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2月
 
 
 
 
1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29
31
 

 

第六項 料簡

那麼看第六項料簡,這個料簡,比較簡單,所以今天晚上就把那個三歸那一段講完,料簡最後一個,就是說怕大家又混雜弄不清楚,再簡單的重新仔細的抉擇簡別一下。

羯磨註云:『此但受歸法無有戒法。故母論云:三歸下有所加得歸及戒,若無加者有歸無戒。』

說前面講的就是歸法三皈依沒有戒,那麼這個毗尼母論上面就告訴我們三歸下面還有所加,那就得戒,比如說我弟子某某日常盡形壽皈依佛為幾分優婆塞,你們如果受戒的人曉得為少分或者一分,什麼少分多分滿分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有所加是加這一個,如果說加一分那就是一分優婆塞得一戒,多分就是得了四戒,滿分得了五戒,如果沒有這個那就是什麼?就只有歸沒有戒,下面說這個

《業疏》云:『多論問:稱於佛法不稱僧者,乃至互少得成歸否。答:不成受也。』濟緣釋云:『乃至互少謂但稱佛而不稱法,或稱法僧而不稱佛』

那麼它又有個問答,說假定說單稱佛法不稱僧,不一定說乃至互少,換句話說,有許少了一個佛,也許少了一個法,也許少了一個僧,三者當中,任何少了一個不得嗎?不得!這裡對我們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概念,大家記得不記得藕益大師說的一句話?也許你們並不一定瞭解,因為到後來呀!佛法慢慢的衰退了,所以往往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大家都作的不一定能夠如法,也許是出家的法師不如法,也許呢!這個出家的法師很如法,這個在家的居士並不一定瞭解的清楚,乃至於有種種的誤解什麼等等,教也許也不一定教清楚,學也不一定學得好,所以平常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情形,說要嘛全不懂,懂了以後,佛很了不起,法也好,僧!嗯!下面嗯是什麼?就不去管它,至少對我當年也是如此,自己究竟怎麼樣自己不知道,我尤其是慚愧,因為我是個專業人員都做不到,所以我在這裡不敢要求你們,但是這個道理,我一定要說的清楚,所以往往覺得佛是要仰望的,法是要學的,僧嘛!慢慢再說,對不起,這個不行,這個不可能,僧是僧團,是盡法界的一切,跟這個相應的行持者,乃至於他那個行相都是,所以藕益大師那時候說你不可以這樣的話,你不能說歸依某人,這就錯了,假如你歸依某人說歸依佛、皈依法,結交於大德可爾!我結交了一個大德,我結交了某一位法師,這不是皈依三寶,這個清楚不清楚?所以個人的緣是不盡相同,比如說我現在是學戒的那我覺得哪一個戒最了不起,比如說弘一大師持洲大師喔!那我皈依他,我念佛的那我皈依印光大師,參禪的找虛雲老和尚,學教的太虛大師,沒關係!可是他每一個真正皈依僧的是什麼?盡法界統統包括在裡頭我們要瞭解,由於這個法師,那位特別相應的,指導你從這個地方進去,進去的門是不同,你要學的內涵是圓滿的,我們絕對不能因地當中把這個把它弄壞,清楚不清楚?所以這個是我們眼前應該瞭解的情況,所以它下面所有的無非都是這個。

業疏又云:『又問:得從三師各受依歸否?答:不得。』

而且也不可以從三師,這哪有從三師這不能分開的,尤其是在涅盤上面說得很清楚,既然戒法一樣言有次第,是行不前後的隨成一行,四義整足,現在這個地方呢!隨成一行三義整足,佛法僧絕對整足,所以你不可能跑到這個地方皈依一個,那個地方一個,這個不行。

濟緣釋云:『三師各受答:不得者人法俱異故。』

既然分開來的話當然不行我在這裡舉個比喻來說,比如說隨便鋼筋和泥土,那一定是鋼筋和泥土或模板水泥倒下去,那現在鋼筋放在這裡模板放在那個地方倒在那個地方,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啊!當然不行呀!那個米水火要擺在一塊兒那才能燒成飯啊!把米在米店裡,水在水廠當中,柴火在炭行,三樣有了行嗎?這是個笑話這也是事實,我們要瞭解所以說具儀對境作法一點不能錯,再下面,

業疏又云:『又問:得一年半年受否?答:得隨日多少受三歸也。』濟緣釋云:『彼宗五八局時三歸通故。』

那麼又有一個人問:它不是盡形壽那麼我不是這樣盡形壽可以嗎?說:可以!這個可以它下面有一個解釋喔!從彼宗五八局時三歸通故,這個有不同的說法,後面會這個薩婆多宗實法宗一種說法,成實宗一種說法,四分律是成實的,但是後面它兩樣東西都列在那裡,至於說為什麼這樣到後面我會詳細說明,所以關於這個部分呀!留到後頭留到後頭,否則的話我們說嘿!那裡怎麼說的那裡萬一不這麼說的話那怎麼辦呢!後面你瞭解了以後你用捨任緣,怎麼都好!只要用對!

《業疏》云:『五趣為言皆得受也,除報重者,自餘山間空遠輕繫地獄皆成三歸,除不解者』

說這個受三歸-五趣,換句話說,這個我們,這個六道當中,把修羅除外,也可以說把那個修羅納到天道當中,所以或者叫六道,或者叫五趣,三界之內都可以受,不過有一類報重,這個報重的不行,什麼是報重的呢?說地獄當中那絕端痛苦,它的心智在這個絕端的絕大的苦受當中,還有呢!畜生非常癡重,其實每一道都是這樣的喔!同樣的畜生當中,如果說龍隨畜生一道絕對可以,乃至於鬼趣當中有很多鬼也可以,天趣!天趣的報重就是無色天啊!那個心識絕對不可以,然後,欲界天,享樂享得太痛快的話,不一定,所以下面的“自餘山間空遠輕繫地獄皆成三歸”,那個是不同的地方,山間的話通常指什麼?指鬼道。然後乃至於畜生等等,這樣,空天空當中遠處輕繫的話,祂只要並沒有很嚴重的,對這個前面說的報重,繫縛比較輕一點,乃至於地獄裡邊也可以,不過有一個-不解,不瞭解不行,注意這個地方的瞭解前面說過,啊!說一些文字瞭解是內在的內涵相應。

濟緣釋云:『修羅偏在五道故,但云:五趣除報重者別簡下趣,以人天二趣自可受故,文舉輕獄鬼畜類知,除不解者通簡五趣,以人天不解亦不成故。』

那這個很容易懂,就算人天道當中,如果你不瞭解還是不行,到今天為止的話,三歸部分講完。好,今天就到這裡。

南山律在家備覽 19A


今天我們再繼續下去,昨天講完了以後有些問題,這個問題我簡單說一下,說得皈依之體,怎麼守護不捨?怎麼守護它使得它不失去?還有呢,發了業體以後,一發續現不假緣辦,那麼前面說不假緣辦,為什麼還要勵力去防護?我想關於這個問題,因為昨天我運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來說明這個皈依體的內涵,不過在座的很多人,容或對《廣論》的內涵不很清楚,因此聽了以後,不但沒有幫助,可能更模糊,所以今天重新再簡單的介紹一下,為什麼皈依有這麼大殊勝的功德?為什麼皈依了以後能夠不墮惡道?小的。好的呢,乃至於生生增上,從此成佛,當然中間包括可以往生。那麼這個今天再仔細的說一說,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翻到18頁,同時《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個書也放在旁邊,《菩提道次第廣論》是184頁,《南山在家備覽》我們繼續看18頁的最後一段倒數第4行。

