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1月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第22頁,我們昨天已經把五戒當中“戒德高勝”以及“簡人是非”簡單說一說,說過了,那麼第三項呢?

第三項 預習發戒

說事先先要預備,這個預備,怎麼預備法呢?要習,這樣才能夠發得我們要求的這個五戒之體,如果說事前沒有預先準備,所謂準備要瞭解,把瞭解的還要修習,修習了以後,臨時的時候,如理如法的去行持,這樣才能夠證得五戒之體,那麼現在看22頁,講預習發戒的這個內涵。

《業疏》云:『將欲受戒、初須說緣境寬狹。令受者志遠見相明白。』 
《濟緣釋》云:『前四戒並遍有情上發、唯酒一戒亦遍無情發。並同具戒、先須開導。志遠謂立誓要期。見相謂識知境量。』(見業疏卷十)

這一段我們先講《濟緣》的解釋,回過頭來再看《業疏》。《業疏》是正文,現在受的是五戒,殺、盜、婬、妄,這四個戒都是在有情上面,殺,一定是有情,盜,同樣的,雖然說盜是通人、非人、畜生跟無主,可是最主要的以有情上來說;婬當然是;妄也是;只有酒,也同樣的遍無情,而酒戒跟具戒的內涵是一樣,就是最完整的比丘、比丘尼戒,這個意思,先須開導,事先先要詳細的開示引導,為什麼呢?使得大家產生這效果,這下面的效果說志遠,志遠,解釋是志趣,立誓要期,這個就是才是志遠,志向遠大,那麼為什麼會志向遠大呢?認識的清楚,所以見相謂識知境量,這個境是說我們所對的境,以前無明相應的,現在呢,正知見相應的,無明相應的行,使我們生死輪迴,一切痛苦的根源,現在正知見相應的行,這個化、制二種的,制教當中,那是戒行,無量的功德,所以在這個裡邊,所對的境是一樣的,但是產生的效果是完全的不同。這個境、量我們都應該知道,這樣才能夠立這個遠大的志趣。

現在回過頭來看《業疏》,“將欲受戒”,要想受戒那個時候,第一步應該怎麼辦呢?說明白讓我們瞭解,我們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的內涵,寬狹是從最小的到最寬的,為什麼要說清楚呢?讓我們受的人瞭解受的內涵是什麼?儘管受的人,心有上中下三品,但是講這個內涵一定應該很正確的,如理如量的,盡量都說在那裡,使得受的人,曉得我現在從哪裡下手,該如何?就是最究竟廣大的圓滿的,一下達不到,至少我們眼前把達到的因,應該種下去。究實說來,我們現在就是在因地上面作努力,你有這樣的因,將來一定感這樣的果,這個是真實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並不是說,今天我們聽懂了,究竟圓滿,乃至於一口氣做到了,絕沒有這個可能。而是說我們現在聽見了,喔,原來這件事情這樣的!那我們怎麼下那最究竟圓滿的因,只要把這個今天聽見了,擺在腦筋裡,說這我要去努力去追尋的,今天就沒白來。

關於這一點,這一個內涵就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太重要、太重要了。這樣說清楚了,我們才瞭解這個內涵,所以這個見相,所謂見這個相,看見見到這個相,不是用我們的眼前眼睛來看,而是我們的心智,智慧去觀照的,這個形相也不是說長短方圓,乃至於不一定說是遍法界的量,不要說法界的量你們緣不到,我絕對緣不到,不要說我緣不到,據我所瞭解的,羅漢也緣不到,羅漢真正證的是慧解,而且他最廣的還是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怎麼可能?所以這個地方的見相,就是我們要瞭解的,我們所以為凡夫,痛苦輪迴之因是什麼?現在既然瞭解了,我們要從這地方透脫出來,那麼這條路該怎麼走?所以把這個正確,究竟無誤圓滿的因,如果今天能夠把握住了,決心要走,這個就對!當然有了這個願,下面一步一步的走下去,這個是決定你將來走的快慢,有沒有問題根本的因素,這樣,這個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所以志遠,應該立什麼樣的志?應該明什麼樣的相?下面繼續。

《事鈔》云:『薩婆多云:凡受戒法、先與說法引導開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

《資持釋》云:

資持記的解釋,云:

『引論明須師教。說法語略、總下境心。言開解者解即是智、戒法深廣非智不克。一切境者即情非情。識境發心、納體正要、不可粗略。學者至此、必須深究。多見誦語、二俱墜陷。寧無畏乎。』(見事鈔記卷八)

同樣的先把資持的解釋說一說,引論,現在引的是《薩婆多論》,來讓我們瞭解,學戒學佛法都需要師教導,這個師有它的一個確實的內涵,不像世間說,他通達了文字,佛法當中的師,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善知識。不但瞭解而且如他所瞭解的確實的認識,不但確實的認識,而且善巧整個圓滿內涵,如理如量,次第無誤,要有三個條件,這個才是真正善知識,不管是小乘經典,是大乘經典,從《阿含》到《華嚴》,同樣的告訴我們一句話,佛法沒有人說不可能瞭解,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你再聰明沒有用,然後要告訴我們的人,要具足什麼情況?他有一定的詳細的內涵。不同的經論上面有不同的說法,《華嚴》很詳細地說明,《菩提道次第廣論》把它濃縮總結,有十個行相,大家仔細好好的看一看,非常重要。《華嚴經》上面,最後的入法界品,有這麼幾句話,說,善男子,你要想成就佛道,一切智智,最初的因緣,你跨進去第一步,什麼?善知識。沒有這個根本不可能,所以在還沒行的之前,先告訴你,最後有意思,善財童子已經是信解行證了,到最後證那個開始要行證了,前面已經起了信,瞭解了。然後去行證之前,又告訴他,善男子,你現在要正式走進去了,又特別提醒他,不是第一次喔!至少第四次,然後善財童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五十三參,百城烟水,經上面說一百多位大善知識,那個大善知識至少是初地的菩薩,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最後一個·,還是告訴他,善男子,你要的一切都要靠善知識,所以到最後那個善知識,德生、有德童女,有兩個童女告訴他,立出那個善知識來,《四十華嚴》上面整整立了一卷多,都是在講這個善知識,可想這個善知識何等重要?

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之所以沒有辦法真正得到深刻的內容,最糟糕的就是欠缺這一點,不過下面也許說,唉呀,現在沒有善知識,不是沒有善知識,是沒有具相的弟子。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我深深的感覺到什麼叫具相弟子,學的人,佛菩薩有不救人的道理嗎?佛菩薩有不慈悲的佛菩薩嗎?佛菩薩有沒有智慧的佛菩薩嗎?佛是究竟具足圓滿的悲智能力的,就像父母一樣,那個子女,哪有說父母不要子女的?問題在哪裡?所以論上面告訴我們,有沒有善知識,看你呀!佛只有一件事情他要做的,世間的人被煩惱所綁,佛被悲心所綁,就是這樣,他一天到晚只緣念一件事情,什麼?救我們,所以前面說皈依的時候,皈依需要幾個條件,大師是外支,皈依的人是內支,如法三樣東西,大師外支已成,就是自己有沒有正確的認識,想不想皈依?這個兩個條件,現在這裡真正重要的,還是這個,所以這個“師”,我們應該瞭解,怎麼樣瞭解這個師的內涵?

說明了這個,下面特別的引一個近代的一位大善知識,告訴我們的警戒的話。蕅益大師,我想大家都瞭解,這是非常了不起,也是我最佩服推崇的祖師之一,淨土的九祖,他在《臨風中論》上面說了幾句話,怎麼說呢?就是說流俗之見,流俗之見,我們普通一般的人,我們世俗的這種概念去看,不可入道,這種見解,你根本沒辦法真正進到深的佛法的內涵去,這個道,並不是嘴巴上面談談的。通常我們拿我們的想法去看這件事情,這個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以我來說,我當年在這個裡邊害了多少毛病,並不是說世間上面,學了佛了,自己把自己認以為的,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這種知見,覺得,我自己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連它皮毛都沒有摸到。

