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覽 頁/行  P34-L2~P38-LL5

手抄 頁/行  補充教材 ~P22

音檔 起訖     新版 19_0000~19_3933

  

上一堂我們已經把這個歸戒儀軌當中,五戒把它看完講完,那麼最後一部分就是八戒。那麼我們今天就開始,請翻到第三十四頁。

 

第三節八戒

 

八戒中分為六項

一 釋名

二 功益

三 簡人

四 懺悔

五 作法

六 料簡

 

現在這裡這個八戒所分的六項,跟它五戒的七項是有一點不太一樣。那為什麼不一樣,那這裡不細說,你們仔細地應該看一下,這個看了一下呢,下一堂我再跟你們簡單地說一下。平常我們認真去看的時候,這種地方應該是真正值得我們多花一點時間,那曉得它為什麼要這樣分別的。

 

那現在我們就看第一個:釋名。那麼第一個就是解釋,那它讓我們了解這八戒,為什麼叫八戒?八戒有些什麼樣的內涵?那麼現在看:

 

第一項釋名

 

《業疏》云:「云戒云齋云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

 

所謂的這個八戒,有的時候我們就全都稱,有的時候簡單只稱一個,全稱就是八關齋戒,這樣。而實際上這個「關、齋、戒」三樣東西,這三個名字不是說,譬如說我們說有一些東西,那三個名字當中任少掉一個,那我們就辨別不清楚。譬如說這裡「鳳山寺」,你少掉了一個「鳳」,譬如「山寺」,那什麼山寺,你不知道;那少掉「山」字,那第一個字少掉也不可以,第二個字少掉也不可以,第三個字少掉也不可以。

 

可是現在「關、齋、戒」三個是同一個義,當然有特別的來說是有稍稍不同,但所代表的內涵一樣,所以它任用一個也可以。這個也是所以說它這三個名字,名字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總共的特點,把它攝,就收攝起來,把那心「攝淨」,收攝起來,能夠呢來淨化。然後怎麼收攝法呢?就是「歸心」。而平常我們所以不淨是緣著外,所以隨著煩惱轉;現在反過來,那麼從自己的內心上面去看,可是這樣的看一定是對著境才能夠發生,所以緣著境而反過來看,把內心由境所生的煩惱拿掉,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那麼將來整個的學的戒,就是我們要學佛法,所有的整個過程當中這第一步。因此我們所謂的內明,而這個內明是離不開我們所緣的境,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才知道說境沒好壞,是你用什麼概念去看——隨順我們無明的習氣而煩惱,那一定是問題重重;如果依著佛告訴我們的法去看的話,那漸次地淨化,那最後恢復我們的這應有的,所謂真如、佛性能充分地顯發,這戒就它的第一步。現在我們再繼續下面看,

 

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

 

就是在受了歸依以後,我們學習的次第當中,那麼有它層次的深淺。那麼現在這個「八」,就是緣境的時候,那我們說這個,這一個八樣,八種境是我們所以要防犯的。

 

戒則能治之業。

 

就是心對境的時候,用心來對這個境上面擋住它,那麼以前造的是染污之業,現在變得善淨之業。所以「八」是所防的境,「戒」是能對治這個染污的這個業。

 

言八齋者,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靜攝其慮,如世閑室亦號齋也。

 

那麼第二個名字「八齋」,齋就是齊的意思。齊,那就是使得心能夠齊,那也就是說拿什麼東西來齊呢?清淨,淨化它。到攝的時候,那譬如說水裡邊各式各樣束西混成一團,把那個水濾掉了以後,那剩下來的清都是一樣的,剩下來的水都是這樣清,這個意思。那所以我們就「靜攝其慮」,思慮,那麼就像世間有的時候,我們稱這個叫什麼齋什麼齋,真正的意思,也就是同樣的類似。

 

言闢齋者,即禁閉非逸,靜定身心也。」

 

那「關齋」連在一起的話八關齋就是,那個關是關閉,關閉不對的、放逸的這一些東西,那使得我們的內心當中寧靜安定下來,這樣。所以它三個這個字,或者連、或者各別,意趣就是這樣。我們再看,看了這個《濟緣》的解釋就容易懂。

 

《濟緣》釋云:「初總示三名。

 

就是八關齋。

 

或處單稱,或處連呼云八關齋戒,並如經律呼召不同。息緣離過,善法內增,故云攝淨歸心也。

 

「息」,就是息止,息止外面的種種的雜染之緣這個意思。再下去,

 

言下別釋三,初釋戒義。所防是過,能治即行。

 

 

「言」,就是上面《業疏》當中「言關齋者」這一段。那麼,

 

次釋齋義,

 

那就是最後一段,解釋「齋」什麼意思呢?