《業疏》云:『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

這個就是說明三歸的體性,已經昨天說過了,所以我今天簡單一點,下面看濟緣解釋,

濟緣釋云:『引問中性即是體。』

這個濟緣釋的解釋,就是把這個銷一銷文,性就是體性,這個話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三皈依,那個三皈依的特徵,或者從行相來看叫特徵,它的本體、它的功效,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瞭解這一個,那麼它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呢?我想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經論上面曾經說:是佛弟子?還是不是佛弟子?或者說內外道的差別,標準是得皈依與否?得了皈依就是佛弟子,不得皈依是外道,這個得,很有意思,“得”皈依,說歸依是有一樣東西一樣。那麼通常呢,我們就說得皈依體,當然這是說明它有一個內涵,到底這個內涵是什麼樣呢?我們不大清楚。所以它這個問,以什麼為性?它的特徵、它的本體呢?所以它的功效,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今天也重新溫習一下,說“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而能量”。說皈依這個內涵,得到的福德果報,假定有形色可以看得見的話,假定有形色可以裝得下的話,比如說我們說這裡你有多少鈔票放在保險櫃裡,然後呢,你有多少金銀財寶,放在這個首飾盒裡面,有這個容器。現在這個皈依所得的福德,假定說有一個實質的東西,用一個容器來裝,那麼拿什麼容器呢?拿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換句話說,把我門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作為一個容器,來裝我們皈依所得到的這個福德果報的話,完全不能,沒辦法裝,這個像什麼?像大海水這麼多,可是大海水,我們用什麼,用手捧起來去衡量它,換句話說,這個簡直是多的不得了,既然這個三歸有這麼大的福報,那我們好像要很認真地去追尋一下,到底它的內涵是什麼?所以這個這一段,為什麼用這個問答來解釋,就是讓我們要瞭解的清楚呀!那麼看下去。有論者言,這個有論者,就是造論者,這種造論者,不是菩薩就是祖師,儘管他因地當中顯出來的,不一定是像印度當年很多都是聲聞乘的聖者,所以這個裡邊,彌勒菩薩,外顯聲聞相,這種的大師,這個論者它並沒有確定指哪一個,下面這個解釋,這個裡邊,

『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若淳重心有無教也。』

這是一段,

『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

這是第二段,

『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

第三段,下面濟緣釋云來解釋。

濟緣釋云:『引問中,性即是體』

這個說過了,下面看,

解中三,

這個解就是說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多論曰,言三歸者以何為性,什麼體性呢?來回答它,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呢?第一個

初正定體,教無教性、彼論續云、受三歸時胡跪合掌身也,口說三歸口也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無教。此就等者疏家斷也。教為能發、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之業、即以無教為性也

正式的來確定這個體的內涵,第一段。第二段,我們看19頁第一行中間

無教者下二釋名。一發謂初念、續現即第二念。教猶使也、謂非教使之然、任運自然酬因感報故也。

這是第二段,第二段是什麼,釋名,第三段,19頁第2行,

今下三會。即善生成論雜心等也。

今下三會異,分三部份,那麼這個三部份什麼意思呢?再說一下,第一個回答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告訴你、回答你、來解答你這問題分三部份,第一個你的問題是問什麼?三歸什麼為體性呢?正確的,正式的確定三歸的體是什麼?這樣。所以提出這個名字,可是這個名字的內涵,我們不瞭解,所以第二部分解釋這個名字,經過了解釋這個名字,我們就瞭解說這個三歸體,這個名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所指的內涵就是我們得到的東西。第三個,就是會異,在不同的經論上面它用不同的名字,名字雖然是不同內涵是一個,現在這裡來匯通它,以後你學經論,一看曉得它是什麼?你瞭解了,可以照著經論上去行持,得到它的好處,分成三段。那麼三段,第一個就是說正定體來解,說正定體,正式的,教無教性。哪,這是一句話,它這個三歸之體是什麼呢?教無教,就是它的特性,這個教無教,昨天已經說過了,教就是佛以及菩薩祖師留下來的經教,經過這個僧伽,按照著佛所說的內涵,這個按照要兩點,這個我們要瞭解的,第一個,文字所指的內涵,通常這一部份叫做教量;然後,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經過他自己的修持體驗,確實有所領會悟證,這個叫證量,很重要!

這個教證二量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中國很多的禪宗的祖師,同樣的你講一句話,講完了就講完了,跑到他手上完全不一樣,我想我們大家都看過禪宗的公案吧!講空,你講了的空,空了半天,空話,他講的空有種驗證,然後念佛吧,你講是念佛,一心不亂,信願具足,他不一定講,可是念的時候,功夫就是到,一心不亂,就是到信願具足,臨終的時候,先告訴你,什麼時候我要去囉!然後呢,坐得穩如泰山,燒出多少舍利,那就是有教證二量具足。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這個教不是說文字通了就可以喔,因為它教,然後我們領會,領會了以後,照著去做這個叫做作,對老師來告訴我們的叫-教,那麼我們學生跟著他去學,照著他如理如量去行的話,叫做-作,這個昨天已經解釋過了,換句話說,或者叫教無教性,或者作無作,這個是它的性,那麼經過了前面的教以後,然後你如理的照著去做行持去做,這個造作了以後,有一種業體留下來,這個業體本身這個叫無教,它有一種特性,這個無教是什麼呢?這是一種特性,所以這個文字先解釋,也許還並不太瞭解,我們繼續再下去,

彼論續云,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受三歸時胡跪合掌口說三歸是身口教”,有一個小字的註解說,什麼叫教呢?受三歸的時候,當然前面還要事先瞭解它的內涵等等,在我們學《廣論》的時候,前面一定要講教法,瞭解了教法以後才講儀軌,所以你不瞭解之前,講儀軌也沒有用,反過來,下面正受五戒的時候,它又說,先也說明這個道理,先要預先練習,然後還要懺悔,這個都要事前準備唷!準備好了,到那時候才到壇上,然後這個再具儀,對境,作法,還記得不記得?必須經過這種種種的條件。受三歸的時候,跪在那裡,然後至誠恭敬的頂禮,那個是身;然後跟著師長,師長說他說傳給你,我們就跟著他說:我弟子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口說,從老師告訴弟子來說叫教,從弟子本身,按照著這個僧伽師長如法的去說,這個叫做-作,這個叫做身口教,或者身口作,所作性。

然後呢,做的時候“若淳重心”,做的時候並不是只是嘴巴上面跟他念一遍,通常我們說鸚鵡學語,那個沒有什麼多大的意思,而現在呢,瞭解它的真實的內涵,於是一心一意心裡想,這個正是我要的,無始生死以來我,淪落在痛苦當中,就是不瞭解呀!只能跟無明相應,現在瞭解了,我無論無何不再失去它呀!就像苦海當中,已經吃盡了苦頭,忽然有個救命圈,你全部精神去抓住它,這種心情,所以這個淳重,這個心情是什麼?這個就是無教,作這件事情,這樣的話,就是有身口無教。為什麼說不說心無教而叫做“身口無教”呢?因為這個論本身是什麼?《薩婆多論》上頭的,《薩婆多論》是次第上來最基本最基礎的,它講那個都講的不透徹,不究竟不圓滿,就像我們小學唸書一樣,他學加減乘除,小學的加減乘除,它的目標是幹什麼?要你升入中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然後呢!學了這個數學,可以解決所有的世間各式各樣的問題,小,我們要造一個房子,要造一部汽車,做那個生意,乃至天文上面,無所不能解決的,這些問題,但是教小學,你告訴他學了數學這樣的話,他不曉得這些是什麼?怎麼辦?老師就告訴你,這個叫做什麼?1,這個叫做什麼?1,兩個加起來多少?2。喔!我知道了,因為他還糊里糊塗,弄不清楚,他說不定會問,你看見你爸爸抽不抽煙?抽,這個更相應,假定他不抽煙,他問他,你哥哥吃不吃糖?比如這麼說啦,對啊!這個棒棒糖,實際上這個加減乘除的意義就限於這個嗎?當然不是。不過這個地方說明什麼呢?說明就是初初開始的時候,他不能深入裡面的內涵,所以他說身口無教,實際上真正的無教,不在身口,那麼這一部份,到下面辨別戒體的時候他會說的非常清楚,現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講戒體,叫無作之體,如果這個是皈依的話,皈依體。然後呢,受戒的五戒是五戒的戒體,八歸齋戒,乃至於沙彌、比丘、菩薩,都是同樣的體,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心體。

