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78LL1~P80L3

手抄頁/行: #5 P198L5~P209L5

音檔起訖:   38B_2206~39A_0807

廣論時時聽          

 

[22:06]

《入行論》云:「晝夜無暫停,此壽恆損減,亦無餘可添,我何能不死。」

我怎麼能不死?上面這是簡單告訴我一下,我們真正應該想的。

[22:22]

此復應從眾多喻門,而正思惟。

不管在各方面,只要你能夠體會得到的各方面,這個比喻就是說眼前這些樣子來體會,而如理地去思惟。下面就告訴我們,

[22:40]

謂如織布,雖織一次僅去一縷,然能速疾完畢所織。

像織布一樣,你看起來好像只有一根線,欸,很快地就織完了!或者如故宰殺,

[22:53]

為宰殺故,如牽所殺羊等步步移時,漸近於死。

牽了這個羊跑到那個死場,我們現在也是如此。我們每向前跨一步 ─不跨,你那個心就是步步走到死那地方去啊!

[23:08]

又如江河猛急奔流,或如險岩垂注瀑布,如是壽量,亦當速盡。又如牧童持杖驅逐,令諸畜類,無自主力而赴其所,其老病等,亦令無自在引至死前。此諸道理,

也是一樣,我們就是這樣,我們這個老跟病,你自己一點都沒有辦法自在,它把我們帶到死前面去。關於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啊,

[23:42]

應由多門而勤修習。

好好地努力,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努力的地方。

[23:49]

如《集法句》云:「譬如舒經織,隨所入緯線,速窮緯邊際,諸人命亦爾。

就像我們織布一樣,你這個緯線很快地過去,這個人命也是這樣。

[24:07]

如諸定被殺,隨其步步行,速至殺者前,

就是上面那個牛羊的比喻,牽著牛羊步步地走向死亡,這個閻羅王來殺我們。

[24:23]

諸人命亦爾。猶如瀑流水,流去無能返,如是人壽去,亦定不回還。艱勞及短促,此復有諸苦,唯速疾壞滅,如以杖畫水。如牧執杖驅,諸畜還其處,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上面用種種的這個比喻,這麼快走向死亡,而沒有死之前,唉,是無邊大苦啊!各式各樣的比喻,這無非是策勵我們好好地修行。這個文字很容易,自己看一下,最主要的,總歸要找到自己相應的,修這個法門。

[25:19]

如傳說大覺𡁮行至水岸,謂「水淅淅流,此於修無常極為便利。」說已而修。

傳說當中阿底峽尊者跑到水旁邊,看見那個水流說:「哎呀,看啊!這是告訴我們修無常最好的方便啊!」這說明了什麼?像這種大尊者,他因為已經修這個非常堅固,他隨便遇到什麼,一看見 ─啊,無常啊!心生起來了,緊跟著因為無常生起來,他馬上就策勵他修啊!下面的緊跟著都來了。

[25:59]

《大遊戲經》亦以多喻宣說:「三有無常如秋雲,眾生生死等觀戲,眾生壽行如空電,猶崖瀑布速疾行。」

那麼這個經上面有種種的比喻:這個三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不管是欲界的、色界的乃至無色界的,都是無常,就像秋天的雲一樣。我們秋天的雲有一個形容,叫蒼狗白雲,白雲蒼狗,瞬息萬變,這個無常就這麼快。然後我們的生死就像看戲一樣,你不曉得這個戲下面,欸!就這麼一場戲。所以我們這個壽命像空中的電,你看它一閃一閃,沒有了;像瀑布,這麼個快法!我們要這樣去認識,如理如法地修持。

[27:05]

又如說云:「若有略能向內思者,一切外物,無一不為顯示無常。」

如果你真正地能夠向裡邊好好地觀察思惟一下,外面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在顯示這個無常。所以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不要看外面,我們真正要觀察我們自己,現在我們都眼睛看錯了,這個叫顛倒。

[27:32]

故於眾事皆應例思,若數數思能引定解,

所以啊,對於所有我們眼前的,都應該照著這一個上面所說的來去思惟觀察。你只要不斷地思惟觀察的話,對這一件事情一定能夠產生確定的見解。但是告訴我們「數數思」,努力地不斷地思。現在我們犯的毛病有兩種:有一種呢,聽完了就算了,那個根本不談;還有一種呢,他略略地修一下,這個效果,下面說:

[28:09]

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實無利益。

有人略略地思惟了一下,他說:「哎呀,這個生不起來啊!」這個沒有用,這個沒有用!下面這個話,看哦!

[28:24]

如迦摩巴云:

這是個祖師告訴我們,

[28:27]

「說思已未生,汝何時思,晝日散逸,夜則昏睡,莫說妄語。」

有人說:哎呀!你這個思了一下,照它想了一下,生不起來呀!那個祖師就呵斥他:「你思啦?你修啦?你什麼時候修啊?白天幹什麼?嘿,放逸散亂,到了晚上,昏睡。真正說起來,你以為修了,你實際上,不要說平常閒談,坐在這裡不是散亂就是昏沈,你真的修了?你這不要打妄語啊!」這就是騙別人容易,騙自己騙不過。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哎呀,這個弄了半天弄不起來!」你真的弄了半天還算好的咧!你呀連它半天都沒弄,他們真正修行的要長年累月去修啊!所以我們現在太多人就說,聽見了道理好像修不起來,你真的修了?就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祖師告訴我們的,好好地你擺在心上。你能夠把這兩句話擺在心上,這一生你就有希望。我們這裡休息一下,這兩句話下面還要講一講。