 

有二。齊取專注,心無差別。清取離過,絕諸雜想,世中齋館亦取閑靜之意。

 

那麼這個解釋這個「齋」有兩個意思,齋就是所以一個「齊」、一個「清」,前面說的,那我們相對地比一下就可以。齊,指什麼?清,指什麼?第三,

 

三釋關義。從喻為名。如世門關防奸止寇,即禁閉義也。」

 

那最後一個,關齋者,那「關」就是關口,就世間的門,然後呢所以「如世門關」,那個「防奸止寇」,那個寇通常「寇」就是大的,「奸」就是小的,這個意思都是禁閉的意思,那文字。

 

那麼了解了這個名字以後,那是第二個,看看它有什麼好處?所以,

 

 

 

第二項功益

 

《業疏》云:「《多》云:經說,作閤浮王於人中寳一切自在,不如八戒十六分之一。」

《濟緣》釋云:「閤浮王即轉輪王。彼國一錢重十六分,故經論中多舉為比。」

 

那這個《濟緣》的解釋滿容易,那引《薩婆多論》上面,經上面說做閻浮提王,那麼這個印度有的,所以轉輪聖王就是王,那個整個的金、銀這個不一樣,

 

金輪王轉四天下,依次慢慢的小。說這個做這樣的最大的王,王於四天下乃至於,這個對於人中的所有的寶、寶貝,他樣樣都具足,那個這麼大的福氣,可是這個說實際上那個福氣不如受八戒十六分之一。那麼為什麼我們用十六分之一?它下面有舉個喻,那平常我們說幾分之一,就是大家概念當中普通常有的,現在我們都十進位,十進位,那這個就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譬如說不是十進位,一斤十六兩,諸如此類,那我們有的時候會十六分之一,那這個容易取的原因。第二段:

 

《業疏》云:「《善生》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

 

這是第二段,那《善生經》上面說:受八關齋戒一天一夜得的功德這麼大,除了五逆的罪,其他的罪統統滅掉。喔!那這個非常大、非常大。不過諸位特別要注意,平常我們以為,喔!那隨便念一下就可以,我跑得去隨便做一個形式就可以,那是沒有什麼用場的啊!也說這個用場就是對那個滅罪來說沒用場,當然佛法裡面種善根種子是絕對有的,這我們要了解。所以根據那個《善生經》,就是《優婆塞戒經》上面,它很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你要以什麼樣的心情去受;受的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得到那個戒體;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隨行應該具有什麼態度,這樣。所以他必須要有六樣清淨,那麼這樣地具足了條件以後,那個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確實具有這麼大的功德!這個五逆罪是絕端可怕的,造了這個罪要下五無間地獄的,它都能夠除了這個其他統統消得掉,那是我們的確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這麼大的福報。

 

那麼這個六樣什麼清淨呢?第一個,根本清淨;第二個,受已清淨;第三個,莊嚴清淨;第四個,覺觀清淨;第五個,念心清淨;第六個,求報清淨。所以這個幾樣都清淨了,那這個《善生經》上說「是名三歸清淨齋法」,只要六樣東西這樣都清淨了,這個才叫做由三歸得的清淨的齋法,才能夠消除這個這麼大的罪。

 

那麼上面說的「根本清淨」就是受體,那個受體一定是發什麼心?我真的正看見世間這一無是處,不但決心要出離,而且要學菩薩,這樣,為了所有一切眾生,然後呢這樣地懺悔清淨以後,然後去受戒,得到戒體。所以戒師也要清淨,那就是根本。

 

所以平常我們內心上面不大容易產生這效果。前兩堂我們曾經談過,那個受戒的時候,我們初番羯磨,那麼覺得,欸,緣到那個上面,那個東西都在鼓動了,那天說過什麼叫「鼓動法」。所以因此我們必須在平常學了以後,學,乃至於學了佛法以後一對境的時候自己就察覺到:「啊!我以前錯了,那我現在曉得。」所以內心當中就經常有一種很大的策勵力量,而到一對境就轉過來。平常我們看見,隨順著自己習氣,別人總歸錯的,就這樣;不配味口的,那不管什麼樣,就用種種的方便,隨順著習氣走。那現在我們看清楚這個道理,覺得這裡也不對,那裡也不對,所以遇見任何一個境,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強有力的這個感受,那這種感受我們稱它為……就是在這兒轉變,所以你在真正皈依受戒的時候,決心說緣一切境,我要這樣地轉過來,那個才是鼓動的真正的意思。

 

所以如果我們對像《菩提道次第論》,當然我們不一定要以這個,每一個宗派的不同,你可以用不同的論,不管是有部,然後呢這個經部的《成實論》,那麼乃至於說道宣律祖他《成唯識論》,他有他的根據,這種論。那我們現在呢不

