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週課程內容                

本週廣論消文                

課程內容回顧

 

2021.04.01 課程預習 : 親善知識(四) 

 

師父手抄稿(聽帶)

 

http://p2.i234.me/20013d/20210401d1.php

 

http://p2.i234.me/20013d/20210401d2.php

 

 

廣論科判

甲一.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 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甲三. 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 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 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 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丁四. 依止勝利

丁五. 未依過患

丁六. 攝彼等義

丙二.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乙二.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廣論原文及白話消文(讀誦)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勘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

由於時代不同、法運的關係,真正具足十全十美德行條件的人非常難得。如果找不到具足條件的老師,那怎麼辦呢?在《妙臂請問經》上說:如同僅有一個輪子的馬車,即使有了馬,有路,也無法行走。同樣的,沒有修行的助伴和善知識,我們是不可能獲得成就的。經中有說,善法友的德相,包括:具有智慧、形貌端正、潔淨、出身高貴、歡喜修行、辯才無礙、勇悍、守護五根、善巧宣說、布施、有悲愍心、堪忍餓渴、堪忍苦惱、不信仰外道、精通五明、知報恩、敬信三寶。具有上述功德者,就是我們修行的良伴

諸能完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中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為下邊際。

能夠具足前述完美德行的人,在現在五濁惡世中是很稀少的。只要具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德行,都是我們應該依止的善知識和友伴。在這裡所說的具有圓滿德相的善知識與友伴,最少須具有前述八分之一的德行。鐸巴所集的《博朵瓦語錄》當中有說到,阿底峽尊者也講善知識的行相,也是持同樣說法。所以,在必需具有的各種圓滿德相中,應該隨著所學的次第,並配合其難易條件去看,具有八分之一的德行是最下限。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P28L2〜P29L1第二能依〜謂正直住

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聽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第二能依的弟子需要甚麼條件?《四百論》說:「具備正住、具慧與希求三種德相即為聞法之器,有這三個條件才不會把說法師的功德看成過失,也不會將其他聽眾的功德看成過失。」《四百論釋》說:「如果具備了這三項條件即堪為聞法之器,那麼對於說法師的種種功德,就能只見功德,而不見過失。不只如此,就連聽聞眾生之所有功德,也就是對其他人,也能只見功德,而不見過失。反之,如果不具足聞法的德相,就算說法師所說之法非常圓滿清淨,但是因為弟子本身的過失強烈會把法師的功德執為過失,或者對說法者的過失,却反而執為功德。」所以,即使遇到具足圓滿德相的善知識,自己若不具弟子的條件,也難以了知這位善知識具有功德,如果要確知對方是能親近的善知識,必須自己具足這三種德相。