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2月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第三支 依境發心

境認識了,發心,發什麼心?如何發法?前面心所對的境瞭解了,這個地方就對境的心怎麼發?看文,

《事鈔》云:『次令發戒,應語言,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那個《事鈔》上面發心的時候這句話好簡單,喔!叫你發心了,這個師長告訴你,要發上品心,你才能夠得到上品戒,怎麼樣是上品心?看下面的解釋

《資持釋》云:『如諸律論多言上品,前引多論但云增上。彼論又於五十具中各分上中下心、則為九品。然是通論心之濃薄、亦不明示三品之相。此中欲令受者知心限量、故約文義次第明之。獨此精詳、餘皆不述。勸發唯言上品、故知中下非是正意、為顯上品,令知優劣。』

這個就是前面解釋,應該發上品心,這個解釋一下,說諸律諸論都說上品,前面已經說引了這個《薩婆多論》,《薩婆多論》上面叫增上,實際上也就是上品,同樣的這個裡邊也就是說,五十具,這個八戒沒包括在裡頭,實際上五八十具,這個裡邊各分上中下,於是三樣,每一個上中下,是九品,我們念佛也有九品,這個地方也有九品,這個九品都有它的特別的涵義喔,等一下要說一說。這個都是通論心之濃薄,換句話說,或者是很厚重很深廣,反之那就是薄,它那裡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三品的行相,為什麼呀?主要的目標,要令受者瞭解我們內心的期限、程度,所以它一步一步的告訴我們這個的不同,告訴我們不同,它最主要的目的,要讓我們什麼呢?要我們發上品,中、下不是它的正確的原意,所以說這麼一來,也許我們說,那我們只要上品就夠了,這裡有問題,上品怎麼來?要透過中品,中品怎麼來?要透過下品,這是必然的次第。當你對看的時候,好像上中下是對立的,如果以上品來看的話,下、中實足以引導你向上。

所以《法華》上面說得很清楚,諸佛世尊說法的常規,都是說三乘道,次第,這麼一來的話,佛法就圓滿,這樣,說上一定包括下面,下一定是通達上頭,這個是我們應該必須瞭解的一個內涵。瞭解了這個內涵以後,我們這個時候就可以談那個九品的內涵了,九品的內涵這個裡邊,實際上真實說來,十二品,為什麼?五八十具,五戒,八戒,十戒,具戒,每一個有上中下三品,為什麼八戒不說?這個地方簡單的說一下。在我們從下中上瞭解了次第,步步上去的過程當中,一定第一個先在家瞭解了,這樣,然後去開始學,因為現在講的是行教、制教,跟化教不一樣喔,化教懂得了道理,用不用沒關係!行教,用的話,馬上無邊功德,可是萬一犯的話,對不起,同樣的受到絕大損害,這個不能馬虎的。你在練習的時候,拿一個竹棍子隨便動動打打,真正上戰的時候,拿這個刀槍的話,這個機關一撥的話,馬上要有人擋住的,現在這種事情就是我們自己受害。

所以它那個次第過程當中,自然先五戒,前面所以,在後面還有,現在前面、也講後面也講,後面特別的講,它那個歎功問相當中說,薩婆多部要具受,《成實論》可以分受,持戒也可以不同呀!乃至於這個戒的五樣可以分受,它有它的道理的,瞭解了好處以後,如果說心智強盛,宿生有善根,我不怕,有了,我一定可以去做,可是絕大部分,的的確確不太容易呀!那怎麼辦呢?好了,你先翻邪三歸,然後呢,受一分,什麼一分?酒戒。弘一大師當時就是這個態度,這個比較容易,酒戒總是容易嘛!以我來說,不要受我本來就不吃酒,叫我吃酒就是受不了,那好了,你受個戒,同樣的不吃酒,受了一個戒以後,功德就無量無邊。那現在第二步應該受的什麼戒?這個四個當中,大家想想看,比較容易持的→婬,因為這個男女是邪,夫婦並不限制,這樣,第三個殺,最難持的盜,妄兩戒,其中尤其盜戒,很難,這個盜妄兩個比較難,所以因為它有這樣特別的好處,所以這麼次第而來,不過這個次第而來,這個五戒,它真正的內涵,是引導你成佛作祖的,可是剛開始作的時候,的的確確的,就像練字從狗爬開始,所以你自己覺得有力量了以後,那個時候就試這個出家戒,因為你是個在家人,所以這個八關齋戒,實在了不起,決定你,只有一天一夜,就是這樣,你一天一夜試試看,總歸行?就算你熬不過,關在廟裡邊關一天也可以嘛!如果你心裡面很煩,關了一天,你一天如果關對了,心裡面雖然煩,只要得戒體,生天,我可以告訴你,確定有這個效果,八關齋戒的威力這麼大喔!如果你心裡面真的清淨的話,一天關在那裡的話,你成佛的因就下去了,確定下去,要往生的話就是這個力量,這個是八關齋戒的威力呀!

所以它一天一夜,這樣,你一天,蠻好呀,第二天再來,你多了幾天,覺得這個這樣的話,我要出家了,那個時候出家的十戒,跟八關齋戒可以說一樣。不同的呢!在家人你一定要作淨因,出了家本來就不需要,所以這條戒的沒有什麼太多關係,不同的呢,在家是誓願出家,只要一天一夜,出家的話,你本來進去,所以這個十戒、沙彌戒是終身戒,這個試驗了一段時候,然後再來具戒,這個是從他那個發來說,五八十具,心,來了,平常我們剛開始的心是什麼?就是這樣,覺得這個好,要這個功德,有的人說,既然這個心的話,我心裡面不相應,對不起,就怕你不要這個功德,佛法就是這個樣,而且佛法非常實在,拿世間來說,就是個功利,不過現在這個功利都用在壞的事情上面所以說功利不好,佛法就是完全講功利的,你作一分就得到一分功勞,得到一分利益,不作就沒有,作壞了,就是損害,這樣呀,這麼嚴密呀!

然後我們去求,所以剛開始求的時候,當然,就像說寫字像狗爬一樣,那沒關係,那個時候自然而然下品,然後由於這個心,多多少少調了寧靜一點,你能夠深入,內心再增上,這樣的話才有你增上的機會!而且你能夠這樣增上過程當中,你才會感覺,啊,成佛有分,要不然你永遠是因有了,走不上去,這個不是三級跳,這個是一步登天耶!一步登天不可能哪!所以真正的修學佛法,我們瞭解了這個次第以後,那麼這個時候就開始了,五戒受的時候,先下品,再來中品、上品,然後八關齋戒亦復如是,乃至出家,一步一步上去,次第井然。

不過我們這個次第,真正佛法的次第,是無限長的次第,我們感受到的是短短的一生,有很多人宿生已經跑到那裡,所以他一開頭就有上品,有很多人跑到那裡,一看你只有下品,這個我們應該清楚的,你瞭解了這個道理內涵,以後你不會看人家,他高,羨慕他,我做不到,他低,我輕視他,不會!我只看我自己,我現在在哪裡,只有我相應的,如果他比我高,尊重他,一切智心,他比我低,慈心,結果都是幫忙我,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這個地方說的上下的九品,我們要這樣去瞭解它。於是這麼一來,因地當中我們曉得要求上品心,行為當中的話,不妨從最下面的地方開始,這個是我們應該把握得住的特點,你能夠這樣去做下去的話,那十拿九穩,這個基本的概念這裡不細說,這個基本的概念《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說的非常詳細,所以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重要在它次第,大家清楚不清楚?同樣的,你瞭解了這個《廣論》的次第,回過頭來看《在家備覽》的話,這個次第也完全能夠把握得住,本來《備覽》上面這個次第並沒有這麼明確。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

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宗體篇,戒法門,翻到24頁。

關於上一次講的,上次講的那個,尤其是禮拜六禮拜天講的概念對我們是絕端重要,容或在這個裡邊還沒說清楚,你們必須要仔細的再思惟觀察,所以在禮拜六禮拜天講,歸戒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威力?如果這個不清楚的話,那所有的戒法就無從講起,你這個清楚了以後,才懂得戒法的意義,乃至於我們整個的修行,為什麼一定從戒開始?所以後面還會把那個問題更深細的把它說明,今天我們再看第三支,依境發心,現在我們曉得所受的法體是什麼?然後這個法個境來發體,為什麼還要從境上面發戒,境是什麼?量是什麼?瞭解了這個,進一步才可以依這那個心,那麼最後一行,上次講到倒數第二行。

《事鈔》云:『毗跋律曰:發心我今求道,當救一切眾生,眾生皆惜壽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軟心,雖得佛戒猶非上勝』 
《資持釋》云:『下品中,言求道者所期果也,救眾生者所修行也。』

這個是解釋喔!

『然雖救生,行有深淺,一不害彼命,二以法開導,三令得究竟度,前不得後,後必兼前。約義推之,初但護命,不令得脫,即二乘心,前云求道正據小果,中品所修,以法開解,自他兩利,度非究竟,即小菩薩,雖期佛果,行處中間,望前雖勝比後猶劣,上品引導令至涅盤,同歸佛道即,大菩薩行,準沙彌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學者至此,宜須明辨三心所期行果分齊。』

現在我們把這個文消一消,這個內涵說一說。毗跋律是律當中的一本律,說求道的人這樣說,我現在發心求道,真實來說的話,這個道,就是我們中國人習慣叫求道,佛法來說應該說求滅諦的涅盤之果,涅盤之果。因為要求涅盤的這個果,所以現在我照著如理去行,這個叫修道,所以四諦當中叫滅諦,我們要去證得,要去求的,然後怎麼樣才能得到這個滅諦的果呢?要瞭解這個行持,這個是道諦所攝。那麼他發這個心怎麼辦呢?要救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眾生都愛惜壽命,所以這個裡邊說,救眾生那是所修的行,然後,所期的道果,究竟的那個道果如何?要看他修的行所發的心,像這種情況所發的心,那個是下品軟心,這個情況之下,他是可以得到佛戒,但是並不是最上的,並不是殊勝的,究實說來,佛的真正的本意不在此地,佛的真正的本意在上品心。那麼上次說過,下面我們還會繼續的談這個上中下三品彼此間的關係。

