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廣論消文平台
2017.06.20
 

廣論消文平台: (白話消文)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瀧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

所謂調伏,就是指戒學。《別解脫經》說:「心像野馬一樣經常奔馳不定,一直努力也終究難以制伏,要用有許多鋒利刺縫製的馬銜才能控制,而這個馬銜就是戒。」又像《分辨教經》說:「戒就是調伏我們想要教化的眾生的馬銜。」像馴馬師,用最鋒利的馬銜調伏悷馬,我們的五根就像悷馬隨著邪境而轉,當它們朝向不應該去的地方時,就應該制伏它們。我們要學戒,調伏心馬,以種種努力制伏它,使它朝向應該走的正確方向。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

所謂寂靜,就是善行該作,惡行不該作,因為他依止正念正知的緣故,使得內心能夠始終安住在寂靜的狀態,這又叫定學。所謂近寂靜,就是在定的狀態,內心能夠觀察抉擇到真實的義理,生起慧學。如果只有具備上述調伏內心的戒定慧三學的證功德,還不算完全滿足善知識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功德上有所成就。所謂教富饒,就是對經、律、論三藏有廣博的知識。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善知識種敦巴尊者說:「大乘善知識,必須具備一個條件,當他說法的時候,能讓學者生起無量的知見理解。當學者照著他的教導去行持的時候,知道他未來能得到何種果位,同時也能知道眼前可以得到什麼利益。」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主。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通達實性(修所成慧),是殊勝的慧學,是指通達法無我性之空性或直接現證真實相(大地菩薩)。若達不到如此條件,那麼經由教理通達(聞思相應慧)也可以。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雖然具有教理和實證的功德,但是如果德行比弟子低劣,或者只是相等,還不足為善知識,所以還須德行比弟子好。《親友集》中這麼說:「眾生跟著比自己差的人學習,會退步;跟著和自己相等的人學習,不會進步;跟著比自己還要好的人學習能夠獲益,所以應該親近勝過自己的人。其中尤其是以具足戒、定、慧的功德又勝過自己的善知識,若能親近這樣條件的師長是最為殊勝的。」

P26L2P27L1如樸窮瓦〜唯虛言故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同樸窮瓦所說:「聽聞各祖師菩薩的傳記時,我是向上仰望著他們,生起崇高的恭敬心」又如塔乙說:“我是將惹珍寺的諸位傳承祖師,當做我學習的目標。」所以須依止使我們向上仰望,德行超過我們的善知識。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德相,其餘的是攝持他人時需具備的條件。如經所說:「佛不能以水來洗淨眾生的罪,也不能用手移除眾生的苦,更不能把自己所證得的證量,直接轉移到眾生的身上,而是透過開示佛法真實的內涵,讓眾生照著去做而得到解脫。」所以善知識除了為眾生開示正法而作攝受以外,沒有用水洗罪、手除苦這種事情。攝受眾生的四法中,第一善巧說法,是指知道如何有次第,善巧的引導,將佛法內涵義理巧妙的送入修學者的心中。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第二是具悲愍心。就是說法的動機是清淨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或為得到別人的恭敬而說,完全是由於慈悲眾生而說法,正如同博朵瓦跟慬哦瓦說:「黎摩子,不管說了多少法,我從不為得到別人的稱讚而說法,只是因為悲愍眾生都在苦惱中,希望能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而說法。」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勘忍宣說苦勞。博朵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憫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

第三是具精勤。就是在利他時具有勇悍精進與果斷決定。第四是遠離厭患。就是在說法時能重覆地宣說而不疲倦厭煩,且能忍受不停宣說佛法的勞苦。博朵瓦說:「在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十德相中,戒、定、慧三學,通達實性和悲愍心這五種為最重要。我的老師嚮尊滾,既不多聞又不耐勞苦,就連應酬話也不善說,可是他具備了前面五種主要的德相,所以任何人在他座前聽法都能獲得好處。另外一位師長嚀敦,也全然不善辭令,甚至對施主說些祝願的話也不善巧,就算說了大眾也無法了解,但是他也具備這五種德相,所以只要親近他就能獲益。」

