。

《業疏》云:『八戒的名稱很多,一般統稱八關齋戒。有時則單云戒、云齋、云關者,從這眾多的名稱來說,在意義上乃是大同小異,其目的莫不在收攝身、口、意三業使令清淨歸入自己的內心也。在此所言八戒者:八,即是說明所防止犯戒之境界有八種;戒,則是能對治相對於身、口、意三業境界之業性,也就是說具有止惡行善的功能。言八齋者,齋有二種意義:第一、齋就是所謂齊的意思也,齊一其心(齊其雜亂的心念,而能專注於一境)。二、或言清的意思也,就是寂靜收攝其放逸的心慮,清除種種妄想雜念,如同世間人將所住的閑室(閑靜的住所)亦號齋也,就是取清閒寂靜的意思。言關齋者,即是說明關字有禁止關閉非法放逸的事,達到靜定自己的身心也。』

《濟緣記》解釋云:『最初一段是總示三名:三名中,或處(有的地方)是單稱八戒,或處連呼(有的地方則是連起來稱呼)云八關齋戒,並如經律(都是依據經律論三藏所使用)的呼召(稱呼、名號)而有所不同。但由於三名的意義,其目的都在於止息外緣、遠離犯罪的過患,所以能收攝世間種種的善法,使令修行者內心能夠增長道業,是故云攝淨歸心也。言八戒以下,是各別解釋三種名稱的意義。最初解釋戒義,是針對所防殺生等八類境界是過患所在,而能對治過患的方法,即是如法持戒的戒行。其次解釋齋義有二種意思:一、齊,是取其專注一境,令心無差別。二、清,是取遠離過失,斷絕諸多雜想,如同世中(世間)的齋館(閑室),亦取清閑寂靜之意。第三是解釋關義,關是從譬喻爲名(立名),如世間的門有設置開關來防奸止寇(:防止小偷、盜賊來盜取財物)的用意一樣。從佛法上來說,即禁閉煩惱賊來盜取修行者的功德法財之意義也。』

原文:▲業疏云:『善生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

淺釋本文引《善生經》來說明,受持八戒有滅罪的功能。

《業疏》云:『在《善生經》中云:能清淨受持八戒,除了五逆重罪,其餘所犯的罪障皆能夠滅除。』

第二項 功益

原文:▲業疏云:『多云:經説作閻浮王,於人中寳切自在,不如八戒十六分濟緣釋云:『閻浮王即轉輪王。彼國錢重十六分,故經論中多舉爲比。』

淺釋本文以下開始談受持八戒的功德與利益。

《業疏》云:『《薩婆多論》云:經中説到作閻浮王的福報,對於人世間中的寳物他能切自在地享用,但遠不如有人受持八戒一日一夜所得清淨自在福報的十六分之。』

《濟緣記》解釋云:『南閻浮提王,即是印度古時所稱的轉輪王(鐵輪王統理南瞻部洲)。彼國錢重十六分,是故經論中多舉十六分爲比例。』


原文:▲業疏云:『智論云:譬如軟將將兵,終竟無勳。健將破敵,日之中功蓋天下。五戒、八戒其相同此。良由五但離邪,未能清絕;八行全淨,相同無漏。約期乃少,取行則多,故功益彼。』

濟緣釋云:『欲爲生死本,絕欲則超生,故唯約婬以分勝劣。時少則不及盡形,行多則加彼三戒,仍斷正婬。』

淺釋本文說明受持八戒的功德勝過受持五戒的理由。

《業疏》云:『《大度論》云:譬如有軟弱的將領,將(率領)(軍隊)去作戰,終竟(最後還是)無法建立功勳;另外,有智勇雙全的健將,帶領兵衆擊破敵人,一之中就可以功蓋天下。受持五戒和受持八戒其相(情形),就同於此(以上的)譬喩。良由(實在是由於)五戒但能離開邪婬,未能清淨斷絕婬欲的生死根本;而受持八戒的戒行必須完全淨除,連夫妻間的正婬也斷絕了,是相同於出家修行無漏的戒法(指:不婬戒,非在家的不邪婬)。雖然受持八戒約期限來說乃少於五戒,但是所取的戒行則多於五戒,是故八戒功德益(超過)(五戒)。』