看25頁《資持》的解釋,第一行已經說過了,然雖救生行有深淺,同樣的講救生,這個救生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個,不害他的性命,這樣,這是不傷害他,第二,以法開導,開導他還要幫忙他,第三個,令得究竟。這個是究竟圓滿,所以說前不得後,後必兼前,單單救他,不害生命,那麼衹是如此,如果你要依法開導的話,當然你一定不會害他,害他還要開導?如果你要令他究竟的話,就是這樣,一方面固然是說後必兼前,還有這個裡邊說明一個什麼?必然的次第,這個必然的次第,對我們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一個最大的缺陷,往往是不瞭解次第,不依循次第,如果真正瞭解了,是必然依循著次第去做。

下面“約義推之”,為什麼叫約義呢?這個文上面並沒有很明白的說明,可是祖師來教導我們佛法的時候,在這個地方也看得出來,他是非常慎重,這個裡邊內涵確實如此,但是文上面並沒有說明,他就不會說應該怎麼怎麼?他就說依義推之,這個對我們來說,認真想學的人,很重要的一個意義。所以他上面,這種地方,乃至於這地方圈幾圈,它有它的特點,一方面表示我們慎重,一方面我們要深入它的內涵,這有兩重特別意義。第一個呢,護命,是保護他,並沒有讓他得到解脫,這個是二乘心,二乘之心,二乘要什麼?自己解脫去求道,要自己的解脫,不會忙別人的,這個是它的特例。

“前云求道正據小果”,所以前面所說的那個,依義來推的話,是小果,中品呢?“以法開解”,是“自他二利”,但是這個並不究竟,是小菩薩,所以說“雖期佛果”,在中間,比之前面是好一點,比之後面還不行,“上品引導,令至涅盤,同歸佛道”,那是大菩薩。這個文字容易懂,那麼後面沙彌篇,這個·在最後,雖然是在家律儀,在家律本身,比如說現在這個律不是在家律,可是我們弘一大師引的是引在家律,他也就是一步一步引導上面,就是在家的做好了,希望你將來有這個因緣,能出家固然好,不出家,種下了一個出家之因,所以在後面,把這個沙彌律儀放在裡頭,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沙彌律儀講的真正的內涵,實際上是大比丘的事情,因此這麼一來的話,我們能夠把整個的教法的全貌,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沙彌篇部分擺在最後,所以我們這裡暫時不提。這個上面所說的三種類型,下中上,它是有它的根據的,所以說正式像後面沙彌篇,沙彌是正式開始要進入佛門當中認真修持了,他詳細的說明,這個三類,所以這裡暫時不說,所以到這裡告訴我們,要明辨這三種不同的心相,那麼它的行為,因以及所證的果,彼此間有不同,繼續看下去,

《事鈔》續云:『餘二就義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眾生疑,我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復利他人,受持正戒。』 
《資持釋》云:『中品中,初明期果須約佛乘,解下期行明兼兩利。津梁是喻眾生墮疑故受生死、能為開解,令彼得度。生死如津、我身如梁、法喻可見。』。

上面這個《毗跋律》當中只說下品的,其他的沒有說,因此我們的祖師,還是同樣的就義,這個意義,他雖然沒明白的說出來,舉他所瞭解的義,來一一加以說明。所以下面是說,這是祖師告訴我們的,什麼是中品呢?說我今正心向道,他這個向道是什麼?解眾生的疑,不僅僅是我要求道,要解決眾生的疑。如果不疑的是什麼呢?覺,換句話說,使一切眾生能夠達到圓滿究竟的狀態,我要作他的津梁,這樣又可以自利,又可以利人,這樣而受戒,這樣而受戒的。

下面資持的解釋容易,初明所期的果是約佛乘,那麼為了達到這個果,然後,因行!這個因行,就是自己修的行,這個作為因地當中,也可自利也可以利人,那麼津梁是解釋前面,作為一切眾生的津梁,這個也簡單的說一下,是個比喻,那麼眾生在生死,津就是河啦,現在梁就是度過那個生死大河的橋樑,所以這個喻就說明這個法。這裡有人容或會問:我自利也要利他人,為什麼這個是小菩薩,不是大菩薩呢?這個我也簡單的說一下,真正大菩薩的行者,他並不是說我也要自利也要利他,真正的大菩薩行者,整個的想到利他,整個的只想到利他,這樣,這個才是。實際上呢,你全部能夠想到利他的話,結果是才真正究竟圓滿的自利,這個道理這裡不細說,在《廣論》上面有非常詳細的說明。關於這一點,真正重要不在哪一個難易,在我們瞭解的深淺,如果我們真的瞭解了以後,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一定都只想走最大的,在我們現在看起來覺得最難走的,實際上不一定是難走,你從特別的角度去看的話,說不定這個反而這是最好走的路,我說特別的角度,這有不同的角度喔,這裡暫時不去細談它,不去細談它。如果大家想正式的瞭解的話,《廣論》上面有簡單的介紹,再下面,

事鈔續云:『云何上品?』

什麼是上品呢?

『若言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脫門,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   

分成這個三段,通常在《廣論》上面它特別說,大菩提心這個願什麼?為利有情願成佛,剛才不是說過的,為求自己解決問題,這個不好,為什麼你還要說到為利有情願成佛呢?這個地方簡單的也說一下。真正的最上乘的行者,他發了這個大菩提心以後,一心一意想救別人。現在問題來了,你有救人之心,單單這個心,夠不夠?答案是肯定的,不夠!我說一個很簡單的比喻,現在看見那些人都是文盲,看見那些人都是病人,說我要發心救他們,結果呢,你自己也是個文盲,你自己也同樣的對醫學是一點常識都沒有,你能夠把他們教成功一個學者嗎?你能夠治他們的病苦嗎?當然不行!如果說你真的想解決他,這個文字上的障礙,知見上的障礙,那你要救他的時候,發了這個心以後,並不是馬上教他去,你不認識,好,你要唸書啊!解決他的生病,你要解決他的病苦,發了這個心以後,你同樣的去唸書,所以說你要想解決一切眾生,究竟成佛,你還非成佛不可!所以你的心目當中是在滿足成佛之願,可是你的心目當中只有一個想法,要幫他忙,要幫他忙,你沒想到自己,這個才是真的究竟圓滿的。   

這個為什麼這樣呢?當然這個理由很深細,我在這裡說一個最簡單的原則,大家這個是容易體會得到的,深細的地方我們先不談,真正講修行來說,對我們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妙不可言,“我”,大家以前在前面,或者是已經有認識,或者至少在我們前面也介紹過,特別是《廣論》上面,生死的根本,什麼?是煩惱是惑,而惑,除了這個惑的行相我們認識以外,惑的根本在什麼地方?惑的根本在“我”這樣東西上頭,這個是根本問題,這裡《廣論》上面不叫“我”,叫什麼?叫“薩迦耶見”,這個是個根本。      

現在你要去救人,也要去救我自己,當你想到我的話,毛病就來了,不知不覺會受這個我的影響,它會減低真正的去修行的這個推動的力量,所以當你把我完全忘掉,全部精神想著別人的話,這個發揮的功效發揮到最極致,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應該瞭解的,但是它一定有它的方法,你如果沒有方法的話,對不起,這條路也絕對行不通,所以說雖然想學佛,學了半天,學我那是沒有用,因此在這個情況之下,環境許可、條件許可,絕對要走這個路,否則的話,寧願念佛,這個是它真正的中心所在,中心所在,至少這兩條路,你都很是很安全,否則的話,中間的話,不上不下,弄了半天,這個很麻煩,這個我們要瞭解的。然後不管上下也好,固然你要走後者,那非戒不可,沒有戒根本不談,上一次已經說過了,上兩堂就是告訴我們,真正我們要求增上生的,唯一的,也是最佳的保任,就是這個戒,什麼理由?後面有機會,我還會仔細的,當講到那個內涵的時候,相關部分我會說明。

其次我們說,既然這條路走不上,最好念佛,而要想念佛,保證的去的話,最好的、最佳的,什麼,保險?戒,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而這個理由也是上一次,就是禮拜六禮拜天,從歸依到戒,為什麼產生這個威力?這是我們簡單的我說一下,那同樣說中品也利他,然後上品同樣的利他,加進去了“我”,就會有這樣大的影響。

現在我們繼續看那個文,這個《資持》來解釋,

資持釋云『上品中三、初明自利行、又下明利他行、令法下明護法行。

分三段,這三段當中,分哪個呢?第一個是自利,第二個是利他,第三個令正法久住,這個大綱是這個樣。那麼自利我們瞭解,也可以說求自利,實際上你真正要想幫人家,自己如果沒有這個幫人的能耐,不行!所以這個大菩提完全為了幫別人,你非要使你達到這樣的量,當你達到這量,因為你願心如此,自然而然到那時候,你專門幫忙,全部精神去幫忙別人,那麼這樣的話,第二個幫助別人就可以了,第二個這是就廣度,這是就廣度來說。還有下面令正法久住呢!是深度。實際上真正就我們所對的世間來說,這深廣分不開的,深廣根本分不開的,你要想廣,也要深,要想深,還非廣不可,所以我們來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分這個三點,我們先看,初明自利又下明利他,令法下是護法行,護法行,實際上就是使得這個廣度無窮無盡的,盡未來際延續下去,那麼這個廣是真的廣。

『初中,為成下明遠期也,上二句大乘三學即因行也。下句求大涅槃即圓果也。 三聚戒者出瓔珞經。聚即總攝為義。菩薩三聚、攝行斯盡。一攝律儀戒律儀禁惡、結業煩惱究竟斷故、即止行也。二攝善法戒世出世間大小修證究竟修故、即作行也。三攝眾生戒。一切含識究竟度故、即四攝行。亦名繞益有情戒。三解脫者雖是觀慧、非定不發、即定慧二學。絕縛證真由此得入、故號三解脫門。然名通小教、今對三聚須局大乘。一空解脫門即性空也、二無相解脫門即相空也、三無作解脫門。即唯識也亦名無願懺篇三觀別配三位、此明大行須約圓修。 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 問。今此所受、為即三聚、為非三聚。若云即者、後須更受菩薩戒否、又復大小混亂如何分別。若云非者、戒從心發、既發此心那非此戒。大見錯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次明利他。此法即上因行。涅槃即上果德。 三護法中,自利利人,傳傳相續,佛種不斷,故得久住。 深慮詞繁、略示梗概。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自非經遠、優柔積習,淺識粗心何由可解?餘廣如疏。』