 

妨在這地方用《菩提道次第論》,那你依這個衡準了以後,那自己不斷地練習,心對境,那麼認識了這一點,那去受戒,那麼你這個時候功德才產生。所以它下面說根本,根本清淨了,得到了受體。

 

然後「受已」呢?就是隨行。單單那個得到了受體,下面要隨行,所以「已」後,出來了「已」後他的功德在隨行上頭。你那個隨行自然而然哪就是對緣到境的時候,你內心上策勵:「欸,我現在受了戒了!」那內心當中心心念念依體起行,有這種力量,所以這個才是。

 

那麼至於說「莊嚴清淨」呢?這根據這個《行事鈔》上面它有一個說法,大體的意思喔,大體的意思說這個莊嚴清淨就是作法的時候,所有的,不是有很多這個這前面的,譬如說戒師啊、現場的所有這些啊,那個都是受戒的時候要莊嚴,這個一切都要如法。那麼我們不妨也這樣去說,那大乘的教法在受了那個隨行以後,你的所有的譬如說六波羅蜜,這個就是一個最大的最好的莊嚴。所以從受體上面講,那麼當時作法的時候這些東西;然後呢從隨行上面,那以後隨行上面講六度等等,那個就是他的最最佳的真正的莊嚴,這個要一步一步做到。

 

那麼做到下面呢,「覺觀」,就是你的觀、念二樣東西。「觀」,就是對境的時候,內心當中的觀察;「念」,是維持正念。那這幾樣東西統統清淨,這個功德,功德「回向」。事先發願說,我是為什麼來受戒的!發一個虛願很容易:「喔,我求無上菩提。」可是我們往往這個發完了,內心當中空洞的。對我自己來說也是這樣,我心心念念要求無上菩提,可是碰到小小的境界的話,實際上我覺得我內心當中要的是現世的東西:喔!一點點小的利益不如人家,心裡就覺得嘀咕;然後呢被人家稍微地說兩句話,其實往往的並不是人家錯,這樣,明明應該接受的,欸可是自己就覺得嘀咕、受不了。那仔細一檢查,我要的都是這些現世的名聞利養,所以我說回向的話,我都是這一張空話。我不曉得你們諸位有沒有認真去檢查?所以在這裡都是真功夫哦!這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假定這地方不下過一番努力,真正對境的時候依法去抉擇的話,我們往往很容易就就就念過了,然後呢自己這個慢心是無比,因為自己都曉得,不要說聽的時候覺得:「啊就這些!我講的時候,我還比你講得好聽咧!」就是這個樣。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所以在這個地方說《善生》引這一段話特別告訴我們一下,那是這個一正一反之間,那差得實在太遠太遠。我們再看下去:

 

《業疏》云:「《智論》云:譬如頼將將兵,終竟無勳。健將破敵,一日之中功蓋天下。五戒八戒其相同此。良由五但離邪,未能清絕。八行全淨,相同無漏。約期乃少,取行則多,故功益彼。」

 

因為上面說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有這麼大,那我想會這麼大嗎?所以現在《大智度論》上面就解釋,那這個文字滿容易懂。普通一般的人帶的兵,那怎麼弄也沒用,但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健將」的話,他一日之下那個功勞就產生這麼大,五戒八戒的關鍵在這裡。為什麼呢?說「五但離邪」。所以譬如說這個五戒當中的婬,離邪婬,世間並沒有解決,所以換句話說這個本來就是為世間。可是八戒不是啊,它是全部,所以它後面「如諸佛」這樣,我一日一夜也是這樣,這何等的境界!所以叫「相同無漏」,因此它雖然少,但它的功卻這麼大。

 

《濟緣》釋云:「欲為生死本,絕欲則超生,故唯約婬以分勝劣。時少則不及盡形,行多則加彼三戒仍斷正婬。」

 

這個文字容易懂,我想大家看一下就知道。那再下面一段,

 

《業疏》云:「《成實》云:天王福赧亦所不及。帝釋說偈。佛止之曰,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六齋神之日,奉持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為與我等。」

《濟緣》釋云:「天王即帝釋,是三十三天主故。據論,帝釋先說偈,佛方止之。文中引倒。偈云六齋神之日謂天神下降日也。則為與我等,帝釋自謂受持八戒福與己同。佛呵止之,若漏盡人可說此偈則與三乘聖人無漏福等,帝釋天福所不及也。」

 

