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2
師父手抄稿
始 http://p2.i234.me/1599d/20171211d.htm 止 http://p2.i234.me/1599d/20171217d.htm
丁一、正明修法 戊一、正修時應如何 己一、加行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師傳記。謂善灑掃所住處所,莊嚴安布身語意像。由無諂誑求諸供具端正陳設。次如聲聞地中所說,「從昏睡蓋,淨治心時,須為經行。除此從餘,貪欲等蓋,淨治心時,應於床座或小座等,結跏趺坐。」 加行,即正修之前的準備工作。加行法分六個要項,這個記載出自金洲大師的傳記。第一、淨地設像:將修行處所打掃乾淨,莊嚴安置代表佛陀身語意的佛像、經書、佛塔及法器等物件。第二、莊嚴供具:以正直無欺的心所取得之清淨勝妙的供品,端正陳設來行供養。第三、入座皈依:如《聲聞地》所說:「若出現昏沈、打瞌睡的情況,必須起來走動經行以淨治身心;除此而外,如貪心熾盛等煩惱現前時,對治的方法是在床座或床前墊子上以盤腿打坐姿勢,收攝身心。」 故於安樂臥具,端正其身,結跏趺坐,或半跏趺,隨宜威儀。既安住已,皈依發心,決定令與相續和合。於前虛空明現觀想,廣大行派及深見派傳承諸師,復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及護法眾為資糧田。 所以我們於正修前,可在舒適安樂的坐具上,端正身體,依照個人情況以腿雙盤或單盤的坐姿,讓身心安住。安住以後,誦唸皈依發心儀軌,一定要提策內心和法相應。第四、觀想資糧田:觀想前面虛空皈依境清楚顯現,有廣行及深見各派傳承祖師,還有無量諸佛、菩薩、聲聞、獨覺以及龍、天、護法等聖眾圍繞,這些都是我們的資糧田,可以對著它皈依、祈求和發願。 又自相續中,若無能生道之順緣積集資糧,及除逆緣淨治業障二助緣者,唯勵力修所緣行相之正因,亦難生起。是故次應修習七支以治身心,攝盡集淨諸扼要處。 第五、集資淨障和七支供養:修行的時候,若身心不具足修道的二項助緣─積集資糧(增進修道之順緣)、淨治業障(去除障道之逆緣),只靠努力修習,內心當中仍然很難與法相應、或如理如量的生起所緣行相的正因。所以我們必須修七支供養來調治身心,因為它已含攝了一切集資、淨障的宗要。 其禮敬支中,三門總禮者,謂「所有」等一頌。非緣一方世界及一時之佛,應緣十方過去當來及現在所有一切諸佛,以至誠心,三業敬禮,非隨他轉。智軍阿闍黎釋中云,「此復若僅頂禮一佛,所得福德,且無限量,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七支供養的第一支─禮敬支,分為總禮敬與分別禮敬。三門總禮敬,在《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的偈頌,「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徧禮盡無餘。」指出我們禮敬的對象,不只是緣在某一方或某一時的佛,而是要普緣十方,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有諸佛菩薩,以最虔誠的心,清淨的身、語、意三門來做禮敬,不隨外境或煩惱而轉。智軍阿闍黎的釋論中說:「如果只頂禮一尊佛,所得的福德資糧尚且無量廣大,更何況是禮敬十方三世無量的諸佛,所得福德資糧必定更加無量無邊。」 三門別禮中身禮敬者,「普賢行願』等一頌。謂以方時所攝一切諸佛,以意攀緣,如現前境。變化自身等諸佛剎,極微塵數,而申敬禮。此復是於諸境所有普賢妙行,發淨信力,由此信力,發起禮敬。「一身頂禮其福尚大,況以爾許身業禮敬,其福尤大。」智軍阿闍黎所釋也。 以身、語、意三門,行分別禮敬當中,關於身禮敬,在《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有:「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的偈頌。提到要以意念去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在我們面前,然後我們也化成無量微塵數的身體到每一尊佛前恭敬頂禮。此觀想境乃是藉由普賢菩薩的妙行所產生的清淨信心,以此清淨信心對每一尊佛發起禮敬。「能以一身頂禮一佛,福報已經很大,何況以無量身來頂禮無量諸佛,這福德就更大了。」這是智軍阿闍黎所做的解釋。 意敬禮者,「於一塵中」等一頌。謂於一一微塵之上,皆有一切塵數諸佛安住菩薩圍繞會中,應發勝解,隨念諸佛所有功德。 有關意禮敬,在《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有:「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的偈頌。此說每一粒微塵都有一切諸佛安住、一切菩薩眷屬圍繞,應以此隨念諸佛功德,發起信解。 語敬禮者,「各以一切」等一頌。謂於諸佛功德勝譽,不可窮盡,化一一身,有無量首,化一一首,有無量舌,以微妙音而稱讚之。 有關語禮敬,在《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有:「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的偈頌。這是說為了要稱頌諸佛無量的功德和勝譽,我們化現出無數個身,每一身化現出無數個頭,每一頭又化現出無數個舌,每一舌發出無量妙音來讚揚諸佛的功德。 此中音者,即是讚辭,其支分者,謂因即是舌根,(此與漢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辭。
四家合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