這裡解釋一下,分三部份。上面已經說,這個是自利,利他,護法,那麼現在我們說,成下就是“我今發心受戒為成….”下面這些,這個是自利,這個就是說明什麼?所期遠大,所期遠大。上面兩句呢,是說大乘三學即因行,下句是求大涅盤即圓果。上面哪兩句呢?三聚戒故,他發心受戒,為什麼?要受這個三聚戒,要取三戒同門,這個是因,然後所求的是,正求泥洹是大涅盤,這是究竟圓滿的。

下面是解釋,這個三聚戒,平常我們三聚三聚,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典故出在什麼?《瓔珞經》上面,聚是種類,聚在一塊的,這個菩薩三聚,把所有我們該作的,攝行斯盡,這個行就是說,菩薩修行要作的內涵全部包含了,哪三聚?這個三聚就是三個大綱。第一個叫攝律儀戒,這個攝律儀最主要的就是“止惡”,就是止行,換句話說,這是基礎,這個基礎呀,整個的善要建立的非常穩固。然後呢,攝善法戒,有了這個基礎才廣行善法。第三個呢,攝眾生戒。廣行了善法,然後呢才廣度眾生,廣度眾生。這是它所謂三聚的這個內涵。現在我想我們大家也都瞭解了。

三解脫呢?這個解脫是慧觀,觀慧,觀慧,這個是正破煩惱的圓修,但是這個慧一定要定才發,所以說三解脫就是定慧二學,那麼這個定慧二學,才是真正重要的繫縛,把我們煩惱、業死死捆住的,透過這個來解開,能夠真正的證入那個真實的狀態,都從這個地方進去,這個叫三解脫,有這樣的才能夠得到解脫門,那麼這個名字呢,通常這個是小乘,實際上,雖然是小乘,可是通大,看你發什麼心?用什麼行?這個下面是解脫,一個三解脫,一個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那麼下面又說,在懺悔裡邊它又別配三位,那這個是以後再說,所以說這個現在所以用小乘的名,通大的話,因爲大行是越圓滿的,就圓修就是這個,泥洹果亦是通小,同樣的這個泥洹果三乘都是,現在呢是指大的。

下面有個問,說,現在我們受的這三聚戒,就是三聚,還是非三聚?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為圓聚者,既然說這個三聚戒,我們現在就是圓滿的因行,那麼當然這個就是一個菩薩心囉!既然這樣的話,那後面還要不要受菩薩戒呢?這是這樣,假定說不要受了,那麼不是大小混亂了嗎?而現在這個是說小,可是又通大的,假定說這兩個東西不是混亂了,怎麼辦呢?說它是,不對!說它不對的話,那麼既然戒從心裡發,現在我發大心,那到那時候你怎麼又可以說不是呢!這個不管橫說也不好,豎說也不好。這個地方特別提示,提示是提示了,下面有句話很有意思,使自求之,讓你自己去找,這個答案不給我們,不給我們。這個裡邊有它的一個特別的一個條件,有它一個特別的原因,實際上給不給?給了!但這個地方就偏說,先提示給你,讓你自己去求,什麼原因要這樣去作呢?讓我們遇見這種問題,好好的思惟觀察一下,否則的話,我們聽過去的話,囫圇吞棗,結果弄的不好的話,往往說一片模糊,被人一提的話,或者是到那時候執在那邊,執在那邊產生了種種的誤會,現在不直說,讓我們自己去求,於是我們用盡腦筋去想,想了半天,然後後面繼續下去的話,它隨便一提示,一撥,我們就恍然大悟,恍然大悟!這個是它很重要的一個特點,關於這一段,就是解釋所謂自利行。

三品當中,說什麼上品呢?我發心為成就三聚,求三解脫門,所以求泥洹果,這個是名相的解釋,其次第二段明利他行,那麼利他行,就是上面我們看的,說又以此法引導眾生,令至涅盤,就是這個,這個裡邊引導眾生,這個是因行,引導一切眾生,使得大家到涅盤果,這是希望所達到的一個果,最後令正法久住呢?護法,說自利利人,傳傳相續,佛種不斷,能夠這樣的話呢,能夠令正法久住,現在這裡同樣的說自利利人,為什麼你這個自利利人是上品?前面這個自利利人是中品呢?這個道理剛剛已經說過了,前面那個自利利人,是我要自己要解決,也幫忙別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往往受我的影響,現在全部精神只為幫忙別人,因為幫忙別人,所以你必須,要透徹幫忙,於是自己努力去學,結果學了半天,自己受用,實際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他都是要幫一切眾生解決,結果幫了半天,眾生還是眾生,他成了佛了。

結果幫了半天,眾生還是眾生,他成了佛了,這個是最明白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理路清楚了固然好,理路如果不清楚的話,那你看看實際上面我期望的佛果,要很清楚明白,告訴我們該如何走法?儘管是說現在我們說,剛才已經提過,說現在目前條件不具足念佛,念佛絕對好,那時候不要說,哎喔,我要去得了就算了,這個行本身一開頭就已經錯了,要怎麼辦呢?我學阿彌陀佛所以要去,始終要這樣去想,但如果嘴巴上面這麼說,那是狂,不可以!要腳踏實地去做,我能做多少就算多少,如果萬一不行,我至少一句佛號把它念好,非去不可,就是這樣,到了時候你一去的話,自然而然你全部精神去繼續向上,同樣的這個因地當中,我們要很明確的瞭解,那麼下面繼續。

《事鈔》云:『如此自知心之分齊,得佛淨戒亦有分齊。』

就像上面我們了解,說用心你怎麼用呢?這個有差別,有差別,分不同的成分,每一個這種達到什麼狀態?因此如果說你瞭解了以後,自然而然你發這樣的心,求這樣的戒,這個佛的淨戒,戒本身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我們先看一下文字的解釋,這一段再消一下文,細說一下,

《資持釋》云:『良以無作假作而生,既非色心無由表示,必約能領顯戒優劣,前明上品所期遠大,所納之體定知增上,故云有分齊也。』

說實際上這個無作本身,是都借重於這個“作”才能發生的,無作只是作完了以後,留在我們業識田當中的一個影響力量,一個影響力量。那麼這個影響力量,不僅僅是個種子,種子的話,你任何事情都有這個種子,這個種子而且作完了以後,它馬上有力的這個現行,這樣的才是這個無作的力量,這現行,現在就是,繼續推展下去的話,所以將來必然感果的,這個道理在這個地方。所以不是作完了以後,那就算,這個要作完了以後,要在什麼情況之下,無作乃生,否則不生。所以經論上面告訴我們,淳重心由無教也,大家還記得吧?《薩婆多論》上面的,這個無教就是無作。反過來呢。如果說你這個心很輕,輕微的話,那下面怎麼說?有教沒有無教,教你的人有的,當時你也作過的,但是無作這個戒體,對不起!這個沒有。所以同樣的你作過了以後,有個影子有個種子留在心裡面,可是這個種子並不是生現行,無作這個不僅僅是個種子,而且生現行,因為生現行,所以繼續的一直在現行當中,現在這個現行什麼現行啊?跟戒法相應,當然一定感圓滿果報,這個跟戒法相應,絕對正確的是善淨之法,而且這個善淨之法,一剎那、一剎那,不間斷的都跟法界相應,集了這樣的功德,當然這個是無量無邊,這我們應該瞭解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說,這個無作是假作而生,那麼這個作的是什麼?既然是這樣的話,既非色心無由表示,這個作一定要是色所對的境,心是你能領的、能緣的、能想的,這個,而這個心實際上是跟境是非不開的,由於我們的心對著境,所以內心當中有這樣的認識,這個心當然包括各式各樣的,普通是引發我們無量劫來,引發我們的無非是癡相,癡當中,貪瞋等等,現在由於自己的認識、善知識的開導,那都是什麼?正知見,善法欲,勤精進,這樣。那是兩者當中根本差別,這個都是心境交識,然後產生這個結果,所以說一定要用這個來說明,那麼這個時候,就是看你必約能領的,就是使之我們的心,使之我們的心,那個時候才看出來你那個戒,換句話說,當時你的心情是上、中、下,乃至於上、中、下當中,重、輕等等,那麼就顯出這個戒的勝或者劣?

因此下面這個文字我們容易瞭解,前面上品所期遠大,那麼所以所納的體一定增上,這個所謂分齊,就在這個地方來說,實際上在這個地方,前面說了幾種上中下三品,這個地方我把上中下三品,再簡單扼要的再說一說,這個前面說下品,那是只是求自利型,中品是小菩薩,上品呢,是大菩薩。已經說過了,現在那個上中下,我換另外一個角度,什麼呢?《瑜伽師地論》上面說,這個,還有《廣論》上面說這個下中上,那麼這個下中上是什麼呢?下,求人天果報者,求人天果報者。五乘當中的人天果,但是我們不叫它下,叫它共下。中,就是求解脫者,聲聞緣覺,這個聲緣乘者,我們也不單單說它中,說它共中。上品呢,就是發無上大菩提者,這個差別不同在這個地方,差別不同在這個地方,這個關鍵在什麼地方呢?這個真正的關鍵在什麼地方?本來佛說這個戒,它的志趣本身都是在最上,可是實際上,從最上,也要次第一步一步的深入,一步一步的深入,那麼這個深入過程當中,就是才分出這個內涵來,分出這個真正的內涵來。求人天果報,這個我們所瞭解認識的,這是業果愚,只認識到這一點為止,所以這個裡邊又分出這個差別來,並不是說我想就算,就是跟我們的認識,跟我們的知見相關,我們了解了說,樣樣東西,一切都是因果關係,那你有什麼因果?什麼因感什麼果,所以這一點,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是非常現實、非常現實,實際上,佛整個說教法,也一定從這個上面說。所以正規的教法當中,一定先說增上生,後說決定勝。增上生是指什麼?就是我們生生增上,拿現在的來說,我們一直在改善,一直在改善,可是增上有個特點哦!這個改善,不是改到那裡掉下來,這個不可以,這個叫三世怨,你一直在改善,改善,這個是增上生。那麼對極大部分人來說,實際上,你究實來說的話,我們從最起碼的一個凡夫到成佛,有很多人中間已經修了多少世我們不談,整個的從這個地方,任何人來說,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告訴他這個增上生,你跟他深遠的,他的確不瞭解,就是這樣,再說就是瞭解了,他自己感覺得到,好像他現在這個時候生活這麼忙碌,不管你說的多大道理,我這個嘴巴要顧全了再說,這是個現實問題,所以他真正告訴我們的,的確是談這個問題。

然後呢!增上生,你真正的增上生,然後一步一步上去了以後,下面的問題來了,增上生增到後來,怎麼辦呢?你不能永遠的向上呀!到了時候上面這個結果是怎麼辦呢?它有個極限啊!你怎麼樣想辦法把那個極限維持到,說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好了!就到此為止,不再下去了,這個叫什麼呢?真正的所謂“決定勝”是指這個而言。所以如果我們不瞭解的情況來說,增上生好像只求人天的,實際上這個增上生的究竟義趣在哪裡?增上生的究竟義趣還是圓成佛果,佛跟二乘聖者的不同,二乘的聖者證的,所謂通常我們說所謂我空真如,先不談這個名詞的內涵如何?就是說證了空性了,安住在空性當中,不究竟,佛究竟的圓滿三乘。哪三乘?法身,報身,化身。或者我們說兩身,法身跟報身,化身是對濟渡眾生來說的,這個報身跟報土是什麼?豈不是增上生!豈不是增上生!所以真正究竟圓滿的,的確也就是這樣,你一直增上增上,到時最究竟圓滿的時候,這就對!這是我們要瞭解的,不過對剛開始的時候,要接引你,是這樣來的,所以過程當中一定是先什麼?先讓我們瞭解這個因果的必然關係,然後瞭解了以後,必然關係為什麼有因果呢?乃至於為什麼你在人天當中,沒辦法真正的解決呢?最後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那時候自然而然,你一步一步走上去,會認識到,這個決定勝的關鍵何在?