 

 

四家合註

 

 

其中的調伏,是指戒學。《別解脫經》提到:「對於即使常常勤加驅策也難以駕馭的心馬令牠就範的百根鋒利鐵釘的口銜,便是此別解脫戒。」又如《分辨教》說:「這是調伏桀驁不馴的所化機的口銜。」就像馴馬師必須以精良的口銜調伏烈馬;同樣地,當諸根如同烈馬,隨著顛倒境界牽引,趣向不應做的行為時,必須予以制伏,並努力學習導向應行方向的戒律而降伏心馬。


寂靜,是指依止正念正知,趣向妙行,阻斷惡行,令心生起內在寧靜安住的定學。


最極寂靜,是指依靠著心已堪能的奢摩他,觀擇真實義以生起慧學。僅具備如此以三學調伏自心的內證功德,仍有所不足,還要具足教正法的功德。所以,所謂飽學經論,是指在三藏典籍等方面具足多聞。


善知識種敦巴尊者曾說:「作為大乘師長,必須知曉在宣說-個義理時,能啟發聽眾對無量佛語的理解;當付諸行持時,在佛聖教的最後階段,對了修持證正法或三學能有什麼利益;當前能產生應機利益並調伏所化機內心的何種效果,而又曉得開示此義者。」通達真實性,是特殊的慧學,以證得法無我,或現前、現證真實義為主。即使沒有上述證德,有說依教理通達二種無我也可以。


雖能如此具足教證功德,但是功德劣於弟子,或與弟子相等,仍然不足,因此必須功德更為超勝才行。


《親友集》中說:「人們依止比自己低劣的人將退失功德;依止與自己不分上下的人,則會停滯不前;若依止還超勝於自身的人,則能獲得最優越勝妙的功德,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應當依止比自己更超勝的師長。如果所依止的師長具足戒律清承、最極寂靜昏沈掉舉的三摩地,並在智慧各方面都遠遠超勝於弟子,依止這樣的師長,將比上述尊勝的師長更為尊貴超勝。」樸窮瓦說過:「當聽到諸位勝妙士夫們的事蹟時,我一心仰望他們。 」塔乙也曾說:「我以熱振寺的諸位先哲作為欽仰的目標。 」如上所述,功德超勝者,必須是令人景仰的對象。


以上六種條件,是自身應該獲得的功德。

 

第二科、為了利他所需要的功德:其他條件則是攝受接引他人的功德。
如同典籍中所言:「諸佛世尊並非以水滌淨汙垢般地洗除眾生相續中的罪惡;不是如同挑出芒剌一般靠雙手拔除眾生的苦難;也不是像把物品從右手移至左手一般,將自己心中的內證功德轉移給他人。


那麼究竟是如何做的呢?透過直接或間接闡述法性勝義諦的奧義,令眾生們修持而從輪迴中解脫。」除了開示毫無錯謬的正道而攝受他人之外,沒有用水洗淨罪惡等辦法。其中分為四個條件:善巧演說,是指善巧於引導的次第,並且能將法義巧妙地傳遞到所化機心中。


悲憫,是指宣說正法的動機清淨,並非顧惜財利恭敬等,是以慈悲心為動機而說法。必須像是博朵瓦對慬哦瓦親密地稱喚道:「黎摩子!」而說:「我無論宣講多少法義,也從來不曾為了自利接受乃至一個善哉的稱讚,因為想到眾生無不是深受苦惱。」這就是無貪著地說法。


具足精進,是指堅決踴躍地利他這是指不懐瞋怒地說法。斷絕厭煩,是指一再地宣說也不覺疲倦,能夠忍耐說法的辛勞。

 

第二科、中等的條件,分為三科:正說條件;捨棄不合格者;具足條件的方法。
第一科:博朵瓦大師說:「戒定慧三學、通達真實性及悲憫心,這五點是主要條件。
我的阿闍黎頁巴嚮尊滾,既無多聞,也無法忍受一再說法的疲厭,就連一句答謝辭都不會說。但是他具備前面五種功德,所以任何人在他跟前都能獲益。