《濟緣記》解釋云:『婬欲爲衆生生死的根本,能斷絕婬欲則能超出生死。故唯約()斷婬一戒以()分勝劣。另外,從八戒受持的時少(時間一日一夜)來說,則不及五戒是盡形壽來受持;但是八戒的戒行多,則加彼三戒(指:比五戒多了三條戒),仍(而且)八戒是絕斷正婬,所以功德勝過五戒。』

 

原文:▲業疏云:『成實云:天生福報亦所不及。帝釋説偈,佛止之日:若漏盡人應説此偈: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爲與我等。』

濟緣釋云:『天王即帝釋,是三十三天主故。據論,帝釋先説偈,佛方止之;文中引倒。偈云,六齋神之日,謂天神下降日也;則爲與我等,帝釋自謂受持八戒福與己同。佛呵止之:若漏盡人可説此偈,則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帝釋天福所不及也。』【已上皆見業疏記卷十】

淺釋本文說明受持八戒的功德勝過帝釋天主的福報。

《業疏》云:『在《成實論》中云:受持八戒的功德,即使是帝釋天王的福報亦有所不及。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帝釋天王曾經自説一首偈,意思是說如果有人在六齋日能如法受持八戒,所得的福德就可以與他相等。佛就呵斥帝釋並制止之日:假若你是漏盡人才應説此偈:

「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爲與我等。』

   《濟緣記》解釋云:『天王即帝釋,是三十三天主故。根據《成實論》所說,在帝釋先説偈後,佛方制止之;在文中引出的次序是顚倒(相反)了。其中偈云,六齋神之日,就是所謂天神下降日也;乃至則爲與我等,是說明帝釋天王自謂(),受持八戒所得的福德利益與己(我帝釋)是相同的。帝釋才說完這首偈,佛就呵斥制止之,並且對帝釋說:假若你是漏盡人(指:三乘聖人)才可

以説此偈,則與三乘聖人的無漏福慧相等,所以說帝釋所享有的天福,是有所不及世人受持八戒所得功德也。』

註解

則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受持八戒的功德爲何相等與三乘聖人的無漏福慧呢?這是從因地來談,因爲三乘聖人所受的戒法是全斷婬欲,受持八戒的人也一樣的緣故。而帝釋天王卻是不斷婬欲,是故從因位來説帝釋福報是不及受持八戒所得的功德。

原文義鈔云:『優婆塞受三歸五戒者,聞佛説法,得下二果,不證三四。受八戒者,亦證三四。』【見拾毗尼義鈔卷一】

淺釋本文說明清淨受持八戒的人,如果依佛所說法而修行則能證得阿羅漢之果位,這同時說明了有所謂的「白衣阿羅漢」。

《拾毗尼義鈔》云:『優婆塞(受持在家五戒的男居士)受三歸五戒者,聞佛説法,可以證得下二果(指初果與二果),但不能證三果及四果。能清淨受持八戒者,因全斷婬欲乃至連婬心也斷除的緣故,亦可以證得三果及四果。』

上來第二項「功益」講竟。


 

 

第三項 簡人

原文義鈔云:『八戒亦問諸難,準五戒解。』【見拾毗尼義鈔卷一】

淺釋本文是第三項「簡人」,針對戒子有無遮難來談,其內容同於五戒所說。

《拾毗尼義鈔》云:『受八戒亦須對戒子尋問諸多的遮難,其內容準(相同)五戒所解(簡別)。』

接著講解第四項「懺悔」。


 

 

第四項 懺悔

原文事鈔云:『次爲懺悔。智論云:我某甲,若身業口業意業不善,貪瞋癡故;若今世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三業清淨,受行八齋,是則布薩。』資持釋云:『布薩翻淨住,亦云清淨。』

淺釋本文引《大智度論》來說明受戒者行懺悔的身心狀態及言詞。

《行事鈔》云:『在問遮難之後,其次爲戒子行懺悔。在《大智度論》中

云:我某甲,假若在身業、口業、意業上造作諸多不善,皆是由於貪、瞋、痴的緣故。若今世或者先世(過去世)有如是三業造作三毒的罪,今日我於三寶前誠

心懺悔,使令三業清淨,再來受持奉行八關齋戒,是則名爲布薩。』

《資持記》解釋云:『梵語布薩,此土翻爲淨住,亦云清淨的意思。』

原文事鈔云:『增一,若受八齋,先懺悔罪,後便受戒。』【已上皆見事鈔記卷三十九】

淺釋本文再引《增一阿含經》來說明懺悔的程序。

《行事鈔》云:『又《增一阿含經》也說到,假若想要受八關齋戒,必須先懺悔過去所造作的罪業,然後便可以受戒。』

第五項 作法

原文:【作法中分爲二支

正納戒體

二 説相發願】

淺釋關作法一項中,可分爲二支來討論:

一、正式納受八戒的戒體。

二、説明八戒的戒相以及所發的廣大誓願。

今初,第一支「正納戒體」。

 

支 正納戒體

原文:【受前應預習發戒及臨時開導等,皆同五戒,可以例知。】

▲羯磨註云:『倶舍論云:前受戒者下坐合掌,隨施戒人語,勿前勿俱,若違不成。』

業疏釋云:『隨施戒人語者,師資道成,授受有儀,非輕法故。』【見業疏記卷十】

【受三歸五戒時,亦應準此。】

淺釋在「五戒」一節中,「作法」一項的內容已經講得很詳細。今講解受八戒的作法時,與五戒相同的部分就省略了,所以弘一律師說:受戒前應預習發戒及臨時開導等,皆同五戒,在八戒的作法儀式中,是可以例知的。

《羯磨註》云:『《俱舍論》云:現前想受八戒者必須下坐長跪於師前並恭敬地合掌,這時跟隨著施戒人(授戒戒師)作法的授戒言語,勿前勿俱(不可以提前說,也不可以同時說),假若違背這個師資授受的作法儀式,那就不成就受戒。』

《業疏》解釋云:『隨施戒人語者,是說明師(戒師)(戒子)道成(作法成就)的語言相狀,授與受要有合法的儀式,非輕法故(才不致輕慢戒法)。』本文是針對八戒而說,所以弘一律師在文後提示:受三歸五戒時,亦應準此。

 

原文:▲事鈔云:『次受法者。智論云:受日戒法,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夜,爲淨行優婆塞。(三説)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夜,爲淨行優婆塞竟。(三結)

資持釋云:『文爲四段:初稱名;二歸境;三限期,準下成論,受通長短,隨人加改;四立誓。』【見事鈔記卷三十九】

淺釋本文說明受八戒的儀軌及含義。

《行事鈔》云:『其次說明受八戒法者(的軌則)。現在是依照《大智度論》

云:受一日一夜八戒法,戒子必須長跪合掌,應跟著戒師作如是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夜,爲淨行優婆塞。(三説)。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夜,爲淨行優婆塞竟。(三結)。』

《資持記》解釋云:『上文可分爲四段來說明: 初稱名,我弟子某甲;二、歸境是以佛、法、僧三寶爲所歸投的境界;、限期,是說明受八戒的期限爲一日一夜,但如果準(依據)下文中《成實論》的主張,則受八戒的時間是通於長短,是可以隨著受戒人來自己加改;四、立誓,就是指爲淨行優婆塞這一句。』

 

原文業疏云:『言淨行者?以所期時,奉持九支,同諸佛戒,故云淨也。何以不言如來正覺者?五戒初離邪緣,故以正隔之;今於五上重增勝行,復何須也。』

濟緣釋云:『以同佛戒,故名淨行。私釋:對前五戒未斷正婬,故加簡之;由五戒後,具列三號,今文既闕,故此通之。若爾,不受五戒,直受八戒,非是重增,理須加唱?私釋:作法加簡,非正受詞,義應通得,文中且據往釋耳。』

【見業疏記卷十】

淺釋本文說明受持八戒稱爲淨行的道理。

《業疏》云:『爲什麼言受八戒爲淨行者?以(因爲)這是就受戒者在他所期時限內,必須要奉持九支戒,其中是相同於諸佛盡形壽受持不婬的戒法,是故云淨也。如果是這樣,何以(爲什麼)在受八關齋戒的作法,不言如來至眞等正覺者呢?答:這是因爲受五戒乃是初離邪婬的因緣,未能斷除正婬,是故以如來至眞等正覺是全斷正婬來隔斷之(指:有所區別);今受八戒,是於五戒上重增完全不婬欲這種殊勝的戒行,復何須也(所以不須要說)。』

