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廣論頁/行: P210L2~P210LL4

手抄頁/行: #12 P83LL1~ P94LL2

音檔起訖: 91A_1937~91B_0758

廣論時時聽          

 

[19:37]

二從四因發心者。謂種姓圓滿,善友攝受,悲愍有情,而不厭患生死難行,依此四因而發其心。

第二個解釋一下。「種姓圓滿」,種就是宿種。平常啊,我們這個叫「種性住」,就是換句話說:欸,這個人「善根夠」、這個人「大乘種姓」、這個「小乘種姓」,這個因種他圓滿。不但因種圓滿,然後他現生哪,還有「善友攝受」,這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各式各樣的種子,這個種子要想圓滿的話,還要其他的各式各樣的條件。這個條件當中是最主要的,裡邊是裡邊的宿生的種姓,就是你的種子,外面的外緣是善友攝受。這個善友包括了兩樣 ─上面的善知識,中間同行善知識,同行善知識。所以這個僧團的真正的重要就是在這裡,這個「僧」以什麼?以證勝義為主,現在我們學習是隨順於它的。然後呢,「悲愍有情」,而這個心一定是什麼?自利、利他。所以這個心所緣的,宿生為什麼有種姓呢?增長一定要靠這個悲愍有情,所以滋長那個心,以及宿生的培植這個心是這個。你要想悲愍有情,圓滿這個功德的話,一定在生死當中,所以「不厭患生死難行」。這個四因發他的心。

[21:27]

說這個不厭患哪,就從文字上面看,就它表面上看是很難。哎呀,現在做一點小小的事情,這麼麻煩,叫你不厭患哪,真做不到!是的,從表面看是難,所以他處處地方把這個道理說,讓你看到裡邊的真實的意義。你了解了真實利益,說有這麼無邊的大利益,你這個心就提起來了。更深一步,你再深一步地探索的話,你發現:嘿,只有這一條路!你怕難而不走這條路子啊,這個痛苦是無量無邊永不解決!你走這一條路,雖然難一點的話,欸,一點小難啊,把大問題都解決。所以你得到了正確的正見,越深入最後越發現,唯此一條路最佳、最好、最容易而且。至於詳細的內容,後面的會一一 ……所有的大經大論每一個地方,都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麼第二。第三呢,三從四力發心者。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昔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名因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發其心。

[22:39]

「從四力發心」,哪四力呢?「謂由自功力欲大菩提」,叫作自力,自己的功力。第二呢,「由他功力希求菩提,名他力。」第三,「昔」,以前修習大乘,「今暫得聞諸佛菩薩稱揚讚美而能發心」,是叫因力。第四,「於現法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諦思惟等長修善法,名加行力。」依四個力量。「依此四力而發其心。」

[23:08]

〈菩薩地〉說依上總別八種因緣,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發心者是名堅固。又由依止此諸因緣,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發心者名不堅固。

這個就是差別。

[23:26]

如是善知總諸聖教及大乘教,將近隱滅,較諸濁世最為惡濁,現於此世應當了知至誠發心極為希少。

像我們上面正確地了解了整個的佛法,以及特別是大乘佛法,現在是將近隱沒的時候,目前這個狀態,是惡濁世當中最惡濁的時候。而在這個時候了解了,去至誠發心更是難能可貴,不但難能可貴,更是功德無邊啊!我們要了解,不但是功德無邊,而且難能可貴。為什麼難能可貴?你想啊,在這樣的難的情況之下,得到這樣的無上的寶貝 ─試想你們諸位如果說在絕端困難之下,譬如說你生一個必死之病,居然人人去找,被你找到了,你是什麼?你會寶貝得不得了,一心一意拿這個藥來治你的病,現在我們就是這個狀態。所以我們現在得到了,

[24:36]

當依善士聽大乘藏,

應該依大善知識聽聞這個真正圓滿的教授。

[24:46]

諦思惟等,勤修加行。

要認真地思惟觀察,努力去修啊!

[24:53]

非唯他勸,非隨他轉,

不是由於別人哪!

