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03月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第四項 歎功問相

所受的這個戒體以後,下面就問什麼?就是說要去說要受戒,受戒就是戒相,談那個戒相,為什麼這個問要受的戒相,實際上還要一個“歎功”呢?就是受了以後,還要對我們一種可以策勵以及警惕,說它是何等的難,說它這個難而殊勝。

在這個歎功問相之前,我不妨先在這個地方,提一個公案,跟大家說一下,說不定將來我們會用得上的。這個有一位大尊者,那是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當中的一個,薄拘羅尊者,大家平常都說,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不是舍利佛尊者,摩訶目見連尊者,下面最後有個薄拘羅尊者,他是世尊十六大弟子之一。他一生從來沒生過病,他到了八十幾歲了,從來不曉得什麼叫做病?乃至於什麼叫做藥,完全無法想像,對他來說。他為什麼這樣呢?世尊說他在毗婆尸佛,我想啊,七佛之首,七佛之首那個是,我一下記不住了,尸起還是毗婆尸佛,應該是毗婆尸佛,就是我們世尊,通常說七佛之首那個莊嚴,就是對最後的倒數第三尊,那個時候他就受了一個戒,就是五戒當中的一個戒,什麼戒?不殺戒,受一個戒喔!不過當然受一個戒,不像我們馬馬虎虎的,得到戒體,認真,很認真的去持,持了這麼一個戒,從此以後,九十一劫當中,他再沒有生過病。那麼不但是如此,而且這一生他還有一個特點,“五不死”,遭遇到人家非常可怕,非死不可的事情,碰到身上都沒有死,那麼這個五不死,我在這個地方說下,他不但是九十一劫這麼好,那麼到釋迦世尊來的時候,他又生在那個婆羅門家,婆羅門家是印度最高的種性,小的時候他自己的母親死掉了,他有個後母,那個後母到哪裡都是這樣,弄的好固然好,弄的不好的話,往往很忌妒,那麼非常忌妒他。非常忌妒,所以幾次要把他陷害,這個五次最嚴重的,有一個烤東西的一個盤,那個上面都是鍍的很熱的東西,然後他就把小孩丟在那個上頭,嘿!丟在上面結果,居然烤了一動都不動,這一次。第二次呢,這個一個油鍋,那個油鍋裡邊,我們曉得,比如我們看見人家炸那個油炸桂(油條),那個油鍋多厲害,那個小孩,弄得把他陷害,丟在那個油鍋裡面,油鍋裡面也沒有死。第三次,油鍋不行,把他丟在燒的滾水裡邊,那個滾水裡邊也不死,滾水還是油鍋。後來就是有一條急流,有一條河,一條大河很急的急流裡,把他推在很急的水裡邊,通常這種情況,一下去就什麼找不到了,他居然沒有死,也沒有死。碰見一條大魚,大魚把他吞掉了,吞進去了,結果吞進去了,他沒有死,結果這條大魚被這個漁夫把他撈起來,撈起來以後,結果剖腹而出,裡邊出來一個人,就是這樣。這是薄拘羅尊者一生的遭遇,覺得非常奇怪,後來出了家,出了家他也從來沒病,那麼人家就問他了,世尊,他什麼因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他身上都發生了,他就說,哪!他在這個時候,離開現在九十一劫之前,毗婆尸佛的時候,他就受了一戒,五戒當中的一戒,也許大家會覺得,是這樣嗎?我告訴你,絕對是這個樣,不過呢,真正說起來的話,他是受了以後,他對這個戒,戒的持的方法,就是有大大的不同,上一次我們曾經講過,奇也多尊者降服毒龍的公案,我想大家還記得。如果你對這個戒法,以非常嚴密的態度去持的話,那功德就是這樣,如果諸位是念佛的話,你以同樣的這個心態去持,一天一夜持八關齋戒,那絕對是中品中生,這個可以肯定的。當然持完了以後,因為八關齋戒一天一夜,完了以後,你如果說造了很多其他的惡業的話,那不可能,反過來說,你如果真正的能夠一天一夜,這麼很認真持八關齋戒,大概後面作壞事的可能大概也很少,這個我們隨便一說,那現在我們看那個文,

羯磨註云『善生經云:具問遮難已。若無者。應語言。此戒甚難、能為聲聞菩薩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優婆塞、具持五戒名為滿分優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當隨意受。爾時智者應隨語為受。』