關於這個體,容或我們在座的諸位大家並沒有體會到,所以說舉一個我們體會得到的,好事體會不到,壞事就人人體會得到,假定我們遇見一個不如理想的事情,比如說我們今天大家在這裡高高興興地聽經,有一個人跑得來,把我們這裡的氣氛破壞掉了,當然在聽經他們不會亂來,比如說今天過年,我們正在慶祝很盛大,突然之間一個強盜跑進來,跑得來拿著手槍,把我們身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搶走掉了,首飾等等,每一個人穿戴的盛裝,結果你心目當中幹什麼?從心裡面想盡辦法要把他抓到對不對?對!就是這種,於是你以後看見這個人,你就想,就是他!再不然碰見這情況,你會很警惕,事情已經過去掉了,這個強盜跑到這個地方,說不定你反抗,要跟你打架,弄傷了諸如此類,於是你這個心裡面一心一意要抓到他,這樣的情況,凡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內心當中留下一個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有深有淺,淺的,比如說我們在這裡,外面有一個人經過,你看了一眼,對呀!好像有個人經過了,但是你記不住,這個為什麼記不住呢?因為你心裡面是很輕浮的過去,現在這個人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使得你心目當中產生什麼?非常嚴重的一樣激勵的狀態,對不對?所以這種心裡叫淳重心。如果說有這樣的心理的話,你內心當中會記得非常牢、非常牢,現在呢,我們如實的瞭解皈依對我們這樣重大的好處,於是我們一心一意去求,這個淳重心就能夠產生一個影響,這個留在我們心裡面,這個留在心裡面的影響,它自然而然遇緣它會有一種作用,這種作用叫無教。

所以是“此就等者疏家斷也”。換句話說,他正式的把那個體性說明,就是一句話-教無教,前面這個業疏不是說,有論者言教無教性此就所發之業體,哪,那是疏家,疏家是誰呢?現在這裡是南山道宣律祖,而這個裡邊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回答、解答這個問題的是那些印度的大祖師。那些大祖師,小乘的通常都是羅漢,大乘的是菩薩,這樣,所以他們造的叫做論。告訴我們是教無教性,這個我們還是不清楚,所以在下面,那是祖師們,現在這個解釋的祖師,這個地方叫疏家,他就是著疏的那個,誰?南山道宣律祖。就說這是什麼?所發教之業從體明性故,教是什麼?就是能發,由於他告訴我們的道理,所以啟發我們這個,“由教發得無教故云所發教之業”,由於前面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於是啟發我們內心當中留下來的這個影響的力量,這個叫所發教之業,這個業就是一種力量,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有一種力,有的業是非常強有力的,有的業沒有力量,剛才的比喻當中,有個人走過來,你看他一眼,你作任何一個行為,任何一個動作都是一個業,可是有的業是無記業,無記就是說不出是善是惡,是很弱,有這麼一點影響,沒有正式的深刻的影子。那麼現在這種呢,有很深刻的,深刻的影響,這個叫做無教,這個特徵,這個性就是這個特性。現在這個心裡的行為,雖然是無形的,可是我們人人感受得到。

我想這是不用解釋,如果說你們不瞭解,你們回去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在這個地方我為了使大家確實明白起見,昨天晚上也說過,今天晚上再重說一遍,對我們現在印象最深的男女飲食,現在金錢什麼等等,也許有很多年紀輕一點還在學校裡邊,好像我們並沒有做過事情,所以今天容或影響不深,但是飲食這個印象最深,儘管現在不吃,隨便我一講的話,大家口水咕嚕咕嚕在那兒會,如果說我今天晚上到了吃晚飯時間,我們沒有吃,現在偏偏還在那兒講,又講到一個很美味的東西,大家是不是咕嚕咕嚕口水直流啊?沒有告訴你什麼,你就會受這個影響,為什麼?因為無始以來有這樣的作,就是行為,所以留下來心裡這種影響,拿,拿不出來,但是人人很清楚明白的會感受到,不但感受得到,他會推動一種力量,就會讓你去,唉呀,難受的坐在那兒坐不住,就想去找東西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說,無教是由教,告訴你,然後你照著去做,剩下來的這個,再沒有告訴你什麼,可是它有這樣的一個內涵,留在我們這個認識的心識當中,這個就是這一部分,這是說第一個正定體,正式的,下面解釋無教者,無教者就是前面說,

無教者。此明業體一發續現、不假緣辦、無由教示方有成用、即體任運能酬來世、故云無教。

這個解釋,前面這個,其實我剛才已經把這個教無教已經解釋了,但是有一樣東西並沒有說明的,一發,什麼叫一發呢?就是初念,發,這個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有很多沒有發,現在這地方發了,什麼是發?什麼是不發?發的是什麼?發的這個無教之性,有很多不發的,那就沒什麼話說了。怎麼才發?淳重心,換句話說,如果你有這種淳重心的話,淳就是迫,就是專心貫注在這個上面,沒有一點雜念,沒有想其他的事情,這個念頭非常認真非常殷切,就是這個心情非常的重大,厚重,這樣的心情,這麼一來於是內心當中,全部貫注在這個上頭,這個叫一念。一發所以說初念,續現呢?發了以後,它後面繼續的來,繼續的來,就是第二念,教猶使也,教是告訴你,然後呢,教使之然,這個無教,不要再告訴你,不要再告訴你只要發了以後,它後面繼續來的,不要再來告訴你,它自然而然,任運,自然而然,酬因感果,什麼叫酬因感果呢?這個也解釋一下,昨天我解釋兩個名字,一個叫願體,一個叫隨行。願就是願望的願,這個願望本身下面有個體,體性的體,隨行呢,跟隨的隨,行為的行。那麼什麼叫願體隨行呢?我們不是聽見了有三歸這件事情,三歸這麼好啊!是不是大家都願望要得到它,要得到它。現在這個僧伽,僧寶就告訴我們,或者我們的師父什麼告訴你,這樣這樣。喔,這樣呀!於是我一心一意的願求,如法如量的這樣去願求,這個就是前面所謂的做法等等,是根據師長教來說的叫做教,根據我自己的行為叫做作。然後呢,這個時候才發,一發,發了以後,有了這個體了,有了這個體,換句話說,剛才說的,內心當中就有一種影響力量,那麼這個影響力量,它自然而然遇緣,它就起來了,起來了以後,根據這個願的行為,跟沒有願的行為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行為,自然感得的果也就不一樣,所以這個是說,任運自然酬因感果,我要詳細解釋的就是這幾句話。最後先說完了,因為會異,這個很容易,所以不妨這裡先解釋一下。

今下三,今下就是前面的,“今時經論多云無作、義例同也。”現在的經論上面,不再用這個教無教,現在的經論上叫什麼?作無作,所以說“善生成論雜心等也”,這些經上面有另外不同的名詞,一般我們說,無作教體無作教體,這個前面的文字解釋清楚,那麼現在要說的就是任運能夠,酬因感果,這個這裡仔細的解釋一下。昨天解釋的時候,我們運用《廣論》上面的十二因緣那個。今天同樣的,再把十二因緣重新溫習一下,其實不一定用十二因緣,我們可以用任何一個我們所瞭解的,用業也可以,用四諦也可以,用十二因緣也可以。不過十二因緣說的這個內涵最透徹、最清楚,這個地方,今天黑板上面寫了十二因緣的各支,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個十二因緣,實際上我們流轉生死的整個的,怎麼從前一生到這一生到下一生,這個三世因果的關係,乃至於怎麼從前一念到現在一念到下一念,從一念來說,從前念、次念到下一念,從一生來說,前生、此生,下生。 