那麼決定勝的裡邊又開出兩點來,一個是只求自利的二乘,一個呢,究竟圓滿的佛果,同樣的我們可以用這個角度去看,說為了使得你這決定勝究竟圓滿起見,最後還在那裡,不過現在那個角度,是跟平常有點不太一樣,實際上這個確實一個非常正規的正常狀態的一個方法,一個方法,在這裡如果我們真正的瞭解了這樣的情況以後,這個還有另外一點,這樣一來,下中上,這是步步走上去必然的次第,一則對走上去的次第是必然如此。還有呢!引導眾生最正確的方法也是這樣。

除了這個理由以外,還有的確,對我們整個的來說是沒錯,從百分之一百的十足的生死輪迴當中的凡夫,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可是這個時間是個無限的時間,但我們一般普通的修學都是短短的,短則乃至於剛出娘胎就走,這個不談,三十年、五十年、一百歲等等,這個我們從單單一生當中去看,你沒辦法看見這個整個的,所以很多人在這一生當中,他個人的根性的不一樣,所求的確有差別,你告訴他佛果,他一下,哎喲!這個無量阿僧衹劫,到底什麼樣,誰曉得?這個不行!不管你怎麼說,他就是不能接受,那你告訴他,眼前的這個要,嘿,這個要,好!那麼對這類人來說,這個人天乘的法派上用場了,還有比較深遠一點,他就,中間那個要自己解決那條路就派上用場了,不管怎麼樣,這個佛法能夠運用到所有各類的人當中,所以你說現在這個究竟圓滿,你圓在哪裡?就理論這麼圓滿,而且含攝的內涵毫無遺漏,這是我們應該分清楚的,所以他前面一再說,雖然處處地方說要發上品,而且只說上品,這個地方也說明了佛的本意,的的確確引導你這個,可是他並不說,就叫你成佛,說一個上品的原因,表示告訴你那還有中下呀,就是你走上去要這樣的,而且兼得含攝,兼具適應一切眾生的這個內涵在,這個是上中下三品的次第。

那麼對我們現在瞭解了以後的話,我們就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不認識的時候,以前我自己就犯這個毛病,學了大乘的,說,我們是大乘的,就譭謗小乘的,回過頭來發現,要從基礎上去講的話,說了小乘嘛,大乘好像我們不去管它,這個都是一個絕大的錯誤,所以在這裡簡單明瞭的,用這樣的上中下這個次第,來簡單的說一說,我們繼續下去,

《事鈔》云:『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

這裡就有個問題來了,平常因為在我們中國比較幸運,大小乘之間沒有什麼爭論,在印度,哇!這個彼此間的爭論是非常嚴重,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夠看見印度的情況,可是如果說我們去泰國的話,你立刻,因為泰國人的話,這個問題馬上就很明顯的發生出來,所以這個祖師關於這一點,他也是有多重的因緣,實際上對這個教的分限,交代的清清楚楚,這是一個主要的理由,而我們瞭解了,也可以針對著眼前的狀態,瞭解該如何修學?先看《資持》的解釋

《資持釋》云:『前明上品,越教乖宗,故須問釋。』

這第一個,說就真實的內涵來說,這個戒,尤其是我們現在這時候,不要說五戒、八戒、沙彌戒,乃至於具戒,具戒就是究竟圓滿的戒法,這個都是當分的小乘教,像四分律中成實已經說是過分小乘教,雖然是小乘已經過了分了,現在你居然說這樣,那不是越教乖宗?教那是說的教法,那根本跟那個教法不相應,所以啊,有了越分,對於宗旨來說,那根本違背,所以它這地方問一下,經過這個問答以後,那麼這個內涵,我們有正確的認識,答,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答:初二句標示。言義當者則顯教宗本非是大、有義相當疏云分通、意亦同此。』

這個回答,初二句就是前面“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也”,所以他問這個,那麼,

『言義當者,則顯教宗本非是大、有義相當,

那是回答當中,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這個兩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這個四分律,它並不是說,教,而是義,這個教本身毫無疑問的,這是小乘教,就它的內涵的意義來說,這個是當大乘,所以說,這個教跟宗,在這地方它本來不是大的,但是就意義來說,它是相當而已。所以

疏云分通、意亦同此。』

其他地方,這個就是南山律整個的,這個戒疏《羯磨疏》上面說得很清楚,這分通大乘意義就在這裡。我剛才用不同的下中上三品來說明,主要的就說明,這個分通的真正的義趣,真正分通的義趣,從這個觀點去看,前面就容易瞭解。

光師下攀古例。

它前面說光師也判入大乘律限,那個就是慧光律師,古代的,這個是律教的一位大德,非常重要的,四分律的宗主,這是,這個是北齊的慧光律師,然所判雖然是慧光律師那時候就判它是大乘,但是所判呀,

然彼所判、太成通漫。文雖引據、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將何為小。即應梵網體行全同、菩薩聲聞二戒無別。定知不爾。是以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義當分通,深符教旨。

這段話簡單的說一下,說古來,雖然那個慧光律師,他直接了當的就說,這個四分律就是大乘,這樣的分判好像是太成通漫,漫就是漫無標準,通的話就是大略的、大概的、大要的,不是很細緻的。所以這地方說,雖然這個文是引光師所判,但是意義,它的內涵,並不完全取慧光律師,如果取慧光律師,就我們的南山祖師不必再來作這麼多。所以南山的三大部就不會出現,出現的原因就是把古人還不究竟圓滿,不周到的地方,一一加以修正,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內涵。那麼這個地方我也特別願意提醒大家的,經過南山祖師這麼修正了以後,除了理論上面我們看起來有更周到更圓滿,還有最好的一個證據,什麼?就是《歷相感通記》,那個四天王天那麼多人,最後韋陀將軍也來,很多天人來親自證成,說這個律法到了這裡來以後,你是第一個這麼圓滿。雖然還有小小的一點點不太相應的,那都是戒相上面的問題,這個話大有意義喔!換句話說,我們南山道宣律祖對這個法體的說明,那的的確確,也可以說,到了最究竟圓滿的狀態,這一點我們應該深深的慶幸,尤其是學的每一位,將來同學們應該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現在,它下面又說意不全取,為什麼說意不全取呢?這是說,假定像慧光律師這麼說,把那個四分看成大的,那什麼是小的呢?再說假定四分是大的,那麼請問將來《梵網經》到底怎麼說呢?《梵網經》是大的,你已經有了大的《梵網經》,還有大的,那豈不是重複了呢?而且如果說它是大的,豈不是應該體行?體就是法體,行是行持的方法,也就是戒相,豈不是應該全部同呢?實際上我們翻開《梵網經》看看,跟四分律,那差得很大一節,所以是不同呀!同時在受戒的時候也是一樣,四分律儘管通大,可是受起來就是聲聞戒,梵網經是菩薩戒,那麼假定是同的話,這兩個應該沒有什麼差別囉。所以說從這個上面看,確定說這個意思通大乘的,但是這個裡邊有它的不同的地方。所以下面祖師,祖師就是我們南山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現在南山祖師來說的,那這個裡邊就內涵包含得非常圓滿,每一個地方就介紹得周周到到,這樣所以不是很浮漫匆忙,而是從從容容的,有圓滿的內容,所以義當分通,就它的教相來說是小乘,就它的意義來說是分通,深符教旨,這個才深深的能夠相契相符這個說教的宗旨。下面又有個問答,這個不斷的問答,就是說把這個內涵,一步一步的深細的辨明白。

問:上品心者,為全是大,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義耳。

那麼同樣的,前面的上品心,還是全部就是大?還是分通呢?它回答,

答:扶成本宗,分通義耳。

這個也是同樣的分通喔!假定不是分通的話,那同樣犯前面這個毛病,所以菩薩戒就可以不要受了,就是這樣。正因為它是分通大乘,所以你受完了這個,到那個時候可以受大乘戒,

問:分通之義,出自何人?