嚀敦完全不擅長講說,即使是進行迴向祝福,大家心裡也只會想:『這回還是都聽不懂啊!』此外什麼都不知道。但由於具備這五種功德,因此誰親近他都能獲益。」第二科、捨棄不合格者:因此,不勤奮地修行諸多學處,只會讚歎學處的美譽功德以謀求生計,是不堪任為善知識的。就像有人依靠稱讚栴檀謀生,當有人需求栴檀而問他:「你有栴檀嗎?」那人只能答道:「我並沒有。 」所說一切成了毫無意義的空話。


《三摩地王經》中說:「末代有許多不具律儀的比丘,貪求博聞之名,因此向他人讚歎戒律,卻不希求或不實踐自己的戒律。」在定、慧、解脫三方面,也有同樣的敍述。之後接著又說:「比如有些人誇讚栴檀的好處,說栴檀是如此地香氣怡人。接著有些人便問:『你如此稱道的栴檀,你是否擁有一點呢?』他們問完後,此人答道:『我稱讚檀香是賴以維生的辦法,然而我並沒有檀香。』相同地,末世時出現許多自己不精勤於瑜伽修持,而是依靠向他人讚歎戒律以謀生計的比丘,他們自己並不具備向別人宣揚的戒律。」在其餘的定琶、解脫三方面,也有同樣的敘述。


第三科、具足條件的方法:能成辦解脫的尊長就是終極所求的根本。
所以有心依止上師的人們,應當了知上述條件,並且努力尋求具備條件的師長;而想要成為學人依止對象的人們,也應該知曉這些條件,勤奮不懈地齊備這些條件。

 

 

師父手抄稿

http://p2.i234.me/1599d/20170516d.htm

===>

http://p2.i234.me/1599d/20170527d.htm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

調伏就是戒。

【《別解脫》云】

《戒經》上面說:

【「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

我們這個心像個馬一樣,所以叫心猿意馬,心猿意馬。為什麼叫它馬啊?這個馬啊, (p201) 猴子一樣,一天到晚叮叮咚咚……不停地,又快又利,這是我們的心相,就這樣。等牠跑累了,在那兒睡覺,就這個味道。雖然你經常地去努力要想制止牠,不行,不行。那要怎麼辦啊?這個我們騎馬的人啊,馬上面有一個所謂馬勒,這個非常地利;還有這個馬靴上面有一個刺,這上面利得不得了,這樣才能夠調伏這個,這匹悷馬。那麼現在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別解脫,所以這個戒有這麼大的好處啊!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

那麼《分辨教》也是,這個上面告訴我們……啊,這個就是《阿含》,《阿含》。那個它說沒有調伏,實際上這個通於大小乘的,大小乘由基本開始,沒有調伏的人要去調伏他,就是戒。所以這個戒就是啊,調伏那些剛強眾生的這個銜—那個我們騎馬的時候,馬的嘴巴裡面有個東西拉著那裡,一拉,就控制那個馬的。

【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悷馬。】

就是調馬的人,以最利的這種銜啊,調那匹悷馬,剛強得很!

【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

(p201) 我們這個五根就像一匹悷馬一樣,它一天到晚跟那個邪境轉的。當這個根,要這個心猿意馬,隨著不應該作的境界走的時候,就要去調伏它,應制伏它,這個才是它戒的真正的精神。這個不是在外頭,所以這個叫內學。假定我們偏偏都執著在形象上面,喔唷,我這個地方,怎麼形象,這個外學!所以我們必定要懂得,當你心裡面趣向於這個五欲境界,跟著境轉的時候,要把它拉回來,第一步的功夫就是戒。

【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

那個才是我們學戒的目的,學戒的目的幹什麼?調伏這個心馬。以種種的方法,非常努力地制伏它,制伏了它以後,使它心裡面啊,趣向於應該作的地方。所以說這個不應該作的,止、不要作;應該作的,我們就要作,所以「止作持犯」,就是指這個而言,這個才是戒的真正的目標。這個心本來就是這樣亂的,所以不是叫你消除它,叫你轉化它,這個就是戒。現在我們休息一下。