南山律在家備覽 19B


從一生來說前生、此生、下生,從一件事情上來說,這件事情之前作些什麼?現在作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完了以後要做些什麼?整個的我們人,每一個有情在輪迴相續當中,三世的流轉次第,就是這個。他為什麼會在這地方流轉?有的人好,有的人壞,有的不但好,好的還跳出輪迴,有的人雖然好,跳不出輪迴,關鍵何在?現在我們這裡不講輪迴跳出跳不出,是講苦,為什麼有的人我們能夠解脫苦?有的人不能解脫苦!前面我們瞭解的一切都是業來決定,你造了什麼業,那麼感什麼果,這個業有不同的名字,叫做行業果報,在十二因緣當中無明行,行是業,然後愛取有,有是業,這個兩個是業,通常為什麼會造業呢?因為有煩惱、有惑,十二因緣當中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惑呢?無明是煩惱是惑,愛、取是煩惱是惑,所以除了這個無明愛取的煩惱,跟行跟有是業以外,下面的其他的七支都是果報,都是果報。惑、業、果,或者苦,那自然而然永遠在流轉。為什麼這樣流轉的呢?在這地方講一講,先瞭解了怎麼流轉,然後我們瞭解了皈依,為什麼要皈依?皈依了以後為什麼能夠不流轉?或者就算流轉的時候你能夠把握的住,你可以自己主動的選取你要走的路,實際上我們整個的佛法的內涵都在這裡。這個今天晚上把它重新解釋一下。無明是我們大家瞭解的,對事實的真相並不認識,那麼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呢?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果關係,為什麼這樣?因為有它這樣的原因,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

可是這個原因跟結果之間,真實的內涵我們並不清楚,儘管現在我們大家信,有因有果,但是什麼因感什麼果,你知道嗎?不知道!只有一個人能夠究竟圓滿地知道的,佛。菩薩能夠認識相當部分,可是究竟的不圓滿,這是第一個我們不瞭解的不清楚的。其次,為什麼是有這個因果關係,天下的很多事情,為什麼有因果呢!是因為我們以為天下有實在的東西,所以執著!或者執著有個人,有個實在的自體,或者法有一個,原來這個並沒有,一切都是空,或者說它是空性,說它空我們往往有誤解,或叫它實相,或者叫法界,名詞是各式各樣的,這個空性到底是什麼?那我們更是莫名其妙。或者叫第一義諦,或者叫什麼,這些各式各樣的名詞,都不是我們瞭解的,其實就眼前的態度事情來說,我們的確並不瞭解,就像為什麼吃的飯會營養,就是這樣,我們也不瞭解,醫生雖然告訴我們,我們只瞭解一部份,所以這個叫做無明。

無明真正的,廣泛的來說,所有的現象都不瞭解,那麼歸納起來有兩類,第一個它的特徵是什麼?我們不瞭解,特徵叫做實相、空性,因為它一切法的內涵都是空的,所以現起都是看它什麼因緣!它就現起什麼果報,這兩點我們不知道,如果你瞭解以後,我們的作法就不太一樣,不瞭解我們的作法就不一樣。這個話怎麼講?那麼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大家很容易就瞭解,平常我們說叫我們忍!忍!忍!這個忍真不容易,往往說這個人太不合理,叫我忍,忍無可忍!好像不應該這樣,再不然說,你忍了,他跑到你頭上來更糟糕,假定你瞭解了業了以後,他為什麼不找別人來找我?如果你宿生沒有跟他相關的業,他不會來找你,現在我們瞭解了以後,就是反正這樣的一個關係,你有多少傷害他,他這一次就要來找你,就是這樣。如果瞭解了這一點,他來了還他的債,應該的!你自然而然就不會發脾氣,你不但不發脾氣,還覺得對不起他!可是我們並不瞭解,我們並不是這樣作,世間的一切一切現象都是這個樣,所以說因為無明,所以你這個後面就有種種的行,實際上這個無明行,並不那麼簡單,我只是說,讓我們易於瞭解起見,瞭解無明就有行,有了行以後,就留下了一種心裡上的影響力量,這個影響力量叫識種子,它就會引發以後的繼續的向這個方向去的。比如說我們隨便看見一個人,我們並不瞭解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所以我跟他彼此間,或者是好的壞的,因為有這個好壞的行為,所以下次自然而然這件事情過去了,可是我會記得,嗯,今天這個人罵了我一下,為什麼莫名其妙罵我,或者這個人幫了我一下,我覺得這個人很好,或者無關緊要的看見了這個人,不外乎貪瞋癡三種狀態,造這個業,跟貪相應的是你喜好的業,跟瞋相應的反之,所以對你腦筋當中留下一個影響,這個就是識留下來的種子,這是我們平常體會得到的。

雖然留下來這個影響力量以後,但是不是會,究竟這個影響力量究竟是怎麼樣?不一定!下面還要什麼?下一次如果再有因緣又遇見了以後,又遇見了以後,那個時候第二次,比如說,第一次來了以後,碰見陌生人,他幫了你一個忙,過去是過去了,我心裡想,唉呀!這個人怎麼幫了我忙,實在心裡面很感激他,感激!過去,事情已經過去掉了,算了。下一次又遇緣,又遇見了,遇見了!他或者又幫我忙,或者我主動的感謝他,這是為什麼?都是基於這個第二次的這個情緒產生的,通常叫做愛取,這個愛的形式,就是這個十二支當中說,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受就是個感受,你境界又現起了以後,你對這個情況,我再解釋這個十二因緣,重新再解釋一下,這個,換句話說,無明行識,怎麼樣才能夠感果的?你一定要瞭解這個特徵,其他仔細的內容,我的確沒辦法在這個時間當中講。

我再說一下,當這個心裡面認識作用留下來了以後的話,下次又遇緣,下一次不一定什麼時候,說不定這個下一次下一剎那,我馬上記得這個人,怎麼幫我忙,我會繼續努力,或者這件事情過去了以後,嗯!第二次又碰到他,第二次碰到也許是偶然的碰到,也許你主動找他,或者他來找你,那都沒關係,不過這個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到的,所以因為這個好的關係,或者他加強他對你的這種幫助,使我引發,或者是我自己本身內心當中,總是這種都是跟愛支相應,愛支意思,對你好的不離愛,換句話說,對你好的,你不希望離開,這是貪的,對你不好的,你就乖離愛,你希望排斥他,所以不外乎貪、瞋,還有無所謂的,癡,捨受相應的,然後這個取的行相,我想我們昨天已經解釋過了,今天不必再解釋。不僅僅說心裡面有這樣的一個念頭,而且會很強烈的增強,於是你就有種種行為開始了。這個人又來了,所以我心裡面覺得,這個交這個朋友,所以這個朋友就交成功了。第二次就不是說,喔,過去了又想起一件事情,一定是大家,你貴姓呀!你怎麼幫我忙,來來來,大家談起來了,於是變成功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就是第二次經過了愛取,然後第二次再有些行為,這個就是有支,這個有支有了以後,下面這個朋友就成功了。這是生。既然有了朋友,對不起,到最後這個朋友大家也拜拜!分分手,所以最後他必然也是老死,這個不會永遠,變的呀!