我把整個的解釋一下,不照著文字一個一個來說,那麼你自己再花一點時間去看。說那個有人說那個受的戒,那個帝釋天王,那就是三十三天說,帝釋天王說:「這個六齋砷之日(那就是八關齋戒喔),奉這個八關齋戒的話,那此人所獲的福德跟與我相等。」因為這是帝釋天說的,就是跟帝釋天相等。那佛聽見了說:「不對不對!這個你不夠資格說這個話,要什麼人呢?鼐盡人才可以。也就是說他那個六齋日如果能夠奉持這個八關齋戒,他得到的福德跟我一樣。」那所以你們看了一下,下面的解釋你大概清楚了。這一段所以我不解釋的,讓你自己稍微花一點腦筋慢慢地學習,看這個《在家備覽》的時候,乃至於將來我們真正要好好地學三大部的時候,那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看。再下面,

 

《義鈔》云:「優婆塞受一_一歸五戒者,聞佛說法,得下二果,不證三四。受八戒者,亦證三四。」

 

那下面又再把那勝利比較一下。那個說優婆塞受三歸五戒,聽到佛說法他也會證果,可是最多只證到初果、二果,那第三、四不能證。而八關齋戒,那就算是在家人那受了這個也可以證,當然這個功德那就殊勝太多了。那麼這個是第二項,講功益。

 

 

 

第三項簡人

 

《義鈔》云:「八戒亦問諸難,準五戒解。」

 

它這個也要簡人。那麼這個八戒的簡,這個簡人跟上面五戒是一樣的。

 

那麼再下面,那就是懺悔。在這裡想一下前面,前面五戒這個簡人以後,它就有一個預習發戒,然後呢還有歎功問相,再下面就懺悔。現在八戒這兩樣東西不見,為什麼?你們可以稍微花一點時間自己去想一想。那為什麼這個八戒的功更殊勝,卻這兩樣東西反而不要?這個所以大家想一想。那麼我們現在先看那文。

 

第四項懺悔

 

《事鈔》云:「次為懺悔。《智論》云:我某甲,若身業口業意業不善,貪嗔癡故,若今世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三業清淨,受行八齋。是則布薩。」

《資持》釋云:「布薩翻淨住,亦云清淨。」

 

那個《行事鈔》上面說,再下面一步就來懺悔。那麼這個懺悔的內涵引《大智度論》,說「某甲」,我自己的名字,「若身業口業語業」,身口意三業種種「不善」,那由於什麼?貪眼癡總說引起的。還有呢,造的罪是或者今世或者以前,有不管多少罪,今天都至誠懇切地在佛前求懺悔,把三業統統懺乾淨,懺乾淨了來接受,如法行持這個八關齋戒,那這個「布薩」。這個布薩就是經過了這樣的作法以後,它就翻成「淨住」,能夠清淨地安住,那這樣。這個就是懺悔。

翻過來,

 

《事鈔》云:「《增一》:若受八齋,先懺悔罪後便受戒。」

 

那麼再引《增一》,《增一》就是《增一阿含》。《增一阿含》上面說受八戒的時候先懺悔,懺乾淨然後再受戒。

 

這個這裡的文很容易,但實際上真正的懺悔的內涵的話,喔這個就很有內容、很有內容,那這為了這個所以我們會專門花一點時間,特別是出家同學要認真、努力。那麼這個懺悔當中有幾個基本的原則你們必定要把握住:第一個呢,一定要對像《廣論》,至少平常一個基本的佛法的內涵,像《菩提道次第論》上面說你認識這個煩惱的過患,也曉得要曉得的過患的話,當然你不願意接受它;不願意接受它,第二個你要看清楚煩惱的行相。那我們常講煩煩惱惱,到底煩惱是什麼樣?粗的好像知道一點,稍微細一點就認不清楚。你現在既然認不清楚,你能不能拿它,拿出來把它淨除掉?淨除不掉。

 

所以你一定要了解煩惱的行相,所以第一個了解它的過患,那你就才肯去除掉它;要除掉它,要認識它的行相,就是這個煩惱是什麼個形狀;那麼第三個,認識了以後要對治,正對著它,正確地這個徹底地淨除它的方法叫對治。為了對治,那麼從粗到細要了解它生起的次第,這個都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在這個原則之下,除非你是上根利智,可是一般人都是從下面慢慢走上來,所以真的要想戒持清淨,經論上說——不鬥煩惱是不可能!要想鬥煩惱,要前面這一些不了解是不可能。所以因此呢如果不好好地對論上面學,這是不可能,這是我們必須了解。那麼學過了以後呢,所以我們為了學,所以透過了聞,而去思。「聞」是偏重文字的,「思」就是用文字用在內心上頭,那麼這個是第一個重要的。

 