下面“我慢習氣不可求道”。這我慢習氣,不感覺到的,通常我不學還不知道,學了以後,覺得這樣,這個自己不大容易感覺得到,確實自己的弟弟妹妹告訴我了很多,怎麼說呢?當那個小孩子剛剛進幼稚園的話,進去了沒有幾天的話,回來的時候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嘿,老師說的,老師說的,就是這樣,他覺得他很懂!你不懂。因為老師告訴他這樣的,我想我們在座的,極大部分都能體會到這件事情,人無始以來帶來就會這種習氣,我們懂得的,實在是連它門都沒有碰到,可是他自己覺得,嗯,懂了!所以這種情況,我慢習氣不可求道,心裡已經覺得這樣了,所以經論上都告訴我們,慢如高山,法水不入,你一慢,對不起,就進不來了。而且慢有種種不同的行相,所以現在一般來說,世間的人,愚夫愚婦是容易,有知識的人,你告訴他,他覺得他的知識瞭解的很多,你這個迷信!所以說進到我們佛門當中,也是如此。先學了這一個,他其他的法門,往往有種種的知見障礙住,慢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未會先會,是不可語道,沒有真正的體會到,以為自己瞭解到了,那這個你跟他談佛法沒有用,這一點對我們知識分子來說,往往是一個大障礙,大家看了文字懂了,經過一解釋,瞭解了,以為懂了,真的嗎?不一定!至少對我來說,我現在才發現,以前不曉得錯到哪裡去!諸位如果前幾天都在這裡聽的話,我想一一能夠體驗到這件事情,這文字上解釋的,對不起!文字上跟它的內涵上面,就有很長差的距離在這地方,我們並沒有真的瞭解,比如說“照見五蘊皆空”,心經上說的,什麼叫五蘊?說色受想行識,本來空的嘛!說說,大家都懂了,就以為真的懂了,這個是典型的未會先會,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所以我們要想真正找到師,找到善知識,問題還是反求自己。

現在講戒正是說這個,在講戒之前,第一個應該要瞭解明見些什麼?所以說這個我們應該瞭解的,說法需師來如理如量的告訴我們如法的內涵,“說法語略”,他前面說法就是簡單的,那麼下面,總共下面的這些,就是他所說的法,境跟心,最主要的境上是什麼?心是什麼?開解的話,就是要啟發我們認識,這個認識不是文字的認識,他特別的說明,“解即是智”喔!這個瞭解是要智慧喔!換句話說,我們這個智慧相應了,到這個時候才算是瞭解了,那麼到底智慧是什麼呢?這個在這裡要簡單的說一下。我們現在文字的認識,世間的認識,這個叫做見識、知識,不叫智慧,這個智慧的特徵,以及智慧的內涵,大家應該瞭解,是無明的正對治,什麼叫正對治?就是這兩樣東西一體相反的,有了你就沒有我,有了我就一定沒有你,像光暗一樣,光亮的時候,暗一定沒有,如果這個地方黑暗的話,那光一定沒有。光是智慧,暗是無明。

那麼大家說這個無明,到底什麼是無明?文字都懂,細的我們不瞭解,粗的煩惱。所以見、思、塵沙無明,各宗各派分類不同,通常說起來,在我們修學初機第一步,應該瞭解的就是所謂十種煩惱,見、思二惑,那麼開解到什麼程度說有智慧?這裡簡單的說一下。以佛法說的智慧來說,上去有四個步驟,第一個親近善知識,因為這個是非要有人講不可的,否則我們連它什麼是煩惱都不知道?從他那個地方聽聞,然後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聽聞這個正確的、真正的、無誤的這個佛法,如理思惟,像他所講的,你能夠把握住了,觀察思惟,法隨法行,最後照著你所瞭解的去修行,修行的最後結果,你小則解脫生死的羅漢,大則究竟圓滿的佛果。在這個上面,我們現在目前能夠做得到的兩件事情: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聞有兩個情況,這裡說一說,第一個聞,第二個聞慧。所以對我們自己要得到的,叫聞思修慧,在《遺教經》上面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辦?當聞思修慧而知正業,說你要想走這條路走上去的話,照著這個次第,先是親近善知識,然後從聞、思、修這個慧,一步一步的增上,達到究竟圓滿。剛才說聞跟聞慧,差在哪裡?聞是文字的認識,親近善知識,他跟我們講這個講這個講這個,剛開始的時候,文字不大懂,後來文字懂了,文字懂了,這個是知識有了,智慧有沒有,不一定。