下面解釋看一下。

業疏釋云:『善生經中問戒相者。以法行務,意存始終。不取受具,致有隨闕。觀其志力,察其智愚,量功進法,不徒虛受。』

把這個文整個念完, 

《濟緣釋》疏云:『此明分受所以受具,謂具受五條也,隨闕謂受已毀犯也』

那麼我先把那個《濟緣》的解釋來說一下,就是前面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受五戒,你可以不必全受,可以分受,一條一條受,你要願意能夠受幾條就算幾條,所以說,所以明分受,說這個意思,受具呢?就是具受五戒,那麼前面不一定具受,隨闕呢,就是受了以後,悔犯,那個就糟糕了,這個先解釋,看了解釋,我們再回來看這個業疏,最後再看羯磨的註。

《善生經》當中,這是經,也是我們的根據,特別的說五戒,根據這個地方來的,說為什麼在受戒之前,要問那個戒相呢?這前面是講的所謂化制二教,戒是制教,化教是講道理。講道理的話,通常我們是用捨任緣,講完了道理以後,你聽了覺得很好、很歡喜,你願意去做,很好,不願意去做,那不做也沒有說這個遮罪。就是因為制而犯的這個罪沒有。當然性罪是有的喔!現在那個制教,那就不一樣了,依法,說制定了以後,對不起,沒有制定之前沒關係,制定了以後,你如果違反的話,那很麻煩。制定了以後,照它去受有大功德,違反了就有大過患,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依照這個法認真去做的話,那要注意喔,剛開始的時候,就一番好樂心,然後到後來,如果做不到,那個沒好處的。所以它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意存始終”,有始有終、有始有終,那麼為什麼這個上頭並不告訴我們說,你一定要全部受呢?為什麼說不取受具?換句話說,他不是一定要你全部都受呢?怕你呀,怕我們受了以後,沒有辦法有始有終,剛開始的一番好樂心,真正照著去做的時候,覺得哎呀,這個遇見了很多困難,我們就做不到了,這個時候就有了闕犯。所以說這個地方看我們的個人的志趣,以及我們的力量,這樣。然後呢,也是我們的智愚,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識,這個智愚就是對見解方面來說,這個字意的話,就是我們平常的習性,這個善習強,還是惡習力量來的大?所以衡量衡量自己,我們能做多少,然後再去受,千萬不要莽撞,覺得很好我要去,到那時候做不到,實際上在這一點對我們非常有用、非常有用!通常我們都是聽人家說,哎唷,這個三歸依很好,趕快去受,那個倒還可以,然後受完了三歸依,這個戒的功德無量無邊,你也想到這個功德,馬上去,乃至於出家什麼等等,菩薩戒等等,太多的人都這樣,實際上呢,是,正因為它有很大的功德,你違反了以後的話,那個過患一樣的是非常嚴重,這是我們要瞭解的。這個地方特別就這一點來說明。

有了這個註解,回過頭來,看那個羯磨的註,經上面說具問遮難,遮難一部份,大家已經瞭解了。三歸本身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太大的要求,受戒就不行了,如果說你前面有過一些問題的話,這個就不能受,所以叫遮難,這個遮止你,你犯了這種事情的話,你就不容易,不能得到戒體,所以遮止,如果說他沒有的話,就回答說:無,沒有。這個遮難部分,我想前面都有,五戒有五戒的遮難,出家有出家的遮難,回答了,那時候,如果說沒有前面所說的遮難,那時候它下面就可以正式受了,正式受了以後,那個時候就告訴他,臨受的時候,還要特別的告訴他,這個戒,不容易呀,很難很難哪!像我們現在感覺起來,好像並不太難,真正所謂難的話,我們必須要從得人身難,然後得人身當中的話,暇滿人身難,從這個地方,你如果仔細的觀察的話,你才瞭解,要想得到戒法之難哪,難,極難,極絕端的難、絕端的難,這種可能性實在是不容易不容易,我們已經得到了並不知道,所以講這種事情的話,我們應該瞭解它的難的部分,然後呢,它的功德部分,能為聲聞菩薩戒而作根本,他雖然是在家,實際上將來你要想跳出生死輪迴,乃至於圓成佛道的根本,都從這個地方開始!這個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說像剛才說的,只是受的一戒,九十一劫來身體的健康,對我們來說的話,那已經很了不起了。

研討提綱

  1. 心心相續內涵為何?如何才能心心相續?
  2. 云何見境明淨?舉例說明
  3. 虛浮的行相為何?如何不虛浮?
  4. 何謂堪思我倒?生活中有無看到我倒的例子?

