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2022.10.25 課程預習

全廣 II  86

https://www.amrtf.org/zh-hant/clear-moonlight-great-ocean-0086/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21025d1.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1599/20221025/159903.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寅一、學習布施

               寅二、持戒度

               寅三、忍辱度

                 卯一、忍之自性

                 卯二、趣入修忍之方便

                 卯三、忍之差別

                 卯四、修忍時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寅四、精進度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巳二、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本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妬至心歡喜。若不爾者,則菩提心利樂有情唯假名故。

()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安樂與見其衰敗而感到歡喜的心態

1. 破除不喜怨家富樂

原本為了利益有情而發菩提心,現在看到有情自己能得到安樂,反而起了瞋心煩惱,這不是很矛盾嗎?原本祈願一切有情都能成佛,獲得究竟的離苦得樂,現在見到有情得到一點世俗的利養恭敬,反而憂慼難安,這不是和自己最初的發心完全違背了嗎?既然有情可以自己富樂,應該感到歡喜,去除嫉妒心,否則信誓旦旦要以菩提心利益眾生,豈非只是空話?

如云,「為樂諸有情,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云令諸有情,成佛三界供,見下劣利敬,何故起憂惱。若汝所應養,當由汝供給,親友得自活,不喜豈反瞋。不願眾生樂,豈願得菩提,故若憎他富,豈有菩提心。若他從施獲,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關。」

如《入行論》說:「曾經為了利樂眾生而發菩提心,現在看到眾生有能力自求安樂,為何反生瞋怨呢?曾經說要幫助眾生成佛,獲得三界廣大供養,現在看到眾生享用點微不足道的利養恭敬,為何反生憂惱呢?本來發了心要擔起供養他們的責任,現在他們能自力更生,為什麼不高興?反而嫉妒他們快樂,還說要幫助眾生都成佛?如果對眾生富樂都會起瞋恚不耐,這哪裡有菩提心?不管眾生是從布施得到好處,或者是其他因素下得到的,這些東西本非自己所有,他人施或不施都與自己不相干,為什麼要嫉妒?」

怨家衰敗而生歡喜,及暴惡心願其失敗,僅由此心於怨無損,唯令自苦。設能損他,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滅除。如云,「設怨有不喜,汝有何可樂,僅由汝希願,豈為損他因。縱由汝願成,他苦汝何喜,若謂滿我心,損失豈過此。彼煩惱漁夫,利鈎之所執,我於地獄鑊,定受獄卒煎。」

2.破除希望怨家衰敗的心態

看到怨家衰敗而竊喜,甚至惡劣到希望他一敗塗地;這種瞋怨心實際上是無法傷害怨家,只會讓自己受苦而已。就算真能傷害他,也一定是兩敗俱傷。應該真正去思惟瞋恨心的過患,正視其嚴重後果,當會使盡各種辦法來斷除瞋心。如《入行論》說:「看到怨家不幸,有什麼好高興的?希望別人倒楣,難道就可以傷損到他?即使達成目的,看到別人受苦,又有什麼可樂的呢?若說這樣才能消除心頭之恨,恐怕自己的損失還要更大。要知道,瞋恚煩惱就像漁夫的利鉤,被它鉤上了,地獄油鍋肯定就等在那裡,將來必受到烹煎之苦。」

P297LL1〜P298LL1如是若於應當遠離。

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為作非樂,於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視為不可樂相,由此生憂,憂增發瞋。若能破其一向不喜,則止其憂,由憂息故,瞋則不生。故應以前所顯正理,於此破其一向不喜,由眾多門滅除瞋恚,以其過失最重大故。能滅教授亦即上說佛子正理,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向內摧壞第一仇敵瞋恚之理。

如果說怨家會障礙我和親眷獲得安樂,或對我和親眷造成傷害,我因此而起瞋心,並對怨家所有的盛事,統統不能忍受,而且由不歡喜致生憂惱,由憂惱而發瞋恚;那麼,這時首先應破除對怨家不喜的心態,如此則能止息自心之憂忿;如果憂惱心沒有了,瞋心才會平息。所以應該思惟這些道理,破除一向的不喜心,想辦法由各種方便去斷除瞋恚,因為瞋恚的過失最為嚴重。能滅除瞋恚的正理即如前說,菩薩行者必須立誓迎戰煩惱敵,向內摧伏瞋恚心這個第一大仇家。

是故若能以觀察慧善為思擇,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由眾多門發生堪忍。能得堅固微妙習氣,以是由其無垢正理,於正教義獲定解故。有捨觀慧思擇修者,即捨此等菩薩一切廣大妙行,當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無上障礙,猶如毒蛇應當遠離。

所以,懂得以觀察慧好好思惟抉擇,修習眾多對治法門,就能遮止各種微細難察的瞋恚,憑藉著如法正理引發堪忍心,獲得堅固微妙的善法習氣;這就是透過無垢正理,以智慧觀察法義,最終對正教意涵獲致定解的道理。如果捨棄觀察慧思擇修,等於捨棄了菩薩一切廣大妙行,應知這就是自他暇滿人身獲得無上心要的最大障礙,菩薩行者應該速速遠離如毒蛇一般的障礙,否則後果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