而且,究實説來,談不到智慧。什麼是智慧?講到内涵,我們輪回當中是痛苦的,以前不覺得,現在感覺到,哎呀,這是痛苦的,你瞭解了,爲什麼有痛苦呢?有它的真正的原因,所以這個集諦,哦,原來是這個,當你聽法的時候,如果說說的是正確無誤,那時候你内心上面,如理如量的感覺到,一點都沒錯,就是這個,以前我不懂,還以爲是我要這個,原來這是我生死的冤家,如理如量的聽懂了。那個時候就是聞慧相應的時候。並不是說今天文字聽得很美,覺得我聽得很好,不是。然後你根據這個才去觀察思維,這個才是思的開始。思慧呢,等到你内心當中,這個覺受生起來了,一點沒錯,不要他講,所以聞是別人的,思相應的慧,那是自己的,有了這個,就可以修行,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解”内涵,至少就是要到這個時候,聞慧相應,這個才是“解”。下面你根據這個解去思維,觀察,那才有機會談得上能不能得皈依,能不能得戒體。否則你單單文字上面瞭解了以後,這個種善根是絕定有,得戒體一定沒有。這個要很清楚明白的瞭解。

下面,說戒法深廣,戒法的内涵,不是那麼簡單,不是說,哎呀,不殺不盜不婬就算了,深廣無狹,我想前面已經多少已經簡單地介紹過,所以這個沒有智慧,你不可能瞭解它。 一切境,就是歸納情非情,於是現在我們對這個境能夠瞭解了,所以識、境,於是啟發我們一心向道的自心,這樣,對這個境界正確的認識了,這個時候才談得到發心。 如果對這個境界不認識的話,談不到發心。那麼這地方把那個境,也簡單地再說一遍,我們平常說造任何一個業,境,意樂,就是心對境,這個境包含的是一切,平常什麼心呢?無明相應之行,或者說貪、嗔、癡等等,這種心情,現在瞭解了,不可以,自己告訴自己,不可以。求戒,得到了戒體,啟發正知見相應的,這時候才是真正發心。

而這個內涵是真實“納體正要”,我們不是說,把聖人所制的法,領納在心嗎,這個成為我們的體,當然你必須對這個法有它正確的認識,才談得到“納”。否則你納的是文字知見,納不到他要告訴你,斷除煩惱,解決生死根本,這個得不到,如果你文字知見上納到了,產生什麼功效?三世怨,這個三世怨什麼怨呢?就是腦筋很好,講說頭頭是道,說不定文章寫得很好,然後一代學者,偏偏不信佛,謗佛。最後下地獄。這是典型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再不然你聽見了以後,覺得,啊,很好,要去求功德,發大心,然後供養這個,供養這個,什麼?三世怨。什麼?大豪富,腦筋不一定好,有了錢,造罪,墮地獄。這是我們要清楚明白的。這個發什麼心,納什麼體?如理如量的,心境相應,這樣的納。這個才是正宗的這個內涵,我們要瞭解。不可以粗心大意,馬馬虎虎。

因此,學的人,在這地方必須深究,我在這裏,這是很簡單扼要的基本,告訴大家。真正學的人,必須花主要的精力放在這個裏邊去,而一般狀態是什麼呢?多見誦語。大部分人,怎麼辦?跟著念一遍,嘴巴上念一念,念誦已經不錯了,聽完了,這好,這好,好是好,這個好是好這話就有問題了,但是我現在還忙不過來,等到我老了,等到我什麼,或者是銀行裏存了一筆錢,等等。都是這種情況。所以“多見誦語”,比較好的是多見誦語,結果呢,“二俱墜陷”。教的人也沒有什麼,學的人也同樣的,“寧無畏乎”。這地方,我們應該產生畏敬之心,曉得如何學起。前面這是警策我們,有了這個警策,下面才講預習些什麼?所以

