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俊法師大課
全廣II 第99,100講 課摘                           
希望新生:第084則
 

2019.03.26 如俊法師大課 全廣II 99,100 講 課摘  by 文隆師兄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2831-130099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2832-130100

 

法師前行提策

希望新生54:讓善永不竭盡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善行,即使好像只是一滴水那麼微不足道,可是一旦把它匯歸到「進趣無上菩提」的汪洋大海時,這些善就會永無竭盡。

 

* 用教理解釋,造業輕重在心裡的意樂。之前講過,師父在廣論中提過袁了凡,明朝兵部侍郎,其留下一本蠻有名的書「了凡四訓」,袁先生累積善行改變命運,從考不上功名到考取,壽命從原本只有54歲到延壽至70多歲,從沒兒子到有子嗣。他當縣長時,體會到改變命運的力量強大,並且覺得之前被算命先生算得死死的,夫婦決定做一萬件善行求子。他們做了一段時間,在夢中夢到金甲神向他們夫婦道喜,說一萬善已滿。袁先生說還沒滿。金甲神說縣裡鬧饑荒,袁先生向朝廷溝通減稅,讓人民在荒年可以過得好一些,袁先生只是起念頭,還沒開始做,金甲神說一個念頭饒益好幾萬百姓,因此滿萬善

* 善行的動機很重要,如動機所緣廣寬,能讓眾生得益,如此力量很強大

* 如同真如老師說,善行微不足道,但動機為成就無上菩提,為利眾生願成佛,而未來可以成佛,得以饒益有情,如同一滴水進無上菩提大海,沒有窮盡

* 如此心態平常即可運用,慢慢聽法,善行不會太難

* 平常做為人,甚而學佛者,對業果更為重視,努力捨惡取善

* 佛說善(樂)從善業出生,不能讓惡業感果,因此推動學佛以成為好人的動機

* 當把內心推動再昇華,不能造惡業,因為入三惡趣,很難翻身,除非佛菩薩救我

* 再進而推廣,如果墮落到三惡趣,等待我救的眾生要等更久

* 之前有人說,已有無量無邊的佛以及更多的菩薩,他們有無邊智慧、慈悲,因此不需要我。但關鍵是有跟我們因緣最重的眾生,因緣最近,也是我們成佛後會最先得到好處,所以我成佛也很重要,可以救贖他們

* 捨惡取善,因惡業而墮落,不僅自己痛苦,其他等待的眾生更要受更久的苦

* 看似小小善行,如袁先生,滿萬善,透過動機提昇,珍惜,一旦懂得珍惜自己善行、人身、能力,可以思惟對師長三寶念恩

* 這生得人身,學習教法,有能力學習、實踐、改變,來自師長三寶恩德。其多生多劫教導我們,因此我們一點一滴進步,累積到今天不容易。

* 帝釋天王說聽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要過去生發弘誓願,承事甚多諸佛,才能聽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名字、功德。

* 加拿大英廣班的西方人開始頌英文般若經,對自己的無限生命,很難得

* 廣論中提到「霞瑪班智達」,其說絕大多數的眾生都在地獄、餓鬼、畜生。在人天很少。如同冰山10分之9在冰山下, 10 分之1在上面。我們無限生命大多在惡趣,師長的甚深教法,今生有暇滿身可以學習,到今天就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廣論解釋甚深

* 要珍惜點點造善,並對師長念恩。和世間一樣,如為孝子,念父母恩,有再多挫折,也不敢讓父母傷心

* 憶念師長,捨惡取善,不能輕易放掉

 

讚頌 :「金色雨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trV_Tp7Dc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雨滴 雨滴 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花海

旋繞 旋繞

散落在你大悲的身語意

雨滴 雨滴 我虔誠的心意

雨滴 雨滴 成群地撲向你

散落出虔誠的花瓣

開出了幸福的吉祥雨

雨滴 雨滴 虔誠的雨滴

渲染出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旋繞在金色的河流

旋繞你 旋繞你

千生萬世 無有盡期

雨滴 雨滴 跳蕩我的歡聲笑語

雨滴 雨滴 陪伴著幸福的回憶

雨滴 雨滴 是我獻你的讚禮

雨滴 雨滴

那是你數不盡的大悲的心意

... 啦... 啦... 啦...