它又問了,

答:如來立教,被此機緣,部主深知,還扶佛意,別立成宗,是以前後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豈不明乎?』

這個文也消一下、說一下,這個分通,誰講的呢?它回答說,要曉得這個我們如來呀,如來所以說一代時教,就是由於不同的根機,才說不同的法,就是這樣,不過這個說的話要有條件的人,所以大菩薩們,然後才能夠認得它,現在我們的部主,實際上就是,外現聲聞相,內密菩薩行的,那就是曇無德部,曇無德就是這個部主,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法正,它另外一個名字叫法密,因為這位了不起的大師,他是深深的了解,說這個佛的真正的意義在這裡,所以他自己從當時所受的戒法當中,特別把這個意義引申引廣,因此別成一宗,別成一宗,這就是我們的曇無德部,那麼以前的傳統的,都是引那個最基本的,那個是所謂的薩婆多部,實法宗;同樣的實法宗引的論是《薩婆多論》,現在引的是《成實論》,所以說別立成宗,就把那個原來的意思,把它更深更廣,使得它慢慢慢慢地引導,到達到分通大乘。你怎麼知道呢?他說前後的律序,這個諸位在家居士就不一定瞭解了,出家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我們每半月半月誦戒的時候,戒經前面有個序,戒經前面那個曇無德部,第一句話,“既受禮諸佛”,我們第一開始叫禮佛,如果說小乘的話,小乘只有一個佛,小乘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個佛,它第一句話,禮是禮諸佛,既然諸佛的話,表示不是一個佛,為什麼要這樣說?假定你是小乘的話,他一個諸佛這個話就說不通,但是他並不明指,為什麼不明指,因為條件還不具足。所以呀,分通之義,所以對於諸位出家同修,你可以很多地方看得見,所以前面後面這個律序呀,這個律序是誰安的呢?法正,那就是曇無德那位大德。翻成功我們中文叫曇無德部,他在那個戒序的時候,就用這個戒序了,已經說明瞭了,啊!多伸此意,他多方面就說明這個分通大乘,這不是很明白嗎?那麼這段文字也簡單的說明了一下。說完了前面這個分通以後,大小乘了以後,我們不妨再回過頭去看一看前面24頁,

依境發心上,次令發戒 應語言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這樣,乃至於前面很多,這一段的解釋當中,他尤其是解釋薩婆多部,在這個上面特別說明這一個,其他的不講了,它為什麼原因呢?最主要的就是就算薩婆多部那是實法宗的,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上品心,還是上品心,換句話說,這處處地方說明佛的本意,真誠的目標在此,所以說下中目標也無非是引導你走上去必然的次第,有的時候我們說權術,究實說來,你要想引導上去,還必經過這個次第,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它真實的內涵,同樣的這句話,對我們來說,我們也不是說有這個大就算,要看看我們實際的能力,實際的條件,儘管我們發的心本身說,喔,乃至於念佛,我要學阿彌陀佛而去,可是行持過程當中,的的確確還是要仔細檢查一下,我們現在在什麼地方?這樣的話,才能夠行持相符。再下面看文,26頁倒數第三行,

芝苑云:『問:此與菩薩戒體為同為異?答:體同緣異。言緣異者、大則三歸、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今小宗兩途迥別。言體同者、以緣為旁助、心是正因、緣疏因親、本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

『緣疏因親、本(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

這個一段一段地來解釋、來說明,它又問一下,前面儘管已經說過了,但是對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善巧明白,弄得非常清楚。所以說,那麼異同,既然異同的話,這個戒體,本來戒體本身應該是內涵來說,所以說那麼這個現在我們發的戒,跟菩薩戒的戒體是同異呢?它這個回答很有意思,體是同,緣是異,說明了這個文,我再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體同,不必解釋了,緣異的話,看看啊,大乘的做法跟小乘的做法很不一樣,不要說到了發大菩提心的差別,三歸依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大則,大乘的說法,三歸,大乘的三歸依就跟小乘的三歸依不太一樣,那所以三歸、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於法式,與現在的小宗完全不一樣,它那個三歸當中講一個四弘,這個有它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在。我想這個是我們平常,極大部分在座的,大家都歸依過,歸依過,第一個請師,然後迎聖,完了以後,懺悔,懺悔了以後歸依,三歸,三結,三歸三結的下面有一個發願,發願發什麼願呢?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等等,就是這樣。實際上這個四弘誓願。也就是四諦,苦集滅道這個四諦,但是它不一樣,這是現在我們用的儀軌,究實如果你真正的去檢查,當年印度用的儀軌的話,那個儀軌本身就很不一樣,很不一樣,不僅僅是如此,一開頭,三歸的儀軌。大小乘就有絕大的差別,不過這個大乘的儀軌。在這裡因為平常我們並沒有用,所以我這裡不介紹,如果將來有因緣的話,我很樂意的跟大家介紹一下。

這個大乘的三歸依是有它的很大的差別在,尤其是說我們前面說到,這個得三歸體的功效,如果真的從這方面去看的話,那這個大乘的三歸,不僅僅是說,說一說那個四弘誓願就罷了,不過至少這個地方,我們明白為什麼,上次說的,三歸了以後,有這樣的殊勝的功德在?因為從三歸開始,發了這個無作以後,這個無作不僅僅是一個現行,不僅僅是個種子,而且這個種子必然現行,這個才叫做無作,這個才叫體呀!這個體必然的行相是什麼呢?就是隨便對境的時候,它在現行作用當中,所以任何一個境對,然後呢!這個內心當中一看,噢,我是歸依了三寶的人,既然歸依了三寶,你的行為應該怎麼辦呀?一切行為一定依法而行,依法而行,好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貪不貪哪?不會貪!就算現在這個緣非常強,有引動了,你馬上感覺到,馬上雖然不感覺到,回來覺得的話,馬上去懺悔,懺悔了就得清淨了,好的境界不貪,壞的境界不瞋,而能夠一切時處這麼明白,正知見現起,不癡,那歸依了以後,就有這樣的大的力量在,所以自然你得到了歸依以後,保證不失人天的根本原因。

那麼為什麼這是不失人天,而不能超出輪迴呢?這個裡邊就是剛才講過的,這個三品下中上,因為下品他只見到因果的這個業果愚,所以他只看見這個業果方面,而並不瞭解,而佛的真正的原意不在這個上頭,佛的真正的原意是什麼?看到另外的、更深遠的地方去。更深遠的地方去,這個是就要談到什麼?就要談到智慧。說業果愚,還有第一義愚,這裡不用這個來解釋,用另外一個方式,我們不妨說,小乘,我們大小二乘的判別,小乘是什麼?三法印。大家聽說過嗎?大乘一實相,你究實說來的話,三法印的深遠的內涵就是一實相,這個我們暫時先不談。那麼三法印是什麼?第一個說諸行無常,第二個諸法無我,第三個涅槃寂靜。有的這個裡邊再加一個,有為皆苦,變成四法印。這個三、四,就是部派的不同,究實說來,這個內涵是一樣,就是分得深細一點,如此而已。對我們來說,好像那個三法印只是名詞,實際上不然,我們真正的能不能認識佛法,真正的能不能發出離心,都在這個上頭。

這個今天晚上,簡單地也跟大家介紹一下,瞭解了這個,那個戒的真正的內涵才能夠顯出來,涅槃寂靜,這是求的結果,求的結果,換句話說,四諦當中,不是苦集滅道嗎?就是前面的一個世俗的因果,後面的出世的因果,世俗的因果是苦,出世的因果才是究竟圓滿的樂,所以涅槃寂靜,表示你只有前面的,對不起,你注定非苦,你不是都要把苦都徹底的去掉,要樂究竟圓滿嗎?那麼這後面的滅道二諦,這個滅道二諦的真正的內涵是涅槃、是寂靜,達到了這個,那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所以這個當你瞭解了前面這個苦集,你必然會走到後面的,所以這是引發我們這兩個的對比,那麼前面這個裡邊,就說兩樣東西: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平常我們真正的問題根本在哪裡?不瞭解“我”的特徵,所以都把它看成我有個實質,實際上說沒有你這個東西耶!就是這樣,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他要忙這個你不大可能,所以特別的告訴我們一個特點,什麼呢?就是無常,無常所以是苦,既然無常的話,眼前不能保任它呀!萬一不夠怎麼辦呢?更深的告訴我們,有為皆苦,你凡是有作為都苦,只有這一點哪,我們到這裡為止,還是不一定很清楚。

那麼再下面,我更比較仔細一點的解釋,在我們修學了佛法以後,漸漸的瞭解,所有的一切事情不離因果,不離因果,說這個苦樂,凡夫只看見已現起的果報現相上面,所以凡夫為凡夫也!他雖然想解決痛苦,得到快樂,因為不認識苦樂的真相,永遠沒辦法解決,這個是可憐哪!無明。實際上真正的問題,你 瞭解了以後,從因地上解決那就對,那麼於是這個時候告訴我們什麼?凡是有為的,這個是苦因,所以有的地方,我們要真正去觀察這個,不是從有為觀察,叫什麼?有漏皆苦。這個因是個漏之因,你怎麼可能得到這個樂的果呢?那麼什麼是漏呢?這個漏的另外一個叫煩惱,所以假定說我們能夠很正確的瞭解了這個苦樂之因,在這種狀態當中,你不想解決這個苦樂問題就罷了,你要想解決那個苦樂問題,你必然找到苦樂之因何在?而苦樂之因在哪裡呢?在漏。這個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煩惱,那麼這個以前在業裡邊說得很清楚。

所以上個禮拜六、禮拜天兩天就解釋這個,清楚不清楚?大家記得不記得?所以如果不太清楚,回過頭去再去觀察一下,當你真正的把這個概念在這地方能夠瞭解了以後,嘿,那這個就很清楚了。自然而然哪,到那時候,你會策發厭離心,修行真正重要的厭離心,等到一有這個厭離心的話,那個就佛法真正的義趣出來了,平常我們說,只求人天果報,到那時候從厭離心開始的話,那得出來一定是聲緣果報,換句話說,是個究竟勝,不一定是圓滿,但是一定是究竟勝,圓滿的是佛果,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再進一步,進一步說,既然要這樣的話,然後再進一步去觀察,然後把那個四諦就推廣到極限,這個就叫四弘。所以這個三歸的四弘,就是從三歸開始,看看喔,這個並不是要說的很高深,到了菩薩戒才談這個問題喔!這個在哪裡啊?在三歸開始的時候就談這個問題,所以換句話說,這是我們因地當中,下去第一步就應該瞭解這個特徵,把上面這些話,重新再簡單扼要的說一說,說你要解決苦嗎?對!要找到苦的因。你要得到樂嗎?你要找到樂的因。那麼苦的因是什麼呢?有漏之因,必然感苦果,也許你覺得,哎呀,這個道理是懂,可是忙不過來,告訴你,你所以忙不過來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你要解決苦樂問題。結果你忙了半天,問題不但不能解決,是越纏越死,越纏越緊,想了最後必然會產生,正因為現在要找這個問題,你會走到只有修行一途。所以現在我常常說,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教法不行,教法不行的根本原因呀,並不是因為我們忙!並不是因為我們事情多!假定我們正確地瞭解了這個事實真相的話,我們現在真正要忙的就這麼一件事情,除了修行,沒有第二件事情好忙了。說起來真是很有趣的事情,大家想想對是不對!