十二支的整個過程的行相是如此,小的是一件事情,大的我們整個的一生的行為,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當境界現起的時候,隨便一件事情,隨便任何一件事情,你就可以找出一個,找出我們任何經驗當中大小,都用在這個公式當中,是不是無非是這個樣?我們並不瞭解為什麼這樣的來的!叫無明行,然後有一個概念,比如今天跑到馬路上面,看見一部電視機看了一下,看過了也就算了。唉!後來第二次又遇見了,我想起來了,或者平常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之下,我舉個比喻吧,這個是大家可以體會得到的,到了晚上吃過晚飯,打開電視機,這是個比喻,你們自己去體會,或者是打開收音機,或者是早上看一份報紙,晚上看,東看西看,看得蠻起勁的時候,忽然之間中間插一段廣告,你覺得,唉,真討厭!趕快,我要聽那個中東的戰爭,怎麼插段廣告呀!你覺得很討厭它,或者正在打什麼,我們青少棒又在美國戰了,忽然之間有一段廣告,你就是很排斥它。妙了!過去了以後,說不定有一天你要買一樣東西,你就想到你以前討厭的那廣告,是不是腦筋當中又來了,你就會想起來,然後你會去找,然後去找以後,最後你把這件事情成功了。

所以第一次留下的影子,無明行,你莫名其妙,怎麼來的也不知道,反正是現起來了,讓你腦筋當中有個影響力量。第二次這個影響力量,慢慢的又觸緣受愛等等,觸緣受又緣起來了,第二次這個來的以後,這個就有很強烈的煩惱相應的,或者是希望這樣的獲得它的,或者是要排拒它的這種心裡面狀態,而緊跟著來了以後。下面你說,想到這個,噢!我要這個東西,看了這個廣告以後,你一定想辦法去買,去弄,去得到這個。這個就是,行為就是有的業,然後得到了,得到了以後,最後用用壞掉了,破掉了,是不是這樣?事情是這樣,人也是如此呀!

所以我們整個在這個地方,是不是在這生死,整個,小的是一件事情,大的整個的生死輪迴,我們並沒有一個人在世間能夠把握得住我們什麼時候死?死了以後,將來到哪裡去?誰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的,就是你生前造了什麼業,將來就要到哪裡去,現在懂得了佛法以後,瞭解了,現在瞭解了!所以以前不瞭解叫無明,現在瞭解了叫正確的智慧,智慧的特徵是什麼?就是正對以前,正對治!這兩個有個特點,這個房間裡面暗,正對治是什麼?光明!反正光明到的時候,你不要把那個暗的趕出去,暗自然沒有了,你原來不瞭解,現在瞭解了,恰恰相反,這個叫正知見。這個正知見,我們另外一個名字叫智慧。

我們所以生死輪迴當中,這樣的去轉的原因是這個樣,現在佛是從祂老師那裡聽到,然後照著去做,於是驗證了這件事情,驗證些什麼?祂要脫苦,瞭解苦的原因何在?照著祂老師告訴祂的方法去修那個道,結果苦的原因整個消滅掉了,苦的結果不再有,樂的原因整個去修持圓滿了,圓滿的果報現起,於是這佛來告訴我們這個法,於是我們瞭解了以後,這個法靠僧傳,所以我們想我們現在要的,這個才是,不是以前的。皈依!正皈依的是什麼?這個才是我們皈依的,那麼現在瞭解了以後,於是心裡想,對呀,我生死當中多痛苦啊!我正要的不是這個東西嗎?所以說就像在大海當中,眼看著死了痛苦無比當中,忽然有個救生圈,而經論上面也說,在那個地方,在一個國王,或者餘王,這個地方或者要關起來,或者要殺頭等等,那跑到別的地方去,就告訴你,你到這地方來,只要照著我的規矩去做的話,我能救護你呀。這個王就是佛,然後照著法,然後在這個地方,按照著它那個地方佛所制的法,在這個地方就得到祂的保護,所以皈依就是皈依這個。所以皈依了以後,心裡面就想,這個才是我要的!前面不是說“智人初受皈依”,記得不記得?於是專心緣此,一心一意的就想這個!這個!這個!

還有,昨天我們也講了,講到說是故常勤觀察,才算是奉持,就是應那個濟緣記上面的一段話,世尊就告訴我們,常而一心念除諸蓋,戒的特徵,你要一直專心一心一意的,心心唸唸淨除蓋,蓋就是煩惱,或者叫常勤觀察始號奉持,常是恆常,勤呢,勤懇。因為無始以來這個力量非常強呀,所以你不勤勤懇懇精進的話,對不起!它這個力量很強,就把我們的心念拉掉了,要觀察些什麼?就是觀察這個,噢!以前是生死輪迴的這樣轉,現在我瞭解了,然後一心一意的努力,緣念這個,於是現在腦筋當中,皈依了以後,腦筋當中是產生的什麼?無教之體是什麼體呀?就是,啊,我現在皈依佛,要照著法,佛告訴我們的法去行持,然後這個法的內涵要靠僧傳,以及靠僧隨時來保護、指示我們,腦筋當中心心念念擺在這個上頭,我所以要去掉痛苦就靠這個,我要得到的快樂全部在這個上面,所以內心當中發的這個無教之體就是這個,正皈依的時候一定也得到的就是這個,所以當你們正式皈依的時候,如果說真正相應的時候,它一定的內涵,比如說懺悔的時候,有的人懺悔,就念它幾遍,覺得這個地方氣氛倒蠻好,他心目當中已經多多少少有一點相應的地方,有很多人不!他真正的懺悔的話,他忽然內心相應的話,他就感覺痛哭流涕,有很多人呢,懺悔的時候就寒毛直豎,個人有個人不同的境界,更好的情況,乃至於會見種種的吉相,見光見花這都不是理論上的事情,你真正去做一定有。

說起來這地方,這是我自己親身遇見的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十幾年,我也記不住了,那時候我住在紐約的鄉下,有個毗盧寺,城裡面有個人他想皈依,他已經接觸了佛法很長一段時候,少說總有十年左右,後來,那時候我去談起來了,他聽見以後,啊,說聞所未聞!他有意要想學佛,我就告訴他,不要先談學佛,皈依都談不到啦!他問我,我說我現在學皈依。他大為驚訝!什麼?我十幾年以前就皈依了,你作了和尚,還在修皈依呀?這不是有一點荒唐嗎?後來我一經過解釋了,他倒是個有心人,這樣呀!所以我說這樣,你如果有意的話,你反正是自己的時間可以空的出來,跟我到鄉下去,跟我去,準備一個禮拜,然後就告訴他,沒有別的,就是懺悔。哎,第一天摸了半天,一點消息都沒有,然後第二天,到了第三天上午,懺悔真的現起來了。哎呀!他一個人在那邊痛哭流涕,就是止不住,一哭就哭了兩個鐘頭,我說好、好、好,你這樣吧,完了以後,他的心情從來沒有這樣的舒暢過,他才曉得,原來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可惜的是,後來這個世俗的染污很重,回來了沒多久就整個淹沒掉了,我想你們很多在座的人,多少有這個經驗過。所以他那個時候剛一回去的時候,一看見那個家,哎呀!他心裡面就厭惡的不得了,就是這樣。平常的時候,一天到晚就老想這個家,現在到了廟裡就不想回去,萬一逼不得已回去,心裏面感覺得無比的痛苦,嗯!這個力量,這個什麼力量呀?就是得到了這個無教性以後,無作體性就是這樣的,皈依的體就是這個,他任運的一回家去他就討厭,跑到廟裡就歡喜呀,就是這個我想我們眼前的都有體會得到,對不對?所以他皈依了以後,他心裡面專心,已經有這個力量,再加上專心緣這個,所以一對境的時候覺得,啊,現在不可以,現在不可以!