平常我們現在大家都是為了自己,樣樣東西保護自己,實際上我們現在學佛,必須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轉過來。你不妨為你自己,可是真正的為你好的東西,我們想盡辦法保護,把最壞東西保護起來。人家告訴我:「欸這個不好。」「我沒有我沒有!絕對沒有!」這樣。所以古來的不要說佛法,世間的聖人他都很重視這一點,孔老夫子:「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稍微犯了錯,人家指出來,他好高興:「啊!我好幸運!」因為他真的要的東西是它,所以世間說人格,他自己看不清楚,人家指出來,他好高興。

 

可是現在理論上面我懂,我做起來我自覺得:「欸,真是對自己最大的虧欠,最抱歉的就是這個。」那我看看同學大體都跟我差不多,好像比我好的不太多,我但願各位同學你們自己的努力喔。第一步,如果這個改不過來,你要想佛法上面真正成長是不可能的,你永遠保護害我們的這個賊,這個是我們最大的大冤家,最可惜的我們不認識它,還想盡方法保護它。所以我現在自己經常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策勵自己要認清楚這個賊在哪裡,不要保護它,這樣。即便人家指出來,我這是習慣又來啦,為自己而保護,可是我後來總歸先努力說:「啊!我又錯了。」你別小看這一點,如果我們不斷地在佛前懺悔這樣的話,欸,下面人家再這一種情況來的時候,你自己會感覺到內心慢慢地不一樣了,到後面人家來告訴我這話,那真的感覺到II啊!我真轉過來了。

 

所以大家在這裡坐在這兒學很容易,可是你要把這個習氣上面真正轉過來,這個很難,而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所以我一直給在座的各位同學勉勵,我們這裡同學的確都有很不一樣的善根在,可是假定說這個善根我們今天遇見了,直這麼好的因緣,這個地方轉不過來的話,那對我們實在太可惜太可惜!所以我們常常說的,我們已經花了好大的氣力努力,最後差一點點。

 

那我想起小事情來,我昨天中午吃饅頭,喔這個饅頭做得真好,可是發現有幾個生的。前面花好大的氣力做,到最後假定你再蒸三分鐘就可以了,它沒煮熟,結果嚼起來嚼牙的,我們等於犯這個毛病,你們懂不懂?當然我們現在不觀察,說這個麥子種在田裏邊,一步一步出來。你看這個花多少心血啊!然後呢已經樣樣做好了,就算我們把它揉起來,做得這麼好的饅頭,喔然後等它發酵,然後呢拿得去燒,結果燒了就差三分鐘,你把它拿下來了,嚼起來嚼牙的,生的。所以當你這樣想的話,你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你不一定用這個方法去想,而且你平常必須事先去努力,否則我們習慣太強了,對境上面你一定保護自己,人家告訴你還覺得冤屈,這樣。

 

我們一定一直拿世間的標準,這世間的標準當然冤屈,「我做了這麼多事情,你不來稱讚我,還來說我要改。」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把我們自己認清楚——我們到這裡到底學什麼的。世間是這樣,你今天辛辛苦苦做,人家說:「你沒有功勞,沒有功勞,沒有苦勞啊!」「是啊!我跑到這裡也不能拿你錢,也不是什麼,那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啊?」所以這個我們概念上面一定要重新把自己建立起來,所以在這裡我們的希望是成佛。如果以世間的標準來看的話,啊那個鳳山寺早就關門了,你們諸位哪一位那要出去的話,哇!那真是可以在任何一行上面,都可以有很好的功效,何必跑到這裡來!我們常常這樣去認真去想的話,我想這個轉過來一定會產生很佳的功效。

 

好!那這個關於懺悔那個我順便地補充這幾句。再下面懺悔乾淨了,那麼現在我們就正式地受戒。所以這個作法:

 

 

 

第五項作法

 

作法中分為二支

一 正納戒體

二 說相發願

 

那這個也是,五戒當中有一個,你看那個

 

 

第一支正納戒體

 

最下面一個小字.

 

受前應預習發戒及臨時開尋等,皆同五戒,可以例知。

 

那所以說,因為前面已經說過,這五戒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東西你必須放進來,然後呢在這個上面再增上,再提升,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同樣放進來,這個我們應該了解。下面看文:

 

《羯磨》註云:「《俱舍論》云:前受戒者下坐合掌,隨施戒人語,勿前勿俱。若違不成。」《業疏》釋云:「隨施戒人語者師資道成,授受有儀,非輕法故。」

 

那《羯磨》註上面就引那個《俱舍論》上面說,前面是受戒的人呢下來,從座上下來,然後呢到跟這個授戒的人前面合掌,乃至於下跪等等。隨著施戒人,施戒人就是授戒的和尚,跟著他來說,不能比他前面,也不能跟他同時,一定前面和尚說一句,那麼這個來受戒的弟子跟一句,所以違背這個是不行的。那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呢?下面說「師資道成」,這樣的授的人跟受的人,一個授就是傳授的人,跟我們接受的人,一定有它的正規的法則。否則的話輕慢,那不行的,原因在這裡。那麼下面有個小字,