所以在這地方我簡單的再重新說一下,不過這個地方,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講大小的差別,所以說這個緣,換句話說,外面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那麼言體同呢,下面說緣是旁邊的旁助,心才是正因,緣是疏因是親,這個體是從因發,所以前面心既然發上品,所以體是大乘,這個像關於這個法體什麼等等,大家容或不太清楚,等到我說完了以後,我想多舉幾個比喻,大家更正確一點地瞭解一下,現在我們先看文,

問:體若同者,持犯立懺諸於行相,如何分別?答:體雖約圓,行必依受,既受從當教,故行相無差,

這個又問了,既然你那個體同了,那麼對不起,後面的持呀、犯呀,持犯就是說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下面真正的隨行,隨行的本身,主要的就是持戒,萬一作的不對就是犯,犯了以後要懺悔。下面有一大堆的事情,那到底怎麼辦?它之所以問這個的話,因為大小二乘,講持犯以及戒相、懺悔的方式等等也不一樣,所以他的回答說,體雖然是圓,這個行還是根據你所受的,既然你受的時候從當分,當分就是小乘教,所以這個行相,還是根據那個當分的小乘,那麼它又問,

問:若爾持犯既依教限,出體何必約圓?

既然你現在行持的時候,依著當分的小乘,那你講那個體的時候,你又何必講那個圓教呢?

答:體既多途,故須圓會,律儀不異故得就宗,

說,要曉得這個體可以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去看,所以原則上面,你一定要把這個最究竟圓滿的給你,可是呢,在儀軌的行持當中,那就不能錯,所以啊,還是用當宗所限,

又依教奉持,則受隨相應,約圓開解,使域心於處,既開顯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豈須棄捨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

把文先消一下,說這個如果是依著教,慢慢的下面去認真的去持呢!說受隨相應,受就是受戒的時候,前面是作,發的無作戒體,這個受就是指得到戒體而言,隨呢,就是得到了戒體以後,依體起行的隨行,這個隨行一定根據我們所受的體,所以依體起行,這兩個一定相應的。所以說在這個時候,你的行持約圓教,為什麼呢?使域心於處,那個時候我們曉得這心情呀,應該怎麼?意樂如何?在前面曾經說過,一切的苦樂的原因決定於什麼?決定於業。而業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意樂。這個前面已經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這樣,所以在這個體上面,它為什麼要這樣說明的原因是這樣,同樣的,在我們看大乘的經論上面,說行六波羅蜜,作任何一件事情,緣,所緣的對象,實際上就你所緣的境來說,也許在那個地方看見個螞蟻,一腳踩下去了,馬上又小心,不要踩死它,就對境來說,小的像一個螞蟻一樣,可是就你能緣的心來說,學大乘行者是怎麼樣的心情啊?他不管對任何境,他覺得所對的是法界眾生,你跟法界眾生相應之量來處理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因此這個意樂這麼廣大,所以不管境的大小如何,產生的功效,都是無邊的廣大,在《廣論》上面大家還記得不記得?說我們求增上生的時候,有,這個增上生有八個殊勝的條件,那麼要達到這個八個殊勝的條件,因地當中要八種因,這個八因後面還有個三緣。

關於這個三緣,今天這裡大家重新溫習一下,八因不細講,八因不細講,那個在哪裡呢?在業果的最後那一部分,在141頁,這個三緣對我們非常有價值,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看141頁倒數第五行,如是八因,這個八因就是得到這個增上生,換句話說,我們現在人身當中,最好的,最好的,修行最好的這個異熟體,需要這樣的八個因,那麼這個八個因,說

若具三緣,能感最勝諸異熟果,

你具足這個三個條件以後,將來我們一切時處可以得到最好的異熟,這個三緣這裡看一下,很有意思,第一個叫心清淨,這個三緣的名字我先說一下,第二呢,加行清淨,第三個呢,境清淨,實際上這個三個清淨,就是金剛經說的三輪體空,那麼這個三輪呢!通常能對的,我,現在不是講我,講意樂、講心,然後所對的境是任何一個境,這個無限的,然後當我對這個境的時候,採取的種種行為叫加行,這個三樣東西,他現在談的這個問題。那麼看,第一個呢!這個心是要清淨,這個清淨當中說,要分出兩個來,待自有二,又待他有二,這裡我不想細講,換句話說,你作任何一件事情,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內在的意樂,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樣作的話心就清淨,心就清淨。其次呢!加行,就是由於這種心裡面,你採取行為的時候,同樣的要跟它相應,清淨,最後一個,境,妙極了,最後一行叫田清淨,這個田清淨,就是三輪當中所謂的境喔,今天主要的解釋這幾句話,

田清淨者,謂由彼二意樂加行,能與眾多微妙果,故等同妙行,

這個田不談了,這個田清淨是要外境清淨,如果要田清淨的話,我們所有一切一定要,菩薩都不找,找佛,那佛才是唯一清淨的,但是實際上,不,我們要佈施要持戒的話,偏偏要對眾生,而不是對佛,對了佛,還要你佈施啊?還要你去持戒啊?還要你忍辱啊?那不是糟糕嗎!嘿,它這裡叫不談,為什麼不談?說由於前面這兩樣東西意樂清淨了,加行清淨了,這個清淨的話,能夠給你各式各樣的最圓滿微妙的果,就等於遇見了清淨的妙田一樣。所以真正說來,真正重要的這個三輪當中啊,他對方面所謂這個境清淨不談,實際上呢,的的確確也無從談起,你如果心清淨了,自然清淨,加行清淨了,自然清淨,否則的話,你就是對了佛,我說,哎呀!這個佛有功德,我去拜拜他、供養他。對不起!你這個佛雖然是佛,你得到的功德,就是個有限!清楚不清楚?這個概念就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因此儘管他現在的行持的方式,說當教奉持的形式,這個儀軌境界什麼…等等是!是,看起來是小的,可是為什麼他要告訴我們這個圓體,後面有句話,如果開了那個圓解的話,是域心於處,換句話說,我們的用心該如何用法?曉得怎麼用了!那這個祖師的用意是良深啊!我們要瞭解呀!這個是真正的重點在這個地方。

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這個體是因,這個因是親,緣是疏,那麼在這個三緣當中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心,由於這個心相應的這個行,這個心是什麼?就是戒體。隨行呢,又因為有了這個心,所以自然而然身口相應,這個叫做加行,否則我說,我的心可是好的呀,但是對不起!有了這個好東西的話,放自己袋裡邊揣,你說這個心好不好呀?真正要心好的話,順手就去幫別人,所以真正如果心相應的話,心跟加行一定是相應的,田就不管它了。這個所謂域心於處,真正重要的內涵,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理解,而更進一步來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的,因為他的心清淨、加行清淨是等同妙田。

所以這個藏經裡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我現在忘記掉了這在哪一個經典,可是確定這樣,有一次佛去佈施,那是佛在菩薩因地當中,他已經非常高了,所以他非常清淨,然後佈施的對象是婆羅門,那個婆羅門現出來的行相是非常清淨,可是內在實際上是非常的染污,所以這個護法諸天,覺得你佛陀這麼清淨,那些婆羅門不夠條件,不應該來受你這個供養,所以以佛這樣清淨的心去的話,去供養,結果這個印度人的習慣,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拿著這個淨水瓶,叫金絲瓶,跟它洗洗乾淨,然後下面才供養他東西,結果倒水的時候,那個諸天的護法覺得,嗯,這個菩薩,行佈施那些人,佈施那些人外面裝的,是裡面像猥顱一樣,所以不讓他,倒了半天倒不出來,倒了半天就倒不出來,佛自己曉得,所以說,現在這個並不是因為他們清淨不清淨,是我目標要供養一切。然後他心裡面這麼一個作願,諸天說,既然佛陀最主要的是你那邊,倒那個水就馬上出來了,就是這個樣,所以對好的人。

反過來呢,不管是上至諸佛,下至提婆達多,我們要瞭解喔,佛之所以成佛,佛在告訴他的方法,真正滿他願的不是佛,佛沒辦法滿他願的,是提婆達多。否則的話,一個道理就是一個道理,行持非要靠這個,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這個地方讓我們開圓解、曉得怎麼用功!真正的內涵在這裡。所以講理論的話,一定要開顯大解,你瞭解了,依小律儀即成大行,一點都沒錯!不管你作最細微的事情,哪怕一隻螞蟻,你所緣的是遍法界,不管對方的垢淨如何?你內心當中的心、加行一定是如此,所以他說“豈須棄捨方曰大乎?”,絕對不在那個行相上面,但是行相有沒有關係?有!後面再講。

所以這個疏,《羯磨疏》上面說,常思此行,你啊,經常這個思惟,這個行的話,那就是同樣的大小都包含在裡頭,所以這個常思此行,注意喔!這是上次說的,這個戒律上面告訴我們的,要常勤觀察,真正受了戒以後,一方面固然他自己任運能夠酬故,一方面我們還要常勤觀察,所以任運酬故是說你受戒的時候,經過前面的如理如量的作法以後,順著這個無作,這個無作之體本身它是個現行,但是呢,雖然是現行,所對的境本身,以及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性,這個習性非常的強烈,不小心的話,又被境遷去了,所以儘管這個無作是任運酬故,可是被境遷去的時候,你會破戒,所以我們內在還是要常勤觀察,這樣的話呢,裡應外合,才能夠得到這個戒的圓滿的功德,繼續下去。

《事鈔》云:『如是發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 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虛浮,豈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豈非大事。』

這個是我們應該很仔細來檢查的,來仔細檢查的,下面看那解釋,

《資持釋》云:『牒上二科誡令早示,使下二具即上心、境,心須唸唸無間,境必法法無眛,毫差即失,可不慎乎?今時眛教,但知學語,豈非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虛喪,深須責己,期遂將來。虛浮者,以臨事倉卒,多容舜謬故。』

