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177L10~P178L5

手抄頁/行: #10 P117LL3~ P137L8

音檔起訖: 76A_2003~76B_2812

廣論時時聽          

 

[20:03]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

在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大家容或有一個疑惑。平常我們常常、常常說:念佛的人什麼最後走的時候,說頂上煖的。所以我們平常有一句話,「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然後呢「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就是說這個他走的時候,這個看他識從哪一個地方走,就曉得下一世到哪裡去。那麼在六趣當中從眼睛開始 ─頭頂上叫「頂聖」,那是聖人 ─那我們凡夫就是往生的人;他超脫生死輪迴的人,那一個地方,所以他臨終的時候,如果那個煖的話,那就是識從那個地方走。然後呢,天的話呢,說這個從這個地方走,所以叫「頂聖、眼生天」。「人心」,如果說下一世到人道去的話,那最後的是這個地方。然後呢這個人心,餓鬼是腹,他是餓鬼的話,從那個腹先出去。然後呢,「畜生膝蓋離」,膝蓋上面;「地獄腳板出」。這個是指他粗細慢慢地,煖捨的時候的次第,實際上最後那個識心,細的識心最後走的時候,從那個心生的地方走。

[21:48]

那麼這個「頂聖」這個有沒有道理呢?有的,證得了聖位以後,他最後走的時候,他那個中脈,這個這裡我是簡單地說一下,他的確是從那個地方出去的,這個倒是沒錯,這個詳細的我們現在這裡暫時不去說它。同時呢這個真正的細緻的差別何在,我也不太了解,我也不太了解。這個是我一直看見了一個 ……這本書的名字我忘記掉了,這個英文書,這是一本英文書,就講明人臨終的時候,我們只是說,哎呀,八小時啊,有的人說馬上走,有的人說 ……實際上不是的!臨終的時候,到那個時候,他那個捨受的時候,那個所謂地水火風以及識,一一怎麼樣一個一個到識化的時候,到最後到什麼狀態,然後如何,它這個裡邊是有一套大學問。修行的人到臨終的時候還會趁這個機會,有絕高的一個成就,從這個地方跳出去,這個地方順便一提。

[23:02]

所以關於我們不了解的地方,我們不必目前妄加判斷,說哪一個是,哪一個非。我們總要有確實的根據,有完整的傳承以及經論作為根據,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夠把握得住究竟怎麼樣。否則的話呢,我們要了解,我們畢竟是在無明當中的一個凡夫。

[23:30]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

那麼說這個死了以後,那個時候怎麼會現起那個中陰身來?換句話說,從這一生到下一生去,下面怎麼相續下去的。

[23:48]

如前所說識從何捨,即於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

說就像前面說的,這個煖、識捨的地方,就在那個地方,他當捨的時候,那個前面的叫死,然後呢同時的話,它那個當死的時候新的又現起來,這個叫「中有」 ─ 中間的。這就像秤一樣,你看見那一頭低的時候,那一頭高,在兩個之間,不是說等到像你先低下去再高起來,當它有多少低,那個地方就高出多少來,彼此之間是絕對完全相等的,絕對完全相等的。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下面這個才是最主要的:

[24:34]

依二種因,

那就是告訴我們,喏,生死的因就在這個地方哦!

[24:41]

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說我們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繫縛生死當中,能繫縛的是什麼?兩樣東西:一個是惑,或者稱為無明,或者是煩惱;還有一個業。那麼通常我們這個惑當中,從粗、細,平常我們稱為說:利使、鈍使,無明、塵沙,或者叫作愛、見、無明、塵沙等等,那個只是就它的行相的粗細而分。總之一句話,它有這樣的一個特質:對事理的真相不能正確地認識。那麼這個事理指什麼?有它的特別所指的內涵,這個以後我們再說。

[25:45]

他因為無始以來對於這個五蘊,這個的內涵他不認識,而誤認以為這是一個我。為什麼會誤認呢?這個就叫無明了,所以叫它「惑」,叫它「不明白」。那麼因為誤認以後,有了產生了我以後,就產生這個「我愛」的這種執著,這個東西是無始以來這樣,這個叫「戲論」。這個戲論是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樣,一向無始以來就執著這個東西。那麼這個東西「已熏習」,換句話說久已習慣了,這個久已習慣就有一種力量,這是惑。然後由於這一個的關係,就造了種種的業,這個業又分善跟不善。由於這樣的兩個力量,所以當他前面要失去的時候,自然而然對於這個一向所寶愛的東西,他有一種強有力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生起中有的,生起中有。

[27:01]

所以就它的不認識的這個立場來說,這個叫作惑,叫作無明。因為它不認識,然後呢這個執著,這個種種由於執著了,而產生了種種的行為,這個叫作業。就是這個兩個力量,那麼然後呢,繼續地使它向前面流轉,這個東西它是中有。所以我們現在修行的時候,要解脫、解脫,解脫什麼?就是解脫這個,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修行的關鍵。

[27:38]

所以不管你怎麼修行,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如果這個概念你不清楚,不從這個地方去修行的話,那個都是南轅北轍,南轅北轍。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目的是說要到台南去,偏偏你向北走,就是這個樣。是,我們平常你可以不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你必定要信得過前人告訴你。譬如說我們現在念佛,的確有很多念佛人不一定懂得道理,但是他能夠信得過說:哎呀,這個他這個法師,這個師父告訴我的話沒錯啊,這個世間一無可取啊!你一心一意地只有求這個。那時候這個道理雖然不懂,但是這個我執的行相,聽信了這一個法師、師父所說的,他不再執著一向我們所緣的這個對象,而反過來他能夠捨棄。所以告訴你:這個娑婆是苦,你要捨啊!這個極樂,你要樂啊!像這個理路不清楚,但是他聽信了這個話,他的那個心理的行相,卻是跟跳出輪迴相應的,所以到那時候才有這個機會,這一點我們必定要認識,必定要認識。

[29:04]

反過來說,你現在認得了這個道理,那個時候你然後去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那個時候你才有。否則的話你講學佛法,去弘法,你學習什麼嘛!你弘些什麼嘛!這個是中心關鍵所在,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一個地方。所以這一點說,喏,成辦中有。再說不但是死生的時候如此,我們眼前任何一個境況現起的時候,你為什麼會產生種種的情緒上頭的激動?煩惱、業。為什麼?喏,還是為這個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