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20L8~P121LL1

手抄頁/行: #7 P109LL2~P118L2

音檔起訖: 52A_0858~52A_2444

廣論時時聽          

 

[08:58]

第二分別思惟分二:

分成功兩部分:

[09:02]

 顯十業道而為上首,二決擇業果。 今初

因為現在這個業主要的就十樣東西,主要的就是這樣十樣東西 ─善的,一方面;反過來就是惡的。其次呢,決擇業果,這樣的業感果,跟業到果之間的種種的關係,我們了解。所以你了解了這一些業以及業到果的這個關係,你了解了,那個時候你就曉得這個惡的是萬萬不可以造,要斷除;這個善的要努力去修、去積累啊,就有一個行持的標準。所以這個所謂的正知見,就是如理地、正確地了解這些內涵。看文:

[10:00]

如是了知苦樂因果,各各決定及業增大,未作不會,作已無失。彼當先於何等業果所有道理發起定解而取舍耶?

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那什麼樣的業感果的這個道理,我們要認識,認識了好照著去做呢?

[10:31]

總能轉趣妙行惡行三門決定,三門一切善不善行,雖十業道不能盡攝。然諸粗顯,善不善法罪惡根本諸極大者,世尊攝其扼要而說十黑業道。若斷此等,則諸極大義利扼要亦攝為十,見此故說十白業道。

總括起來說,能夠感得善惡的妙行、惡行,都從這個地方起的 ─三門。這個三個門,門是通達,那這個地方開始引導你,走向這個善惡業感善惡果 ─身、口、意三樣。這個身、口、意的一切的壞的、好的,雖然業道不能完全無遺地包含,但是最粗顯的、平常的,對我們凡夫來說也只是粗顯的,這已經可以統攝無遺啦!好的是善 十善業,惡的是惡 十惡業,世尊把這個綱要說出來,說十黑業道。把這個斷除掉了,那麼得到種種的、大的好處;善業也是,反過來叫作十個白業道。

[12:17]

《俱舍論》云:「攝其中粗顯,善不善如應,說為十業道。」

下面就引那個經論上面說明,論上面告訴我們,總攝這個最粗顯的善、惡兩類,不外這十樣東西:十善業、十惡業。

[12:38]

《辨阿笈摩》亦云:

那個經上面也說,這個《阿笈摩》就是《阿含》。狹義地來說,《阿含》限於小乘的,真正廣義地來說,佛說的一切經教都是《阿笈摩》。通常我們大乘教法分開來的時候說,那麼就把那個小乘的經典是都歸到這個,實際上就是根本教典,根本教典。換句話說,這個大綱它這個裡邊都有的,可是深跟細的話,那麼這個沒有。就像小學,國語、算術都有,那麼國語分開來又變成功什麼,算術分開來又變成功什麼,這樣。所以現在既然講粗顯的,那個大綱全部有了。

[13:27]

「應護諸言善護意,身不應作諸不善,如是善淨三業道,當得大仙所說道。」

這個就是《戒經》。《戒經》上面釋迦世尊告訴我們這個略教戒,就是這樣。應該好好地保護,我們開口應該講善,然後意地應該行善、淨,然後身口也不要做種種不善業。如果能夠這個三業清淨的話,就可以得到佛告訴我們應得的種種好處了。這個就是略教戒,略教戒經。

[14:13]

由善了知十黑業道及諸果已,於其等起亦當防護,使其三門全無彼雜。

我們對於這個十種惡業,以及感得的果,這個道理能夠了解了,那麼這個時候對於它的「等起」 ─就由此而起的,由於這個十惡業而起的其他的種種的行為,也努力地防護。主要的指這個十樣。那麼由這一個而其他的,其他的不外由這個十業而引發的,也努力地去防護它。總歸使得我們這個身、口、意三業,都不要染上雜染不清淨的。

[15:07]

習近十種善業道者,即是成辦一切三乘及其士夫二種義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故佛由其眾多門中數數稱讚。

反過來呢,那我們就斷了十惡就是修習十善,而這個十善就是一切三乘士夫 ─下士、中士、上士所有的好處的根本,這個是根本。從這個根本上面,然後慢慢地增長圓滿,這是必不可少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所以佛在各方面、眾多方面特別地說明。

[15:53]

《海龍王請問經》云:

這個《十善業道經》一樣的,這《十善業道經》就是《海龍王經》當中的一部分、一品。

[16:04]

「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

說這個「善法」,實際上這個善法什麼?就是這個十善業,反過來就是十惡業。這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它不但是根本而且是圓滿。就我們下士來說,要想獲得人道,要想獲得天道,它不但是根本而且是圓滿的。你一定要有了這個,才能夠得到人、天。那麼根本跟圓滿要說一下。你有了這個你就可以得到人道當中,但是得到人道當中,是不是人當中好呢?有很多人雖然生在人當中啊苦不堪言,那就是不圓滿,就是不圓滿。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樣。所以你這兩樣東西做到了,那一定在人、天當中,非常好。