先看那個《資持》的解釋,看完了以後,再解釋這個文的內涵,因為這個內涵對我們很重要,牒上就是緊跟著上面的這二段,要警誡我們,警誡我們,所以使得我們早一點先瞭解上面,使下二句是就是前面,“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這段話,這個兩句當中,就是上面的話二句,即上心境,心是怎麼辦呢?心心相續,境呢,要見境明白,心須唸唸無間,境,必法法無眛,這樣才行,稍微錯一點點的話,那就不行,所以要好好的謹慎啊!而現在一般是什麼?眛教,對於所講的道理,我們根本不瞭解,但知學語。好了,反正人家怎麼說,也跟著人家那一邊,到臨時受歸依,乃至於受戒,老師上面說一遍,就跟著他念一遍,豈非宿業啊!這二句話很有意思喔!不要只是怪人家,通常我們聽見了以後,往往不自己反省,我們說,是嘛,你看那些師父們,不給我好好的開導,錯了!錯了!碰到這種地方,自己要反省,為什麼我感到這個?這個祖師的用意真深遠!這是我們宿生沒有造善淨之業,所以今天被宿業所追,現在感那個果報,所以啊,此生虛喪,固然不信佛法,沒有進入佛門的,固然是空空地浪費掉。 

沒有進入佛門的固然是空空的浪費掉,進入佛法當中,但知學語,對不起,得不到真實的內涵的,也同樣的白過了,所以叫深須責己啊!這不要怪別人,怪別人就錯了!要反過頭來自己,那個時候能夠曉得懺悔,因地上面努力的話,將來有希望,那麼虛浮,就臨事倉卒,當然就容易錯誤,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事鈔》的文,說像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個所發的境、所發的戒,怎麼分上中下三品呢?就看我們的色心,這個色心,一個是能緣的心,然後所緣的境,所以說緣境及心,這個差別,如果上品那就得增上戒,這個就是殊勝的,關於這個方面的這事情必須要受前時,還沒有受的時候,還沒有受的時候,所以前面說預習發戒,一定要事先去好好地學習,這個不用學而用習,這個有它的內涵喔!學,也許你只跑得來看看書,跑得來聽一下,單單這樣,就算是書本上說的完全透,你看懂了,乃至於講法的法師,講得非常清楚,完全正確,你聽懂了,還沒有用,還沒有用!還要幹什麼?你要真正的深入的思惟,那麼這個以前就說過,我們修學過程當中,從善知識,這是外在的必需要的條件,內在呢,說聞思修,我把那個次第分成功聞,聞慧,根據這個聞慧去思,是思慧,換句話說,真正佛法的特徵,我們應該瞭解的是得他要告訴我們的慧,這個前面一定要正確地告訴我們,去學習的主要是什麼?就是這個。所以說智者提授,這個智者,他至少跟思相應的慧,而最究竟圓滿的,應該得修相應的慧,那才能夠如理如量的告訴我們。這個裡邊就算有了善知識,如果我們自己不認真的懇切的去求,去聞,去思,還是得不到,所以說這個地方預習!預習!你事先預先越能夠正確圓滿的學習,那麼到那時候才真正的能夠發得我們所希望、所祈求的戒體。

所以他要提示、要指授,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是心心相續,這個心心相續,什麼個狀態呢?這個心心相續什麼個狀態呢?實際上這句話本身已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我們要得到思相應慧,聞跟聞慧的不同,思跟思慧的不同何在呢?就是這個幾個字當中,聽見了以後,啊,懂了,回過頭去呢,還給他了,這是落下一個種子,有沒有用?有!什麼時候用呀?快則三生五生,慢則無量阿僧祇劫。那麼現在你聽懂了以後,回去說,啊,這麼好,我不斷的去想,剛才聽的好像瞭解,可是對境還是不行!你去思惟觀察,然後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確有認識,然後在這時候產生的功效是什麼?現行,現行是什麼狀態?哪,就是這裡告訴我們的,心心相續!所以當我們跟那個正確的,不管是佛法僧三寶,生起現行的時候,就是心心相續的時候,對這個戒、對這個法,也許我們不太清楚,我想極大部分人對念佛應該比較瞭解,通常我們念佛人都說,哎呀,我希望得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什麼境界呀?就在這裡告訴你,心心相續,就是前念、後念在這地方,就是這樣,所以這裡所謂的心心相續,換句話說,就是你所希望的跟法相應的現行生起的時候。所以你念佛得到一心不亂的時候,這個佛號是明明白白呈現在前頭,現在呢,我們學的所學的戒法,當那戒法,你正確的認識的話,這個才是見境明白,這個才是見境明白,那麼大家瞭解了,就不必再說。

我在這裡還要預防有很多人不清楚,或者說我以前解釋的不夠清楚,那麼今天再解釋一下,要見的境,並不是說,五戒什麼,我不殺,我不盜,我不婬,你單單瞭解了這個,對不起,這個沒有多大的,沒有太強有力的用場,就算你真正的做到了,果在人天,真正要戒的是什麼境呀?真正要戒的是戒的什麼境呀?這個前面說的“三法印”,境界現起了以後,馬上瞭解到,啊,對不起,以前看見了這個,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癡,現在不,不上當了!要見的境是這個,那這個境什麼呢?實際上是由於外境而引發的,而真正那個境是內心的煩惱相,我們認識這個,這個煩惱相,為什麼叫境呢?在一切時處,境上現起來的,這我們要瞭解這個,這個才是真正我們應該瞭解的。

所以你瞭解了戒法的真正的特徵以後,這樣,所以在持戒的過程當中,我們總覺得好像我們現在講那個大乘的,四分律是分通大乘講心,那麼小乘的戒法當中,好像只講身口七支,對於你們諸位來說,容或不一定要這樣深細的解釋,但是諸位的確有很多人,將來都有希望深入,就算不受大比丘戒,比丘尼戒,那麼也許只是個八關齋戒吧!那我就看看,這個實法宗的,或者說現在南傳的,現在南傳的那個是,通常我們說是同律部的,那個就是說一切有部的,看看他們這個內涵怎麼說?最近出了一本書叫《清淨道論》,那個就是完全南傳的,現在已經把它翻成功中文了,它這個裡邊就講戒,持戒的時候應該怎麼持?

我引一段公案,讓你們瞭解一下,你們就曉得,儘管實法宗,它講起來是只講身口七支,可是它用心方法,如何用法?跟我們現在四分一宗說的完全一模一樣。先說那個故事,說有一個人他出了家,他出了家以後,他的母親非常懷念、思念他,但是不管,出了家就出家,後來他的母親生了病了,生病生得非常嚴重,那麼想盡辦法,沒辦法,最後他的母親給她的女兒說:她說你去找你的哥哥,那個哥哥就是那個比丘,就告訴他,媽媽很懷念你,這個律當中有一個原則,出了家以後,家人都不能來往,也不必管,只有父母,因為父母是個特例!所以這個女兒就跑得去跟她的哥哥說,媽媽現在生了病了,現在沒辦法,你是不是想辦法跟她幫忙一下,那個比丘怎麼說?你叫我幫忙,對不起!我實在沒辦法幫忙,因為我現在心裡面緣的,除了這個戒以外,再沒有別的任何東西,他緣的是怎麼緣呢?內心當中一心一意,就注意著起心動念,這個叫根律儀,又跑到外面去,錯了!又跑到外面去,錯了!所以當他對境的時候,他已經觀察到了,嘿!我這跟著境轉,還是我收攝著?所以這個戒,叫攝心為戒,這個攝心怎麼攝法呢?當對境的時候,他自己注意了。因此他說,如果說你要什麼的話,那我就把我這個代母親迴向,就是說了這麼一句話,就是這樣。換句話說,他以他持戒的功德,代他母親迴向,就跟他妹妹說了這句話。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嘿,他母親當下,這個回去了以後,說完了以後,他母親當下身上好像長了毒瘡,那個毒瘡一下通通好了,她好高興,最後那個女兒回去,一對時間正是那個妹妹,這個女兒找到她哥哥,那個比丘給她說那件事情的時候,它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實際上裡邊舉了好幾個例子。

這個處處地方說明什麼?說明儘管薩婆多部,換句話說,這個實法宗,講起來只管身口七支,你心不管,可是這個清淨道論上面說的很清楚,說持戒,你很注意這個行相,可是心裡面染污,這個叫戒垢,這個戒,對不起,你可以將來升天了,說我對這個戒很尊重,可以升天,但這個不能得到真正解脫,也不會有像剛才說的這樣的無比的功德,這是我這地方簡單的說到這個地方。

心心相續,這個心裡要到什麼狀況當中?見境要到什麼情況之下,明跟境。這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所以一定要這個前後配合起來,配合起來,所以像這種情況,對不起,到臨時沒有用,我想大家這個很清楚吧。因為這個一定是從因果上面講的,你一定要很深遠的去觀察,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真的瞭解了以後,如果不經過深入的思惟,尚且不行!何況瞭解都不瞭解,瞭解都不瞭解,平常我們聽見了以後,總是覺得這個對!對!對!可是碰見情況的話,往往覺得現世重要,忘得乾乾淨淨,主要的原因就是差,差在這裡。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你要想補足這個缺陷,最重要的是要思,思惟啊,思惟!再下面說

若約臨時師授,

到臨時的時候,是!還是有這個可能,如果說真正夠條件的善知識,他會詳細的告訴你,但是這個情況是什麼?

法相尚自虛浮,

你對這個法所說的真正的內涵,不實在!或者是虛或者浮,虛是什麼?根本不瞭解,錯了!虛是僞的假的,再不然,就算這個瞭解了,力量不夠,浮的,不重,通常情況之下,說不瞭解,我們現在暫時不談它,瞭解了以後,對境不一定做得到,而如果你仔細的檢查的話,會發現很有意思,往往是這樣說,明明曉得的,卻是偏偏做不到,我想很多人有這種感受,為什麼?我們也說不上來。哪!這裡就告訴我們“浮”,在這個地方怎麼樣使“浮”轉“重”?這個要說一說,前面不是說聞、聞慧,就是說平常我們說往往聽,啊,覺得很好!實際上真正懂得了它的內涵嗎?不一定!這個前面已經舉過很多例子,這裡不談。

這種情況,這是虛,它這個特徵,佛法的特徵一定是對治煩惱的,而對治煩惱的第一步一定是戒法,所以這個戒法,你真正的瞭解這個戒法,一定是從對治煩惱上面來講,因為要想這樣,所以才告訴你,下面這個行相是如何?現在我們弄錯了,弄錯了。只有這個儀軌學會了,所以叫學語呀,學語,反過來說,就是學那個行相,我坐嘛,要坐的規規矩矩,出了家嘛,穿那個衣服怎麼穿?然後就算在家,然後去做一件海青,做一件縵衣披!披要怎麼披?好像得了戒了,錯了,這個虛,這完全是,乃至於你跑得去這個唱念全堂,功課都來,有沒有效?有!這個種子必定對我們有很大幫助,因為在這地方畢竟比起到電影院裡面看電視要好很多,可是真正的這個戒的功德,這個歸依的內涵,得到了嗎?沒有啊!這種情況叫虛,我們第一個要瞭解,我們第一個要瞭解,這樣。