現在我們就看十二因緣,前面留下來這個無明行,這個識擺在這個裡邊,可是這個識感不感果,還要什麼?下面的愛取兩支,因為這個愛取的這個強烈的貪瞋,所以你就採取這個行為,這個行為叫做有!這個行為一來的話,那個一定感果,剛才我們已經說過,這個比喻當中。現在你皈依了以後,專心緣念,或者是說常勤觀察,觀察些什麼呢?你痛苦的根本在這個上頭,無明之行,現在有了正知見,好,這個才是我要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心心念念照著這個去做,這麼一來,前面由於這個心裡狀態留下了個識種子,第二次再去滋潤它的時候,第二次再去滋潤的時候叫做能生,記得不記得?為什麼?由於這個滋潤,才能夠引發這個識生起,所以平常的能生是愛取來滋潤,現在呢,什麼?正知見!這個煩惱當中,一個叫見煩惱,一個叫思煩惱,是不是?現在那個不叫見煩惱,叫正知見,同樣的見,實際上這個見當中叫邪見,現在呢叫正見,一樣的東西,同樣的是你內心關照的力量,可是以前錯的,以前的貪,慾望,現在這個欲,另外一個名字叫善法欲,聽見過沒有?沒有善法欲,你根本不可能修學,所以以前要的是貪著世間的染污的事情,現在要的是要好的善法欲,所以現在的正知見跟善法欲。下面呢,勤精進的行持,以取代愛取有,皈依了以後,真正的內心的現象,什麼?就是這個!所以說“智人初受皈依專心緣此”,就是緣這一個,他的心,噢,現在我受了皈依了,以前內心當中引發它的是無明,無始以來就是這種,自己的概念當中想法認識,而這個認識天生來的嗎?不是!天生來的叫隨眠。

這個隨眠,還是經過這一世之間的很多的引發,世間的引發的,這個論上面也告訴我們,《廣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怎麼引發的?自己的隨眠、所對的境,對境當中,猥雜,言教,非理作意,串習,還記得不記得?這六樣東西。這個不必去談它,主要的就是平常我們的內心是什麼?以無始的無明相應的習性,加上這一世眼前的境界現起來,你自然覺得這樣想,然後人家告訴你,言教就是說現在我們世俗上面所說的,從家裡的父母、尊長,到學校的老師,外面客觀的環境告訴我們的很多概念,這個叫言教,就是這樣,如果你生在天主教家庭當中,他就說上帝造了動物給你吃的,這個就是它的言教呀,這樣。如果生在中東地區的話,他就說他如果打你一拳,你至少要把他打兩拳,否則把他弄死,如果在佛教家庭當中的話,他就告訴你忍辱,你前世欠了他,這一世還他。這個是言教對不對?像我們人人都感受得到,所以我們東方人到美國去,很多小孩子,人家都讓、讓、讓。美國人覺得奇怪,怎麼可以讓,他打你一拳,你至少要打他一拳半噢!那這個就是言教,我們整個都是這個,所以經上面就告訴我們,最好的是善知識,最可怕的是莫過於惡知識,是這個道理。現在告訴我們的不是世間的言教,是佛,真善知識,告訴你這個,所以現在跟它相應的,不再是世間的愛取,而是正知見,現在清楚不清楚?所以正皈依皈依的法,現在懂不懂?這個法,一定要佛告訴我們的,雖然佛告訴我們的法,可是實際上現在我們領會的,從哪裡領會的呀?僧,清楚不清楚?

所以這三個是一體的,這個三個是一體的,所以正式的皈依了以後,以淳重心說,啊,原來我生死痛苦當中這樣呀,我現在瞭解了,心心念念保住它,然後這個內心當中你會很體會,照理說它的問題是說,一發續現的話,不假緣辦,自然而然就可以了,這個所謂的不假緣辦,就是內心當中自然有一種力量,不再像前面那個作,或者前面的教一樣,還要什麼?啊,師長告訴你的,跪下來拜幾拜,我念一句你跟我一句,這個不要了,他內心當中自然有一種影響的力量,這個叫不假緣辦,所以無作是對前面那個作來說的,實際上在我們生活過程當中,是不是真的就是自然而然地,任運的就起來呢?不一定。因為真正的內心當中存下來這種影響力量是無量無邊,不僅僅是今天受那個皈依!無始劫來留下來這個,這種業體的有無量無邊,而且力量非常的強盛,對不對?遇見了這個境界以後,一定是最強盛的先來,所以這個境界,哦,看見這個東西以後,雖然你想讓他一下,對不起,世間的習慣又起來了,雖然你想不貪,以前的這個習慣又起來了,是不是這樣呢?雖然你想這一堂課好好的聽,好好的用功,那眼睛就是睜不開了,再不然呢,該要睡覺的時候你偏偏又睡不著了,這個力量!

所以真正修行的時候還要什麼?還要努力!努力靠什麼呢?努力靠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認識,然後啟發,正確的認識叫正知見,正知見,要曉得它殊勝的好處,啟發那個善法欲,所以這個情況取代了愛取,現在這個清楚不清楚?前面這個不相應的叫惑,這叫無明,現在正確的認識的叫正知見,叫智慧,不過這個地方,是因當中講的智慧,這個智慧叫聞思相應之慧。真正修持得到的話,那就修相應的驗證的,這樣,這個不同的,現在重新把這溫習一下,瞭解了這個,當我們對境的時候,然後怎麼辦呢?以前這樣作,錯了錯了!我從懺悔那裡說,真正懺悔你一定照正確的去做,所以正知見是勤精進,勤精進就是個行為了,於是造的什麼?造的都是善業,這個善業兩種,如果說你這個善業只是從因果上面著眼去看的話,生天,如果你還瞭解這個第一義諦,有出離心的話,這個淨業,小則是往生淨土,大則是成佛然後作祖。

所以皈依有這樣大的力量。於是這個念頭一直擺在心上面,一直擺在心上面,平常的時候起心動念,對境的時候,嗯!它馬上現起,不起心動念的時候,怎麼辦哪?怎麼辦?昨天寫在黑板上記得不記得?常勤觀察始號持奉!這個持戒是這樣的,皈依是這樣的呀!還有另外一種的,是智人初受是專心緣此,為什麼叫智人初受是專心緣此?他真的有智慧,瞭解了,噢,沒有錯!我不是要去掉痛苦嗎?這個才是真正去掉痛苦的真實的內涵,我不要得到快樂嗎?這個才是,不是世間賺大錢。所以,這世間那些東西,我可以暫時不管,這個才是我要的,全部精神擺在這裡,當你全部精神擺在這裡,觀想這個,瞭解得很透徹,對境的時候還會不會去貪了?看得很清楚,你這樣去做是造的苦因,造的苦因非苦果不可,不幹了!所以你一直在這個地方努力,於是你這個心裡面,對這個皈依的影子影響,越來越強盛,越來越強盛!好的那一方面,我們不一定體會得到,但是壞的那一方面,我想我們大家都體會得到。你們要個人想你們的去了,那我就沒辦法想,因為我並沒有跟你們有過共同的生活經驗,如果有共同的生活經驗,那好,比如說,以我來說,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我們就歡喜什麼?出去跑、玩!比如說現在年假了,年假,還沒放假之前就想,今年這個寒假怎麼辦?

