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2021.01.28 課程預習 : 講説軌理(一)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10128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10128d2.php

 

廣論科判

甲三.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乙一. 聽聞軌理

 丙一. 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丙二.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丙三. 正聽軌理

   丁一. 斷器三過

   丁二. 依六種想

乙二. 講說軌理

  丙一. 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丙二.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丙三. 以何意樂及加行而說

  丙四.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乙三. 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乙二、講說軌理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今初

丙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

P20L13〜P22L1若不顧慮〜故應誦咒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謢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說法的人如果能完全不顧著利養、恭敬、名聞等染著的事,其說法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彌勒菩薩,清淨無染的法施,就是內心不會貪圖利養、恭敬這些事情,而行的法施,它具有二十種殊勝利益。那二十種呢?1.對於所聽聞的文句義理,能不忘記。2.成就聞慧。3.成就思慧。4.成就修慧。5.成就資糧道和加行道的世間智慧。6.成就見道以上的岀世間智慧。7減輕貪欲。8.減輕瞋恚。9.減輕愚痴。10.魔不能惱害。11.諸佛護念。12.護法守護。13.天人助發威德。14.怨敵不能傷害。15.親友眷屬不離棄。16.言教威重。17.心無怖畏。18.心常喜樂。19.智者稱讚。20.所行法施,堪為眾生所憶念。

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許多經典都談到說法的勝利,對此應該至心的生起深刻的定解。二十種殊勝利益當中的「成就堅固」,在新譯的《集學論》的版本裡譯作「成就勝解」,在其他較早的譯文版本裡,則是翻譯為「成就勇進」。

 

丙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說法者在傳法之前,應該要生起承事供養佛以及對法的恭敬心,連 (薄伽梵)在宣說佛母《般若經》的時候,都自己鋪設法座講法。佛對於所要傳授的法義尚要生起極大的恭敬心,何況是我們?所以我們在說法時,要對法生起無比的恭敬心,並且隨時憶念佛的功德及恩惠,從內心生起大敬重。

丙三、以何意樂及加行而說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醫想,於法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妬,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說法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意樂來傳法呢?內心的意樂應該具備《海慧問經》裡所說的五種想法,也就是對講法者本身當做醫生想,對於所要宣說的法當做藥想,對於聞法者當做病人想,對於佛當做善知識想,對於正法起長久住世想。同時,對於來聽學的弟子要修習慈悲心。斷除唯恐他人高勝於自己的嫉妬心,不應該推延懈怠,也不應該不斷宣說而生起疲累厭倦的心,不讚嘆自己的功德、說他人的過失、慳吝於對他人說法、以及為貪戀自己的財物衣食而說法等。應該這樣想:「為了讓自己以及他人成佛,這樣說法的功德才是我所要的真正的安樂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