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2023.05.23 課程預習

全廣 II  101

https://www.amrtf.org/zh-hant/clear-moonlight-great-ocean-0101/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1599d/20230523d1.php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http://p2.i234.me/1599/20230523/159903.php

廣論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丑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寅一、四攝自性

        寅二、立四之理由

        寅三、四攝之作業

        寅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

        寅五、略為解說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又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財施為初,餘三屬法,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

二、分類:四攝法又可總分為二類,財攝與法攝。

布施中的財施,屬於財攝;其他愛語、利行、同事三者屬於法攝。法攝的「法」,是指作為所緣的正行清淨之法。如說:「以財物及正法攝受他人,法包含所緣的一切正行清淨之法。財攝、法攝這二門,涵蓋了全部的四攝事。」

P334L1P334LL1又此即是極為切要。

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攝及當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四攝法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益眾生的方法,屬於共道。如說:「過去、未來、現在,菩薩為成熟所化有情之種種義利,皆以四攝法為方便,是故四攝法即是成熟有情之大道。」

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

菩薩學處法門無邊,但總其圓滿綱要,不外六度和四攝。因為菩薩真正要做的事只有二件,一是調伏自相續,即成熟自己的成佛資糧(自利);二是利益眾生,成熟他有情之相續(利他);而六度四攝就是成辦這二件事業的綱領。

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如《菩薩地》說:「由六波羅蜜多成熟自己一切佛法,由四攝成熟其他一切有情。六度四攝就是菩薩所有善法事業的總綱,修行菩薩道的行者對此應有正確認識,因此作一綱要的說明。」此處乃簡略說明六度與四攝之內涵,如欲廣知,可詳見《菩薩地》。

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如尊者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

(以下是總學菩薩行的結語)

菩薩萬行,總為六度四攝。那麼六度與四攝在根本定(定中、座上)及後得位(出定、下座後)時,應如何修呢?阿底峽尊者說:「六度等即是菩薩道的廣大行,在根本定及後得位的時候都要能夠相應、堅固地繼續去修持,以累積成佛資糧。」此說明初業菩薩受了菩薩戒後,即應安住在資糧道中,不論根本定或後得位的時候都要廣修六度;而六度裡面,有些是在定中修,有些則於出定時修。

謂靜慮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毘缽舍那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前三波羅蜜多及靜慮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

以靜慮為體性的奢摩他、及以慧度為體性的毗缽舍那,主要都在定中修;前面布施、持戒、忍辱三度以及一部分的靜慮、般若,則是在出定時修;精進則是在入定、出定時都要修的。

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時,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淨後分別,應正學方便,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 

忍辱當中思擇法忍的部分,是有關思惟甚深法義,所以是在定當中修 (其餘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是在出定後修的)。就如阿底峽尊者所說:「菩薩行者從根本定出定後,應遍觀一切法而修,譬如觀修幻等八喻 (如幻、如化、如陽燄、如尋香城等),因見一切法皆如八喻,了知一切法皆非實有之性,而是如幻如夢、緣起性空的;如此一來,能夠淨化後有諸分別,所以這時應以修學六度方便行為主。至於在根本定當中,則應恆常修習最為殊勝的止觀雙運,即所謂止中有觀,觀中有止。」

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

像菩薩六度等如此稀有、難行之行,對於想修卻未曾修心的人來說,恐怕光是聽聞到深廣難行的學處就覺得憂惱、害怕了。唯此時應該思惟:菩薩在最初時也一樣做不到,而是透過先了解所要修的學處之內容,然後把這些學處當成發願的目標漸次去修習,經過長久不斷的串習之後,最後便能不假功用、任運做到了,由此也可見串習多麼重要!

P334LL1P335L4若見現前道之次第。

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

初行者如果一開始覺得沒辦法趣入,就完全棄捨了發願及修心的串習,這是根本延滯進入清淨妙道。如《無邊功德讚》說:「如果因為聽聞到正法,就讓人擔心、害怕自己做不到,而停在那裡的話,那麼就永遠沒有辦法修了。應該思惟佛陀在因地時,也花了很長的時間修持菩薩行,然而佛陀能精進地長時串習,最後串習久了,就能夠任運自然,毫無困難。所有功德都一樣,不串習永遠不會熟練,不熟練永遠不會增長。」

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次受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由此可知,凡是受了菩薩戒的行者,絕無一種方便是可以不修菩薩行而能夠成就的。至於尚未受行心律儀的行者,也應努力策發欲學心。如果對廣大菩薩行能先策勵起勇悍好樂的修學心,再去受律儀的話,那麼行持就會很紮實、很堅固。總之,菩薩於六度萬行,皆應勤修。

以上已將上士道次第中,包括淨修願心和總學菩薩行之道次第,都一一宣說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