雨滴 雨滴 燦爛的心續

雨滴 雨滴 大悲的花雨

雨滴 雨滴 相見的彩虹橋

金色的雨滴 不停地飄落 飄落

是我讚美的花絮 是我讚美的花絮

 

 

99Q&A

 

*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在廣論第一頁皈敬頌第五個偈頌。如有能力、心力,可以按全廣進度往下學,每周兩講,對廣論深入學習有幫助,遍視無央佛語目,讚歎所有善知識

* 第一個偈頌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讚歎釋迦牟尼佛

* 第二個偈頌

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讚歎文殊菩薩,廣行彌勒菩薩

* 第三個偈頌

如極難量勝者教,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我禮龍猛無著足。」讚歎龍樹和無著菩薩

* 第四個偈頌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燃燈智。」讚歎阿底峽尊者,把深見廣行匯合為一,寫道次第

* 第五個偈頌

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讚歎阿底峽尊之後所有師長

* 遍視」善知識把無量無邊佛語、道次教導學者,關鍵在如何能對此看得清楚,種性很好的修行人,可以把一切佛語像台階一樣開展而學習

 

Q: 慧海大師說:「對於上述這些話,要是真正懂得思惟的話,《廣論》的每一句話都會攝持八萬四千法蘊的修持。 [0612] 廣論從道次第,這句是在解釋廣論代表八萬四千法蘊?

A

* 上師提到好幾位祖師和經論,大家可以試著學習上師的示現

*  以前有跟法師們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我提說:「遍視了嗎?」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法師回答說:「道次第能夠總攝一切佛語的扼要,通達了道次第,也算是某種程度的遍視無央佛語。」還有一個法師回答說:「《廣論》所皈敬的傳承祖師,主要都是道次第的傳承祖師,因此這裡稱讚諸大善知識遍視無央佛語,也應當是從這些道次第的傳承祖師通達道次第的角度,而做讚歎。」 [0346]

* 上師問真正遍視了嗎?大善知識都有辦法遍視嗎?道次第總攝佛語扼要,通達道次第,上師在此示範和同學討論,上師沒有馬上說對錯,而是去看、去找佛菩薩的經論,有沒有根據?這是很重要的

* 研討班裡,以後要對任何問題的抉擇,回答或聽他人的回應,用教理、祖師經論,做為根據而判斷接受不接受

* 慧海大師在廣論講頌筆記,引二世嘉木樣大師「嘉木樣大師在傳《安樂道論》的時候曾說:『要徹底地傳授《安樂道論》的引導,需要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我現在太忙,恐怕沒有時間。雖然是這樣,可是如果圓滿地講授獲得道次第的引導的話,就代表獲得八萬四千法蘊的引導;能夠講聞道次第,就能夠代替講聞八萬四千法蘊;能夠複誦道次第,就等於複誦八萬四千法蘊』。」

* 其代表所有佛語。祖師說的確道次第,含攝所有佛法內涵,上師示現很重要

* 自己學習有限,但可以練習。有沒有師父,上師,祖師經論作根據,宗大師教法特色在此,行持等都要有根據,不能隨意而解

* 慢慢養成習慣,討論問題,抉擇修行內涵,要有清淨依據

* 法師們學習的基本要求也如此,辯論時提出主張,要提出教理根據。是否有根據?是否理解正確?

