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99L1~P101L8

手抄頁/行: #6 P80L5~P117LL1

音檔起訖: 43B_1930~44A_1514

廣論時時聽          

 

[19:30]

第三由何道理而歸依者。〈攝決擇〉中略說四事:

那麼這個有四方面,這個四方面是什麼?《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當中的,簡略的但是這個也是綱要,主要的這樣分四方面:

[19:54]

一知功德,二知差別,三自誓受,四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為什麼要皈依他?皈依怎麼樣?曉得,喏,他皈依了以後有這麼多的好處啊!嗯,是的,你為什麼要皈依啊?就要求這個好處嘛!啊,那現在曉得皈依了有這好處。「知差別」呢?還有皈依既然是有三寶,那麼各別不同的,這個裡邊的細緻的內涵又是怎麼樣呢?然後皈依怎麼辦啊,「自誓受」,因為你了解了,當然我自己要願意嘛!不是人家說:「某人哪,哎呀,皈依好啊!來跟著我一起去,來,來,來!去皈依。」這個沒有用。你了解了以後,叫你不皈依都辦不到,所以這真正的皈依是一定這樣的。那現在我們在那兒修行,居然勸你:「哎呀,某人哪!你跑到這地方,來,來,來!聽那個課好啊!」心裡還想:「唉!又想聽、又不想聽。」那個就沒有用。你了解了以後,曉得 ─擋都擋不住!這樣。如果說這個地方坐不進來,沒關係我站在門外也得來聽,也得來這樣。要有這種心情,那你就得到好處了。

[21:02]

所以我們看看那個古代的祖師都是這樣。記得不記得以前講,那個中國古代那個禪宗的公案哪?這個汾陽去參當年 ……誰呀?參慈明的時候,對!然後呢,行腳萬里跑到去,跑到了晚上,他那個老師「碰!」一看,門把它關上了,「這個冤鬼!」欸,但是他不退心。第二天早晨打開窗來看見還坐在那裡,一盆就「叭!」潑出去,他還是不退。為什麼?他了解這個是他唯一的要去的地方。祖師是這樣,然後我們看看佛,佛也是這樣啊!他為求一句一偈,再怎麼苦惱,捨身命、頭目腦髓,啊,絕對做!那現在我們稍微受一點委曲就不可以,還人家拉了半天拉不來,這個所以是內支問題啊!他這上面「自誓」,你了解了,當然嘛!然後去皈依的時候「不言有餘」,就是這樣了,就是這樣了!不要說皈依了的時候,等一下這個人說說那個好,你就跟著他去,那個人說這個好,你又跟著他去,那就完了!辨別得非常清楚,皈依的內涵就這個樣,這個正皈依。現在我們下面再看:

[22:32]

初知功德而歸依者,須能憶念歸處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

要皈依了,那麼你要能夠憶念,你腦筋不斷地這樣想,覺得:「哎呀!這樣的好處。」當然那個時候教你不皈依也辦不到。分成三部分:佛、法、僧,因為要皈依的三寶嘛!

[22:53]

今初分四

這個佛呀,又分成四部分,哪四部分?身、語、意,意當中又分成悲功德跟智功德,就這樣。所以身、語跟悲、智。下面我們把它念一遍,這個比較容易懂。

[23:13]

身功德者。謂正思念諸佛相好,

我們這個讚佛偈當中,啊!就是第一個這個讚佛的相好,這個就是讓我們腦筋裡面生起一個概念:我們現在這個身醜陋不堪、苦惱無比,因為苦惱無比所以要皈依,皈依的對象他解決了一切問題,所以圓滿、莊嚴無比。當你想到這一點哪,一想到他的圓滿的莊嚴,這個心不知不覺當中一心皈投,這是因位皈依。你能夠這樣地因位皈依,然後呢如法去行持的話,最後你就是他,這個達到果位的相。就是這麼,就是這麼樣!所以下面,下面這個東西,這個比較容易,唸一遍就算。

[24:17]

此亦應如《喻讚》所說而憶念之。

那我們腦筋裡一天到晚想這個東西。現在我們腦筋裡想什麼?我們想啊,就想世間的那些東西:哎呀,那個東西什麼呀?因為你想那個,你那個腦筋一天跟著它,都跟著煩惱轉,跟著煩惱轉。或者想吃的,或者想玩的,或者想錢,或者想什麼,然後呢,腦筋裡跟著轉。現在你想著這個佛的這樣的話,你也跟著他轉。世間的想的而轉,生煩惱,流浪生死;想著佛的圓滿的功德的話,增長淨業。煩惱也沒有啊,眼前得到心安理得;然後因為你這樣想,積累的淨業,將來是必定超脫。啊!這個兩者的差別,那的的確確是天差地遠哪!