[17:12]

不但是下士,然後呢中士就是聲聞、獨覺,「聲聞、獨覺根本依處」,而聲聞、獨覺的根本還在這個上頭,不過把這個根本上面更深、更遠、更廣。不但聲聞、獨覺,無上菩提還是它呀!還是它。所以從這個上面我們了解:哦,原來為什麼真正修行,必定從這個上面。你有了根本然後向上,枝葉、花果樣樣都圓滿,沒有根本還談其他的圓滿,這不是開玩笑嗎?就像沒有根、沒基礎一樣。沒基礎,你造房子,你說造一個摩天大廈,那都是開玩笑。

[17:51]

又云:「龍王,譬如一切聚落,都城,市埠,方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事業邊際,一切種子集聚,生一切穀,若耕若耘,及諸大種,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處所。

那麼繼續又說,這個是佛給海龍王講的,說:「龍王啊!就像所有我們眼前的,不管城市啊樣樣東西,以及草木、樹林,所有這個,沒有一個例外的,事業邊際,種子集聚啊等等,都依地。這個地是根本,沒有地,其他的什麼都沒有!」那麼這個比喻什麼呢?說:

[18:45]

龍王,如是此諸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處。」

同樣地,這個「十善業道」就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人、天,然後聲聞、緣覺、菩薩、佛,都依止這個上來的。

[19:12]

是故《十地經》中,稱讚遠離十不善戒所有義理。

不管是小乘經典、大乘經典,都稱讚啊,我們修行要從這地方開始啊!

[19:25]

《入中論》中亦總攝云:「若諸異生諸語生,若諸自力證菩提,及諸勝子決定勝,增上生因戒非餘。」

經是這麼說,論呢?論也這麼說。它就說,「諸異生」,就是我們凡夫;「諸語生」就是聲聞,聲聞是聽了佛所說的言教,然後修行而來的所以叫諸語生。「自力證菩提」就是獨覺,「若諸勝子」那個就是菩薩,「決定勝」究竟成佛。所有從人開始,一直聲聞、緣覺、菩薩到佛,他一切的好處,若增上生,若決定勝,都是什麼?都是這個,都是這個 ─十善業。戒,戒的根本就是這個。

[20:28]

如是不能於一尸羅,數修防護而善守護,反自說云,我是大乘者,極應呵責。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了解,我們如果說對一個尸羅,乃至於最起碼的一個小小的戒,而不能好好地守,反而說「我是大乘」,這種人的話,啊,那是極應呵斥!不但是呵斥,應該,應該「極應呵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就犯了這個毛病,說:「啊,這個大乘,這個小的地方不計較啊!」錯了!反過來說,大乘尚且不可以說小的,小乘難道就可以說大了的嗎?這是我們要了解哦!所以不管任何情況之下,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我們總是要懷著慚愧努力深學啊!努力深學。自己做到,這個才對,不要隨隨便便了解了一點名相、文辭,就以為對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乃至於了解了一點點文辭、名相,作為藉口,那更是非常可怕!

[21:44]

《地藏經》云:「由如是等十善業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來,下至不護一善業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無上正等菩提。此數取趣至極詭詐,說大妄語,是於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間,說斷滅語。此由愚蒙,而至命終,顛倒墮落。」

那麼這個引經,《地藏經》。實際上這個《地藏經》是《地藏十輪經》。平常我們說地藏三經:《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跟《地藏十輪經》。這一段話在出在《地藏十輪經》上面的。說像上面所說的這個十善業,十善業等,是由這一個努力步步上去,乃至最後究竟圓滿,這樣,這個都是它的根本。儘管你到上面去,將來越造越多,但是根本是決定啊是不能壞的!

[22:53]

如果說,你呀,那個不管你說什麼,你這個十個根本當中,乃至於最起碼的一個,你都不能好好地努力,而反而說:「啊!我是大乘,我是求無上菩提,不在這種小地方啊!」這種話的人,這一個人「至極詭詐」,那完全是欺騙,完全是欺騙!他說的「大妄語」,說大妄語。這不但是大妄語,是一切佛前說欺誑語。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地,他們告訴我們:修行一切善法的根本是十善業。而現在這個人,居然說這種話,那豈不是違背了佛說的?他反而說他是大乘,不從這個地方去,那豈不是欺誑了十方一切諸佛?這個好可怕!隨便一點點都不可以,何況十方一切諸佛?這個說這個斷滅語,因為他這個「愚蒙」,那麼命終以後墮落。這個墮落什麼呢?惡趣!一定墮落惡趣。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24:13]

顛倒墮落者,於一切中,應知即是惡趣異名。

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應該認識。好!整個地又說明了,現在我們說:哦!這個,那麼現在我們要真正修習了,這個,說業是哪些啊?告訴我們十業,這個十種。現在我們把這個十種一個、一個分別來去認識它。說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