* 得到道次第引導,「對於上述這些話,要是真正懂得思惟的話,《廣論》的每一句話都會攝持八萬四千法蘊的修持。」 [0612]」這句話比較深。道次第每一句話包含八萬四千法蘊,如果說「每個字」都包含八萬四千法蘊的內涵,會有何反應? 》要想有沒有經典根據?如同上師聽到法師說的示現

* 要養成如此習慣,為何每個字都包含八萬四千法蘊?有本經叫無量義經(法華三部之一),法師剛進僧團時,聽師父說「佛說無量義經」,每個字都是無量義。現觀莊嚴論中,講述佛菩薩的功德,在入中論也有。

* 祖師解釋現觀的佛功德,佛身語意任一微塵,都可以含攝佛陀全部身語意功德,此只有佛才有的境界

* 經典描述,佛在印度降伏六師外道的神變法會,佛用神通,在國王供養時,佛用牙籤丟在地上成為大樹,花果枝葉,大千放光,每片葉上都有化佛,在無邊佛土饒益有情

* 佛成佛時,其身後的菩提樹也有化佛,去無邊世界饒益有情

* 佛遺教經,是佛最後教誡。僧團頌比丘戒,沙彌們會很快背完

* 佛遺教經,有祖師做註解。世親菩薩的註解,就遺教經前幾句即開了一重又一重的科判,法師被嚇到,這是否過度崇拜佛陀,怎麼幾句就開一大堆

* 事實上不是如此,在無量義經上,佛每個法,字都含一切功德。關鍵是每一字都含一切法內涵

* 不知從何趣入?有一個關鍵是道次第,要真正認識、體會,一字含全部內涵

* 要先了解道次。把佛法扼要收攝起來,

* 不了解道次,很難趣入

* 慧海大師「真正懂得思惟」的道次、每句、每字,了解佛法總體和微妙境界

* 要了解道次第,用世間的例子,新手看SOP看不懂,在老手帶領下,一兩個小時就可以上手,之後再看SOP可以了解細節。如胸有成竹

* 要了解扼要,先了解道次第

 

Q這裡邊出現了「真正」,要考慮考慮:我們平常是想要真正地學佛法呢?還是沒有那麼真正? [0717] 真正是為增上生?希求心是?視師如佛?如對聖顏?

A

* 所謂傳承,是佛講法內容,跟佛說加持業力,一代一代下來沒有變,此代表傳承。如果被改變,傳承就斷了。業力消失,傳承就斷了

* 傳承還在的好處是,佛陀兩千多年前圓寂,現在有傳承,可以得到佛教你的效果

* 傳承怎麼傳遞?師父和經論提到。在射藝中之禪中,傳承的關鍵,是弟子對祖師的依師軌理,把視師如佛做好,一點做不好,傳承會斷掉

* 祖師有傳承,對師長視師如佛做好了,才能得傳承,有佛親自加持的效果

* 佛傳第一代祖師,再往下傳。所有弟子中,有沒有依止,視師如佛做得最好的弟子

* 今天師父開示「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剛才說你要得到善知識,那麼什麼叫善知識呢?後面會詳細說明。可是這個裡邊,真正地要了解這個善知識,你沒有智慧辨別不清楚。有一點容易的,換句話說他的世系如何?他的傳承如何?這個東西大家不能亂的。這一點我們不必用智慧去辨別,你能夠找到這個的話,確定都是圓滿無缺的善知識。所以他這個地方也簡單地說明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本論真正殊勝之處,這樣。 [0233]

* 如果是清淨師長,有世系、傳承,但不是老師好,他(學生)就好。如佛很好,但但提婆達多不好

* 老師有沒有把傳承交給你,有沒有得傳承師長的傳承依止法做得好不好

* 在慧海大師所著的《廣論講誦筆記》裡,也有這樣一段。提到慧海大師,慧海大師是清朝乾隆時期的人,他是拉卜楞寺的大德,被譽為整個格魯派耳傳教授最清淨、最完整的寶藏。拉卜楞寺是對傳承要求非常嚴格、非常清淨的,這裡主要就是看他的上師法,如果有一點點跟上師矛盾,或者違背跟上師誓言的,大家就不會去跟他求法。像慧海大師他寫的密法的著作就成為上下密院的課本。就是這樣的一位傳承祖師——慧海大師,在他所著的《廣論講誦筆記》裡,有講到二世嘉木樣大師的一段話。 [0450]

* 上師法,指″依師法″,違背對上師誓言,不會得傳承

* 在今天最後一段,要找到善知識,要找到傳承。舉世間比喻,如祖傳秘方、家傳醬油,會說明自己是不是買到祖傳,家傳,老師是誰?秘方哪裡來?