[25:12]

如云:「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華,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華何能嚴。」

啊!他那個佛身莊嚴是無比啊!從他的頭頂一直到腳下,這個是只是簡單地、扼要地說幾個來。如果我們認真一點講的話,說三十二相,更仔細一點那八十隨形好,最仔細的是無量莊嚴說不能盡。我們現在啊,是一塌糊塗,真是一塌糊塗啊!那個身上面雖然不殘缺不全,實在是啊是一無可觀。那為什麼我們感得這樣?就是我們貪著這些事情。我們現在腦筋還放不下,那當然嘛,注定你就這個樣!所以為什麼要我們想佛身就這個樣。所以因地當中你千萬不要再想:「哎呀!這個菜有沒有營養。」「哎呀!這個錢想辦法多弄幾個。」「啊,這個人,什麼他瞄了我一眼,他有什麼原因啊!我想辦法去問問他。」千萬不要想這些,毫無意思、毫無意思。你一心想著:「啊!佛身這種無比的功德。」你想不起來,你念,非常簡單,就念四個字,哪怕一個字,就有無比的功德。這個道理就是這樣。

[27:32]

所以這個內涵,隨你們自己相宜你去念。如果你能夠不斷地去念,你跑過那個大殿哪,唉呀,你就無比地歡喜啊!你別看哦!就這麼個無比地歡喜的心,那一念就是個淨念,你那時候保持多久的話,你就有多少淨念。你現在要求往生的話,保證你這個念頭就能夠送你往生的,就這樣地好欸!這修行這麼個容易欸!你們不妨試試,你了解了以後,對不起,叫你不試也辦不到了,這都是千真萬確的。

[28:10]

不過有的人說:「是啊!這個聽了個道理很懂啊,但是下來了以後,等下有的時候這個心裡面就是煩得個要命,這怎麼辦啊?」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後面將來也會告訴我們,這個就是我們的煩惱相,就是我們的業障相。我們不要說修行難,你做任何事情,真正爬上去它一定有障礙的。做任何事情,我們現在爬樓梯、掃地沒有一個事情,你看見了這個困難而停止的話,就停在那裡。然後呢,你能夠不怕,一步一步向前的話,什麼困難都克服的。

[28:48]

所以當我們心裡面這種行相現起來的話,很明白,就是我們煩惱相應的。所以你必須要認識,認識了那個時候你就不會。平常我們就是不認識,哎呀!在那裡說:「這個,是啊,佛法要好要念佛,但是現在就是這個煩惱,嘖!」怎麼提也提不起來,那你不認識。等到你真的認識了以後,你很清楚地,說:「哎呀,沒錯!喏,喏,喏!就是這個東西,就這個東西。」那個時候,第一個你認識了不隨它轉。夠不夠?不夠!它下面還要種種對治。所以現在真正要學就是學,它每一個地方都說得很清楚,不管那個煩惱的行相告訴你得清清楚楚,你不會被它所騙,對治的方法告訴你清清楚楚。既然這兩樣都有了,你曉得病,你曉得藥,把藥吃進去嘛!不這麼簡單嘛!

[00:12]

何況現在有這麼多人幫忙你呀,對不對?那個周圍的人都是幫忙你呀!叫你不要出去,為什麼?怕你這個病治不好,感染得越深嘛!叫你在那兒聽課,叫你在那兒,無非都是旁邊又有醫生,又有最好的藥,又有護士,又有各式各樣的,大家還不願意,這個是我們的業障,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好,現在我們繼續下去,這個身的功德這樣,語功德呢?

[00:43]

語功德者。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能各隨自音,而生悟解。

啊,不得了啊!說「隨世界」,世界上所有的有情,而這個有情是無量無邊哪!「同於一時」,就同一個時候,「各各申一異類」,各說各的。要我們實在不行,一個人說話,第二個人插進來這就不靈光了,這樣,兩個人都不行。他現在有無量無邊的,而且各式各樣的問題,他「剎那心相應慧」,他在任何一剎那當中,他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悉皆攝持」,你們不管任何問題,他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而且懂得你的方法,然後呢回答你,把你的問題都解決。啊,這個佛真了不起!

