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如俊法師大課 全廣II 204, 205講 課摘 by 文隆師兄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736-130204 https://www.blisswisdom.org/teachings/dailylamrim2/4737-1302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aMuKX3NUI 長夜所修大悲水 熄滅貪著自樂心火聚 如實觀見甚深性 遍斷分別執著戲論網 荷利他擔無厭倦 所作觀視為立眾生故 於此本尊天中天 以信樂風吹拂讚語花 * 不論台灣、世界各地現在都遇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挑戰,同時也牽動大家的心 * 沒有想到有全面如此大的影響,不論個人、企業的規劃、設想等都被打斷、打亂 * 如此外在環境的衝擊,大家沒有經歷過。原本自己規劃好,想給自己、別人帶來的好處,都遭受不可預期的衝擊 * 面對境界,淨罪集資很重要。在204/ 205講中,上師有很多開示。 * 如果對集資淨懺很認真的話,在遭受衝擊時,可以站得穩一點,為自己、為眾生奮鬥,如此,修行也比較經得起衝擊與考驗 * 上師近來跟身邊法師說要頌普賢行願品,也就是十大願王。七支行願、十大願王是淨罪集資的扼要,希望能幫大家集資淨罪,經得住現世、無限生命的考驗 * 十大願王中有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學習讚頌也有如此好處。文殊讚雲海是宗大師對文殊師利菩薩的禮讚。佛菩薩是最強的具力業門,可以集聚無量無邊資糧 * 我們覺得自己修行體驗很少,自覺口拙,現在有祖師、佛菩薩所寫的讚美、讚歎,文殊讚雲海和十大願王一樣,是師長對佛菩薩禮敬、稱讚,同時也廣修供養 * 師父說讚頌是作者的現量境界。文殊讚雲海傳遞上師、宗大師對文殊讚歎的證量 * 學習從圓滿教證二量的讚頌,稱讚文殊菩薩,可以累積無量無邊資糧 * 累積資糧很重要。一夢漫言是見月律師所寫的自傳,弘一大師很喜歡這個傳記。當中有一個公案,當時見月律師住持的寺院在江南碰到饑荒,逃難的百姓湧入寺院。見月律師安頓、救濟百姓,最終把寺院糧食都吃完,沒能力再接濟。此時,見月律師召集所有百姓,很很認真懇切地跟大眾說,這是因為過去有惡業現在才會感果,現在沒糧食因過去福報不夠,所以通不過考驗。見月律師要大家認真做一件事,律師讓人從庫房拿出所有小銅錢,把寺院的銅錢放到百姓手上,要百姓拿了銅錢,供養拖鉢的法師,並且要認真懺悔發願,由於過去沒有造善,現世感惡果。現在透過供養出家人培福,所有一文錢從饑餓百姓手中,布施到出家人的鉢裡,最後見月律師帶回向發願,希望災害解除 * 供養當天已沒有吃的,但到了晚上,有人從長江對岸送了很多米到寺院而解除危難 * 生命有困境,要認真淨罪集資,才能有本錢面對未來挑戰 * 讚頌,是師長的圓滿證量,對師長、三寶的禮敬,稱讚和廣修供養 * 讚頌時,要觀想師長資糧田在眼前,自己的一身化成無量身,一起讚歎佛菩薩,如此會遠高出一個人的禮讚,如此禮讚遍滿盡虛空、䀆法界無量無邊諸佛菩薩 * 這是很省力,但可以幫助淨罪集資的方法 * 另有關淨罪集資的重要性,法師前一陣趕回台灣處理父親後事,因為疫情,無法回上師身邊,對法師而言,這也是修行的障礙。但去年夏天,法師在台灣帶完營隊後趕回P島,當時不到兩個月的期間,法師拜了五萬拜大禮拜。 * 法師覺得慶幸的是,現在雖有障礙,但在之前快兩月中,做了很多淨罪集資,自己曾經努力過的,讓自己面對將來的挑戰,也存了本錢 * 現在有疫情,會更警惕自己要淨罪集資。現在學全廣教授,如果好好學也可以淨罪集資。般若經中有提,十方恆河沙數世界的眾生,蓋了如須彌山的佛塔,並做各種珍貴供養,但如此比不上一人對般若經頌持、讀頌。因為般若經是速疾成佛的扼要,而廣論包含顯義空性,同時也有隱義從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亦即現觀次第 * 解釋廣論、般若的全廣,自己如可以受持,並為別人講說,可以累積無量無邊功德 * 眼前的課好好上也可以積累資糧。