* 老師教學徒,會觀察。真想學佛,要跟佛學。我們是遇到佛法傳承者,還是,是他自己覺得的法?也就是不是祖傳的醬油

* 不是馬上對法的希求,因為遇到師長,希求才會生起。要找到有法傳承的師長

* 師父上師沒有得到傳承?師父的師長洛桑老校長跟僧團說,常師父是所有弟子中依止法做得最好好,也是最重要的弟子

* 師父生病時,洛桑老校長來信,稱呼師父是「我的隨行者,我最重要的弟子」

* 校長來台時說,如果講大話的話,常師父是我的弟子,其實我們是多年老友

* 師父對上師也是如此承許,早期提昇營,師父跟法師說上師是得大師教法傳承者,上師依止法,視師如佛做得最好

* 上師所有師長中,包含大阿克、小阿克。大阿克要小阿克傳傳承給上師,小阿克到處求傳承,是所有師長中擁有最多傳承者,也懂中文。小阿克要傳法給上師因此更認真學中文、傳法

* 很多師長都傳法給上師,大阿克灌頂給上師時說,今天很開心把這個傳承傳給你

* 師長把傳承,非常歡喜往下傳時,加持最大

* 早年師父去內地教導上師,就是要把所有法脈教給上師

 

100Q&A

 

Q佛的語功德是用眾生隨類各得其解?

A

* 眾生隨類各得其解,重點是來源內涵很殊勝。對不同東西,不同業力眾生看到不一樣。如小朋友拿汽球有水在玩,一般會覺得可愛,但內急時,覺得不舒服

* 不同業力眾生,對佛陀說法,可以得到加持,因為來源很殊勝。微塵身語意含所有微應,每個字含所有功德

* 朗日巴尊者,道次第尊者,其道次第心傳錄,結合依止道次,當確定依止師長,師長是十方諸佛總聚體,抄寫師長言教,超過抄寫大藏經功德。因為大藏經只是一尊佛講的,上師因是十方諸佛總聚體,抄寫師長言教,超過大藏經功德。法師母親用手抄抄師父160卷錄音帶,另有護持淨人,六十幾歲,很樸實,負責採買,也花幾年把160卷錄音帶抄完,他們都是6, 70歲,很普通,但這樣的業很殊勝

* 聽到要隨喜,即使不能抄全部,隨份隨力抄

 

Q耳傳教授為何?

A

* 由師長用耳傳,不會印成書,不會付諸文字。最早從佛菩薩,從阿底峽尊者,宗大師可以見文殊菩薩,但在所有師長承許,用教理檢查,用顯密教理檢查很多年,最後由師長確認親見文殊。

* 文殊給宗大師不共教授,引導,是耳傳,因此只傳夠條件者。格魯派温薩巴尊者(三世班禪),一世班禪克主傑,三世靠耳傳,即身成佛修成。其說了「我跟密勒日巴尊者都成佛,但我沒有像他那麼辛苦」

* 宗大師、克主傑,耳傳教授的即身成佛成就者,弘揚耳傳,後付諸文字,特色口耳相傳

* 温薩巴尊者,由100多歲傳法者法金剛所傳。法金剛有另兩位師兄弟,得傳另兩位,隱藏他處,只有法金剛找到温薩巴尊者傳法給他,再往下傳到慧海大師

* 要懂得希求,大師教法有很多尊貴傳承,可以看師師相承傳,隨份隨力看

* 成佛的定義,煩惱、所知斷。所知是煩惱習氣。小乘斷煩惱,無法斷所知。煩惱、所知斷,為成佛

* 師父在廣論中解釋成佛者無量無邊,但賢戒千佛,因自圓滿,他圓滿。自己滿,修持,煩惱,所知斷而成佛。成佛後,賢戒千佛,不論八相成道、十二相成道等,其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要顯示是周圍弟子因緣條件成熟,得以感佛出世,此是他圓滿,為眾生條件圓滿