[24:58]

非為仿效其規式等,

還有一件事情呢,不是仿效規式。現在這個仿效規式很容易,我們哪,哎呀,乃至於唱念,說:「這個人唱念這個樣的、這個人唱念這樣的。」好一點的持戒,「喔唷,他們那個規矩怎麼好,我們這個規矩 ……。」這個是外表形式,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內涵。這個小乘制戒的心意尚且要內涵,何況大乘是根本在此,這一點是特別重要!

[25:29]

當由自力至誠發心樹立根本,以其菩薩一切諸行皆依此故。

我們必定要由自力,「至誠發心」把那個根本建立起來,為什麼呀?這是菩薩根本,這是菩薩的根本。關於這個道理,譬如說自力、他力,好像自力是宿生的,宿生怎麼來的?還是努力積累的結果呀!所以有了固然好,沒有,你只要這一生努力,你肯,不要聽別人,那就對了。聽別人什麼?人家講有的,書本一合,好了。在哪裡啊?或者在書本裡,或者在人家嘴巴裡,這個不算!現在我聽見了,牢牢地記在耳朵裡,擺在腦筋裡。欸,從他的嘴巴裡,到了我的腦筋裡。我看了這個書,從那個書本上,從經過我的眼根,進入我的腦筋裡,你一心一意地能夠這樣地深入的話,這就變成功你自己啦!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這樣。這個才是什麼?堅固的。要不然啊,聽的時候有,等一下就沒有了。這個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這個樣的方式去把這根本建立起來。

[26:44]

現在我們已經講到了這個不共的部分,上士道部分。那麼上士道部分,他一開頭,一開頭啊,說在二百零六頁,你們注意一下啊!這個概念一開頭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他這個地方,他那個主要的題目,是說明入大乘的門是發心,入大乘的門是發心。那麼,在這個時候,他就特別說明一點,在二百零六頁上面,第一行說「《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當獲定解。」說關於這一件事情啊,一定要獲得確定的見解。這個確定的見解分兩部分:一部分呢,這個內涵本身你絕對不能弄錯,絕對不能弄錯!然後呢,對於這個正確無誤的這個概念,要產生確定不移的信念。

[28:22]

那麼就第一點來說,說解釋,下面他舉一個例子,譬如說,你現在要種稻子。那麼種稻子的時候,他要把那個稻種出來,有幾個條件。譬如說,稻的種子啦,然後要種在這個田裡邊啦,而且種的時間,一定是春天暖和的時候啦,那麼還要有水啦,還要有肥料啦!這些東西加在一塊兒,那麼稻與芽長起來,乃至於稻的種子就可以收穫,這樣。這個裡邊有一個事情是特別重要,什麼?是稻種、稻種!因為你要的是稻芽,如果你這個問題不能把握得住的話,你儘管這個地方是有水、有土、天氣暖和、有肥料,可是它長出來的東西,長不出稻的芽,也結不出稻的果。

[00:07]

那麼他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辨別這件事情?在這地方,我今天特別地要說明一下,特別說明一下。不但是發大乘,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件事情,事無大小。那麼為了針對我們目前的、一般的修行來說,是究竟我們圓滿達成的是佛果沒有錯,曉得要發菩提心,乃至於要行六度萬行。可是我們常常有一個感覺說:現在末法的時候,不容易做。不要說在家人做不到,出家人也的的確確很難。所以通常我們啊,會走佛陀給我們的一條方便的法門,說「念佛」。是,這是個方便法門,它儘管是個方便法門,這個法門你還是要把握得很正確,這一個前面那個辨別也要很正確。你了解它往生的最主要的條件是在哪裡,換句話它根本的原因在哪裡。

[01:38]