生命生生相續,在無限生命中,要集資淨罪,如我們為了後半輩子,也要累積本錢 心之勇士 084則[孤兒的傷痛] 曾經遇到一個孤兒,他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找到他的父母親。從他懂事開始尋找,找到了四十歲,還沒找到。他身為人而不知父母是誰,不能凝視父母的眼睛,不能聽他們說一句愛自己的話,誰能理解這種傷痛的深度?他們又是懷著怎樣的心,看著那些擁有父母又天天抱怨的孩子? * 有人本身或朋友有如此經驗,當我們看到這則訊息會想到什麼?如能重視他人的傷痛、關心別人苦樂,我執我愛執可以鬆綁 * 有人想找到父母,其真正在找什麼?是不需要理由、條件的關愛 * 世界到底有沒有不需要理由、條件的關愛?從世間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關愛,體會到眾生有圓滿、慈悲的本能,可以捨自愛他 * 心有如此能力,可以捨棄自己,完全為他人著想。透過佛法學習,可以為所有人付出,這是菩提心的功德 * 我們擁有父母,可以受用父母捨棄自己、全心全意關愛我們,這是很值得感恩的經歷 * 孤兒找父母,其實是找尋「我存在他就關愛我」,這存在佛菩薩的心緒中,對依止師長修信念恩,可以體會其力量 * 研討班學習關愛很重要,有一個捷徑是,上師舉過例子。嬰兒從出生,有父母及其他很多關愛,承接此關愛的力量,必須學習關愛,這是訣竅,要有教理認識。這是大乘、慈悲心的內涵,代表我們對眾生也可以有能力顯露 希望新生 084則
[讓善永不竭盡]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善行,即使好像只是一滴水那麼微不足道,可是一旦把它匯歸到「進趣無上菩提」的汪洋大海時,這些善就會永無竭盡。 * 佛經譬喻個別一滴水很快會乾掉,但水放到大海中,大海裡的成份會包含一滴水的成份。我們把善業回向無上菩提。本來凡夫的善行像小水滴很平凡,按師長教誡,回向無上菩提如入大海,永無竭盡 * 要讓善不竭盡,要回向成就無上菩提。廣論中提到「為利眾生願成佛」。佛要成佛才知道佛是怎麼回事,即使十地菩薩也不知佛是怎麼回事。佛遠遠超過我們想像 * 結合廣論要竅,雖然凡夫對佛無法想像,但如何和佛接上線?透過視師如佛以得到佛加持的力量 * 和佛接上線成就和師長無二無別佛果位 * 上師鼓勵我們拜大禮拜,普賢行願品、拜三十五佛懺 * 上師的交代拜三十五佛懺時,要視每尊佛和自己依止師長無二無別、視師如佛才能連上線 * 讓善永不竭盡,回向無上菩提,回到師父上師無二無別佛果位 204,
205講和依止法、傳承加持、淨罪集資有關 Q:世間人很重視品牌,聽到傳承二字。當時一聽到,就覺得佛教就喜歡這些事,為何在法上覺得傳承是不必要? A: * 師父說我們一般不重視傳承、不覺得傳承很重要,但我們買車會重視品牌、重視其經歷等。粗粗的想,買東西重視品牌、傳統,但學佛法好像不重要?師父用這個喻的重點是什麼? * 平常說法喻合說,亦即把佛法內涵,透過生活當中的譬喻來說明佛法內涵。講完譬喻「法喻合說」,思考、理解清楚 * 在此,師父讓我們看到自己有能力。想要有某個東西,會重視這個東西的來源。但如果不是很想要、不是必須,來源好不好就不是很在乎,因為不是非要不可 * 如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疫苗、特效藥,但如果有特效藥發展出來,我們會很想了解疫苗是哪個單位、專家推薦,因為大家都很害怕這個病,會在乎藥的來源。同樣地,一般人買車不是很容易,當下定決定要買車時,會在乎品牌、世系等 * 想要它,在乎來源,如果不是很在乎、不是必要,來源好不好不會特別在乎 * 學佛不重傳承,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學佛對生命來講的必要,所以一般人不重視傳承的重要。如果理解無限生命的重要性,就會如疫苗般,就會重視來源 Q:3’11上師提到「