南山律在家備覽 20A


比如說現在年假了,年假還沒放假之前,就想今年這個寒假怎麼辦?一定是爬山,又是到什麼地方去,放春假,哪怕一天兩天,幾個禮拜之前就準備好了,就是這個樣,腦筋裡面去想,這就是平常我們經常有的一種心裡狀態,所以平常的時候,正常狀態當中我們緣念的就是這樣的緣念法。然後呢,以後,自然而然順著這樣的情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去推展開去,這個是什麼?隨順著這個無明這樣走的情況。當然你們個人有你們的,這個我比較,我無法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們的話,因為我念完了學校沒幾年就做了和尚,我並沒有成家立業的經驗,所以我想成家立業的人,不會有空的時候去遊山玩水吧!總歸是弄錢,對不對?這個我的經驗就不太多了,這個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但我想你們確定可以體會得到,在我們平常狀態當中是怎麼樣的一個情形?那麼先不去管它這個,這個先不去管它,至少在這種情況之下,當你成了家也好,做了什麼也好,剛開始你處理這件事情,對家庭有很多不一定真正作的很好,慢慢慢慢慢慢的有了經驗作了,做生意也慢慢慢慢的作了有經驗了,然後呢,一方面經驗增長,越來越成熟,一方面腦筋就全部貫注在這,被它牽去,這個是不是大家都是這樣啊?一定是越向後,這個力量越強,一方面力量越強,一方面你這個技巧越熟,是不是這樣?那我想既然大家都有,好辦,把它轉過來轉成好的,剛開始皈依的時候,的確像三腳貓一樣,你雖然要皈依,它偏不聽你招呼!我們說希望念佛一心不亂,偏偏心心都亂,但是我們說,我們皈依了以後,希望無貪、無瞋、無癡吧,偏偏貪瞋癡強得不得了。假定說你全部精神努力,朝這方面去做,像剛才說壞事情一樣,剛開始不行,慢慢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好,於是到後來,你不要去想,任運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就這樣去做,所以就像現在,比如說家庭當中,剛開始的時候,比如說成了家了,家裡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曉得應該怎麼辦?作了多少三年五年以後,大家從來不要操心,早晨幾點鐘起來,該燒飯的燒飯,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從來不要想,我今天這個日子怎麼過的?不要!做生意亦復如是,是不是這樣呀?那麼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現在反過來,用在好的上面的話,它自然而然起心動念都是這樣,它這個力量越來越強越來越強。

所以這個皈依本身,並不僅僅是皈依完了以後,就是完了以後,它不斷的在操作當中,這個操作,照著規定的話,晝三夜三,大家還記得不記得?這個很重要,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生活當中已經處處照這個去做了,然後家裡面弄飯弄好了以後,吃過了以後,上班去之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這樣!下班的時候又來一次,到了傍晚又來一次,睡覺又來一次,要六次,還要檢點自己,是這樣!是這樣!是這樣!然後有了這個概念,生活當中處處地方拿這個擺在這地方,於是你養成功了習慣以後,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很清楚,這個境界現起了,我現在應該怎麼做“離苦之因”?怎麼做“得樂之因”?你很清楚很明白,而這個離苦得樂之因,拿我們世間來比喻的話,你看見有錢可賺,你會不會不賺這個錢啊?錢本身並不快樂,可是這個是快樂之因,對不對?當然你非賺不可呀。然後丟掉這個錢,這個錢無所謂苦樂,可是這個錢丟掉了是痛苦之因,當然你不願意丟掉,是不是這個樣呀?大家想想看,現在你很清楚明白的正發的這是快樂之因、去苦之因,對境的時候,你會不會不照著這個法去做?會不會?不會。所以說,他越到後來越到後來這個體,依體起行,這個叫什麼?隨行!隨後來了,他前面有這個力量,一直增長、一直增長,於是到最後臨終了,有兩個方式,第一個方式一生積累的業,整個的業就是這個,那是非去不可!還有一個,就算臨終的這個現惡劣境界來起,現起了,任何惡劣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內心當中什麼反應?什麼反應?如法行的反應出來了,對不對?是不是?請問如法行的反應,下面呢!你會不會墮落惡道去呀?就這麼清楚耶,所以我們平常講皈依、皈依,皈依了半天,為什麼沒有效?很抱歉昨天晚上沒講清楚,今天清楚不清楚!我但願你們,我已經說過了,這一次真的講的東西,你一定要如實地瞭解,論、律上面的,那個時候這個律才真正有用,同樣的五戒的真正的特質,現在清楚不清楚?為什麼用十二因緣把它這樣的聯合起來講,瞭解了嗎?回過頭來,你看十二因緣也清楚,然後看戒也清楚,苦集滅道也清楚,不管是哪一個講業,也清楚,這個就是皈依,皈依體是這樣的!請問在這種情況之下,皈依的佛怎麼樣?有沒有限量?有沒有限量?你佈施人家財,這樣後面也說得很清楚,然後佈施財雖然是清楚了以後,你有兩個情況佈施,一個不對,你心痛,再不然的話,你為了看功德,你忙這個功德,這個都是有漏,都是不相應的。現在你皈依的話,一切如法行,這個如法行是無限的,假定你真的如法,法則瞭解業果的話,你一定生天,如果瞭解第一義諦的話,你就這樣的皈依,本身將來最後的結果一定證涅槃。因,所以皈依得到了這個體以後,有這麼無限的功效,因為得到了體以後,依體起行!

那麼有人問,為什麼叫依體起行、依體起護呢?這個體就是願體,你為什麼要求皈依,要想得到這個。然後得到了這個體以後,下面這個體就有一種力量引發後面的行持,而這個行持是根據前面所得的體而引發的,所以從前面的願體,引發後面的行為來說,叫做“依體起行”。還有一個呢!就是,你希望這樣結果得到了體以後,你怕失掉這個,保護你原來這個,叫“依體起護”,名詞是不同,內涵是一個,清楚不清楚?所以前面這個叫做願體,後面這個叫隨行。沒有這個願體,沒有這個隨行,反過來說,沒有這個隨行,這個願體是也空受,又壞掉了,儘管你得到了無價之寶,你還沒用它,已經壞掉了,壞掉了嘛,當然是白得。像那個聚寶盆一樣,得到了以後,你天天跑去搖它,那麼這個搖錢樹,錢掉下來,得到了以後,你第二天還沒搖,你把它一棒打破掉了,那好了,雖然你得到了,沒有用呀!所以不能破壞它,還要保護它,你保護它實際上那個心裡就是不斷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業行,這個業行,小則是善業,生天的果報,大則是往生,以及究竟成佛作祖,都從這個地方。,所以說這個皈依有這麼大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在。

回過頭來這個地方,我們停一下,想一想,上一次曾經說過“成辦生死俱須惑業”兩樣東西,我們不妨看那個論吧,這個上面的話,我們比較看得清楚一點,在思惟集諦當中,在思惟集諦的170頁,【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這一段,大家還記得噢,那麼生死因當中需要這個,惑跟業,現在你皈依了以後,還是,我們還在集諦當中,這個道理以前也說過,但是現在是不是惑?不是!是什麼?正知見,或者是聞思相應之慧。造的業是善淨業,同樣的,你把它套到這個公式當中去,你沒有善淨業,而你有正知見的話,它無間能夠造作,對不對?造了以後它馬上感,所以他一定感得的這個善淨之果。反過來如果說,你沒有正知見,雖然你有善業,沒有這個正知見的俱有因,這個善業不能感果,是不是這樣?對不對?那麼現在這裡又來了,現在你皈依了以後,正式皈依的是法,皈依了法是什麼?是正知見。然後呢,你從皈依開始,心心念念緣念的話,一直在這個力量推動,它這個增長,實際上這個增長,向十方面增長的,看看這個有限量嗎?所以你真正的皈依了以後,這個得到的,如果拿物質來形容的話,這個相當於什麼?相當個如意寶,就相當個聚寶盆耶,這個如意寶跟聚寶盆,任何代價你沒辦法來算價錢的東西耶!所以他說它有這樣的無量無邊的功德。

這個印象清楚了以後,下面再看十二因緣當中,185頁,它不是說幾世圓滿嗎?現在把幾世圓滿看一看,如果瞭解了這一點,那個皈依的整個的內涵就有了。你要想念佛往生,它!要想說自求解脫,它!要成佛作祖,它!下地獄還是它!怎麼二世圓滿呢?說能引所引中間有無量劫,但是能生所生無餘間隔,只要能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那麼這個能生是什麼?就是愛、取、有三支,愛、取、有三支。如果說我們沒有皈依,不瞭解佛法,什麼狀態?隨著無明相應的愛取,那不管了,好壞反正在輪迴當中,這裡我們根本不談它,好也是不要的,壞也是不要的,現在瞭解了佛法以後,你採取的什麼態度?皈依!皈依的是什麼?三寶!佛是我們仰望的目標,我要達到這個量,佛是告訴我們,你所以要得到這個量的大師,教導的方法,我們正皈依,照著去做,那麼靠僧傳,所以你內心當中,不再是以前的愛取,而是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欲是什麼?一種強有力的“取”,勤精進就是你的行!