《濟緣記》解釋云:『以(因爲)八戒中的不婬戒,已完全斷除正婬是同於佛戒,故名淨行。私釋(指:靈芝律祖個人的解釋):這是針對前面的五戒未能斷除正婬,是故加如來至眞等正覺這一句來簡別之;這是由於傳授五戒儀式的後面,具列如來、至眞、等正覺這三號,今受八戒的文既然有闕,是故在此來疏通解釋之。

若爾(如果是這樣),有人不受五戒,而直接受八戒,這並非是重增,那麼照理說就須加唱如來至眞等正覺?私釋:在作法的儀式中所加的文詞是用來簡別,並非正式受戒的詞句,按義理來說應該是可相通得。宣祖在《業疏》的文中,且據(係根據)往釋耳(指:一般先受五戒再進受八戒的次第來解釋罷了!)

註解

   九支:即是八關齋戒,以八戒中的「不非時食」爲齋戒分開來説,所以共有九條戒。詳見後面宣説戒相的解釋。

上來第一支「正納戒體」講解竟。以下講第二支「說相發願」。

 

第二支 説相發願

原文:▲事鈔云:『次爲説相: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盜,我某甲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婬,我某甲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夜不妄語亦如是。不飲酒、不坐高大床上、不著華鬉瓔珞及香塗身熏衣、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夜不過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爲布薩。』

資持釋云:『正説相中,全依智論。準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論云:齋以過中不食爲體,八事照明故成齋體(謂以八戒禁防非逸,方顯持齋清淨,故云照明。)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故言八齋,不言九也。所以不過中食在後獨明。若依羯磨,則合高床歌舞爲,過中爲八。又增中,過中爲第六,合嚴身觀聽爲。皆所出不同,隨依並得。』

淺釋信願行是學佛的資糧,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上來旣已皈依三寶受得八戒體,今戒師當爲戒子宣說戒相,並且教戒子發大誓願,將受持戒法功德回向,與法界衆生共成佛道。是爲本文「說相發願」所要陳述的內容。

《行事鈔》云:『其次再爲受戒者説明八戒的戒相,使戒子能明白戒法的相狀來如法地奉持:如同十方三世諸佛所奉持的盡形壽不殺生,我弟子某甲一日一


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盜,我某甲一日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婬,我某甲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夜不妄語亦如是。不飲酒、不坐高大床上、不著華鬉瓔珞及香塗身熏衣、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亦如是。(皆如同第一條不殺生戒的解釋)以上已經爲戒子說明所受八戒的戒相。接著說明齋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夜不過中食亦如是。我弟子某甲今日受持奉行八戒,將隨順戒師的教導如法來學習諸佛所行的戒法,這才名爲布薩(清淨三業,安住於戒法,名爲布薩)。』

   《資持記》釋云:『上文正式説明戒相中,全部是依據《大智度論》的文。如果準照論文的數目應該說有九戒,而言只有八者(八戒),這是什麼道理呢?《薩婆多論》解釋云••第九條的齋戒,是以過中不食爲體,而假藉前面的八事()來照明(謂以八戒禁防非逸,方顯持齋清淨,故云照明。)故成就了齋體。這種藉由八戒與齋體共同相互支持的九戒,就名爲八支齋戒,是故但言八支齋戒,不言九戒也。所以不過中食放在後面單獨來說明。若依《羯磨疏》的文,則合高廣大床與歌舞倡伎爲一條戒,以過中不食爲第八條戒。又《增一阿含經》中,將過中不食列爲第六條,合嚴身(不香塗身熏衣)與歌舞倡伎故往觀聽併爲一條戒。皆是因爲經論所出開合有所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說法,於受戒時只要隨順依據任何一種來受持,並(都可以)得戒體的。』

註解

   照明:如法依「照」八戒來禁止防護身心使令不放逸,才能顯「明」持齋清淨不毁犯的行儀。

 

原文:△事鈔續云:『願持是布薩福報,願生生不墮三惡道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逮得薩云若,成就佛道。』

資持釋云:『敎發願中,初離惡趣,我下揀世報,願下示所求。薩云若,亦云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已上皆見事鈔記卷三十九】

淺釋本文說明將受持戒法清淨的功德,所迴向發願的種種相狀。

《行事鈔》續云:『戒師說明戒相後,接著必須教導受戒者發廣大的誓願:願我所受持是()戒布薩(清淨)的福報(功德),發願生生世世不墮三惡道、八難之中;我亦不希求轉輪聖王、大梵天王、帝釋天王,所享受世界種種五欲之樂。我所發的廣大誓願,是願以持戒清淨的功德,使令諸(一切)煩惱盡能斷除,逮得(直到獲得)薩云若(一切智),成就無上佛道。』