羯磨註云:『善生經云:具問遮難已。若無者。應語言。此戒甚難、能為聲聞菩薩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優婆塞、具持五戒名為滿分優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當隨意受。爾時智者應隨語為受。』 
業疏釋云:『善生經中問戒相者。以法行務、意存始終。不取受具、致有隨闕。觀其志國、察其智愚、量功進法、不徒虛受。』 
《濟緣釋》疏云:『此明分受所以。受具謂具受五條也。隨闕謂受已毀犯也。』

對我們來說的話那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對佛道來說的話,那世間不管得九十一劫,世間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比之於無限的,不管再大都是個零,所以這個地方的話,我們平常如果想去思維觀察,應該從這個地方,那個對我們有絕端重要的價值,而且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平常我們為了很多世間一點小小的利益,那個利益大家是全部精神灌注在這個地方,很少人能夠看得見,深遠的地方去看,所以世間有句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儘管今天我們聽了這個公案,說,他持了一個不殺戒,九十一劫沒有生過病,身體而且健康,然後到最後證得羅漢果了,聽是聽完了,真的要回去的時候,我想不一定大家就說有這個願意,有這個受戒,聽,聽見了,聽過了就過去了,為什麼?這是很重要的關鍵喔!假定我們真的固然能夠聽見這種話,在我們內心當中生起一種量的話,那我想我們這生活的內涵會有絕大的改變,世間很多小小的什麼利益什麼等等,就不會再把我們綁住,這個地方不必深談,這一部份,但願在這裡跟在座的諸位大德們,好好的共同的策勉,自己去找問題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只有每人自己去找,找不到的時候大家再來談,這個才是,否則你聽過了以後,種點善根,影響一下,將來真正得到,好,用場派不上用場,所以說這個上頭。

然後下面:善男子,這個歎了這個功以後,下面就特別提醒他,說,善男子,戒有五種,這個地方講的五戒,哪個呢?就是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若受一分叫一分,優婆塞,這個也是,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滿分,這個五種,一分就是五戒當中任何一戒,二分就是五戒當中任何兩個,少分的話,五戒當中三個,多分的話就四個,滿分的話,五戒全受。所以說具持五戒的話叫滿分。現在呢,你要受幾分?這個可以隨你的意,所以“爾時智者應隨語為受”,那是隨他,隨他要受多少就受多少。這是第一部分,

現在我們翻過來,28頁,28頁是一個問答,通常這個地方為什麼有問答呢?也就是說,這個實際上它裡邊有一些比較深遠的問題,我們普通不容易瞭解,所以祖師在這個地方,特別的自說問答,那麼經過這樣的祖師自己的特別的提出來,於是我們印象就比較深,看那個文。

《業疏》云:『問:前翻邪三歸直爾即授,此五戒歸如何簡略者。 答:翻邪背邪、初心難拔。欻然迴向、宜即引歸。若更覆疏、容還舊跡。 五戒不爾。先以歸正、心性調柔、堪思我倒。故須簡略、方入道門。以五體有虧、三乘無託。 仍隨分受。皆是任時能、接機布教,可準知也。』

前面那個“欻”,第一行下面那個“欻”字是三個火,火字旁邊一個欠,它印得不太清楚,你們可以註解一下,這個就相當於忽然的忽,我們說忽然、忽然之間的忽。這段文我們也整個的把它念完。看,

《濟緣釋》云:『前受歸法不制簡能,與此不同,故須問決。簡謂簡取、略即略去。 答中二、初答三歸不簡。覆疏謂反覆疏理。舊跡即邪道。 五下次答五戒須簡中、初彰異。一曾受歸法、不慮退還。二為入道門、須簡淨器。五戒是聖道之基、有虧則三乘無託。恐有輕犯、故須簡略。 仍下準例。以體淨者猶須量能、聽隨分受。明知慮犯故制簡之、故云可準知也。』

我們仍舊先把那個濟緣的解釋說一下,回過頭來再看那個文,那就瞭解了,說它這個問前面是說,受三歸嘛馬上就受了,為什麼五戒的話,在這個地方要這樣一步一步的種種限制呢!這個意思說。他前受三歸,受三歸依的時候,並沒有制定說,一定要說能不能?現在受五戒的時候,跟前面不一樣。因為不一樣,所以他要先問一下,問一下的原因是這樣,然後呢,來決定。簡是簡取,略是略去,這個簡就是說你行不行呀?略是你受一分、二分,不行就少受一點!那麼這個是解釋前面的。答中,那麼是回答,回答說,翻邪背邪初心難拔等等,它為什麼說三歸的時候不去簡別,不去分別呢?它有個原因的,主要的是,覆疏,什麼叫覆疏呢?反覆疏理,反覆是一而再、一而再,疏是把它整理,舊跡就是以前走的這條道路,換句話說,這條道路就是邪道。這個地方的邪道呢,對我們現在的瞭解,就是只要跟佛法不相應的就是邪道,所以這個邪道跟正道,不是以世間的眼光去看,是以佛法的眼光去看,所以以佛法的眼光去看,就是能夠保證我們在人道當中生生增上,然後呢,整個的來說,一定要跳出輪迴,究竟來說圓成佛道,那麼這個才是正道,除此以外,用世間的道德標準談不到正道,世間的道德標準,眼前來看是,深遠的地方不對。所以這個正邪,我們也應該瞭解。

