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17.04.25

廣論消文平台: (白話消文) 

丙三、以何意樂及加行而說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妬, 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顧著 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 安樂資具。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 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 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

說法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意樂來傳法呢?內心的意樂應該具備《海慧問經》裡所說的五種想法,也就是對講法者本身當做醫生想,對於所要宣說的法當做藥想,對於聞法者當做病人想,對於佛當做善知識想,對於正法起長久住世想。 同時,對於來聽學的弟子要修習慈悲心。斷除唯恐他人高勝於自己的嫉妬心, 不應該推延懈怠,也不應該不斷宣說而生起疲累厭倦的心,不讚嘆自己的功德、 說他人的過失、慳吝於對他人說法、以及為貪戀自己的財物衣食而說法等。應該這樣想:「為了讓自己以及他人成佛,這樣說法的功德才是我所要的真正的安樂資糧。」意樂具備了以後,應該要做些什麼準備呢?要先沐浴潔淨身口,穿上乾淨的衣服,然後到清淨莊嚴說法的道場。登上法座誦持《伏魔真言》(咒語)。 《海慧經》說持誦咒語可以讓周圍百里,所有的魔軍、魔眷都無法接近,即使 來了也不能障礙說法,所以應該至心誠意的持誦。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 「智者常應無嫉妬,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 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 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接著,要以歡喜心,用具足師長傳承、內容正確無誤的義理與理路,配合種種 容易明白的事例做比喻,最後再引佛的經教印証來宣說聖教。《妙法白蓮經》說: 「真正具備佛法正知見的智者,應該沒有忌妒心,說法的時候要能圓滿的說明 義理,說的話語要文雅優美,而且遠離種種推卸怠惰,更不應該有厭煩的心; 具備正知見的智者,應該遠離一切不相應的心,對於來聽法的人都要修習慈悲 心,並且晝夜都努力修行最殊勝的教法;智者要以廣大眾多的譬喻,讓聽者都 好樂聽聞而且心生歡喜,對他們不希求任何回報,不管是飲食、衣服、臥具、 法衣、醫治疾病的藥物等,都無所求。智者唯一的願望是回向自己和所有有情 都能成佛,為了真正利益世間而講法,才是我得到恆久安樂的資糧。」

 

四家合註

第三科、以什麼樣的動機及行為進行宣說:其中動機的部分,應該心懷《海慧請問經》中所說的五種想,亦即對自身生起醫師之想、對正法生起良藥之想、對聞法者生起病患之想、對如來生起勝妙士夫之想、對於正法的內涵生起久住之想;並且對弟子們修習慈心。

 摒除擔心他人勝過自己的忌妒、推遲拖延的懈怠、由於一再地宣說所引起的疲倦厭煩、自我表揚並舉發他人的過失、心慳吝法秘不示人,以及顧戀衣食等財物的過失,從而想道:「為了使自他都獲得佛果而說法,所得的福德本身,就是我的安樂資財!」行為的部分,要事先沐浴、維持清潔、穿著乾淨的衣服,在潔淨悅意的處所中,端坐於法座及墊褥上以後,如果能誦唸〈伏魔真言〉,《海慧請問經》記載道:在方圓一百踰繕那的範圍內,魔及魔族的天眾將無法進入;縱使進入,也不能造成障礙,所以應當誦咒。

 

 

應當神采奕奕地運用能領悟義理的方式—包含譬喻、正因以及經教,而進行講說。

 

 《妙法蓮華經》云:「智者合格的說法師應該恆時不懷與他人較量高低的忌妒,宣說辭簡卻具種種眾多義涵,易解入心的優美法語,也應該完全摒除推延的怠惰,當一再地宣說時不應生起勞倦厭煩之想。智者應該遠離自我表揚舉發他人過失等一切令人不喜的行徑;應該對聽法大眾等修習事前動機,以及當下心態的慈力。晝夜都精勤地在正座修法中修持究竟真實義與菩提心等自身最超勝的正法。在起座以後的座間時段為他人說法,有極大的利益,因此智者說法師應該以千億種譬喻,使聽法大眾愛樂正法,心生歡喜。對此說法的動機清淨,是在說法時,永遠也不起絲毫貪求今生的利養恭敬之心。多麼無欲無求?對於佳餚美饌等飲食、眾多衣飾、臥具、法衣,以及諸多能治病的醫藥等等都毫不計較,完全不向徒眾索取任何財食。若想:『那麼,出於什麼目的而說法呢?』除了上面所說的之外,這位智者總會希願:『身為說法師的自己和聽法大眾所代表的一切有情,都能成就佛果。』為了這個目的而說也應該想道:『這份為了利益他人而對世間所化眾說法的福德,由於為利—切有情而迴向為成就佛果之因的緣故,就是我所有的安樂資具· 一無所缺。 』」