仁波切要給老師傳承以及描述的場景」與 4’29「師父一個人帶給我們傳承重要性」,二者如何連結? A: * 分為兩部份 * 3’11”這一段很特別,上師說「我第一次學法聽到「傳承」兩個字的時候,心裡就在這兩個字上想了很久」我們一般人不是如此,不是重視傳承的重要 * 上師描述「在講這件事的時候是個夏天嘛!現在還記得空氣裡有一些花香的味道。然後在講到傳承的時候,雖然所有《廣論》班的同學——那時候都是大學的同學,他們都陷入了沉默;我們一起在星空下沉默,心可能是跑到很悠遠的一種追憶裡。傳承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上師講出來的時候。」 * 如何美妙?為何要加場景?這是上師對我們的幫助 * 由於我們現行不太了解傳承,因此上師提星空、花香等,幫助我們在未來可以想到傳承 * 現在透過上師引導,但我們終究還是不太重視,現在稍微想得認真,接下來保證會重視?會想很久?不能保證 * 凡夫由於習氣,顯現在此生生命中六根對六塵的印象、感受深。現在上師描述的場景會對我們的印象有加強的效果 * 如我們現在討論時,在CEO班大課,頭一回改成線上上課。法師人現在在湖山精舍外面寮房,要住滿一個月才能搬回僧團,如此研討的場景很特別 * 從凡夫的記憶,依我們原本的習氣不能留存很久。現在想到場景,從六塵延長我們的記憶,這是上師很善巧的引導 * 三十年前師父一個人告訴我們傳承,和「傳承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上師講出來的時候。」有關 * 師父一個人說,由於我們條件不夠,所以用福特,通用等例子 * 現在弟子「而今已經有這麼多的弟子們都瞭解傳承的重要性,而且我們得到了特別多的傳承。所以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真的特別特別感恩師父能把《廣論》帶給我們。」 * 有頂巖師長教導我們,這就是「傳承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上師講出來的時候。」 * 沒想到三十年之後,我們得到這麼多 * 外相上看起來,在廣論第三卷,師父說傳承很重要,用汽車為喻,我們以為稀鬆平常。但從當時因緣到三十年後有五大論僧團,也慢慢認識傳承的重要 * 師父用淺白的例,讓我們知道「傳承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上師講出來的時候。」 * 為何如此美妙?和傳承內涵有關 Q:傳承最嚴格,要做好依止,在現場聽授。現在聽帶得師長承許也可得傳承?傳承和戒體一樣,戒體消退傳承也消退 A: * 傳承之意為「為從佛而來」,佛說法內容、加持業力延續下來 * 如果傳承還在,做正確學習,可以得到佛陀親自、直接教導效果 * 顯教經典記載,佛說一座法,有人證初至四果、得不退轉,甚至有人可以即身成佛,這是佛親教的效果 * 可以得到佛親自教的效果 * 要得到傳承力量,有個絕對必要的條件,師父在射藝中之禪中提到,要對持有傳承的師長視師如佛,修信為根本。如果做得一點不圓滿,傳承會斷掉或不圓滿 * 如果沒有人做得圓滿的話,傳承會斷掉 * 要感恩歷代依止做得圓滿的師長。師父讚歎上師,在藏地解釋教理最㘣滿的是宗大師,而行持最㘣滿的是上師,這從佛而來傳承圓滿的傳遞 * 從最嚴格標準,傳法以視師如佛為基礎,並且要現場聽受才能圓滿,拉卜楞寺現在都是如此 * 師父的師長開許連線,但如果是連線則不能再往下傳,並且不是所有法都能連線 * 就此再分兩點 * 依止上師師父後,如傳法者是其他師長,則須得到依止上師師父的開許才能求其他法,這是師父強調的 * 密勒日巴尊者依止馬爾巴尊者,其一心想求法,得到師母同意,偷偷地去爾巴尊者處求法,並且假造信件給爾巴尊者,要其傳法給密勒日巴尊者。爾巴尊者傳法給密勒日巴尊者後沒有任何跡象,但應該早上傳晚上就有跡象才能,對此爾巴尊者覺得很奇怪,此時密勒日巴尊者才坦誠沒有得到馬爾巴尊者承許,爾巴尊者說如此不行,得不到傳承加持 * 跟傳承師長求法,要得到原本師長加持。僧團來傳法的師長都得上師承許 * 現在聽上師師父錄音帶,是我們得到傳承的關鍵,這是對最主要師長視師如佛。本來聽錄音帶、看錄影帶不能得加持,但聽錄音帶、看錄影帶在團體有特別意義,因為這是師父、上師的期望 * 廣論、全廣的研討,認真聽,這是做好依止法,依教奉行,作師所喜的因 * 現在例證是,團體的請法團都坐在大昭寺正殿,而很多藏人坐在正殿外。