* 自圓滿佛無量無邊,但若共業未成,無法如釋迦牟尼佛示現

* 當有緣弟子條件成熟,其會示現

* 三世班禪為自圓滿,即身成佛

* 成佛者,會去不同世界,遇根性成熟者,示現成佛,饒益眾生

* 宗大師亦即身成佛,其示現成佛是在彌勒佛後的獅子吼佛時

 

Q如果我們能對善知識生起信心的話,那我們學習《廣論》就太有意義了!最殊勝的修行方法就是這個! [1123] 對師長生起信心,學習廣論太有意義如何理解?

A

* 解答在99講「如果要真正學佛法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善知識

* 要學廣論,要有善知識,要生起信心

* 這樣才是學廣論,對上師發起信心,可得佛陀教導

 

 

法師開示

* 師父最後一次帶教師營,2001, 2002年左右。當時法師跟一些法師在南部,回鳯山寺途中,法師們交流有些居士的訊息,提到「大仁科技大學,有很多非人、看不到的眾生」去到那邊,想得到好處(沒有經典根據)

* 法師被觸動。因為當侍者,七上八下,當時沒當侍者,想到「如法會中所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因此希望希求、回向,自己雖不是侍者,但仍希求可以去營隊學習,回程時拼命祈求,快到鳳山寺時,同車法師接到電話,師父要去大仁科技大學,請法師一併參加

* 法師跟師父去教師營,學到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大仁科技大學有1000位學員,1000位義工,上課地點地上舖不織布,再攞桌椅。師父到大體育館一起吃飯,此時教育部有一位高官來巡禮,其很支持師父,看到師父到師父身邊,90度鞠躬、握手,感謝團隊的貢獻,師父同樣回禮。其後,師父坐下來說,他對我是無比尊重和感激,我也是對他無比尊重和感激,但我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得到尊重。法,建立的過程中,要把法在心裡先建立起來。那次最後一次跟師父參與教師營

* 卓青營,企業營的宣導,請大家留意有沒有媒體圈的朋友,邀請參加企業、CEO營。此對媒體人很重要,如前年的流言,媒體人不判斷,隨意判斷,造下謗法惡業,對他們自身有很不好影響

* 廣論同學和媒體界的交往,他注意你的為人,可以對團體比較不會誹謗

* 媒體時代,影響很大,可以隨份隨力的做(接引)

 

* 四家合註 - 嵌字注。祖師註解在原文前後文加字,連原文一起讀,可以理解對原文的解釋,不同顏色是不同祖師的註解。例:論語淺釋中的「君子不重則不威」,師父解釋「有人重於泰山,有人輕於鴻毛」》嵌字註 》有的人造的業重於泰山,有的人造的業輕於鴻毛

 

* 皈敬頌可以總攝整本論的內涵,字數不多,但義理很深!仁波切常說:「學習皈敬頌主要是要生起信心,生起了信心之後,後面的法類就很容易生起。」要再再地思惟、再再地修才能夠生起。透過憶念善知識的功德、隨念深恩,才能生起。仁波切特別特別強調這一點,很多善知識也極為重視我們的信心。在很多經論裡都用大量的譬喻讚美信心的功德,所以我們在聽聞和學習的時候,最好能夠轉變內心,能令內心發生歡喜、發生感動! [1015] 

* 皈敬頌的特色是用精簡的語句,把世尊以降功德開闡,傳遞對所有傳承祖師的信心、感動、感恩。師父上師解釋是很有力的傳遞,也可以代表師父上師功德「遍視無央佛語目,賢種趣脫最勝階;悲動方便善開顯,敬禮此諸善知識。」用不同方便,用悲心推動,讓我們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