 

受三歸五戒時,亦應準此。

 

這樣,這個這一段文三歸五戒沒有,可是儀軌三歸五戒一樣的,我們要了解這個意義。

 

《事鈔》云:「次受法者。《智論》云: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應作是言。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竟。三結

 

這是正受戒的三歸,三結。

 

《資持》擇云:「文為四段。初稱名。

 

稱自己的名。

 

二歸境。

 

所歸的三寶。

 

三限期,

 

那這裡一日一夜。下面是,

 

準下《成論》受通長短,隨人加改。四立誓。」

 

那就是這個「期限」呢,根據《成論》的話,可長可短,也跟他根器不同。

那麼最後一個「立誓」,這樣。那「誓」就是八關齋戒,就是乃凈行優婆塞。這個文字很容易懂。我們對比上面的這個五戒部分那就很清楚。再下面,

 

《業疏》云:「言淨行者。以所期時,奉持九支,同堵佛戒,故云凈也。何以不言如來正覺者。五戒初離邪緣,故以正隔之。今於五上重增勝行,復何須也。

 

說「淨行」是指什麼?那就是「以所期時」,就是所期的時,就是一日一夜。

這個「一日一夜我要做的」這樣,所以「奉行九支」,這個就是淨行,那麼這個淨行是像佛一樣,所以叫淨。下面:

 

《濟緣》釋云:「以同佛戒,故名淨行。

 

那下面「私釋」,這個私就是寫《濟緣記》的元照律師。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說明,這種律師都是大菩薩示現,他只要這個意義倡管是滿正確,可是不是出之於佛的經或者祖師菩薩的論,他就會很謙虛地這樣說。那我們看到這裡的,我們就常常以自己的意思來衡斷佛法,那這個就曉得要怎麼辦,這樣。這是我們平常千萬要注意,千萬要注意。下面看喔:

 

私釋,對前五戒未斷正婬,故加簡之。

 

那就是元照律師說的,前面五戒那個正婬,也就是有配偶的這個婬沒斷。所以現在淨,表示這個徹底地斷掉。

由五戒後具列三號,今文既闕,故此通之。

 

那因為這個下面五戒什麼說如來應供等,那現在這個戒後面,八關齋戒下面都沒有,所以現在用一個問答,為什麼不加這個如來正等覺等。

 

若爾,不受五戒,直受八戒,非是重增,理須加唱。

 

那假定這樣的話,那說你不受五戒,直接受八戒,那不是重新增加的,是不是應該增加呢?

 

私釋,作法加簡,非正受詞,義應通得,文中且據一往釋耳。」

 

那個「私釋」也就是元照律師加進去的。那個正作法的時候,你可以加上去這些簡別,但是不是在這裡正受,正受的這個詞當中並沒有這「如來應正等覺」這幾個字,所以說如果說你加進去,可以的。不過在這裡就是說「且據一往釋耳」,就是對這個整體來解釋這個事。那麼這個是正納戒體。說納了戒體以後,

 

第二支說相發願

 

那受了這個戒以後,那麼持戒的時候,有些什麼內涵?就是隨行的行相,你內心上面應該以什麼樣的觀念去,來對這個境界上面防禁它?

 

《事鈔》云:「次為說相。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専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弄不婬,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夀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不飲酒,不坐高大林上,不著華鬘瓔珞及香塗身熏衣,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夀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

 

那個說戒相的這個詞。這裡我們注意,平常我們戒相的詞,不是跟它這個完全一樣,內容是完全一樣,那後面有個說明為什麼原因,這樣。所以我們再念下去,念下去等一下就曉得了。

 

《資持》釋云:「正說相中。全依《智論》。

 

好,現在所以用上面這個說的這個相,就是八關齋戒的相,都是依《大智度論》上頭的。

 

準文九戒而言八者。

 

那個準文是九支,但是我們講八關齋戒,為什麼呢?

 

《多論》云:齋以過中不食為體,

 

那個「齋」是「過中不食為體」,這個「過中不食為體」,以

 

八事照明故成齋體,

 

八事就是九,這個最後一個是不過中食,前面這個八樣,這個。

 

共相支持名八支齋,故言八齋不言九也。

 

那個道理就在這裡。

 

所以不過中食在後獨明。若依《羯麿》,

 

這是依《大智度論》,然後呢《多論》上面的解釋。另外下面「若依《羯磨》」,那個不是《大智度論》上,依《羯磨》上面的開合的話,那麼,

 

則合高林歌舞為一

 

這個,把前面不坐高廣大林,不歌舞倡伎這二支合起來,合為一。那麼最後的不過中食,第九就變成功第八了,

 