預習發戒中分為四支 
1 所受法體

法體是什麼?法體的境量,

2 發戒境量

這個法體是怎麼樣來的呢?它對的境,什麼?而包含的量,境界是質講,量是內涵。

3 依境發心

瞭解了,下面

4 用心承仰

這個時候我才可以跟我的心去承受,仰受這三世諸佛留給我們的無上戒體之寶。看第一支,所受法體。

在下面正講之前,我們要瞭解:戒法,道宣律祖把它以三宗分別,實法宗、假名宗、圓教宗。前面已經介紹過,下面最主要的,現在這地方講的都是圓教宗,至於三宗仔細的辨別,到“戒體”一章它會詳細說明。也就是說,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那內涵。目前在戒法當中,就是我們用的那部分,實際用的那部分—圓教宗。最究竟圓滿的。

預習發戒

預習發戒中分為四支 
1 所受法體 
2 發戒境量 
3 依境發心 
4 用心承仰

第一支 所受法體

圓教宗,最究竟圓滿的,看文。

芝苑云:『標心期受,須識何法,謂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調伏心行。十方諸佛三乘賢聖並同修故,名為聖法。今者發心誓稟此法,作法而受,因緣和集,心境相冥,發生無作領納在心,名為戒體。故知受時彌須用意。一生大事,不可自輕。』(見芝苑遺編卷三)

這個裡邊簡單的分四個小段說一下,說從“標心期受”到“調伏心行”,第一個,標就是我們的目標,就是我們所期望的,以前沒有目標,為無明所使,不曉得怎麼來?也不曉得怎麼去?境界現起跟著境轉,還以為很有知識,人類是萬物之靈,儘管話這麼說,仔細看它的內容,跟所有的有情一模一樣,怎麼講會一模一樣呢?兩樣事情:飲食,男女。不同的就是,他也許就是生吞,活活的就這樣吞下去,你,只是把它燒一燒,一樣為了這個,這個是眼前為止。還有呢,把種族延下去,就這麼兩件事情,不管你多冠冕堂皇,弄了半天,內涵就是這個,所以究實說來,我們談不到有什麼認識,都是被以前宿生宿業,然後無明所使,現在瞭解了,原來這個樣的呀,這個就是我們心目所期的,這樣,標心,那麼於是覺得,一心我要受它,就是我們的戒。

那麼你要瞭解受些什麼法?好!現在告訴我們,這個法是佛出世制立的,這個名字叫做戒法。我們在這個地方不妨把佛陀用另外一個名詞來說,覺者,他覺悟了,覺悟些什麼?你不是要快樂嗎?你不是不要痛苦嗎?對!他覺悟,怎麼樣得到快樂?怎麼樣去掉痛苦?他這個覺悟,不是理念上面覺悟,而這個理念,經過實際實證上的完全得到,所以他是一個真實的,究竟圓滿的大善知識,現在他把這個方法告訴我們,所以佛出世,目標就是為這件事情,先講道理,講完了道理,告訴你怎麼行持?把所有他要告訴我們的,也就是說,怎麼樣把你的苦拿掉,樂得到?兩者都究竟圓滿,苦毫無遺留,樂同樣的究竟圓滿。

這個真實的內涵,在見解上面講,叫做見、聞、思、修,這個次第,行持上叫戒、定、慧,這個內涵,所以在戒的裡邊,我們就說有六合僧團,六合僧團第一個見和,見合同解,這個見解同樣的瞭解它去修啊!你如果見解不認識,你修些什麼呢?這是為了要瞭解的。那麼這個戒法幹什麼呀?禁防身口、調伏心行,防備禁止我們的身口的行為,因為成一個業,到究竟圓滿的時候,一定透過身口,可是主宰策動的是什麼?是這個心裡,心去調伏它,這個是戒的真正內涵。真正的內涵,以前我們不瞭解,所以心隨煩惱,因此有種種的加行,造種種惡業,現在瞭解了,要調伏心,使它不隨煩惱,以正知見防止以前身口的習氣,防止的反面,也就是說我們作種種善,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指這一個,所以整個的內涵,這個是所受的。

下面就告訴我們這個法,不但是你要,十方諸佛三乘聖賢,這個容易懂得的,他為什要舉出這段話來呢?告訴我們,凡是已經解決問題的人,最起碼的解決-羅漢,解決了痛苦,最究竟的圓滿-佛陀,而現在這個羅漢,不是每一個,哪裡的?十方所有的,沒有一個例外,要嘛你不想,如果你要想要走,就這麼一條路,這個有它一個特別的內涵。