就像前面這個譬喻當中,像前面那個譬喻說,要種稻,你要稻種出來,是它一定要田地啊,一定要水啊、土啊、陽光啊,這是一定需要的。可是這個水、土、陽光,放在這個地方,是,沒有它的的確確長不出來,但是單單它 ……因為沒有它是長不出來,所以你也可以確定地說,要得到那個稻種是一定要的東西,這個是沒有錯。但是單單有這個東西的話,你缺了一樣東西的話,其他的再怎麼弄都不行,對不對?這個概念我們要弄得清楚。萬一你雖然有了水、土、陽光、肥料等等,放進去的是草,長出來的是草;放進去的是麥子,長出來是麥子;放進去的是花,長出來是花,所以這個叫作共因,不是不共因 ─它的特質。那麼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說這個根本原因在哪裡,有了這個根本原因以後呢,然後使得根本原因圓滿。

[02:59]

就在我們業當中,有一個叫引業,有一個叫滿業。這個引業是確定你這一生到哪裡去的根本原因,滿業是然後把這個你所要的這個內涵,把它加圓滿。所以如果說,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求往生,你一定要把握住往生的根本因在哪裡,然後你進一步求它的圓滿因。你往生的根本因把握住了,那麼去一定去,問題只是高下問題,哪怕擠到是邊地,擠到邊地也好啊!當然我們希望是擠個上品上生,乃至有人提出了,不但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啊,還希望成佛咧!對啊,這個是圓滿因,就這樣。

[03:51]

那麼它的根本因在什麼地方,你首先要把握得住,如果你在這個把握不住的話,它會產生什麼流弊呢?產生流弊就是剛才我們講的業裡邊,它有引業、有滿業,你引業根本把握不住,如果你滿業雖然做得很圓滿的話,產生什麼效果啊?佛經裡有這個公案,叫「修福不修慧,象身帶瓔珞」。喔!他做的這個因,圓滿但是不是根本。修了很多福啊,結果他這人道得不到,跑到畜生道當中去,雖然那個畜生很享受,這個不是我們要的。

[04:38]

換句話說,你雖然念佛,你念了個半天哪,欸,不能往生!結果說不定你生天了,說不定你在人間,結果弄了半天弄個三世怨。這個是為什麼我們要辨別的,這一點很重要喔!那麼究竟是 ……往生,什麼根本因,現在我們這裡先不深一層談。同樣地,持戒,持戒我們要把握得住,說持戒的根本因是什麼,然後從那個根本上面再講圓滿。這點我們一樣的道理,所以你能夠把握住這一點去做的話,那問題自然解決。

[05:18]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講大乘,前面每一個地方講辨的時候,我一定把那個概念說清楚。那譬如說他本論前面辨很多,我已經舉了很多個譬喻,你們只要重新溫習一下。我簡單地說一下,為什麼事前先要把那個事情弄得這麼清楚?因為你是的的確確要學這個方法,然後能夠得到你所要的結果。而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方法是什麼?從生死輪迴的苦海當中,照著這個辦法,所以「乘」不管是大小,不管是羊車、鹿車,乃至於什麼 ……到大乘的大白牛車,都是想辦法度脫生死苦海,到達彼岸。

[06:23]

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不管你用什麼交通工具,用汽車、輪船、飛機,要度脫,這個不能弄錯。有很多地方汽車可以去,有很多地方汽車不一定去。然後你同樣地,說汽車或者飛機,那麼什麼是汽車,什麼是飛機,你要把握得準,不是說講一個道理。講一個道理固然不行,你看見這個樣子,樣子也不行啊!你照那個樣子做一個,那這部汽車不會開,就算是它會開了,但是如果出了毛病也不行。

[07:03]

所以我說一個這個上的譬喻,不是汽車,我曉得,汽車最重要的,就是內面來說,就是什麼?它的引擎。然後呢這個輪胎,然後呢那個車身,然後呢上面圓圓滿滿的那種車篷,裡面是講沙發、舒服等等。這個裡面你要抉擇最重要的根本因是什麼,根本因就是這個引擎最重要,這個不能出毛病,對不對?第二個呢,這個輪胎、這個車身,一定不能出毛病。這兩樣東西出了毛病的話,你如果弄得不正確的話,擺在那個地方可以,你玩玩可以,開出去的話,欸,馬上出毛病的。至於這個車身本身不圓滿一點,不舒服一點,那沒關係呀,這個概念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