過中為八。

 

這是,這樣的話就不是九支,八支了。

 

又《增一》中,過中為第六,合嚴身觀聽為一。皆所出不同,隨依並得。」

 

這是很清楚,也就是說在各種經論,乃至於律的《羯磨》當中,它開合有一點不太一樣,可是內容完全一樣。所以我們現在重視的重視這一個,所以它說隨便你照哪一個都可以。

 

《事鈔》續云:「願持是布薩福報,願生生不墬三惡道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逮得薩云若,成就佛道。」

 

那《事鈔》上面繼續說,我現在持這個布薩的福報,就是那個八關齋戒布薩的福報,要求的目的是什麼呢?生生世世不墮到三惡道當中,不墮到八難當中,這樣。那麼這個是惡趣,這個惡趣是所以講惡,是指接觸不到佛法的惡。那三惡道當然是惡,八難當中有很多,像是邊地啊這些東西,那不是惡道但是接觸不到佛法,所以這個希望不要到那種地方去。那麼然後向上呢,乃至於轉輪聖王、梵天世界樂,我都不要。要什麼呢?要趕快斷煩惱,得到什麼?得到成佛。那「薩云若」下面有一個解釋,「一切智」,就是佛智。

 

《資持》釋云:「教發願中,初離惡趣,

 

啊最糟的,第一個。

 

我下揀世報,

 

就是我也不求那些。

 

願下示所求。薩云若亦云薩婆若,此云一切智。」

 

那麼這個實際上是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其實真正的內涵,那我們要廣學啊,所以後面說的這個要廣學方便,這是我們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一個內涵。那現在我們就再看下面,看下面先看那個小字。

 

《隨機羯麿》中說相發願,皆與《事鈔》不同。今錄於下。隨依並得。

 

前面這個「說相」,那是八戒的戒相,是依《智度論》的,乃至於其他的,可是《隨機羯磨》當中有一點差別,乃至於「發願」也不太一樣,那麼所以現在把它二個同時錄出來,因為都是道宣律祖做的,那麼可以隨便用哪一個。那我們現在看下面的文:

 

《羯麿》云:「授戒相言。

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某甲一日夜不殺生。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壽不盜,某甲一日夜不盜。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壽不婬,某甲一日夜不婬。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夀不妄語,某甲一日夜不妄語。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夀不飲酒,某甲一日夜不飲酒。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夀離華香瓔珞香油塗身,某甲一日夜離華香瓔珞香油塗身。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夀離高勝林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某甲一日夜離高勝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能持否。答言能持

如諸佛盡形夀離非時食,某甲一日夜離非時食。能持否。答言能持。」

 

現在我們這裡平常用的就是這個,我們這裡現在用的八關齋戒就是剛才是《羯磨疏》,那《羯磨》裡邊的,這不是《羯磨疏》,《羯磨》裡邊的這個,不過我們再加一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它那個就是第幾,那個序碼沒有就是。那麼再繼續地看下去:

 

《業疏》釋云:「如諸佛至不殺生,舉勝境所行也,某甲已下引己上同。問答之相顯成持誓。有本云我某甲一日夜不殺生亦爾者,直述己契上同於佛,不假問答亦成說相。餘並準此。第三婬戒者,以自他俱遠故。有人云邪婬者,此五戒相,由制他開自故。八戒云邪者誤也。第五戒相,有人加辛肴者,正文無此。既受淨身,焉噉羶臭。理不可也。第六華瓔油塗者中梵以為美飾。此方所重衣服裝校,脂粉塗面,以為修身。如論離舊莊嚴,義須準的。第七離高勝林及觀聽倡伎者合二散慢緣為一戒也。」

 

下面的解釋。上面那個八戒當中說「如諸佛一日一夜不殺生」,那這個是什麼?所舉的這個「境」,然後呢這個境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該照著這個方向去做的,那佛就是我們皈依的、最最崇高的這個目標。希望要達到這個佛,那怎麼辦呢?照著佛告訴我們的應該做這種事情,這樣。做什麼事情呢?就是下面要戒除的,也就是說不殺生,一切有命的,任何只要有命的絕不殺,這是我們所對的這個殊勝的境,這個境就是我們真正所行的境界。那平常我們內心當中隨著無明行,現在要隨著佛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去行;以前我們隨己的好樂,愛怎麼辦就怎麼辦,現在都克制自己從不殺、不盜等等。

 

「某甲已下引己上同」,說我某甲等等這個向下,就是說我自己跟向上面,向上面要像佛一樣,跟佛一樣,所以某甲「如諸佛」也是一樣。那麼「問答之相」說:一日一夜能持,你能不能持?能!這個就是顯自己的誓願。那麼這個有的說法不一樣,說:「有本云我某甲一日一夜……亦爾。」就是說不是透過問答,可是他敘述,我某人不殺生也是這個樣,所以「直述己契上同於佛」,直接說明我自己跟祂佛一樣,這個不要再用問答來說明這個持犯,是,那其他一樣。