五下呢,它前面說,五戒等等,就是前面的,次答五戒須簡,為什麼五戒需要來簡別呢?說它有個原因,特別的原因,這個下面就彰異,說明它不同。第一呢,前面已經受了歸法,已經受了三歸依,所以不再怕他退還,不再怕他退還,當然如果說他受了三歸依,退還了,根本不會來受五戒,如果要是受五戒的話,表示已經受了三歸,和有了正確的認識,所以才進受,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不一樣的地方。所以說,前面已經受了,他要進受五戒,他當然不會再退還。第二呢,前面這個五戒,結個緣,用捨任緣,噢前面這個三歸的話,就是瞭解了,剛開始,也可以說結個緣,種個種子。現在呢,受五戒,正式開始入道了,所以這個是正式要進來的話,那不是馬馬虎虎,所以簡淨器,要能夠淨化自己的身心,然後堪為道器,要不然的話,不行!那麼這一點也特別說明,五戒雖然是凡夫受的,但是確是聖道的基礎,聖道的基礎,所以前面說,聲聞菩薩是根本,大小二乘的根本,都是從這個上頭開始的,如果這一個弄不好的話,三乘無託,那個三乘的法根本沒有,基礎沒有了還談什麼呢?所以在這地方特別的簡別,所以再說這樣一再的問難,一再的重視,一再的這樣抉擇,所以大家對這個問題瞭解得也深刻,心裡面也會恭敬、重視這個,不會隨便的輕易的去犯它,所以恐怕他輕易而犯,所以要經過前面的這樣的抉擇。

仍下,就是前面那個最後,準例的話,就是照著前面有它的例子,“體淨者猶須量能”,就是它前面已經淨了器,還要看看雖然你前面懺悔了,還要問問你喔,看看你的能力,“聽隨分受”,不是說一定要聽你的,隨你的能力,然後你受多少,就特別的告訴我們,好好的考慮一下,到底能不能?所以明知慮犯,所以制定要經過這樣。這個是解釋,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業疏。

翻邪三歸,這個文字很容易懂,這個翻邪三歸,你只要歸依馬上就給你受,現在受五戒的時候,要經過這樣的考較,說行不行呀?然後不但要抉擇這個淨器,而且受的時候還要說,到底一分呀,二分呀,等等。它的回答呢,說剛開始的時候,受歸依的時候,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都跟世法相應,如果說前面還要這麼問哪,還要弄弄什麼,對不起,這個這麼難,就算了算了!所以說他是為了這一個,所以說幫忙他趕快進來,所以說忽然迴向,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你要想他一口氣要他真正的跳出來,這個很難很難!所以他忽然之間有機會,願意不再走一向的方法,什麼叫迴向呢!以前是順著生死輪迴的,現在逆著生死輪迴的,迴轉來這樣去走的話,所以趕快接引他,接引他。如果說你在凡夫的,跟他一再的告訴他,這麼談這個問題的話,“容還舊跡”,他想想算了算了,還照著老路子去走了,所以說這個是說明為什麼受三歸,它不加那個簡略的原因,那麼現在受五戒呢,不是了!受五戒,已經前面受了三歸以後,所以先已經歸正,先已經歸向了走那個正確的方法,以佛為我們的導師,最高目標,以法是我們行持的準則,以僧作為我們修行的助伴,這個跟世間完全不一樣。已經經過這個歸正,那個時候經過了這個,心性已經調柔,已經調柔了以後,才堪思我倒。