《資持記》解釋云:『戒師敎導戒子發願的文中,最初使令永離三惡趣及八難。我亦不求以下的文,是揀去不求轉輪聖王等世間的果報。願下這幾句,是顯示所求的廣大誓願。梵語薩云若,亦云薩婆若,此土譯云一切智。』

註解

   八難:指難以見聞佛法的八類眾生。即:地獄、餓鬼、畜生、北倶盧洲、無想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

原文【隨機羯磨中説相發願,皆與事鈔不同。今錄於下,隨依並得。】

▲羯磨云:『授戒相言: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某甲一日夜不殺生。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盜,某甲一日夜不盜。能持否?S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婬,某甲一日夜不婬。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某甲一日夜不妄語。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某甲一日夜不飲酒。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華香瓔珞香油塗身,某甲一日夜離華香瓔珞油塗身。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某日夜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能持否?(答言能持)如諸佛盡形壽離非時食,某甲日夜離非時食。能持否?(答言能持)

業疏釋云:『如諸佛至不殺生,舉勝境所行也,某甲已下,引己上同。問答之相,顯成持誓。有本云:我某甲日夜不殺生亦爾者,直述己契上同於佛,不假問答亦成説相。餘並準此。第三婬戒者,以自他俱遠故。有人云邪婬者,此五戒相,由制他開自故。八戒云邪者誤也。第五戒相,有人加辛肴者,正文無此;既受淨身,焉噉羶臭,理不可也。第六華瓔油塗者,中梵以爲美飾;此方所重衣服裝校、脂粉塗面,以爲修身。如論離舊莊嚴,義須準的。第七離高勝床及觀聽倡伎者,合二散慢緣爲一戒也。』

淺釋弘一律師在本文開頭先吿訴我們,他現在所輯錄的這段原文的戒相,是《隨機羯磨》文中授八戒所列的戒相,與上文《行事鈔》所宣說雖然在開合及次第上有些不同,但不論依那一種來授戒,都可以得戒的。又《羯磨》文中的授戒原文,淺顯可知,在此省略不再淺釋,現在僅就後半段來淺釋如下:

《業疏》解釋《羯磨》文云:『如諸佛至不殺生,這一句是舉出諸佛戒行殊勝的境界,來張顯諸佛所受持的戒法也是戒子所行也。某甲已下的文,是引文來說明自己現在要受持跟上面所說的戒相是相同的。戒師與戒子問答之相狀,是用來顯發成就受持八戒的誓願。另外,也有其他的戒本云:我某甲一日夜不殺生亦爾

。文中「亦爾」的意思,是直接敘述自己契合如上所說的戒相,是相同於諸佛的,不須要假藉師資彼此的問答,亦可成就授受八戒的説戒相狀。旣然不殺生戒可以這樣來宣說戒相,所以其餘的說戒相狀並準此。

其中,在第三婬戒者,以(因爲)必須對自己的妻子及其他的人女乃至畜生、諸天、鬼神女,俱要遠離行婬的緣故,所以跟五戒有所不同。但是卻有人云,八戒也只是禁止邪婬者;此種說法者,是以五戒不邪婬的相狀,是由制止跟其他的異性乃至一切衆生行婬欲法,但開緣可以同自己的妻子作正當婬欲的緣故,拿來解釋受持八戒的相狀。所以我們必須知道:說受持八戒而云可以不邪婬者,是錯誤也,因爲受八戒者是全斷婬欲的,只要有行婬欲的行爲都也不可以。

在第五條不飮酒的戒相中,也有人加上辛肴者,這在受戒的正文是無此等言語;既然受持戒法是爲了清淨身心,焉能食噉羶臭,按理是不可以食用也。

第六華蔓、瓔珞、香油來裝嚴塗身者,在中國和梵(印度)人都是以此等東西爲美麗的裝飾品;另外此方(指:中國)人所重視的,男子講究衣服裝校(:華美的衣著),女子則以胭脂花粉塗面,以此作爲修飾自己的身體。如《倶舍論》中所說的,在家人在受持八戒時,是遠離了舊有的莊嚴(指:以華香瓔珞油塗身,或穿戴華美的衣飾),只穿著整齊樸素的衣服,這在義理上是必須準的(指:這條戒標準的持戒原則)