 

那麼第三婬戒的話,這個自他都遠離。所以如諸佛不婬,不是離邪婬,這個要說明。

 

那麼下面這個在戒相當中,戒相當中還有一個,有人加那個「辛肴」。這個所謂辛肴的話,譬如說我們現在加蔥啊、蒜啊,這有幾樣東西都不吃,那實際上那個正文當中沒有這個。我們就看前面,不管是《大智度論》,然後呢《羯磨》,還有其他的《增一》,都沒有這些。那因為,為什麼那麼沒有這個的話,你就不戒了嗎?不是的。他說「即受淨身」,那既然你要淨化,當然所有的這個不乾淨的東西你都不應,「理不可也」,這樣,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的,那特別地說明了這一點。現在人抽煙,由於他說這個戒裡邊並沒講抽煙啊,這樣。那個佛在世的時候根本沒有,而這個東西根本毫無意義,而且有很大的害處,這個是我們一定要注意的一個特點,所以我順便提一下。

 

那麼第六的,這個「華、瓔珞、油塗」,此為「中梵」,那個「中」不是中國喔,中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指印度他們這個叫「中土」,說佛道遊行,那我們這個叫邊地,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這個「梵」特別是專門指梵天,他們這個地方,拿這個以為裝飾美麗的。而我們這裡相當於印度他們這個香油塗身等等,在我們這裡什麼衣服的裝飾啦,胭脂花粉啦,那個都是世間上面加來修飾自己美化自己,這個都不要。

 

那麼最後一個,「高勝牀及故往觀聽」,這兩個都是什麼?散慢因緣。因為我們真正要去持了戒以後,那個專心,全部精紳貫注在這個上頭,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現在往往外面的東西都很起勁,可是談到佛法的時候那心就提不起來了,這樣。所以我們現在完全相反,我們真正的專心要放在這樣。世間上面的人專心的是買這個什麼,裝點得漂漂亮亮,跑得去看戲,玩這些,那我們這些都不要,這就是散慢,這提倡散亂跟增長憍慢的。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如果這個沒有的話,那後面就生不起來。我們再下面去看,

 

《羯麿》續云:「《阿含經》云:如上次第授已,當教發願言。我今以此八關齋功德,不墮惡趣八難邊地。持此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惡。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亦使將來彌勒佛世三會,得度生老病死。」

 

這是引經上的一段話。那下面看解釋,

 

《業疏》繹云:「二明願中,自他兩利也。由持齋德對治惡趣者滅戒難也。

 

八難者滅障聞思難。上明自益也。他惡攝取己善惠人者行大道心也。使成正道者不從他方便,唯一佛乘也。將來三會者緣遇惡氏,近可寄心。」

 

那這個就是《業疏》釋,來解釋《羯磨》,那麼對著這個我們來說明一下。這個上面那個《羯磨》就是發願,那個發願第一段叫自他二利,說自利、他利兩樣東西。那麼,哪一些是自利呢?就是說,它前面說我今持之八關功德,不墮惡趣八難等等,那就是這個持齋的德,第一個「對治惡趣」,這個惡趣不要,這個是「滅戒難」,那這就是在這地方根本不可能受戒的。「八難者」,八難什麼呢?

 

「滅障聞思難」。三惡道絕對不能受戒,然後呢,去掉了以後就在人間。可是人

間如果你聽不到佛法也不可以,所以邊地啊,或者世智聰辯啊,或者是腦筋不好

啊,耳聾等等啊,那這個雖然在人間,也不可以,所以這個就是「滅障聞思難」,

這種要障礙聞思的,所以這個就是八難當中攝,那這個都是自益。

 

那下面「攝取一切眾生之惡,所有功德,惠施眾生」,這個是「他惡攝取」,把別人的惡攝得來,我來把它消,我來把它受;自己的善呢,惠施給別人,這個是「行大道心」,成無上菩提,就是上面這一段。那麼為什麼特別指使成無上正道呢?就是說,我們真正要走佛道有很多,可是現在這裡這個二乘都不是,所以「不從他方便,唯一乘法」,這是走大乘,這個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阿含》,照理說這個是小乘的,可是它真正指出來的行相,教我們這樣走,所以《阿含》裡並不明講,現在我們用圓教來開合就很清楚,「將來三會於慈氏」,那麼使得我們「近可寄心」這一段話。再下面那個《濟緣》疏釋,那這一段話,那今天時間到了,那我們就到這地方為止。好,那明天就再到時間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