我們現在學很多方法,你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我們要到台南去,你可以自己慢慢的揹一個旅行包,一路一路的自己跑過去,你可以火車、你可以汽車,可以飛機,你可以選,現在他告訴你,你選可以三乘,但是路線就這麼一個,現在這個路線下去,第一步,不管是三乘的聖賢,十方諸佛,從認識方面來說,聞思修,從行持方面來說,戒定慧,你這樣一來的話,好!曉得,無欠缺,就是這樣,整個包含沒有一點缺,同樣的,這樣一來,我們真正走的時候,心裡面要穩如泰山,否則的話,自己總覺得還有什麼路好走啊!這個就有毛病來了,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一點。而這個方法叫做聖法,真正能把我們救脫出來的,那麼這是第二段。

現在說,我們發心誓稟此法,這“誓”字有它特別的內涵,願心的強盛一定要做到這個願心叫“誓”,也就是說,你真正要想得到這個,那不是馬馬虎虎,軟趴趴的可以得到,打起全部的精神一定要去做,這樣來稟受這個法門。心裡有了這樣的願望,然後作法,如理如法的,像他這樣去受,因此你對著境上面說具儀,他是一個具條件的師長,你內心當中有誓稟此法的這個願望跟認識,然後如理如量的作那個法,這個因緣都湊合了,然後相應了,好,這個時候發生那個無作戒體,這個無作戒體就是我們內心上面所留下來的,這裏叫領納在心,這個叫做戒體。那麼現在把這個戒體的內涵正式交代出來。

下面最後還特別的又叮嚀再三,所以要曉得呀!這個受的時候,那實在要好好的注意啊!這個一生的大事全部在上頭,不可以馬虎啊!這個一生,從小的地方來看,就是從現在開始到這一生壽盡,究實來說,既然以圓教的話,這一生是盡未來際,一直到成佛,所以昨天前天我們曾經談過,以十二因緣來說,這個因感果,快則兩生,慢則三生,現在我們學這個法,就是要把它兩生成就之法,這個兩生,並不是說這一生死了,到此為止,不是!這一生雖然死了,可是這個法,下一世還是這一生的延續,再下一世還是這一生的延續,生生增上,一直延續到什麼時候?到究竟決定勝-到成佛,好了,就是這樣,始終是你以正知見,勤精進,善法欲,策發這個正確的因,一直使它增長、使它增長。在不瞭解之前,對這個境,是以無明相應的愛取有,所以永遠在輪轉,現在同樣所對的境,以正確的認識-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這個三個東西,這一生完了還有下一生,下一生完了還有下一生,一直到究竟成佛,這個一生,這樣,這一件事情可真了不起!我們也不必一定看說這樣下去的話,哇,這個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不一定!你真的作對了以後,絕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我講的,《華嚴》我們既然奉它為王中之王,善財童子不是一生成辦,經上說的很清楚“圓曠劫之因”,我們就算一生不一定行,兩生、三生,說說它十生吧,也太划得來了!十生能夠換來一個天文數字的話,多好,何況這個修行過程當中,你真正瞭解了,不是件苦事耶!

今天下午在那邊討論的時候談起,大家越是感覺到,真的心裡相應了以後,你就會內在的感覺的一種無比的快樂,我想在坐的絕大部分的人都體會到這個,就是這樣,所以不是說等到成了佛才快樂,在你增上過程當中,一直增上的這個快樂,這個絕對不是金錢買得來的,絕對不是地位換得來的,金錢跟地位給我們的只有痛苦,它三分的快樂,必須付出三千分的痛苦,這個是金錢跟地位給我們的,爬得越高,一天到晚想,我怎麼想辦法再爬上去,唯恐被人家拉下來,有了鈔票,一天到晚想,擺在銀行裡,銀行倒了怎麼辦?擺在家裡,強盜搶了怎麼辦?你就會想這種事情,中東戰爭了,現在我想這個,什麼都不管,戰爭,戰爭也好,強盜,強盜也好,就是這個樣,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這個它的特別的內涵,所以這裡是「所受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