所以前面這個能生是愛取有。現在這個能生是什麼?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只要能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造的這個業一定是這個樣的,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了以後,剛才是說從皈依了以後,有了這個念頭,然後境界現起,你不必說,這一生造什麼業,就算是臨終的時候,感果的時候,你主要的感果的,直接的原因,雖然是業,但是促成功的是惑,現在呢,你不是惑,而是正知見。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感果的,哪怕臨終的時候感果的,一定是正知見引導,所以這個說明你一定上升。現在還是從十二因緣來講,十二因緣當中,前面的能生是什麼?一定是這個善淨之業,所以你真正的所生,一定是善淨之果,對不對?瞭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確定,說為什麼一聲佛號能夠萬修萬去,那這一聲佛號當中,為什麼要具足信願?為什麼這一聲佛號當中,要欣厭具足,現在可以講了。平常告訴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了半天,內心當中怎麼想呀?不瞭解!不瞭解你信些什麼?就算是瞭解了,瞭解的不夠透徹,信心是非常虛浮的,現在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的,要發的是什麼?發的是無作!你嘴巴裡面念了半天,無作有沒有?沒有無作,這個不相應,當然沒有用嘛!現在想,噢!一點都沒錯,這個世間實在一無可取,你信得過佛講,所以這個叫什麼?有信!有了信以後,你就有願了,這個地方是願體呀!所以你下面行就跟著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管你是嘴巴上面出不出,內心當中全部精神擺在這上頭,在這種狀態當中,你造的是什麼業呀?那很清楚,是不是?

然後講戒,它下面的內涵,還是同一個道理呀!現在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所以說,我們瞭解了這個那二世三世的根本原因,那麼它說慢的是三世,最快的只有二生,最慢的是三世,二生就是這一生造了,下面馬上感,造了惡,一定是墮落,造了善,一定是上升。噢!這個我們已經瞭解了,那麼為什麼叫最慢三生呢?慢三生就是從能引這個因,到所引這個果,這個因感得這個果,中間一定要經過愛取去滋潤它。換句話說,一定要能生這一支滋潤,萬一沒有能生這一支滋潤,這個不感果。不感果是什麼?別的因在感果啊,所以對它來說,對它這個因,已種下去的業因來說,它所以感果一定經過能生一支,所以說前面造的因擱在那裡沒動,下面一定要經過能生這一支引發它,下面馬上所生,所以它經過的過程,還是先這個因擺在這裡,然後經過無量是沒有動它,不算!動它這是要能生一支,下面馬上所生,所以叫三世。

所以實際上,這個慢則三生的話,包括什麼?包括四生以下的所有的無量阿僧祇劫都叫三生,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講呢?現在來了,我們希望得到快樂,希望去掉痛苦,請問你願意二生就得,還是願意要三生,中間經過無量阿僧祇劫呀?當然要二生就得,二生就得怎麼辦呢?皈依嘛!你心心唸唸這樣去皈依。所以或者你用的量是智人初受,是專心緣此,或者呢,常勤觀察,一心奉持,不要說始號奉持,始號奉持是祖師告訴我們的,我們是一心觀察,是專心奉持,那當然你非感果不可,佛法的利用是這樣呀,假如瞭解這一點,還有哪一個人說不想修學的?還有哪一個人說這修學佛法,誒,真是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我只有一件事情放不下:修行!除了這個,別的都放的下的,對不對?以我現在的瞭解來說,就是這個樣呀!我就是這個修行放不下,因為我怕苦呀,因為我要快樂!所以現在我們說起來,好遺憾、好可惜,這個也牽涉到我們自己的業,宿生沒有好好的集這個業,所以沒有得到這個圓滿的教法,這個不是圓滿的,我哪談得到圓滿,我只是知道一點皮毛,真正那個佛法的皮毛,你瞭解了,就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內涵,那麼這個解釋已經很清楚了。下面有兩三句話交代過去,這件事情就清楚。聽懂了以後,對不起!不一定做得到。

我想今天大部分聽懂了,實際上很多人早就聽懂了,做到了沒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啊!很有道理,可是做不到,為什麼?這個這裡要仔細的檢查一下,說無量劫以來這個惡習氣,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業,因此重新再說一下,懺悔。所以我們真實修行第一件事情固然是皈依,可是皈依之前,必須要的是懺悔,我們往往不瞭解這一點哪,剛開始學佛,說,哎呀,我這個定力不夠,要學定。哎呀,我這個什麼不行要忙忙這個,第一件事情,先要瞭解了,得正知見,得了正知見了以後,去懺悔求皈依,你這個做到了,下面都有,關於這一點,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為止。

現在請翻過來到20頁,開始講五戒,正講五戒之前,我們重新看一看那個表,我第一天還是第二天發給你們一個科判,這個科判非常有用哦,如果你們要學的話,要經常擺在這地方,就是一路上面去學,一路上面去對照著去看,如果說你們自己沒有時間做的話,就看《南山在家備覽》一開頭的一個表,如果有這張表的話呢,你就去看,這個全篇分成功四大篇,宗體、持犯、懺悔、別行。這個宗體當中,又分成功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換句話說,第一個一定是說明它整個的內涵,這個叫做宗體,整個的內涵當中分法體行相,這個我們也瞭解了,那個法體行相當中,第一個講法就是戒法,戒法一開始先要簡單的介紹一下、敘述一下說通敘戒法,這個通敘戒法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通,整個的,敘,敘說。整個的來敘說一下,戒法的內涵,這個戒法的內涵瞭解了以後,然後就開始的正式的去受,應該分兩部分。

戒法

1 通敘戒法

  1. 示相彰名 ① 正示 ② 雜簡
  2. 略辨教體
  3. 顯知由徑

2 歸戒儀軌

現在看通敘戒法當中第一個叫示相彰名,先把這個戒法的名字,內涵是什麼說一說,所謂示相就是把這個戒法的特徵、行相,讓你很清楚明白的瞭解,所以給我們一種開示,使得這個戒法的名字的內涵很明顯。彰就是彰顯,瞭解了這個名字的內涵是“略辨教體”,下面緊跟著就是所說的這個體,約略的把它說明一下,瞭解了以後,再下面呢告訴你怎麼進去說,是“顯知由徑”,名字有了,內涵瞭解了,如何進去?瞭解了這個,緊跟著下面要開始進去了,進去了有一定的規則,所以叫“歸戒儀軌”,這個歸戒儀軌就是進去的法則,相當於我們說我們要造一個房子,那前面的大概瞭解了以後,現在一張藍圖,這張藍圖對我們來說,就像我們受歸的儀軌一樣,然後這個受皈依當中的次第,又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幼稚園小學等等,所以第一個翻邪三歸,然後緊跟著五戒八戒,下面應該完完整整的,還有沙彌,然後具足,乃至於菩薩等等,不過這個是《在家備覽》,所以沙彌比丘不立,清楚不清楚這個內涵?現在我們已經講到翻邪三歸,內涵已經有了,下面是五戒正講,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