那麼所以第一個就是:它這個先用這個東西來調伏。關於這個內容啊,現在單單在這地方,我們還不容易了解,也不必說清楚它。因為到後面在我們學的次第過程當中啊,自然而然會關於戒的內容說得很詳細,這是我們要學的必然內容,這個地方我們只要曉得次(p203) 第。一方面曉得次第,一方面曉得那個真正戒的精要在哪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我們開始第一步,一定要了解這個戒的精要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認識一件事情:未得正見談持戒,暫時還談不到。所以在未得正見之前,應該做的事情啊,就是應該具足「信心」,信賴這個善知識,聽他講。那麼這個條件要靠什麼呢?要曉得自己在病—自己在無明大病當中。那個時候你了解了自己的無明大病,心裡上面才曉得說我起心動念都是錯的,那個時候才肯依人家。否則總覺得自己對,總看見別人不順眼,這個是一個必然的情形。

這個佛經上面有過這麼一段公案,實際上這是一個故事。有一個地方啊,它這個地方每年啊,固定到了某個季節它就下毒雨,下毒雨。譬如我們這裡黃梅,到那時候老下雨;譬如北方到春天的話—落沙,固定到那個時候一定會有這個東西來。那麼這個毒雨啊,就是空氣當中含了一種有毒的東西,這個倒不是把我們毒死,把我們會弄得昏迷的。那麼下了這個雨以後,那個水裡面都含了這個東西,大家吃了以後,這個人就會顛倒。那麼過了幾天以後呢,這個水就流走了,自然而然地清淨的水又來了,慢慢地就又恢復過來。所以這個地方的人,每年都曉得,到了那個時候有段莫名其妙的日子,自己也不曉得什麼原因,誰也都不知道。啊,但有的人早一點清醒覺得奇怪,到最後大家都清醒了,但不知道 (p204) 這個原因何在!

那麼就是有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經過了長時觀察以後,他就想:可能這個雨有關係。所以他事先啊經過了多少時候觀察以後,他就想:大概這個。所以他到那年那個時候下雨的時候,他就不喝下下來的水,自己事先儲好的水啊,飲這個水。結果別人飲了這個水,果然沒錯,像吃醉了酒一樣,大家顛顛倒倒的,生活完全顛倒了,是非完全顛倒了,他保持得很清醒。因為他保持清醒,所以他就勸別人,說:「某人啊!你做錯了!不對啦!」結果啊那個人不但不聽他的,反而覺得:我會怎麼錯啊?你顛倒了!覺得這個人沒什麼好說的,勸別人去。結果勸一個人還好,跟他吵了一架就算了。勸兩個人,到處去勸人,結果不但人人勸不醒啊,而且人人反過來說:「這個傢伙瘋了,這個傢伙瘋了!」最後那些被他勸過的人,大家都覺得這個人瘋了,沒有瘋的人就把他關起來,打了一頓,關在監牢裡邊,就這樣。一直等到事情過去以後啊,找這個人怎麼找不到了?發現他在監牢裡邊,「欸,這個你好端端地,怎麼跑到監牢裡邊去啊?」他真是有苦說不出。這是個笑話。

但是這個故事說明什麼?說明了當我們眾人都在無明顛倒當中啊,這個有正確認識的人在我們看起來覺得不對的,覺得不對的,這也是一個事實。那我們現在眼前啊,處處地 (p205) 方都是這樣,我們不必說佛法。譬如說:就我們中國人來說,我們中國人兩個朋友,大家難得見了面,一起大家吃一個館子,吃完館子,一定說:「我請你,你請我。」外國人可不是啊!喔!大家見了面了,說:「那我們就一起去吃飯吧!」吃過了,「多少錢啊?」參佰塊錢!兩個人,每一個人壹佰伍拾塊。要我們看起來:「這是什麼話!」你就看不上眼他。反過來他也看不懂你,覺得大家吃過了各分各的,你們怎麼拉拉扯扯的,幹什麼啊?世間沒有一個事情例外的,我想我們應該了解吧!

