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2022.12.13 課程預習

全廣 II  92

https://www.amrtf.org/zh-hant/clear-moonlight-great-ocean-0092/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21206d2.php

http://p2.i234.me/1599d/20221213d1.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1599/20221213/159903.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寅一、布施度

               寅二、持戒度

               寅三、忍辱度

                寅四、精進度

                 卯一、精進自性

                 卯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

                 卯三、精進差別

                   辰一、正明差別

                     巳一、擐甲精進

                     巳二、攝善法精進

                     巳三、饒益有情精進

                   辰二、發生精進之方便

                     巳一、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午一、明所治品

                       午二、修斷彼之方便

                     巳二、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午一、發勝解力

                       午二、發堅固力

                       午三、發歡喜力

                       午四、暫止息力

                     巳三、依止二緣發勤精進

                     巳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卯四、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卯五、此等攝義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承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2破除能得方便的怯弱

我們往往對成佛須修種種方便會感到害怕。因為一想到成佛必須要捨頭目手足等,這種難行苦行的事,自己肯定做不到,於是便退怯了;但即便如此,這種苦還是要忍耐,為什麼?首先應該思惟:如果不修,必然會隨著生死輪迴流轉,無始劫來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在地獄裡反覆遭受斫、裂、刺、燒等大苦,而結果也未能利益到自己,可說是白白受苦。現在為了追求菩提而修難行苦行,這個痛苦的程度,相較於反覆生死輪迴的痛苦,連千萬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也不是永無止盡的痛苦,最後還能成辦自他大利,那為什麼不能忍受呢?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如《入行論》說:「若說必須布施自己的手足頭目等,這是我做不到的,因而產生怖畏的話,那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自己嚇自己的愚痴行徑。從無量劫以來,我曾在地獄受過多少次的割截、刺燒和解裂等無盡痛苦,結果對求證菩提一點助益也沒有。於今我好好修習菩薩行,眼前這些修行之苦,和地獄苦比較起來,那是很有限的,就像罹患盲腸炎必須忍受開刀小苦。若受點小苦就能治癒病痛,那麼現在為了去除輪迴無邊眾苦,這個修行上的小苦應該要能堪忍。」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第二應該思惟:要布施身命,並非在自己還沒有能力時就要割捨,而是從布施價值不高、身外物開始慢慢學習,一直到布施的心量愈來愈大,對自己身體已無絲毫的貪著,那時在大悲心的策發之下,才能為無比殊勝的大利益捨身;這時候捨身已經是很自然、不困難的事了。

P310LL1∼P312L1如云非難圓滿。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如說:「像割手、足、身體那種猛烈而沒有次第的治療方法,高明的醫師是不會用的;佛陀大醫王即是用柔和漸進的方法,治療眾生的無量頑疾。佛陀導師先是教導眾生布施蔬菜等微不足道的物品,養成布施習慣後,再慢慢漸進到布施身肉。當菩薩真正趣入空性,觀待自身如同菜葉,那時對菩薩來說捨身體就像捨菜葉一樣,沒有任何困難。」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如果有人說,害怕修學大乘道必須捨棄身命,認為大乘道非常難行,那麼前面根據教典所說的道理,應該已善巧破除謬見了。至於何時才能布施自身?只要在內心對於布施身命仍舊會生起一絲「難行」之念頭時,就應該不捨,直到視自身如菜葉般棄之無妨時,才算時機成熟,才可以真正捨身。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3破除安住修道處所的怯弱

我們往往對修道須長時處於輪迴中而感到害怕。一想到要成佛,須經無量劫生死,而生死中又反覆地承受無邊苦惱,因此自認無法修如是行,而生退怯。

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此時應該思惟:菩薩已經遮止苦因,盡斷諸惡,即使長處輪迴也不會遭遇苦果;加上菩薩洞悉諸法無自性、生死如幻的道理,故於內心亦無痛苦。若其身心無苦無憂,安樂自在;那麼縱處生死輪迴當中,也不會恐懼厭患。如《入行論》說:「菩薩已經斷除一切惡業種子,不會再感苦果;菩薩已經善巧通達二諦,不會再有憂惱。反之,眾生是因無始無明、執苦為樂,由邪分別而造作種種惡業,逼惱身心,才會在輪迴中受盡痛苦。若能恆常修積福德資糧,可以令身安樂;具足智慧資糧,心意自然無憂。當知菩薩發心,為饒益一切有情,雖長劫處於生死當中,具大悲的菩薩又怎麼會厭患?」又說:「菩薩不辭勞苦往返生死救度眾生,騎著菩提心馬,從身心安樂的大乘道,奔向菩提之樂,智者又哪裡會退屈呢?」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寶鬘論》云,「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像這樣快樂增上的情況,生死雖長如無量劫,也不應怯弱;要知道,時間的長短並非厭患之主因,眾生真正害怕的是痛苦啊!如果痛苦極重,哪怕時間很短,也會想要快快出離。反之,若無痛苦,惟有安樂,那麼時間再長,也無所厭患。《寶鬘論》也說:「假如這個苦很重的話,哪怕很短的時間,也是難以忍受,何況久遠!反過來,如果是快樂之事,那麼時間長又有什麼關係?既然菩薩已遠離身苦,意苦從哪來的呢?菩薩是因為悲愍眾生,由悲心發願而久住輪迴。所以說證道時間雖然久遠,智者也不應退怯,而是必須恆常精進,以盡斷過失,積聚功德,勤修福智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