[00:05]

祖師說的這句話,真正想修行的人哪,好好地記住,常常照這話來策勵自己。但是注意喔!凡是這種祖師策勵的話,這都是對我們自己說的,我們千萬不要責備別人,拿這話責備別人就完全錯了。祖師他告訴我們,他有一個原則,這些人已經修行成就了,他的悲心所使。悲心就像一個父親一樣,父親對於自己的子女都是無比地疼愛,為了這個使得子女成材,所以那個時候,有的時候用一種嚴格的方法。我們現在喝斥別人的時候,不是這個心情,你千萬注意,這個自己一檢查,就很清楚、很明白。你跟煩惱相應的這種心理,用這個佛法來喝斥別人的話,對自己造的是很大的業,非常大的罪過!這裡順便一說。

[01:17]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不要說:「哎呀!我怎麼思了半天思不起來啊?」不是,我們沒有思。我們現在在什麼,在散亂、昏沈當中,就是這樣。所以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如果說你現在散亂、昏沈,沒有辦法對治,表示我們罪障未除、資糧未積,它有正確的方法。如果你生不起來趕快退、倒退回去,把前面的積聚資糧、淨除罪障,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我們不要自己妄想,照我們自己的辦法,那我們現在太多這種問題,說:「喔唷,這個大法師啊,趕快去向他求一個法!啊,這個人了不起啊!」太多人到處去,東啊跑、西也跑,西求法、東求法,不曉得求了多少法,然後拿回來一樣東西都沒有用,這種情況之下,就這樣地空空地又浪費掉了一生。現在有這個完整的次第擺在這裡,你只要照著它步步上去的話,後面你不要怕,一定會有成就。那麼繼續下去:

[02:40]

非但壽邊為死所壞,而趣他世,即於中間行住臥三,隨作何事,全無不減壽量之時。

看,不但我們的壽命最後死,就算是在沒有死的中間,不管在任何狀態當中,它這個壽命一直在減、一直在減,這個減的時候從哪裡開始?從入胎的時候開始。

[03:16]

首從入胎,即無剎那而能安住,唯是趣向他世而行,

從一開始投胎那一剎那開始,就是說你的引業決定的時候,你的引、滿二業,就決定了。從這個時候開始,你一直向後,這個在減、在減、在減 ……到你死了為止。

[03:46]

故於中間生存之際,悉被老病使者所牽,唯為死故導令前行。

這個是我們要正確了解的,在這個中間都是為這些事情,不是老就是病,都是苦,都是死的前行。然後除了這個以外,除了這個苦以外,我們忙的什麼事情哪?我們為了免掉這個苦哇,找種種的求快樂的事情,這不是快樂,這是苦因,是苦上加苦,我們都是忙這個,這是我們的顛倒。眼前已經夠痛苦了,我們要想去掉一點痛苦,忙著這些事情啊,都是火上加油。正確的方法,是,眼前好像是苦的,卻是釜底抽薪,你眼前稍微苦一點,將來卻是快樂的,這是我們修行必不可少的正確的認識。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哎呀,修行出了家,跑著去啊樣樣享現成的樂,這是順世外道,佛法絕對沒這件事情的。如果出了家了以後,你還貪圖這個、貪圖那個、偷懶等等的話,那就完全錯、完全錯了!這件衣服披在身上的話,那個是地獄的那個鐵甲,苦不堪言的一件事情,這個我們要認識。

[05:13]

故不應計於存活際,不趣後世安住歡喜,

千萬不要以為說,啊,現在還活著啊,還沒有死啊,而覺得高高興興,這個不可以。我們眼前的狀態像什麼?

[05:32]

譬如從諸高峰墮時,未至地前空墜之際,不應歡樂。

我們就像那個高山上面跌下來,居然還沒跌到地上,還覺得很快樂,天下有這種事情?那我們就這麼顛倒,我們就這麼顛倒!這個隨時,「叭!」一下,跌到地上粉身骨碎。

[05:55]

此亦如《四百頌釋》引經說云:

這個上面告訴我們,

[06:02]

「人中勇識如初夜,安住世間胎胞中,彼從此後日日中,全無暫息趣死前。」《破四倒論》亦云:

我們人生當中,剛剛投胎那一個心識、識心,就像什麼呢?就像剛剛入胎那一夜開始,從此以後啊,一刻不停地向前、向前,到哪裡去?到死、閻羅王那裡去。

[06:36]

所以最後引《破四倒論》,《破四倒論》說,「四倒」就是所謂常、樂、我、淨。

[06:44]

「如從險峰墮地壞,豈於此空受安樂,從生為死常奔馳,有情於中豈得樂。」此等是顯決定速死。

就像那個高峰,「叭!」一下,掉下來了,掉下來的話,墮到地上一定粉身骨碎。絕不會說,哎呀,還沒跌到地上之前,覺得滿快樂的,這個絕不可以。從我們投胎那時候開始,一剎那開始,以後一直向死那個方向在奔馳,所以這個地方,哪有快樂啊?關於這個一點我們要了解。所以凡是一切事情,都很明白地說明 ─很快地死。

[07:42]

那麼這個是第一個根本當中第二個子目。第二個子目,決定要死,不但決定要死,而且這個壽沒有可以增長的,一點點都沒有,而是這麼迅速地,從沒有間斷地,這樣來減退當中。最後第三個子目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