然後呢!什麼樣才能夠不虛呢?瞭解了這個內涵,說,喔,原來這個戒的特徵在這裡,這是戒法,這是戒體,那麼內心當中對境的時候曉得,嗯,現在擋住它,千萬不是這個樣,而這個儀軌是幫助我們產生最佳效果必須要的,儘管我懂得了道理,叫我坐在電視機前面,我擋不住,那跑到佛堂當中啊,這個這麼莊嚴,這個就非常好了,我平常穿一件衣服,到那時候,西裝,當然各式各樣的,那所謂要各式各樣的裝飾什麼等等,無非是增長我們的世間這種貪染的,現在穿著這件海青,嗯,馬上提醒我們,一方面提醒、一方面幫助,所以這個行相是有它的特別的價值在,但是重點不在這個地方,這個時候內心上面有了正確的認識了,認識是認識了,對不起!實在不實在呢?或者是說,這個真正產生不產生力量呢?那就要看下面,要看下面的,所以這個時候說,瞭解了但是力量不夠→浮,那為什麼力量不夠?這個在這地方簡單說明一下,簡單地說明一下,業是種力量,業是種力量,所以平常的時候,儘管你瞭解了,對不起,沒有力量的,沒有力量的。

我們隨便說一個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吧!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比如說,像現在碰見這種情況,我想你們可以用各式各樣的這個舉一個比喻來說它,當你瞭解了很多,比如說我們講錢,也許用這個錢的概念比較清楚一點,我們往往說,這個錢怎麼怎麼?講了半天,對不起,自己是個窮光蛋,那為什麼原因呢?換句話說,這個實際上,物質上的來講,那麼心裡上面也是如此,你瞭解了半天,境界上面擋不住,這個也是,這個真正的力量在哪裡呢?說我們要回過頭來,從五蘊當中去找,這個受是不談,“受”是種感受,然後感受起來了以後,“想”,想就是我們想像,然後這個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什麼?來自於行心所,這個行心所,我們這裡特別的名字叫“思”,平常我們無始以來的行,跟無明相應的,所以這個無明相應的這個力量非常的強大,儘管你今天瞭解了,不要說你沒有行,一點用場都沒有,稍微一點行的力量,這個力量同樣的大,同樣的被這個無明的力量所制伏住。

所以在這個地方,還是用物理現象來說明一下,比較簡單一點,比較簡單一點,比如說現在前面有個重要的東西,很輕的,你一拖就拖住了,如果重的話,重的我們就拖不住,重的一定拖不住,如果在物理上面講的話,那就比較簡單清楚明白,說任何一個東西,如果它在運動過程當中,它自然而然沒有什麼外面的影響的話,它一定以等速度,保持一定的方向,向前面走,那麼這個情況用在我們心理現象上面,是怎麼說呢?就是我們無始以來,跟無明相應的這個業力,如果說沒有外面的因緣來加上去的話,它自然一樣,照著原來的方向,以原來的力量,繼續不斷的向前去流演,這個名詞有個特別名詞,這個名詞叫“等流”,或者我們叫“等流習氣”,或者我們叫“等流因果”,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在我們這一生感得的這個異熟報體以後,真正指使我們的起心動念的這個力量,什麼力量?等流。就比方說,相等的,從前面一直過來,那你要怎麼改變它呢?你要想辦法外面加一個力量上去,這個力量,它本來是這樣的,如果你還這樣繼續加上去的話,不但沒有改變,是越加越大,那現在怎麼辦呢?反方向的,反方向的,所以這個反方向的一個專門名詞叫“正對治”,正對著它,確確相反,在同樣一個問題上面,就是這樣。

然後對治它,對得了對不了呢?有兩個。第一個,方向是不是正,卻相反,其次,大小力量如何?那麼對方向來說的話,我們叫前面無明,現在叫明,前面叫惑,現在叫正知見,就是這個。所以我們真正的聽聞思惟關鍵所在,第一個要得到那個正確的知見,這個正確的知見,就不是含含糊糊,說,不要貪啊,不要瞋啊!什麼是貪?什麼是瞋?為什麼不要貪?為什麼不要瞋?這個概念都應該很清楚,然後呢,這個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但是力量夠不夠呢?不一定!那這個要什麼呢?思惟觀察,實際上這個業的力量都從這個上面來的,所以你平常不斷的努力的深細的去思維觀察,乃至於從懺悔的時候開始,一心一意的想這個,一心一意的努力的想,思是一種力量,當你這個力量非常強盛的產生以後,嘿,它就擋住了!這是我們應該瞭解的。所以這個地方說的“虛”跟“浮”的行相,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否則說起來很容易,啊,以前虛浮的,怎麼叫不虛浮呀?對不起!一無所知,這個沒有用,所以這個地方說,

豈能令受者者得上品耶,

不要說上品,下品都得不到啊!不過它下面怎麼說,

或全不發,

乃至於完全不發,

豈非大事。』

這個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前面一再的告訴我們,我們的整個的,真正的要學的、要求的,什麼?戒上品,戒上品。所以如果你瞭解了這一點的話,整個的三乘佛法,歸納起來,總謂三學,這個三或者叫三無漏學,或者叫三增上學,好像有無量無邊的法門,它就能夠圓滿一覽無遺通通包含在裡頭,而這個三學一定有它的次第,第一步是戒學,所謂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那麼到這地方,我們瞭解了簡單的這個,像這樣的內涵簡單的瞭解了以後,那才瞭解了,喔,原來戒學的真正的內涵是這個樣的。所以它說戒是什麼?戒叫破煩惱,就是正破煩惱的,清楚不清楚?

所以在前面這一段,我們真正的要想瞭解的,現在有太多的人,跑得來,覺得,這個戒有這麼大的功德,這麼大的威力,趕快去受戒,如果在這種狀態當中,十之八九得不到,因為你不瞭解,所以今天聽,聽了以後覺得,啊!原來這麼好!原來這麼好,正說明你並沒有正確的瞭解,然後你馬上去求的話,不是虛就是浮,這個是我們必定要清楚的一個事情。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怎麼用功?這個不說下去,簡單的關於如何用功,我重新告訴你們,兩個字,“懺悔”。這個懺悔,你可以用天台的,用賢首的順逆十法,如果說諸位學《廣論》的方法,那麼記住四力懺悔,四力懺悔,這個特徵是什麼?破現行,破現行的依止,所憑藉的依止三寶,清楚不清楚?如果說我們同樣的回過頭來,在戒當中去看的話,就是前面整個的說的那些,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歸依開始。反過來說你要歸依的話,必須先懺悔,如果說我們能夠真正的把這個概念弄清楚了以後,那是,就是你得歸依以後,就會產生這麼不可思議的功效,這是我們必須應該瞭解的,必須應該瞭解的。所以說我一直期望諸位,這個戒跟論必需要合起來一起讀,在座的極大部分,以前好好的聽過《廣論》,現在把這個《在家備覽》同樣的配合起來,已經瞭解了,那根本不必要,兩者都不需要,已經夠了,如果對它的內涵有不清楚的地方,你這個去找,缺論的部分,那麼在戒裡面去找,缺戒的部分,那麼這個論當中去配合它。換句話說,戒當中不清楚的,論當中會告訴我們清楚,論當中說完了以後,行持不得力,在戒當中會告訴我們補滿它,這是我們必須應該知道的,這是真正的內涵。

然後呢,下面就這樣走下去,也就是最近馬上過年了,過年在世間來說,那是一個最痛快的時候,佛門當中有句話,臘月三十到來,你拿什麼東西去對生死?聽說過這句話沒有?聽說過這句話沒有?就是這個佛門當中很有意思,叫做吃普茶。什麼叫吃普茶呢?凡是一年有主要的三個大節氣,最大的就是過年那一次,除夕,中間還有兩次是,端午以及中秋。吃普茶的時候,這裡有它的特別的原因,潮州茶那個公案,那個叢林裡邊會大家招待,然後在那個地方,那個時候,和尚也好,首座也好,他就下來問你一句話,說你道得那你就吃,如果道不得,對不起!這個很麻煩,除了這個要看看你的功夫以外,他會警惕你呀,這個一年到頭,就相當於我們一生到盡頭的時候,儘管你平常說了半天,現在我們講要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現在算算看,你到底是離了苦得了樂?還是離了樂,得了苦呀?所以說這個時候,它臘月三十到來的時候,你拿什麼東西去擋住這個生死的,實際上的狀態。在這裡,如果說我們正確的瞭解了前面,不要說得到了具戒,菩薩戒,哪怕你是五戒,哪怕是歸依,在平常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境界現起了以後,你這個歸依就現行了,一看,我現在是依了佛,作為我們的目標,然後因為要達到佛的目標,所以依法行持,因為要依法行持,所以平常的時候,那種雜染的地方我就不去,這樣,自然而然,一切境界都是這樣,於是前面經過懺悔,行持有力,任何境界現起,就是這個,這個才是正式的歸依呀!這個才是正式的歸依呀!

所以到那時候,如果你這樣的做的話,臘月三十的來有什麼!不怕,不但不怕,還嫌它來的不早!換句話說,這個臘月三十,過年叫臘月三十,佛門當中講的這個臘月三十就“死”,就怕那個死還不早來,為什麼?別人怕死,你不怕死啊?究實說來,這個世界實在一無可求,我想大家都有這個感覺,對不對?但是死了以後怎麼辦?很可怕,所以捨不得。假定死了以後,確定能夠到極樂世界去的話,我想在座的諸位跟我一樣,今天晚上如果能去的話,我實在不願意等到明天,對不對?這個地方實在這麼苦嘛!所以我說過年了,這是送給大家的一個禮物,萬一能夠到了極樂世界,啊,那好!再不然的話,我願意成佛作祖,那是更好,那我想今天就到這地方。

現在請大家翻開《南山律在家備覽》翻到27頁,這是關於戒法部分,戒法部分的歸戒儀軌,歸依跟受戒跟那個儀軌部分,這個所以五戒部分當中,前面已經簡單的說了一下,這個關於五戒部分的儀軌分七項。第三項預習發戒,預習發戒當中三點已經講了,這個第一個是所受的法體,第二個發戒的境量,第三呢,依境發心。今天27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