[01:41]

為什麼佛能這樣啊?很簡單,他平常開起口來都跟智慧相應的。我們現在開起口來,唉,真糟糕!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就算有的時候我們幫人家忙,說起來「欸,我可是為了你好啊!」你真的為了人好嗎?我告訴你,你假定真的為人好的時候,你心裡面很清楚明白的,第一個,你心裡面至少沒有一點的煩惱相,沒有一點點的煩惱相。

[02:12]

我在這個地方順便提一個事情,譬如說我們現在常常這個地方,我們在這個做早晚殿,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哦!有的時候有的人敲得慢一點,有的人敲得快一點,有的人各人不同的習性,就嫌他,嫌他快了,嫌他慢了,嫌他什麼了,跑得去告訴他:錯了!那個時候你說他對不對?你不能說他錯,但是這個時候真正修學佛法的,你衡量、衡量自己,假定你的心裡面是心平氣和,他不管他快、他慢,你一點都不動;然後呢,你曉得他這樣快慢,如果不適中的話,對大眾有影響,那個時候你進一步去幫忙他,那個時候,對!你這句話,說對了。要不然的話,配你的胃口,覺得他今天慢了,你叫他敲快一點;或者他快了,你想辦法叫他慢一點。那個時候你自己的煩惱在那兒動,儘管你嘴巴裡說:「欸,這個是為你好啊!」對不起,這句話不相應,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們只隨舉一例。

[03:22]

他這個語功德為什麼這樣的成就的?他一直都是跟智慧相應的,跟悲心相應的。智慧的特質是什麼?悲心的特質是什麼?這裡還沒有談到,我剛才這裡隨便提一下。所以剛才提那個,因為眼前我們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本來我想指出來,我想慢慢地、慢慢地,等到你們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然後告訴的話,這個事情就很容易解決。因為今天我們早晨早殿的時候,曾經有了這麼一下的事情,所以我這裡順便先一提。而佛這樣地告訴我們了以後,欸,妙咧!「而生悟解」,我們完全能夠了悟、能夠理解。

[04:06]

應思惟此希有道理,

啊,希有啊!

[04:10]

如《諦者品》云:「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徧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際。」

這個話才是善巧地轉正法輪,他這句話說出來,你領悟了解了以後,能夠把我們從苦惱當中救出來,這才對。所以真正的我們弘揚正法,這個樣的。我們不是圓滿的,我們呢相對的,一步一步地來。最主要的就是我們開口的時候,先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心,現在安住在什麼上頭,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第一件事還是要學,學了以後,了解了以後,那時候去行,總是好!

[05:15]

又如《百五十頌》云:「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瞋毒蛇,等同妙翅鳥。

那麼這個前面是,這個要隨便解釋一下,對我們有幫助的啊!「面」是這麼可愛,這樣,然後呢從這個佛身,這個面,表示這個佛,這麼吸引你可愛的這個佛,他給我們的講話的時候,這個音調是美極了,然後講的內容又好極了。怎麼好法啊?能「靜息」我們種種的三毒。這個三毒,貪像灰塵一樣,為什麼貪像灰塵一樣?那個灰塵你看不見的,但是無處不在。你看是看不見的,等一下你看看的話,欸,到處蒙了上一層灰塵。我們這個貪相就是這樣,我們這個貪心就是這樣,有的時候粗的固然看不見,細的就是一點看不見,一點看不見,但是一直為它所轉。

[06:30]

還有呢?「拔除瞋毒蛇」,瞋可是厲害了!像個毒蛇,瞋心一起的話,喔喲!旁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誰都害怕。他不但能夠把這個貪塵像雨雲一樣 ─一層雨下來,所有那個灰塵統統消除掉了。然後呢,對於這個毒蛇,不管你再毒,那個金翅鳥一來,啊!那就完了。這最毒的是毒龍,這個毒龍之毒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現在那個普通的毒蛇再毒的,牠咬不到你,你沒辦法!那個毒龍,如果說牠噴一口氣的話,我們這裡人統統死光,這麼個厲害法!然後那個毒氣擺在那個地方,那多少年後都消不掉。

[07:19]

我們中國有一個大祖師,啊!真了不起 ─南山道宣律祖,他行那個般舟三昧,那麼,感動了這個龍。啊!大家好多龍來讚歎、歡喜,來隨喜,牠來隨喜,那個時候,牠化人間,化人 ─那麼龍子、龍孫、龍女各式各樣的。那個龍女長得非常美呀!那後面那個小沙彌看見了以後,生了一個染污之心,生了一個染污之心。那個龍牠看得很清楚哦,所以那個龍就起了一念瞋心。這個龍的瞋心特別強,牠,但是馬上警覺到了,欸,不行!所以牠馬上就懺悔,跟那個道宣律祖說,「趕快把那個井」,牠把那個毒氣吐在那個井裡面,然後封起來,「這個井千萬碰不得!」就封起來。以後你只要稍微有一點漏出來的,煙就冒出來,這個煙非常厲害,就像那泡了石灰,啊!這麼翻騰一樣。你看看那個毒龍的這個力量,這麼個大的,欸!但是你碰見那個金翅鳥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換句話說,佛這個說的正法,不管你貪再細微難尋,欸,它也把你清除得乾乾淨淨;或者是你的瞋再猛厲到什麼狀態,它一樣地把你消得心平氣和。