另外,三大法座傳法、僧團五大論學習都是頂巖師長親教。如現在兩位教導五大論現已八十幾歲的師長,平常都是指點格西,但現在是把五大論一字一句教給僧團。如果是我們個人的德行,怎麼有如此資糧?這些都是因為上師師父加持 * 在團體聽錄音帶有上師師父的加持,要特別注意這是上師師父的心意 * 在印度請法時,師父親自跟師長請白,因為有很多同學沒來,希望師長的加持開示,讓同學可以聽錄音帶、看錄影帶,師父的師長說好,因此現場不能聽到也可以得到加持 * 幾年前,日宗仁波切在赤仁波切法座時,到園區,園區小的老的都背誦入行論以供養仁波切。見此,仁波切決定傳入行論傳承,隨行翻譯法師很驚訝。因為很多人向日宗仁波切求傳承,但仁波切都沒答應。現在只因年紀從小到大背誦入行論,仁波切連續三年把入行論傳承傳完。這其實只是大家聽上師的話背入行論,把對上師依止法做好,如此一定可以得傳承 * 三十年前師父一個人講傳承,現在我們得到。只要把依止法做好,不怕得不到傳承 * 聽全廣時,要順著上師理路,再進行思惟 Q:205講 4’17”「對於我們這些弟子來說,有什麼比得到圓滿的傳承更為珍貴、更為令人萬分感動呢!因為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清淨傳承,就像我們有了煩惱病,得了這個大病之後,我們並不能吃到一個真正的解藥,病是治不好的。可是現在我們已經遇到了這個清淨、真正的解藥。」可以連結藥品想、療病想? A: * 「對於我們這些弟子來說,有什麼比得到圓滿的傳承更為珍貴、更為令人萬分感動呢!」為何傳承如此重要? * 佛的內容,業力,必須傳承力量在才在。後人如只用語言、文字理解,和透由傳承師長解釋,二者是天差地別 * 例子。如上師針對疫情叮嚀法師要持頌普賢行願品,拜三十五佛懺。普賢行願品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閒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 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 諸佛菩薩之所....」 * 普贀行願品有如此威力,但要得到要得普賢行願品的傳承,才是得到佛陀親自為你說的效果。如果只用語言文字,沒有此力量,種善根是有的,但得不到傳承的力量 * 這是傳承的重要「我們這些弟子來說,有什麼比得到圓滿的傳承更為珍貴、更為令人萬分感動呢」 * 佛陀要讓眾生究竟離苦得樂,末世要對師長修信念恩,得傳承加持才能得佛說法效果。自己有得普贀傳承,有深信可得有種子,將來可以感果。和沒有得到傳承有天差地別 * 有意識到得傳承的重要?此過程,如不是依靠上師、師父,沒有人會有此際遇 Q:0’52”「我們完整地學了教理之後,探討到實際用功的時候,比如說重不重視集資淨懺」為何先舉集資淨懺? A: * 「我們完整地學了教理之後,探討到實際用功的時候,比如說重不重視集資淨懺」」 * 依上師理路現在應該對「重不重視集資淨懺?」會有疑問 * 總的回答,要注意205講開始是最重要引導 *
204講05’18”「實際上這個師承的內容剛才說的,這個殊勝的教授,都是靠這個傳承下來的。這個是從佛傳下來,經過諸大祖師圓滿的教理、正確的修持,都從這個圓滿的師承這樣地傳遞下來,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 「圓滿的教理、正確的修持」我們聽起來像形容詞,但應是什麼行相?怎麼修?怎麼對境? *
205講有交代,其意義為「圓滿的教理、正確的修持」。實際用功時要把握扼要的要點,上師教證二量的經驗,在205講開始和盤托出 * 為何「探討到實際用功的時候,比如說重不重視集資淨懺」? * 有完整教理、正確修持,根據師父開示,十大願王/ 七支願行是淨罪集資的扼要 * 師父要解釋前,兩個要點。所有修行歸納兩點:淨罪集資 * 總合修行就是淨罪集資,探討到實際用功的時候,本來就是重視集資淨懺,從凡夫到成佛修行 * 師父引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而上師在205講引導「比如說重不重視集資淨懺,實際上這是基礎的功夫,比如說發心等等」 * 這就是修行的扼要 Q:以在捷運中看到位子要坐在位子上為例,世間接受教育後,坐在位子,看到有人需要,知道應該讓位。