這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呢?就是在我們正式開始學,一下要想把正見把握住,這個很難!那你既然沒有把握住正見,你覺得不能學,那你就沒有機會了。所以這是為什麼第一個先要認識說我自己有了病,那然後呢你就肯信賴依靠他,這個才是我們學進去必然的條件。所以前面一再說,這個法則不僅是佛法,世間所有的事情都如此。等到你樣樣弄清楚了,要想再做的話,沒有一個事情做得通。第一個,我們,我們沒有今天,不可能有今天,就長不大。你絕對不可能說:「媽媽的奶是什麼?我弄清楚了再吃。」長大了,「飯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弄清楚了飯再去吃!」哪有這個可能!這個細講起來,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的,這個也是世間的正見隨順著。這是這一點上面啊,換句話說我順便一談,我們要了解這個戒的這個行相。

(p206) 那麼有了戒以後,第二個講定。因為你在粗猛的現行上面,不讓它亂走,那個是粗猛的現象慢慢地降伏了。你如果不降伏,儘管你關在屋子裡面,你心裡面還是胡思亂想,那時候你能定嗎?你定不下,如果你勉強硬在那坐的話,這是為什麼人家學定,一定出毛病的。你完全學不成,倒也就算了,反正浪費一點時間,打打瞌睡胡思亂想也就算了。你如果真正地硬把它制抑下來,因為那個心裡面非常地猛啊,那時候就要出毛病了,那時出毛病了。所以現在人家說,動不動走火入魔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定基好的話,一定很容易,這個我們要清楚,進一步那個時候就學定。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

那個就是定學。由於我們前面曉得:啊,這個是該作的妙行,所以以前不習慣不想作,現在去作;這個是不該作的惡行,以前儘管一向歡喜,現在不要作。妙行應該進,惡行應該止,這樣。那麼要想這樣作的話,是什麼啊?依念正知,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心心念念。所以如果說你能夠這樣制伏了粗猛的,進一步把已經調息的那個心,一方面呢心裡已經習慣了怎麼樣去調伏自己,一方面把粗猛的降伏了。所以進一步就用這個來調伏 (p207) 細的,這個時候得到這個心相叫做「定」。這個「戒、定」有這樣必然的層次,必然的因果關係。假定說我們這個戒就是說表面做一樣的話,那個定跟它毫無關係變得,要曉得這個。那麼那個時候,內心就發起「寂靜住」,心就安住在最寂靜的狀態,這個定。那麼有了這個定以後呢,然後把這個寧靜的心啊,再去深細地觀察,才了解世間的真實的狀態,這個叫做「慧」。所以

【近寂靜者】

為什麼叫「近寂靜」呢?它不是寂靜,完全寂靜相,但是要相當寂靜地去觀察,才能夠把世間的真正的真相看清楚,這個才是智慧。所以

【依心堪能奢摩他故】

依定學,「奢摩他」就是梵文,翻成我們中文:定、等持、等至等等。那麼這個奢摩他什麼呢?「心堪能」。我們現在是沒有力量的,胡思亂想,啊,不是向上昂就是向下沉,你要叫它聽你招呼,就是像生牛皮一樣,一動都轉不動,這樣。所以你得到了定以後,那心就如你所欲而轉,你要怎麼辦就怎麼辦,所以叫「心堪能」。

【觀擇真義發起慧學。】

(p208) 那個時候你才能夠真正地觀察那個真義,心散亂根本看不到,那是慧學。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

這個就是戒定慧三樣東西。但真正教人,這三個夠嗎?還不夠,還不夠,那麼下面還要幾樣東西。

【尚須成就聖教功德。】

還要成就聖教的功德,這個聖教功德叫什麼?