至於第七離高勝床及觀聽倡伎者,這是合併不得勝床坐臥(屬高慢)以及不得故往觀聽、歌舞倡伎(屬散亂)這二條屬散慢的因緣爲一也。』

以上第五、第六、第七這三條戒,是爲了保護四根本性戒,使令不毀犯。

註解

辛肴:辛,五辛,即生的葷菜;肴,已經烹煮的葷菜。

   羶:ㄕㄢ,羊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臭氣味。在此是指五辛這類葷菜的味道是很臭的。

 

原文:△羯磨續云:『阿含經云:如上次第授已,當敎發願言:我今以此八關齋功德,不墮惡趣八難邊地持此功德,攝取切眾生之惡。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眞之道;亦使將來彌勒佛世三會,得度生老病死。』 

業疏釋云:『二明願中,自他兩利也;由持齋德對治惡趣者,滅戒難也;八難者,滅障聞思難,上明自益也。他惡攝取己善惠人者,行大道心也;使成正道者,不從他方便,唯乘法也;將來三會者,緣遇慈氏,近可寄心。』

濟緣釋疏云:『初總示。由下別釋二,初釋自利:戒法唯人得受,故惡趣爲戒難;聞思修慧須生善道,値佛聞法具根正信,故八難爲聞思障。他下,次釋他利:行大道心即菩薩行,方便是二乘權敎,乘即佛道實敎。豈唯八戒,宗立敎,皆用此意,學者宜知。』【已上皆見業疏記卷十】

淺釋學佛受戒的主要目的,是在於解脫生老病死的束縛,不再受六道輪轉的痛苦,而證得寂靜涅槃之安樂。從自利立場來說,成就阿羅漢即可自在解脫;但身爲行菩薩道的修行人,是以自他二利圓滿爲修行最終目標,所以當發願願與法界一切衆生皆共成佛道。如地藏菩薩所發之廣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

《羯磨》續云:『在《阿含經》云:如(依照)面所說的儀式次第授戒已,師應當敎戒子發願言:我今天以此受八關齋戒的功德,發願不墮三惡趣及八難邊地。並願持此功德,攝取切眾生之惡業;並將所有功德迴向,惠施彼人(即一切衆生),使令早日成就無上正眞之道(究竟佛道);亦使將來彌勒佛出世的龍華三會中,得度生老病死苦,成就三乘聖果,永離三界輪迴。』

     《業疏》解釋云:『第二、在說明發願的文中,是屬於自他兩利也:由於持八關齋戒的功德,是能對治將來墮三惡趣者,這是指能得人身來滅除受戒的遮難也,因爲三惡趣業障深重是難以受戒的緣故。發願不墮八難邊地者,是爲了滅除障聞思難,因爲八難邊地不能聽聞和思維佛法。以上是說明自益也。把他人的罪惡攝取歸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善行功德惠施於他人者,這是行大道心的菩薩也。使成正道者,是不從其他二乘權教的方便法可得,唯有一乘()法可得無上正眞的佛道也。將來三會者,是以此因緣將來能在龍華三會(在《彌勒下生經》云: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會,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到慈氏(彌勒佛),可以修行成就聖道。近可寄心(指:可以將我們的心寄託於彼佛。因爲彌勒佛是補釋迦佛,現在示現在娑婆世界的欲界第四兜率天內院中,所以稱爲近可寄心。)

《濟緣記》解釋《業疏》云:『最初是總示。由持齋以下的文是別釋,可分、自他兩利這二種情形,初先解釋自利:五、八等戒法唯獨人道得受持,是故

三惡趣的衆生爲受戒的難緣;假使想要具足聞、思、修三慧,是必須生在善道中,才能値()佛聞法,具足善根來正信三寶,是故八難爲聞思修的障難。他惡攝取以下,其次解釋他利:行大道心即菩薩行,方便是指二乘權敎,一乘即指佛道實

。豈唯佛制定的八戒是如此,釋迦牟尼佛宗所立的任何敎法,皆用此意(指:《法華經》所說,諸佛出世的本意,在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學者宜知這種道理。

以上第五項「作法」講解竟。以下講解第六項「料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