 

 

 

師父手抄稿

【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那我們真的一無所求吧?,也可以說一無所求,也可以說有所求。這個怎麼說呢?我們應該這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呀?無非是為了自他成佛。」這個是有所求;而成佛的真正境界是歸無所得,所以這個叫無所求。關於這個無所求跟有所求之間,我們現在不要拿我們的知見去辨別,我們對這知見還並不正確地了解,有所求是如何求法,無所求是求些什麼,我們往往會弄錯、弄顛倒,我們好好地學下去。它對這個所求的,有一個嚴密的定義,而所以這個嚴密的定義,就是指我們的心理相應的行相。那個時候,認得了行相照著去做的話,那就對了。

所以因為這樣,所以說法的功德—當然我們說法一定有功德—這個才是我的安樂的資具,而不是眼前的名聞利養,這個就是我們最高的目標。所以現在常常說:「啊,我要無所求而求。」在我們凡夫要無所求而求真難哪!所以等到我得到了一點點的教授,現在真歡喜,是有所求的!求什麼?求這個,因為我求這個,高的目標擺在這裡,所以眼前那種小小的名聞利養就擋不住你了,這個倒是千真萬確的,我的經驗。平常叫你啊,你什麼都不要,這個東西很難。所以印光大師特別說了:這個鄉下的老農老圃,你告訴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那忙了半天,你不管它收穫,可能嗎?我們都是凡夫,都是鄉下那個老農老圃一樣的,你說:「好了!你現在無所求,你什麼都不要管,你只要修行。」這個事情很難,叫你名聞利養都不顧,這個做不到。他現在不,叫你不要顧那小名小利,然後那個大名大利擺在這個上頭,就這樣。然後把這個利害擺在這裡,你自然而然很容易捨得掉了。

所以印光大師開頭的教我們講因果大有道理,比如說在這個地方,以前這個講法一向都是如此的,我們的這個老和尚都是……我就非常讚歎,剛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講《地藏經》啊,那麼《沙彌律儀》講的很多故事啊,就是那個因果。先不說道理,就告訴你:欸!你照著這個去做,眼前的小名小利捨掉了,但是它那個高遠的大利益來了。真正修學佛法,那個高遠的還不算,還要比它更高,高到不能再高的。你有個大目標,而且這個大目標非常具體、非常實在!那時候你用那個東西,你捨掉眼前的就容易了。而策發的這個善法欲,尤其是大乘,並不叫我們斷除的,是淨化,把這個現在的貪心,轉成功追求無上菩提,無上的善法欲,策發這個大精進。哈,這個力量真好啊!真好!

(p141) 所以舉一個比喻來說,譬如我們現在這個國內,我們這裡呀那個山坡地很陡,哎呀,每年來了個颱風,來了以後,真糟糕!哇,下來啊,把山上那個土都沖掉,那個肥土沖掉。你別看那個土喔,這是無價之寶。金剛鑽什麼等等的話,有沒有,沒有關係,如果說我們現在地表那個表土流失了話,將來一片沙漠,我們就沒辦法生存了,這樣。欸,現在他說他有很善巧的方法,怎麼辦哪?上面造一個林,做一個壩。這麼一來的話,他善巧地把那個水落下來,經過那個樹林,表土保護了,然後做了個壩,這水蓄住了。結果把這個本來有害的東西,產生最大的電力。

現在我們這個腦筋裡這種貪也是如此,你不要一口氣,不要拿掉它,不要斷掉它;你善巧地把它轉化,本來是最危害的東西,變成功最好的東西,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轉煩惱為菩提,轉過患為功德」,最後的「即煩惱就是菩提」,不要你轉,它本來就是,就因為你在癡、無明當中。這樣好、這樣好!所以他告訴我們:「啊!你要貪,要貪這個。」這個就怕你不貪。不過,他不用同一個貪,因為用了同一個貪,我們不知不覺把我們的老毛病又現起來了,所以另外一個名詞—善法欲,還是這個欲。

【其加行者,】

(p142) 上面說意樂,加行呢,我們行為怎麼辦呢?