【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

還要對這個經律論成就多聞。你真正地要教他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自修你摸清楚你修的路;要想教別人的話,要廣泛地了解所教的對象。雖然你還沒有真正證得佛地,可是佛的經驗,完完整整地在說,你有了這個戒定慧的這個功力再去看的話,就這個整個的總相、別相,你有一個清楚的概念,那時去幫助別人就對了,所以他還要博通三藏。這個多聞功德,就是對教法的豐富的認識。所以,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 (p209) 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那麼這個善知識敦巴尊者就說:這個大乘佛法當中的師長,是什麼樣呢?他呀,那一位師長說的時候,能夠發生無量知解。不是簡簡單單地就是告訴你:「就這個!」不是!他能夠各方面問題都了解、都解決,對於認識—質正量圓,這麼圓滿的認識。那麼然後你照著去修行的時候呢,他一定次第不誤,眼前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將來究竟果位是如何,所以因果之間絲毫不差,次第步驟一點不亂,這個才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說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真正的,正是引導我們《華嚴》這條大王路的原因在此,在這裡。那麼更進一步呢叫「達實性」,說不但是了解得透徹,還要通達實性。

【◎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

前面已經說了戒定慧了,這個慧,跟這個地方達實性的慧,差別在哪裡呢?因為真正的慧啊,我們說起來有三個次第:聞、思、修。而聞思修當中又開成六個:「聞」、「聞所成慧」,「思」、「思所成慧」,「修」、「修所成慧」。那麼這個達實性就是「修所成慧」—已經真正地通達法無我。那個大乘的達實性的地上菩薩—見道以後,這樣。

【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主。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p210) 真正從這個地方的要達實性,是要通達實性的,這是地上菩薩。如果說萬一沒有的話呢,教理證成也可以,那個就是加行位上,乃至於資糧位上面也可以—「聞思相應」的。平常呢,這個天台所謂「大開圓解」啊,就這個,可以了,可以了!這個都是加行位上的,那個時候有這個老師。下面德增,

【◎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

第四是特別講教,第五就是證。剛才前面,不是第四第五,就是說「教富」跟那個「達實性」兩樣東西,一個是教,一個證,這兩樣功德。那麼戒定慧呢,統攝的,這麼說啊!

【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

如果他的這個成就跟你一樣啊,或者比之於差,這個不行。當然對我們來說,我們一點名堂都沒有,稍微有一點很好了。可是真正修學佛法的人啊,從下腳第一步,一直到成佛,等覺還要依靠善知識。所以這個地方既然稱善知識,他這個圓滿的德相,換句話說,總是要比你呀,還要來得高明的!不過單單高明夠不夠?還不夠,譬如像我們一點名堂都沒有,他像三腳貓懂幾下,這個也不行。所以這個次第我們要很清楚的,很清楚的。他至 (p211) 少的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說:三學當中有這個次第,還有呢德行比你增上。如果你一點都沒有的話,他有了三學,當然比你高了,這個。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

那麼《親友集》上面告訴我們這麼說—這是菩薩造的論—啊,諸位啊!如果你依靠差的人的話,你就退失。所以後面特別告訴我們,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依靠善知識。最好的是善知識,最壞的就是惡知識。你如果靠不如你的話,你就退步了,依平等者大家不能進步,如果說依比超勝於你的,你就獲得進步。所以我們應該親近超過自己的。

p. 26

【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

所以這些道理當中啊,他又把善知識的相又說一下,應該什麼啊?以戒定慧為主,而他也超過於你,依著這個次第,這樣來的這種人,是最超勝的、最精彩的。那麼另外一個祖師,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

(p212) 樸窮瓦就是剛才說的敦巴尊者的三個,三子之一,傳他法的最主要的。他自己怎麼說啊?他說:「我看見那個前輩啊,那些祖師菩薩的傳記的時候,啊,心裡好羨慕、好仰望啊!」這我也是有這個經驗。所以我也鼓勵諸位啊,剛開始多看那個前人的傳記,多看因果典型的故事,你自然而然啟發向上的好樂之心,不必在理論上面了解得很多。