再好一點,則成為有禮貌的公民。在世間出間的價值和學習,且過程中起起伏伏也會退轉,學佛者要如何看待? A: * 從世間到佛法如何切換?要看到佛法可以給自他更大的利益,對無限生命有更大的饒益。在修行中上上下下,但堅持學習佛法、堅持淨罪集資,善種子未來可以發芽,和未學習者不能相提並論 * 從考驗中,可以體會廣論的殊勝。為何自己的舊習氣可以改變?廣論中從聽聞的勝利、過患,到學習佛菩薩取捨,才能有不同。因為我們輪迴中串習最多的是煩惱,如不透過聽聞、思惟、串習,沒有辦法對治。因此聞思佛法很重要。 * 廣論P275LL7「如〈諦者品〉云:「由恭敬施感親友等而為敬重;由舒手施感得承事,由應時施感一切事應時成辦。」又云:「不損他施感得堅固資財;由忍苦施感知心眷屬。」 * 針對修布施的勝利,在因地中如能恭敬布施,並感謝有此機會,可以感得未來被承事、一切成辦、感得堅固資財、感知心眷屬(真心真意幫助自己修行的助伴)得廣大資財等 * 有位大陸同學對上師三寶很有信心,有次同時遇到上師法師,自己削蘋果給上師法師,然後很高興。如此可得堅固資財 * 要聽聞、思惟、串習佛菩薩的理路 * 有一個陷井,學佛又回到世間路數,然後覺得聽法沒用
。要保持聽聞思惟串習。假若覺得面對境界,聽法沒用,反而沒路可走 Q:1’08”「如果得到了清淨圓滿的傳承、正確地修持,這個弟子如果很用心地學的話,他一年一年修行的長進,就可以看到煩惱有沒有變輕啊?對三寶的信心有沒有變深?」現在自己有參加灌頂傳承,也有定課,但好像只停在口頭上。現在得不到上師所引導者,其因為何? A: * 答案在下一段「觀察自己煩惱,會不會覺得觀察到的越來越多?越多越清晰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種感覺:我煩惱這麼粗猛,好像怎麼斷也斷不完,好像越斷越嚴重。但是正因為我們眼力變強了,就好像在陽光下能看到很多塵埃一樣,這個時候不能說:哇!陽光下這屋子這麼多塵埃,那好吧!我不再打掃了,就髒著吧!當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塵埃之後,我們應該奮力打掃。」 * 得到傳承後得以修學,即使只按法本,也有無量無邊功德。因對具力業門,即便小小善,也有強大功德。 * 顯現在身心,自己感到煩惱沒有變輕。這其實是我們對法義的理解,因此可以看到更多塵埃,這是因為眼力變強 * 「煩惱有沒有變輕啊?對三寶的信心有沒有變深?」二者是一體的。當受支現起,一般隨煩惱愛取。如果沒有受煩惱影響,由於正皈依法,依法思惟,才沒有被感受擺佈 * 在傳承裡得有長進由此衡量。因為佛陀為救拔我們在輪迴中,而輪迴以煩惱為主,結合依止法,修行更快上去。主要看對師長的不信有沒有減輕,對上師信心有沒有增加 Q:自己對其他教派沒有興趣,如此是否有自讚毀他的過患?其界限和應如何思惟?此外,對其他宗派大善知識沒有希求心,是否有過患?如何抉擇? A: * 師父廣論錄音帶前三卷的開示就有提到,佛法最主要的是應機,因此皈敬頌中提到深見廣行二派,並且
不是佛陀或十地菩薩來教,而是由初地的龍樹菩薩教導,就因為應機,要看到此特徵 * 宗大師教法的不共殊勝,是緣起上的不共殊勝,這也是應機的特徵 * 中觀應成見是最究竟的空性見,而二轉法輪,是最究竟的空性見解。為何佛還要三轉法輪?還要說解深密經?為什麼要說不是最究竟的法?因為有眾生需要 * 對不相應的人,用不相應的法,不是最好的引導,要不相應者硬學中觀應成見也不是最好的教授 * 觀待應機時,當有人依止其他宗派,只要是清淨的傳承和師長,就要修隨喜 * 相較於自己根性,有自己相應的師長,把自己學好比較重要。先把自己的傳承學好,再涉獵其他。守住根本,再利益其他眾生,看要用什麼方法利益他,以加廣學習 * 針對自己的根性先學好,有一個例子。師父圓寂前,有同學說有不是宗大師教法的善知識來傳法,請問師父要不要鼓勵法師、同學去聽,師父跟同學說先不要,因為傳承不一樣 * 教理抉擇上,從應機,佛陀開展八萬四千法門,只要是清淨傳承師長、教法,可以隨喜。但自己的宗派要先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