[08:52]

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

再有呢?三毒當中最後一個 ─癡,癡這個無知是黑得一塌糊塗,什麼都看不見。但像「日光」,日光之來,等到日光一照的話,你什麼都沒有了!現在我們這裡點了幾盞燈,因為這個光線照不進來,如果日光照進來的話,我們的日光燈一定看不見。所以這個光明,這個佛法也是這樣。

[09:20]

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

喔,那個金剛杵的力量大得不得了。這個我慢高山,不管它多大,拿那個金剛杵一摧的話,那百分,都紛紛碎裂。

[09:36]

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

這我不一一解釋了。

[09:43]

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癡。

唔,看!這個佛,你一聽他的話,任何人一聽他的話,馬上奪你的意。這什麼叫奪你的意呀?平常我們普通人講話的話,不管你講怎麼講,人家根本不聽你,這樣,人家根本不聽你。你專門講,他都不一定聽你,如果在平常的時候,人家根本連它聽都不聽見。佛不一樣,只要一開口,所有的人的精神都全部貫注在那裡,他有這麼大的吸引的力量。我們為什麼沒有?這是我們要自己自問的原因,這裡道理不講,道理後面都在,說得清清楚楚。然後呢你不但吸引,被他吸引去,而且他那個道理能夠打動你的心,你能夠了解他所說的是什麼,能夠解決你心上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呢如果你不遵著去思惟,這個效果還不大。「若正思惟,亦除諸貪瞋癡」,你如果是能如理如量地思惟的話,那個三毒都解決了;三毒解決了,生死輪迴就超脫了,這麼個好法耶!

[11:08]

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

哦!現在我們生死輪迴當中樣樣諸缺乏,只有佛的話對我們是最好的安慰。啊!「亦放逸者歸」呀!這是我們放逸的人的歸宿。

[11:27]

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

對我們好樂難捨 ─這個「樂」就是貪心難捨的人,能夠產生厭離心。這個佛的功德這麼好啊!

[11:45]

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

對於真正有智慧的,一聽,哎呀,無比地歡喜,這個歡喜得眼淚直流啊,毛孔直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們看經上面,一直到現在,還有人他如果念到相應的地方,哎呀!不知不覺當中眼淚直流。佛告訴我們的話,就這麼不可思議。中等的人的話,聽見了以後,啊!增長智慧;下等人聽見了以後,我們的翳障、愚癡能夠去除掉,這是佛的語業。

[12:27]

應如是念。

我們這個念佛就這樣念。那麼這個一方面這樣去念的話,念了以後,我們心目當中有一個目標 ─啊,這樣好啊!你有了這個目標,前面這些小的小利都引不動你了,都引不動你了。現在我們碰見這種事情,坐在那裡一聽見那個,耳朵就跟著它跑掉了;現在你一心一意,哎喲!說這個地方有一樣好東西,瞪大了眼睛,這麼個好,不管它什麼,都引不動你了,這樣。就像我們這個小孩子一樣,我想我們小的時候都有這個經驗,也許忘記掉了,不妨看見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們。然後呢,這個小孩子歡喜吃那個巧克力糖,擺在那個地方,擺在那裡不好了,不讓他吃,他眼睛瞪大了;然後告訴他到哪裡去,他不去,乃至於聽都沒聽見。為什麼?就是這個道理。

[13:31]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這是讓我們自己體會:說我們只要善巧利用的話,必然產生這樣的情況。假定你的心裡面真的這樣地憶念佛,請問你會被外面其他的境所轉嗎?當然不會!在這種狀態之下,你會不到極樂世界去嗎?假定你用這種心情去念佛的話,當然不會!你的心一天到晚在這個上頭了。這何至於說:唉呀!心嘛要想去的,念嘛,不曉得怎麼樣念,念不起來呀!喏、喏、喏!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告訴我們,哦!原來皈依的時候,這樣皈依法的。所以這個「南無」二個字,有這麼大的大學問。南無是什麼?皈依嘛!好,現在我們正式學佛就是這樣學的。

[14:33]

這個還是身、語兩個功德哦,意功德還要再下面,這是我們的榜樣;然後呢,你照著去做的話,你最後成就也是這個。現在我們講了一句話,人家就是不聽,你不要忙,你只要照著佛去學的話,保證你聽!你一開口他馬上被你吸引,你還沒開口,他也一天到晚跟著你。我們豈不是嗎?現在不要說佛來,現在如果一個大法師來,哎呀!我們一天到晚跟著他,這個了不起的大法師,我們就跟著他轉了,就是這麼樣。繼續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