前面沒有基礎,你先了解這個理論,不一定好,這個次第井然,次第井然。你有了這樣的心,然後那個理論一認識,馬上派上用場;你沒有這個基礎,認得了理論的話,往往會害你。到那時候,你的眼睛啊,是高不可攀,看看樣樣東西都不在眼下,這個時候「如天成魔」啊,你就會辛苦無比!這個事情是最痛苦的事情!眼前只是心裡面不知如何是好,完了以後呢,這種心情就是把我們引導當中啊,向下墮落的因素。當你真正地了解業這個行相以後的話,你一觀察就這麼清楚。到那時候,你自己會害怕,到時會害怕。所以我們現在要看那個善知識他們怎麼作。

【又如塔乙云:】

又另外一個善知識,

【「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

(p213) 「惹珍」那個就是敦巴尊者當年造這個廟。阿底峽尊者圓寂了以後,那麼敦巴尊者就接受了他的教法,在那裡造一個廟叫惹珍寺。譬如說我們說前面的博朵瓦、樸窮瓦、慬哦瓦,乃至於後代的,像西藏的什麼白教、黃教,主要的這個淵源,都從這個地方流出來的。以我們現在來說的話,我們就盛唐的那些大善知識,說我們把那些前面的前輩作為我們的目標。所以說,

【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我們要這樣作,一定一心仰望他,層次很分明。我們現在看佛跟菩薩,一看總覺得遠的不得了,這個佛動不動就把生命腦髓就捨出去,我們太遠了。看看祖師啊!就對我們很近,所以自然而然他對我們呢有這樣的一個接引的功效,就像法華裡邊說的化城喻品,那麼這些祖師們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化城,我們更從這個上面找到這個方向,再向上看,就看到最高的佛陀的情況。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

上面這個是善知識自己應該的,那麼下面那些呢,就是幫助別人的!這個真正的善知識,除了自調以外,他還要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下面呢在這個地方有一句話很重要,在 (p214) 說那個幫助別人之前,有這麼一段話。為什麼要這樣說?看一看: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這佛啊,不是拿水來把你的罪洗掉,也不是用他的手,他雖然有神力神通,欸,沒辦法幫你除掉苦,也絕對不是以自證的移到你身上面。他怎麼?把那個法的真實的內涵告訴你、開示給你,教你這樣認真去做,得到解脫。那為什麼這個地方要插這段話?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善知識的行相認得了以後,你從善知識那裡得到……,不是說善知識啊,你只要靠著他啊,然後他就把你一口氣一吹,然後呢像泥塑木雕捏一捏,把你捏成一個佛,不是的。把這個佛法的道理告訴你,你還是要很認真努力精進去學,那時候得到解脫。

這是為什麼我要鼓勵諸位看那個善知識的傳記,否則的話,我們大家總覺得:「哎呀,現在我是凡夫啊,然後我在這裡磕了一個頭,磕到哪一天的話說不定開悟了!啊,好!」沒有這件事情,絕對沒這件事情!必然的沒有一個例外的,你一定要了解,那時候我們聽聞。聽聞啊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原則的話,也是這樣的,越聽越遠,是越講越遠! (p215) 這個重要的概念。下面才告訴我們: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所以總結一句話,一句話:除了把正確沒有錯誤的這個,告訴你攝受以外,其他的絕無任何方便能夠淨化你的罪。在這個地方我提一個問題:既然佛告訴我們說,沒辦法淨除我們罪的話,應該說來說去講「法」,那麼然後呢講完法我們要念「法」,為什麼我們要念「佛」呢?不是好像有矛盾嗎?大家想想看!現在我們要念佛,假定是照他這樣的話,那麼要念法啊,這個念佛不是沒有用了嗎?欸,念佛有用的!關鍵在哪裡呢?這個考考你們,下個禮拜,你們啊每一個人給我一點答案。然後呢我在這裡看了這個答案,再給你們評分,等一下我再說明這件事情。