【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

這樣,前嘛要淨身口;不但內身,而且外面的衣服;然後不但是身上面,然後我們的道場,然後呢,這樣地一步一步上來。所以平常我們的比丘戒,有種種的要求,歌舞倡伎都不可以,但是我們讚歎佛就可以了,讚歎佛就可以了。乃至於譬如說,平常我們說這個出家人,乃至於鬼神村-草木都不能動,但是維持道場,這個可以,莊嚴這個道場啊!就這樣,諸如此類。所以我們的的確確要為了尊敬法,行為上面要有這樣的。進一步在講的時候:

p. 22

【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   

正式的,前面還要誦咒。比如說我們現在念《金剛經》啊,念很多,前面一定有什麼安土地真言,安什麼,然後除災障、八金剛,就是這些,淨口業、淨身業,它有它的絕大的功德,絕大的道理在。因為現在我們這個教法都支離破碎了,所以這套東西這個儀軌都不完整,當年印度都有。你能夠這樣一做的話,那個「百踰繕那」,踰繕那,平常我們說 (p143) 由旬,由旬,四十里,六十里,八十里,就是輪王巡迴的這個一個里程,那麼這個大中小各有不同。

這個大中小各有不同,在這麼百踰繕那之內,那個魔及魔眾都不能來;縱算來,他也不能障礙,所以我們應該誦咒。然後呢,其次,

p. 22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

真正講的時候要這樣哦,要審定這個義理,說現在我們講的這個真正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很重要,這個很重要。這一點《阿底峽尊者傳記》一開頭的時候就說明,佛法有沒有,靠什麼?靠教法住世與否—這個教法,就是教理所說的真正的內涵,這一點是靠有否師承,有否傳承。我們千萬不可以依自聰辯哪!自己看了也覺得這個樣,覺得那個樣。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的話,那就現在產生了這個流弊—儘管教法處處皆是,但是修行啊是兩件事情,而這個就是它的問題所在。乃至於說譬如「法相」,本來是修行最好的指導,因為你不得真實的內容啊,就變得苦苦惱惱,背這個名相,背得其苦無比。差別在這裡,這個才是我們講說之前應該確定的。

你能夠確定了以後,那麼就是你文詞不美也沒關係。所以他上面告訴我們,那個講法師,你不要覺得:啊!他的言詞這麼差、不文雅。他只要指出來那個道理,真正地合理合義就好。然後呢,義理固然沒有錯,還要「因、喻、至教」,要幾樣東西:這個理路非常清楚,這個非常清楚的理路。還要用種種比喻,因為佛法是很高深的東西,你要用容易明白的事情作為比喻,讓學的人了解你所說的這個前後必然的關係。然後呢,這道理是這樣,來說明這個聖教,然後引用這個聖教,這樣地去宣說。下面引經,

【《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妬,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裡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那個是在《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當中,說末世菩薩弘法,尤其是弘大乘經典的四安樂行當中……。不過這個經,是經過印度傳到西藏再轉回來,所以這個翻譯的文句,字句有一點不太相同,內涵卻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這個智慧不是世間的智慧,世智聰辯的智慧喲,具佛法正知見的智者,應該沒有這個毛病。然後呢,種種的「眾義」,這個意義要非常圓滿;「和美」,講出來的話—和、美。「復應遠離諸懈怠」;不要厭患。「應離一切慼」,一切慼就是不相應的,這個都是。然後對於聽的人要有「慈力」,這個是我們真正重要的說法的最主要的條件。如果你沒有慈悲心的話,我們會想:你也不求名也不求利,什麼都沒有,說了個半天我幹什麼?累嘛累得要命!欸,這慈悲,為了他們好呀!就像父母一樣,天下沒有一個父母例外的,一心的精力都為了子女,為什麼?就這個。所以這個修慈悲心,為什麼修慈悲心的七因果當中,第一個,就把一切眾生看成父母,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現在我們既然要救他們,要講說法,也要有這種心力。「晝夜善修最勝法」,這樣,自己講,也這樣認真去做,這個最殊勝的。

以種種「俱胝阿庾喻」,「俱胝、阿庾」,那兩個都是印度的數目字,大數目字,種種譬喻令一切眾生愛樂歡喜,這個才是我們講法的目的,而不是對他們有所希求世間的事情,不是。不要什麼?不管是飲食、衣服、臥具等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這樣。那麼真正的要什麼?「餘則智者恒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無非是一個目標—自他成佛。為了這個目的,這個真正利益世間,所以要說法,這樣的說法這是我的「安樂具」,所以稱它為叫安樂行,這個才是我們的安樂行。最後一個,那麼什麼樣的對象該說,什麼樣的不該說呢?下面說,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

http://p2.i234.me/1599d/20170413d.htm ~~~

http://p2.i234.me/1599d/20170420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