他這個地方這個話。很有意思,它不說“堪受戒法”而叫“堪思我倒”,這個簡單說一下,堪是能夠、堪能,思是思惟觀察,為什麼講我倒呢?真正的對我們最大的困擾的問題,什麼?就是這個我上面,問題在我上面,平常我們總說,我們在無明當中,在無始無明當中,因為無始無明,所以無明之行,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轉,那麼請問,這無明的根本在哪裡呢?無明的根本並不是我們說的一點都看不見,瞎子叫無明,不是!我們是指智慧來說,無明的根本,主要的原因就是什麼?並不瞭解我們所執的這個“我”是什麼?我,這個我是個顛倒,整個的問題都在這個上頭,這是錯誤,但是以前並不瞭解,所以在受三歸的時候,並不是從這個上頭講起,三歸的時候通常都說,世間非常苦呀,要想得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三歸的條件是什麼?三歸的條件主要的有二個原因,大家還記得不記得?第一個,就是怕這個真正世間的痛苦,第二個,怕世間的痛苦,對痛苦的,受之痛苦的壓迫,所以要想從痛苦當中跳出來,曉得只有這三寶有救我們的力量,這是三歸的真正的二個原因。那麼歸依了三寶以後,並不是說,歸依了就算了,如果歸依了算了,這個歸依沒有用,這個歸依沒有用的。一定歸依了以後,對這個歸依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再如理如量的去做,乃至於說像末法了,最方便的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那麼就可以超脫生死輪迴,這句話如果說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你去念的話,對不起,你再念也念不去,你有了正確的認識了以後的話,那你要怎麼辦,自然就產生應有的效果,所以這是我們說前面的歸依是居於這個理由。

那麼歸依了以後,進一步來說,那我怎麼樣才能夠解決我的痛苦,他為什麼能夠救護我們,這個都是歸依以後應該學的,那麼於是在學的過程當中瞭解了,這個痛苦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如果以十二因緣講,叫無明,而這個無明就是由於我,所以經過了前面這個歸依了以後,然後修學了以後,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有能力去思惟觀察抉擇,一則說受了這個我所騙,原來這是個顛倒,這個時候所以要抉擇一下的原因是這樣,你有了這個能力的話,方入道門,那個時候就可以進來了,所以說到這裡,平常的時候我們一般來說,哎呀,這個五戒的功德很好,喔,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就使得我們能夠中品中生,大家就忙著去受,對不起!不一定喔!這是這個地方要特別的說明。

即便是你對這個“我倒”沒有很深刻的正確的,很深刻的影響,但最基本的正確的認識,這個還是很重要,我這個地方隨便說一下,比如念佛來說吧,我們總覺得好像很方便,前兩天還有一個人跑得來問我一個問題,法師,你不是在講戒嘛!我說對呀。他說:法師,你不是平常說這個末法的時候,在家居士念佛嘛!我說對嘛!那你這個念佛,我只要死心踏地念佛就對了,我只要念佛就對了,你何必要再講戒呢?當時我就笑笑,不曉得怎麼回答他。其實念佛跟持戒,不但不相矛盾,而且兩個是相輔相成。目的完全是一致的,目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說他真正瞭解念佛真正的意義的話,他一定會全部精神去受戒,他如果想真正去受戒的話,他一定會念佛,通常我們都並不瞭解這個真正的特質,所以平常我們現在最可憐的一件事情,大家總覺得越省事越好,結果他省事也有個範圍,有一個最低的限度喔!如果你超過了這個的話,對不起!那這個效果,很有限很有限,通常還有一個誤解,就是你看有一些人,他好像並不是學很多,他怎麼成了?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間只看見我們短短的一生,佛法告訴我們的是三世,三世是個無限,他前世已經忙過了這些事情,已經有了這個基礎了,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只要差一點點,宿生沒有努力到的,這一生來的時候,這一點點,他做到了就行!我們往往看不見這一點,所以人家可以的,我也可以,希望省事的。

那麼在這個地方,談到那個堪思,我倒這個地方順便說一下,就算我們宿生有了,宿生有了這一生,也不妨再去認識一下,如果你宿生已經有了,再去一談,馬上很容易,對我們絕不浪費,可是宿生如果沒有,談了半天還是不瞭解的話,對不起!不談,你一定爬不上來,這是我們一定應該瞭解的事實。如果說你理論弄清楚了,然後你走這條路的話,的確是十拿九穩,所以這地方我簡單的說一下。否則的話,儘管你受了戒了,這個五體有虧,三乘無託,你不受戒還蠻好,受了戒以後,因為你犯了戒,結果後面整個的就垮掉了,所以說這個到這個地方為止,特別地,祖師特別自說問答,就是要辨明,讓我們瞭解這一點,也就是這個歎功問相當中的特別說明。歎功分兩方面,第一個說它殊勝的那一方面,還有說它難的這一方面,不但是到現在為止你受戒,受了戒以後,下面還不那麼容易喔!那這要說明。

下面的“仍隨分受”,儘管如此,有了這個簡別以後,到正受的時候還要隨分,看你的能力能受多少就受多少,“皆是任時能、接機布教,可準知也。”這個都是什麼?那就是任時能,就看這不同的時候,你個人的能力,因為機不同,然後用的教法也就有差別,這個應該瞭解的,那麼這個就是歎功問相,歎功問相是第四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