【其中四法】

那麼下面就是說這個開始幫助別人的這個方法,先說第一個,

【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

下面說「善巧說」,不但你懂,而且你懂了以後,要懂得怎麼善巧地表達,是說引導 (p216) 的次第要懂得善巧。

【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能夠把這個道理啊,很巧妙地,很巧妙地能夠灌輸到聽的人的心目當中去,心目當中去,這個很重要。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

什麼叫「悲愍」呢?說你說法的時候—當然這利他的說法啦!那個時候「等起」,就是你說法的相應的這個心情要清淨,不是不淨說法。現在這一點是最難避免、最難避免!說實在地,我們真的說法的人啊,是為了利養名聞而去說法的人,這種人不太多;倒是什麼,就是自己的習氣相應的,這樣。我們習氣當中深細的不說,十惡業當中,語四業當中—綺語。這個綺語就是無始以來就好歡喜說,說閒話,欸,就是你坐在這裡沒什麼事情繼續說,嘴巴癢得很耶!正好有這堆人坐在這地方聽你講法,你講得很來勁!通常啊我們最難避免也就這種狀態,倒不一定是真正地自己說為了貪名聞利養,但是這個跟煩惱相應的,這個不行。

所以他真正的說法—悲愍。這個等起心的話,就是你說法的時候你的心裡的動機,以及這個說法的時候,前面的動機固然是,後來相應的那個心理狀態始終就這個,是清淨的。這個什麼才是清淨呢?「不顧利養恭敬」,不是為煩惱,而是由什麼?「由慈悲」,就是你的的確確一心一意為了別人,來幫忙別人。這個慈悲也有它特別的理由,應該說應該特別的標準,這個標準我們到後面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去了解它。

p. 26 (7)

【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他們師兄弟兩個說:「某人哪!我現在不管說多少法,我心裡面從來沒有受一個善哉!」人家當然一定會稱讚他,哎呀,說:「你說得好!」儘管人家說,但是他心裡面清楚明白,清楚明白,他心裡曉得:我說法不是受這個!為什麼?因為他感覺眾生的苦,他(p220) 是由悲心。這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心裡面一定是把持這個佛法的根本,安住在這個上面,你不會動搖。否則的話,我們說法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偏向於我們所好的─啊,這樣!今天假定說我有名相應、利相應的話,今天為了化一個緣特別讚歎布施,明天又為了這個又特別說這個;今天心裡面啊,綺語很歡喜啊,就天花亂墜說了一大堆,明天不高興了以後,就閉上了嘴巴就睡大覺!這個東西自然而然不相應;聽的人也一樣。這主要的原因我隨便一提,這個是悲愍。下面是:

【◎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

這個不但有悲心,還要精進─具精勤。真正講法的時候,喔,這個幫助別人是不容易的事情啊!不容易的事情啊!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那不要說說法,我們這裡最簡單的就是燒飯,啊,發好心地去燒飯,跑到廚房裡,唉,這件事情是難哪!他要淡的、他要鹹的,他要什麼煮得爛一點、他不要煮得太爛,你不曉得怎麼是好。沒有做的時候很發心,做了兩天心裡面就說受不過。

佛法也是一樣的,要去調伏別人,為我自己的……自己的煩惱你可以這麼說,為了幫助別人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所以說這個真正修學佛法,自利固然難,利他是更難,那時 (p221) 候要把那個大悲心具勤地……要想幫助人的話,不但要大智慧,而且要大精進的力量。所以在利他當中勇、悍、剛、決!這「勇」是勇猛直前;「悍」是不怕一切;「剛」的時候絕不摧折;果斷決定。

遠離「厭患」,不要想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個單單說遠離厭患不容易的,後面他又告訴我們種種善巧,你了解了這善巧,照著這善巧去做的話,你自然會做到。要不然單單看文字上面,我們現在聽起來、看起來覺得:唉呀,很過癮,做起來的話,還沒有做已經望風披靡地逃走掉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絕不怕。「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的勞苦」。這已經是完全了,具勤是第五個,離厭是最後一個,這個就是十相,這個十相已經圓滿具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